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及教育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思想及其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小记

孔子不仅以其伦理道德思想著称于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独到之处。以往,有些学者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但笔者以为,孔子并不保守,其呼吁“克己复礼”、称赞周礼“文哉”、盼与周公梦中相见等,只是他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孔子时代,国民政治观念在诸子中普遍存在。所谓国民政治,简单地说就是打破贵族政治垄断。当时,春秋诸侯国的内政由许多大家族垄断。而国民政治思想反对垄断,主张刑无等级,法无贵贱,黜陟开放。孔子顺应了这种趋势,主张用人应该更器重“先进于礼乐”的“野人”。他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子弟。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于别人。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那样指责人主不慧、环境不公,把升迁的希望多寄托在他人身上。在孔子的鼓励下,子路敢称治“千乘之国”;冉求称能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公西赤虽自谦,不敢称为一国之宰,但也给自己安了个为祭祖礼仪做赞礼的重要角色。子贡凭“货殖”本事游走列国,声望不下诸侯。孔子以这种国民政治意识传及后世,无数平民书生自我砥砺,不惧权贵、敢斗恶势力,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说,孔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等级开放,更要求知识分子们主动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

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

诚然,从形态上看孔子的表现似乎有点保守,对等级的开放表现不够激进。但他侧重于人的精神的开放、人格的开放,把精神、人格与身份、财富分开,只以个人的修养论高下,其内涵、角度、层次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应当说大大超越他人。对周礼等级制,孔子也有实质性的削弱。周礼虽为道德而设,但道德寓于特权之中,贵族们以彼此尊重特权为守道德。孔子凸现周礼中的道德层次,用人格平等的道德代替人格不平等的道德。他强调等级中的高低上下只是角色不同,无人格上的贵贱,并且主张君主在道德关系中履行义务更应该主动,“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虽然没有提出废除特权,但其强调的人格平等精神,为从根本上消除特权打开方便之门。

孟子后来能说“途之人可以为尧舜”,并以一介儒生,不顾人主之尊,敢对诸侯王“色勃然”、辞锋激烈,无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论根据。如此看来,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其一,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1]招生不分远近贵贱的原则,学生每人只交纳十条肉干的学费就可以前来就学。孔子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他认为应该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及国别,都可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他曾深情地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即便是有过错、有污点的人,只要是诚心求学,都一视同仁,力加教诲。如其所说:“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3]正因为这样,孔子门下便云集众多学子,他的广大学生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无所不有。他

并不按贫富、贵贱、特长、态度、老小、远近等类别而有所偏向或歧视。至于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把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从官府垄断下解放出来,扩散到官府以外,更从根本上说明有教无类这句话的真意。“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以促使学业成功。教师在教育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课堂上,教师应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重视尖子生,对差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外,教师应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学生,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你求教,你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解答。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在分数面前抬起头来。教育教学方法不仅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而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方面、多形式,在多种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情景中进行,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使学生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指向,在公平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自我。

其二,启发式的教育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就是众所周知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5]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启发式教学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恰当时机启发点拨。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其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6]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7]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