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2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

合集下载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验,用于检测糖的存在与分析糖的含量。

该实验基于糖与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糖的存在和含量。

实验中常用的氧化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高锰酸钾溶液的呈色是紫色的。

当高锰酸钾溶液与糖发生反应时,糖会被氧化成酸,并还原高锰酸钾为无色或淡紫色的氧化锰(IV)离子(Mn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糖+ 2KMnO4 + 3H2SO4 →糖酸+ K2SO4 + 2MnSO4 + 3H2O
在实验中,通常在含有糖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大致判断糖的含量,颜色越浅糖的含量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该实验只能检测一些还原性较强的糖类,例如葡萄糖、果糖等,而不能检测非还原性糖类,如蔗糖。

此外,该实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浓度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标定和对照实验来确保准确性。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引言: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能量,还能给食物增添甜味。

然而,糖的颜色却因其不同种类而有所差异。

本实验旨在探究糖的颜色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糖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白砂糖、红糖、蜂蜜、盐、碘酒、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等。

实验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将试管、烧杯等实验器具清洗干净,确保无残留物。

2. 实验步骤:a. 将白砂糖、红糖、蜂蜜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糖。

b.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糖完全溶解。

c. 取三个试管,分别将溶解后的白砂糖水、红糖水和蜂蜜倒入试管中。

d. 在另外三个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的盐。

e. 分别将碘酒滴入每个试管中,观察颜色反应。

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糖类在碘酒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反应。

白砂糖水在加入碘酒后呈现出淡黄色,红糖水呈现出深褐色,而蜂蜜则呈现出深红色。

相比之下,盐在碘酒的作用下则没有产生颜色反应。

这种颜色反应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糖类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所致。

白砂糖是蔗糖的一种,其化学结构简单,只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因此,当碘酒与白砂糖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反应时,会产生淡黄色的颜色反应。

红糖则是通过蔗糖经过炼制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糖蜜和糖浆。

这些糖蜜和糖浆中的有机物质与碘酒反应后产生了深褐色的颜色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红糖的颜色较深的原因。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花蜜经过酶的作用和蜜蜂的蒸发而成。

蜂蜜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当碘酒与蜂蜜中的这些有机物质反应时,会产生深红色的颜色反应。

而盐则是无机物质,其化学结构与糖类不同。

因此,当碘酒与盐反应时,没有产生颜色反应。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糖类在碘酒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反应。

白砂糖水呈现淡黄色,红糖水呈现深褐色,蜂蜜呈现深红色。

实验1糖的呈色实验

实验1糖的呈色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一)糖的呈色反应
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 2.蒽酮反应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
(二)还原糖的鉴定 1.Fehling反应 2.Benedict反应 3.Barfoed反应
实 验 准备
1、试验报告册 2、小毛巾-试验过程中洗手和刷实验器皿的
水不能乱甩(强酸强碱) 3、预习试验报告 4、认真的试验态度
看!! !
1、试验开始前首先检查自己面前的仪器、器 皿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是否符合该实验 配备;数量、清洁程度等
• 本实验移液管为两组公用一套(注)按上 面标注的样品名使用,不要混用;用完后 放回架上,不要放置在实验台面上。
• 实验所用试管要标注上号码,以便于试验 结果的记录,和试验结果的分析
2、配置试剂
• 1)、检查所要配制试剂的实验器皿和试剂 是否准备好
• 2)、器皿的清洁是否符合标准
称量过程:
1)、仪器是否通电(这里指电子天平) 2)、称量纸的取和折叠方式 3)、待仪器指针(数字)不波动后,调零 4)、允许误差范围-0.0X 5)、任何试验操作都要远离试验设备 和仪器,以免操作有误时对仪器设备 造成损害。
祝:大家 试验成功
5)取用浓硫酸时注意安全:开内盖用镊子,盖子的放置 (包括所有的盖子),面向下。
6)冲洗装过浓硫酸的量杯时,注意安全, 不要溅到手上和衣服上。
实验过程:
1、Molish实验:反应灵敏,因此试验过程中要仔细,顺着试 管壁慢慢地加入试剂,观察紫环的出现,不要振荡。
2、蒽酮反应:注意颜色变化的出现时间 3、Seliwanoff反应: • a)、水浴加热的安全:开始本试验时,将电炉打开(电

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响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响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响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响〔一〕α-萘酚反响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响均呈阳性,故此反响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响。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mL1%果糖溶液100mL1%蔗糖溶液100mL1%淀粉溶液100mL0.1%糠醛溶液100mL浓硫酸500mL4、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参加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参加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参加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响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响是酮醣的特异反响。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响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响。

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响。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塞氏试剂: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mL,称取间苯二酚0.05g 溶于30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mL。

1%葡萄糖溶液100mL1%果糖溶液100mL1%蔗糖溶液100mL4、实验操作取3试管,分别参加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

再向3支试管中各参加塞氏试剂5mL,充分混合。

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糖类的复原作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糖类的复原性质;2、学习常用的鉴定糖类复原性的方法。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糖类的颜色反应特点,加深对糖类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糖类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羰基(C=O)和羟基(-OH)等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

常见的糖类颜色反应有醛基的银镜反应、羟基的费林反应以及羧基的酸碱指示剂反应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本实验选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常见糖类物质作为样品,同时准备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费林试剂等试剂。

2.银镜反应:取5滴硝酸银溶液和5滴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分别取少量不同糖类样品加入试管中,再滴加混合好的硝酸银-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各样品是否产生银镜。

记录实验结果。

3.费林反应:取5滴费林试剂A和5滴费林试剂B,混合均匀后,分别取少量不同糖类样品加入试管中,再滴加混合好的费林试剂,观察各样品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

4.酸碱指示剂反应:取少量不同糖类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再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各样品颜色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银镜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银镜现象,说明这些糖类具有醛基;而淀粉和纤维素未观察到银镜现象,说明它们不含醛基。

2.费林反应:实验结果显示,果糖和麦芽糖在费林反应中呈现阳性反应,颜色发生变化;而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在费林反应中未观察到颜色变化。

这说明果糖和麦芽糖属于还原糖,而其他三种糖属于非还原糖。

3.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酸碱指示剂反应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而淀粉和纤维素未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说明前三种糖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而其他两种糖则不具有。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具有醛基,属于还原糖;淀粉和纤维素不具有醛基,属于非还原糖。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2. 掌握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定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糖类在浓酸作用下,可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糠醛及其衍生物与某些试剂反应,可产生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对糖类的鉴定。

1. 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在浓酸作用下生成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萘酚反应生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证明还原糖的存在。

2. 非还原糖的鉴定:非还原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马铃薯匀浆。

2. 试剂:浓硫酸,萘酚,蒸馏水,NaOH溶液,CuSO4溶液,3,5-二硝基水杨酸,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碘液。

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苹果或梨匀浆和2mL马铃薯匀浆。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硫酸。

(3)振荡均匀,观察两支试管液面间是否出现紫环。

2. 非还原糖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花生种子和2mL鸡蛋清。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硫酸。

(3)振荡均匀,观察两支试管液面间是否出现紫环。

3.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进一步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葡萄糖溶液和2mL淀粉溶液。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NaOH溶液和1mLCuSO4溶液。

(3)将两支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2分钟。

(4)观察两支试管中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糖的鉴定:在苹果或梨匀浆和马铃薯匀浆中加入浓硫酸后,液面间出现紫环,证明其中含有还原糖。

2. 非还原糖的鉴定:在花生种子和鸡蛋清中加入浓硫酸后,液面间未出现紫环,证明其中不含还原糖。

3.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进一步鉴定: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为还原糖;在淀粉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后,未产生砖红色沉淀,证明淀粉为非还原糖。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3.试剂(1)莫氏( Molisch)试剂: 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2)1%葡萄糖溶液 100mL(3)1%果糖溶液 100mL(4)1%蔗糖溶液 100mL(5)1%淀粉溶液 100mL(6)0.1%糠醛溶液 100mL(7)浓硫酸 500mL4.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3)水浴锅3.试剂(1)塞氏(Seliwanoff)试剂 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2)1%葡萄糖溶液 100mL(3)1%果糖溶液 100mL(4)1%蔗糖溶液 100mL4.操作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糖类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类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 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糖类的颜色反应是指糖类与某些试剂反应产生特定颜色的现象。

通过观察糖类与试剂反应后的颜色变化,可以鉴别糖类及其类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1%葡萄糖溶液- 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 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 莫氏试剂- 间苯二酚试剂- 浓硫酸- 萘酚试剂-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移液管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烧杯- 移液管-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a.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

b. 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c.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d. 观察并记录各管颜色变化。

2.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a.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

b. 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5mL。

c. 混匀后,观察并记录各管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a. 葡萄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b. 果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c. 蔗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d. 淀粉溶液:试管底部无明显颜色变化。

e. 糠醛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紫红色环。

2.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a. 葡萄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红色。

b. 果糖溶液:试管底部出现红色。

c. 蔗糖溶液:试管底部无明显颜色变化。

六、结论1. 通过Molisch反应,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糠醛溶液均呈现紫红色环,而淀粉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2. 通过Seliwanoff反应,葡萄糖和果糖溶液呈现红色,而蔗糖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实验报告还原糖测定(3篇)

实验报告还原糖测定(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还原糖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还原糖在食品、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将斐林试剂还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类物质。

斐林试剂是一种含有Cu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在加热条件下,Cu2+被还原成Cu2O,形成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多少与还原糖的浓度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1. 试剂:斐林试剂、NaOH溶液、CuSO4溶液、葡萄糖标准溶液、蒸馏水。

2. 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恒温水浴锅、移液器、滴定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斐林试剂:将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按1:9的比例混合,现配现用。

2. 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g葡萄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10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3.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配制成0.01mg/ml的样品溶液。

4. 实验步骤:a. 取一支试管,加入1ml斐林试剂;b. 取另一支试管,加入1ml样品溶液;c. 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d. 观察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5. 结果处理:a. 将实验结果与葡萄糖标准溶液进行对照;b. 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样品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至沸腾,观察到样品溶液变为浅蓝色,随后逐渐变为棕色,最终形成砖红色沉淀。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样品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这说明样品中含有还原糖,且其浓度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的沉淀量成正比。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溶液加热至沸腾时,需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以确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充分反应。

2. 实验结果中,样品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说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的糖在特定条件下与化学试剂发生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了解糖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的呈色反应是基于糖类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与特定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类型的糖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因此在与试剂反应时会产生独特的颜色变化。

1、莫立许(Molisch)反应所有糖类在浓硫酸存在下与α萘酚作用,生成紫红色复合物。

2、蒽酮反应糖类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物质。

3、斐林(Fehling)反应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在碱性条件下,能将硫酸铜还原为氧化亚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4、班氏(Benedict)反应原理与斐林反应相似,也是利用还原糖的还原性,但班氏试剂比斐林试剂更稳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溶液;α萘酚、浓硫酸、蒽酮试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

2、仪器试管、试管架、滴管、酒精灯、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1、莫立许反应取 5 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然后向每支试管中滴加2 滴α萘酚乙醇溶液,摇匀后沿管壁缓缓加入 1 mL 浓硫酸,观察各试管内溶液界面处的颜色变化。

2、蒽酮反应取 4 支试管,分别加入 1 mL 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 2 mL 蒽酮试剂,摇匀后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10 分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斐林反应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和蔗糖溶液。

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 2 mL 斐林试剂 A 液和 2 mL 斐林试剂 B 液,摇匀后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2 3 分钟,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班氏反应操作步骤与斐林反应类似,只是试剂使用班氏试剂,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莫立许反应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麦芽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在与α萘酚和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界面处均出现紫红色环,而蔗糖溶液无明显变化。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完整ppt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完整ppt
谢谢观看 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 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 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 (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制备组织样液 (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待测 组织 样液
显色反应 2 mL
刚配制的 斐林试剂
1 mL
生min
结论 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 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糖类物质鉴定实验报告

糖类物质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糖类物质的基本性质。

2. 掌握使用化学试剂鉴定糖类物质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糖类物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

本实验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鉴定糖类物质:1. 斐林试剂法: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 苏丹染液法:脂肪与苏丹染液反应,呈现橘黄色。

3. 碘液法:淀粉与碘液反应,呈现蓝色。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葡萄糖、蔗糖、淀粉、脂肪、乳糖等样品- 斐林试剂、苏丹染液、碘液、蒸馏水、酒精、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显微镜等仪器:- 分析天平、电子秤、滴管、移液管、量筒、烧杯、锥形瓶等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

(2)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斐林试剂A液,摇匀。

(4)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斐林试剂B液,摇匀。

(5)将两支试管置于水浴中加热30秒。

(6)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2. 脂肪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3号和4号。

(2)向3号试管中加入2mL脂肪溶液,向4号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苏丹染液,摇匀。

(4)将两支试管置于室温下静置5分钟。

(5)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 淀粉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5号和6号。

(2)向5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向6号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

(4)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糖的鉴定:- 1号试管(葡萄糖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为还原糖。

- 2号试管(蔗糖溶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蔗糖为非还原糖。

2. 脂肪的鉴定:- 3号试管(脂肪溶液)出现橘黄色,证明脂肪存在。

- 4号试管(蒸馏水)无颜色变化,证明蒸馏水中无脂肪。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还原糖在食品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碱性条件下,能将斐林试剂中的Cu²⁺还原为 Cu₂O 沉淀。

斐林试剂由甲液(硫酸铜溶液)和乙液(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溶液)组成,使用时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

反应式如下:2Cu(OH)₂+RCHO → RCOOH + Cu₂O↓ + 2H₂O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呈砖红色,通过比色法或重量法可以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一)实验材料1、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 1000g 经过 98 1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浓度为 1mg/mL。

2、待测食品样品:苹果汁、橙汁、蜂蜜等。

(二)实验仪器1、电子天平:精度为 0001g。

2、容量瓶:100mL、500mL。

3、移液管:1mL、5mL、10mL。

4、锥形瓶:250mL。

5、电炉。

6、石棉网。

7、酸式滴定管:50mL。

8、比色皿。

9、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一)样品处理1、液体样品(如苹果汁、橙汁):准确吸取 1000mL 样品于100mL 容量瓶中,加 5mL 乙酸锌溶液和 5mL 亚铁氰化钾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 30 分钟,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备用。

2、粘稠液体样品(如蜂蜜):称取 500 1000g 样品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约 50mL 溶解,慢慢加入 5mL 乙酸锌溶液和 5mL 亚铁氰化钾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 30 分钟,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备用。

(二)斐林试剂的标定1、准确吸取 50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5mL 水和 5mL 斐林试剂甲液、5mL 斐林试剂乙液,摇匀,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 2 分钟,趁热用 01%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测定糖含量实验报告

测定糖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类在食品、药品、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测定糖含量的方法,学会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发生还原反应的糖类。

在实验中,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共热,生成棕红色物质。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通过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进而推算出样品中的糖含量。

三、实验材料1. 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氢氧化钠、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蒸馏水。

2. 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数显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移液器、枪头、500mL容量瓶、试管、500ml烧杯、1000ml烧杯。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配制标准葡萄糖溶液:准确称取葡萄糖10.0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10.0mg/mL的标准葡萄糖溶液。

(2)配制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准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50.0m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5%的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

(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准确称取氢氧化钠20.0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 实验操作(1)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样品溶解。

(2)准确吸取样品溶液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

(3)向容量瓶中加入5.0mL 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和5.0m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4)将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煮沸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5)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

3. 数据处理(1)绘制标准曲线: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葡萄糖浓度。

(3)根据样品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

糖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糖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与还原糖含量的关系。

3. 学习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还原糖的测定原理:DNS比色法是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常用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与3,5-二硝基水杨酸(DNS)发生反应,生成棕红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颜色深浅与还原糖的浓度呈线性关系,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即可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2. 总糖的测定原理:总糖含量是指食品中所有可溶性糖的总和,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等。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测定总糖含量,即通过将样品中的糖类物质转化为单糖,然后测定单糖的重量,从而推算出总糖含量。

三、实验材料1. 样品:水果汁、蔬菜汁、糖水等。

2. 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氢氧化钠、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蒸馏水等。

3. 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数显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移液器、枪头、容量瓶、试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测定1. 准备DNS试剂:称取DNS 0.5g,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值为3.5,再加入苯酚溶液调至黄色。

2. 样品处理:将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离心去除杂质。

3. DNS反应: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加入DNS试剂,混匀,放入水浴锅中加热5分钟。

4. 冷却、显色:取出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终止反应,再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显色。

5. 比色: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还原糖含量。

2. 总糖的测定1. 样品处理:将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离心去除杂质。

2. 糖转化:将样品溶液加入葡萄糖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将多糖转化为单糖。

3. 冷却、显色:取出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显色。

4. 重量法测定:将显色后的溶液蒸发至干燥,称量干燥物的重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糖含量。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1. 引言糖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

除了作为食物的甜味来源外,糖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经常被用于糖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2.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糖的呈色反应是指当糖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时,可以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于糖分子结构中的特定功能团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的呈色反应原理:2.1 Benedic试剂法Benedic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糖类检测方法,适用于还原性糖的检测。

该方法中,还原性糖与Benedict试剂反应,产生红色沉淀物。

这是因为还原性糖中的羟基(OH)与Benedict试剂中的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Cu2+还原为Cu+,生成红色氧化铜(Cu2O)沉淀。

2.2 Molisch试剂法Molisch试剂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糖的通用方法,适用于各类糖的检测。

该方法中,糖与Molisch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这是因为糖分子中的羟基与Molisch试剂中的酚发生酚醛反应,形成紫色的酚醛酮化合物。

2.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是一种用于检测非还原性糖的方法。

该方法中,非还原性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这是因为非还原性糖分子中的羟基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发生酚醛反应,形成黄色的酚醛酮化合物。

3. 糖的呈色反应应用糖的呈色反应不仅在实验室中有重要应用,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的呈色反应应用:3.1 糖的检测糖的呈色反应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通过观察产生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糖类物质,以及糖的含量多少。

3.2 食品质量控制在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糖的呈色反应,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糖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3 生物医学研究糖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于糖的检测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糖的检验化学实验报告(3篇)

糖的检验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别方法。

2. 了解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化学方法检测食物中糖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1. 还原糖的检验原理:还原糖具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可以与斐林试剂或本尼迪克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

本尼迪克特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1 g/mL的酒石酸钾钠溶液配制而成。

2. 非还原糖的检验原理: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不能与斐林试剂或本尼迪克特试剂发生反应,因此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葡萄糖、蔗糖、淀粉、蜂蜜、面粉、苹果汁、牛奶等。

2. 仪器:试管、酒精灯、电子天平、移液管、烧杯、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斐林试剂:取10 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 mL硫酸铜溶液,混合均匀。

2. 配制本尼迪克特试剂:取10 mL柠檬酸钠溶液,加入5 mL硫酸铜溶液,再加入1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合均匀。

3. 分别取葡萄糖、蔗糖、淀粉、蜂蜜、面粉、苹果汁、牛奶等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4. 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5. 将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6. 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本尼迪克特试剂,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7. 将本尼迪克特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葡萄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为浅蓝色,加热后变为棕色,最终产生砖红色沉淀。

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后,溶液颜色变为浅蓝色,加热后变为棕色,最终产生砖红色沉淀。

2. 蔗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3. 淀粉: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82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

实验82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

实验82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实验82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

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与一元酚如α一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反应式如下: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

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用的酚类为α一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人认为,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时,形成有颜色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一)糖的呈色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一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糖经浓酸水解,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一酮一9,10一二氢蒽)反应生成蓝一绿色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用下,己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二酚结合生成鲜红色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高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水解生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缩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82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

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与一元酚如α一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反应式如下:
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

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用的酚类为α一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人认为,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时,形成有颜色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
(一)糖的呈色反应
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
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一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
糖经浓酸水解,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一酮一9,10一二氢蒽)反应生成蓝一绿色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
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用下,己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二酚结合生成鲜红色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高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水解生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
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缩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此沉淀物溶于正丁醇。

己糖也能发生反应,但产生灰绿色甚至棕色的沉淀物。

(二)还原糖的鉴定
含有自由醛基(一CHO)或酮基(>C==O)的单糖和二糖为还原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铜、铋、汞、银等)还原,糖本身被氧化成酸类化合物,此性质
常用于检验糖的还原性,并且常成为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各种方法的依据。

1.Fehling反应
费林试剂是含有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则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

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上述反应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在碱性条件下,糖不仅发生烯醇化、异构化等作用。

也能发生糖分子的分解、氧化、还原或多聚作用等。

由这些作用所形成的复杂混合物具有强烈的还原作用,因此企图用简单的氧化还原作用来写出反应平衡式是不可能的。

为了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该反应是可逆的。

平衡后溶液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铜。

费林试剂是一种弱的氧化剂,它不与酮和芳香醛发生反应。

2. Benedict反应
Benedict试剂是Fehling试剂的改良。

它利用柠檬酸作为Cu2+的络合剂,其碱性比Fehling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更多的优点。

3.Barfoed反应
该反应的特点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还原作用。

在酸性溶液中,单糖和还原二糖的还原
速度有明显差异。

单糖在3min内就能还原Cu2+而还原二糖则需20min。

所以,该反应可用于区别单糖和还原二糖。

当加热时间过长,非还原性二糖被水解也能呈现阳性反应,如蔗糖在10 min内水解而发生反应。

还原二糖浓度过高时,也会很快呈现阳性反应,若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也会干扰此反应。

三、实验试剂和材料仪器
1.测试糖液
2%阿拉伯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1%淀粉溶液和2种未知糖液。

2.试剂
①Molish 氏试剂
称取α-萘酚2克,溶于95%乙醇中并定容到100ml。

注意临用前,新鲜配制,贮于棕色瓶中。

②蒽酮(Anthrone)试剂
溶解0.2g蒽酮于100mL浓硫酸(A.R.,比重1.84,含量95%)中。

当日配制、使用。

③Fehling氏试剂
试剂A:将34.5g硫酸铜(CuSO4·5H20)溶于500mI。

蒸馏水中。

试剂B:将125g氢氧化钠和137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mL蒸馏水中,储于带橡皮塞瓶中。

临用时,将试剂A和B等量混合。

④Benedict氏试剂
溶解85g柠檬酸钠(Na3C6HO,·llH20)及50g无水碳酸钠于400mI。

水中;另溶8.5g硫酸铜于50mL。

热水中。

将硫酸铜溶液缓缓倾人柠檬酸钠一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有沉淀,可过滤.本试剂可长期使用。

如放置过久,出现沉淀.可取用其上清液。

⑤Bial氏试剂
溶解1.5g地衣酚(orcin01)于500mL,浓盐酸并加20—30滴10%三氯化铁溶液。

⑥Seliwanoff氏试剂
溶解50mg问苯二酚(resorcin01)于100rnl.,盐酸(盐酸:水=1:2V/V)中。

临用前配制。

盐酸浓度不宜超过12%,否则,它将导致糖形成糠醛或其衍生物。

⑦浓硫酸。

3.器材
试管,试管架,煤气灯和沸水浴等。

四、实验方法
(一).糖的呈色反应
1.Molish反应
取8支已标号的试管,分别加入各种测试糖液lmL(约15滴),再各加入Molish试剂2滴,摇匀。

逐一将试管倾斜,分别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l mL,然后,小心竖直试管,使糖液和硫酸清楚地分为两层,观察交界处颜色变化。

如几分钟内无呈色反应,可在热水浴中温热几分钟。

记录各管出现的颜色,说明原因,检定未知糖液。

2.蒽酮反应
取8支标号的试管,分别加入lmL蒽酮溶液,再将测试糖液分别滴加到各试管内,混匀,观察颜色变化,鉴定未知糖液。

3.Seliwanoff反应
取试管8支,编号,各加人Seliwanoff试剂ImL。

再依次分别加入测试糖液各4滴,混匀,同时放人沸水浴中,比较各管颜色变化及出现颜色的先后顺序,分析说明原因。

注意蔗糖的反应。

4. bial反应
将2滴测试糖液加到装有1ml Bial试剂的试管中,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如遇到未知糖呈色不明显,可以3倍体积水稀释,并加入1ml戊醇,摇动,醇液呈蓝色,即为阳性反应。

(二)还原糖的鉴定
1.Fehling反应
取8支试管,各加Fehling试剂A和B各lmL。

摇匀后,分别加人测试糖液各4滴,沸水浴煮2—3min,取出冷却,观察沉淀和颜色的变化。

2. Benedict反应
于8支试管中先各加入Benedict试剂2ml,再分别加入测试糖各4滴,沸水浴中煮2-3min,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
3.barfoed反应
分别加入测试糖液2-3滴到含有1ml Barfoed试剂的试管中,煮沸约3min,放置20min以上,比较各管颜色变化及红色出现的先后顺序.
五、注意事项
1. Molisch反应非常灵敏,0.001%葡萄糖和0.0001%蔗糖即能呈现阳性反应。

因此,不可使碎纸屑或滤纸毛混入样品中。

过浓的果糖溶液,由于硫酸对它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紫色。

需稀释糖溶液后重做。

2.果糖在Seliwanoff。

试剂中反应十分迅速,呈鲜红色,而葡萄糖所需时间长,且只能产生黄色至淡红色。

戊糖亦与Seliwanoff试剂反应,戊糖经酸脱水生成糠醛,与间苯二酚缩合。

生成绿色到蓝色产物。

3.酮基本身并没有还原性,只有在变为烯醇式后,才显示还原作用。

4.糖的还原作用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颜色决定于颗粒的大小,Cu2O颗粒的大小又决定于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快时,生成的Cu2O颗粒较小,呈黄绿色;反应慢时,生成的Cu2O颗粒较大,呈红色。

有保护胶体存在时,常生成黄色沉淀。

实际生成的沉淀含有大小不同的Cu2O颗粒,因而每次观察到颜色可能略有不同。

溶液中还原糖的浓度可以从生成沉淀的多少来估计,而不能依据沉淀的颜色来区别。

5.Barfoed反应产生的Cu2O沉淀聚集在试管底部,溶液仍为深蓝色。

应注意观察试管底部红色的出现,它与一般还原性实验不相同,观察不到反应液由蓝色变绿变黄或变红的过程。

六、思考题
1.列表总结和比较本实验7种颜色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2.应用Molish反应和Seliwanoff反应分析未知样品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举例说明哪些糖属于还原糖。

4.运用本实验的方法,设计一个鉴定未知糖的方案。

5.牛乳中含有5%双糖。

如何证明牛乳中有双糖存在?这种双糖是什么糖?请选用一些颜色反应来加以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