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旅游资源开发
坚持“五突出”开发佛道教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 : 5 0 3 F 9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 8 7 2 0 ) l o O 3 08 2 X(0 20 —0 3 ~0
De eo r v l e o r eo d h s a d T os c l r ,n it n f es e ilfa u e v lp ta e s u c f r Bu d im n a im ut e iss i p ca e t r s u o v
CtN J g t i —h E n
f h a x o ils a n i ca mea a e y 1 0 5 } S S c c d m ,7 0 6 c l
A s a t r e t d n f a s t f h n i r i e B d hs n a i ut a t v l : uo a h n i r i e b t c:Ta l r ei o e0 tpe a s ax p vn . u d i a dT o m c l r e I o re s h t a x po n r v a s te 0S o c m s u lm  ̄ Y I S it S vc c n o o e ok i e te t vl' o/e i p r n cmps i a .T eeo h n i r e t d .m s ec v t B d h a l in a nt v r o n r r e / a ot t o oio p r nd vl S a x t v l r e u t x a a u d aw d r i o l n i a e ' m s c a tn t p a a e eg
Fb e V
绵阳地区道教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关键 词 : 阳 ; 教 文化 资 源 ; 游 开发 绵 道 旅 中 图分 类 号 :5 2 7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4 2 2 1 )3— 0 5 0 10 5 3 (0 0 0 0 5 — 3
绵 阳 , 涪城 , 四川 第 二 大城 市 。从 公 元 前 2 1 古 今 I 0 年设 置 涪县 距 今 已 有 20 20多 年 的 历 史 , 久 的历 史 悠 使 这 里 留下 了大量 道 教 资源 , 绵 阳 社会 经 济 正 飞 速 在 发展 之 时 , 护 和 发 掘 绵 阳道 教 文 化 资 源 的 独 特 价 保 值 , 仅 可 以传 承 和 弘扬 优 秀 的 民族 文 化 , 可为 绵 不 也 阳旅 游经 济 的发 展 做 出 贡献 。 科 学 校 学报
绵 阳 地 区 道 教 文 化 资 源 与 旅 游 开 发
邹 勇 邹 洪 伟 胡 晓柳
( 阳师 范 学 院 历 史 文 化 与 旅 游 管 理 学 院 , 川 绵 四 绵阳 6 10 20 0)
摘
要 : 阳是 四川 的 第 二 大城 市 , 道教 文 化 资 源 丰 富且 独 具 价 值 。本 文 主 要 采 用 调 查 和 文 献 资 料 方 法 , 析 了绵 阳 绵 其 分 现 有 的 道 教 文 化 资 源及 价 值 ,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其 旅 游 开发 的 思路 与 策略 。 在
台 山 。根据 史 料 记 载 , 台 观 初 建 于 南 宋 , 立 者 为 云 创
赵 肖庵 。他 募 化 建 立 了玄 天 宫及 宸 楼 , 化 后 , 众 羽 徒
认为他是玄帝八十三化 身, 故宋光 宗封他 为“ 妙济真
人” 。于 是 , 台观 香 火不 断 。到 清 光 绪 十 五年 (8 5 云 18 年 ) 云 台观 已成 为 四川 第 二 道教 名 山 , 中名 观 。云 , 蜀 台观 也是 台湾全 真 教 太一 宗 的 祖 庭 , 有 四川 省 最 大 拥
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极为密切,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宗教有着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与宗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径。
研究和开发这些宗教文化景观,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我国深受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影响。
在地表上创造和积淀了丰富的宗教景观,这些宗教景观大多又往往与旅游名胜地密切相关,因而研究和开发宗教景观,挖掘宗教文化,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宗教是一种有确定信仰对象,有一定思想体系、以驱恶扬善来增进世界和谐的信念及其传播行为。
与此相应,凡是承载、蕴涵、体现以上精神信仰和传播行为的景观就是宗教景观。
我国宗教景观丰富多彩。
按不同的类型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1 按其存在的形式分宗教景观按其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寺观、石窟、塔、造像、经幢、经文石刻、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体等。
其中以石窟群、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体数量最大,而以佛寺、道观、塔在全国最多。
在已公布的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一项有34处,佛寺、道观约140处,造像、经幢、石刻也多作为独立的景观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按不同的宗教派别分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四大宗教,依照不同宗教创造的宗教景观,可以把我国的宗教景观分为四大类: 即以名山、寺庙、洞窟、佛塔为主的佛教旅游资源; 以主要名山、宫观庙宇、洞窟石刻及遗迹为主的道教旅游资源; 以清真寺院、著名遗迹为主的伊斯兰教旅游资源; 以主要教堂、著名遗迹为主的基督教旅游资源。
2.我国宗教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分析2.1 宗教景观的神异性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旅游地的神秘吸引力。
宗教景观以其不同于世俗的氛围吸引着各类游客。
关于构建齐云山特色旅游示范区的思考——以“道文化”资源开发为中心

Tourism Overview104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关于构建齐云山特色旅游示范区的思考——以“道文化”资源开发为中心汪玉玲 许 伟引言齐云山,古称“白岳”,坐落于皖南休宁境内,是皖南道教文化圣地。
该山自然风光旖旎,道文化厚重,是现代人旅游的理想去处。
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道文化资源依然是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存在较高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道家养生文化、道场、道乐。
一、齐云山道文化资源现状(一)道教历史悠久据《新安志》记载,齐云山的宗教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天宝年间,“唐天宝中有僧居之……乾元中又有道士龚栖霞绝粒隐此山。
元和四年刺史韦绶感梦置精舍,乃名石门下岩曰:烂锦岩”。
至宋代宝庆丙戌年,真武祠的修建,标志着齐云山道教真正兴盛。
从南宋开始,齐云山逐渐受到统治者的关注,朝廷为祈福庇佑,开始为该山御制檄文,今位于罗汉洞门楹上的檄文为齐云山养素道人汪泰元镌刻,“天地开泰,海宇清宁。
雨顺风调,时和岁稔……恩沾八极,泽被九幽。
道德日新,山川毓秀。
”明代嘉靖年间,齐云山道教的发展达到顶峰。
嘉靖帝即位以后多年无子,听道士语齐云山求子灵应,便差人前往齐云山建醮祈福,果获灵应,遂御赐匾额“玄天太素宫”,派正一道士入驻齐云山主持道教活动,大大提升了齐云山在全国宗教的地位。
随着统治者的重视,齐云山在民间信仰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清代以后齐云山道教逐渐衰落,道士多下山还俗为普通民众。
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发展,部分道士重新返回齐云山,继续从事道教活动。
迄今为止,齐云山道教历史已逾12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建筑和文学艺术作品。
现存的《齐云山志》(明刻本)也记载了关于嘉靖皇帝对齐云山的敕封情况,以及邋遢仙、龚栖霞、徽商等民间故事,皆为该山道教历史的有力证据。
(二)道文化遗产完整齐云山的道教建筑和典籍在近代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山上的碑刻和摩崖石刻保存的相对完整。
改革开放以后,主要的道教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维护。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以七曲山大庙为例

四、结语
传统的宗教旅游已不能支撑道教旅游,新时代道教旅游发展 要以道教文化为根基,突破传统宗教旅游的范式。除了在旅游开 发中要对道教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更重要的是通过道教文 化向其他旅游业态延伸,结合道教文化开发出适合新时代、受观 众们喜爱的旅游产品。七曲山大庙景区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 资源,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把握好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游客需求的关系。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道 教文化的发展是良性的循环过程,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要以道教文 化为基础,不可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进而破坏道教,要把握好宗 教的文化内涵。总之,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创新性开发。
一、道教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在中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通过 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拥有丰富的内容。道教珍重生命,崇拜神 仙,敬畏自然,其以“道”为理论核心,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 然、清静无为、追求境界超脱,以导引、吐纳、符箓、斋醮、烧 炼金丹及内丹炼养为主要内容。其中一部分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 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以 后我国提出文化自信战略以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为深度开发 道教旅游资源带来了时代机遇和重要契机。道教旅游资源从总体 上说与道教、道家经典,道士的实践活动,部分原始宗教、神仙 思想神话传说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 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道教旅游市场运营方案

道教旅游市场运营方案一、市场概述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道教旅游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道教旅游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目前,道教旅游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领域。
道教旅游市场主要包括了道教名山古寺、道教文化节庆、道教文化体验等内容。
道教名山古寺是指那些在道教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名山古寺,如武当山、嵩山、青城山等;道教文化节庆则是指一些与道教相关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道教节日、庙会活动等;道教文化体验则是指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亲身体验道教文化,如参加道教修行活动、学习道教文化等。
二、市场机会1. 宗教文化受众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宗教文化产生兴趣,并希望通过旅行来了解和体验宗教文化。
道教作为中国的传统宗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很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2. 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增加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增加,道教旅游市场也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投资力度的增加。
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对道教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希望通过开发道教旅游资源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旅游业升级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升级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深度体验和文化内涵。
道教旅游在这一趋势下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市场挑战1. 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道教旅游资源大多位于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中,但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到道教旅游中来,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2. 旅游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足一些道教名山古寺的旅游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游客对舒适度和便利性的需求。
需要加大投入,改善旅游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3. 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的融合传统的道教宗教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融合挑战。
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

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作者:段亚利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3期摘要: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旅游的内核这一观点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共识。
道家及道教对旅游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诸多思想对现代旅游有重要的启发。
从分析道教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入手,结合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得出道家、道教文化是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重要资源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教文化;旅游;开发一、道教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关系旅游文化是一种建立在旅游实践基础上,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愿望而形成的综合型大众文化,它包括观光旅游、会议旅游、探亲旅游、考察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等诸多旅游文化要素。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其产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与道教有关的旅游文化,我们称之为道教旅游文化。
它具有观光旅游、宗教旅游等综合性旅游文化的特点,既包含有旅游者观览道教宫观、风景名胜等观光型旅游的内容,又涵盖了游人以朝圣为目的朝觏型旅游的特质。
科学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道教旅游文化资源.既是适应世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势,也是一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有益事业。
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理应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内核。
道家及道教对旅游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诸多思想对现代旅游有重要的启发。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文学、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园林、庙会等民俗以及养生与特色饮食等丰富资源,都能够与现代休闲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道教文化是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重要资源道教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等,都与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旅游潮流——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保健旅游、森林旅游等旨趣相吻合。
对道家、道教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利于完善既有的旅游资源,而且对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海内外游客、发展中国旅游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鹤鸣山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道教注重符篆斋醒,降妖驱鬼、祈福攘灾之术。天师通过画符捉鬼为民治病,且时有灵验之说。长期以来天师道的符、篆、斋、醛中存在的部分合理性己经成为一个未解之迷,增加了鹤鸣山道教文化旅行产品的奇异性,它正吸引着道学研究者和宽敞信徒、游客前往鹤鸣山作实地科研考察或道教文化旅行。
〔四
鹤鸣山道教文化积淀深厚,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也是许多高道理想的修炼之所。鹤鸣山的山山水水都饱含道教文化的神韵,而且灵气十足的鹤鸣山也是儒学的传播场所,多种文化在鹤鸣山相互碰撞,形成了多种文化交融的文化特色,也催生了众多高品位的道教文化旅行资源。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鹤鸣山灵秀的山水、奇异的传奇、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给游人以无穷的遐想与回味。鹤鸣山流传的众多关于天师降魔救人的神话故事,加强了景点的吸引力,也加强了人们对景区奇异感的探求欲。
鹤鸣山是五斗米教〔道教〕的发源地,道教在此进展的历史久远,道教文化旅行资源专门丰富,因此鹤鸣山道教文化旅行具有专门大的开发价值。
一、 鹤鸣山道教文化旅行资源的类型
鹤鸣山,一作鹄鸣山〔鹄与鹤古音相近,可作通假〕,海拔1300米,面积6平方千米,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西北二十五公里的鹤鸣山三丰村境内,距成都一百四十五公里,属岷山山脉。鹤鸣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三国志.张鲁传»云:〝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鹤鸣山是张陵入蜀创教之地,在张陵的二十四治教区中称为鹤鸣神山治。自张陵肇开鹤鸣山道教之源后,鹤鸣山道教进展不绝如缕。鹤鸣山道教旅行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将其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动 中心 , 是专 为朝 廷 祈 福 禳 灾 的 “ 皇室 家 庙 ” 9 4 结 构建筑 , 柱 峰 顶 峰 的金 殿 始 建 于 明永 乐 1 。1 9 天 4年 年 武 当山被列 为世 界 文 化 遗产 , 正 在 申报 世 界 自 ( 元 1 1 现 公 4 6年 )1 , 中国现 存最 大 的铜 铸鎏 金 大 L 是 ]
靖 3 年( 1 公元 1 5 5 2年 ) 治 世 玄 岳 ” 坊 建 成 , 而 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 “ 牌 从 ” 形成 了 9宫 、 8观 、 2岩 庙 、 6庵 堂 的大 型 建 筑 群 , 7 3
2 .博大 精 深 的武 当武术
总 面积达 1 0万平 方米 。武 当 山古 建 筑群 现存 太和 6
建 筑 面积 达 5 平 方 米 , 万 占地 总 面 积达 1 0余 万 平 之成 , 中国古代 太极 、 阳 、 行 、 卦 等哲 学理 0 把 阴 五 八
方米。
论 , 于 拳 理 、 技 、 功原 则 和 技 击 战 略 中。 武 当 用 拳 练
~
武 当山古 建 筑 群 类 型 多 样 , 材 广 泛 , 项 设 武术是武 道 教在生命探索 中创 造 出来 的智慧结 用 各 计 、 造、 构 装饰 、 陈设 , 论木 构宫 观 、 不 铜铸 殿堂 、 石作 晶 。
成 部分 , 其发 展得 到历代 统 治者 的捧 持和 推崇 , 明朝 了高度 的技 术 与艺术 成就 。太 和宫 的古 铜殿 始建 于
时达到 鼎盛 , 为全 国最 大 的道 场 和 全 国的 道 教 活 元 大德 1 成 1年 ( 元 1 0 公 3 7年 ) 是 中 国最 早 的铜 铸 木 ,
、 ’ _ .
浅析山东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3 山东道教文化资源 的保护工作存在漏洞 。具体 表现为 : 、 其一 , 对 道教文化资源本体 的保护措施不够充分。其二 , 对道教 文化资源所处 的 周围生态环境 的保护重视不够 。在某些景 区 , 如青岛崂山和泰 山, 频繁 出现旺季游客量超饱和的现象 ,使道教文化旅游 资源质量受到了严重 影响; 其三 , 存在相关保护性法规执行不利的弊端 。如在崂 山风景 区内, 村民大肆放炮采石 , 上伸直逼崂顶 , 毁木伤景。 4 道 教 旅 游 商 品 的 开 发 和 销 售 的 潜 力 未 被 充 分 挖 掘 。 在 开 发 中 存 、 在着诸如导游人员素质不尽人意 , 宣传 中文化色彩不够凝 重 , 旅游纪念 品无 特 色 等 许 多 问 题 。 三 、 山 东 道 教 文化 旅游 资 源开 发 的建 议 对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析山东垣教 文化旅游姿 源开发
烟 台南 山 学院 张 亮 史翠萍
[ 摘 要] 山东省拥有深厚而丰富的道教 文化 资源 , 当前看力开发道教 文化旅 游资源对其旅游发展有特殊 重要 的意义。我们应充分 利用好 国内外两个市场, 认真 分析 开发现状 , 总结经验 , 清发展 思路 , 理 而且在 充分利用的 同时也要 注意保护 , 开发 新的旅 游产品和 精 品 旅 游 线路 。做 到 这 些 , 教 文化 资 源底 蕴 对 山 东旅 游 的 作 用 才 能 充 分 发 挥 出来 。 道 [ 关键词 ] 旅游资源开发 宗教旅 游 道教文化
1旅 游 产 品 开 发 。 、
向崂 山道 士传 授 了武 当拳 艺 , 且 为 潍 坊 增 添 了“ 士 道 ” 道 派 。在开 而 武 新 发 山东道教旅游产 品时可通 过武当派与山东 的这段历史 渊源 ,面向武 术爱好者推 出习武建身 , 参与性强 的旅游活动项 目。 () 4 道教遗迹建筑类 。 山的太清宫 、 崂 上清宫 、 太平宫等皆为旅游价 值极高 的古道观 。 此外 , 祭祀道教俗神和 自然神的各类坛观在山东也分 布极广为数众多 , 因而对道教教义 的辐射 作用 巨大 , 并逐步成为 当地 的 道教传播 中心和后世的旅游景点。著名的有泰山碧 霞祠等 。 它们 , 对 我 们可 以充分利用其精 心选址 、 理布局 、 特风貌 、 合 独 深厚文 化和神秘感 应气氛进行旅游产品 的开发 , 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2旅游客源市场开发。 、 ( )国际市场 。山东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 教文化是齐鲁宗教文 1 道 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周边 国家如 日本 、韩国以及东南亚 国家 的文 化、 宗教 、 伦理等产生 了深远影响。因此 , 山东道教 文化旅游资源 的开发 应 以日韩和东南亚市场为主 , 兼顾欧美等远程市场 。 ( ) 内市场。 第一 , 国内 目 2国 对 标市场 的开拓方 向 , 以文化层次 要 较高的游客为主 , 与旅游产品的定位相匹 配的市场 为主。第 二 , 市场开 拓工作要有针对性的 、组织性的引导 自发信徒从道 教朝 圣者向道教文 化爱好者转化。 第三 , 市场营销宣传 应着力从体现道教旅游景点 的人文 价值和艺术价值人 手 , 录制发行有关宫观 、 道教名 山及道 教盛会活动的 幻灯片 、 录象 带及光 盘, 丰富省旅游网站的有关道教 文化旅 游资源介绍 的内容和内涵。第四 , 出版介绍道教文化 的宣传册或 书籍 , 向国内外 并 代理饭店 、 行社赠送 , 旅 宣传册应 使用 多种语言 。 第五 , 要注意利用现代 传媒方式 如因特 网、 星电视 、 卫 手机 网络等进行宣传促销。 ( ) 注意依附其他旅游产 品的发 展 , 3应 充分利 用其 客源市场 , 如民 俗旅 游客源市场 和生态旅 游客源市场 ,注意各种旅游产 品客源市场的 共用 , 增加游客 的停 留时 间, 增加旅游收入 。 ( ) 强地区间的协调和联合促销 , 4加 力推长线道教 旅游产 品, 提高 同一 客源 的利用效益 ,将 道教 旅游融入其周边区域旅游市场 的大循环 当中, 现整体效应 。 体 3 旅游商品开发 。 、 () 1 道教文化旅游商品 的开发要集观赏性 、 收藏性 、 馈赠性 为一体 , 质量档次要高 , 切忌粗制滥造 , 否则会使旅游地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 , 道教旅游纪念品 、 小商品的制作要 突出地域 及景点的鲜明特色 , 使之成 为游客只有置身于 当地才愿意 购买的旅游商品 ,并成为游客心 中的感 情寄托物 。 如可利用潍坊剪纸 、 济南刺绣 、 青岛贝雕 、 淄博 陶瓷美术玻璃 等形式围绕 当地建筑物及其周 围风光 , 有关 道教 人物 、 故事及传说来选 题, 生产旅游商品。 ( ) 道 教 旅 游 商 品 的 生 产 要 选 择 正 规 定 点 生 产 单 位 ,严 把 质 量 2对 关。加强商品技 术监督 , 提高产品质量 , 增加花 色品种 , 改进包 装 , 形成 规模经营 , 创造一批 山东名牌旅游 商品。 () 3 道教旅游商 品的销 售网点布局要合理 , 渠道要畅通 , 既方便顾 客购买 , 又不破 坏道教旅游景 点的庄重和神秘氛 围。 对旅游商品店要进
道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武汉长春观为例

、
1长春观建筑文 化特色 。长春 观的建 筑是 既有 道教 传统 . 丛林风格也有地域文化特色。主要表 现在 : 一是 道教洞天 福地 的丛林建筑群落 以及错落有致的园林 风光 ; 二是 以道藏 阁及 来 客 。 成楼为主线 的西欧建筑风格 ; 三是殿堂建筑 里的特色藏文 化遗 7 道 教活 动。一种宗教要想在世俗 中迅速传 播 , . 唯一的方 存。 法就是与群众交流 , 开展各种活动 , 一般来 说有庙会 , 法事等活 当前 , 教建筑文化 以其 “ 道 道法 自然” 为核心的旅 游文 化愈 动。长春观的道教 活动主要有庙会 、 道教斋蘸活动 、 经忏会 。 来愈受世人关注 。道 教旅游 日益成为现 代旅游 事业 发展 的一 二、 长春观道教文化开发 的成功之处 个重要品牌 。长春观是道教丛林建筑 的标 准范本 , 以道教 丛林 ( ) 一 注重整体布局 建筑体系有钟楼 、 鼓楼 、 主殿 、 配殿 、 仙桥、 会 山门、 牌房 、 客右 左 长春 观建筑分为三部分 。布局完整 , 为游客提供 了道 教文 斋 、 寮、 园, 前 后 中线分 明 , 东西对称 , 山就势 , 有致 , 化的实物感知 和 观瞻。 中轴线第 一进 为 灵宫殿 , 又依 错落 曲 为长 春 观 山 径通幽 , 既有灵 巧多变 的建筑美 , 亦有 和谐 的 自然美 。非常 具 门 , 第二进 为太 清殿 , 供奉 道祖太 上老君 道德天尊 。第三进 为 有旅游开发价值 。 七真殿 , 是长春观 主殿 , 为观 内道 士每 日诵经 和举行重大 宗教 道藏阁与来成楼将 中 国传统 的宫观歇 山式 与西方 欧式 古 活动的场所 。左翼 第一进 为素菜 馆 , 为长春斋 堂 , 原 经营 各种 典皇宫 式建筑从 艺术风格 和色彩上进行 了融和 , 森严雄 传 , 这 道家素食 , 后对外开放。第二进 为斗姥 庙 , 供奉 斗姥元尊 , 是为 在 中国道教 以及世界建 筑上是个奇迹。 数不 多的女性 尊神。第三 进为坤 道 院。右翼 第一进 为财 神殿 2 道教文物。长春观历史悠久 , 藏了许多雕 塑 , 器 , . 珍 法 其 店内供奉七大 财神。第二进 为迎 真苑 , 内有金 蟾太极 池 、 院 客 中比较知名的文 物有 ( 天文 图碑》 和 < , 正统 道藏> 。长 春观 原 堂、 忠仁堂和古 天文 碑。第三进 为 吕祖殿 , 内供奉 坐立 卧三 殿 藏有明版< 正统道藏> 后毁于 战火。现藏有涵 芬楼版 < 统道 尊 吕洞宾 师祖像 。殿西边有座 白塔 , , 正 塔后 是湖北省道教协 会办 藏) 以及< 道藏辑要) 五百余册 。19 年 , 共 85 又购得上 海涵芬楼 公室 , 旁边 是来 城楼 , 为三层 楼 , 主要做前 来挂单 到人 的客 房。 道教音乐 , 武术 , 菜等得 到了 弘扬和发 展。在宫观 内相 得益 素 版的< 正统道藏》 印版 , 于观 内。 影 珍藏 3 道教音乐。长春 观是道教著名 的四大丛 林之一 , . 又是荆 彰 , 相互促进 , 和道教建筑共 同构成了道教文化 的氛 围。 楚道教文化 中心 , 素有 “ 经忏丛林 ” 之称 , 其道乐 以十 方道乐 为 ( ) 教活动旅游基本成体 系 二 道 正统 , 中又吸取 了许多民间地方音乐特色 , 其 有崇 尚 自然 、 向往 长春观的活动较多 , 颇有一定 的影 响 , 成为旅游 的吸引 物。 和平 、 同慈爱 的崇高妙境。 齐 每年 的庙会吸 引了大量 游客前 来游览参 与。使得道 教文 化在 4 道医和养身。道教有 “ . 十道 九 医” 的谚语 。因 为道教很 世俗 中得到 了发展和融合。 早就提 出摄 取天地 之精气 , 以促进人 体与 自然 的协调 , 进而 达 道家 的斋蘸活动也成为一种极具特色 的旅游 吸引物 , 给游 到长生久视 的思想 , 教养 生与 中医有同源共趣 之历史 , 道 如道 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教丹经< 黄庭 内外景》 即是 医学之重 要著作 。道 教名 医也代不 长春观经乐团在全 国各地乃至海外举行 了多次 法事活 动 , 乏人 , 如汉代 的华佗 、 晋代 的葛洪 、 南北朝 的陆 修静 、 唐代 孙思 现已将 自身打 造成 一 种文 化 品牌 , 为长 春观 带来 了可 观 的财 邈等。长春观的道医也很 出名 , 当代 的 白云观方 丈谢宗信 大 富 , 如 同时还扩大了道 教文化 的影响 , 提高了长春观 的知名度 。 师、 武汉市道协顾问黄诚胜道长。现在 武汉市 的许 多年轻道 友 ( ) 务 设 施 基 本 完善 三 服 也很热衷 这个 事业 , 自学中医。 武汉市政府通过对 土地置 换 , 拆除等 方式 , 比长 春观 西侧 5 道 教武学 。道教 武学不仅 是一 门技术 、 术 , . 艺 更是 一 中 的高 楼功底改 为公 园绿 地 , 并对 破损 山体 修复 , 是长春 观新增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近年来,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旅游的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成为国内外研究者们备受关注的领域。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资源,通过开发和产业化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悠久的历史使其拥有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寺庙、道观等建筑和文物。
通过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开发,不仅能够保护它们不被遗忘和破坏,还能够通过游客的参观和学习,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国的道教文化,从而提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其次,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众多文化资源的国家,道教文化的开发和产业化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道教文化寺庙、山脉景区等等都成为了吸引游客和观光者的重要景点。
通过投资开发,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和服务,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够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再次,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相结合的经济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其他文化产业相结合,如旅游、艺术、出版等,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例如,通过道教文化的产品开发,制作道教文化主题的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还能够为经济增加新的动力和发展空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其保护的意识。
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加强对传统道教知识、仪式、文化等方面的保护。
同时,政府、学界和企业等各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开展相关研究、培训和宣传活动,推动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
综上所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楼观台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分析

楼观台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分析【摘要】陕西省楼观台道教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有着巨大的旅游价值。
但在对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开发宗教资源,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本文通过对楼关台宗教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分析,以此来实现旅游、宗教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楼观台;宗教旅游资源;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宗教是人类传统又极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宗教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流,其鲜明的特色、独特的意境、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许多的游客,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
宗教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
楼观台作为本土宗教的重要文化遗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市场潜质,但是道教资源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深度开发楼观台宗教旅游资源,形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双赢的良性循环追在眉睫。
一、楼观台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现实意义1.从文化效应来看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的人文景观价值。
楼观台是是我国著名的道教文化名址,历史悠久,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遗迹,又有风景秀美的自然风光,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修养身心,感受道教文化的理想圣地。
2.从社会效应来看宗教场所不同与一般的旅游景点,它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以其博大的胸怀、恬淡的生活方式,影响和感染着人们情感世界,具有明显的情感寄托和灵魂的清净作用。
对楼观台宗教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洗礼现代都市人空虚的精神世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同时,让人们更好的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提高修养,使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i3.从经济效应来看宗教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而且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浅谈道教文化精神内在与旅游资源的整合

浅谈道教文化精神内在与旅游资源的整合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是典型的多神教之一。
道教之兴。
上溯远古,兼综百家,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它包括了神仙方术、黄老道家。
阴阳五行学说,有民间医学养生学,它们在长生成仙、济世度人的主旨下,汇合熔冶成道教思想体系。
其成仙得道、返朴归真、善恶报应、重生恶死的思想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教文化很多方面表现出对旅游的深刻思考。
纵览道教的发展,上溯至黄老、庄子,下至秦汉方仙道、秦皇汉武,魏晋崇玄好道之文人士大夫,高道张道陵、陶弘景、葛洪等,他们无不游历四方。
寻仙求道,乐此不彼;隋唐以降,道教寻仙访道之风益盛,陈抟、张三丰等不胜枚举,他们莫不以寻访仙踪、仙境、修仙为事。
受口道士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明确地表明了“游”的目的是寻仙,寻仙是修道者旅游的主要动机。
《庄子·知北游》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
”正是在旅游的过程中,修道者们实践着他们的宗教信仰,旅游成为他们实现宗教信仰的手段之一。
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
川南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第一,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川南七市旅游收入在当地GDP中所占比例均低于全省平均比例,而川南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在长时期还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对川南道教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盲目开发、重复开发的现象。
第二.对川南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旅游地各自为政,旅游产业结构趋同,旅游资源浪费严重,旅游地形象模糊等问题,整合有利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旅游协作网络,增强区域旅游的竞争力。
第三,迫于外部竞争的压力,对川南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势在必行。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四川各市纷纷把旅游业作为支柱和主导产业来发展.加强旅游规划,增加旅游投入,优化旅游环境,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等措施。
浅谈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道教音乐 的曲调和形式与中国民间音乐有许多相似之处 ,有些道教 音乐脱离道教 ,成为 民间音乐 的一部分 ,因此道教音乐容易被 民间和百 姓理解 ,具有宗教 的作用 ,又有娱乐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 ,由于国家对 传统文化的重视 ,道教音乐也得到了很好 的保护 。 作 为中国非物质文 化 的道教音 乐 ,是发 展宗 教旅游 的重要 旅游 资 源。 ( 四)道教节 日 道教节 日主要是 为了纪 念神仙 的诞 辰 ,如 正月初九 为玉 皇大帝 圣 诞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二月十五 日为太 上老君圣诞 、冬至为元始 天尊 圣诞等等,每逢节 日,宫观 内都要举行隆重的斋醮 ,有 的道教节 日同时 又是当地的民俗节 日,当地会举行庙会活动。我 国幅员辽 阔,各地 的道 教节 日和民俗节 日 都很多 ,而各种与之相适应的庙会活 动更多。道教节 日和活动以直观动态 的形式展示道教礼仪和习俗 ,对旅游者具有 很强的 吸引力 ,而且 这些节 日和活动也可以满足游客宗教式 的情感需求。 二 、道教 旅游资源开发 中出现的问题 ( 一) 开发形式过于单一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 的文明古 国,我 国有十分 丰富的道教旅游 资源 , 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 ,这对 我 国宗 教旅游 的发 展提供 了坚 实的物质 基 础。但是 ,道教旅游资 源的开发与发展并不怎么见好 ,主要 问题 就开发 形式过于单一 ,还停 留在旅游者对道教文化建筑 的观赏 阶段,很 少对道 教养生 、道教节 日 等旅游资源开发 ,而这种低层次 的开发 只能满 足旅游 者开拓知识和美感享受 的需要 ,而很难满足其猎 奇心理 和宗教 情感的需 求。 ( 二 ) 开发 的 商业 性 趋 势 明 显 道教文化是一种特殊 的文化形态 ,具有满足旅游者感 官和宗教情感 的功能 ,是一种特殊 的旅 游资源 。宗教旅 游场 往往所 给旅游 者一种 神 圣 、超脱 、圣洁、庄严 的感觉 ,但近年来 ,由于旅游业 的发展和利益 的 趋势 ,对于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其道教原生文化性越来越淡 ,而商业 性越来越浓 ,在利益的驱使下 ,很多景区在节假 日,往往人满为患 ,而 忽视 了对道教文化旅 游资源 的保护 。另一方面 ,景区为了赢得 游客的需 要 ,对这种特殊文化形态随意改变 ,这既影响了的道教文化的神圣 ,又 是进一步对道教文化原生性 的一种破坏 。 ( 三 )管理模 式混乱 以道教旅游资源为主题 的旅游开发往往 以景区的形 式出现在旅游行 业里 ,如武当山景区、青城 山景 区、龙虎 山景区等。一般 一个景 区的开
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1

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一、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在我国,是以佛教的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远。
其次是道教,它产生与中国,大部分也是分布在中国。
它们主要都是建筑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镇和一些风光秀丽的山川地带。
我国的是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道教的四大名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崂山这些都是极具风趣的名山名川。
宗教的旅游资源除了这些名山名川外,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对于游客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宗教建筑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宗教物质文化,其目的是在于形成一种宗教氛围,来激发人类内心对神灵的向往、崇拜以及信服。
然而,在这里还有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景观,就是宗教建筑以及在其中举行的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仪式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强烈的动静结合的宗教景观,同时也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设施。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吧!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是在哪里呢?1、宗教文化的宗教景观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有的就是以建筑著名,有的是以塑像而驰名,有的则是一壁画而著称,还有的是以名寺名僧而誉满天下,这些都是极为吸引游客的地方。
2、宗教文化的大多数宗教名胜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就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为杰出的代表。
我国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宫观都是建筑在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并且把寺庙的建筑与大自然的的风景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非常好的旅游胜地。
3、宗教文化的宗教艺术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宗教艺术是我们人类艺术宝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飞天”,采用轻软绵长的飘带,衬托出女性的优美身躯,充分的体现飘然如飞的动态美,很具有艺术的魅力。
这样美丽又极具吸引力的宗教问文化让人怎能不去观赏呢?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初探

中 图分 类 号 : 9 . F5 0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13 4 2 0 ) 90 1 —4 17 —9 X( 0 8 0 —0 2 0
广州道教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在长期 的传播发展过 程 中, 它不仅形成 了颇具特色的广州道教文化 , 而且还积 淀 了深厚的旅游文化资源 , 其典雅 的宫观建筑 、 玄妙的道 教乐章、 瑰丽的神话传说、 传世的雕塑书画、 神秘的斋醮仪 式以及神奇的养生大法和迷人 的洞天福地, 都带有浓郁的 广州道教文化色彩 , 当今发展广州文化产业 的有益资 是 源, 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旅游功能。本文试对广州 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作一初探。
广州道教历史悠久 , 古迹众多 , 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 源丰富( 见表 1 。 )
三元宫, 广州道教祖庭 , 原名越冈院 , 初为南海太守鲍 靓为其女儿鲍姑修道行 医所建 , 后人为纪念鲍姑 , 立像祀 奉, 故又称鲍姑祠 。明万历年间 (53—12 ) 17 60 重修 , 改祀 三元大帝 , 名三元 宫至今 。宫 内的主殿堂为开 敞式设 更 计, 有利于通风透气 , 以适应南方潮湿天气 ; 灵官殿设计在 头门横梁上并保存有六百多年的屋脊花饰 , 是广州古建筑 中独一无二的。宫 内现存有清翰林 院游昱所书 的“ 百粤
广州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初探
王 丽 英
( 州大 学 人 文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0 0 ) 广 10 6 摘 要 : 州道教 历 史悠 久 , 游资 源丰厚 , 广 旅 其典 雅 建筑 、 玄妙 道 乐、 丽传说 、 瑰 传世 雕 塑 书画、 神
秘 斋醮仪 式以及神奇 养生大法和迷- &N天福地 , 带有 浓郁 的 广州道教 文化 色彩 , 有极 其重要 的 开 都 具 发 价值和旅 游功能 。开发 利 用广 州道教 旅 游资 源 的 关键 , 于综合 开发 和合 理利 用 , 在 具体 开 发 策略 有 : 展道教 朝觐游 , 拓 满足信 仰的情感 需要 ; 开展 道教 庙会 游 , 强参 与性 和娱 乐性 ; 广道教 生态游 , 增 推 感受回归 自然的 乐趣 ; 开设道教 生活游 , 体味道教文化 的情趣 ; 开展道教 仙迹游 , 增加道教旅游文化 内涵。 关键词: 广州道教 ; 游资 源 ;开发 策略 旅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

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开发现状、产业化模式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道教文化资源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佛家并称为中国三大宗教。
它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 特点首先,道教具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仪式和礼仪体系。
例如祭祀仪式、庆典活动等都是体现了道家思想和信仰。
其次,道经是重要的经典之一。
《老子》《庄子》等经典蕴含了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哲学、伦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道教寺庙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氛围吸引着众多信众和游客。
二、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2.1 文化资源开发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
通过修缮寺庙、举办庆典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使得道教文化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2.2 旅游业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寺庙旅游。
例如五台山、武当山等著名道观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三、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3.1 寺庙经济模式寺庙经济是指通过对寺庙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寺院周边建设酒店、商业街等,提供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吸引更多游客。
3.2 文化创意产业模式道教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对道教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和开发,推出具有道教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以道教经典为主题的图书、音像制品、手工艺品等,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爱好者。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4.1 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在进行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化时,需要平衡保护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利用宫观的祖庭地位,积极拓展道教 朝觐游
3. 借宫观庆典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道 教庙会游
4. 结合道教的教理教义, 开展独具特色 的生态旅游
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就是透过道教文化这 样的窗口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文化底蕴,展 示中华文化,这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振奋民 族精神大有益处
④ 有利于提倡养生文化
道教文化追求不为物欲所累的精神自由,倡导 高雅的精神享受,主张心性修炼
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让游客以“游”修 “身”,做到调节心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其二,仙人点化。仙人点化是在自身修行的基础上得 到仙人的指点和教化。自身修行也离不开仙游
道教与旅游
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有相互促进的关 系
“游”是道教宗教精神的象征 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教旅游资源
道教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道教因山秀而前趋,山岳
因道教而扬名。 道教名山连同保存下来的建筑、雕刻、绘画等道
道教音乐
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 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 用的音乐,即法事间乐、道场音乐。
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
1. 与自然资源和谐共存, 适宜综合开发旅游 产品
道教丰富的建筑遗迹, 为名山平色彩和魅力, 正所 谓名山借宫观增色, 宫观借名山增辉,名山宫观的 这种相互衬托, 使道教旅游资源能够进行综合性开 发成为可能。
[5]袁银枝.试析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价值.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5月第三期.
[6]秦永红.论道教文化旅游.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一九九五年第六期.
[7]江妍,陶莉.中国道教文化与旅游.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 年5月.
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 宗教。东汉末年张道陵 创立“五斗米教”标志 着道教的产生。
2. 历史遗存多, 文化艺术性高, 具有深层次 的开发价值
道教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 其宫观建筑、神像雕 塑、绘画等历史遗存文化艺术性极高。每一座道教 宫观建筑内部, 都有道教雕塑和绘画艺术的出现。
道教的音乐、医药、武术、气功、书法等道教文 化艺术, 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旅游 价值和观赏价值。
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 以《道德经》为主要经 典,以“道”为最高信 仰,以古代巫术和鬼神 崇拜为基础吸收了黄老 道、阴阳五行家和儒家 谶纬学说,从而成为一 种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 论和泛神论色彩的宗教。
道教文化与仙游
道教文化继承了古代的神仙观念,神仙信仰是道教文化的
“龙头”,并且在道教文化体系中进一步系统化,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蕴涵了道教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参考文献
[1]胡 锐.道教与旅游—道教旅游文化初探.研究生论坛.
[2]卢世菊.道教旅游文化与开发略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0年10月第20卷第4期.
[3]卢世菊.中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对策分析.思想战线, 2003年第4期第29卷.
[4]卢世菊.中国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北方经贸.2001·11 月号.
仙游就是指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而辗转奇山异水的 一种旅行活动。
道教徒坚信想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一般要通过两种 方法来实现,而任何一种方法都离不开仙游。
其一,养气服食。养气服食必须依靠自己采集、配制、 冶炼、煎熬灵丹妙药,需要在那些绝非凡境的奇山异 水中寻找原料,需要遍访名山大川,这自然离不开仙 游
道教旅游开发策略
1. 挖掘道教的文化内涵, 深层次开发道教景 观游
道教景观游就是让旅游者参观游览道教宫观及周围 的自然山水风光而进行的以观赏性为主的文化旅游 活动。具体做法: 灵活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宗 教旅游环境 加强对景区导游人员的培训和任用 开展道教生活游, 让游客亲身体验道教文化 开展一些突出道教文化特色的综合性的旅游文化项 目
教文化资源就具备了旅游的功能和价值,构成我国道 教文化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和湖 北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道教名山
道教宫观
道教文化的最直接、最显现的载体是以宫观为主的 道教建筑。“宫观”是道宫和道观的合称。
石窟·彩塑·壁画
石窟、彩塑和壁画既是传播道教文化的载体,也渐渐 成为激起游客浓厚兴趣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广大游客 前来旅游、观赏。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道教本身在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信徒
道教。 道教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环境
是大宇宙,人类社会是小宇宙,相互之间存在 交流共融的关系 道教文化还认为“返朴归真”是人的生命价 值取向,人应该清净无为、顺应自然、恬然淡 薄地生活在世界上
② 有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道教文化中的“承负论”认为:当代人不要为 后代人留下债务,不能殃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 发展。
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寓“教”于游,通过 道教文化旅游引导广大游客从观念上净化自 身,重新审视自己的物欲,达到对发展观念和 发展道路的再认识
③ 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道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 释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具有 鲜明的民族特色
3. 节庆活动多, 神秘而新奇, 适宜游客参与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 崇拜的天尊、天神、地祗、 仙真、圣哲很多。这些受崇拜的神仙, 各有其诞生 日、成道飞升日及降世度人日
道教的宗派很多,各地区、各宗派、各大宫观又还 有各自的宗祖神、主祀神及地方神, 也同样有不少 表示庆贺的节日
4. 吸引力强, 客源市场稳定
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神仙信仰 观念使道教徒认为得道成仙必须远离世俗闹市、崇尚自 然、返朴归真。
传说中道教的神仙信仰世界主要有两大系统,即: 《山海 经》中所描绘“百神之所在”的昆仑仙山和《史记·封 禅书》中所记载的蓬莱仙山,都是道教徒向往的修行胜境, 成为他们仙游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