韩国小说《熔炉》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小说《熔炉》解读》
摘要:本文作者在读了《熔炉》这篇小说以后,就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情节,以及在其深刻影响下的人物情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剖析,《熔炉》是韩国作家孔枝泳写的一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讲述了一个聋哑儿童被性侵的悲惨事件,对小说《熔炉》的解读,必须要深入到民族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思想中所深藏的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不满
摘要:韩国小说《熔炉》是一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作者围绕关注度较高的社会事件,在基于大韩民族恨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借助文字表达的形式,将恨的情感在时代背景下进行了宣泄,在最大程度上激起了所有读者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认同。

本文作者在读了《熔炉》这篇小说以后,就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情节,以及在其深刻影响下的人物情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剖析。

关键词:韩国;小说《熔炉》;解读
作者简介:王妍(1979-),女,辽宁大连人,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博士,大连民族大学朝鲜语专业讲师,研究方向:朝鲜语教学、韩国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02
《熔炉》是韩国作家孔枝泳写的一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讲述了一个聋哑儿童被性侵的悲惨事件。

这篇小说读了以后,会让所有有良知的人悲愤难抑,它的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作家用锐利的笔刀,划开了韩国文明社会的华丽外衣,向人们揭示出了一个隐藏在这件外衣下丑陋黑暗的角落。

它以其社会敏感性,唤醒了韩国民众对社会不公平的悲愤,同时也让所有的读者对角色悲惨的命运遗憾、悲哀,籍此呼吁社会各阶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且引导广大读者展开对社会缺陷机制的思考。

一、小说的民族文化的解读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审美,和这个国家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任何文化形式的展现与思考都与其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人文因素不可分割。

对小说《熔炉》的解读,必须要深入到民族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思想中所深藏的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不满。

小说作为文化
的载体。

其产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和某种特定历史的影响,记录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历史的反思与记忆。

一直以来,韩国的文化思想一直都推崇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

但是,由于韩国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再加上这一民族经受了太多的苦难,经受了太多的屈辱,经受了太多的压迫,他们更渴望仁爱。

但是,也在血液里沉淀着一种对黑恶势力恨的情感。

对于大韩民族来说,深藏于心中的恨,一方面,表现为对磨难、挫折的挣扎与忍受,在这种忍受中更多的体现出来的
是欲罢不能的遗憾,和难以挣脱的悲愤。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深藏于坚韧不拔、不断奋争中的悲而不哀,以及几经沉浮的愈挫愈勇。

二、底层小人物的抗争代表着整个民族的不屈
在韩国诸多的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和电影中,整个民族对恨的释放几乎成了他们文学艺术表达的主题。

小说《熔炉》的主人公是一个身体有缺陷的残疾儿童,由于她们身体的残缺,导致她们在社会中受到了更多的歧视,也养成了他们性格中对外界整个的戒心和刺猬心态。

她们虽然所处的是处处标榜仁爱的聋哑学校,遭受的却是近乎变态的兽性虐待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内心渴望着对这种不公平境遇的改变。

作为社会中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姜仁浩和徐有珍,对这些孩子们深表同情,他们试图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不公平,让孩子们脱离这种境遇。

在小说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社会中种种不公平的抗争,但是这种抗争在所谓的主流社会中又显得多么的苍白而无力,他们一次次满怀希望的诉讼,又一次次在法庭的宣判中沦为失望。

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小人物一次次的抗争,一次次的失望,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关注,从而抒发出人们对这些小人物普遍的悲悯情怀。

《熔炉》这篇小说,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势单力孤的正义者与强大而凶残的恶势力不屈斗争的故事,但是,小说却向大家展示一个与大家期望相反的也与常规小说不同的结局,那就是邪恶的力量战胜了正义,这给善良的读者心里重重的一击。

因为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要满足读者普遍的审美渴望,而是要以笔为刀揭露出这个社会中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同时正是让读者通过受到的这一击而警醒,从而对社会机制和司法系统引起关注。

三、压抑的情感总是要爆发
“恨”的这种情感,是在特定的现实环境中产生的,它必定是有原因的,当这种情绪被压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作为存在这种情绪的人的个体,必然要寻求释放的路径和机会。

小说的矛头直指聋哑学校的性变态者对残疾儿童所施加的性暴力,对司法部门和教育系统之间的互相勾结、
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相互推诿,以及这些部门中存在的负面问题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读了小说我们能够看到,妍斗和民秀在受到侵犯后也表现出了极端的不满,但是在强大的主流社会体制压制下,她们也只能流着泪默默的接受。

在小说中我们还能够看到,妍斗和民秀情感宣泄的唯一对象是姜仁浩,他也是她们的情感依赖。

从最初对姜仁浩的不信任以及对他帮助的抵触,到后来在姜仁浩的诉讼中与他的积极配合,这些孩子们长期积压在内心的怨恨有了释放的机会与倾诉的对象,于是他们开始迫不及待的对这个社会的不公进行反抗。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站在小人物的视角观察大的社会事件。

徐有珍和姜仁浩只不过是底层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勇敢的站出来挑战社会的不公。

在韩国人的思想中,积极的行动就能够改变现状,一个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她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在诉诸无门的情况下。

他可以采取极端的手段去保全自己的荣誉和权益。

于是。

我们看到了在小说的结尾,面对着明秀的死去。

姜仁浩和徐有珍在做过许多诉讼等努力之后,也只能高举着明秀的遗照站在法院的门口,以此作为抗议来维护这些残疾孩子们的正当权益。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看到的一幕:政府的工作人员利用高压水枪冲射这些手无寸铁的民众,以示对这种与不合理、不公正的主流社会机制相抗争的力量的镇压。

四、大众审美心理的呈现
小说是建立在国民生活形态,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形态之上的艺术形式,它的存在意义是反映历史的发展,以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阶层人物的心理发展历程,和各种复杂社会变量因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个社会民主思想的深入、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显现,都能够激发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他們的这种能动性能被社会各阶层所广泛关注。

在文学艺术体现其这一功能的过程中,读者并不是消极的在被动状态下接受着那些外来信息,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这种信息的传播中。

正是对读者这种作用的深入了解,才使作者能够创作出这么好的小说作品,从而使作者通过这篇小说唤醒人们对社会不公平关注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充满希望。

与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普遍都具有得到自我思想被认可并且得到提升的愿望。

小说从头到尾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就是一种绝望、压抑的氛围,这从一开始姜仁浩去学校任教的路上,弥漫的大雾、恶劣的天气带给人们一种沉闷的气氛让读者感到强烈的不安就表现出来了,它同时也让读者预示到将会发生什么。

刚参加工作的姜仁浩,虽然看上去像一个温顺甚至懦弱的男人,但是他却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内心充满着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他才与徐有正一起主动地去挖掘残疾学校性侵儿童的真相。

小说在激发起读者情绪的同时,理性地向读者展示了庭审的前台幕后,让读者深刻的了解了这一悲惨事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
了主流社会设计的缺陷以及人性的丑恶,这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宣泄情感的阀门,同时也是为读者留下的交流与思考的空间。

五、结语
这篇小说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演绎,引发了一个敏感的社会性话题,激发了所有读者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他告诉每一个读者,一个国家无论在怎样的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普通民众在保持一颗善良心的同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关注,要通过微薄力量的展示促使社会的完善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宝镜.韩国法庭片的特征及社会意义--以电影《熔炉》《断箭》《辩护人》为例[J].当代电影. 2015(10):70-74.
[2]张崴淙.“恨”文化与当代韩国电影[D].河北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