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及教育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思想及其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小记
孔子不仅以其伦理道德思想著称于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独到之处。

以往,有些学者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但笔者以为,孔子并不保守,其呼吁“克己复礼”、称赞周礼“文哉”、盼与周公梦中相见等,只是他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孔子时代,国民政治观念在诸子中普遍存在。

所谓国民政治,简单地说就是打破贵族政治垄断。

当时,春秋诸侯国的内政由许多大家族垄断。

而国民政治思想反对垄断,主张刑无等级,法无贵贱,黜陟开放。

孔子顺应了这种趋势,主张用人应该更器重“先进于礼乐”的“野人”。

他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子弟。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于别人。

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那样指责人主不慧、环境不公,把升迁的希望多寄托在他人身上。

在孔子的鼓励下,子路敢称治“千乘之国”;冉求称能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公西赤虽自谦,不敢称为一国之宰,但也给自己安了个为祭祖礼仪做赞礼的重要角色。

子贡凭“货殖”本事游走列国,声望不下诸侯。

孔子以这种国民政治意识传及后世,无数平民书生自我砥砺,不惧权贵、敢斗恶势力,以天下为己任。

所以说,孔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等级开放,更要求知识分子们主动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

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

“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

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

诚然,从形态上看孔子的表现似乎有点保守,对等级的开放表现不够激进。

但他侧重于人的精神的开放、人格的开放,把精神、人格与身份、财富分开,只以个人的修养论高下,其内涵、角度、层次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应当说大大超越他人。

对周礼等级制,孔子也有实质性的削弱。

周礼虽为道德而设,但道德寓于特权之中,贵族们以彼此尊重特权为守道德。

孔子凸现周礼中的道德层次,用人格平等的道德代替人格不平等的道德。

他强调等级中的高低上下只是角色不同,无人格上的贵贱,并且主张君主在道德关系中履行义务更应该主动,“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虽然没有提出废除特权,但其强调的人格平等精神,为从根本上消除特权打开方便之门。

孟子后来能说“途之人可以为尧舜”,并以一介儒生,不顾人主之尊,敢对诸侯王“色勃然”、辞锋激烈,无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

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

“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

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论根据。

如此看来,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其一,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

”[1]招生不分远近贵贱的原则,学生每人只交纳十条肉干的学费就可以前来就学。

孔子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他认为应该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及国别,都可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他曾深情地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

即便是有过错、有污点的人,只要是诚心求学,都一视同仁,力加教诲。

如其所说:“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正因为这样,孔子门下便云集众多学子,他的广大学生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无所不有。


并不按贫富、贵贱、特长、态度、老小、远近等类别而有所偏向或歧视。

至于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把学在官府的文化知识从官府垄断下解放出来,扩散到官府以外,更从根本上说明有教无类这句话的真意。

“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以促使学业成功。

教师在教育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隐私。

在课堂上,教师应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重视尖子生,对差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外,教师应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不是你的学生,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你求教,你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解答。

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在分数面前抬起头来。

教育教学方法不仅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而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方面、多形式,在多种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情景中进行,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使学生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指向,在公平的评价体系下发展自我。

其二,启发式的教育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就是众所周知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5]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恰当时机启发点拨。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其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6]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7]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
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

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

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8]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

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

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

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9]
其四,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

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10]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他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2]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3]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

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

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

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

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

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

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

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

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

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

[14]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

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五,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5]学习要循序渐进,“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16]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7];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一而足!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应该为孔子最为强调的。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8],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总之,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
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的。

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

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其六,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的教育原则。

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可以开创“私学”,创立儒家学派,为春秋战国的学术复兴开辟道路。

他的著述和教育经验,在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各国也影响很大。

这主要由于他顺应了我国古代奴隶制文化向封建制转化的进步要求,也和他用毕生精力从事教育,提倡并亲身实践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

在孔子以前,教育原则、方法,多不顾及学生实际、施行不择手段的强迫教育,甚至采用“棍棒式”教育。

从孔子开始,才有了循循善诱的正面疏导教育。

这是古代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也是孔子对教育业绩的一大贡献。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无所顾及的宽松环境,使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在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中,教师应有耐心、不要中途打断发言,更不可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若有学生不想发言或思想不集中,应等待一下,切勿急噪或批评斥责。

相反,教师要进一步引导,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赞许;教师总结,尽可能简明扼要,作到画龙点睛。

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第一,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很明确的。

就是培养能够遵守礼制的志士仁人,其实施办法是使学生好学、好问、重视把道德行为规范付诸实践。

我们从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孔子的基本立场是顺应着当时社会变革潮流的。

因而他的思想和言论总的是进步的。

第二,只有学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坚持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教育
的原则。

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他主张并实行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把以前的各个时期所流传下来的典章文献,都一一加以审定、推敲、编纂成册。

正是具备了这个条件,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个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不合格的教师,就谈不上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教好学生。

更不可能坚持循循善诱和正面疏导教育的原则。

第三,要为学生创社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畅所欲言、个抒己见。

孔子已经认识到并提出:“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等主张。

并把它贯彻到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

他对于学生超过自己见解的言论,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才能发现问题,也才能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惑”,使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若不具备宽松的环境条件,没有师生之间充分自由、平等的讨论,不充分体现民主性,那么,循循善诱、正面疏导,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满堂灌”,不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等现象,无不与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21]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摆脱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手足无措。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他创立的一些教学方法对广大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998年2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在巴黎开会,在大会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可见孔子已经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让孔子那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之光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服务。

[22]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