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工业滞后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城乡居民增收缓慢、财政经济窘困的症结所在,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传统农业大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放缓的根本原因。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寻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深入到经贸局、招商局和部分企业,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四个换位”要求,把“企业强县”作为重要战略提出并强力组织实施,使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得到恢复性增长,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到2008年末,全县企业发展到18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
全县企业实现增加值36452万元、销售收入118590万元、税金4635万元、利润76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2.5%、13.8%、15.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实现28818万元、105810万元、4327万元、39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5%、55.8%、20.7%和63%。
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抓:一是抓发展。
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重点,以打造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全县集中精选了10多户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重点来扶持。
通过抓大扶小,扶优扶强,发展和壮大骨干企业群体,飞雪制糖、飞鹤乳业立县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飞雪木业、昱诚农业、兴盛木业、绿丰面粉、仁华木业、恒通木业、天娇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陆续建设、投产、达效,初步构建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形成了大小并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
以产业基地为重点,以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为目标,制定了00000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
基地规划面积11.155平方公里,分为城东区和城西区两部分,其中城东区规划面积8.49平方公里,包括食品加工、医药制品、包装印刷、高新技术产业;城西区规划面积2.665平方公里,包括林木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目前已有飞雪制糖和飞雪木业两家企业入驻。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报告名称】: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报告时间】:2022年10月【撰写单位】:某某市政府经济研究院【报告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某某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县域经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内容】:一、县域概况1. 地理位置:某某县位于某某省的某某地区,地处省会城市附近,交通便利。
2. 人口情况:某某县约有X万人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域。
3. 工业规模:某某县工业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某某县城和周边乡镇。
4. 工业结构:主要工业领域包括建材、纺织、电子制造等,但总体上缺乏高技术产业的支撑。
二、工业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某某县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 市场需求:某某县工业品市场需求相对一般,缺乏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
3. 企业规模:某某县工业企业多为小微型企业,缺乏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
4. 人才队伍:某某县缺乏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制约了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三、存在问题1.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某某县工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
2. 产业链条不完整:某某县工业产业链条相对薄弱,缺乏高端制造和配套服务。
3. 环境污染问题:某某县工业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给工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 产业转型缓慢:某某县工业产业转型缓慢,依赖传统产业发展的问题突出。
四、发展策略1. 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某某县工业经济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2. 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提升某某县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与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合作,完善某某县工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附加值。
4. 环保治理:加强某某县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政府支持:加大对某某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和公共设施建设。
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我们县的工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下列报告,提供给您参考。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为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研究:收集并分析了过去几年的相关政府文件、统计数据以及行业报告,以了解工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经济数据。
2. 实地调研:走访了我县内的多家工业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产业链、技术状况、市场需求等情况。
三、工业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我县的工业主要以轻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
同时,近年来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 产能规模:工业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大多为小型和中型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 技术创新:部分企业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上仍相对滞后。
对于高附加值产品和新兴行业的研发投入较少。
4. 市场需求:由于我县地理位置有利,接近港口和交通便利,工业产品销售市场较广,但也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县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过于依赖传统轻工业领域。
2. 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工业企业面临困难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限制了其技术创新和发展。
3. 人才缺乏:缺乏高素质的工业技术人才,制约了工业发展的创新和升级。
4. 环境污染:部分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弱,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加强环保监管和企业自律。
五、发展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和服务型产业转移,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产量。
2. 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资金: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技术创新支持,鼓励私人投资,引进外资。
3.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4. 培养人才:建立起健全的工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我县工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某某县关于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某某县关于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目前,全县现有工业企业某家,其中规模以上某家,规模以下某家。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某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服装某家、农副食品加工某家、医药化工某家、玻璃制品某家、木器加工某家、机械制造某家、密目网某家、其它某家。
某年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某亿元,同比增长某%;销售收入某亿元,同比增长某%;利税总额某亿元,同比降低某%;实现外贸出口某万美元,同比降低某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
纺织服装某家、农副食品加工某家(其中蒜片厂某家、冷库某家、豆腐皮加工某家)、医药化工某家、木器加工某家、机械制造某家、密目网某家、砖瓦厂某家、其它某家。
规模以下企业某年可实现销售收入某万元、利税某万元、利润某万元。
从企业规模结构看。
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某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某%。
1-9月份,某家过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总量的某%、某%,骨干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
部分企业如宏业集团、力诺玻璃、力诺新材料等在国内、省内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从行业结构来看。
纺织服装、玻璃、食品、医药化工四大重点行业销售收入占全县的某%,其中纺织服装占某%、农副食品加工占某%、医药化工(太阳能)占某%、电子机械占某虬我县工业经济还涉及建筑建材、丝网加工和工艺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但所占比重较低。
从经济的外向度来看。
全县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某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某家。
1-9月份实现外贸出口总额某万美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某%。
总体上看,经济外向度偏低。
从所有制结构看。
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某家,占某%;民营企业某家,占某%;规模以下企业均为民营企业。
二、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量小。
今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某亿元,不到全市的某%。
2、自主创新意识差。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少,高新技术产品少。
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某家。
《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地方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更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文章找范文,到]结合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现就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作如下思考: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加快工业发展意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强县之路,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控措施,形成了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大支柱行业,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工业生产快速稳定增长。
202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95103.7万元,同比增长23.05%,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69342.7万元,同比增长25.56%,实现增加值235063万元,同比增长31.20%。
(二)重点行业增长势头普遍良好,烟草制品业尤为突出。
全县的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个支柱行业普遍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45070万元。
其中,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80590.2万元,同比增长45.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7071.5万元,同比增长11.15%。
(三)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202x年,全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0.02%。
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4%,资产保值增值率173.23%。
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7845万元,同比增长26.69%;实现利润45082.4万元,同比增长65.73%。
对我县推进工业化进程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推进工业化进程情况的调查与思考7 近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化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攻点抓,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强推项目建设,强势招商引资,强攻企业改革,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4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79亿元,比2001年的66亿元增加113亿元,同比增长1712%,年平均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6亿元,比2001年的28亿元增加68亿元,同比增长2429%;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比中由2001年的133%提升至2004年的224%,提高91个百分点。
一、主要工作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强化思想认识,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抓。
县委、县政府坚持全县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工业发展为中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破除“无所作为”论和“农业唯上”论,树立**发展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的观念,把全县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推进工业化上,把全县人民的力量凝聚到工业富县上。
同时,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为切实做好产业规划,先后出台了《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小水电业发展规划》、《钨砂冶炼工业发展规划》等,并对县城工业小区和龙海等7个乡镇的工业发展作了详细规划。
2、强推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抓。
通过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促进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升级。
近3年,全县共安排工业产业建设项目216个,已完工198个,完成投资额728亿元,其中技改(本权属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查看)项目2个,共投入资金1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水泥、玻璃为主的建材业,以钨砂、电解铅为主的冶炼业,以天扶菌、豪峰茶和冠军米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复混肥为主的轻化工业。
同时,把工业小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抓,突出抓好了以县城工业小区为主的7个工业小区建设,工业小区的“洼地”效应日益凸现。
县城工业小区和各集聚区共集聚钨砂、冶炼企业33个,其它企业14个。
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农不稳、⽆⼯不富、⽆商不活”,历年来,县委、县政府⾮常重视修⽔⼯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呕⼼沥⾎、夙兴夜寐,制订、实施了⼀系列的政策,采取了⼀揽⼦办法,取得了卓然成绩。
使我县⼯业从⽆到有,从有到初具规模。
在今年全市开放型经济⼯作会上,我县⼯业园区更是取得了综合发展第⼀的好成绩。
今年是我国全⾯深化改⾰的第⼀年,⾯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下⾏压⼒增⼤和我县地理区位还处于劣势、产业集群还未形成以及2017年我县决战⼯业700亿宏伟⽬标的确定,需要我们再⼀次深⼊思考我县⼯业发展思路、模式、路径。
元宵节过后,我校本着锻炼教师、发挥咨政作⽤的宗旨,成⽴了修⽔⼯业经济发展调研组,并请来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吴志远博⼠指导,对修⽔⼯业经济进⾏调研。
我们的调研组⼀⾏先后深⼊⼯信委、国⼟局、矿业局、环保局、统计局、⼈民银⾏修⽔⽀⾏等单位调研,组织了发改委、财政局、劳动就业局等单位负责⼈和供电公司、裕发⾷品、凯达服装、辉运饰品、新中英陶瓷、华伟矿业等企业负责⼈座谈。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出发展修⽔⼯业经济的三条建议和⼀些公共扶持政策,这些建议更侧重于思维层⾯,旨在开启多种视⾓,具体操作层⾯的做法还有待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并制订措施。
⽂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坚持产业集群,优化区位条件,努⼒形成反梯度发展态势。
1、强化集群公共政策研究,坚持集群发展模式。
加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制订和实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度,坚定不移地⾛集群发展的模式。
过去,企业选址⾸先考虑的是成本因素,更倾向于沿海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接下来,当劳⼒等成本控制不下来时,关注产品市场区位因素,产品市场销售量⼤的地区成为企业⾸选。
现在,企业发展更趋向为集群发展。
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发展可给企业带来最⼤的利润。
产业集群也就成为最⼤的区位优势。
产业集群为地⽅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集群为近距离的相关或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合作平台,成为吸引更多同⾏参与的“吸铁⽯”,集群的最⼤功能在于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低成本环境和创新环境。
对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对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对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最近,我们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
调查表明,我县工业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要实现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优化环境,以工业化总揽全县经济工作全局,从而实现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
一、现状与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县工业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具体表现在:1、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增大。
1997年至20xx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28,年平均增长7;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3.31增长至25;县级工业上交税金增长72.57;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增长26。
20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上交税金3737万元,占财政总收入31.29。
2、主导产业日益凸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逐步涌现出了一批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效益可观的主导产业,比较突出的有泵业、钨业、瓷业、化工业、药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并形成了“湘江牌”机油泵、“塔牌”立德粉、“东健牌”阿胶、“京湘牌”藤茶、“红心牌”咸蛋黄等一批知名品牌。
尤其是钨砂行业,20xx年全县钨业产品销售量占全国的25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30以上,上交税金近1000万元。
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如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20xx 年完成产值3810万元,上交税金332万元;南东钨业公司完成产值6147万元,上交税金250万元;衡金优质农产品有限公司完成产值1800万元。
3、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县对工业企业全面推行了改革改制,在形式上做到因企制宜,不拘一格,能租则租,能卖则卖,能破则破。
如对石湾瓷厂和氮肥厂等企业采取租赁承包,对机油泵公司采取国有股权减持转让,对铅锌矿和元亨制药公司采取国有资产整体出让等等。
关于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全市人大财经系统促进工作经济发展考察调研会召开前后,县人大财工委联合有关方面组成调研组,围绕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增强了人大财经工作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自觉性,提高了人大财经工作依法监督,全力服务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形成了关于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调整,工业为先”的要求,牢固树立了工业立县思想,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使工业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县称号。
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2350户,从业人员1.86万人;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1.34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
目前,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已凸现四大特点:一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重点规划建设的泾阳工业密集区已入驻统一石化、格瑞齿轮、兰星钢管、新希望饲料等知名企业29家,总投资47亿元,呈现出“企业入园、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全县已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医药化工、饲料农资、电磁线缆和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
以光明乳业、蒙牛银华乳业、红旗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企业发展到13家,年加工能力突破30万吨;2005年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电磁线缆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80%。
三是优势企业不断涌现。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2000年的33户增加到现在的44户,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怡科食品、声威建材2户。
四是名牌产品脱颖而出。
全县工业产品已发展到3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张裕葡萄酒、光明乳品、声威水泥、怡科果汁、永大漆包线、统一润滑油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怡科果汁、永大漆包线等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年实现出口交货值1400万美元。
关于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调研报告主要从产业结构、产能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研1.原材料行业:在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原材料行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当前的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县域的原材料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为其他工业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制造业:制造业在我市县域的工业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调研结果表明,制造业在生产技术、生产线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并且在市场内外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度。
3.服务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县域的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调研结果显示,服务业在我市县域工业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尤其是物流、金融、信息技术等领域,服务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产能水平调研1.工业规模: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县域的工业规模在近年来逐步扩大。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规模上的扩张较为明显,为县域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产能水平:虽然我市县域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产能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县域的产能水平主要受制于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因素。
四、创新能力调研1.科技成果转化: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县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一些企业在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整体上还存在着科技成果距离市场应用还有一定距离的问题。
2.人才培养: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县域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一些优秀的人才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导致我市县域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五、发展方式调研1.绿色发展: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县域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转变传统工业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生产向环保、能源节约型方向转变。
2.创新驱动:调研结果显示,我市县域的工业化发展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摘要】该报告围绕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究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狭窄、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了促进县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
【关键词】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策略一、引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对某县域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域工业经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公路、水电、通信等设施较为完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产业结构该县域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和轻工业占比较大,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相对狭窄。
3. 技术创新该县域工业经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
企业研发实力不强,技术更新周期长。
4. 人才状况该县域工业经济缺乏高素质人才,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稀缺,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不足。
三、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狭窄该县域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狭窄,依赖传统制造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难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 技术创新不足该县域工业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3. 人才短缺该县域工业经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匮乏,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发展方向和策略1. 产业结构调整政府部门应制定产业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关于县域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县域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县域工业调研组深入到旬阳、汉阴、石泉、平利四个县,实地走访了24户工业企业和4个工业园区,召开座谈会20场(次)。
与市中小企业促进局等部门及金融单位交流了有关情况。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发展县域工业的一些认识。
一、县域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工业总量快速扩张,贡献份额明显增强。
进入“十一五”四年来,全市工业连续以20%以上速度增长,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8.99%提高到22.4%,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由16.02%提高到18.2%。
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69.09亿元,较上年增长2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旬阳县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产值四年时间分别增长1.35倍和1.58倍。
石泉县2009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90.41%。
县域工业逐步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带动安康突破发展的主体力量。
规模企业数量增多,支柱产业强劲增长。
一批传统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批新增企业相继进入规模以上统计。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6户,其中产值过5000万元工业企业72户、过亿元工业企业21户,外贸出口工业企业9户、出口1686万美元。
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9.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4.4%。
装备制造工业,以旬阳宝利汽车配件和宝通千万辆车、平利水电闸门钢构件和PVC 板、汉阴电动自行车、白河力神汽车组装等项目为引领,近期将形成10亿以上产值生产能力,成为我市县域工业又一重要支柱。
项目工作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9年实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62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8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3.8%;签约招商引资工业项目161个,合同引资142亿元,当年到位资金65亿元,开工项目155个。
石泉江兴医化原料药提取、汉滨阳晨20万吨饲料加工、尧柏水泥、平利电机高压低平配电柜、白河天裕木瓜深加工等工业项目先后建成投产。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主攻强攻工业战略,围绕工业强县目标,把做强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将做强工业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并提出打造“四大基地”建设,为未来五年会昌工业经济发展描绘了崭新的蓝图。
在新的起点上,只有吹响主攻强攻工业的冲锋号,才能为实现会昌追赶与跨越撑起一片蓝色晴空。
为此,经济界别主要从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若干思考建议。
一、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县工业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并初步建立了新型矿产业、新型建材业、新型食品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
截止XX年,我县共有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十五”期末的XX年,净增7个。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5亿元,工业增加值13.3亿元。
从企业性质来看,除县供电公司为国有企业外,其余26个均为非国有企业。
非国有工业企业当然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力军。
从总产值来看,新型矿产业、新型建材业、新型食品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7%。
其中矿产业占比为51.7%,雄居“半壁江山”;建材业占比为4.5%,食品加工业占比为14.5%。
其他行业中,供电、服装行业份额较大,分别占4%、12.7%。
从实现税收来看,金龙锡业年纳税超亿元,达1.2亿元,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一枝独秀”。
除此之外纳税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家,分别是石磊矿业、锦顺达锡业、鹰鹏化工;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共有2家,分别是红山铜业、供电公司。
从我县工业经济在全市的排位来看,随着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好转,其位次也在不断进位赶超,实现工业崛起。
较“十五”期末的XX年相比,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由6.49亿元提高到65亿元。
工业增加值由2.19亿元提高到13.3亿元,工业经济总体实力步入了全市“第二方阵”。
关于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报告题目: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一、背景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发展工业经济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策略和举措。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访谈等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工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经验。
其次,对相关行业的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探索企业成功的经验和经营模式。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工人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工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工业经济的现状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此外,一些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困难,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2. 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策略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以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1)加强创新驱动,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培养创新型企业。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
(3)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人才培养与流动。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引进人才等措施,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促进人才培养和流动。
四、建议和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为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
2. 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产业链衔接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
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通用3篇)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篇1县生态工业园区自6月被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以来,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将园区发展调研报告如下:一、园区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十五”以来特别是期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和县域支柱产业、骨干工业企业相对集中连片的特点,创新发展模式,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以建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为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戚氏、谢村镇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县域工业园区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总体布局日趋合理,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实现了工业的龙头带动、整体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历史性跨越。
当前,园区建设面积6.88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43平方公里,园区拥有中小企业75户,其中工业企业72户,规模企业17户,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3户。
新增建设投资5.398亿元,形成工业主导型、企业园区化的经济模式。
园区实现总收入31.73亿元,完成工业产值30.93亿元,二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分别同比增长38%、40%。
今年以来,园区发展态势持续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超过30%,园区稳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
(二)园区现状、园区企业及主导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情况1、园区现状:一是区域清晰,定位准确。
结合地域及骨干企业、支柱产业相对集中连片优势和布局,园区建设面积已达到6.88平方公里,沿县戚氏、谢村镇镜内108国道南北两侧分布,东、西、南、北四址区域清晰。
园区总体上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自然和谐;科学创新,产业升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节约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布局,统筹城乡;综合利用,经济循环”的定位原则。
二是功能布局较好。
当前,园区充分发挥出了滚动孵化中小企业,产业链延伸,园区综合服务、产值、财税贡献率大,劳动就业密集区,转化资源(矿产、农产品)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功能布局。
2023年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工作报告
2023年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工作报告一、背景概述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我县的工业经济迎来了发展契机。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县的工业经济表现出了较好的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实现县工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二、问题分析1. 发展环境问题:我县地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2. 产业结构问题:我县的工业经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
3. 人才问题:我县缺乏高素质的工业人才,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业经济发展目标:1. 在2023年前,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2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 加大支持力度,吸引外来投资,引进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
3.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业人才。
四、发展策略1. 发展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县内交通状况,增强工业经济的竞争力。
2.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吸纳大量高素质人才,提高工业经济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提供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
4. 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
五、实施措施1. 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注册手续,加快审批速度,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我县。
2. 加强人才培养: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3. 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县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投资。
5. 组织高水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行业内的高水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共2篇)
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共2篇)第1篇: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在人们愈来愈着重自己修养的今日,大家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成功为了一种新兴家产。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边是我采集整理的县工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照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从工业总量看,在全市居于末位。
从横向比较看,与汉滨、旬阳、石泉等大县差距显然,与宁陕、岚皋等实力邻近的县比较,发展显然滞后,距离渐渐拉大;从经济增加方式看,“高投入、高耗费、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仍旧比较严重。
(二)工业家产构造不优。
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依靠型家产、低附带值的传统家产开发为主。
止目前,14户规模公司煤炭公司占了6户,煤炭一“感冒”,全县经济就“发热”,煤炭“一花独放”的格局短期间内没法从根本上改变。
(三)公司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规模不经济,“品种一火车,产品一汽车”,一般性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廉价值产品多,高附带值产品少。
二是公司经营管理者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缺少驾御大市场的本事和管理现代公司的能力。
(四)投资环境仍需改良。
一是缺少优异的投资硬环境。
“交通瓶颈”还未正真打破,节能减排、土地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与发展家产的矛盾依旧突出。
二是创业动力不足。
__发展环境与发达地域对比,居民观点落伍,小农经济、小富既安习惯自然形成,内生动力不足。
(一)环绕调整构造一条主线。
依靠__山川、富硒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着力培养一批新式市场主体,逐渐伐整煤炭家产“一枝独大”的'格局。
要点抓好以中华蜂蜜、五味子、猕猴桃、山野菜、洋芋、魔芋和食用菌等优势农林副产品精湛加工为主的特点项目扶助工作,提高工业可连续发展后劲;挑选一批有市场远景、有资源依靠、有成长潜力的劳动密集型公司实行要点培养与倾斜扶助,抓小变大做强,努力形成工业经济增加的后续梯队,实现梯次发展、逐渐壮大。
最新-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精品
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配合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康树民同志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于六月上旬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深入部分乡镇、相关部门及一些企业实地视察调研,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和分析。
现将调研中掌握的情况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工业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截止2019年5月,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70户,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户。
在规模企业中按企业产值分: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 10户,1000—5000万元的7户,5000万元以上的1户。
按企业类别分:化工企业2户,轻工企业1户,电力企业4户,矿产企业9户,农产品加工业 4户。
在建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5.1亿元。
2019年底,全县工业产值达到4.0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板石、水泥、页岩砖、花岗岩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钡盐、电解锰为主的重化工工业;以富硒茶、缫丝、矿泉水、富硒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
涌现了一批如湘贵锰业、红蝶化工、汉水硒谷、富硒食品、闽泉水电、盘龙茶厂等前景看好、潜力较大、近期可做大做强的企业。
在分析我县工业经济现状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县工业经济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业产值年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但全县工业企业少、规模小、总量低的实际依然没有大的突破,工业产值仅占全年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全市10个县区中,名列第7位。
要实现工业突破发展,达到工业强县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及时作出了工业强县的重大战略转移,这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一是襄渝复线和陕川高速公路将在两年内贯通,制约我县工业上大项目、办大企业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具备了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是我县蕴藏着工业发展的独特资源,而且储量丰富。
如水、钒钛磁铁、硒、石灰石、瓦板岩、花岗石等。
优秀报告范文:对推进宁城县工业经济速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对推进宁城县工业经济速发展的分析与思考一、总体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国民经济市场化提高以及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影响日益深化。
宁城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的核心,把工业经济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
特别是2004年确定的“项目建设年”和2005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提速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
全县工业项目亮点频呈,大小项目竞相发展,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国企改革基本完成,优先发展工业的氛围正在形成,宁城工业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4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42.2%,工业企业实现税金1亿元;截止今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已完成增加值3.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1.6%,增速达到84.6%,连续几个月始终列全市各旗县前列。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大的企业相对较少。
虽然近两年引进和新上一批企业和项目,但规模大的好的企业、项目培育较难,成长较慢;二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部分企业已经引入了高新技术,甚至国外先进技术,但在实际运作中还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三是企业融资比较困难。
少数企业扩建和新上项目融资难,项目启动和加快建设举步维艰。
四是企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来自社会、群众、部门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需要转变和提高。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注重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队伍的选聘、培训及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
二、下步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总的思路是继续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抓住推动全县工业企业达产达效,增速提效这一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做好实施优势产业推进战略,做强骨干企业;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抓住机遇,不断引进新的增量,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的迅速扩张;实施民营主体战略,城乡联动,推动我县以非公制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新格局的确立三篇文章。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立支柱”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不断加快技改扩能和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了以马回电力、金溪航电为支柱的能源,以嘉宝汽配、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支柱的机械冶金,以齐祥食品为支柱的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带动了生猪、葛薯、水果、蚕桑“四大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客观清醒把握良好的发展态势,做到不骄不躁,在发展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添举措,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富民兴县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课题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工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外出考察学习所得,对突破性发展工业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县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抓好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能,实现了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
回顾这几年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一)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XX年开始,我县工业经济开始呈现恢复性发展。
从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看,XX年是个转折点,当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入库税金2808万元,实现利润940万元。
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亿元,入库税金4650万元,实现利润3395万元,分别是XX年的3.1倍、3倍、2倍和4.6倍,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
在工业经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抓住产品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了工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大刀阔斧地对工业进行体制改革,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产业资源,培育壮大了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群,培育形成了电力、机械、冶金、轻纺、医药、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类别,奠定了我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调研报告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立支柱”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不断加快技改扩能和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了以马回电力、金溪航电为支柱的能源,以嘉宝汽配、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支柱的机械冶金,以齐祥食品为支柱的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带动了生猪、葛薯、水果、蚕桑“四大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客观清醒把握良好的发展态势,做到不骄不躁,在发展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添举措,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富民兴县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课题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工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外出考察学习所得,对突破性发展工业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县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抓好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能,实现了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
回顾这几年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一)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2003年开始,我县工业经济开始呈现恢复性发展。
从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看,2003年是个转折点,当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入库税金2808万元,实现利润940万元。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亿元,入库税金4650万元,实现利润3395万元,分别是2002年的3.1倍、3倍、2倍和4.6倍,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
在工业经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抓住产品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了工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大刀阔斧地对工业进行体制改革,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产业资源,培育壮大了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群,培育形成了电力、机械、冶金、轻纺、医药、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类别,奠定了我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所有制结构也得到了全面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马回电力股份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属国有或国有控股外,其余企业全部民营化,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1.2 %,上升到2005年的88.2%。
在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的同时,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在打破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后,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2005年实现利润411万元。
(三)优势支柱产业贡献明显。
通过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资金、技术逐步向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集中,电力、冶金、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和医药业等6个行业得到发展壮大。
2005年,上述6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增加值 4.1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6.8 %,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1.4%,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四)强优企业带动作用大。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涌现了一批贡献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2005年全年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5 家,比2002年增加5家(2002年无销售收入过亿企业)。
其中,电力、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茁壮成长,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工业技改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几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工业的技改投资力度,2003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88亿元,2004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98亿元,2005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25亿元。
技改投资力度加大,使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突破性发展工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XX工业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与省内外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规模效益因素。
我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是2002年的1.5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销售收入是2002年的2.6倍。
在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能源上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与大英等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品牌效应因素。
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思维,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较低,名优品牌开发意识不强,企业在技术上缺少专门的科研机构,科技进步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一批名优品牌作为支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融资瓶颈问题。
近年来政府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主动性,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仍然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
在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大环境下,工业企业信贷资金供应明显趋紧。
2005年12有底,全县工业贷款余额为3.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560万元,但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8亿元资金额仍有较大差距,“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
(四)人才制约问题。
近年来,我县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在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引进了一批有战略思维的专家型人才、领先行业的高科技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来,但是人才数量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同时,企业用工仍相当困难,虽然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有的行业,特别是冶金、缫丝、织绸和棉纺行业用工严重不足,海峡丝绸、泰兴织布等公司生产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转,影响了企业产量。
三、突破性发展工业的建议我县工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是,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找准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观念发动、园区驱动、产业拉动、开放带动、环境推动这五个“轮子”作为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观念发动: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工业”的理念,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的合力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省委张书记在“工业强省”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富民兴川,不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点希望也没有。
冷静审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总量少,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核心竞争力弱,没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品名企。
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也是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必须解决的。
因此,我们要结合县委开展的“XX要发展,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活动,借鉴成都、遂宁、雅安等地突破性发展工业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思维谋划抓工业的举措,以全新的举措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一是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
新理念催生新发展。
大英县在建县之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4户,年销售收入1.92亿元,工业上交税金仅200多万元。
近年来,大英县委抓大项目培育产业,抓招商引资增大工业总量,工业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了30户,完成销售收入21.2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1亿元,分别是建县时的11倍和40倍。
两相比较,我们最大的差距,不在区位条件,不在资源基础,而在观念。
因此,我们要发展工业,首先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突破惯性思维,打破常规思维,以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以新的办法来抓落实难的问题,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跨越,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要树立“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
我县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我们突破发展空间的限制,找资源,借资源,放大电力能源充足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以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龙头的冶金业,培育形成了一大工业支柱。
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坚定“无资源也要发展工业”的决心,整合资源,发挥产业、政策等优势,引进一批支撑有力、带动明显的新兴产业。
三是要树立“强强联合兴产业”的理念。
近几年,嘉宝公司坚持与重庆长安、铃木等公司强强联合,突破技术、市场“瓶颈”,取得了长足发展。
今年,该公司又与嘉陵摩托公司联合,新上摩托车配件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产值1.5亿元。
我县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技术相对薄弱,产品市场比较狭小。
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背靠大树、借力发展”方针,与外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形成一个“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合作、共谋大发展”的联合新格局,以此来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拉动: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围绕扩大总量,在狠抓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聚集,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稳步发展能源工业。
把电力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发展,全力以赴加快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在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的基础上,确保明年上半年所有机组全面竣工投产发电;进一步加大对马电公司内部管理和技改扩能等工作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扩张农产品加工业。
延伸生猪产业链,全力抓好良繁体系和饲养小区建设,加快齐祥公司、七环公司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达到年宰杀加工生猪100万头的能力;加快巨农公司、天杰普华公司、齐祥公司饲料生产线建设和兴华药业公司兽药生产线扩建工程。
延伸薯业产业链,搞好碧溪、徐家等葛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北京荷田薯类及重庆钰峰葛深加工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延伸纺织产业链,加强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启动金华纺织公司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扩大赛克斯、海峡丝绸和泰兴纺织生产加工规模。
延伸水果产业链,搞好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加快可口爽公司的技改步伐和巨农公司水果气调保鲜库建设步伐。
三是提升机械冶金业。
实施“挂大靠强,内引外联”战略,做大做强嘉宝公司;发挥天府公司品牌效应,加快变速器生产线建设,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航星钢铁公司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金鹰电化公司技改步伐,完善环保达标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开放带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工业经济总量通过扩大开放,强化项目工作,加强招商引资,力争在更广阔空间获取或共享生产原料、市场空间、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更好地促进县域工业发展。
一是依托项目抓招商。
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核心举措来抓,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瞄准外商投资的方向和热点,紧密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挖掘、包装和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计划的“笼子”。
今年,要重点抓好齐祥食品公司饲料生产线技改、兴华药业GMP达标二期技改、嘉宝摩托车配件生产线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抓招商。
要将每年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具体落实到县级领导、部门、乡镇和重点企业。
各部门、乡镇和相如街道办事处要对照目标,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产业、项目上,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确保年度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