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篇
抒情散文,抒发了“九一八”事件之后,流亡中的东北同胞对国土沦丧的压抑感和对故土的
深深的眷恋之情。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它的内涵极为广泛,既包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比如《黄河颂》,也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也包括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如这篇《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所对应的教学学段是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
和阅历所限,他们比较容易理解的是热爱美好山川引发爱国情怀,但是借土地来表达对故土祖国的热爱,显然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其难点在于对土地的象征意义的认识不足。
但是我的学生们学习本课的优势在于,本文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文中所写的故乡就是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生活的东北地区,从情感是比较贴近,对历史是比较清楚的。
基于以上两点,我这样确定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文本的阅读,了解作者笔下的东北风物和生活是重点之一。面对那段侵略历史的回顾与共情是重点之二。但是我把难点突破放在了这样的情感为什么和如何借助土地这个意象表达出来这个问题上,也就是“土地”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首先,我先从本文情感态度突破,抓住文章开篇“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
痛的热爱”中表达情感的“挚痛”去体会情感,我利用课件,将挚和爱两个字分别拆分做解,逐步弄清这个词语的含义,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直观、有层次,对词语内涵的把握就更清晰,理解“为什么要如此深爱”这个问题也容易了。
在品读文本中作者笔下的故乡特点时,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组内合作完成读书卡片,即一次书面的语言练习。学习小组以课堂交流卡片的方式,记录阅读心得,并现场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分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
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
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一课堂环节,为学生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既锻炼了学生
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对课堂表达语言的要求。学生的随堂的思考成果、语言表达效果,都
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及时进行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
这些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清了文本及情感。但是没有解决本课难点:“土地”的象征意义。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群文阅读的方式去比较阅读,辅助阅读。课前我布置了阅读任务,把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和秦牧的散文《土地》和李广田的《地之子》作为
共读材料。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我对秦牧的《土地》这篇文章做了节选。
首先是本文与《我爱这土地》的求同阅读。这篇文章背景相似,前面已经播放日军侵华
历史影像做了渲染,引起情感的共鸣。这两篇作品的背景比较阅读中,我强调都是借助“土地”来讴歌爱国情感思乡热情,我在课件中一一对应地标明其相似点,支持思维的建构,把思考的结果物化,完成了第一步求同阅读。第二步是秦牧的《土地》对本文的助读。这篇文
章我截取了其中能够表现“土地内涵”的与本课阅读相关的部分指导学生阅读。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借他山之玉攻石的办法,通过课件中关键句子的提炼,明确其“内涵”的几个角度,
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在课件里链接辅助材料,比如对“社稷”的解读、选文中所涉及的原文
链接等,拓宽阅读的容量,并助读了课内文段。把这些具体的“土地内涵”梳理出来,对于
理解前两篇文章的情感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土地”的内涵及对于华夏子孙的重要意义就更明确了,
也就能够加深理解“土地”所寄托的厚重的故乡情,爱国情。这样,整堂课师生在阅读中,
体会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悲愤屈辱的历史残骸中,人们对故土家园的守望,最终把爱家、
爱家乡和爱国联系起来。
我想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应该为教学所用,而不是成为表演的工具或者是单纯只是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用而用。语文课上恰到好处的使用,哪怕只有一两次,也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