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化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1)

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化学科(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为:H :1 C : 12 O:16 Ca:40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10题每题各2分,11--18题每题各3分,共44分)1.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物量的多少C.反应物的性质D.反应的快慢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D、②④3.以下反应可以用熵判据来解释的是()A 、N2(g)+2O2 (g)=2NO2 (g) ⊿H1=+67.7kJ/mol;B.CaO(s)+CO2(g)==CaCO3(s) △H=-175.7kJ/molC.(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D.2H2(g)+O2(g)==2H2O(l) △H=-285.8kJ/mol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B.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向氯水中加CaCO3后,溶液漂白性增强D.在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5.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 0.5mol·L-1·S-1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D.υ(D)= 1 mol·L-1·S-16.在下列平衡2CrO 42-(黄色)+ 2H+Cr2O72-(橙红色)+ 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A.H+B.OH-C.K+D.H2O7.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0×10-14,K W(35℃)=2.1×10-14。
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附答案)

嘉峪关市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理科)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 1 C — 12 O — 16 Na —23第I 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已知2SO2+O 22SO 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2的能量B .SO 2和O 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总能量C .SO 2和O 2的总能量一定低于SO 3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3、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C(s)+12O 2(g)===CO(g) ΔH =-110.5 kJ ·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 ·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 ·mol -1D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 ·mol -15.t ℃时,水的离子积为Kw ,该温度下将a mol /L 一元酸HA 与b mol /L 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条件是 ( )A. 混合液的PH =7B. 混合液中,c(H +)=KwC. a =bD. 混合液中,c(H +)=c(OH -)=10-7mol/L6.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 / L 的两种气体X 2和Y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达平衡后[X 2]为0.4 mol / L ,[Y 2]为0.8 mol / L ,生成的[Z]为0.4 mol / L ,则该反应式(Z 用X 、Y 表示)是 ( ) A. X2+2Y 2 2XY 2 B. 2X 2+Y 2 2X 2Y C. 3X2+Y 22X 3Y D. X 2+3Y 22XY 37.可逆反应R (g)+P(g)Q(g)+S(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R 、P 、Q 、S 浓度相等B .反应前后压强不变C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 .R 、P 、Q 、S 浓度不变 8.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A. H2(g)+I 2(g)2HI(g) B. 3H 2(g)+N 2(g)2NH 3(g)C. 2SO2(g)+O 2(g)2SO 3(g) D. C(s)+CO 2(g)2CO(g)9、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硫酸钡B.二氧化硫C.铜D.氯气 10.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 + OH -(aq) = H 2O(l ) △H = -57.3 kJ ·mol -1对下列反应:CH 3COOH(aq)+NaOH(aq) = CH 3COONa(aq) + H 2O △H = -Q 1 kJ ·mol -121H 2SO 4(浓) + NaOH(aq) = 21Na 2SO 4(aq) + H 2O(l ) △H = -Q 2 kJ ·mol -1 HNO 3(aq) + NaOH(aq) = NaNO 3(aq) + H 2O(l );△H = -Q 3 kJ ·mol -1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 1、Q 2、Q 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Q 2>Q 3>Q 1B .Q 2>Q 1>Q 3C.Q 1=Q 2=Q 3D .Q 2=Q 3>Q 111.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体积的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仍相同,则m 和n 的关系是( )A .m=nB .m>nC .m<nD .不能确定 12.在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醋酸溶液可以与纯碱反应产生CO 2B .相同PH 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和同样颗粒大小的锌粒反应,产生H 2的起始速率相等C .10mL1mol /L 醋酸溶液恰好与10mL1mol /L 的NaOH 溶液完全反应D .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13.对于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25 ℃和1.01×105 Pa 时,反应2N 2O 5(g)===4NO 2(g)+O 2(g) ΔH =+56.76 kJ/mol 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B .是放热反应C .是熵减少的反应D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500 ℃V 2O 52SO 3 ΔH =-196.6 kJ/mol 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16.已知:Zn (s )+O 2(g )=ZnO (s ) △H =-348.3kJ ·mol -1;2Ag (s )+O 2(g )=Ag 2O(s) △H =-31.0kJ ·mol -1。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提纯和分离等知识。
2﹒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 = + 56.76kJ/mol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G=△H-T△S,自发进行,△G<0,根据反应方程式,△S>0、△H>0,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知识。
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答案】B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4﹒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C 4H 9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烷烃的性质稳定,乙烷不与浓盐酸发生反应,故错误;B 、C 2H 4+H 2O →CH 3CH 2OH ,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C 、C 4H 10有2种同分异构体,即(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因此一氯代物有4种,故错误;D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等效氢等知识。
5﹒ 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来冷却镁蒸气的是( )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D .氩气【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镁可以和CO 2、O 2反应,因此冷却镁不能用空气、CO 2和氧气,故选项D 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镁的性质等知识。
6﹒ 已知反应:①2C(s) + O 2(g) = 2CO(g) △H = -221kJ/mol ②H +(aq) + OH -(aq) = H 2O(l) △H =-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 5 kJ/mol 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 .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lmol 水,放出57.3kJ 热量CH 3CHCH 3 CH 3CH 3CH 2CH 2CH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燃烧热: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释放的热量,即C燃烧生成CO2,因此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故正确;B、△H有正负号,因此①的反应热是-221kJ.mol,故错误;C、中和热应是57.3kJ·mol-1,故错误;D、醋酸是弱酸,其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错误。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

陇东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14 Na-23 Cl-35.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B.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C.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D.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2. 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O2ΔH<0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3.将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1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稀溶液中,1 mol CH3COOH和1 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5.可逆反应N2+3H22NH3,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4 mol N2和6mol H2,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A.0.2 mol·L-1 B.0.15 mol·L-1 C.0.05 mol·L-1 D.0.1 mol·L-1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气体分子。
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附答案)

嘉峪关市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文科)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N—14 O—16 Na—23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第I卷选择题(共65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小题每题1分,16-40小题每题2分,共65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纤维素B. 蛋白质C. 油脂D. 塑料2、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物质是()A.Si B.SiO2C.Na2SiO3D.CaSiO3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4、下列物质中,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的是()A.N2B.SO2C.CO2D.CO5、居室装修所使用的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气体,长期接触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该挥发性物质是()A.甲醛B.氡C. COD. NO26、2010 年广州亚运会的良好环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是()A. 贯彻“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可降解塑料B. 加速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 发展低碳经济,推广城市太阳能照明系统D. 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7、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退色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油存放过久,会有一种难闻的“哈喇”味,但不影响食用B. 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C.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具有两性,但蛋白质没有两性9、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会产生银镜现象B.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C.油脂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D.不慎误食重金属盐离子,应立即喝大量牛奶来缓解毒性,以减少人体蛋白质中毒的程度1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B.淀粉和纤维素C.核糖和脱氧核糖D.丙氨酸、甘氨酸11、下列叙述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A.动物的皮经过药剂鞣制后,变成柔软坚韧的皮革B.打针时用医用酒精消毒C.蛋白质溶液加入食盐变浑浊D.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动物标本12、关于生物体内必需的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缺少或者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患各种代谢疾病B.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食欲不振C.人体缺钙,可以多喝硬水补钙D.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食用铁强化酱油预防13、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
验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必修)(附答案)

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化学(必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N-14 Al-27 S- 32Ba-137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1.为了改善空气质最,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B.淘汰落后产能,将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迁往农村C.控制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实行机动车限号行驶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努力实现“原子经济”2.中美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报告说,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已在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并将其保存.聚苯乙烯属于()A.合金B.硅酸盐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3.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Am)放射源的电离室.A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241 B.146 C.95 D.514.下列有关胶体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混合物B.胶体比溶液更隐定C.都属于分散系D.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5.在含有大量的Ba2+、OH﹣、NO3﹣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Na+B.H+C.SO42﹣D.NH4+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B.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H+ [::]ˉC.乙烯分子的结构式:CH2=CH2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 = 2 Fe3+ + 3SO42ˉ7.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可燃冰的燃烧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C.石灰石高温分解D.锌粒与稀硫酸反应8.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氕()和氘()B.O2和O3C.乙烷和丁烷D.正丁烷和异丁烷9.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CaO B.CO2C.K2O D.NaOH10.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硅酸钠可用作木材防火涂料B.Fe2O3可用作外墙涂料C.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供氧剂D.铝制容器可以贮运稀硝酸11.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B.X、Y、Z的浓度都相等C.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X、Y、Z的分子数之比为1:3 : 2 12.如图所示的某有机反应,其反应类型为()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水解反应D.氧化反应1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①②③④A.实验①中溶液变黄色B.实验②试管中混合溶液变红色C.实验③中烧瓶内溶液变红色D.实验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1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Al2O3→NaAlO2B.SiO2→H2SiO3 C.Na2O→Na2CO3D.Fe→FeCl31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L1 molL﹣1KCIO3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C.16g O2与16g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1 mol 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16.黑火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干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了爆炸。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说明: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Fe:56 Cu:64 S:32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获得洁净的燃料B .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的开发利用C .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D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2.反应3A(s)+3B(g)===2C(g)+D(g),经3 min ,B 的浓度减少0.9 mol ·L -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 .用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 ·L -1·min -1B .分别用B 、C 、D 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是3∶2∶1C .在2 min 末的反应速率,用B 表示是0.3 mol ·L -1·min -1D .在2 min 内的反应速率,用C 表示是0.3 mol ·L -1·min-13.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按酸碱性的一定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 厨房清洁剂 醋 肥皂 B.醋 厕所清洁剂 厨房清洁剂 肥皂 C.厕所清洁剂 醋 肥皂 厨房清洁剂 D.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肥皂 醋4.下列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 、用量筒量取KMnO 4溶液12.00mL B 、测定中和热时将NaOH 溶液迅速一次性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盖好盖板C 、常温下,测得0.01mol/LNaHCO 3溶液的pH 值=12D 、加热蒸发FeCl 3溶液,获得FeCl 3固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由实验直接测定B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用活化能来引发C .200ºC 、101KPa 时,1g 氢气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 气体,放出7.45kJ 热量,则此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mol kJ H HI I H g g g /9.142)()(2)(2-=∆=+D .没有物质的变化,就不能引发能量的变化6.对于溶液中的反应:2KMnO 4+10FeSO 4+8H 2SO 4===5Fe 2(SO 4)3+2MnSO 4+K 2SO 4+8H 2O ,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 )A .加水B .增加同浓度FeSO 4的用量C .加压D .加入少量KMnO 4晶体 7.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A(g)+3B(s) 2C(g),增大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在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3B(g) 4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达到平衡的是 ( )A.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amol A 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9.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2(g)2(g)(g)A .44.8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 的氢气和22.4 L 的氟气吸收546.6 kJ 热量 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 C .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 mol H —F 键的键能比1 mol H —H 键和1 mol F —F 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11.对于可逆反应,A 2(g)+3B 2(g)2AB 3(g )(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2.常温下,pH 值相同的三种盐NaX 、NaY 和NaZ 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NaX>NaY>NaZ 。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完成本卷所需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016 S 32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燃烧都是吸热反应 B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 2.下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2SO 2+O 2===2SO 3 ΔH =-196.6 kJ/mol 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 A .CO(g) +1/2O 2(g) ==CO 2(g); △H =-283.0 kJ/mol B C(s) +1/2O 2(g) ==CO(g); △H =-110.5 kJ/mol C. H 2(g) +1/2O 2(g)==H 2O(g); △H =-241.8 kJ/molD.2C 8H 18(l) +25O 2(g)==16CO 2(g)+18H 2O(l); △H =-11036 kJ/mol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 mol·L -1,经过4 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 mol·L -1,则在这4min 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0.2 mol·L -1·min -1B.0.1 mol·L-1·min-1C.0. 04 mol·L-1·min-1D.0.08 mol·L-1·min-16、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20℃20mL 3mol/L的X溶液B.20℃20mL 4mol/L的X溶液C.20℃20mL 2mol/L的X溶液D.10℃20mL 4mol/L的X溶液7、设C+CO2CO ∆H > 0,反应速率为v1,N2 +3H22NH3∆H < 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B.加入一种反应物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9、反应X(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1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12、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NaHCO3===Na++H++CO2-3C.H 2CO32H++CO2-3D.Na2SO4===2Na++SO2-41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Cl溶液中无OH-B.NaOH溶液中无H+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 W=c(H+)·c(OH-)=10-14 15、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c3c+c3COO-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常数减小D.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16、将10 mL pH=1的CH3COOH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的pH为()A.2B.2<pH<7C.1<pH<2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8种有机物:①CH 2=CH 2;③CH 3OH ;④CH 3Cl ;⑤CCl 4;⑥HCOOCH 3;⑦CH 3COOCH 2CH 3;⑧CH 3COOH ,按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 )A .4类B .5类C .6类D .8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 3CH 2OH 和2 mol CO 2B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 2SO 4、CuSO 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 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 甘油和3 mol 高级脂肪酸D .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溴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丙醇;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 .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甲苯和高锰酸钾反应制苯甲酸C .1—氯环己烷制环己烯;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丙烷D .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丙醇中的氧为188O ,它与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B.用乙酰水杨酸与适量NaO H溶液反应制备C.向柠檬醛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若溶液褪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醛基•D.、、三种氨基酸脱水,最多可生成6种二肽。
5、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②B. ③④C.②③D.①④6、下列几种有机物:(a)饱和一元醇,(b)饱和一元醛,(c)饱和一元羧酸,(d)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羧酸生成的酯,(e)乙炔的同系物,(f)苯的同系物,其中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恒定的有()A.(b)(c)(d) B.(a)(d) C.(b)(c)(d)(e)(f) D.(b)(c)7、苯中可能混有少量的苯酚,通过下列实验能判断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褪色则有苯酚,不褪色则无苯酚.②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没有白色沉淀则无苯酚.④ 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 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A .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8、1 mol 有机物A(分子式为C 6H 10O 4)经水解得1 mol B 和2 mol C ;C 经分子内脱水得D ;D 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CH 2CH 2n 。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化学 期中测试卷卷一(原题卷解析卷答题卡答案卡)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高温制取水煤气()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2.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2(g)⇌C(s)+H2O(l)△H=-131.4kJ•mol-1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 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L CO(g)吸收131.4 kJ热量3.已知CaCO3(s)═CaO(s)+CO2(g)△H=+178.5kJ/mol要使1t CaCO3完全分解,热量由煤炭燃烧提供,至少需要煤炭()千克(已知煤炭热值为33kJ/g)A.27B.54.1C.100D.1544.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进变化的是()A. B. C. D.5.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世界性能源危机,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①核能②柴草③焦碳④太阳能⑤氢能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A.②③⑥⑦B.①④⑤C.③⑥⑦⑧D.①②④6.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D.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7.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 (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的碳燃烧热△H1=a kJ•mol-12K(s)+N2(g)+3O2(g)═2KNO3(s)△H2=c kJ•mol-1S(s)+2K(s)═K2S(s)△H3=b kJ•mol-1则x为()A.3a+b-cB.3a-c+bC.a+b-cD.c-a-b8.HCN无色有杏仁气味的有毒气体,早期广泛用于船舱、仓库的烟熏灭鼠.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焓变△H=-12.1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焓变△H=-55.6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焓变△H等于()A.-67.7 kJ•mol-1B.-43.5 kJ•mol-1C.+43.5 kJ•mol-1D.+67.7 kJ•mol-19.反应2A=B+3C,在20℃进行时其v(A)=5mol•L-1•s-1.已知温度每升高10℃,此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至50℃时,此反应中v(C)是()A.20 mol•L-1•s-1B.40 mol•L-1•s-1C.60 mol•L-1•s-1D.15 mol•L-1•s-110.工业上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H,已知:C(石墨)+1/2 O2(g)=CO(g)△H1H2(g)+1/2 O2(g)=H2O(g)△H2C(石墨)+O2(g)=CO2(g)△H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H3B.△H1<△H3C.△H=△H3-△H2-△H1D.△H=△H1+△H2-△H311.化学反应速率是有单位的,下列表示的不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的是()A.mol/L•sB.mol•(L•min)-1C.mol/(L•min)D.mol•L-1•s-112.用一定量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SO2+O2⇌2SO3,如果v(SO2)=0.05mol/(L•min),则2min后SO3的物质的量为()A.0.2 molB.0.1 molC.0.2 mol/LD.0.1 mol/L1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可表示为()A.v(NH3)=0.010mol•L-1•s-1B.v (O2)=0.010mol•L-1•s-1C.v (NO)=0.15mol•L-1•s-1D.v (H2O)=0.15mol•L-1•s-114.能够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减小压强C.增大压强D.增大浓度15.反应N2+3H2⇌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H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C.N2与H2能100%转化为NH3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16.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mol/L HCl和0.05mol/LH2SO4分别与0.2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CH3COOH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mol/L HCl和0.1mol/LH2SO4与等质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B.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C.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比用98%的浓硫酸产生H2的速率快18.工业合成气(CO2、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于密闭容器中同时存在如下三个反应:I CO2(g)+3H2(g)⇌CH3OH(g)+H2O(g)△H1=-58kJ.mol-lⅡCO(g)+2H2(g)⇌CH3OH(g)△H2=-99kj.mol-lⅢCO(g)+H2O(g)⇌CO2(g)+H2(g)△H3=-41kJ.mol-l在压强分别为P i.P2且起始为一定值条件下,反应体系平衡时CO的转化率(a)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P l<P2B.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减小C.恒压绝热下向反应器中加Ar(g).反应Ⅲ一定不移动D.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时改变CO和CO2比例,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19.下列反应中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CO2与H2O反应B.NaOH与HCl反应C.H2在Cl2中燃烧D.电解水20.可逆反应2NO2(红棕色)⇌2NO(无色)+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问内生成n mo1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1.在一定温度下,1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t1时,N的浓度是M的浓度的2倍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N22.已知25℃、101kPa下,如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1kJ/mol,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41kJ/mol.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C.△H1<△H2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23.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时间/min n(SO2)/mol n(O2)/mol0 0.10 0.060t10.012t20.016A.反应在0~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3)=0.088/t1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 mol SO3和0.010 mol O2,到达平衡时,n(SO2)=0.012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SO2)=0.007 0 mol•L-1,则反应的△H>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050 mol SO2和0.030 mol O2,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大于88%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25.已知反应FeO(s)+C(s)=CO(g)+Fe(s)的△H>0,(假设△H,△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B.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C.任何温度下为非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为自发过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 ______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______ kJ;1mol H2生成NH3 ______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____ kJ;理论上,每生成2mol NH3,____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_____ kJ.27.(10分)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依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反应起始至t分钟,时v(X)正______ v(X)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t=3min,Y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 .28.(10分)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与0.5mol.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b⇌mc+d,经5min 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ol.又知在此反应期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求①m的值为______②b的转化率为______③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9.(10分)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1);△H=-285.0kJ/molC3H8(g)+5O2(g)═3CO2(g)+4H2O(1);△H=-2220.0kJ/mol(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3360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 .(2)已知:H2O(1)=H2O(g);△H=+44.0kJ/mol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30.(10分)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也是重要的化学肥料,工业合成尿素反应如下:2NH3(g)+CO2(g)⇌CO(NH2)2(s)+H2O(g)(1)在一个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发生上述反应合成尿素,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氨气含量如图所示.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______ 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2)氨基甲酸铵是合成尿素的一种中间产物.将体积比为2:1的NH3和CO2混合气体充入一个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2NH3(g)+CO2(g)⇌NH2COONH4(s)将实验测得的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15.0 20.0 25.0 30.0 35.0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熵变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查时间:90分钟考查内容:选修四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11年7月21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④水能⑤太阳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答案】D考点:考查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B.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A.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以C作为还原剂的反应,反应吸热,故B错误;C.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名师点晴】本题通过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不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熟悉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多数的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水解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CO、H2作为还原剂的反应等。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由C(石墨) ===C(金刚石) ΔH > 0,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应用的判断【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应用的判断,注意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中C→CO2,H→H2O(液),S→SO2(气)。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答案
21:(1) C E B (2)A
22 (1)负极:2Fe-4e-===2Fe2+
正极:O2+2H2O+4e-===4OH-
(2)C (3)负
23:(1)铁阴极Ag++e-===Ag银阳极Ag-e-===Ag+AgNO3
(2)红无(3)2Cl- + 2H2O Cl2↑ + H2↑ + 2OH-
(4)4 480 1
24、(1)CH3OCH3(g)+3O2(g)=2CO2(g)+3H2O(l)△H1=﹣1455kJ/mol;
△H=﹣378.8kJ/mol;
(2)①ad;②变小;变小;
(3)CH3OCH3-12 e-+3H2O ===2CO2+12 H+
25(1)—99;+41 (2);
(2)a,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3)减小;P3>P2>P1;
(4)阴CO2+6H++6e-==CH3OH+H2O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检测化学(理科)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检测化学(理科)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或点燃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2.已知:2Zn(s)+O2(g)=2ZnO(s)ΔH=-701.0kJ·mol-12Hg(l)+O2(g)=2HgO(s)Δ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A.-259.7 kJ·mol-1B.+259.7 kJ·mol-1C.+519.4kJ·mol-1D.-519.4kJ·mol-13.已知在298K、101 kPa条件下,1 mol H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42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g)+O2(g) =H2O(g)ΔH=-242 kJ·mol-1B.2H2(g)+O2(g) =2H2O(g)ΔH=-484 kJ·mol-1C.2H2(g)+O2(g) =2H2O(l) ΔH=-242 kJ·mol-1D.2H2(g)+O2(g) =2H2O(l)ΔH=-484 kJ·mol-14.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能使溶液恢复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O B.Cu C.CuSO4 D.Cu(OH)25.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放电时两极反应分别为:Zn +2OH--2e-=Zn(OH)2Ag2O +H2O +2e-=2Ag +2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B.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6.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A.2H++2e-=H2↑B.2H2O +O2 +4e-=4OH-C.Fe-2e-=Fe2+D.4OH--4e-=2H2O +O2↑7.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8.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9.对于反应A(g)+3B(g) 2C(g)+2D(g)在以下表示的反应速率中,速率最快的是A.υ(A)=0.2 mol·L-1·s-1B.υ(B)=0.6 mol·L-1·s-1C.υ(C)=0.4 mol·L-1·s-1D.υ(D)=0.5 mol·L-1·s-1,10.反应速率υ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υ可表示为υ=k c m(H2) c n(Cl2),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数据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朱爱斌;核卷人:袁金坤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 Br-80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机物的是A、CO2B、C2H6C、HCHOD、CH3OH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苯和乙醇C.硝基苯和水D.己烷和溴苯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B.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C.乙烯的电子式:D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N AB.7.8g 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 AC.1mol C2H5OH和1mol CH3CO18OH反应生成水的中子数为8N AD.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卤代烃B.羧酸C.醛D.醇6.能把氢硫酸、苯酚溶液、乙酸溶液、苯和已烯五种液体区别开的一种试剂为()A.Na2CO3溶液B.溴水 C.新制氢氧化铜 D.福尔马林7.某炔烃与氢气加成得到2,3-二甲基戊烷,该炔烃可能有的结构简式有A.1种B.2种C.3种D.4种8.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A.乙炔B.乙烯C.乙烷D.苯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0.有机物分子中,当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例如,右图有机物分子中带“*”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B.与NaOH水溶液反应C.发生银镜反应D.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普罗加比对癫痫、痉挛和运动失调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普罗加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子在1H核磁共振谱中有12个峰B.一定条件下,1 mol普罗加比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久置在空气中的普罗加比会因氧化而变质D.普罗加比可以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反应,也可以和盐酸反应12.按图示装置,实验能够成功的是A B C DA.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B.装置用于测定乙醇的结构式C.装置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D.装置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1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事实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丙烯和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C.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甘油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氢气比前者多D.苯酚可以与NaOH反应14.山萘酚(Kaempf erol)结构如下图所示,且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茶叶中,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及保护肝细胞等作用。
下列有关山萘酚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式中含有羟基、醚键、酯基、碳碳双键B.可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C.可与NaOH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D.1 mol山萘酚与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Br215.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3CH2CH2Cl+NaOH 水————→△CH3CH=CH2↑+NaCl+H2O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 +H2O → 2C6H5OH +CO32-C.乙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并加热CH3CHO+2 Cu(OH)2+OH-−→−∆CH3COO-+ Cu2O↓+3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 === CO2↑+H2O+2CH3COO-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16.(12分)(1)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填序号)«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属于芳香烃的是;属于卤代烃的是;属于醇的是;属于酚的是;属于醛的是;属于酮的是;属于羧酸的是;属于酯的是。
(2)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序号)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由乙烯制备聚乙烯③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④由乙炔制氯乙烯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属于加聚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17.I.(10分)按要求书写名称或结构简式:(1)羟基的电子式;(2)﹣C3H7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3)CH3-CH2-CH-CH3CH2CH3的系统命名为;(4)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支链最多的烷烃的结构简式;(5)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名称是.18.(18分)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丙烯的加聚(2)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单质溴在60℃时发生1,4-加成(3)甲苯制备TNT(4)1,2-二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5)乙醛的还原:(6)乙二醇和乙二酸脱水成二元环酯19(10分).根据下面的合成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2)①的反应类型是、③的反应类型是(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20.(6分)右图是某烃A分子的球棍模型。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2)A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复分解反应(3)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14分)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I.分子式的确定(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gH2O和8.8gCO2,消耗氧气6.72L(标准状况下)。
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2)质谱仪测定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3)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
II.结构式的确定(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见图甲)。
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乙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III .性质实验(5)A 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 ,B 可合成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C ,请分别写出转化反应化学方程式:A →B : ; B →C : 。
(6)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随即用氯乙烷(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冻麻醉。
请用B 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氯乙烷,要求原子利用率为100%,请写出制备反应方程式: 。
22.(10分)某烃类化合物A ,其蒸汽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42,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 的结构简式为 ,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 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填“是”或“不是”);(3)已知A 、B 、C 有如下转化关系: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类型是 。
ABNaOH 醇 C(C 6H 10)①Br 2/CCl 4 ② △高二(选修)化学期中试卷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A C D A AB AC B C11 12131415C D B ADC C16.(共12分,每空1分)(1)芳香烃:⑨;卤代烃:③⑥;醇:①;酚:⑤;醛:⑦;酮:②;羧酸:⑧⑩;(8)酯:④。
(2)③;④;②;①。
17.(共10分,每题两分)I(1)(2)CH3CH2CH2-,(CH3)2CH-, (3)3-甲基戊烷;(4)C(CH3)4(5)C6H14 18略(18分,每个方程式3分)19. (共10分每空两分)(1),环己烷;(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3).20.(共6分每小题两分)(1)2-甲基丙烯(2)a b(3)CH2=CH(CH3)2+Br2==CH2BrCHBr(CH3)221(共14分,每空两分,)(1)C2H6O(2)C2H6O(3) C2H5OH、CH3OCH3(4)C2H5OH (5)(6)方程式略22(共10分,每空两分)(1)(CH3)2C=C(CH3)22,3-二甲基-2-丁烯(2)是(3)方程式略消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