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业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业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2.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

A. 人工生态系统 B.自然生态系统C.半人工生态系统 D.封闭式生态系统3.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

A.石化农业 B.生态农业C.有机农业 D.自然农业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

A.原始合作 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 D.寄生5.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 )。

A.势能 B.生物化学潜能C.动能 D.热能6.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自然过程 B.人工过程C.物理过程 D.化学过程7.农业生态系统是( )。

A.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C.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8.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

A.土壤酸碱度 B.水C.风力 D.地形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

A.耐性定律 B.最低因子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10.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 )。

A.劳动力 B.土壤C.气候 D.种植业规模11.草原上的“草一羚羊一老虎”食物链属于( )。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12.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 )。

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形考任务已经公布于课程门户网站上,这些任务的答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篇文章将就该形考任务的答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一共有20道,其中题意清晰明了,选项明确无误,本部分答案如下:1B 2A 3D 4C 5B 6C 7A 8B 9D 10A11B 12C 13D 14A 15C 16A 17B 18D 19C 20D第二部分:填空题填空题分为两类,一种是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共有5道;另一种是根据所给的提示填写答案,共有10道。

本部分的答案如下: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21. 氮素 22. 土 23. 化学 24. 渗透 25. 温室根据提示填空:26.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非生物相互作用的学科27. 利用生物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28. 农作(除荒、备耕、栽种、施肥等)29.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能够兼顾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30. 绿肥是作物在生长期间加入种植,或收获后作物秸秆覆盖在田间地头,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土壤有机质31. 植物根系吸水、蒸发和转化为大气中水汽的过程叫植物蒸腾32.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系。

33. 生态箱是可在室内利用模拟自然环境排序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装置。

34. 土壤质量的标准有三个方面,即有效气体含量、肥力和肥料贮量,其中肥力是指土壤环境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供给作物生产生长的量。

35. 化肥应根据作物要求、有机肥料量情况、土壤肥力状况等因素确定施用量。

第三部分:简答题该部分为15分,分为4道题,每题5分,本部分的答案如下:36. 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支持,而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主要包括改善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治理和处理污染。

其中,改善和保护环境是首要任务。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见的食物链?(C) A. 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B. 植物→昆虫→鸟类 C. 植物→人类→熊 D. 植物→昆虫→寄生虫2、下列哪一种农业模式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A) A. 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 B. 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 C. 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 D.大量使用外来物种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哪一类问题?(A) 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B.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C.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D.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估和评价二、简答题 4.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6. 阐述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论述题 7. 请论述如何通过合理的农业生态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

8. 阐述农业生态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参考标准答案:1、C 选项违反了食物链的常见规律,即食物链中的生物种类应该是逐步减少的,从植物开始,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而人类并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一环。

2、A 选项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即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而 B 选项的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容易导致生态失衡和病虫害;C 选项的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破坏生态环境;D 选项的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3、A 选项正确,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即通过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能流和物质循环、互利共生和竞争等。

在农业生产中,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

廖允成农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廖允成农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廖允成农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 )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互换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互换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答案:C2.受局部条件影响发育而成的土壤是( )A.地带性土壤B.隐地带性土壤C.非地带性土壤D.泛域土答案:B3.生物群落的竞争过程是一种( )A.被动过程B.主动过程C.消极过程D.扩散过程答案:B4.有关数量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坐落于食物链顶位的肉食动物,数量很少B.食物链上各环节生物个体数目相同C.数量金字塔不是一个“正”的锥体形状D.食物链的始端生物个体数量不多答案:A5.全球范围内,影响陆地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包括( )A.日光B.温度C.面积D.降水量答案:C6.在生态学分支学科中,按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 )①个体生态学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⑦区域生态学A.①②③⑦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C7.营养物质循环的研究阶段不包含( )A.主要元素在系统内的循环B.氮、磷的循环周期C.元素的相互关系D.元素循环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答案:B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协同演化关系的就是( )A.寄生物与宿主B.大象与企鹅D.猎豹与睁羚答案:B9.生物存活都存有自己紧固的温度幅度。

就可以生活在冰点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属( )A.窄温生物B.广温生物C.窄温好冷生物D.较窄温好热生物答案:C10.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 )A.综合因子B.通常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管制因子答案:D11.以下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就是( )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答案:C12.人为地挑选一些生物物种推动或保持其存活与发展,这属( )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淘汰答案:A13.以下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促进作用起至轻易促进作用的就是( )A.温度B.海拔高度C.坡向D.坡度答案:A14.以下食物链中,最典型的猎食食物链就是( )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草→蚱蜢→青蛙→蛇→鹰C.动植物残体→蚯蚓→鸡D.稻草→牛→牛粪→蚯蚓→鸡答案:B15.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N(T-C)中,C则表示( )A.生物学零度B.摄氏零度C.月平均温度D.年平均温度答案:A16.以下有关坡向地形要素,描述恰当的就是( )A.向阳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少B.向阳坡面温度较低C.背阴坡面温度较高D.背阴坡面拒绝接受太阳辐射量多17.以下关于自然选择和人工挑选的观点中有误的就是( )A.自然选择是在生命开始后就进行着B.人工挑选就是人类产生以后才已经开始的C.自然选择是次要的D.人工挑选就是次要的答案:C18.以下有关生态效率的观点错误的'就是( )A.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就叫生态效率B.生态效率即为能量转变效率C.生态效率是一种比率D.生态效率就是消费者同化效率答案:D19.种群的逻辑斯谛快速增长曲线就是( )A.“J”型B.“L”型C.“S”型D.“V”型答案:C20.大气中最多的气体就是( )A.N2B.O2C.C02D.He答案:A二、名词解释1.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国开02383农业生态学任务2答案

国开02383农业生态学任务2答案

国开02383农业生态学任务2答案
题目1: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作用。

答案:对
题目2:桑基鱼塘模式大多数分布在我国河北、山东地区。

答案:错
题目3:利用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及进行反季节栽培,都属于种群密集型时间结构。

答案:错
题目4: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类型包括种群嵌合型、种群密集型和人工设施型。

答案:对
题目5:一般来说,自然环境限制了作物和牲畜的生长范围,不同自然区位的气候状况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

答案:对
题目6: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答案:对
题目7:生物对环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错
题目8: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时禁止使用农药。

答案:错
题目9: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答案:对
题目10:水稻和旱稻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分化形成的生物生态型。

答案:错
题目11:生态型是分类学上( ?)的分类单位。

: 科以上
; 种以上
; 种以下
; .科以上
答案:种以下。

农业生态学试题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调控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D. 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与管理答案:D2.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C3植物?A. 玉米B. 水稻C. 小麦D. 高粱答案:B3. 以下哪个因素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A. 气候B. 土壤C. 水分D. 光照答案:A二、填空题1. 农业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答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______。

答案:绿色植物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向性、递减性、可逆性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答案: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调控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2.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案:(1)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由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组成,包括作物、土壤、气候、水分、光照等;(2)复杂性: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存在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营养循环;(3)动态性: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4)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3.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措施。

答案:(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防治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4)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5)加强农业生态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

四、论述题论述农业生态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生态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指导:农业生态学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资源管理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经济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农作物B. 害虫C. 微生物D. 化肥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增D.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4. 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A. 开放式循环B. 封闭式循环C. 线性循环D. 非循环答案:A5. 农业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A.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B.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C.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答案:ABCD2.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哪些?A. 土壤B. 水C. 气候D. 农药答案:ABC3.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包括哪些?A. 维持生态平衡B.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增加农产品种类D. 提高经济效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农业科学等多个领域。

(对)2.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守恒的,可以循环利用。

(错)3.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对)4.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忽略社会经济因素。

(错)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

答:农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探索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描述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形考网络课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形考网络课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形考网络课判断题题库及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形考网络课判断题题库及答案判断题题目1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选择一项:对题目2 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

选择一项:错题目3 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

选择一项:对题目4 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

选择一项:对题目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选择一项:错题目6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选择一项:错题目7 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

选择一项:对题目13 内因演替是指推动群落演替的因素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选择一项:错题目16 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选择一项:对题目20 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选择一项:对题目1 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农业景观多样性、农田生物物种多样性、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多样性几个尺度水平。

选择一项:对题目2 利用温室或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及进行反季节栽培,都属于种群密集型时间结构。

选择一项:错题目3 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类型包括种群嵌合型、种群密集型和人工设施型。

选择一项:对题目4 桑基鱼塘模式大多数分布在我国河北、山东地区。

选择一项:错题目5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亦即农、林、牧、渔、副结构。

选择一项:题目6 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选择一项:对题目7 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时禁止使用农药。

国开电大农业生态学阶段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农业生态学阶段作业1-4参考答案


【答案】:对
7.农业生态系统既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具有自然属性,又要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社会属性。


【答案】:对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农业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生物圈
9.生物型的集约农业是以能源高度消耗、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获取农作物的显著增产,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和当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集约型生产方式。
40.生活型是着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划分的,是()的分类单位。
a.种以下
b.种以上
c.科以上
d.科以下
【答案】:种以上
41.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供求关系、连锁关系和限制关系。


【答案】:对
42.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同时养殖在一个水域,容易发生竞争而导致减产。


a.玉米
b.二氧化碳
c.风
d.土壤
【答案】:玉米
1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答案】:错
17.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答案】:对
18.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


【答案】:对
19.农业生态系统是()。


【答案】:对
35.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是()。
a.物种
b.生物有机体
c.种类
d.种群
【答案】:种群
36.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气候、食物和其他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C. 农业经济D. 农业政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人为控制B. 物种多样性C. 能量流动D. 自然循环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物质循环D. 能量转换答案:A4.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C. 维持生态平衡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B. 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C. 农业生物的遗传改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系统分析B. 模拟实验C. 野外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2. 农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能量流动的因素包括哪些?A. 光照强度B. 土壤类型C. 植物种类D. 气候条件答案:ACD3.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A. 结构稳定性B. 功能稳定性C. 物种多样性D. 环境适应性答案:ABC4. 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病虫害防治B. 土壤肥力管理C. 作物轮作制度D. 农业废弃物处理答案:ABCD5.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错误)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其稳定性越强。

(正确)3.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错误)4.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5.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完全依靠实验室模拟。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生物群落B. 生物种群C. 生态系统D. 生物个体答案:C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能量流动B. 物质循环C. 信息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

A. 生物体的生产量B. 生物体的消费量C. 生物体的生物量D. 生物体的死亡率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体的生产量。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A.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B.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C. 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自我调节和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

5.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指()。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遗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二、填空题1. 生态学是研究()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答案:生物与其环境2.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和()。

答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和()的能力。

答案:抵抗外界干扰、自我调节、恢复原有状态4. 生物多样性包括()、()和()。

答案: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2)初级消费者通过摄食初级生产者获取能量;(3)次级消费者通过摄食初级消费者获取能量;(4)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2. 简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农业生态学总结复习题及参考有答案

农业生态学总结复习题及参考有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名词解说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停汲取物质,经转变后合成能量,在转变过程中有必定损但消耗的部分最后进入环境被生物利用这个过程。

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库即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临时固定、储存的场所;流即为物质在库与库之间转移运动状态。

3、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涉下,农业生物集体与其四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联系、互相作用而共同成立起的固定、转变太阳能和其余营养物质,获得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经过人工驯化的生态系统。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 CFCs)、水蒸气等能够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经过,但却能够汲取长波辐射,所以,这些气体有近似温室的作用,故称上述气体为“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5、生态效率:即食品链各环节上的能量转变效率。

6、生态金字塔:是指因为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个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就表现近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散布。

7、林德曼的十分之必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可是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8、生态效益:指农业在保护和增殖资源和改良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成效。

9、农业资源: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能够利用的各样资源。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亲密。

如劳动对象:动植物生产资料:土地生产条件:水、热、气。

10、"生态入侵: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入当地域,种群快速延伸失控,造成其余土著种类濒临并伴生其余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态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不行逆转的崩溃。

11、"农业效益:农业知足人类利益的成效,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能量转移: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经过光合作用生产食品能,食品能经过食品链和食品网,从营养级传达到另一个营养级。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总结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总结

第一章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第二章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

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

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

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农业生态学复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农业生态学复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生态学需要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来巩固知识,下面是《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层次。

2.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数学模型和遥感技术等。

3. 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包括行为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4.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5. 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

7.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8.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环境等组成部分。

2.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服务等。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

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

5.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利益,包括食物、水资源、气候调节和文化价值等。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演替1.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初始阶段逐渐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程。

2. 初始阶段的生态系统称为原生生态系统,成熟阶段的生态系统称为高级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会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练习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请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1. 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如植物。

2.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 分解者:分解死亡生物体和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如细菌和真菌。

4. 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光、温度等,为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练习题 2: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1. 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具有自然演替过程。

2. 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养殖场等,由人类活动创造或改变。

3. 城市生态系统:以人类活动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低,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显著。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 1:什么是生态位?请举例说明生态位的概念。

参考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和所执行的功能。

它包括物种的生存空间、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鸟类可能以树冠层中的昆虫为食,而另一种鸟类可能以地面上的昆虫为食,它们在生态位上有所不同。

练习题 2: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请简述之。

参考答案: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 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使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

2. 能量流动: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

3. 信息传递:物种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信号进行信息交流。

4.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第三章生态演替练习题 1:什么是生态演替?请简述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参考答案:生态演替是指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过程。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如下:- 初生演替:发生在从未被生物占据过的环境中,如火山岩、沙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第二章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

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

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

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T+1=λNt ,λ=N1/N0 ,lgNT=lgN+tlg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

呈S型生长。

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4.请各举两个例子说明两个种群可能有的相互关系?答:一,负相互作用,1,竞争,两个生物争夺同意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

分为直接干涉型动物(格斗)和资源利用型竞争2,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两仪个物种成员的现象。

3,寄生,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中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病毒,细菌,真菌,菟丝子,等。

拟寄生:是昆虫寄生昆虫的现象,产卵养虫致死。

4,偏害作用:是指当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个物种起到抑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如化感作用。

二,正相关作用,1.偏利作用,一方有利,2,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例如蟹和腔肠动物3,互利共生,双方都有利,相互依赖,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共生关系,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白蚁和肠道鞭毛虫。

5.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指什么?产生化感作用的途径是什么?化感作用在植物之间的竞争中有什么作用?答: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植物通过挥发,根分泌,雨水淋溶和残体分解四种途径释放化感作用物质,对其周围植物产生影响,主要是抑制作用。

化感作用在作物增产,森林抚育,杂草和病害的控制,复合群落的组配及新型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抑制杂草生长,同时也有促进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6.描述一个种群的结构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答:1,7.演替,原初演替,次生演替,顶级群落,协同进化是什么?答: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原初演替: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的群落。

协同进化:是在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8.在生态系统中能流和物流中遵循着什么不可以违背的自然规律?答:能流遵循的基本热力学定律:单向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Q与机械功W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在转化中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

能量可以传递,转化却不能被创出,消灭。

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效率和能量方向定律,3,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交换,就能克服混乱状态,维持稳定的有序结构,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物流:不断循环,循环利用,1,物质不灭的基本原理,物质不灭定律,化学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成分,但不能改变物质的量,以实物和场物质形式存在。

2,质能转化与守恒定律,相对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能量的物质能量,也不存在没有质量的物质能量。

E=mc29.什么景观生态学?什么叫景观?一个景观内有什么要素组成?答: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依形状的差异,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

斑块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值单元,他的起源,大小,形状,和数量对于景观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

廊道,是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是联系斑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分为干扰廊道,栽植廊道,更新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和残余廊道,不同的廊道适合不同的景观类型。

基质,相对面积比较大,连接度高,在景观动态中起其重要作用。

10.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方式有启发吗?答: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结论,1,不论岛屿的面积多大,距离侵殖种源多远,都会存在一个平衡的物种数,2,岛屿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并且只取决于物种的迁入和灭绝。

当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的数目趋于动态平衡,物种不断灭绝或被相同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离大岛屿越近的岛屿生物多样性越高,易与大陆的物种进行基因交换,岛屿面积越大,所能容纳的生物越多。

1,设置时应尽可能的靠近大得岛屿,2,自然保护区的应该尽量要相对比较大,3,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其针对性物种的迁入率和死亡率,尽可能的保护物种第三章1.举例说明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渔结合,林牧结合,林渔结合,渔牧结合的组分结构答:物种结构(组分结构),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1.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组分结构,饲料作物(玉米,大豆,苜蓿,苏丹草)的种植与养牛,养鸡,养鱼的结合,作物秸秆思维动物,动物粪便回田。

2,种植业与林业相结合的组分结构,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枣农间作,池杉间作。

3,种植业与渔业相结合的组分结构,稻田养鱼,虾。

4,养殖业和渔业相结合的组分结构,鱼塘养鸭,塘边养猪等。

2.不同区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有什么影响?答: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除了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受到不同农业区位的影响,1,自然区位,同样种植一种作物,自然条件不合适的地区往往要增加投入,造成生产成本上升,而且,由于不适应环境,或者生态环境波动,使农业生产风险更大。

2,杜能的农业经济区位,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能够达到市场才能获取效益,然而不够发达的运输,加工,贮藏保鲜成为商品生产的至于条件,杜能的农业全理论说明了,农业布局不但取决于自然条件,而且还取决于离城市的距离。

生产集约理论(越靠近中心城镇,生产集约程度越高,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越多)和生产结构理论(易腐烂变质。

不耐储藏和单位重量价格低的产品在靠近城市的区域生产,反之亦然)3,生态经济区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方便,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的生产结构格局影响上升。

3.地理位置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有什么关系?答:不同的地理位置条件,在气候,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生态因子的总和影响下,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发生变化。

1,流域位置和垂直结构,从一个流域环境的上游到下游,海拔敢赌,水土环境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对作物的种植结构和产量产生很大影响。

2,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1,大尺度的而地形变化,如,四川、云贵高原不同的海拔高度和纬度适宜不同类型的作物和植物生长,2,小尺度的地形变化,在丘陵或一些低海拔山地,由于地貌复杂多变,从山顶到半山腰,山脚,由于生态条件的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如四川,山顶松衫,半山果棕,沟坝田土间套,低洼处养鱼。

4.举例说明立体农业模式的类型?答:垂直结构又称立体结构,是指农业生物之间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组合,在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农业生物的特征,特性,在垂直方向上建立由多物种生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养殖等的生态系统,这类结构有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物质产量,达到经济生态相统一。

农业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大体分为农田立体结构、水体立体结构,坡地立体结构,养殖业立体结构。

农田立体结构,1,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间作,2,不同农作物间作,玉米和大豆,小麦和棉花,,棉花和油菜3,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4,稻萍鱼5,农田种菇,稻田种菇,蔗田种菇6,基塘系统,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

水体立体结构,1,鱼的分层放养,2,鱼蚌混养,3,鱼鳗混养4,鱼牧结构畜禽养殖业立体机构,1,分层立体养殖,2,林鱼鸭立体种养5.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食物链结构类型。

答:食物链加环的类型:1.生产环,分为一般生产环和高效生产环,是在原有的食物链上加入一个或几个新的环节,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

2.增益环,这种食物链环节,本身转化产品并不能直接为人类需要,而是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

如粪渣,垃圾利用3.减耗环,这是通过引入一个新的环节或增大一个已有的环节,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系统的生产力,引进天敌,有益鸟,饲养有益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