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doc

合集下载

浅析鸡组织滴虫病及防治对策

浅析鸡组织滴虫病及防治对策

2020年第7期 吉林畜牧兽医·禽业专栏·QinYe ZhuanLan浅析鸡组织滴虫病及防治对策张海超1,马文博21.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畜牧兽医站,吉林磐石 132300;2.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镇畜牧兽医站,吉林磐石132300鸡组织滴虫病是一种鸡养殖户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其爆发的季节一般是温度较高的夏天。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从鸡组织滴虫病的疾病特征、临床症状分析鸡组织滴虫病的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防治对策的制定。

鸡组织滴虫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的疾病,生病后对鸡群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对鸡群的健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1 疾病特征鸡组织滴虫疾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20 d,鸡生病后的头皮会呈现紫色或者黑色,所以鸡组织滴虫病又称为黑头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鸡不仅会将头缩进翅膀,而且对鸡的行走也有一定的影响。

鸡组织滴虫疾病一般有两种病程,其分别是急性病例和慢性病例。

急性病例的患鸡不仅具有血便或者粪便带血的特点,而且传染速度快,给鸡群带来的危险高。

慢性病例的患鸡一般特征为粪便呈硫磺色,其基础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大幅度消瘦,因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注重在养殖过程中对鸡注意观察。

2 临床症状鸡组织滴虫病发生后,鸡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幅度消瘦,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大幅度消瘦是循序渐进的。

在这个过程中患鸡一般会因为疾病的影响产生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的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因为精神上的影响和食欲不振的影响,患鸡一般会出现羽毛脏乱、双翅下垂和身体蜷缩发抖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性病例也逐渐会发展成为急性病例的趋势,急性病例的患鸡在发生便血现象之后一般在2周内死亡。

3 防治对策3.1 养殖防治对策在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过程中,首先是养殖防治。

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为了增加养殖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会加量养殖,较多的养殖数量不仅不利于健康养殖,而且增加了鸡组织滴虫病等疾病的传播速度。

多雨闷热防鸡组织滴虫病

多雨闷热防鸡组织滴虫病
虫的传播源。
饮水管理
提供清洁的饮水,定期更换饮水 ,减少饮水中滴虫和其他病原体
的存在。
鸡舍环境
保持鸡舍的通风干燥,降低湿度 ,避免形成潮湿的环境,有利于
减少滴虫的滋生和传播。
生物防控措施
引入益生菌
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益生菌可以竞争性地抑制滴虫在肠道内的定植,降低滴虫 感染的风险。
强化免疫力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提高鸡的免疫力,使其对滴虫等病原体具有一 定的抗性。
损害免疫系统:鸡组织滴虫感染会损 害鸡只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感染其 他疾病,增加死亡率。
传播迅速:该病在多雨闷热季节易发 ,且传播迅速,一旦爆发,很难控制 。
因此,在多雨闷热季节要加强对鸡只 的防护,预防鸡组织滴虫病的爆发和 传播,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02
多雨闷热环境与鸡组织滴 虫病的关系
多雨闷热环境对鸡的影响
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鸡场的饲料和水源管理
饲料管理
确保饲料干燥、无霉变,避免使用劣质饲料,以减少鸡群感 染滴虫的风险。
水源管理
保证饮水清洁无污染,定期更换饮水,避免饮水器漏水或积 水,以降低滴虫在水源中的传播机会。
提高鸡的免疫力
选用优质种鸡
引进抗病能力强、生长快的优质种鸡 ,从根本上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饲养管理
保证鸡群获得足够的营养,合理搭配 饲料,增强鸡的体质和抵抗力。
04
鸡场管理与鸡组织滴虫病 的防控
鸡场的日常检查与清洁
定期检查
在多雨闷热季节,应加强对鸡场的日常检查,注意观察鸡群的行为 、羽毛和粪便等是否正常,以及时发现鸡组织滴虫病的疑似病例。
环境清洁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鸡舍干燥通风,降低湿度,破 坏滴虫的生长环境。

一例山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一例山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2023-11-05•病例介绍•诊断过程•治疗方案目录•治疗结果与反馈•讨论与建议•相关知识点链接01病例介绍发病鸡群为山鸡养殖场,存栏山鸡约500只,其中部分鸡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拉稀等症状。

养殖场饲料和水源均未发现异常,但鸡舍环境较为潮湿,存在一定程度的卫生问题。

发病鸡群情况1临床症状23病鸡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翅膀下垂、拉稀等症状。

部分病鸡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稀便,有时带有血丝。

病鸡生长缓慢,消瘦,脱水,产蛋量下降。

解剖病变解剖发现病鸡肝脏肿大,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的坏死灶。

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呈黄色或黄绿色。

胆囊扩张,充满胆汁。

部分病鸡出现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物质。

02诊断过程临床诊断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离群独处。

腹泻,排黄色或绿色稀便,有的粪便带血。

鸡冠和肉髯苍白。

有的病鸡出现黄疸。

实验室诊断采集病鸡的粪便和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组织滴虫病后,进行药物治疗或预防措施。

粪便检查:采用直接涂片或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虫卵。

血液检查:采用血涂片检查虫体。

鉴别诊断与鸡盲肠肝炎的鉴别鸡盲肠肝炎又称黑头病,是由鸡球虫引起的,表现为肝脏肿大、淤血、出血、坏死等特征性病变,与组织滴虫病不同。

与禽霍乱的鉴别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症,常表现为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心包炎、肝周炎等特征性病变,与组织滴虫病不同。

与鸡伤寒的鉴别鸡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症,常表现为肝脏肿大、黄白色病灶、心包炎、脾脏肿大等特征性病变,与组织滴虫病不同。

01020303治疗方案03奥硝唑奥硝唑是一种广谱抗滴虫药物,对山鸡组织滴虫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01甲硝唑甲硝唑是一种有效的抗组织滴虫药物,可以缓解山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并杀灭病原体。

02替硝唑替硝唑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抗组织滴虫药物,对山鸡组织滴虫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补充维生素山鸡组织滴虫病会导致山鸡体内维生素缺乏,因此需要给山鸡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增强其抵抗力。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4 诊断根据临床
病鸡冠、肉髯发黑,排硫磺样粪便等症状及剖检 中盲肠、肝脏出现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以作出 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诊,于盲肠肠芯和肠壁之间
刮取少量样品,加少许生理盐水混均制成悬滴标
本,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在 400 倍光学显微镜
下进行检查,可观察到呈现特有的急速旋转运动 5 建议该农户对 全群鸡使用甲硝唑(商品名为灭滴灵),按
高三男生里最吸引人的,说到这儿她就起身离开了,她不想就知道他的存在
250mg/kg 饲料的比例拌料饲喂,连续给药 4 天;
同时对于个别严重的病鸡用 1.25%悬浮液人工灌
服 1ml/只。在的同时对鸡舍的地面及运动场用 3%苛性钠溶液进行消毒。采取上述措施后病情很 快得到控制并转愈。为了让肠道黏膜以及受损肝
1 发病情况我基地附近某专业户鸡场所饲养
的 3800 羽 45 日龄的三黄走地鸡出现采食量减
少,排黄白或暗绿色稀粪的现象。对全群鸡投喂 环丙沙星饮水,病情未见好转,2 天后渐渐发现 部分鸡只怕冷嗜睡,身体蜷缩,羽毛粗乱;个别
鸡排出的粪便中带有血,接着陆续出现 39 只死
2 临床症状病鸡开始表现精神委顿、食欲
维素性渗出物及粪便混合形成坚实的“肠芯”,
堵塞在肠腔中。将其横断切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圆
状,中间是红黑色凝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 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肝脏肿大,表面形成大 小不一、中央凹陷边缘微隆起的黄白色或灰褐色
高三男生里最吸引人的,说到这儿她就起身离开了,她不想就知道他的存在
坏死灶,这些病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往往在肝
脏组织及时修复,转愈后在日粮中添加强力鱼肝
油粉按 100g/100kg 饲料拌喂,收到明显的效果。
2dn0f1c9b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现暗黑色。本病发病后 2~4 天,出现衰竭死亡。 3 剖检变化病变主要局限在盲肠和肝脏。病鸡单侧或两侧盲肠高度肿胀,可比正常大几倍,肠壁黏膜充血、出血、溃疡,有的肥厚、坚实,如香肠样;盲肠内容物干燥,这些内容物主要由纤
维素性渗出物及粪便混合形成坚实的“肠芯”,堵塞在肠腔中。将其横断切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圆状,中间是红黑色凝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肝脏肿大,表面形成大小不一、中央凹陷边缘微隆起的黄白色或灰褐色
坏死灶,这些病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往往在肝脏表面呈特征的梅花形分布。 4 诊断根据临床病鸡冠、肉髯发黑,排硫磺样粪便等症状及剖检中盲肠、肝脏出现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诊,于盲肠肠芯和肠壁之间
刮取少量样品,加少许生理盐水混均制成悬滴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在 400 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可观察到呈现特有的急速旋转运动的、有一根细长鞭毛的虫体。 5 建议该农户对全群鸡使用甲硝唑(商品名为灭滴灵),按
250mg/kg 饲料的比例拌料饲喂,连续给药 4 天;同时对于个别严重的病鸡用 1.25%悬浮液人工灌服 1ml/只。在的同时对鸡舍的地面及运动场用3%苛性钠溶液进行消毒。采取上述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并转愈。为了让肠道黏膜以及受损肝
脏组织及时修复,转愈后在日粮中添加强力鱼肝油粉按 100g/100kg 饲料拌喂,收到明显的效果。
1 发病情况我基地附近某专业户鸡场所饲养的 3800 羽 45 日龄的三黄走地鸡出现采食量减少,排黄白或暗绿色稀粪的现象。对全群鸡投喂环丙沙星饮水,病情未见好转,2 天后渐渐发现部分鸡只怕冷嗜睡,身体蜷缩,羽毛粗乱;个别
鸡排出的粪便中带有血,接着陆续出现 39 只死亡。 2 临床症状病鸡开始表现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采量明显下降,羽毛松乱无光泽;生长迟缓,粪便呈黄白或暗绿色硫磺样糊状,恶臭;部分急性患鸡便中带血,皮肤、冠及肉髯发绀呈

雏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雏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2 中 后 期病 雏 .
体 温 4 .~4 . o 1/0 ,病 药 。 甲硝 哒 唑 ( 滴 灵 ) 0 /g 黄 芪 多 糖 5 0 05 1 01) 5 C( 灭 2 0mg 、 k 0
鸡 趴 卧 、 绝 食 ( ̄1 ) 尚饮 水 (/0 , 冠 髯 发 绀 m /g 饲 3d 停 药 3 d 再 用 3d 保 护 率 达 1 0, 61) g 混 k , , ,
滴虫 。
5 诊 断 根据 流行 病 学调 查 、临床 病理 检 查 、化 验 室病 原检验 ,确 诊为雏 鸡组 织滴 虫病 。 6 1 预 防 . 周 ,碘 、氯 制剂 交替 使用 。 6 1 2 无 症状 假 定健 康鸡 ( 0 羽 ) .. 2新 发 病 1 羽 , 中 后 期 1 6 防治 0 0
羽 ,临床检 查 并记录 。 2 1 新 发病 雏鸡 .
鸡呆 立 ,翅 下 垂 ,羽 毛松 乱 (01 ) 1/0 ,减 食 (0 1) 1/0 , 粪便淡黄色 (/0 、暗绿色 (/0硫磺 粪。 81 ) 21 )
体温 4 . 25 1/0,发病 6 1 1 全 场 彻 底 清 扫 , 带 鸡 消 毒 1 d 坚 持 2 1 ~4 .℃(01) 5 . . 次/ ,
炎) 。现将有 关情 况报 告如 下 ,供业 内同行参考 。 1 .a 0 m病灶 多个 (/) 45 ,一 例病灶 融合 成片 (/) 1 ,双 5 侧盲 肠壁 肥厚 、肿大 (/) 15 ,单侧盲肠 壁肥 厚 、肿大
1 鸡群 发病 情况
经 现场 调研 ,该户 2 1 年 4 02 月初 引进 海 兰褐 蛋 (/) 内容 物 干酪 样 (/) 45 , 55 ,盲 肠 穿孔 (/) 扁桃 25 ,
23 % 18 5 20 8 。 (/0 、黑 紫 (/0 , 粪 便 黑 色含 血 (/0 、含 大 9 -8 ( 5 / 0 ) 61 ) 41) 81)’

鸡的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措施

鸡的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措施

鸡的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措施时间:2012-07-19 来源:网络编辑:稻草人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也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它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

多发于雏鸡和雏火鸡,成年鸡也能感染,但病情较轻;野鸡、孔雀、珠鸡、鹌鹑等有时也能感染。

临床症状本病是由于组织滴虫钻入盲肠壁繁殖后进入血流和寄生于肝脏所引起的。

组织滴虫病的潜伏期为7~12天,最短为5天,最常发生在第11天。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以至废绝,羽毛蓬松,翅膀下垂,闭眼,畏寒,下痢。

排淡黄色或淡绿色粪便,严重者粪中带血,甚至排出大量血液。

病的末期,有的病鸡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发绀,因而有“黑头病”之称。

病程通常为1~3周。

病愈康复鸡的体内仍有组织滴虫,带虫者可长达数周或数月。

成年鸡很少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由于组织滴虫是通过异刺线虫卵传播的,所以有效的预防在于减少或杀灭这些虫卵。

阳光照射和排水良好的鸡场可缩短虫卵的活力,因而利用阳光照射和干燥可最大限度地杀灭异刺线虫虫卵。

雏鸡应饲养在清洁而干燥的鸡舍内,与成年鸡分开饲养,以避免感染本病。

另外应对成年鸡进行定期驱虫。

鸡与火鸡一定要分开进行饲养管理。

对鸡的组织滴虫病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常用的药物有下列几种。

1.痢特灵(呋喃唑酮,Furazolidonum) 治疗用4×10-4,混于饲料,连用7~10天;预防用1.1×10-4~2.2×10-4,混于饲料,休药期为5天。

2.甲硝哒唑(灭滴灵,Metronidazolum) 治疗用2×10-4,混于饲料,每日3次.连用5天,疗效达90%。

3.二甲基咪唑(Dimetridazole) 治疗用6×10-4~8×10-4,混于饲料,疗程不得超过5天,不要喂正在产蛋的鸡群;预防用1.5×10-4~2×10-4,混于饲料,休药期为5天。

乌鸡组织滴虫病防治

乌鸡组织滴虫病防治

乌鸡组织滴虫病防治
一、乌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
乌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面部肿胀、闭眼、缩头缩颈、翅膀下垂、步态不稳,排淡黄色或黄绿色稀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二、乌鸡组织滴虫病的治疗
对发病乌鸡按3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灭滴灵;饲料中用0.04%痢特灵拌料喂饲,以上两种药同时使用,连用5天。

经过1周的治疗后,能控制病情的发展,病乌鸡康复。

三、乌鸡组织滴虫病的预防
本病是通过鸡异刺线虫虫卵传播的,鸡异刺线虫常寄生在鸡和火鸡等体内,组织滴虫能够进入此虫体内,再转入其卵中。

当禽类吞食含有组织滴虫的鸡异刺线虫虫卵时即可发病。

蚯蚓是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当含有组织滴虫的鸡异刺线虫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如果禽类再食入了这些蚯蚓,也能感染组织滴虫病。

乌鸡散养于土质地面上或围栏且以前曾养过鸡,为组织滴虫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乌鸡发病。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对地面粪便及时清理,堆积发酵,以切断传播途径和传染源。

改平养为笼养,并用左旋咪唑或虫克星定期驱除盲肠异刺线虫,以防止组织滴虫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组织滴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概述:组织滴虫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也发生于野雉、孔雀和鹌鹑等鸟类。

本病以肝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也称传染性肝炎或黑头病。

(一)病原组织滴虫病的病原是组织滴虫,它是一种很小的原虫。

该原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型原虫,寄生在细胞里,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没有鞭毛,大小约为6~20微米;另一种是肠腔型原虫,寄生在盲肠腔的内容物中,虫体呈阿米巴状,直径为5~30微米,具有一根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鞭毛的运动。

随病鸡粪排出的虫体,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很久,鸡食入这些虫体便可感染。

但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寄生在盲肠内的异刺线虫的卵而传播的。

当异刺线虫在病鸡体内寄生时,其虫卵内可带上组织滴虫。

异刺线虫卵中约有0.5%带有这种组织滴虫。

这些虫在线虫卵壳的保护下,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2~3年。

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则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鸡吞食了这样的虫卵后,卵壳被消化,线虫的幼虫和组织滴虫一起被施放出来,共同移行至盲肠部位繁殖,进入血液。

线虫幼虫对盲肠粘膜的机械性刺激,促进盲肠肝炎的发生。

组织滴虫钻入肠壁繁殖进入血液,寄生于肝脏。

(二)流行特点组织滴虫病最易发生于两周至三、四个月龄以内的雏鸡和育成鸡,特别是雏火鸡易感性最强,病情严重,死亡率最高。

本病也见于肉用仔鸡和许多被捕获的野鸟。

成年火鸡也可感染,但呈隐性感染,成为带虫者,有的慢性散发,对同场饲养的火鸡危害很大。

(三)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20天。

病火鸡精神萎顿,食
欲不振,缩头,羽毛松乱。

头皮常呈紫兰色或黑色,所以叫黑头病。

病情发展下去,患病火鸡精神沉郁,单个呆立在角落处,站立时双翼下垂,眼闭,头缩进躯体卷入翅膀下,行走如踩高跷步态。

病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最急性病例,常见粪便带血或完全血便。

另一种是慢性病例,患病火鸡排硫磺色粪便,这种情况鸡很少见,但曾见到带血的盲肠排泄物。

较大的火鸡慢性病例一般表现消瘦,大约感染后第十二天,火鸡体重开始减轻,鸡很少呈现临床症状。

感染组织滴虫后,第一天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第十天达高峰,每立方毫米7万个。

主要是异嗜细胞增多,但在恢复期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显著增加。

淋巴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和红细胞总数不变,感染后21天血细胞计数恢复到正常值。

(四)病理变化组织滴虫病的损害常限于盲肠和肝脏。

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有时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

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绿色渗出物,并有特殊恶臭。

有时这种黄灰绿色干硬的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多层的拴子样。

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

有的慢性病例,这些盲肠拴子可能已被排出体外。

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溃疡病灶。

通常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

溃疡灶的大小不等,但一般为1~2厘米的环形病灶,也可能相互融合成大片的溃疡区。

经过治疗或发病早期的雏火鸡,可能不表现典型病理变化。

大多数感染群通常只有剖检足够数量的病死禽只,才能发现典型病理变化。

(五)诊断
本病根据以下特征诊断:一是病鸡常排硫磺色的粪便。

取病鸡粪便作显微镜检查,在粪便中发现虫体。

二是通过几只重病鸡的剖检,发现有典型病理变化。

为了更准确一些,可剖检部分死鸡,发现典型病理变化,则可确诊。

三是从剖检的禽只取病理变化边缘刮落物作涂片,往往能够检出其中的病原体。

在染色处理较好的肝病理变化组织切片中,通常可以发现组织滴虫。

(六)防治
(1)预防
由于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盲肠体内的异刺线虫虫卵为媒介,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排除蠕虫卵或减少虫卵的数量,以降低这种疾病的传播感染。

因此在进鸡前,必须清除禽舍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严格消毒。

严格做好禽群的卫生管理,饲养用具不得乱用,饲养人员不能串舍,免得互相传播疾病。

及时检修供水器,定期移动饲料槽和饮水器的位置,以减少这些地区湿度过高和粪便堆积。

用驱虫净定期驱除异刺线虫,每千克体重用药40~50毫克。

(2)治疗∶常用以下几种药物进行治疗:
①卡巴砷:预防剂量是150~200毫克/千克饲料;治疗浓度为400~800毫克/千克饲料。

7天一个疗程。

②4-硝基苯砷酸:预防浓度含量为187.5毫克/千克饲料。

治疗浓度为400~800毫克/千克。

③1,2-二甲基-5-硝基咪唑预防时饲料中含量150~200毫克/千克饲料;治疗浓度为400~800毫克/千克饲料。

5~7天为一个疗程。

④氯苯砷:氯苯砷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1.5毫克,用灭菌蒸溜水配成1%的溶液静脉注射。

必要时3日重复注射一次。

⑤呋喃唑酮:饲料中含量为400毫克/千克饲料,连喂7天为一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