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严格实行报验程序,在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对平整度和高程指标重点检测,对不合格处应及时处理;
(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针对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及交通管制各个环节中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交底,保证交底质量;
(3)认真做好拌合站的标定工作,对试验路段确定的各项拌合参数要认真执行,严禁随意调整拌合参数;
基层表面松散
(1)混合料含水量变化大。含水量过大,压实形成“弹簧”,导致强度降低;含水量过小,无法压实,也会导致强度降低,致使通车后引起表面松散;
(2)混合料离析。混合料离析会导致混合料无法压实,致使通车后引起表面松散;
(3)压实遍数不够,碾压速度过快或存在“漏压”现象。压实遍数不够,碾压速度过快,漏压均会造成压实度不足,强度过低,致使通车后引起表面松散;
(5)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在碾压层上随意“调头”和“急刹车”,导致混合料表面挤压变形;
(6)接缝处理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接头处平整度严重超标;
(7)施工管理跟不上,未设专人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操作缺陷及时处理;
(8)摊铺机行走速度超出规范范围,行走过快或不均匀。
基层厚度变化大
(1)下承层平整度差,局部有凹凸。摊铺机是根据基准钢丝绳的高程进行摊铺的,下承层高低不平导致摊铺层厚薄不一,引起压实厚度变化较大;
(2)摊铺过程中对摊铺厚度检测不力。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利用电脑传感器测量基准钢丝绳来控制摊铺厚度,由于下承层的变化或其他原因引起摊铺厚度的变化;
(3)摊铺基准线测量偏差较大或摊铺基准线保护不力,造成破坏。基准线是摊铺机工作的依据,基准线的偏差会造成摊铺参数出现较大的变化,引起摊铺厚度的较大变化;
(4)摊铺过程中频繁调整电脑传感器。一般来讲,对电脑传感器的调整,摊铺机约有10~15m左右摊铺距离的反应间隔时间,频繁调整电脑传感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调整目标。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整改方法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整改方法概述:水泥稳定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它具有厚度薄、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通病,如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水泥稳定基层常见的质量通病,介绍预防与整改的相关方法,以提高工程质量。
一、控制混合料配比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通病中,混合料配比不当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控制好混合料的配比,确保水泥、石头、骨料等比例合理。
在测量和调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定期进行取样送检,确保配比的准确性。
二、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的用量是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关键因素。
过多的水泥用量容易导致基层裂缝的发生,过少的水泥用量则会降低基层的强度。
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水泥的用量,避免超标和不足的情况发生,并确保施工方使用优质的水泥。
三、加强施工管理合理的施工管理是预防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重要环节。
具体来说,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基层材料的搅拌、浇筑和养护等工序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养护措施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养护措施也不能忽视。
合理的养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基层开裂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养护时间一般为7-10天,期间要避免外界的冲击和污染。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基层的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五、完善验收标准为了规范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应建立相应的验收标准。
标准需包括对混合料配比、水泥用量、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确问题的判定标准和整改要求。
通过完善验收标准,能够有效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并提升施工质量。
结论: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质量也面临着一些通病问题。
为了预防和整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混合料配比与水泥用量,加强养护措施,并完善验收标准。
只有从源头上把控质量、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道路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摘要:多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给经济和社会的腾飞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保证施工质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公路工程最常用的基层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质量不稳定,所以,加强对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是提升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
本文结合施工实践,分析讨论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当前的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0.引言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结构,具有高强度、稳定性能好、施工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
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断裂等病害,给公路的安全通行埋下巨大隐患。
本文就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通病进行讨论,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能够给实际施工提供极大的帮助。
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存在的质量通病1.1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合料在硬化过程中,出现干缩应力,超过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抗拉伸强度,从而产生的裂缝。
混合料硬化反应发生在露天环境下,受空气湿度的影响极大,混合料随着在干燥环境中的时间延长,混合料内部的水分逐渐蒸发,相应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发生持续收缩反应,最终原材料的抗拉伸能力抵抗不住收缩应力的作用,就会出现裂缝,降低基层的施工质量。
如果混合料长期处于湿润环境,混合料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较慢,相应体积的变化速度也有所减缓,收缩应力的增强速度不明显,也就不会对基层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1.2温缩裂缝温缩裂缝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在凝结过程中,受到温度大幅度变化的影响,产生的裂缝。
温缩裂缝的出现主要与混合料本身性质有关,所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1、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治理方法: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2、摊铺时粗细分离现象:摊铺时粗细料离析,出现梅花(粗料集中)砂窝(细料集中)危害:强度不均匀的基层,易从薄弱环节过早破坏。
治理方法: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3、压实度较差治理方法: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
4、基层出现松散现象治理方法: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如施工区域封闭交通,则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5、平整度差治理方法:加强混合料拌制过程的规范性;混合料卸料后如发现均匀性差,则人工重新拌合;加强基层碾压的规范性,不允许出现轮迹现象;碾压结束后,严禁压路机停放在刚成活的基层面上;采用拉线控制虚铺高度,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发现有低洼处时,在碾压前及时填补;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控制措施 路面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控制措施路面(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原因分析:(1)水泥剂量过高。
(2)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3)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4)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5)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2、预防措施:(1)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2)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
(3)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4)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5)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下封层施工。
(6)严格控制0.075mm以下颗粒含量。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原因分析:(1)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2)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3)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
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4)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2、预防措施:(1)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2)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3)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4)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5)养生结束后,要钻芯检查基层成型情况,对不成型或成型不好的段落要查明原因,返工处理。
(6)局部松散,应将其清除后修整并划坑槽,然后用新拌制混合料填补。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不准1、原因分析:(1)路槽表面或水稳层下承层高程超标。
(2)摊铺时,摊铺机行走钢丝设置放样误差过大。
(3)水稳料摊铺系数不准确。
2、预防措施:(1)在重新摊铺混合料前,检查路槽表面或水稳层下承层的标高,清扫下承层顶面。
(2)控制摊铺厚度的钢丝的设置,对其标高应进行复核。
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开裂1.1主要存在以下原因:①配合比设计中水泥用量过高;②细集料的用量太高;③拌合过程中用水量控制不好;④后期养护不到位;1.2主要预防措施:①在保障基本需要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②配合比设计时,尽量减少细集料的用量;③拌合站使用电子计量设备,并标定;加强后期的养护;1.3主要处理措施留有足够的开裂期,用沥青对裂缝进行灌缝。
2、碾压成型后平整度较差2.1主要存在以下原因:①因下承层的平整度比较差;②拌合中配比控制不合适;③摊铺过程中出现运输车辆与摊铺机碰撞现象;④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多次收斗;⑤压路机出现掉头、急刹车现象。
2.2主要预防措施:①对下承层认真验收;②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③在碾压和卸料过程中,派专人指挥;④对拌合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验收;2.3主要处理措施平整度较差段应重新拌合,碾压。
3、出现离析现象3.1主要可能存在以下原因:①拌合站在放料时,未进行前、后、中三次装料;②运输过程中出现强烈颠簸;③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多次收斗。
3.2主要预防措施:①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合,保证拌合时间;②降低拌合站的出料高度,进行间歇放料;③运输过程中要匀速、平稳进行;④卸料和摊铺时都要保持匀速。
3.3主要处理措施人工找补,严重段落返工处理。
4、表面松散4.1主要可能存在以下原因:①混合料含水量变动太大;②混合料出现离析,不能碾压密实;③交通管制不到位,养生前期允许车辆通行。
4.2主要预防措施:①准确做好各集料的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②完善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3主要处理措施对比较严重段落,人工处理,重新进行碾压。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防范与处理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防范与处理水泥稳定基层是在道路、桥梁、机场跑道等基础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基层材料。
然而,由于施工和设计等环节存在不足,水泥稳定基层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开裂、变形和胀缩等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泥稳定基层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如何进行防范和处理。
一、开裂现象及其防范和处理1. 开裂的成因水泥稳定基层开裂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中含有过多的矿渣或粉煤灰等杂质,导致混合料的性能不稳定。
(2)施工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湿润和浇水养护,导致基层过早失水,引起裂缝的形成。
(3)基层的设计和施工不符合相关标准,导致基层结构强度不足。
2. 防范和处理方法为了防止水泥稳定基层出现开裂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配合比例,降低杂质含量,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并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湿润和浇水养护,保持基层的湿润状态。
(3)合理设计和施工基层结构,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开裂现象的发生。
二、变形问题及其防范和处理1. 变形的原因水泥稳定基层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施工工艺不合理,如未进行充分的压实和整平,导致基层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2)基层材料性能不稳定,如水泥含量过高或混合料配合比例不当。
2. 防范和处理方法为了防止水泥稳定基层出现变形问题,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充分的压实和整平,避免不均匀沉降。
(2)通过严格的材料筛选和试验验证,确保基层材料的性能稳定,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变形。
(3)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基层的变形性能,合理控制材料配合比例,确保基层的整体稳定性。
三、胀缩问题及其防范和处理1. 胀缩现象的原因水泥稳定基层出现胀缩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层材料中水泥含量过高,引起胀缩变形。
(2)基层在湿润和干燥环境中的荷载作用下产生体积变化,导致胀缩现象的发生。
2. 防范和处理方法为了防止水泥稳定基层出现胀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处理措施:(1)控制基层材料中水泥的含量,避免过高的水泥含量引起胀缩变形。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对策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对策水泥稳定基层是现代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支撑道路的荷载。
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泥稳定基层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对策,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
本文将对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问题1. 施工质量不达标: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过程中,如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就会导致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例如,施工时掺入过多的水泥或骨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搅拌等。
2. 基层强度不足:水泥稳定基层在施工完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以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如果养护不当或时间不足,基层的强度就会不够,容易出现开裂和坍塌等问题。
3. 基层厚度不均匀:水泥稳定基层的厚度应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或不当操作,导致基层厚度不均匀,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4. 基层表面不平整: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平整度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均匀或其他问题,导致基层表面不平整,会影响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1. 施工工艺不合理: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工艺对基层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或关键环节遗漏,就容易引发质量问题。
2. 材料质量不达标:水泥稳定基层所使用的水泥、骨料等材料如果质量不达标,就会对基层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的不到位也是导致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没有进行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缺乏养护措施等。
三、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预防对策1.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要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环节齐全。
2.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加强对水泥、骨料等材料质量的监测和检验,杜绝使用不达标材料,确保基层质量的稳定性。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与预防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与预防水泥稳定基层作为道路工程中重要的基础层,承担着分布载荷、保护下层结构的重要功能。
然而,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通病,如裂缝、变形和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裂缝问题裂缝是水泥稳定基层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材料问题: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选用不当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发生。
例如,如果使用的水泥含量过低、骨料粒径不均匀或含有过多的细颗粒物,都会增加基层的收缩性,从而增加了裂缝的风险。
2.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可能导致基层出现裂缝。
比如施工速度过快、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摊铺压实力度不均匀等,都会对基层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裂缝的形成。
为了预防基层裂缝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材料选择:合理选用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提高基层的整体抗裂性能。
2.施工控制: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时进行施工。
此外,保证施工速度适中,均匀摊铺和合理压实,以减少裂缝的出现。
二、变形问题水泥稳定基层的变形问题指的是在使用中出现的沉降或变形现象。
造成基层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质力学性能问题:基层的基质力学性能不良是导致变形问题的重要原因。
如果基层的内聚力和抗剪切力不足,就会在受力时产生沉降或变形。
2.施工工艺问题: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导致基层变形。
例如,如果摊铺厚度不均匀、压实力度过大或过小、运输和堆放过程中产生了不均匀沉降等情况,都会引起基层的变形。
为了预防基层变形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基质改良:对于基质力学性能不佳的情况,可以采用基质改良技术进行处理,提高基层的整体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2.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控制摊铺和压实工艺,确保厚度均匀、力度适中,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基层的变形风险。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建设和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它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冻融性能。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泥稳定基层质量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给项目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分析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反均匀性水泥稳定基层的反均匀性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不均匀搅拌和压实不均匀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路面沉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2.合理选择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充分均匀搅拌。
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压实方法,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均匀性。
二、松散表面松散表面是指水泥稳定基层表层与底层之间存在明显分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基层的压实不够,或者基层砂石含水率过高等原因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表面易于脱落,并且容易受到外来压力的破坏。
1.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基层表面的含水率,确保土壤在施工时达到合适的状态。
2.通过合理的压实方法和工艺,确保基层的均匀压实,并提高基层的抗剥离性能。
三、裂缝水泥稳定基层的裂缝通常是由于基层的干燥收缩性和水泥胶结体的收缩性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会降低,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裂缝问题。
预防措施:1.选择低收缩的水泥胶结材料。
2.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减少水泥的使用量。
3.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湿措施,延缓水泥胶结体的收缩速度。
4.进行规范的施工管理,减少基层的太阳照射和空气干燥时间。
四、表面断裂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断裂一般是由于基层的强度不足或者基层与上部结构不协调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会对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带来风险。
1.合理选择材料,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与上部结构的衔接,提高整个工程的连续性。
3.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水泥稳定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处理方式,通过水泥与土壤的混合,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1. 原材料选择不当:水泥稳定基层中使用的水泥和土壤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选用的水泥质量不合格或土壤含有过多的杂质、有机物等,就容易导致基层质量不达标。
2. 施工过程不规范: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投入量、均匀性和混合均匀程度。
若在施工中出现水泥投入量不足或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会导致基层的稳定性不佳。
3. 养护不当: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水泥的充分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若养护不及时、不均匀或养护期过短,将影响基层的质量。
二、解决方法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前,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水泥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水泥达到国家标准并符合项目要求。
对土壤进行综合分析,除去含量过高的杂质和有机物,以保证土壤的纯度。
2. 规范施工操作:施工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控制水泥与土壤的配比,保证投入量的准确性。
混合过程中要充分搅拌,确保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3. 做好基层养护: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湿润养护,保持基层湿润状态,防止水泥早期干燥和龟裂。
养护时间一般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水泥强度发展规律来确定,不能过早开放交通。
4. 强化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监控,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确保基层质量的达标。
5. 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总结: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及养护等方面有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采取的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料第一次洒水闷料要注意洒水均匀,防止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角,所洒水量应使粒料的含水量较混合料的最佳含不量小2%~3%,以减少收缩裂缝。
(2)压实机机及压实方法的选择,先用6~8t光面压路机碾压1~2遍,再用12~18t振动压路机碾压,打夯机主要夯实压机压不到的边角。
碾压方法通常为:直线段时,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
(3)碾压层的厚度不应过厚,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
(4)、按规范要求对粒料取样试验。
2、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采取的措施:(1)、根据底基层标高,拱度及宽度放出粒料基层标高、拱高、铺筑宽度。
(2)、根据混合料松铺系统数计算出松铺厚度,水泥稳定粒料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3)摊铺料后,应挂线检查;(4)摊铺水泥快速整平1~2遍后,用拌和机拌合1遍,拌和均匀后,立即进行初步整平和整形;(5)、用轻型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并用新拌的水泥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
同时,应检查坡度和路拱,特别是注意接缝处的整平,接缝必须顺适平整;(6)、找平补整后,人工用锹和耙先把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型,轻型压路机碾压后,再找平。
(7)、重型压路机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或人工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稳定层的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采取的措施:(1)、施工基层前,应对底基层纵横标高进行检查,如超出容许范围,则必须进行调整。
(2)、应较准确确混合料松铺系数;(3)、摊铺料、拌和应均匀,平整;(4)、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杜绝偷工减料,保度基层设计厚度。
二、排水管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排水管接口漏水排水管接口漏水:排水管入口有水,但出口水量很小甚至无水。
预防措施:管道接口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治理方法:挖开管上部覆盖土,重新做管道接口。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等特点,大量应用于各等级公路,但经过较短的通车运营,其结构和材料缺点也显露出来,即极易产生早期裂缝。
关键词: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防治引言从公路建设方面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比较普遍。
但是,由于实际施工中存在质量通病,所以存在较多隐患,而且在竣工后的道路使用过程中,伴随着诸多问题的发现,大大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降低了使用率,也影响了其功能的完全发挥。
1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分析1.1混合料碾压不密实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混合料碾压不密实的问题,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其一、石料场筛分之后的粒料规格没有达到施工设计标准,并且在进行粒料堆放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分类堆放,没有设置隔墙,导致各种规格的粒料混乱堆放,进而出现各种集料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
其二、拌合站在利用装载机进行装料的时候,因为粒料混乱堆放,导致出现混掺问题的出现。
其三、堆料场的排水设施不完善或没有设置遮雨棚,当降雨的时候,就会增大骨料的含水量,导致各种粒料的掺配重量难以控制。
其四、拌合站进料仓被大块粒料堵塞,导致配料机无法进行正常的作业。
其五、拌料机加水设施出现异常,导致混合料拌合不均匀,无法达到最佳含水量。
其六、碾压机械设备组装不合理,在进行碾压施工的时候,缺乏有效的配合,导致出现碾压不密实的问题。
1.2平整度偏差问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下承层平整度差(底基层、土路基平整度较差),会出现摊铺厚度不均匀、压实系数不同,碾压时就会出现平整度较差的情况;其次、拌合过程中,往往因配合比的控制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含水量过大、或者水泥量过多、或者搅拌不均匀、细料使用量过大等,都会造成施工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降低或者产生偏差;第三、施工中,因摊铺过程,会出现运输车辆倒车不当,或者与摊铺机发生碰撞等,都可能造成路面损坏、负荷过大、甚至停工等问题,会导致路面平整度的下降或者出现路面平整度偏差等;第四、摊铺施工中会进行收斗工序,但实践经验表明,有时会出现收斗误差或者不良收斗现象,因此,可能产生粗骨料的集中,造成“窝料现象”,使平整度降低;第五、在碾压施工阶段,碾压机本身质量大,会在调头、急刹车等情况下,造成路面混合料的挤压,或出现变形,因此,导致平整度下降;第六、对施工接缝的处理方面,若因技术管理不善、技术人员施工疏忽等,可能会对接缝位置造成不适当处理,从而造成路面平整度下降;第七、施工管理方面,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不到位,监督缺失,或对问题未进行及时沟通,使施工方未能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整体施工质量下降,因此,平整度偏差问题的原因较多,在预防与治理中,需要细致化分析与处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定碎石基层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水稳定性及原材料的广泛性和高度的施工机械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施工中却容易出现一些通病。
本文就其质量通病作简要论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1、离析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加强对混合料级配的检测,确保粗细集料比例在级配范内;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及时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例如:运输车倒车时碰撞摊铺机,以及摊铺过程中不良的收斗习惯;定期对拌合站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计量精度;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应及时将其挖除换填后再碾压。
2、压实度不足碾压机械及碾压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定,要安排质检人员对整个压实工序进行监督,杜绝压现象,控制好压实遍数和碾压速度,混合料在拌合时的含水量原则上比最佳含水量高2%—3%,以保证在最佳压实及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基层达到最大压实度;及时对混合料配比进行检测,严格控制粗细集料比例在级配范内。
3、平整度差严格施工报验程序,对下承层的高程和平整度进行验收,检测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集料摊铺时的离析现象;控制集料拌制规范性;碾压顺序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压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采用拉线进行检测松铺高度,对低洼处及时修整,保证在压实后满足平整度要求。
4、高程控制差在严格控制平整度的基础上,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校核工作,确保控制点准确性;根据规范及施工经验选
择适当的松铺厚度,碾压后及时检测。
5、表面松散现象基层压实成型后,必须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洒水车喷头必须采取喷雾式,养生期不少于7天;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潮湿;对施工区采取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
总之,要预防水泥稳定碎石各种质量通病,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把握好各施工要点,才能减少质量通病,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解决方案与经验总结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解决方案与经验总结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遭遇一系列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解决方案和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对水泥稳定基层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探讨。
一、解决方案:1.设计选材合理:水泥稳定基层的材料选用应与设计要求相适应。
在选择水泥和掺合料时,应根据现场条件、设计要求以及使用环境综合考虑,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2.施工操作规范:施工操作是影响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充分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
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控制水泥稳定基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严禁出现浇注不均匀、掺合料不均匀等质量问题。
3.养护措施到位: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需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
在对水泥稳定基层进行养护时,要确保养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同时控制养护期间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水泥的早期强度发展,提高基层的整体质量。
4.质量检测与验收:在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通过合理的采样,对水泥稳定基层的密实度、稳定性以及抗压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基层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经验总结:1.加强前期调研:在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
对工程地质、地下水位、土质情况以及场地平整度等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2.科学管理施工过程: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项作业工序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3.加强现场质量监控: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现场需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点,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基层的稠度、配合比、压实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进行纠正。
4.经验总结与传承:在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其传承给后续施工人员。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解决办法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解决办法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例如抗剪强度不达标、水泥浆水分控制不当等问题。
这些通病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解决办法,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一、抗剪强度不达标的解决办法抗剪强度是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抗剪强度不达标时,可能会导致路面塌陷、车辙、裂缝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抗剪强度不达标的常见办法:1. 控制水泥含量:适当提高水泥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稳定基层的抗剪强度。
通过试验确定适合的水泥掺量,并进行控制。
2. 优化水养护工艺:养护期间,保持基层的湿润度对水泥稳定基层抗剪强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控制水养护的时间和水量,以保证基层充分养护。
3. 添加化学掺合料: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掺合料,可以改善水泥稳定基层的抗剪强度。
常用的化学掺合料有硅灰、粉煤灰等。
二、水泥浆水分控制不当的解决办法水泥浆的水分控制不当会导致基层干燥不均匀、收缩变形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水泥浆水分控制不当的常见方法:1. 合理调整水泥浆比例:通过合理调整水泥浆比例,控制水分的含量,以达到理想的水泥浆粘结性能。
2. 采取适当养护措施:在浇筑后及时浇水养护,确保水泥浆充分水化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基层达到设计要求。
3. 使用改性剂:适量添加改性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稳定性和控制水分含量。
常见的改性剂有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等。
三、其他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抗剪强度和水分控制外,水泥稳定基层还可能遇到其他质量通病,例如脆裂、开裂等。
以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常见办法:1.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工程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2. 加入合适的填料:根据工程需要,适当添加合适的填料,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3. 适当调整粒径分布:通过调整不同粒径的骨料比例,可以改善基层的力学性能,降低开裂和脆裂的发生。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水泥稳定基层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基层处理方式,它能够提高道路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水泥稳定基层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给道路建设与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本文将从原因及预防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
一、原因分析1. 原材料问题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
若选用的水泥品质较差、杂质含量较高,或者骨料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会导致基层质量不达标。
2. 水泥与骨料配合比例不当水泥与骨料在稳定基层中起到相互黏合和填充作用,若配合比例不当,会导致基层强度不够或过高,进而影响基层的稳定性。
3. 施工工艺不当施工工艺的不当也是影响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对水泥的拌和时间控制不当、施工浇筑厚度不均匀、未达到充分压实等,都会导致基层质量不稳定、强度不达标。
二、预防方法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首先,要选择合格稳定剂(水泥)和骨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只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才能保证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
2. 合理设计配合比例根据工程的需要和原材料特性,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例。
在配合比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水泥与骨料的黏结性和填充性,确保基层的稳定性。
3. 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施工工艺是预防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对水泥与骨料的拌和时间控制,保证充分拌和。
同时,要均匀浇筑水泥稳定基层,并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压实,确保基层强度和稳定性。
4. 加强质量监控与验收在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控与验收工作。
通过严格的施工记录和实地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水泥稳定基层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水泥稳定基层质量不达标会给道路的使用带来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方法。
要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合理设计配合比例,优化施工工艺,并加强质量监控与验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确保道路的安全与可靠性。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施工污染少、早期强度增长快、板块整体稳定性好等优点,是目前较常用的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结构形式,但水泥稳定基层及易产生裂缝,若有裂缝出现必将引起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因此,必须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加强预防,消除病害,使水泥稳定碎石具有高强度、抗裂性好的性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优点。
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把控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并以此来提高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通病产生原因;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分析①稳定性强。
由于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道路似比拥有水泥混凝土的稳定性优势。
②总费用低。
由于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道路所使用的年限相对较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路面重复施工造成的费用。
③半刚性也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征之一,但是和水泥混凝土相比,两者不仅存在着相同之处,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说,都具有半刚性的特征,但在本质上却不同。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成因2.1 开裂问题(1)在材料配比设计中,水泥用量过高。
在以往工程施工中,其设计强度较高,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如此可以加强基层刚度,但水泥用量大会引发收缩裂缝、干缩裂缝等病害。
(2)使用了大量的细集料。
一些公路工程施工中会使用较多细集料来提高道路平整度,但同样加大了干缩裂缝产生的概率。
(3)在材料拌合中没有控制好用水量,使得混合料含水量出现较大变化而造成干湿不均,可能引发干缩裂缝问题。
(4)后期养护质量差。
完工后不注重工程后期养护,洒水、覆盖处理不到位,会导致基层产生温度裂缝。
2.2 平整度偏差(1)下承层处理中平整度较差,进而导致摊铺厚度较大,会降低碾压平整度产生偏差。
(2)材料拌合中各项材料配比不合理,特别是含水量、细料用量等过高的情况下,拌制不均会引发平整度偏差问题。
(3)摊铺施工中运输车辆运行与摊铺机碰撞,路面被损坏,或者加大了荷载,使得平整度出现偏差。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解析及预防措施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解析及预防措施水泥稳定基层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层结构,它能够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然而,水泥稳定基层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解析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原因出发,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断面不与设计要求一致水泥稳定基层的断面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
这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偏差或错误导致的。
例如,在施工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基层的厚度,或者基层的宽度不均匀。
这些偏差会导致基层的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层的厚度和宽度符合规范。
同时,要进行充分的现场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未充分混合均匀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问题之一是未充分混合均匀。
无论是在稳定剂的选用还是施工过程中,若未能将水泥和土体充分混合均匀,会导致基层强度不均匀,出现松散或粘结不良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选用合适的稳定剂,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比。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或反复翻搅的方法,确保水泥和土体充分混合,并达到一定的均匀性。
最后,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强度未达到要求水泥稳定基层的强度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如果基层的强度未达到要求,会导致路面出现褶皱、裂缝等问题,影响行车安全。
要保证基层的强度达到要求,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选用土体和稳定剂时要慎重,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合物的配比准确,并且按照规定的固化时间和养护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强度检测,确保基层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基层表面不平整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平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若基层表面不平整,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振动和沉降等原因导致的。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2019年10月控制在了2400L/h ,并且还对短起下频率进行了严格控制,将其控制在了24h 之内。
通过调整钻井液的流动性的方式,现场工程师充分提升了钻井液的携岩指数,确保钻井液的携岩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2.4应用成果在合理地应用了钻井液技术之后,相关工作均得到顺利进行。
且与该区块的其他井相比,参与研究的项目效果更优,且对比明显。
在施工建设阶段,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划眼和坍塌的复杂状况,且整体钻井的速度也提升到了30.5%以上,极大地节约了钻井的周期。
除此之外,应用了新型的钻井液技术之后,钻井的超强包被抑制剂的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钻井中产生的钻屑也得到了良好保存,没有出现分散的问题。
2.5发展方向2.5.1一体化发展在今后的发展阶段,钻井液技术的研究领域和施工建设单位,要更加重视到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技术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当前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水平和相关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技术也越来越高。
国家应趁此机会加强对石油工程项目领域的管理,同时加快相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将技术研发和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
在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引入的同时,实现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为我国石油工程资源开发领域的稳定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2.5.2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钻井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要依靠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科技优势。
在石油领域当中,市场化境的竞争越发激烈,高素质人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石油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石油领域对于人才和技术要求较高,企业要加大技术、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通过采取持续创新的方式,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5.3规范性发展上述发展方向之外,钻井液技术还需要做好现场监督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钻井液技术朝规范性的方向发展。
石油工程项目在实施钻井施工中,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有效管理和规范性组织工作,石油企业要根据现场施工的状况,组织专业的团队,定期进行现场施工和监督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文章以公路为主题,探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方面的相关问题。
首先,从质量通病的角度,对裂缝、强度偏差、平整度偏差等进行了简单说明,主要分析了成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希望通过文章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交流与讨论,同时希望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标签: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防治
从公路建设方面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提供较好的力学性能、整体性能,易于施工中的机械摊铺,其材料选择的范围较大,就地取材的可能性高,而且具有抗冻、稳定、耐久等优点,因此,受到了道路路面基层施工方面的青睐,其应用也比较普遍。
但是,由于实际施工中存在质量通病,所以存在较多隐患,而且在竣工后的道路使用中,伴随着诸多问题,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降低了使用率,也影响了其功能的完全发挥。
1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原因
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步完成,城市化建设的程度越来越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普遍化的交流,而且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公路建设。
另一方面,由于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加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提供较好的力学性能、整体性能,易于施工中的机械摊铺,其材料选择的范围较大,就地取材的可能性高,而且具有抗冻、稳定、耐久等优点,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从实际的公路使用情况与相关调查来看,因为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出现了诸多问题,以下对裂缝问题、平整度偏差、强度偏差、碾压密实度不足等通病进行说明,并浅析原因。
质量通病一,存在裂缝问题。
其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公路施工中,对路面平整度的要求较高,而且为了方便施工,对细集料的用量较大,因此,造成了干缩裂缝出现;第二,在配合比的设计方面,往往应用水泥的量较大,因而造成了配合比例的不科学,加上设计强度在实践中的要求较高,所以,会使基层的整体刚度增加,从而引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第三,在混合料搅拌时,对拌合水量的控制不严格,有时存在对水泵工作参数的调整,因而会出现用水量较大的现象,因此造成的问题是,混合料含水量增加,干湿度不均匀,以致出现干缩裂缝现象;第四,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后期的维护问题,由于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对施工人员缺乏培训,管理人员又不太重视,因而,对于公路的养护仅仅停留于形式上的洒水、覆盖,对水量的多少、洒水的时间、覆盖的薄厚、环境影响等都不能进行综合考虑,投入较少、养护不到位,所以造成了混合料干湿不均的问题,以此导致温度裂缝、干缩裂缝。
质量通病二,存在平整度偏差问题。
其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由于下承层平整度差(原底层、土基层平整度较差),会增大摊铺厚度,碾压时就会出现平整度的下降现象,因而造成平整度偏差;其次,拌合过程中,往往因配合比的控制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含水量过大、或者水泥量过多、或者搅拌不均匀、细料使用量过大等,都会造成施工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降低或者产生偏差;第三,施工中,因摊铺过程,会出现运输车辆倒车不当,或者与摊铺机发生碰撞等,都可能造成路面损坏、负荷过大、甚至停工等问题,因此,会导致路面平整度的下降或者出现路面平整度偏差等;第四,摊铺施工中会进行收斗工序,但实践经验表明,有时会出现收斗误差或者不良收斗现象,因此,可能产生粗骨料的集中,造成“窝料现象”,因此,使平整度、强度降低;第五,在碾压施工阶段,由于碾压机本身质量大,会在调头、急刹车等情况下,造成路面混合料的挤压,或出现变形,因此,导致平整度下降;第六,对施工接缝的处理方面,若因技术管理不善、技术人员施工疏忽等,可能会对接缝位置造成不适当处理,从而造成路面平整度下降;第七,施工管理方面,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不到位,监督缺失,或对问题未进行及时沟通,使施工方未能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整体施工质量下降,因此,平整度偏差问题的原因较多,在预防与治理中,需要细致化分析与处理。
质量通病三,存在强度偏差问题。
其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泥中的矿物成分、分散度不适当;第二,在水泥稳定集料的级配方面不科学;第三,含水量不适当;第四,拌合不均匀,碾压时间把握不当;第五,养护不当。
质量通病四,存在混合料碾压密实度不足的问题。
其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料的分筛存在问题,未能达到要求标准,堆放石料时,可能存在混料现象或者其他粒料因没有隔离而混入其中;第二,装料过程中,因乱堆乱放位置导致混掺或过剩;第三,在拌合过程中,因料仓堵塞,可能存在非正常作业;第四,排水设施不完备,造成集水现象,造成含水量上升,细料被溶解或冲走,而粗料相对增加;第五,因加水设施不完善或者发生异常,致含水量不当,造成混合料拌料不均匀;第六,碾压设备装配存在问题,或者碾压施工配合欠当等,都是造成碾压不密实的因素。
2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2.1 裂缝问题的预防措施
首先,按照标准要求,在其范围内对水泥用量适度减低,设计合理强度;通常情况下,以5MPa为宜,配合比设计强度控制在4.0-4.5MPa;其次,对集料级配进行适当调整,减少细集料的使用量,以密实型骨架为宜;最好从过筛(4.75毫米)时,就控制通过率,以35%的细集料为宜;应该减少离析,加大粗集料比重,同样进行过筛率控制(19.0毫米),以80%为宜;具体的级配范围、控制要点可参看表1。
2.2 平整度偏差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在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验收时,应该进行仔细勘查,对其平整度、
高程等进行测量,保障指标在合格范围以内;第二,对于不合格的或超过标准要求的,应该勒令施工方进行填平处理,做好施工质量保障;第三,在施工前,应该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细致的探讨,甲乙双方应该尽可能地在材料进购、运输、用料拌合、摊铺施工、碾压施工以及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进行细致的技术准则罗列,并签署有效合同;第四,在具体施工中,应该采用计划与统计的先进管理方法,通过与技术要求中的原则相符合的表格,进行施工数据采集,并做好监督,增加施工环节的科学管理与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第五,对于拌合作业的开展、作业、试验等严格操作,并做好检查检验工作,并对质检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加强监督、管理,使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拌合操作,防止因材料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发生,尤其应该注重技术管理与控制,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控制,确保公路平整度合格。
2.3 强度偏差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选料应该细致,稳定级配,以砂砾、碎石、砂性土为主;第二,应该以硅酸盐水泥为宜,禁止铝酸盐水泥;第三,需严格进行试验,确保水泥含量与级配范围;第四,对配料的各种要素进行权衡,如水泥用量、含水量、砂石量等进行科学试验,合理配置,严格操作;第五,混合料的强度等级验证应该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第六,在实际的碾压施工阶段,应该使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条件得到满足,保障施工中的干湿均匀;以此增加其稳定性、强度。
2.4 对混合料碾压不密实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对材料进行严格过筛,尤其应该做好分类管理,使堆放有理有序,最好设置区域划分,使每种材料集中堆放,并做好原料与筛料的分类堆放;第二,应该选择隔墙堆放,对于细骨料进行覆盖,并加强排水设施的改善;第三,在拌合中,最好以科学技术为主,引入语音控制系统、自动计量设备,做好料斗清理与检查,防止堵塞现象发生;第四,装载时,应该使料仓供料保持均衡,控制速度,可随用随加,防止串仓现象的发生。
3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优点多、功能强,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加上对其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结构操作、水泥剂量、级配范围、含水量以及施工工艺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施工标准进行,并且做好施工管理与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
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具有完整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队伍建设,以此,加强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从而提升整体上的施工管理水平,保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志鑫.路面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处理[J].山西建筑,2009(29).
[2]蒋传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2010(18).
[3]靳俊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及质量通病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6).
作者简介:沈霞明(1976,10-),男,江苏如皋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公路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