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澎波下牙槽神经麻醉5.5剖析
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疗效评价
![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疗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366330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1.png)
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疗效评价
张禄野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2(010)010
【摘要】目的评价两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需拔除双侧下颌智齿病人,分别施行传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成功率和优缺点.结果传统法成功率为85%,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法为86.7%,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颊神经麻醉不全传统法为0,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法为5%;回抽血阳性传统法为10%,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法为5%.结论: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法是一种可替代传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尤其适用于传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或传统的下牙槽麻醉失败的患者.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张禄野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岫岩11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13
【相关文献】
1.两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评价 [J], 吕继忠;张婵
2.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评价 [J], 何家才;江崇英
3.牙外伤后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 [J], 丁宝玲
4.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疗效评价 [J], 张禄野;
5.不同方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J], 李振兴;张会涛;都广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澎波下牙槽神经麻醉5.5
![万澎波下牙槽神经麻醉5.5](https://img.taocdn.com/s3/m/16e959026c85ec3a87c2c5ed.png)
实训内容
器械和材料 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为拔牙及牙槽外科手 术打下基础,并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口腔医师资 格技能考试项目之一
实训内容
同学之间互相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意点
爱患意识
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
回抽无血 只有嘴唇麻木,舌尖感觉无变化 麻醉并发症
常见局麻并发症
•恐惧、疲劳、饥饿
晕厥
过敏
•过敏体质或对局麻药 物过敏史 •麻药注射到血管内
中毒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麻醉区域及效果
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 切牙唇 ( 颊 ) 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约 5分钟 后 , 患者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 , 探刺无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点 进针方向 行针过程
7分
25分
10分钟
7分
3.3 7分 各2分
回吸动作、注射量
器械和材料
方法步骤 患者体位
课程设置 医患位置
医生体位 爱患意识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进针点
进针深度:2.5cm 可达下颌升支骨面 回抽无血 注射麻药1-1.5ml
患者大张口 , 下颌牙合 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 射器放在对侧口角 ,即 第 一、第二前磨牙之间, 与中线成 45度,注射针 应高于下颌牙合平面 1cm并与之平行,翼下 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课件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4aba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3.png)
03
感染:使用抗生素,保持口腔卫生
02
神经损伤:避免过度牵拉,及时处理
04
麻醉效果不佳:调整注射部位和剂量,必要时重新注射
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正确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避免药物过量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
1
准备麻醉器械和药物
2
消毒皮肤
3
注射麻醉药物
5
拔除牙齿
6
术后护理
8
记录麻醉效果
7
观察患者反应
4
观察麻醉效果
麻醉后注意事项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01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麻醉效果减弱
02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防止麻醉效果减弱
03
定期复查,确保麻醉效果持续稳定
04
3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适应症
拔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拔牙手术
口腔内科手术:适用于口腔内科手术,如根管治疗、牙周病治疗等
口腔修复手术:适用于口腔修复手术,如假牙修复、牙冠修复等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如种植牙、牙周手术等
禁忌症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的患者
01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02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下颌骨、下唇、下牙等部位的手术,如拔牙、种植牙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优点包括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
麻醉方法
01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阻断下牙槽神经,达到麻醉效果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4fe89e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3.png)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 便、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 点,是口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 本技能之一。
麻醉方法与步骤
麻醉方法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通常采用口内注射法,将麻醉药注射到 下颌骨下缘的粘膜下层,通过阻断下牙槽神经的传导,达到 麻醉效果。
步骤
1. 患者仰卧位,头部放松,张口度尽可能大;2. 注射器抽取 麻醉药;3. 在下颌骨下缘的粘膜下层注射麻醉药;4. 注射完 毕后,等待约5分钟,待麻醉起效;5. 测试麻醉效果,确保手 术区域无痛感。
全身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 、起效快、费用低等优点,全身麻 醉适用于复杂口腔手术或儿童患者 。
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高效、安全的新型 麻醉药物出现,提高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精准注射技术的研究
目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主要依靠医生经验,未来可以通过 精准注射技术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对于下颌牙齿的牙髓治疗,下牙槽神 经阻滞麻醉能够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减轻患者疼痛。
与其他麻醉方法的比较
局部浸润麻醉
相比之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范围更广,能够同时麻醉 多颗下颌牙齿,但操作难度较大
。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对于下颌牙齿 的麻醉效果更为确切,但上颌神经 阻滞麻醉对于上颌牙齿的麻醉效果 更好。
进针角度
进针时针头与下颌骨平面平行,稍微向后退一点,然后向上、向内推进约2-3cm ,直到针头触及骨面。
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射技巧
注射时应缓慢推注麻醉药物,并回抽注射器以确认针头未刺入血管。在注射过程中,应保持针头位置固定,避免 针头移位导致麻醉效果不佳或损伤神经。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护理课件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b46e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e.png)
术中配合与护理
协助患者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 ,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
注射麻醉药物
协助医生进行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确保注射部位 准确、用药量适当。
监测患者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 者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术后观察与随访
观察恢复情况
定期随访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注意是 否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特点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适用范围 广等优点,是口腔临床诊疗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下颌牙齿的拔牙、牙髓治疗、牙齿修复等需要麻醉的口腔诊疗操作。
禁忌症
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存在局部组 织炎症、恶性肿瘤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或禁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
根据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 恢复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指导患者护理
向患者介绍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如 口腔清洁、饮食调整等。
05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典型 病例分享
病例一:下颌智齿拔除术的麻醉护理
总结词:成功实施
详细描述:患者因下颌智齿反复发炎,需进行拔除手术。在实施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手术过程顺 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详细描述:注射部位疼痛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常见并发症,通常出现在注射后 即刻或数分钟内,表现为一过性轻微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局部组织肿胀
总结词:局部肿胀
详细描述:注射后局部组织肿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出现在注射后数小时至数天,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发硬,一般可 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注射器的选择与使用
简析下牙槽神经麻醉
![简析下牙槽神经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8b706a1eff00bed5b9f31daa.png)
简析下牙槽神经麻醉临床患者面型,骨形存在个体差异。
对于下牙槽神经的麻醉不可依据书本照搬。
否则会经常遇到麻醉效果不良的情况。
应依据患者口腔内据体情况给予良好麻醉效果,以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标准的下颌牙弓)(下牙弓狭窄者)(下牙弓宽大者)(侧面正常下颌骨形态)(下颌角宽大者)(下颌角狭小者)(舌侧下颌孔位置)(简易标准型标线示意图)(下牙弓宽大型)相对两下颌角之间距离宽。
注射器针尖以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为固定标点时,那么注射器体部要置于对侧前磨牙区远中向后,外进针方可达下牙槽神经沟附近。
如将注射器置于前磨牙区后果是针尖刺入后的位置在下颌孔的远中,麻醉效果不良。
(下牙弓狭窄型)相对两下颌角之间距离窄。
注射器针尖以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为固定标点时,那么注射器要置于对侧前磨牙区近中向后,外进针方可达下牙槽神经沟附近。
如将注射器置于前磨牙区后果是针尖刺入后的位置在下颌孔的近中,麻醉效果不良。
下牙槽神经的麻醉:注射器置于对侧下颌前磨牙区,约与中线呈45"角,高于下颌磨牙合平面1cm,并与之平行;以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 或翼下颌皱襞外侧的颊脂垫尖处作为刺入点,水平向后,外进针约2-2.5cm时触及骨壁,即可达下牙槽神经沟附近..........。
我的注射习惯是以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作为刺入点。
从长期临床看来选择翼下颌皱襞的最大优点是和颊脂垫尖相比更稳定。
不会因患者口腔内颊舌部肌肉过于肥厚而移位。
但颊脂垫尖不同,随个体不同或明显或不明显,易随口腔内肌肉量不同而有所变化。
要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麻药,接下来在麻醉之前要观察面型,双手触摸两侧下颌骨宽度走向,以确定进针方向。
(我们不可能用精密的仪器去测算多少多少度角然后一针直刺)当患者口唇松弛度小而下牙弓宽时,我们可以选择把注射器尖部弯曲利用弯曲针尖的角度来取代正个针体后移的幅度当患者开口度小于注射器直径(1.5cm)可以选择同侧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作为刺入点,将注射器旋转向后,外进针实行麻醉。
牙槽外科局部麻醉
![牙槽外科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441a2ba01a37f111f1855b8a.png)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的颊侧软组织
注射方法: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口腔前庭沟作进针点,向上后内方刺入约15mm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下睑、鼻旁及上唇组织,麻药注入眶下管则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
注射方法: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
与皮肤呈45°,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等组织
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上颌平面与地平面成60°,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稍前处刺入腭黏膜,往上后方推进至腭大孔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黏骨膜和牙槽突。
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然后将针摆向中线,与中切牙长轴平行,向后上方推进0.5cm进入腭前孔
下牙槽、舌、颊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下牙槽、舌及颊神经
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在翼下颌皱襞外侧,相当于上颌第三磨牙面下0.5cm处为针刺点,进针深约2.5cm左右,针尖触及骨面,回抽无血时,注入麻药1.5~2ml;后将注射针退回约1cm,注入麻药约1ml;再退至黏膜下注射麻药约1ml;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同侧下唇黏膜、皮肤,第一前磨牙、尖牙和切牙的颊、唇侧牙龈及黏骨膜。
注射方法:在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相应的口腔前庭沟进针,
向前、下内方剌入颏孔。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4fa4c4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3.png)
02
CATALOGUE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术
注射器的选择与消毒
注射器的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般使 用5ml或10ml注射器。
消毒方法
将注射器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或使用消 毒纸巾擦拭,确保注射器在使用前已 经彻底消毒。
注射部位的定位
下颌骨正中联合
确定下颌骨正中联合的位置,作为注射的参考点。
牙髓病治疗
对于急性牙髓炎等牙髓病的治疗,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率。
口腔修复治疗
烤瓷牙修复
在进行烤瓷牙修复时,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修复效果。
活动义齿修复
在活动义齿修复过程中,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使修复体更好地适应患者口腔环境。
05
CATALOGUE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展望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麻醉药物不 断涌现,如长效麻醉剂、局部麻醉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VS
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
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 用于口腔临床诊疗,还可用于其他手术科 室,如神经外科、胸外科等,为患者提供 更加安全、舒适的手术体验。
观察反应
在注射过程中应观察患者 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 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措施 。
03
CATALOGUE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并发症
麻醉效果
麻醉效果良好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地将麻 醉药物注射到下颌骨下方的下牙槽神 经周围,使下牙槽神经分布区域产生 麻醉效果。
适用于多种口腔手术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常用于拔牙、牙 周手术、下颌骨手术等口腔手术,能 够满足临床需求。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28e0235727a5e9856a618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导语:可能有一些朋友会知道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这种方法吧,但是真正了解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这种方法的人肯定是不多的,不过由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可能有一些朋友会知道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这种方法吧,但是真正了解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这种方法的人肯定是不多的,不过由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上面的意义很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知识,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药注射到翼下颌间隙内,故亦称翼下颌注射法。
针尖一般应达到下牙槽神经进入下颌孔前,在下颌小舌平面以上的下颌神经沟附近,麻药可顺沟流至下颌孔,以麻醉下牙槽神经。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常用口内直接注射法。
注射标志:病员大张口时,可见磨牙后方,舌腭弓(前柱)之前,有一索条样粘膜皱襞,即翼下颌皱襞。
另在颊部有一由脂肪组织突起形成的三角形颊脂垫,其尖端正居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
此二者即为注射的重要标志。
若遇颊脂垫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的病员,可在大张口时,以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上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的交点,作为注射标志。
注射方法:病员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成45°角。
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平面1cm并与之平行。
按上述的刺入点标点进针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经沟。
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1~1.5ml.约5分钟后,病员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探刺无痛。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双尖牙至中切牙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上、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
![上、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b8b2c219e8b8f67c1cb962.png)
臂 丛 的 神 经 走 行
肌间沟
腋窝
锁骨下
臂丛的神经支配
C5~T1 部分C4 部分T2
臂丛神经自椎间孔发出后直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 延续的筋膜环绕,臂丛N就处于筋膜的间隙中,并与血管 伴行,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腋窝的部分称为腋鞘。如果从 腋鞘注入局部麻醉药即可以扩散到臂丛的神经根,这就证 明它是一个相互连通的潜在的腔隙,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 部位,只要把局部麻醉药注射进入这个潜在的腔隙中麻醉 就会成功。这就演生出临床上的6种臂丛阻滞入路,经颈 路、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喙突下和腋路阻滞。
◆注药: 30~35ml 皮下2-3ml
腋路法
◆定位可靠、简便 ◆不引起气胸 ◆不阻滞膈N.、迷走N.等 ◆不会出现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缺点
◆局麻药中毒发生率高 ◆不能阻滞肌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
不适合肘部以上的手术
臂丛阻滞常见并发症
气胸 出血或血肿 局麻药中毒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黑色及白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无回声(黑色)。
超声图像
锁骨上臂丛神经,臂丛神经横断面呈低回声,黑色,周围是 三角形的高回声的神经鞘(白色),内侧是锁骨下动脉(圆 形,搏动),神经鞘内的神经分支被高回声的筋膜分隔成独 立的室(这就是为什么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单点注药起效慢 和阻滞不全的原因),下方是高回声的胸膜顶,呈白色。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 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 指关节。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局部麻醉方法—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局部麻醉方法—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6f4fd34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4.png)
上牙槽后神经,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 法。 有口外注射和口内注射两种方法,临床 上常用口内注射法。
注射方法
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半张口, 上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450角。注射针向后 上方刺入,同时将注射器向同侧口角方向转动, 使针尖沿上颌结节外后面的弧形骨表面滑动, 向后、上、内方向进针深约1.5—1.6cm,回 吸无血,推注药物1.5—2.0ml。
★注射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 节后方的翼静脉上颌第一 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 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 的颊侧软组织可被麻醉。
下颌后牙区使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对比
![下颌后牙区使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4ae9d0128ea81c758f578fb.png)
下颌后牙区使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对比发表时间:2018-11-21T10:00:35.5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7期作者:陈丹[导读] 对比下颌后牙区牙髓炎患者分别使用STA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和使用传统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总有效率陈丹(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口腔科四川成都 610011)【摘要】目的:对比下颌后牙区牙髓炎患者分别使用STA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和使用传统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种方式麻醉起效后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的患者主观疼痛感。
方法:将下颌后牙牙髓炎需局麻下开髓引流的患者20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使用STA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B组患者使用传统一次性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分别记录五分钟后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情况,在麻醉有效患者中记录患者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的疼痛感。
比较A、B两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评价A、B两组患者开髓过程中穿随时的疼痛感。
结果:A、B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的疼痛评分为3.72±1.01,B组为3.02±1.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评分值均较低,计分在“疼痛不明显”范围。
结论:在下颌后牙牙髓炎需局麻下开髓时,使用STA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总有效率无差异。
两者麻醉效果比较,选择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更好,但两者在开髓过程中穿髓时可能存在的轻微疼痛感均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
【关键词】STA无痛麻醉仪;牙周韧带注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疼痛;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057-02 牙周韧带注射麻醉操作简单,麻药用量少,在牙周膜间隙中直接注入麻药,麻醉起效较快,麻醉范围小[1]。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a2812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3.png)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
聂正明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对30例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和100例下颌骨标本进行了解剖和观测。
发现翼颌间隙的空间大小和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神经、舌神经的毗邻关系以及下颌孔的位置都有明显的变动范围。
这些变动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成败有密切关系。
提出进针点的部位可在下颌第三磨牙(牙合)面颊缘延长线上方0.5~1.0cm相对的颊粘模处,针刺方向与水平正中线的角度为43.7度,进针深度为22.6mm。
认为常规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有时会出现切牙麻醉不全,这可能与下颌舌骨神经的高位分支或舌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有交通支有关。
【总页数】1页(P327)
【作者】聂正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口腔颌面外科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J], 王聪;马菲菲
2.不同方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J], 李振兴;张会涛;都广艳
3.下颌骨正颌术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张丹; 曹钰彬; 林洁
4.下颌骨正颌术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张丹; 曹钰彬; 林洁
5.盐酸利多卡因加温对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疼痛和起效时间的影响 [J], 亚尔肯·阿吉;张晓莉;李姝慧;马嘉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四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目的与要求 实训内容 器械和材料 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为拔牙及牙槽外科手 术打下基础,并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口腔医师资 格技能考试项目之一
实训内容
同学之间互相进行下牙槽神经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 切牙唇 ( 颊 ) 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约 5分钟 后 , 患者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 , 探刺无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25分 10分钟
注射点 7分 进针方向 7分
行针过程 37.分3 回吸动作、注射量 各2分
器械和材料
方法步骤 医课患程位设置置
患者体位 医生体位 爱患意识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进针点
进针深度:2.5cm 可达下颌升支骨面 回抽无血 注射麻药1-1.5ml
患者大张口 , 下颌牙合 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 射器放在对侧口角 ,即 第 一、第二前磨牙之间, 与中线成 45度,注射针 应高于下颌牙合平面 1cm并与之平行,翼下 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意点
爱患意识 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 回抽无血 只有嘴唇麻木,舌尖感觉无变化
麻醉并发症
常见局麻并发症
晕厥
•恐惧、疲劳、饥饿
过敏 中毒
•过敏体质或对局麻药 物过敏史
•麻药注射到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