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在平时的学习中务必让孩子清楚这一知识点!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常见错误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常见错误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感叹号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叹号应改作逗号)逗号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基本用法✍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

✍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较长的主语之后句首的状语之后较长的宾语之前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下面总结了一些用法。

1.句号“。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但句号的形式除了“。

”之外,还有一个形式是“.”,被称为“西文句号”。

在遇到末尾是字母及特殊特殊符号时,为了防止“。

”与英文字母“o”混淆,一般在末尾使用西文句号。

例如: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是52%.2.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也可表示次序后的停顿。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第一、……第一、……第三、……3.冒号“:”冒号一般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或者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但是关于冒号还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同一句中勿用两个“冒号”。

例如:总经理大声宣布: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全体休息一天!4.引号“”引用说话或文章晨一段文字。

也可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

例:白求恩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休息的。

”战士们决心砸烂敌人的“乌龟壳”。

5.省略号……(1)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

例: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2)表示声音断续。

例:“你们……将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3)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6.破折号——(1)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3)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7.书名号“《》”主要用于书名、刊物名等,但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经常会把不应该用“书名号”的地方误用为“书名号”,如证件名、奖杯名、机构名等。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表达力。

下面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逗号(,)逗号是使用最频繁的标点符号,它用来分隔并列成分、修饰性成分,以及在长句中断句。

1. 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两个或更多并列成分时,逗号用来分隔这些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 分隔修饰性成分:逗号用于将修饰性成分与句子其他部分分隔开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李明,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获得了全班第一名。

3. 中断长句:当句子过长时,逗号可以用来将其分割成较短的几个部分,使文章更易阅读。

例如:大雨倾盆,雷声轰鸣,我不得不关上窗户。

二、句号(。

)句号用来结束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等句子。

它表示句子的完整性和结束。

1. 陈述句:句号用于结束陈述句,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子类型。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2. 命令句:当一个句子是表示命令、请求或建议时,句号用于结束该句子。

例如:请给我一杯水。

3. 感叹句:感叹句是用来表达情感或强调的句子,句号用于结束这种句子。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三、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即用于句末的直接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问号用于表示一般疑问句,这种句子通常以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开头。

例如:你明天要来吗?2. 特殊疑问句:当句子是特殊疑问句时,问号仍然用于句末。

特殊疑问句是以特殊疑问词(如什么、谁、哪儿等)引导的问句。

例如:你喜欢什么颜色?四、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感叹意味。

1. 感叹句: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强烈的感叹。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啊!2. 警句:感叹号有时也用于一些警句或警告的句子,以增强语气。

例如:不可思议的成绩!五、冒号(:)冒号用来引出解释、举例、总结等。

1. 引出解释:冒号常用于引出解释或解答问题,前后句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解释关系。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名称符号用法说明句号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感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例如〃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标点规则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标点规则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标点规则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文章更加流畅,清晰地传达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常见的标点规则。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句子的结束。

在文章中,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应该以句号作为结束符号。

句号的位置通常放在句子的最后,且后面没有空格。

例如:他走到了学校门口。

二、逗号(,)逗号是连接词、短语、并列词或句子的常用标点符号。

它可以用来分隔列举的事物、插入语或为句子增加适当的停顿。

逗号常用于句子中,但不会出现在句尾。

1. 分隔列举事物:例如:他买了水果,蔬菜,面包和牛奶。

2. 插入语:例如:然而,他仍然选择了坚持。

3. 分隔并列词或句子:例如:她喜欢吃苹果,梨子,和香蕉。

三、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分别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的结束。

问号用来表示疑问或反问,而感叹号则用来表示强烈的情感。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这真是太棒了!四、冒号(:)冒号常用于引出一段介绍、解释或举例的文字。

它也可以用于对话、列表或引用之前。

冒号位于前文与后文之间,前后都有一个空格。

1. 引出介绍、解释或举例的文字:例如:以下是几个例子:苹果:红色的水果;梨子:黄色的水果。

2. 对话中使用:例如:小明问道:“你去哪里了:”五、分号(;)分号常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且比逗号的停顿更长。

它也用于分隔复杂的列表或句子中较长的逗号分隔部分。

分号的使用应注意避免与冒号混淆。

例如:他很努力学习;然而,他依然没有取得好成绩。

六、括号()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举例或者提供引起的相关信息。

括号中的文字一般与整个句子无关。

例如: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写作技巧的书籍(非常有用)。

七、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常用于引文、对话或者在句子结尾表达未完成的思想或悬念。

例如:他说:“我会尽力的……”八、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一个强调或突出的部分,或者在对话中表示一个突然的中断。

23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23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23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1.逗号(,):逗号一般用来标明语句中的短暂停顿或将短语分隔开来。

逗号常用于列举、连接并列成分、隔开主体和客体、分隔从句等。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2.顿号(、):顿号是表示列举关系的标点符号,可用在较长的列举项之间,特别是文学作品中。

例如:“他有很多爱好,如读书、写作、旅行。

”3.分号(;):分号用来分隔成分,表示次要成分的关系。

分号通常用在长句中分隔独立的部分,或者用在复杂的列举中。

例如:“我昨天学习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

”4.冒号(:):冒号用来引出一个陈述、解释、定义或例证。

冒号常用于介绍、对比、引用和总结等。

例如:“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一个事实变得越来越明显: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5.句点(。

):句点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句点通常用于陈述、命令、感叹或讽刺等。

例如:“他走了,不再回来。

”6.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即表示提问的句子。

问号一般用在直接疑问句中,也可以用在反问句和反问语气中。

例如:“你在做什么?”7.感叹号(!):感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词句,表示喜悦、愤怒、惊讶等。

感叹号通常用于感叹句或者感叹语气的句子中。

例如:“太好了!”8.引号(‘’、“”):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特定的意义。

单引号使用在英国英语中,而双引号在美国英语中更为常见。

例如:“‘我爱你’是一个强有力的声明。

”9.书名号(《》):书名号用来表示书籍、报纸、杂志、音乐作品等的标题。

书名号通常用在正文中引用书名的部分。

例如:“这本书《三体》真令人着迷。

”10.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连接词句、引出解释、表示隔离等。

破折号常用于对话场景和引出解释。

例如:“他真是太迷人了,人们总是为他疯狂。

”11.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部分,例如长篇故事中的时间段、话语流畅、思考的延伸等。

省略号也可以用在表示悬念、停顿或不完整的感叹中。

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与英文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1.句号(。

):用于句子结束,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感叹句的结束。

2.逗号(,):用于分隔列举成分、分隔并列成分、分隔主谓宾等。

3.问号(?):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示提问。

4.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意愿。

5.分号(;):用于分隔主句和从句,或分隔长句中的成分。

6.冒号(:):用于引出说明、解释、列举、或引语。

7.引号(‘’、“”):用于引用直接说话的内容、标注专有名词、表示讽刺或引用外语。

8.括号(()):用于括注说明、表示插入语或附加说明。

9.破折号(—):用于连接具有对比关系或强调关系的分句,表示语气的转折或强调。

10.顿号(、):用于列举清单中的各项。

11.书名号(《》):用于标注书名、电影名、歌曲名等作品名称。

12.间隔号(·):用于表示分隔项目、日期、数字等。

13.斜线(/):用于表示“或”关系、连接日期、数字等。

14.短横线(-):用于连接复合词,表示连接范围、时间等。

请注意,中文标点符号与英文标点符号在形状和使用规则上有差
异,因此在中文写作时应当遵循中文标点的规范。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有助于提高文章的清晰度和表达能力。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这些细节老师也没教过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这些细节老师也没教过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这些细节用法,老师未必教过你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同学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会影响作文写作,语言表达,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务必让孩子清楚这一知识点!01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02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和规范

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和规范

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和规范1. 逗号(,)逗号是标点符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符号之一。

它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使用方式:- 用于分隔并列词、短语或句子成分;- 用于连接两个简单句或在复合句中连接主句和从句;- 用于插入非限定性或非必需信息。

使用逗号时,需要注意以下规范:- 在逗号前面不需要留空格,逗号后面应该留一个空格;- 不应将逗号用于无关的分隔。

2. 句号(。

)句号是标点符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符号之一。

它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使用方式:- 用于结束陈述句、命令句和反问句;- 用于表示缩略的词语或数字。

使用句号时,需要注意以下规范:- 在句号后面应该留一个空格;- 在缩略词中使用句号时,不需要在句号后面留空格。

3.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使用问号时,需要注意以下规范:- 在问号后面应该留一个空格;- 问号通常只用于直接疑问句。

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表达惊讶、喜悦等情感。

使用感叹号时,需要注意以下规范:- 在感叹号后面应该留一个空格;- 感叹号通常只用于直接的感叹句。

5.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具有某种关系的句子成分,或在列举时表示先后顺序。

使用分号时,需要注意以下规范:- 在分号前后应该留一个空格。

以上是标点符号使用的一些常见技巧和规范。

在写作时,合理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更清晰、准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

同时,我们也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以保证文章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LLM]: 法学硕士。

(完整word版)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新)

(完整word版)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新)

(完整word版)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新)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一、类型(常用的16种):1、点号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句内点号,句末点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

)问号(?)感叹号(!)(也表现句子性质和作用)2、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二、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1、顿号(、)分隔的只能是词或短语。

例如:该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 顿号其他要注意的地方:使用顿号隔开的并列词语,一般最后两个之间应用“和”连接。

并列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和并列的外文序号之间的停顿,应用西文状态的逗号而不用顿号。

2、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 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若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干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 句子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3] 句子谓语是主语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例如:这样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4] 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5] 状语的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6] 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定语后置)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

(状语后置)[7]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例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8] 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9] 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标准)一、顿号、逗号和分号1、顿号:表示句中最小的停顿,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之前应用逗号。

例:①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②我住的第一个地方是上海的一套很小的公寓,跟爸爸、妈妈及外祖父同住。

2、集合词语不加顿号。

公安干警男女老少甲乙丙丁中小学生兄弟姐妹一草一木父母亲3、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若表并列的确定数字则必须用顿号。

例:①五六里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②全文共六部分,却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③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慰问。

4、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或把较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①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②这次来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5、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

例:学校食堂的午餐很丰富,红烧肉啊,烧白啊,鱼香肉丝啊,应有尽有。

6、并列的谓语之间,用逗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②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并列的补语之间也用逗号。

③他球踢得很精彩,很漂亮。

7、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例:①《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

②“严肃”“严厉”是近义词。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②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8、注意逗号顿号的升降级原则:并列有大小层次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二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第二个顿改为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十个标点符号的应用规则

十个标点符号的应用规则

十个标点符号的应用规则十个标点符号的应用规则虽然有关标点符号的运用并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但如果要写风格规范的文章,还是有一些规则可供遵循。

下面就是十个我们使用最多的标点符号的应用规则:1. 逗号用于分隔一句中的独立分句。

例:The game was over, but the crowd refused to leave. /Yesterday was her brother's birthday, so she took him out to dinner.置于介绍性单词、短语或主句之前的子句之后。

例:While I was eating, the cat scratched at the door. /If you are ill, you ought to see a doctor.注意:上述规则不可反过来用。

譬如,下面两句就是错误的:The cat scratched at the door, while I was eating. /You ought to see a doctor, if you are ill.后面应当用逗号的导词有:yes, however,well。

例:Yes, you can come to the party.用两个逗号将插入语与句子主体分隔开来。

例:John and Inga, the couple from next door, are coming for dinner tonight.通过移除插入语,可以检验逗号有没有用对。

如果移除之后句子仍然是对的,这两个逗号可能就用对了。

以上面句子为例,移除插入语之后,句子就应当是:John and Inga are coming for dinner tonight.不要用逗号分隔句子的主要部分。

例:Students who cheat only harm themselves. /The baby wearing a yellow jumpsuit is my niece.牛津逗号:在列举的时候,比较偏好用“牛津逗号”,或称“序列逗号”或“哈佛逗号”。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总结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总结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总结大全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准确地表达语义、引导语气和节奏,并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意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流畅、条理清晰。

下面是对常用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的总结:句号(。

)句号用于表示陈述句的结束。

在一个完整的句子结尾使用句号。

逗号(,)逗号用于分隔并列成分,比如列举清单中的项目、连接并列短语或子句。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具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起到连接作用,但比句号停顿短。

分号也可以用于分隔长列举或复杂的列表项目。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解释或说明、列举或引述内容。

冒号后通常是具体的例子、解释或总结。

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句末。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祝贺。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言论或引文。

单引号用于内部引用,双引号用于引用整个句子或段落。

括号(()、[]、{})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注释或补充信息。

也可以用于组织某些数字、字母或名称。

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连接两个紧密相关的词语、短语或子句,并且在文本中起到强调作用。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意思的悬而未决、暧昧或无法完整表达。

它也可以用于引出某个人的长篇对话或者说话方式。

斜杠(/)斜杠用于分隔选项、替代或表示“或”的关系。

连字符(-)连字符用于连接复合形容词、复合名词和复合动词。

引导符号(·、•、-、*)引导符号用于列举项目或将内容分隔为小节。

它们可以使整篇文章更具可读性。

总结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帮助我们传递信息并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清晰明了。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文本。

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是良好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使用标点符号,我们能够让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并且有效地传递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标点符号应用规则

标点符号应用规则

标点符号应用规则
1. 逗号的使用呀,那可太重要啦!就像走路要一步一步来,句子里的成分也要用逗号隔开呀。

比如说“我今天去了超市,买了好多东西。

”这里要是没有逗号,那可就乱套啦,你说对不?
2. 感叹号呢,就像敲了一下小鼓,能引起注意呀!“哇,你看那朵花真美!”瞧,这样一用,是不是那种惊喜的感觉一下就出来啦?
3. 句号就像给一句话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呀!“我说完啦。

”这样就清楚地表示一句话结束了。

要是没有句号,那得多累呀,对吧?
4. 引号可是很神奇的哟,能把别人说的话或者特别强调的词括起来呢。

“他说‘我马上就来’。

”这样就明确是谁说的话啦。

5. 冒号呀,就好像给后面的内容做个引导一样。

“下面我要说一件重要的事情:明天要考试啦!”是不是很明确接下来要说什么啦?
6. 问号简直就是用来表达疑惑的小天使呀!“你怎么还不来呀?”就这么一问,对方就得赶紧回答啦,有趣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标点符号都各有各的用处,大家可得好好掌握呀,不然说话写字都会乱套的哟!。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这些细节用法老师未必教过你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这些细节用法老师未必教过你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这些细节用法老师未必教过你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同学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会影响作文写作和语言表达,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请务必让孩子清楚掌握这一知识点哦!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基本用法与常见错误)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基本用法与常见错误)

基本用法
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 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 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1:这点困难能把我们吓到吗?! 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 科技人才?!
常见错误
1. 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 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如:看到这里,他愤怒 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 2.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那 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 使用规则合集
(基本用法与常见错误)
01 句号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 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 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基本用法
2.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 ①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 都令人叹为观止。 ②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基本用法
③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 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④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 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 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基本用法
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2: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非常详细)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非常详细)

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合集(非常详细)1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2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标点符号规则

标点符号规则

标点符号规则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1.逗号使用规则2.逗号用于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等。

例如:“我,是一名学生。

”3.句号使用规则4.句号用于表示一句话的结束,通常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的末尾。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

”、“他是谁?”、“真是太棒了!”5.问号使用规则6.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通常用在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你今天吃了什么?”7.感叹号使用规则8.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通常用在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你真是太美了!”9.顿号使用规则10.顿号用于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通常用在句子中的并列成分之间。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西瓜。

”11.引号使用规则12.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需要强调的部分,通常用在一个引用的句子或词组的前后。

例如:“‘早上好!’他向她打招呼。

”13.冒号使用规则14.冒号用于表示解释或说明,通常用在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内容。

例如:“他的爱好是:读书、看电影和旅游。

”15.分号使用规则16.分号用于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通常用在分句较多的句子中。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苹果、香蕉和草莓。

”17.括号使用规则18.括号用于表示对某些词语或句子的补充说明或解释,通常用在对引用的句子或词语的解释说明之后。

例如:“这篇文章(见第10页)很有趣。

”19.破折号使用规则20.破折号用于表示对某些词语或句子的强调或省略,通常用在需要强调的词语或句子之后。

例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破折号的使用。

”21.省略号使用规则22.省略号用于表示某些词语或句子的省略,通常用在省略的内容之后。

例如:“我很高兴,但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同学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会影响作文写作和语言表达,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请务必让孩子清楚掌握这一知识点哦!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同样很值得尊敬。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感叹号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1. 用于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

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示例2:你给我闭嘴!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怎么搞的!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2: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声音中,女娲突然醒来。

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1:这点困难能把我们吓到吗?!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1. 滥用叹号。

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

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

如: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2.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

如: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叹号应改作逗号)逗号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1.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智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存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2. 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① 较长的主语之后示例: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② 句首的状语之后示例: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③ 较长的宾语之前示例: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④ 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示例1: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2:(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

)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⑤ 较长的主语之间、谓语之间、宾语之间示例1: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2: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3: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⑥ 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示例1: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2: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3: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① 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② 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示例1:哎呦,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2:大娘,您到哪儿去啊?示例3:喂,你是哪个单位的?③ 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示例1: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2:《玄秘塔碑》之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的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

示例3: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1. 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

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

(“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2. 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

如: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顿号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条幅。

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有人订《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纸。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

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错误用法)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

(“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分号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分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迫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