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构成

合集下载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的哈尼梯田)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的哈尼梯田)

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哈尼世遗是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现在要说的是,云南的哈尼梯田是一处美丽的景观,1300年来,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居民在哀牢山创造出垂直跨度超过1500米,梯级达3000级,近60万亩的耕作台地。

这种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人文景观,被称作文化景观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总面积82万亩,是红河南岸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等自然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

历经1000多年,是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是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概况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

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

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哈尼世遗的价值与评价哈尼的价值:复杂起伏的地形和暖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使云南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园和多种野生生物的庇护所。

凤堰梯田村落文化景观及其价值探究

凤堰梯田村落文化景观及其价值探究

2020年第20期现代园艺1凤堰梯田基本概况凤堰梯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凤凰山南麓浅山丘陵区,分布于黄龙、东河、堰坪、茨沟、中银村、漩涡镇区及群英村和联合村部分村组内,共分为3个片区:堰坪梯田、东河梯田、凤江梯田,连片面积约800hm2。

梯田的开发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湖南移民吴氏家族到此垦建,至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于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梯田的海拔在350~850m,大多数为坡度较缓的梯田,坡度较陡的多为山区自然林区域。

凤堰梯田遗址区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土流失现象较少,地质岩层、土壤及水质的含硒量明显较高,且易于植被吸收。

当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主要依附的河流为汉江,丰富的水资源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具有很大影响。

2凤堰梯田村落文化景观构成分析2.1梯田生产景观2.1.1梯田布局结构。

凤堰梯田每块子梯田布局结构基本相似,由田埂、沟渠、堰塘及可供田间休息的田房等配套设施组成,主要利用茨沟、冷水沟、东沟河、黄龙沟等凤凰山自流灌溉。

再加上当地人开挖的沟渠与堰塘,接住从高山森林自上而下的水流与渗出的泉水,形成“田渠塘溪”体系。

2.1.2梯田生态系统。

凤堰梯田是集“水源林———村庄———梯田———汉江”为一体的立体循环稻作系统。

汉江充足的水源,在山地地形的影响下蒸发形成云雾,云雾上升的过程遇到凤凰山的峰顶阻挡,形成大量降水。

水源林下渗蓄水成为地表与地下径流,以山泉和溪流的形式,通过“田渠塘溪”体系逐级灌溉农田,给梯田农作物生产和村庄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2.1.3梯田景观特征。

从空间形态上分析,梯田具有“水源林———村庄———梯田———河流”纵向垂直分布,且河流渠系贯穿其中的地域性特征,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先民对陡峭的地形进行人工改造,使其形成阶梯式的纵性空间形态,具有丰富的平面型态类型,分别为单核型、多核型、无核平行型和无核交叉型。

梯田由于农耕生产活动和生物季相变化,梯田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可以让人们欣赏到四时不同的美景。

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

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

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述1.遗产数量和类型2.遗产所在地区三、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1.农业文化传承2.农业技术创新3.乡村振兴四、具体农业文化遗产介绍1.甲骨文水稻栽培系统2.贵州梯田五、结论正文【引言】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旨在传承农业文化、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将介绍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

【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述】2022 年,我国公布了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共包括 57 项农业文化遗产,涵盖了水稻栽培、梯田、畜牧、渔业等多个领域。

从地区分布来看,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江南等地区。

【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和公布,对于传承农业文化、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丰富农业技术知识,可以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后,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区的乡村,可通过遗产保护和利用,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具体农业文化遗产介绍】在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中,甲骨文水稻栽培系统和贵州梯田具有代表性。

甲骨文水稻栽培系统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最早的水稻栽培遗址之一,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水稻栽培技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贵州梯田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植方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这里的梯田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贵州梯田也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总之,第七批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和公布,对于传承农业文化、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梯田相关知识点总结

梯田相关知识点总结

梯田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梯田的形成原因梯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形因素:梯田的形成与山地的地形起伏有关,山地坡地地势起伏,若直接耕种会出现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农民为了利用坡地种植作物,不得不利用土地形成梯田。

2. 水资源因素:山地常年丰富的降雨和地下水资源,为梯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使得梯田在干旱或少雨的环境下也能保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3. 土壤保护因素:梯田有利于土壤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使得土壤肥沃度得以保持和提高。

二、梯田的特点梯田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灌溉利用水资源:梯田通过水渠将山上的雨水输送到不同的梯田层田中,实现了山地农田的灌溉利用。

2. 减轻水土流失:梯田能够有效减轻水土流失的情况,通过水坎、水渠等措施,使得雨水集中灌溉,避免冲刷和侵蚀。

3. 土壤保肥:梯田利用水资源和地势,保持了土壤肥沃度和水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4. 美化山地风景:梯田造型各异,形成了美丽的山地景观,成为了国内外旅游的热门景点。

5. 生态环境:梯田有助于维护山地森林和山体的生态环境,对降雨量和地表水的保护有一定作用。

三、梯田的类型梯田的类型可以根据地形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分为不同类型:1. 挖梯田:这是最为常见的梯田类型,通过开挖土地形成一级一级的梯田,主要用于稻谷、蔬菜的种植。

2. 台地梯田:在山顶和山腰的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段,人工建造的梯田,主要用于茶叶、水果等农作物的种植。

3. 半圆形梯田: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人工挖掘形成的半圆形梯田,用于稻谷、麦子等农作物的种植。

4. 隐形梯田:在沙漠、干旱地区,人工开凿渠道,形成梯田用于种植农作物。

四、梯田的保护梯田在过去的发展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山地农业的发展和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梯田,保护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加大梯田的灌溉设施建设,确保水源充足并减少水资源浪费。

2. 抑制土壤侵蚀:通过加强梯田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如修建护坡、植被恢复等,减少土壤侵蚀和侵蚀。

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介绍

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介绍

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介绍1. 简介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国最著名的梯田景观之一。

这片梯田由13个村寨的农民们辛勤劳作而成,形成了壮丽独特的自然景观。

龙脊梯田以其陡峭的山坡、错落有致的梯田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2. 梯田特点桂林龙脊梯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农业遗产之一。

其特点如下:2.1 建造技术龙脊梯田建造技术精湛,历经几百年不断完善。

农民们利用山地资源,通过巧妙设计和精确测量,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凿出了一级接一级、错落有致的梯田。

2.2 智慧灌溉系统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农民们创造出了独特的智慧灌溉系统。

他们修建了一系列水渠、水塘和水井,利用山上的天然水源,将水引入每一片梯田中,确保农作物得到充足的灌溉。

2.3 美丽景观龙脊梯田以其壮观而美丽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每到春夏之际,梯田中的稻田泛起绿波,宛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秋季时,稻谷成熟后,整个梯田变成了金黄色的海洋。

无论何时前往,都能欣赏到不同季节带来的独特景色。

3. 旅游活动3.1 徒步旅行在龙脊梯田景区中,你可以选择徒步穿行在不同的村寨之间。

沿着山脊上的小道前行,你会看到一片片连绵起伏的梯田景观。

这里还有许多传统村寨可以参观,感受当地居民朴实淳厚的生活。

3.2 摄影龙脊梯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你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段拍摄到壮丽的梯田景色,记录下这片土地上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3.3 品味当地美食龙脊梯田地区以其独特的农产品和美食而闻名。

你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山野蔬菜、绿色有机稻米以及各种当地特色小吃。

尝试一顿正宗的农家饭,会给你带来难忘的味觉体验。

4. 如何前往从桂林市区出发,乘坐公共汽车或包车前往龙脊梯田景区。

一路上你可以欣赏到桂林壮丽的山水风光。

整个行程大约需要2-3小时。

5. 游览提示5.1 注意安全龙脊梯田地势陡峭,行走时请注意安全,遵守导游或景区工作人员的规定和指引。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1. 引言1.1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云和梯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境内,是中国南方一处著名的梯田景观。

这里山高水长,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云和梯田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自然生态与人文文化的完美融合,展现出其独特的生态文化魅力。

云和梯田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耕作和修筑,如今的梯田已然成为一幅宏大的田园画卷。

站在梯田间眺望,绿色的稻田层层叠叠,如同一幅农耕文明的画卷,令人感叹于农民的智慧和勤劳。

云和梯田的生态保护工作也备受重视,当地政府和村民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水源、防治水土流失,让梯田保持原生态的风貌,为后代留住了可贵的自然遗产。

云和梯田的文化传承更是源远流长,农耕文化、道家文化、延续至今的传统技艺等都融入了这片土地,让人感受到了千年文明的底蕴与魅力。

2. 正文2.1 云和梯田的历史渊源云和梯田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是因为地形险要、气候湿润,当地农民开始将山坡耕种,并修筑梯田以利排水灌溉,逐渐形成了如今蜿蜒起伏的梯田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梯田不仅成为了农民们生存的依靠,也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一部分。

在明清时期,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和梯田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之一。

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水利系统被不断完善,使得梯田得以保持着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持了生态平衡。

近现代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云和梯田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不少农民转而从事非农业产业。

由于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努力,通过推广生态旅游等方式,云和梯田得以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云和梯田的历史渊源丰厚而悠久,是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生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云和梯田将继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体验。

2.2 云和梯田的梯田景观云和梯田的梯田景观是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环境共同塑造的。

流传千年的梯田文化

流传千年的梯田文化

汉翻文彳y /程宁宁由P箱:37656027@q q.c o m梯田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的一个奇迹。

我国的梯田以修筑历史 悠久、分布范围广泛、数量众多而闻名于世。

梯田是我们祖先在农耕实践中创 造出来的山地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作物产量,能 直接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

千百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在丘陵和山区修建了各种 梯田,这对于改善既有的农耕条件,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由此派生出了不同地域的农耕梯田文化。

我国梯田的悠久历史和相伴而生的 灿烂梯田文化对于当今休闲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梯田的形成与发展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 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 施。

梯田的出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 个显著进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梯 田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 雏形梯田。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是梯田 的雏形期。

这一时期以便于耕作和保水 保肥、增加产量的小面积区田形成为标 志,并且已经开始修筑山地池塘,以收 集径流进行灌溉。

西汉时,我国南方丘 陵山区的农民,基于种稻和保持水土的 需要,开始将山麓及沟谷中较低缓的坡 地修成水平梯田。

公元10世纪至16世纪是梯田的形 成期。

这一时期已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 梯田。

梯田已经不是零星分布的局部小 块,而是沿坡面修筑成阶阶相连的成片 梯田。

这一时期继承和发展了修建山坡 池塘、拦截雨水、灌溉梯田的传统。

南 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出现高山梯 田。

公元16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是梯田 建设与治山治水的结合期。

这一时期梯田 推广的范围越来越广。

修筑梯田不仅仅是 为了获得粮食,而且也和治山治水结合起 来,进一步发挥了梯田的作用。

我国已在 梯田的基础上形成了引洪漫淤和保水、保 土、肥田的梯田技术和理论。

洗择千卑的#田忒化60农村百事通汉翻文圯/2021.04二、典型梯田文化我国梯田分布于全国各地,从南到 北、从东到西,只要是山区就有农耕梯 田,其中以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 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龙胜梯田的介绍

龙胜梯田的介绍

龙胜梯田的介绍
龙胜梯田,也被称为龙脊梯田,是一处壮美的人造景观,位于广西龙胜县的龙脊山上。

这个景区距离龙胜县城约22公里,距离桂林市80公里,地处东经109°32'~110°14'北纬25°35'~26°17'之间。

此外,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

这个景区包括了平安北壮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两个主要部分,二者各具特色,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入扣的精雕细啄;既显得气势磅礴,又含着清秀的艺术情调。

其中,金坑大寨景区的梯田景观最为壮观,梯田最密集。

不仅如此,龙胜龙脊梯田还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是以壮、瑶文化和壮美景观为特色的南方山地梯田生态系统。

这里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了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

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

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代表之一,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农耕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元阳梯田是中国南方最大、最完整、最美丽的梯田群,承载了千年的农耕智慧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地势起伏,山高坡陡,长年多雨。

在这样的地貌条件下,当地哈尼族人创造了一种以梯田为基础的农耕方式,形成了如今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从高山峡谷到谷地平原,沿着山坡依次排列的梯田层层叠叠,像一座座巨大的阶梯,延伸至远处群山脚下。

当晴天的阳光洒在这片梯田上时,金黄色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如同一个个金色的海洋。

梯田作为农耕文化的象征,不仅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的丰富,还承载着一段段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在元阳梯田得到了完美的延续和传承。

哈尼族人的生活与梯田紧密相连,他们充分利用水源、土地和气候,通过多层级梯田的建设与管理,把每寸土地都利用到最大化。

从种植、灌溉到收获、保存,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元阳梯田,我们可以领略到哈尼族人的淳朴与勤劳。

他们穿着传统的服饰,背着竹篓在梯田中来回穿梭,播种、耕种、收割,无论天气如何,他们都默默地耕耘着。

过去,哈尼族人只是为了赖以生存的农田而艰辛劳动,而现在,他们把梯田打造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为自己的家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除了风景秀丽的梯田,元阳还有其他让人神往的特色景观。

在阳朔到元阳的公路沿途,我们可以看到一片片五彩斑斓的菜花田,绵延起伏,美不胜收。

每年的冬季,当白茫茫的雾气散去,整片菜花田会呈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仿佛天堂一般。

此外,还有独特的盐田景观,盐水从山上通过沟渠流入平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蒸发,就会形成成片的盐田。

一望无垠的白色,与蓝天、青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元阳梯田的成功之处在于保护和传承,尊重自然,保持了梯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不断引进合理的农耕技术和旅游经营手段,提高了梯田的经济效益。

梯田文化课件

梯田文化课件

梯田文化课件梯田文化课件梯田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凝结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智慧的结晶。

梯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通过课件的形式,介绍梯田文化的特点、历史渊源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梯田文化的特点1.1 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梯田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山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这些地区地势陡峭,土地资源有限,传统的平地耕作方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因此,人们创造性地利用山坡地,修建了一级级的梯田,形成了独特的农田景观。

梯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的问题,还改善了土壤质量、保护了水源,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1.2 农民智慧与劳动技术梯田文化是农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力和智慧。

农民通过对土地的改造和利用,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农田管理和灌溉系统。

例如,他们采用了水稻与鱼类共生的方式,通过鱼类的排泄物来为水稻提供养分,实现了农田的生态循环。

此外,农民还发明了一些特殊的农具和劳动技术,如水车、水泵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1.3 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梯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

梯田地区的农民生活在山水之间,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遵循着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此外,梯田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如梯田祭祀、农耕节日等,这些都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崇敬和对农业生产的热爱。

二、梯田文化的历史渊源2.1 农耕文明的发展梯田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开始了农业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意识到平地农业的局限性,开始向山区开拓,发展出了梯田农业。

2.2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梯田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梯田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景观保护区:该区域包含了哈尼族梯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保护区内设有哈尼族村寨和传统农业文化景点。

2. 农业保护区:该区域覆盖了哈尼族梯田主要的耕地和田地,保护区内有传统农业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同时也有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和谷仓等农业建筑。

3. 原始森林保护区:该区域为红河哈尼梯田的主要水源和生态缓冲区,包括森林、溪流、河流等自然景观,是保护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平衡的重要区域。

4. 村庄保护区:该区域包括喜洲、利民、木生、吕塘、营盘和者本六个哈尼族村寨,保护区内的村庄、民居、宗教建筑、文化地标和传统民俗活动等是保护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主要内容。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系统

洪 涝无忧 ,山有多高 ,水有 多高 ,田就 有多高 ,堪称 伟大 的水 田工程 。历史上有 “ 天下大乱 ,此地
无忧 :天 下大 旱 ,此地 有 收 ”之 说 。2 0 1 5 年 ,紫鹊 界 梯 田入 选 “ 世 界 灌溉 工 程 遗 产 ”。
在 长 期 的 劳 动 实 践 中 ,紫 鹊 界 劳 动 人 民 形成 了 与 环 境 相 适 应 的 传 统 耕 作 方 式 ,至 今 仍 广 泛 使
( 图文/ 湖南新 化紫鹊 界梯 田梅 山龙宫风景名胜管理处 )
要 农业 文 化 遗产 。
紫鹊界先 民因地制 宜地 开凿梯 田,依靠森林植被 、土壤 和 田埂综合形成 自然 的储水保水 系统 ,
凭 借 神 奇 独 特 的基 岩 裂 隙 孔 隙水 源 ,构 成 纯 天 然 自流 灌 溉 工 程 。 潺 潺 流 水 ,四 季 不 绝 、 久 旱 不 竭 、
顷 ,水 车 、奉家和 文 田三镇 梯 田分布较 为集 中。紫鹊 界梯 田享有 “ 梯 田王 国 ”之美誉 ,被 批准 为
“ 国 家级 风 景 名 胜 区 ” “ 国 家 自然 与 文 化 双 遗 产 ” “ 国 家 水 利 景 区 ”和 “ 国家4 A紫鹊界梯 田被农业部批准 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 ,2 0 1 5 年 ,正式启动 申报全球重
中国重要农业 文化 遗产 :湖南新化 紫鹊界梯 田系统
紫鹊界梯 田位于湖 南省新化县 ,属 雪峰 山余脉 的奉家山地段 ,是南 方稻作文化和苗瑶 山地 渔猎
文 化 交融 糅 合 的历 史遗 存 。 紫 鹊 界梯 田始 于 秦 汉 ,盛 于 宋 明 ,至今 已有2 0 0 0 余 年 历 史 ,是 苗 、瑶 、 侗 、汉 等 多 民族历 代 先 民共 同 创造 的劳 动 成 果 。 紫鹊 界 梯 田最 高 处海 拔 1 5 8 5 米 ,大 多 分 布 在 5 0 0 ~ 1 0 0 0 米 之 间 ,平 均 坡 度 为3 0 。左 右 ,最 陡 可 达5 O 。以 上 ,最 大 的 田块 不 足 约 0 . 0 6 7 公 顷 ,最 小 的 只 能 插 几 十 株 禾 苗 ,集 中连 片 面 积 约5 3 0 0 公

农业文化遗产典型案例

农业文化遗产典型案例

农业文化遗产典型案例【最新版】目录一、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二、农业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1.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2.世界范围内的农业文化遗产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文【一、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价值的遗产。

这些遗产反映了人类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史、农业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历史悠久,传统性强;具有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教育等价值。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1.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悠久,农业文化丰富,拥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

典型的案例有:(1)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世界著名的梯田景观,展示了哈尼族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保护理念。

(2)福建土楼:土楼是福建客家人独特的居住形式,展示了客家人在农业生活中的智慧和创造力。

(3)浙江乌镇:乌镇是中国著名的古镇,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如古代的水利设施、农具、民间技艺等。

【2.世界范围内的农业文化遗产】世界范围内的农业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典型的案例有:(1)日本的水稻田文化:日本的水稻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种植技术和景观使其成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

(2)法国的葡萄园文化:法国葡萄园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具有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

(3)秘鲁的印加农业遗址:印加农业遗址展示了印加帝国时期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和独特的农业技术。

【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立法保护,将农业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提高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摘要】云和梯田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农耕文化遗产,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展现出其独特的生态文化魅力。

梯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绿水青山间的金山银山,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梯田文化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走进云和梯田,游客可以感受到奇妙的旅游体验,探寻这个古老农耕文化的魅力所在。

云和梯田的保护与传承也至关重要,它是生态文化的宝库,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云和梯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自然景观的壮丽,更在于其传承了千年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与传承。

【关键词】云和梯田、生态文化、历史沿革、生态环境、文化特色、旅游体验、文化传承、保护、传承、宝库、活化石、和谐相处。

1. 引言1.1 云和梯田:生态文化显魅力云和梯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的梯田景观。

这里山高水长,云雾缭绕,被誉为“江南梯田的瑰宝”。

云和梯田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魅力而闻名于世,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在这片绿水青山间,人们代代相传着农耕文化,梯田如同一幅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里的梯田从山脚盘旋至山巅,形成层层叠叠的景象,如同一幅巨大的山水画。

而这种梯田农耕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千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云和梯田不仅在生态环境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梯田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如民间歌谣、传统节日、手工艺制作等都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精神。

走进云和梯田,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游客可以体验农耕生活,品尝农家饭菜,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云和梯田也注重文化传承,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承梯田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片宝地。

云和梯田以其生态文化的丰富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这里不仅是一处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值得珍视的宝库。

五彩斑斓的梯田原题

五彩斑斓的梯田原题

梯田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与人类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我国云南哈尼梯田垂直高差达2000米左右,从山顶到河谷依次分布着森林、村落和梯田,梯田的构成元素比较丰富;河北太行山区涉县的王金庄梯田的山体垂直高差较小,约数百米,其生态梯田相对简单,由梯田和村落两个元素构成,村落主要布局在山脚下较平坦的山坳里,梯田则位于村落上方。

下面是我国这两个地区的梯田与村落位置示意图。

(1)指出哈尼梯田与王金庄梯田农业发展的水源条件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梯田具有的两种重要的功能(作用)或价值。

(3)说明哈尼与王金庄在村落与梯田布局上不同的合理性。

(4)许多地方的梯田被弃耕,概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1)哈尼的水资源丰富(水源条件好),王金庄的水资源不足(水源条件差)。

原因:哈尼梯田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王金庄梯田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半湿润地区,降水少,雨季短且降水变率大;植被稀疏,保水条件差。

(2)一是梯田有农业生产功能(具有经济价值);二是梯田有生态功能(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或价值)。

(或梯田能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等。

)(3)哈尼位于我国南方,降水丰富,村落在梯田之上,位置较高,能避免洪水灾害和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同时又能获得山上森林涵养的优质水源。

梯田位于村落之下,更靠近水源,且地势较为平坦,土壤条件较好,利于农业生产。

王金庄位于我国北方,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差,村落在梯田之下,热量和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利于居民生活。

梯田位于村落上方,能减轻水土流失,对村落有生态防护作用,且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对水分要求不高。

(4)城镇化、工业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减少;梯田适合手工操作,需劳动量大,劳动强度较大;农业机械应用相对困难(或难以展开);相对于平原地区,梯田的农业产出较小,比较效益低;受退耕还林(草)或生态恢复政策影响。

云南元阳梯田中国古代农业的杰作

云南元阳梯田中国古代农业的杰作

云南元阳梯田中国古代农业的杰作云南元阳梯田——中国古代农业的杰作云南元阳梯田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位于中国云南省元阳县,是一片由人工修建的梯田景观,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农田”。

这片梯田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农业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一、梯田的历史和形成元阳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由于地势陡峭,土地资源有限,当地农民开始修建梯田来利用山坡地进行农耕。

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元阳梯田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景观。

元阳梯田的形成离不开当地农民的智慧和勤劳。

他们利用山坡地的高低差,修建了一级级的梯田,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农田。

这种梯田的设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农民还利用当地的水资源,修建了灌溉系统,确保梯田的灌溉和排水。

二、梯田的景色和特点元阳梯田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农业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梯田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如春天的翠绿、夏天的金黄、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银白。

这些景色变化丰富,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除了景色的美丽,元阳梯田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智慧和技术。

农民们通过修建梯田,利用山坡地进行农耕,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他们还利用灌溉系统,确保梯田的水源供应,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从而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三、梯田的保护和发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元阳梯田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发展。

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梯田的保护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梯田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他们还注重宣传和推广梯田的价值和意义,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欣赏和拍摄。

为了进一步发展梯田旅游,当地政府还投资修建了旅游设施,如观景台、步道和农家乐等,提供更好的游览和休闲体验。

同时,他们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和农耕体验,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梯田的文化和农业。

梯田名词解释

梯田名词解释

梯田名词解释
梯田是一种农田的布局形式,主要用于山地或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

梯田通常由一系列由土地梯度划分出的平台组成,这些平台呈阶梯状分布,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农田布局。

梯田的创建是为了克服山地地形的不平坦和坡度陡峭的特点,以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种植。

通过将山坡切割成一系列平坦的梯田平台,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梯田的设计使得水能够顺利流动,避免了水流冲刷土地并带走土壤养分的问题。

此外,梯田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避免水分的浪费和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梯田的建设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

农民需要修建石墙或土堤来支撑梯田,并在每个平台上开凿灌溉渠道,以确保水能够覆盖到每一块农田。

此外,梯田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修复石墙、清理灌溉渠道和平整土地,以保持其功能和效用。

梯田不仅仅是一种农田布局形式,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许多地区的梯田已经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成为当地社区和文化的一部分。

梯田不仅为农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农产品生产方式,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旅游观光的景点。

总之,梯田是一种创造性的农田布局形式,能够在山地地形中克服土地资源有限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它既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和水资源。

同时,
梯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区意义,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一、本文概述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互动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类农业生产的智慧和创新。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及其保护要求,以期提升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我们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我们将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包括其历史性、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活态性等。

我们将提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保护机制、强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加强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以期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遗产,是指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所创造出的,具有丰富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农业生产系统。

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还涉及到了农耕文化、农业景观、农业生态等多个方面。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强调了其历史性和文化性。

历史性体现在这些农业生产系统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是农业历史的见证和记录。

文化性则体现在这些系统中蕴含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信仰、艺术等文化元素。

农业文化遗产还具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多样性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

可持续性则体现在这些农业生产系统在面对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时,所具有的自我更新、自我维持的能力,以及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

因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共同结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能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三、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有28个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涵盖了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农业文化。

这些遗产代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传统技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认识,促进农业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了传统种植技艺、农业遗产建筑、农事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

有代表性的项目如下:1.柳州云洞花山榴植株方法:柳州云洞花山榴植株方法是一种古老的种植技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方法著称。

这种种植方法将花山榴的果实种植在榉树干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后,形成了“云洞”花山榴,其外形犹如云雾缭绕,颇具观赏价值。

2.北京“三月三”民俗活动:北京的“三月三”民俗活动是一种古老的农事节庆活动,每年三月初三在北京各地举行。

活动中,人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进行龙舞、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展示传统技艺和文化。

3.兴化茭白产业系统:兴化茭白产业系统是江苏省兴化市的一种传统种植技艺,以其严格的种植管理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茭白是一种珍贵的蔬菜,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兴化乃至整个江苏省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4.山西晋城太子岩宫灯用地窍方法:山西晋城太子岩宫灯用地窍方法是一种古老的灯用地窍技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名贵的材料而著称。

太子岩宫灯是一种传统的宫灯,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灯光效果,是山西省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5.西藏昌都地区土灶技艺:西藏昌都地区土灶技艺是一种古老的制作技艺,以其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而著称。

土灶是西藏地区最为常见的烹饪工具,具有省时、省力、环保的特点,传统的土灶技艺在当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第二篇示例: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经公布,共有56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田园风貌、传统农业生产技艺、农业文化遗址等各种类型的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农业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土地和农业的热爱和保护。

斯里兰卡梯田地理题

斯里兰卡梯田地理题

斯里兰卡梯田地理题
1.斯里兰卡东北部地区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A.早雨两季分明,水量分配不均
B.淡水水源不足,需跨流域调配
C.水位变化大,航运发展受制约
D.美化环境,形成重要旅游资源
2.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
A.减轻土地荒漠化
B.增加土地资源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径流总量
3.斯里兰卡东北部山区农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约20k㎡)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分析斯里兰卡东北部地区修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的自然原因。

(2)“河流-村落-梯田”构成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是人地和谐的典范,说明该系统的主要优点。

(3)分析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旅游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构成
一、景观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景观主要表现在梯田的审美,具有艺术价值,从梯田的色彩形象变幻中体现出意境美,展示出梯田农业的艺术美,给人情绪和心理上的感染美,这种农业景观以大工程展示出来的审美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与农业生产文化紧密联系,展示出生产实践与艺术结合的美,让游客感知、体验、融入到这种审美的价值中,例如,哈尼梯田大规模的秀美风光千变万化,所体现的艺术美。

为了适应崎岖不平、耕地稀少的艰困环境,将一块块的石头沿着山坡筑成挡土墙,修建成可耕种的田地。

视野开阔,梯田色彩柔,层次分明,层层叠叠的梯田,丰富的板块和线条,地形崎岖的丘陵地区,坡度太大的山坡建梯田。

江岭婺源梯田最有名的10万亩油菜花海和梯田,景观优美,气势磅礴;瑞士拉沃葡萄园梯田主要种植葡萄,是瑞士最著名的葡萄产地和葡萄酿造基地。

梯田美景是摄影师们挖掘出来的。

因独特的景观,摄影师扮演了伯乐的角色,成为第一批游客,在他们的镜头下,梯田变得如此炫美。

随着这些作品向外流传,梯田的知名度也开始一步步扩大。

摄影胜地名声的确立,使许多普通游客被吸引前去寻访、体验,梯田景观越来越推动现代旅游农业的发展。

二、生态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山地自然环境、梯田文化生产特点、原始生态村落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与生态的人性化设计工程,梯田利用山地丘陵地形特色,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周围生态环境适合休闲、养生。

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角度规划设计梯田,站在科学的视角上满足梯田建设功能需求,通过大自然地形特征,有效蓄水,利用简单的梯形形体,设计出符合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蓄水、保土功能,融入到梯田生态设计中。

梯田这一生态建筑凸显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发展,与当地人文生活共同形成了建筑群,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在梯田农业发展中应用科学知识,展现出对对大自然地理位置选择、设计梯田,科学使用的大自然,并与之形成自然生态学,有效利用水利工程学。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构成所表现的重要价值集合人类生存发展
与多样化生物相融合的特性,服务于多功能领域,与人类社会构成和谐共处的环境价值,从而服务于更多的物种,包括对人类有效利用地理环境得到利益,梯田种植方式有利于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妨害病虫害、确保生态系统稳定等,这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在于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促进生态系统持续性发展。

梯田意味着农业人为设计与生态系统相协调,遵循生命的规律,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

梯田生态构成正在当地农民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努力形成的吗,重点放在与当地地形、水利等生态系统的
“结合”上,预示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协作精神,充分地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挖掘梯田生态的优势。

在多元化的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体系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梯田形成文化遗产这一身份奠定基础,并发挥着强大的传承示范作用,这种综合价值体现出传统梯田农业的可持续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典范。

具备农业生产的独特方式,解决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制约问题,从梯田的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等方面明确梯田形成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要素包括梯田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作为农业文化景观带来的旅游效益,形成农业文化遗产所具备的价值;历史要素包括民族传承的文化、语言、习俗、宗教、礼仪、形成的梯田山地文化景观等;技术要素包括在梯田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生产能力;心理要素包括对梯田所处的环境的心理感应;政治要素包括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当地形成的资源配置和交通服务。

梯田的文化景观是其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结合森林地貌、梯田生态建筑利用,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构成体,以独特的方式延伸农业生产价值,是一种人与环境不可再生的资源价值。

三、文化
存在主观性价值属性,也包括农业文化客观存在的价值,不同梯田的环境条件影响着价值的呈现,综合性的价值构成是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

包括在耕地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与古村落多样化的民族信仰、风土人情等意识形态共同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是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展示的农业生产活动,并与之相关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历史变迁、农业思想活动的历史变化以及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农业文化特征,进而展示出一个地域性民族群体的农业历史文化。

梯田历史价值在于其本身所反映的历史,同样以梯田的物质形态证实了这一历史存在的价值,并在相关保护基础上传承了这一历史文化价值。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科技价值极大地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对自然科学文化的认知,也是农民科技发明创造价值的体现。

文化价值在于梯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包括农业耕作文化、厨艺烹调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习俗文化、区域建筑文化等;社会价值在于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凝聚的民族发展探索精神,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性作用,发挥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