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苹果果实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袋苹果果实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苹果套袋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项栽培技术。近年来,人们对苹果套袋技术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套袋技术日渐成熟。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影响套袋效果,降低经济收益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套袋苹果的病虫危害问题。现就我们多年来研究成果,并参考有关资料,将套袋苹果果实主要病害、虫害及其他伤害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主要病害与防治

1.1 日烧病

症状:果实日烧病是由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果实生理性病害。由于夏季高温干旱,水分供应不足,影响蒸腾作用,造成套袋苹果果实表面温度局部过高从而会形成灼伤。日烧主要发生在果实的阳面,初期果面叶绿素减少,局部变白,继而果面出现水烫状的浅色或黑色斑块,随后病斑扩大,形成黑褐色凹陷,干枯甚至裂果(见封底图版。

影响因素:日烧病发生与气候、品种、树势、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有关。春夏季长期干旱和持续高温,苹果果实易发生日烧病。中熟品种日烧病较轻,晚熟品种较重。套用劣质纸袋、不规范纸袋和蜡质纸袋日烧发病严重。果园管理水平高,套袋前后土壤墒情良好的园片,果实日烧发生率低。弱树由于根系弱、叶片少而小、果实暴露面大而发病重。丘陵果园由于树体枝量稀疏,土壤漏水、漏肥重,墒情难以保持,果实日烧重。树冠上部、着生于枝背上的果实发病重。

防治方法: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树体健壮。高温干旱不能及时灌溉时,避免土壤追肥,更不能过量追施氨态氮肥,以防土壤渗透压升高,影响根系吸水。叶面喷布磷酸二氢钾等光合微肥,能够提高叶片光合强度,降低蒸腾作用,促进花卉苗木有机物合成,可减少套袋

果实日烧病的发生。选用优质果袋,在干旱年份,应适当推迟套袋时间,避开初夏高温;套袋前后浇足水,以降低地温;中午12~14时进行喷雾降温;树冠上部和枝背上暴露面大的果实不套袋。

1.2 锈果病

症状: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裂果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某些品种的幼树及成龄树的枝叶上也有表现。果实上的症状主要有锈果型、花脸型、锈果一花脸型、环斑型和绿点型等5种。锈果型是主要的症状类型,常见于富士、国光等,在落花后1个月左右从幼果萼洼处开始出现淡绿色水浸状病斑,然后向梗洼处扩展,形成放射状的5条木栓化铁锈色病斑(见封底图版。把病果横切可见5条斑纹与心室相对。在果实生长过程中,因果皮细胞木栓化,逐渐导致果皮龟裂,甚至造成畸形。有时果面锈斑不明显,但产生许多深入果肉的纵横裂纹,裂纹处稍凹陷,病果易萎缩脱落,不能食用。花脸型的果实在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面散生许多近圆形黄绿色斑块,成熟后表现为红绿相间的“花脸”。着色部分突起,不着色部分稍凹陷,果面略显凹凸不平(见封底图版。复合型即为锈果和花脸的混合型。病果着色前,在萼洼附近出现锈斑;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果面或锈斑周围产生不着色的斑块,呈“花脸”(见封底图版。

发病规律:该病害为病毒性病害。病毒通过嫁接及在病树上用过的刀、剪、锯等工具传染。苹果一旦染病,病情逐年加重,成为全株永久性病害。套袋果发生的锈果病主要是花脸型,红色品种表现为成熟后果面呈红、黄相间的花脸症状;黄色品种表现为成熟后果面呈深浅不同的花脸症状。

防治方法: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疫区内繁殖的苗木或繁殖材料不能外调。新建果园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挖除。②严格选用无病毒接穗和砧木培育无病毒苗木。种子繁殖可基本保

证砧木无病毒。嫁接时应选择多年无病的树为采穗母树,嫁接后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烧毁。修剪工具要严格消毒。③药剂防治。于初夏在病树冠下地面东、西、南、北各挖一个坑,各坑寻找0.5~1cm粗的根,将其切断后插在盛有150~200mg/kg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或灰黄霉素的药液瓶里,然后封口埋土,有一定的防效。

1.3 苦痘病

症状:苹果苦痘病又称赤龙斑、茶星病,是果实近成熟期和贮藏前期的重要病害。一般靠近果实萼洼部发病重,靠近果柄处轻。发病初期果实表皮下产生褐色病变,病部颜色较深,在红色品种上为暗紫红色,在绿色或黄色品种上为深绿色。后期病斑逐渐变圆稍凹陷,出现许多直径为2~5mm褐色斑点,斑下果肉坏死干缩呈海绵状,半圆或圆锥状深入果肉内部,味苦,有时数个小斑连接成不规则大斑(见封底图版。

发病规律:该病主要是苹果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花后5周,果实中钙的吸收总量不再增加,此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和膨大,果实中钙的浓度降低,从而引发苦痘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碳氮比高,发病轻;砂地、低洼地发病重。前期土壤干旱,后期大量灌水均会降低果内钙含量,加重病情;偏施速效肥,特别是生长后期偏施氮肥,病情会加重;幼果期和采收前降雨多病情会加重。尽管土壤中不缺钙,但氨态氮积累时,叶中的钙不能顺利转移到果实,也易引起苦痘病发生。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和砧木建园;对发病严重的品种,改接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肥,控制后期施氮,保持树势中庸,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合理负载,适时采收;合理修剪;早春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③叶面和果实喷钙。谢花后3~6周喷2次氨基酸钙,果实采收前3~6周再喷施2次。喷施浓度为前期400~500倍液,中后期300倍液。气温较高时易发生药害,喷洒前需做好试喷。④

加强贮藏管理。果实采收后立即用4%氯化钙或1%~6%硝酸钙等浸果24小时,可减轻苦痘病的发生。

1.4 黑点病、红点病

症状:黑点病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针尖状小黑点,随着果实的增长,黑点逐渐扩大;病斑仅发生在果实表面,无味,不会引起果肉溃烂,贮藏期也不扩展蔓延(见封底图版。导致黑点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病菌侵染,绝大多数病斑为链格属(Alternarva spp真菌侵染所致,该属真菌是导致多种作物叶斑病的病原。套袋苹果的黑褐色斑点为粉红聚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LK.et Fr.侵染所致。该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弱寄生菌,一般不会侵染果实表面。侵染套袋果的接种体主要来自套袋果

上的花器残体,包括干枯的花萼、花丝、花药等。套袋后形成的高温、高湿微环境为其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侵染套袋果的侵染源。摘袋后果面出现针眼大小的红色斑点为红点病,病斑无味,不会引起果肉溃烂,贮藏期间也不扩展蔓延(见封底图版,主要由格链孢霉引起,为侵染性病害。

影响因素:黑点病的发生与当地气候环境、地理位置、果园通透性、结果部位、品种、纸袋质量等密切相关。红点病与摘袋后降雨有关,若遇连阴雨,发病较重。为斑点落叶病菌侵染果面所致。

防治方法:防治黑点病应选择规范果袋,改良制袋材料和工艺,改善果袋的透气状况,增加透气性;对通风透光差的果园进行合理修剪,疏除过密的层间枝、直立枝、重叠枝、徙长枝、交叉枝和过旺过密的竞争枝,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这是防止雨季黑点病再发生的关键措施。防治红点病需要抓好套袋前和摘袋前后斑点落叶病的防治,可通过适时喷布1.5%多抗霉素400倍或10%宝丽安1000倍液等来防治。

1.5 煤污病和蝇粪病(水锈

症状:两病均发生在果皮,影响果实外观。蝇粪病又称污点病,在苹果果面形成由十几个或几十个小黑点组成的斑块,黑点,光亮而稍隆起,小黑点之间由无色菌丝沟通,形似蝇粪,用手难以擦去(见封底图版。煤污病在果面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边缘不明显,似煤斑,菌丝层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发病,果农称之为“水

锈”(见封底图版。

发病规律:由真菌引起。煤污病和蝇粪病菌均于苹果芽、果台及枝条上越冬。翌春末,蝇粪病菌在菌丛里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侵染危害。煤污病菌则以菌丝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侵染。两病从6月上旬到9月下旬均可发生,集中侵染期在7月初到8月中旬。高温多雨利于两种病菌繁殖和侵染。管理粗放、树冠郁密、低洼积水的果园发病较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