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病因,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因*一、发病原因1、HBV直接感染肾脏或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可能为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并发肾脏损害的原因;2、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抗体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可致病。
3、乙肝病毒(HBV)直接或间接诱发肾小球肾炎。
*二、发病机制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并发肾脏损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以下几种解释:1、HBV抗原与抗体复合物致病 HBV相关肾炎的肾损害与沉积于肾小球的HBV免疫复合物造成的免疫损伤有关。
有人在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肾小球内证实存在HBsAg,同时在血液中也测到高浓度的HBsAg,说明这种肾小球肾炎具有特异性免疫发病机制。
HBsAg参与MN发病的途径,推测有以下两种可能:(1)HBsAg的沉积来源于血循环,沉积于肾组织内的HBsAg不是完整的病毒外壳,而是HBsAg的片断。
(2)HBsAg来源于肾组织内病毒蛋白的局部表达,与来源于血循环中的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
2、HBV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 HBV在肝细胞内繁殖,可能改变自身抗原成分,并随肝细胞破坏而释放入血;HBV可直接侵犯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紊乱。
HBV感染耙细胞后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对耙细胞免疫杀伤,改变耙细胞膜的抗原决定簇,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密切相关。
3、 HBV直接感染肾组织而致病无论动物实验还是人体严重,均在肾组织中找到了HBVDNA,提示HBV有直接感染肾脏的作用。
HBVAg除沉积于肾小球外,肾小管常有阳性表达,尤其是HBcAg。
并发现HBcAg阳性组的肾炎病变明显重于阴性组,认为HBVAg的存在可能导致T细胞的攻击造成组织损伤。
*三、HBV病理结构1、HBV结构:HBV是直径为42~45nm的球形颗粒(dane颗粒),为DNA病毒,由双层外壳及内核组成,内含双股DNA及DNA 多聚酶,其中一条负链为长链,约3.2kb,另一条正链是短链,约2.8kb,长链DNA上有4个阅读框架,分别编码HBsAg、HBcAg、HBeAg、DNA多聚酶和X蛋白。
分期辨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方案的理 论基础 , 并举 验 案一则加 以说 明 。
关键 词 乙型肝 炎病毒 相关性 。 肾炎 中 医学 分期辨 证 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肾炎属 于 们提 出 了 对 乙型 肝 炎 病 毒 ( V) 现 , HB 与病理类 型存在一 定联 系 , 但二 中医“ 尿浊 ” “ 损 ” “ 肿 ” “ 、虚 、水 、 鼓 相关 性 肾 炎 , 据 其 疾 病 发 展 规 者之联 系具有 相对性 。 根 胀”、积证 ” 范 畴 。 中医 认 为是 律 , 行 早 期 、 期 、 定 期 、 期 “ 等 进 中 稳 晚 本虚标 实之 证 , 致 病 内 因为正 气 的 四期 分 型辨证 法 。 其 不足 , 主要责之脾 肾阳虚 , 因是湿 外 热疫毒 。祖 国医学认 为 : 肾同源 、 肝 早期 : 患者感 染湿热 疫毒 , 侵犯 人体 , 热 蕴 结 , 湿 日久 湿 热 郁 久 不 解 , 热 毒 , 毒 灼伤 肾络 , 致 化生 热 导 湿热 、 毒 、 血 互相 胶 结 难 去 , 热 瘀 患 者 出现 : 热 、 发 口苦 、 痛 、 心 、 胁 恶 呕
机体免疫功 能的作用 。
炎病毒 相 关 性 肾 炎 的 表 现 复 杂 多 况 。患 者病情缠 绵 , 湿热 疫 毒损 伤 为此 在 这 一 理 论 的指 导 下 我 样 , 可有 肾小球 疾 病 的各 种 临 床表 脾 肾 , 致 脾 肾气 虚 , 虚 则 水 湿 导 脾 不化 ; 虚 则 精 微 不 固 , 出现 水 肾 而
分 此清热 利湿 、 气健 脾 、 肾 、 血 我们根据 自己 的临 床体 会 , 为 以 肝 肾同病 , 补 补 活 此期 , 有肝 病 重 于 肾病 ; 化瘀 的中药 能 达到 扶 正祛 邪 、 调节 下 四期 。现代 医学也 认 为 , 乙型 肝 肝 肾 同 病 ; 病 重 肝 病 轻 三种 情 肾
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性肾炎(HBV-GN)1例
缘下未及。肝 区叩击痛 , 肾区无 叩击 痛 , 双 移动性 浊 音 阴性 , 肠
疾病 的治疗 , 给予 护 肝、 仅 降酶 、 退黄 等 治疗 , 随着 肝 功能 的恢
复, 血尿 、 白尿逐渐好转直 到正 常 , 本病例 的诊断是 成立 , 蛋 故 但
鸣音正 常。辅 助 检 查 :( 0 6年 1 20 2月 1 3) 血 常规 :WB 81 : C
毒学 阳性 、 肾组织 乙肝沉积 , 同时要求病 理类型为 膜性 肾病 与膜
增殖性 肾炎。 国内部分 专家 尚不认 同。根 据 目前 的标准 , 肾小
球伴有 H V 抗 原沉 积是 诊 断 乙 肝 病毒 相 关 性 肾炎 的 必 备条 B
件 , 本病 例 中 患 者 的 血 清 的病 毒 学 中 H s g B A (一) HBA 、 sb
TBI 2. m ofL, L5 8u l DBI 6. L 1 Oumo L, T 8  ̄ KL 1 9U/L , KST 44U/L, TP
5 . g L A B3 . g L A G 12 肾功 能示 : U 5 0mm  ̄L 9 6/ , L 30 / , / . , K N: . o ,
(一) HB A (一) H e b 、 eg 、 B A (一) H c b 、 B A (+) HB 、 V—D A(一 ) N ,
杂音 。腹部平坦 , 未见 腹壁 静脉 曲张 , 右上腹 压痛 (±) 无反 跳 ,
痛及肌 紧张 , 肝上界位 于右锁骨 中线 第五肋 间 , 在右锁骨 中线 肝
3 4 G/ UT# . 1 / YMP . l L NE 2 3 4G L L H# . 6 G 0 6 2 /L MON O% 9 % .1
本病例并 不符 合 目前 乙肝 病毒 相关 性 肾炎 的诊 断 , 据此 可推 断 对乙肝病毒相关性 肾炎诊断并不 是单独地 依靠血清病 毒学 阳性 做为诊 断 , 也绝不 能仅仅依 靠肾活检 , 而应 将病史 、 临床 表现 、 实 验室检查 结合起来 考虑 。这 与 陈惠平 的观点 是一 致 的, 其认
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病毒可以导致多种肾小球疾病,比如我们熟知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从定义上来讲,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有直接的致病性关系。
那么,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有着怎样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超过 4 亿人口感染 HBV,是 HIV 和丙型肝炎(HCV)携带者总和的两倍。
大约 3-5% 的慢性乙肝感染患者会发生肾脏病。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1)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MN)、膜增生性肾炎(MPGN)、IgA 肾病;(2)免疫复合物相关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图 1.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出现的肾小球病变。
MC: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MN:膜性肾病;MPG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AN:结节性多动脉炎;FSG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肾病 MN乙肝相关性 MN 的发生和 HBeAg 有密切的关系。
这类患者约90% 可检测到肾小球 HBeAg 阳性,95% 可检测到循环 HBeAg 阳性。
IgG-HBeAg 复合物的电负荷偏于阳性,故更常沉积在上皮下,形成 MN。
而且其基底膜的 IgG 亚型以 IgG1 为主。
此外,HBV 基因位点突变也影响病理类型。
C1653T, A1726C, A1727T, C1730 G, T1753C, A1762T, G1764A 等位点发生突变的HBV 患者更容易发生 MN。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PGN带阴性负荷的 IgG-HBsAg 复合物容易沉积在内皮下,则形成MPGN。
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弥漫性增生病变,基底膜撕裂,系膜区、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有肾病水平蛋白尿)、低 C3 和 C4。
合并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是导致 HBV 患者发生 1 型 MPGN 的另一个原因。
HBV 合并冷球蛋白血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系统性血管炎(低 C4、C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春美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5期[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累及机体多个脏器,如肝脏、肾脏、心脏等。
目前HBV 与肝损的相关性研究已日趋成熟,许多国内外学者将研究的焦点转入HBV与肾损害的相关性上,以至以后得名的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本文将从最新研究热点入手,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肾炎;HBV感染;肾炎;诊断[中图分类号] R692.3;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026-0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之间的联系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全世界大约有4.0亿人口感染有HBV,在这些感染者中约高达16%的人群存在肝外表现,其中肾小球肾炎占3%[1];我国HBV感染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为6.8%~20%[2]。
近几十年来,HBV-GN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临床诊治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现将其要点总结如下。
1 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有文献报道,HBV-GN通常表现为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膜性肾炎(M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及IgA肾病;也有学者认为还可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但出现的概率很小[3]。
成人男性HBV-GN发病率高于女性,其病理类型以不典型膜性肾病和IgA肾病为主,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少见,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儿童HBV-GN多见于学龄期男性患者,病理类型以非典型膜性肾病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亦以肾病综合征为主[5]。
最近有研究显示,东亚地区HBV-GN的临床特点与世界其他区域的有所差异。
2 发病机制目前HBV-GN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对此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F A已批准用于治疗 乙肝 的该类 药物 D
有拉米 夫定 、 阿德福韦 、 恩替卡韦 、 比夫定。① 拉米夫定是 替 最早 经 F A批准 ( 9 8 用于 H V的 核苷类 药物。它 的适 D 19 ) B
,
血清 H V抗原 阴性 , 肾组织切片 HB B 但 V抗原染 色 阳性 。
关 于这种情况大多数 学者认 为只要第② 、 ③条 确定 , 肾脏病
理表现为不典型膜性 肾病或膜增殖性肾炎就可以诊 断 H V B— G N。其根据 是 : 肾组 织 中 H V抗 原有可 能是 HB ① B V直接 感染 肾组织后表达的产 物 , 因此可 以与血 清的 H V标志物 B
应 证与干扰素类似。但因其毒性小 , 故能用于不能耐受干扰
素治疗的患者。用法 : 人剂量 lO / , 童 l 成 O mg 天 儿 m#( g・ k d , ) 疗程 一般 至少 1年 以上。治疗 前 A T越 高 、 B — N L H 视 听力 下降 和间质 性肺 炎等 。其不
良反应与剂量呈依赖性 , 也与制剂相关 。未控制 的 自身性免 疫 性疾病 、 失代偿性 肝硬化 、 癫痫 及妊 娠 、 精神病 史 、 有症状
的 心脏 病 属 绝 对 禁 忌 证 。
2 I 2 核苷类 药物 ..
H V的清 除力 下降 。因此 , B 正确诊 断 和治 疗是 H V G B — N康
复的关键所在。 1 H VG B —N的诊 断
好 。IN2t F -e主要副作用为流感样 症候 群 、 一过性 骨髓 抑制 ,
少数患者可 出现精神异常 。对儿童 可引起生长迟缓 , 导 自 诱
维普资讯
3 58
浙 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 年第 1 卷第 6 08 8 期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作者:公丕强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治疗6个月后,3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后的尿Pr、Scr、ALT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明显高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来氟米特;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肾炎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0-02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膜性肾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率随着乙肝患者的增多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该病于1971年被首次报道,迄今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且还易使乙肝复发或病情恶化,故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
本研究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HBV-GN的诊断标准。
其中23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6.73±7.54)岁。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9例,肾小球硬化16例,膜毛细血管性肾炎3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来氟米特片,10mgx14片/盒(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4),最初三天50mg/d,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mg/d。
同时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x7粒/盒(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1粒/次,1次/天。
若患者谷丙转氨酶(ALT)上升则加用保肝降酶,治疗期间不服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尿Pr)、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ALT等指标的变化。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
本病曾称为乙型肝炎-肾炎、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肾炎、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相关性肾炎等。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HBV携带率高达15%,而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生率占HBsAg阳性者的23%-65%。
1发病机制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机制有①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与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袢上,进而激活补体,造成免疫损伤。
②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HBV的三种抗原成分中,HBeAg的分子量较小,虽然也带有负电荷,但可以透过肾小球基膜,与先植入上皮下的带正电荷的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而致病。
③HBV直接感染肾脏:HBV是一种泛嗜性病毒,除肝细胞外,还可感染多种细胞。
已发现肾脏细胞中确有HBVDNA存在,但HBV是否在肾脏复制及其在乙肝相关性肾炎中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④自身抗体和细胞免疫损伤:在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常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会造成相应靶细胞的损伤。
同时,HBV感染靶细胞后,可引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从而改变靶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病理特征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类型较多,常见的类型为膜性肾病,儿童患者此种类型尤为多见,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少数表现为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肾炎。
HBV相关膜性肾病与典型的膜性肾病有所不同,光镜下表现为不典型改变,即除了弥漫性肾小球基膜增厚及钉突形成外,增厚的基膜常呈链环状,伴有较明显的系膜增生。
电镜下可见大块电子致密物在上皮下、基膜内、内皮下及系膜区沉积。
免疫荧光检查除见IgG、补体C3呈颗粒样沉积外,也常有IgM、IgA沉积,沉积部位除毛细血管壁外也见于系膜区。
76例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资料分析
的继 发 性 肾病之 一 。为探 讨 H V— N 中医 辨证 分 B G
型 的 特 点 和 病 理 类 型 的 相 关 性 .笔 者 就 7 6例 H V— I 者 的临 床 资料 作一 分 析 。 B GN患
1 临床 资 料
市传 染 病 院 五 区 2 0 o 5年 1  ̄2 0 月 0 6年 1 肾活 2月
例 , 见 眼 睑 及 颜 面 浮 肿 , 热 , 痛 , 嗽 , 质 症 发 咽 咳 舌
g m rl e his HB — N) 乙 肝 病 毒 ( V) l euo p r i, V G 是 o n t HB 感
淡红 . 薄 白, 浮滑 。肝郁脾 虚 、 热内蕴型 8 苔 脉 湿 例 , 见 胁 肋 胀 痛 , 闷 纳 呆 , 胀 乏 力 , 渴 呕 症 胸 腹 烦
7 6例 乙 肝 相 关 , 肾 炎 的 临 床 资 料 分 析 l 生
邱 志 洁 , 健 姿 , 晓 华 , 杰伟 , 良宏 蓝 严 骆 张
( . 建 医 科 大 学 省 立 临 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 院 , 建 福 州 3 0 0 ;. 州 市 传 染 病 院 , 建 福 州 3 0 2 ) 1福 福 50 1 2 福 福 5 0 5
维普资讯
福 建 中 医学 院 学 报 20 0 8年 6月 第 1 8卷 第 3期 J u a o ui iesy o CM u e2 0 , 8( ) o r l fF j n Unv r t f n a i T J n 0 8 1 3
染 后 的一 种 主 要 肝 外 病 变 『, 是 乙 肝 病 毒 作 为 1常 ] 抗原 . 激 机 体产 生 抗 体 , 原 抗 体形 成 免 疫 复合 刺 抗 物沉 积 在 肾小球 引 起 免疫 性炎 症 。 9 1年 C m e 17 o bs
3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中医本虚证的临床研究
选择 北京 中医药 大学 东直 门医 院 、 东方 医 院 、 广
安 门医院 门诊 就诊 的 乙肝 肾患 者 3 8例 , 中 男 其
2 7例 , 1 例 ; 女 1 年龄 2 4 O~ 9岁 ; 程 1 3个月 ; 病 0d~
有乙型 肝炎 病史 1 4例 ; 床 表 现 为 肾 病 综 合 征 临 2 9例 ; V血 清标 志 物 阴性 l HB 3例 ;e ( 清 肌 酐 ) Sr血
6 结 果
3例 ; 有原 发性 高血压 3例 , 压 正 常 3 血 5例 ; 理类 病
型为非 典 型膜 性 肾病 2 9例 , 增 生性 肾炎 8例 , 膜 系
6 1 本 虚 证 证 型 分 布 .
膜 增生性肾炎 1 。所有 病例 均经 肾活检 明确诊 断 例
为 乙肝 肾 。 2 中 医辨证标 准
按 照《 中药新 药 临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中慢 性 ¨
肾炎 、 肾病 综合 征 的 中医症 候 诊 断 标 准进 行 辨 证分 型 , 本虚 证分 为肺 肾气虚 、 肾阳虚 、 肾阴虚 、 将 脾 肝 气
阴 两 虚 4型 。
将 本 虚证 分 为 肝 肾 阴虚组 和非 肝 肾 阴虚组 , 比
肾阴虚组 和非肝 肾阴虚组 , 并进 行统 计对 比 。
5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 S 6 0统 计 分 析 软 件 处 理 。 计 量 资 料 P S1 . 数 据 以 均 数 ( )±标 准 差 ( ) 示 , 间 比 较 采 用 面 s表 组
进行 探讨 , 总结 报道 如下 。
所 有 病 例均 按 照统 一 表格 进 行 调查 , 录 一般 记
3 8例 乙肝 肾病 例做为 研究 对 象 , 步 对其 中 医本虚 初
乙肝相关性肾炎
诊断标准
成人:1990年公布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纪要”建 议的HBV-GN诊断标准: ①血清HBV抗原阳性; ②患肾小球肾是炎、并可排除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病变; ③在肾组织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HBsAg、HBeAg、HBcAg
儿童: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制订: ①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包括括检HBV抗原、抗体或(和)DNA阳 性; ②患肾病或肾炎并能除外其它肾小球疾病; ③肾小球中有1种或多此种HBV抗原沉积; ④肾脏病理改变绝大多数为膜性肾病,少数为膜增生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 肾炎。 确诊标准:同时具有上述①②③三条;同时具有常上述①②及④中的膜性 肾病;个别患者具有上述述与②③两条,而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也能 诊断。
HBeAg是主要致病抗原; 能够穿过肾小球基底膜满足的条件:1、分子量不超过1 × 106
2、携带正电荷 HBeAg与抗Hbe-IgG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沉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皮下。
原位免疫复合物
HBsAg、 HBcAg分子量大于1 × 106,带负电荷,无法穿过 肾小球基底膜,
HBeAg分子量较小,带负电荷: HBeAg+抗HBe抗体结合 HBeAg+抗Hbe-IgG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
隐匿性病毒相关的GN
特发性MN、IgA、FSGS、ANCA阳性血管炎和膜增生性 GN ,有30-50%患者检测到隐匿性丙型肝炎(HCV);
隐匿性乙型肝炎(HBV)感染在肾组织中发现的HBV抗原, 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和IgA的病例中没有病毒血症。
分类
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二、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治疗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治新进展
通过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会诊、在线监测等,方便 患者就医和随访。
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
肾内科与感染科协作
肾内科与感染科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专业的治 疗。
引入临床药师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 用药安全性。
核苷酸类似物
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等,通过抑制乙肝病毒 DNA聚合酶,降低病毒载 量。
干扰素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 用,可用于乙肝相关性肾 炎的辅助治疗。
新型抗病毒药物
如丙酚替诺福韦等,具有 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 的耐药性。
免疫抑制剂应用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
细胞毒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通过免疫反应 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内导 致肾小球损伤。此外,乙肝病毒还可 直接感染肾脏细胞,引起肾脏病变。
流行病学特点
地域分布
乙肝相关性肾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 布,但发病率因地区、人群乙肝病毒 感染率不同而有所差异。
人群特征
乙肝相关性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 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随着乙 肝疫苗接种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有 所降低。
尿液生物标志物
如尿蛋白组分、尿微量白蛋白等,有 助于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
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与乙肝相关性肾炎相关的基 因变异,为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据。
其他生物标志物
如miRNA、lncRNA等新型分子标志 物,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和 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Hale Waihona Puke 03 治疗策略及新药物介绍
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探讨
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探讨
刘艳春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7(020)012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造成免疫损伤而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约为8.8%,引起肾损害者占6.8%~20%。
据报道,乙肝相关性肾炎约占肾小球肾炎的10%~25%。
乙肝相关性肾炎50%为膜性肾病,有自发缓解倾向;45%为膜增殖性肾病,多伴有高血压,约20%患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乙肝相关性肾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疗效果较差。
多见于6岁~35岁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腰痛”等疾病范畴。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刘艳春
【作者单位】庆阳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庆阳,7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4
【相关文献】
1.运用复杂网络分析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J], 张志奎;王耀光
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人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探讨 [J], 李少稚;冯江敏
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探讨(附62例分析) [J], 粟金艳;叶朝阳;
李玉斌;孙田美;梅长林
4.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现状 [J], 陈小霞;陈国忠;秦百君;谢彩杏;杨昕;郑日辉;梁毅锋
5.基于咳嗽敏感性增高探讨风咳“风邪伏肺”的物质基础及中医治疗 [J], 栾哲宇;杨晓;师艺航;李杨;陈杨;李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乙肝相关性肾炎
• 恩替卡啶 • 是一种环氧羟碳脱氧鸟苷,2005年批准用 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适应症同拉咪呋啶, 但疗效优于拉咪呋啶,对于拉咪呋啶诱导 的耐药株有效。一般推荐剂量,首次治疗 0.5mg/d,对拉咪呋啶耐药者1mg/d。不良 反应最常见为头疼、乏力和恶心。也有停 药后反跳。
• 糖皮质激素
• 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 的作用尚无定论。
• 血清HBV抗原(+)而肾组织HBV抗原(-) • 一般认为不能诊断 • 肾组织切片上HBV抗原位点全被抗体饱和时 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临床和病理强烈提示 HBV-GN时可将肾组织切片上的抗体洗脱后 再查HBV抗原。
病理类型的特点
• • • • • • • • • MN 最常见 MPGN IgAN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新月体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FSGS* 微小病变肾病*
• HBV-MPGN的病理表现与原发性MPGN类 似,但上皮下、基底膜内的免疫复合物沉 积更为多见。 • 光镜: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 广泛系膜插入,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双轨 征形成,常伴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 • 免疫病理:与H光镜: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可 伴有系膜插入、新月体形成、肾小球节段 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害。 • 免疫病理:以IgA颗粒或团块状沉积于系 膜区、内皮下为主,HBsAg、HBcAg、 HBeAg一个或多个阳性。
• 顾虑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病毒复 制增强,从而加重肝脏及肾脏损伤。 • 也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促进乙肝 性关性肾炎的缓解 • 我们的经验也支持适用激素治疗。 • 免疫抑制剂多不主张使用。
• 预防更重要
• 乙肝疫苗的使用
乙肝疫苗的使用对于HBV-MN发生率的影响
刘玉宁教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经验撷菁
疫 是强 调 其 传 染性 , 具有“ 皆相 染 易 , 无 问 大小 , 病状
相似 ”( 《 素问 ・ 刺法论》 ) 之特点 。刘师认为 H B V是 通 过体 液途 径传 播 的病 原 体 , 属 典 型 的具 有强 烈 传 染 性 的外 感病 邪 , 对 其 流行 病 学 的 研 究 证 实 了 H B V 在 人 群 间的易染 性 。我 国感染 过 的人群 高 达 7 0 %, 因此 将 HB V归为疫 毒 之列 应 无 疑 义 。 ( 2 ) HB V病 毒 性 质 属 湿热 : 从 乙 型肝 炎 病 毒 相 关 性 肾炎 的发 病 来 看 , 湿 为 弥漫 之水 , 肾为 主水 之 脏 而 位 居 下 焦 , 湿性 重 浊 黏 滞, 且 与水 同气 相 求 , “ 伤于湿者 , 下先受之” , 故 湿 邪 致 病具 有趋 下 走 里 , 易 犯 肾脏 之 特 点 ; 从 临 床 表 现 来 看, 热 伏湿 中 , 湿 遏热外 , 湿 热相 博 , 易 滞 留 于 肾脏 , 阻 遏气机 , 障碍气化 , 熏灼 肾络 , 扰动 肾关 , 故临床上常 见 水肿 、 血 尿 和 蛋 白尿 等 。从 本 病 的预 后 来 看 , 湿 性 黏滞 , 其 体胶着 , 不易化解 , 且 与热相合 , 湿遏热 蒸, “ 其 性氤 蕴黏 腻 , 非若 寒 邪之 —— 汗 即解 , 温 热 之—— 凉即退” ( 《 温病条辨焦》 ) , 故湿热氤蕴之邪为病 , 其 病程较长 , 或反复发作 , 缠绵难 愈与乙型肝 炎病毒相
马雷 雷① 刘 玉 宁①
3 ) H B V病 毒 为 伏 邪 : 邪 乙肝病 毒相 关性 肾炎 是 常见 的继 发性 肾脏 疾病 , 关 性 肾炎 的预后应 属 一 致 。( 伏 而不发 , 藏而后 发 , 是为 伏邪 。HB V属 中医 现 代 医学对 此病 尚无有 效 治 疗方 案 , 多 以对症 治 疗 为 犯 人体 , 湿 热 恋滞 , 胶 着不 化 , 易于 留滞 于 主 。中医古 医藉 中亦无 此 病 名记 载 , 据 其 临床 表 现 可 所 谓湿 热疫 毒之邪 , 具有深伏 而伺 机 以发 之 特点 。 因其 既具 皆 归属“ 黄疸 ” “ 胁痛 ” “ 鼓胀” “ 积聚 ” 等范 畴 。刘 玉 宁教 脏 腑 经络 , 授 出生于 中 医世 家 , 幼 从 其 父 刘 庆 国先 生学 医 , 后 师 相染 易之特 点 , 又有 伏 而 伺 机 发 病 之 性 质 , 故 与 感 而 来势 凶猛 , 变化 多端 之 大 头瘟 、 疫 痢 等疫 毒之 邪 从 肾病名家杜雨茂 、 叶传蕙 、 陈 以平教授 , 学贯 中西 , 即发 、 尤擅 创新 , 在 乙肝病 毒相 关 性 肾炎 中西 医结 结合 冶 疗 迥然 不 同 , 临床 上 因其 起 病缓 慢 , 或 隐袭 发 病 , 病 势缠 故称 为“ 伏邪” 。至于 邪气 伏 于何 处 ?祖 国 方面 具有 自 己独 特 的 观 点 和方 法 , 笔 者 跟 随刘 师 侍 绵之 特点 ,
临床分析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效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i 。 医学检验 / : 'l ( 。 _i
临床分析 治疗 乙肝病毒相关性 肾炎 的效果
曾令平
( 新宁 县人 民 医院
湖 南邵 阳 4 20 ) 2 70
【 摘要l 目的 研究治疗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的相关性及疗效。 方法 选择病理诊断 ̄H V-N同时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 化的患 B- , C
近 年 来 , 们 对 3 例 HB G 我 6 V- N同 时 处 于 活 动 期 的慢 性 乙 肝 或 肝 硬 化 的 成 人
抗 病 毒 治 疗 组 采 用 拉 米 夫 定( A ) 尿 蛋 白量 较 治 疗 前 下 降 > 0 肾功 能 稳 L M 5 %,
患 者先 采 用核 苷( 类 似物 治 疗 , HB 01, d或恩替 卡韦(T 05 g1 / , 定 ,L > 0 / ,L 较治 疗前下 降>5%; 酸) 待 V . 1 g 次/ , E V) r , d . a 次 A B 3g LA T O D A转 阴后 , N 在继 续抗 病毒 治疗 的 同时 加 空腹 口服。 B NA 阴后 , H V D 转 继续 抗病 毒 无 效 : 症状 及各项 指标 实验 室检 查均 无 明 用 糖皮 质 激素 或吗 替麦 考 酚酯 治疗 。 将 治疗 , 现 部分患者 同时给予糖 皮质激素或 吗替 显 改善 。 我们 的研 究报 道如 下 。
者共3例。 6 患者分成2 核苷( 类似 物抗病毒 治疗组2例, 组: 酸) 5 给予拉米夫定0I,] d或恩替卡 韦o m ,  ̄d空腹 口 ; 照 . U ̄ , g / . gI / , 5 d 服对
纽n倒, 予核苷( 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未给 酸) 结果 治疗1个 月 抗病毒  ̄ t4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2 时, 2h 血清A 『 】 较治 B 疗前明显升高l 照组2h 蛋 白 对 4尿 定量和A B L 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 。 ̄A T S 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 2 .L 和A T 但抗病毒治疗组 A T ,S T降幅度 明显大于对 照组。 L  ̄A T 抗病毒治疗组血清H V D A B N 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抗病毒 治疗姐治疗1个 月 2 时的完全缓I率 、 讳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论 核苷( 类似物 治疗H V- N可显著降低尿蛋 白, L 结 酸) B' , G 使A B 升高,B N 水平降低, H VD A 缓解肾病综合 征的临床 症状 , 满意疗效 , 受性好, 取得 且耐 未见明显不 良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
66 ・ 4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杂志 2 0 0 8年 7月第 9卷第 7期
c I WN,u 0 8 v I , o 7 JT J l 20 , o. N . y 9
乙型肝 炎 病 毒相 关性 肾炎 的治 疗进 展
庄永 泽①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相 关 性 。 炎 ( B as i e l r. 考酚酯 、 肾 H V s  ̄a d g me c t o u 联合 激素及拉 米夫定治 疗 HB V—G 有效 率 8 %以 N, 0 1 e hisHB o pri n t , V—G 是指 乙 型 肝炎 病 毒 ( B 感 染 引 起 的一 上 , 照 研 究 显 示 在 抗 病 毒 ( N) H V) 对 Ⅱ一干 扰 素 或 拉 米 夫 定 )基 础 上 0 5 . g・g 1d 治 V 种继发性。 肾小球 性。 。其发病机制 尚未完 全清楚 , 肾炎 与遗传背 MMF联 合 低 剂 量 激 素 ( . ~0 8m k _ ・ ) 疗 HB — GN在 总有 效 率 、 减少 尿 蛋 白 、 低 血 脂 等 方 面 均 优 于 单 纯 应 用 降 景、 免疫 复合物介 导 、 V 直接 感染 及 自身 免疫 紊乱 等有 关 。 HB 耐 未 6 。有 学 者 采 用 吗替 。 肾脏病理改变以膜性 肾病 ( MN) 多见 , 最 其次是膜 增生性 。 肾炎 激 素 疗 法 , 受性 好 , 见 明显 的副 作 用 , 麦 考 酚酯 15gd 尿 蛋 白 <0 5g d时 改 为 1 0g d 7例 联 合 . /( . / . / , ( G , MP N)其他如 I 肾病 、 g A 系膜增生性 。 ( P N)局灶节 肾炎 Ms G ,
治疗 2 O例呈 N S的 HB V—G 其 中 MN 0例 、 N( 1 段 性 。 球 硬 化 ( s s , 灶 增 生 性 。 , 微 病 变 及 新 月 体 拉米夫 定 ) 肾小 FG )局 肾炎 轻 MP N 5例 、 P N 3例 、 s s G Ms G FG )3个月尿蛋 白下 降 , 白 2例 , 血 肾炎等也有报道 ’ 。近年来许多学 者 以原 位 P R、 l 2 J C 原位杂 交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征
Mi a n y a n g,Mi a n y a n g,S i c h u a n 6 2 1 0 0 0,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a s s o c i a t e d g l o m e u r l o n e p h r i t i s
中,少年 组 占6 5 %, 青年组和 中老年组 共 占3 5 %。临床表现 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 , 在 少年组和青年组 中, 肾病综合征所 占 比例 分别为 3 0 . 8 %和 4 6 . 7 % 。少年组 膜性 肾病 ( MG N) 和膜增殖性 肾炎( MP G N) 分别 占 4 8 . 7 %和 2 8 . 2 %, 青年组 分别 占 3 3 . 3 %和 3 3 . 3 % 。乙肝 染色 HB e A g 、 H B s A g的检 出率 少年 组分别为 4 6 .2 %和 3 3 . 3 %, 青年 组分别为 4 6 . 7 %和 6 6 . 7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治及中医干预策略
随着 乙肝疫 苗的接种 推广 … 中国 乙肝 病毒 ( HB V) 携带 者 系膜 区, 激 活补体造成 免疫损 伤 ; 免疫 复合 物沉积 于 肾小 球毛 数量 已由 9 . 7 5 %降至 7 . 1 8 %, 为中度流行 区 , 然而 乙肝 患者 的 细血管壁或系膜 区后激活补体及细胞 因子 , 诱发 Ⅲ型变态反应 基数仍 旧庞大 。并 且 因 HB V具 有泛 嗜性 , 可 引起 多种肝 外 病 而损伤肾脏 。儿童患者 由于 HB e A g分子量较 小可直 接穿过 变, 其 中肾损害常见 , 有研 究 表 明 在东 亚 H B V—G N是 最 常 肾小球基底膜至上皮下 , 与循 环 中的相应 抗体 在上 皮下结 合 , 见的继发性 肾小球 肾炎 。据 国外 的统计 , 该 病 的发生 率 占乙型 导致膜性 肾病 , 也可 以表 现为膜增 殖性 肾小球 肾炎 和系膜增生 肝炎患者 的 1 0 %一 2 0 % 。作为一种 常见 的继 发性肾炎 , 部分 患 性肾小球 肾炎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 表现为 I g A肾病 , 可能 因 者可进展至终末期 肾衰竭 ( E S R D) 。当然 降低 HB V—G N发 生 存在不同程度 的肝 损 害, 体内 [ s A代谢 障碍 ,导致 继发 性 I g A 的最有效措施仍是接 种 乙肝疫 苗预 防 乙肝 的发 生。治疗 方 面 肾病 。B h i m m a等 认为轻 度蛋 白尿 的 H B V—G N与 H B V携 减少 蛋 白尿和延缓 肾脏病 进展 同样非 常重 要 。中医在 乙型肝 带和遗传因素无关 , 但是 肾病 的进展特别是 膜性 肾病 进展则与 炎和慢性肾脏病 的治疗 中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 , 本文分 析 当前该 H B V复制和人体 因素相关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03例临床病理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03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相关性。
方法:对103例乙肝肾炎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乙肝肾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②明确提供乙肝病史的25例(24.27%),知晓率低,查hbv-dna 96例,阳性64例(66.67%);③尿蛋白量与病毒是否复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④肾组织病毒沉积与尿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⑥病毒是否复制与肾组织中病毒沉积无相关性,p>0.05。
结论:①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②乙肝病毒感染知晓率低;③尿蛋白量与病毒是否复制、肾组织中病毒沉积类型无关,肾组织中病毒沉积类型与血中病毒是否复制无关;④肾脏损害程度与病毒是否复制无关;⑤肝功正常患者,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辅以acei和/或arb、中药,绝大部分治疗有效。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肾炎;尿蛋白;肾活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炎。
它是乙肝病毒与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肾脏疾病。
近年国外研究表明,该病不能除外乙肝病毒直接对肾脏的侵犯[1]。
临床上乙肝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乙肝病毒感染或乙肝病史。
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可先后出现hbcab、hbeab及hbsab,但这些抗体大都在乙肝病毒感染5个月左右出现,所以乙肝病毒可较长时间处于游离状态,易裂解。
这些小分子裂解成分与相应抗体形成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免疫复合物,可能会逃脱巨噬细胞的吞噬,反复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进而激活补体,造成免疫损伤而发病。
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并论证了hbv抗原对某些肾炎的致病作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与研究。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目前在我国hbv感染者约占人群9.75—15%[2]。
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为0.49%,远高于国外报道,有研究显示,可能与我国hbv感染有关[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后
HBV-GN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有关,表现为膜性 肾病的HBV-GN的预后较好。儿童患者有自愈倾向,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只有5%左右会进展至肾功能 不全;成人患者部分可自然缓解,20%左右会因 病情迁延而进展至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膜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的HBV-GN预后较差,儿童也常逐渐进 展至肾功能不全。
右MASSON×400
膜性,嗜复红蛋白沉积于系膜区和内 皮下,白金耳样结构形成MASSON×400
膜增生性,PASM+MASSON×400
电镜
A.上皮侧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B.基底膜分层,内见细胞及胞质成 分插入,毛细血管袢腔内见中性粒细胞侵润(N)
பைடு நூலகம்
HBV-GN诊断标准
1989年北京座谈会的标准:
①血清HBV抗原阳性 ②患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肾炎等继发 性肾小球疾病 ③肾组织切片上找到HBV抗原
其中第③点为诊断HBV-GN的必备条件
HBV-GN诊断标准
南京军区总医院采用以下的诊断标准: ①存在HBV感染; ②肾脏病理提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病理形态学 改变在儿童主要为膜性肾病,成人主要为膜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HBV抗原(HBsAg、HBeAg、 HBcAg)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染色阳性; ③存在免疫系统清除功能障碍(如儿童免疫系统 发育不完善,成人肝脏病变、肝硬化或脾切除 后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受损等); ④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临床表现
②慢性HBV感染
10%HBV感染的患者HBsAg持续阳性大于6个 月,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GN,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可 出现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可伴有肝损害 表现
HBV-GN免疫荧光呈“满堂亮” (IgG,IgA,IgM,C3,C4,C1q,F ibrin),并且在肾内显示 HBsAg、HBcAg、HBeAg部分或 全部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内科 张丽丽
定 义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 HBV-GN)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直接 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 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与肝肾 两种疾病无关、病因明确的其它继发性肾 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的一种疾病。
治疗
治疗原则为:
①降低尿蛋白 ②防治再发及又出现严重蛋白尿 ③保护肾功能及延缓肾脏病进展
治疗
α -干扰素(α -Interferon,IFN-α ) 阿糖腺苷(Ara-A) 胸腺肽α 拉米夫啶 糖皮质激素 霉酚酸酯 预防接种
治疗
HBV-MN的发病机制HBeAg为主因,宿主免疫力缺陷 为辅因,目前认为应用干扰素及联合使用T细胞免 疫抑制剂有一定疗效。临床上以HBeAg转阴和24h 尿蛋白定量为观察疗效指标。干扰素使用时间要 足够长 HBV-MPGN的发病机制HBsAg为主因,而宿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能力不足为辅因。干扰素对 HBsAg转阴效果不佳,而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 细胞而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应予核酸抑制剂或 干扰素联合核酸抑制剂有一定疗效
膜性病变,IgG呈团块状在系膜区及毛 细血管袢沉积 ×400
膜性肾病,HBcAg(+)(左), HBsAg(+)(右) ×400
光 镜
典型改变为MN、MPGN,还可见到MsPGN、FSGS、IgAN、毛细血管内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形成等
膜性,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 PASM ×400
毛细血管内增生型,左PASM×100
流行病学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地区,慢性HBV感染者 超过1.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9.8%,占世 界HBsAg携带者人数的1/3 HBV-GN发病率远低于HBV感染率,约8%20%的患者有肾脏损害。儿童发病率高于 成人,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1.5-2倍
发病机制
一、免疫复合物的免疫反应
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异常
发病机制
四、基因多态性
研究证明基因HLA DQB1 0603以及HLA DQB1 0303的阳性与HBV-GN发病相关。携 带HLA DQB1 0603基因者的免疫系统对 HBeAg清除不良
临床表现
①急性HBV感染
急性乙肝患者占HBV感染的90%,可伴随一 系列临床症状,如皮疹、关节痛、周围神 经病变等 肾脏受累表现为镜下血尿、非肾病性蛋白 尿,极少出现肾功能不全,多可自发缓解
②T细胞和B细胞免疫力缺陷
发病机制
二、直接感染肾脏细胞
HBV可直接以肾脏固有细胞为宿主 细胞(尤其是小管上皮细胞),进行转录、 复制,并原位表达其蛋白产物,诱发肾 组织病理损伤
发病机制
三、HBV直接损伤肾脏固有细胞
诱导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凋亡 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损伤肾小球足细胞
肾组织的促炎反应
目前国际上较肯定的治疗方案
激素+拉米夫啶+霉酚酸酯
方案中的问题
肾功能有明显损伤的患者,拉米夫丁使用受到 限制 对于肝功能差的患者,即使使用了抗病毒治疗, 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使乙肝病毒复 制,加重肝脏损伤,致肝功能失代偿,特别是 抗病毒疗效差的患者 拉米夫定的病毒变异问题 类固醇激素对免疫的抑制作用 霉酚酸酯缺乏较大规模的临床验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