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肾炎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泼泥松应用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泼泥松应用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为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例。
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
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拉米夫定;泼尼松;联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疗效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危害性较大,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如何针对患者的病症,给予有效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并无确切的治疗方式。
拉米夫定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常见药物,有研究显示,该药物与泼尼松联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协同作用比较好,效果理想。
为了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最佳治疗方式,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例患者实施拉米夫定联合泼尼松治疗,并与其他5例单独实施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作对比,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例。
观察组男2例,女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6.5±4.3)岁。
对照组男3例,女2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48.2±3.5)岁。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病因,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因*一、发病原因1、HBV直接感染肾脏或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可能为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并发肾脏损害的原因;2、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抗体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可致病。
3、乙肝病毒(HBV)直接或间接诱发肾小球肾炎。
*二、发病机制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并发肾脏损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以下几种解释:1、HBV抗原与抗体复合物致病 HBV相关肾炎的肾损害与沉积于肾小球的HBV免疫复合物造成的免疫损伤有关。
有人在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肾小球内证实存在HBsAg,同时在血液中也测到高浓度的HBsAg,说明这种肾小球肾炎具有特异性免疫发病机制。
HBsAg参与MN发病的途径,推测有以下两种可能:(1)HBsAg的沉积来源于血循环,沉积于肾组织内的HBsAg不是完整的病毒外壳,而是HBsAg的片断。
(2)HBsAg来源于肾组织内病毒蛋白的局部表达,与来源于血循环中的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
2、HBV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 HBV在肝细胞内繁殖,可能改变自身抗原成分,并随肝细胞破坏而释放入血;HBV可直接侵犯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紊乱。
HBV感染耙细胞后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对耙细胞免疫杀伤,改变耙细胞膜的抗原决定簇,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密切相关。
3、 HBV直接感染肾组织而致病无论动物实验还是人体严重,均在肾组织中找到了HBVDNA,提示HBV有直接感染肾脏的作用。
HBVAg除沉积于肾小球外,肾小管常有阳性表达,尤其是HBcAg。
并发现HBcAg阳性组的肾炎病变明显重于阴性组,认为HBVAg的存在可能导致T细胞的攻击造成组织损伤。
*三、HBV病理结构1、HBV结构:HBV是直径为42~45nm的球形颗粒(dane颗粒),为DNA病毒,由双层外壳及内核组成,内含双股DNA及DNA 多聚酶,其中一条负链为长链,约3.2kb,另一条正链是短链,约2.8kb,长链DNA上有4个阅读框架,分别编码HBsAg、HBcAg、HBeAg、DNA多聚酶和X蛋白。
老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护理
老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护理毕杰,金丽萍(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河北秦皇岛066100)[关键词]老年;乙型肝炎病毒;肾炎;精神护理;卫生护理;生活护理本文通过患有老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32例医学临床资料,总结出老年HBV-GN的护理,包括精神、心理护理,合理的膳食,卫生护理及生活护理。
同时指出,一些重型病例、难治病例在护理中做到个体化,要因人而异。
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发病率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BV)除了可感染肝脏外,尚可累及肾脏引起HBV-GN。
在老年肾脏疾病,尤其是继发性肾脏病中,发病率较高,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各器官功能较差,且大多数同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故与年轻人和一般的肾小球肾炎治疗相比,疗程更长,效果更差。
本文拟对16例老年HBV-GN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干预,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我科1998年1月 2011年6月共收治行肾活检确诊的老年HBV-GN患者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60 69〔平均(62.6ʃ2.5)〕岁,平均病程11.8个月(10d 8年)。
于入院后1周内行肾脏穿刺术。
1.2根据我国制定的HBV-GN的诊断标准:①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者血清中HBV-DNA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狼疮性肾炎等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③肾组织中有HbsAg存在。
本组病例均符合标准。
2护理2.1精神、心理护理:中医讲究调养情志,护士要细致的观察患者,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释放情绪。
由于肾脏疾病病程绵长,且易于反复,患者思想包袱较重。
需要全面了解患者身心状况,针对老年患者的共性与个性做好心理护理。
与家属交流沟通,告知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乙肝,家属要多给予关心和爱护,使其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
鼓励患者思想放松,胸怀开阔。
张振忠教授辨治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经验
张振忠教授辨治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经验发表时间:2016-06-01T16:34:00.1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作者:吴健张军军刘宁州赵宏波张振[导读] 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均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脾肾功能失调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故治疗用药尤其强调补肾健脾。
吴健张军军刘宁州赵宏波张振忠(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043)基金项目:北京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建设项目;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工程”张振忠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摘要】乙肝相关性肾病是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存在局限性。
由于乙肝和肾病同时存在及长期的西药干预等导致病机复杂,中医病机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肾,而兼及于脾。
湿热疫毒、水肿、血瘀为标,肝、脾、肾虚为本,为正虚邪实证。
张振忠教授在治疗过程中,祛邪和扶正并存、标本兼治,多脏并调,强调滋补肝肾和补肾健脾是治疗根本,灵活把握好活血化瘀的“度”,巧用虫药,剔邪通络,祛瘀生新,对本病治疗疗效确切,解患者之疾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节省了医疗费用。
【关键词】乙肝相关性肾病; 中医; 辨证论治; 祛邪和扶正并存; 滋补肝肾; 补肾健脾; 活血化瘀; 巧用虫药; 剔邪通络【中图分类号】 R2【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35-02乙肝病毒相关抗原性肾病(HBV-GN)是指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且治疗方案亦存在争议,目前对于IFN 及核苷类似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多采用联合用药,同时给予保肝、利尿、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2];其病程长,病情复杂,在长期服药过程中,干扰素、激素容易出现毒、副作用,患者服药过程比较痛苦,西医治疗本病也遭遇瓶颈,近年认为仅α- 干扰素疗效较肯定,但常规剂量大、价格昂贵,且对已发生于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无影响。
由于激素与细胞毒药物可能导致病毒复制增强与加重肝损伤疾患,故应慎用此类药物,所以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存在矛盾[3-5]。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33例
1 . 对照组 甘利欣胶囊保肝治疗 ,3次/,每次 10 .1 2 d 5 mg ;严重者静 点甘利欣 10 ,阿托莫兰 1 g 5 mg . ,1 d 2 次,, H V复制指标阳性的病人给予 a干扰素 治疗 ,每 次 3 0 B 一 0
万 u, 隔 日 1次 。 配合 补 充 维 生 素 、能 量 合 剂 及 对 症 处 理 ,水肿 重者给 予利尿剂 ,高血压者 合用卡托普利,有
出的诊断必 备条件 【:血清 乙型肝炎病 毒抗原 阳性 ;患 l 】 肾小球 肾炎并可排除其他继发性 肾小球 肾炎 ;肾组织切 片中检测 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 1 治疗方法 . 2
证实 , 并除外肝 、肾两种疾病无关同时存在及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其他病 因引起肝 肾病变 的一种疾病 。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性 。炎简称 乙肝肾炎 ,是指 H V感染人体后通过免 肾 B 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肾小球或 H V无直接侵袭 肾 B 组织引起 的肾小球 肾炎 。 临床 表现为蛋 白尿 、 血尿或 肾病 综合征,典型病理改变为膜性肾病 。H V 感染伴有 肾小 B
2 结 果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年 1 . 08 月至 2 1 年 3月问在我 00 院诊断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病例 6 例 , 6 随机平均分成 两组 。治疗组 3 3例,男 2 4例 ,女 9例 。年龄最 小者 1 6 岁,最大者 4 3岁 ,平均 2 . 。病程最短者一年,最 9 2岁 长者六年 ,平均 37年;对 照组 3 . 3例 ,男 2 2例 ,女 1 1 例 。年龄最小者 1 岁 ,最大者 4 5 2岁 ,平均 3 . 岁 。病 01 程最短者一年,最长者 五年半 ,平均 3 . 4年 。两组患者
第8 第2 卷 3期 ・ 第 13期 总 0
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性肾炎(HBV-GN)1例
缘下未及。肝 区叩击痛 , 肾区无 叩击 痛 , 双 移动性 浊 音 阴性 , 肠
疾病 的治疗 , 给予 护 肝、 仅 降酶 、 退黄 等 治疗 , 随着 肝 功能 的恢
复, 血尿 、 白尿逐渐好转直 到正 常 , 本病例 的诊断是 成立 , 蛋 故 但
鸣音正 常。辅 助 检 查 :( 0 6年 1 20 2月 1 3) 血 常规 :WB 81 : C
毒学 阳性 、 肾组织 乙肝沉积 , 同时要求病 理类型为 膜性 肾病 与膜
增殖性 肾炎。 国内部分 专家 尚不认 同。根 据 目前 的标准 , 肾小
球伴有 H V 抗 原沉 积是 诊 断 乙 肝 病毒 相 关 性 肾炎 的 必 备条 B
件 , 本病 例 中 患 者 的 血 清 的病 毒 学 中 H s g B A (一) HBA 、 sb
TBI 2. m ofL, L5 8u l DBI 6. L 1 Oumo L, T 8  ̄ KL 1 9U/L , KST 44U/L, TP
5 . g L A B3 . g L A G 12 肾功 能示 : U 5 0mm  ̄L 9 6/ , L 30 / , / . , K N: . o ,
(一) HB A (一) H e b 、 eg 、 B A (一) H c b 、 B A (+) HB 、 V—D A(一 ) N ,
杂音 。腹部平坦 , 未见 腹壁 静脉 曲张 , 右上腹 压痛 (±) 无反 跳 ,
痛及肌 紧张 , 肝上界位 于右锁骨 中线 第五肋 间 , 在右锁骨 中线 肝
3 4 G/ UT# . 1 / YMP . l L NE 2 3 4G L L H# . 6 G 0 6 2 /L MON O% 9 % .1
本病例并 不符 合 目前 乙肝 病毒 相关 性 肾炎 的诊 断 , 据此 可推 断 对乙肝病毒相关性 肾炎诊断并不 是单独地 依靠血清病 毒学 阳性 做为诊 断 , 也绝不 能仅仅依 靠肾活检 , 而应 将病史 、 临床 表现 、 实 验室检查 结合起来 考虑 。这 与 陈惠平 的观点 是一 致 的, 其认
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血 清 学标 志物 阴性 的 乙肝 病 毒 相 关 性 肾炎 3 3例 临床 病 理 分 析
陈忠锋 何兵 胡 晓舟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 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提高对乙 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的认识 , 从 而避免误诊 与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例 乙肝血 清学标 志物 阴性 、 经活检诊 断为 乙肝病毒相 关性 肾炎 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结果 3 3 例血清学标志物 阴性的 患者 中, 2 9 例 临床表现为 肾 病 综合征 , 4例表 现为肾炎综合 征; 病理类型: 经典臆 l 生 肾病 6 例, 不典型媵 陛肾 病2 7 例。结论 ① 乙肝血 清学标志物并非确诊 乙型肝 炎病毒相关性 肾 炎( t t B V — G N) 的必要条件 , 血 清抗原阴性不能排除 H B V — G N的诊 断, 尤其是 肾脏病理类型为不典型膜性 肾病的青少年 患 者; ②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 关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 病理类型以不典型膜性肾病为最多。
t h n e g a t i v e s e r u m ma r k e r s
C H E N Z h o n g - f e n g ,H E B i n g,HU X i a o — z h o u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p h r o l o g y , Z h e n g z h o u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A f i f l i a t e d t o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7,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春美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5期[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累及机体多个脏器,如肝脏、肾脏、心脏等。
目前HBV 与肝损的相关性研究已日趋成熟,许多国内外学者将研究的焦点转入HBV与肾损害的相关性上,以至以后得名的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本文将从最新研究热点入手,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肾炎;HBV感染;肾炎;诊断[中图分类号] R692.3;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026-0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之间的联系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全世界大约有4.0亿人口感染有HBV,在这些感染者中约高达16%的人群存在肝外表现,其中肾小球肾炎占3%[1];我国HBV感染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为6.8%~20%[2]。
近几十年来,HBV-GN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临床诊治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现将其要点总结如下。
1 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有文献报道,HBV-GN通常表现为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膜性肾炎(M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及IgA肾病;也有学者认为还可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但出现的概率很小[3]。
成人男性HBV-GN发病率高于女性,其病理类型以不典型膜性肾病和IgA肾病为主,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少见,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儿童HBV-GN多见于学龄期男性患者,病理类型以非典型膜性肾病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亦以肾病综合征为主[5]。
最近有研究显示,东亚地区HBV-GN的临床特点与世界其他区域的有所差异。
2 发病机制目前HBV-GN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对此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综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5例
中医学认为 H B V - G N属 “ 水肿” “ 尿血” “ 虚劳”等 范畴。其病因病机是外感湿热毒邪,内蕴脏腑 ,或饮食不 节,湿热邪毒 内伤 ,或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劳累过 度 ,情志 内伤 ,以及其他疾病损伤元气 ,湿热毒邪乘虚而 人。其中湿热毒 邪是本病 的主要病 因,其病理 特点 为毒 侵、正虚 、气郁 、血阻。病位主要在肝 、脾 、肾,湿热瘀 毒蕴结肝 肾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其中人体的正气不足是导 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 因。因此 ,清利湿热、化瘀解毒应贯 穿于本病 的始终。治疗上多采用祛邪扶正,祛邪则应用清 热解毒利湿及活血化瘀之法 ,清 除体 内病毒 ,改善机体微 循环 ,促使组织 的修复 ;扶 正多用健 脾柔肝或 滋养肝 肾 法 ,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使病情的恢复瞳 ] 。 此外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如 疾病 的活动期 ,贵在祛邪为主,治疗 当重用清利湿热解毒 之品。缓解期 则 当以扶正 为主 ,佐 以祛 邪,以调整人 体 气、血、阴、阳的失衡 。多项研究证明 ,清热利湿 ,化瘀 解毒中药 ,如土 茯苓 、白花 蛇舌 草、虎 杖、半 枝莲 、赤 芍、丹参 、牡丹皮等可抑制 H B V的复制 ,在辨证论 治的 基础上运用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中药,对抑 制乙肝病毒复 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 中生地黄 、女贞子 、墨旱莲滋补 肝肾,黄芪补脾益气 ;芡实、革薛 、金樱子 固涩敛精 ,减 少蛋 白尿 ;猪苓 、茯 苓、泽泻利水 消肿 ;益母 草、赤芍 、 泽兰活血化瘀利水 ;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现代 药理研究证实 ,黄芪有抗病毒、抗缺氧、增加肾上腺皮质 功能、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减少尿蛋 白及调节机 体免疫等作用 。生大黄 、生槐花 、生牡蛎、忍冬藤 、陈皮 煎汤保留灌肠能够明显降低尿素氮 、改善 肾功能。通过上 述临床观察 ,滋补肝 肾、清热利湿法在治疗 HB V - G N 蛋 白尿的消退、促进肾功能的恢复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分析作者:公丕强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治疗6个月后,3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后的尿Pr、Scr、ALT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明显高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来氟米特;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肾炎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0-02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膜性肾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率随着乙肝患者的增多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该病于1971年被首次报道,迄今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且还易使乙肝复发或病情恶化,故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
本研究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HBV-GN的诊断标准。
其中23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6.73±7.54)岁。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9例,肾小球硬化16例,膜毛细血管性肾炎3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来氟米特片,10mgx14片/盒(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4),最初三天50mg/d,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mg/d。
同时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x7粒/盒(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1粒/次,1次/天。
若患者谷丙转氨酶(ALT)上升则加用保肝降酶,治疗期间不服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尿Pr)、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ALT等指标的变化。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
本病曾称为乙型肝炎-肾炎、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肾炎、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相关性肾炎等。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HBV携带率高达15%,而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生率占HBsAg阳性者的23%-65%。
1发病机制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机制有①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与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袢上,进而激活补体,造成免疫损伤。
②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HBV的三种抗原成分中,HBeAg的分子量较小,虽然也带有负电荷,但可以透过肾小球基膜,与先植入上皮下的带正电荷的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而致病。
③HBV直接感染肾脏:HBV是一种泛嗜性病毒,除肝细胞外,还可感染多种细胞。
已发现肾脏细胞中确有HBVDNA存在,但HBV是否在肾脏复制及其在乙肝相关性肾炎中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④自身抗体和细胞免疫损伤:在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常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会造成相应靶细胞的损伤。
同时,HBV感染靶细胞后,可引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从而改变靶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病理特征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类型较多,常见的类型为膜性肾病,儿童患者此种类型尤为多见,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少数表现为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肾炎。
HBV相关膜性肾病与典型的膜性肾病有所不同,光镜下表现为不典型改变,即除了弥漫性肾小球基膜增厚及钉突形成外,增厚的基膜常呈链环状,伴有较明显的系膜增生。
电镜下可见大块电子致密物在上皮下、基膜内、内皮下及系膜区沉积。
免疫荧光检查除见IgG、补体C3呈颗粒样沉积外,也常有IgM、IgA沉积,沉积部位除毛细血管壁外也见于系膜区。
乙肝相关性肾炎
诊断标准
成人:1990年公布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纪要”建 议的HBV-GN诊断标准: ①血清HBV抗原阳性; ②患肾小球肾是炎、并可排除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病变; ③在肾组织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HBsAg、HBeAg、HBcAg
儿童: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制订: ①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包括括检HBV抗原、抗体或(和)DNA阳 性; ②患肾病或肾炎并能除外其它肾小球疾病; ③肾小球中有1种或多此种HBV抗原沉积; ④肾脏病理改变绝大多数为膜性肾病,少数为膜增生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 肾炎。 确诊标准:同时具有上述①②③三条;同时具有常上述①②及④中的膜性 肾病;个别患者具有上述述与②③两条,而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也能 诊断。
HBeAg是主要致病抗原; 能够穿过肾小球基底膜满足的条件:1、分子量不超过1 × 106
2、携带正电荷 HBeAg与抗Hbe-IgG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沉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皮下。
原位免疫复合物
HBsAg、 HBcAg分子量大于1 × 106,带负电荷,无法穿过 肾小球基底膜,
HBeAg分子量较小,带负电荷: HBeAg+抗HBe抗体结合 HBeAg+抗Hbe-IgG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
隐匿性病毒相关的GN
特发性MN、IgA、FSGS、ANCA阳性血管炎和膜增生性 GN ,有30-50%患者检测到隐匿性丙型肝炎(HCV);
隐匿性乙型肝炎(HBV)感染在肾组织中发现的HBV抗原, 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和IgA的病例中没有病毒血症。
分类
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二、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治疗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骨髓瘤性肾病等肾病综合征鉴别诊断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骨髓瘤性肾病等肾病综合征鉴别诊断疾病临床表现1、狼疮性肾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有肾外多系统累及表现,如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抗 sm 抗体阳性。
2、紫癜性肾炎:青少年多见,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炎为特征。
累及肾脏者可出现血尿或蛋白尿,肾活检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性病变,伴节段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和或新月体形成。
免疫荧光以 IgA 为主要沉积物。
3、乙肝肾: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见于老年人,以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
①血清乙型病毒肝炎抗原阳性。
②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4、肿瘤相关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大多发生在肿瘤之后,或与肿瘤同时发现,也可在肿瘤诊断之前出现。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病理上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肿瘤有效治疗后,肾脏疾病可自然痊愈或好转。
5、糖尿病肾病,多发于 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从早期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可逐渐进展为肾病综合征。
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病变。
肾活检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
典型损害为 K-W 结节形成。
6、药物中毒性肾病引起的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外源性毒素,如青霉胺、金盐、蛇毒、蜂毒、花粉等引起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这些表现很难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相鉴别,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有肾毒物接触史,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否则容易漏诊或者误诊。
鉴别诊断1、自身免疫性疾病:①系统性红斑狼疮;②血管炎肾损害;③干燥综合征;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2、感染性疾病: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②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③心内膜炎相关性肾炎。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治新进展
通过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会诊、在线监测等,方便 患者就医和随访。
多学科协作模式构建
肾内科与感染科协作
肾内科与感染科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专业的治 疗。
引入临床药师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 用药安全性。
核苷酸类似物
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等,通过抑制乙肝病毒 DNA聚合酶,降低病毒载 量。
干扰素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 用,可用于乙肝相关性肾 炎的辅助治疗。
新型抗病毒药物
如丙酚替诺福韦等,具有 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更低 的耐药性。
免疫抑制剂应用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
细胞毒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通过免疫反应 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内导 致肾小球损伤。此外,乙肝病毒还可 直接感染肾脏细胞,引起肾脏病变。
流行病学特点
地域分布
乙肝相关性肾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 布,但发病率因地区、人群乙肝病毒 感染率不同而有所差异。
人群特征
乙肝相关性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 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随着乙 肝疫苗接种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有 所降低。
尿液生物标志物
如尿蛋白组分、尿微量白蛋白等,有 助于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
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与乙肝相关性肾炎相关的基 因变异,为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据。
其他生物标志物
如miRNA、lncRNA等新型分子标志 物,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和 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Hale Waihona Puke 03 治疗策略及新药物介绍
拉米夫定联合肾复康汤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
拉米夫定联合肾复康汤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前言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炎,是由于乙肝病毒抗原在肾脏沉积所致,呈现出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表现。
而拉米夫定和肾复康汤分别为常用于肝病和肾脏疾病的药物,因此将它们联合使用来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探究拉米夫定联合肾复康汤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本医院就诊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肾穿刺活检,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在治疗前均接受了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等在内的全面检查。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加肾复康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进行了长期随访。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拉米夫定组治疗方案: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连续6个月。
•肾复康汤组治疗方案:每天口服肾复康汤10g,连续6个月。
•对照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肝保肾治疗,口服复方丹参片、皮肤病患者常用复方制酸片等药物,连续6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长期随访。
对于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调整,以保证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和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的疗效相比治疗组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胃部不适、头晕等症状。
在长期随访中,治疗组未发现复发和死亡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6%。
讨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常规治疗难以完全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复发。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对此提出了肝肾同治的治疗方法。
在本研究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了6个月的连续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证明了拉米夫定联合肾复康汤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探讨
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探讨
刘艳春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7(020)012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造成免疫损伤而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约为8.8%,引起肾损害者占6.8%~20%。
据报道,乙肝相关性肾炎约占肾小球肾炎的10%~25%。
乙肝相关性肾炎50%为膜性肾病,有自发缓解倾向;45%为膜增殖性肾病,多伴有高血压,约20%患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乙肝相关性肾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疗效果较差。
多见于6岁~35岁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腰痛”等疾病范畴。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刘艳春
【作者单位】庆阳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庆阳,7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4
【相关文献】
1.运用复杂网络分析中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J], 张志奎;王耀光
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人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探讨 [J], 李少稚;冯江敏
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探讨(附62例分析) [J], 粟金艳;叶朝阳;
李玉斌;孙田美;梅长林
4.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现状 [J], 陈小霞;陈国忠;秦百君;谢彩杏;杨昕;郑日辉;梁毅锋
5.基于咳嗽敏感性增高探讨风咳“风邪伏肺”的物质基础及中医治疗 [J], 栾哲宇;杨晓;师艺航;李杨;陈杨;李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乙肝相关性肾炎
• 恩替卡啶 • 是一种环氧羟碳脱氧鸟苷,2005年批准用 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适应症同拉咪呋啶, 但疗效优于拉咪呋啶,对于拉咪呋啶诱导 的耐药株有效。一般推荐剂量,首次治疗 0.5mg/d,对拉咪呋啶耐药者1mg/d。不良 反应最常见为头疼、乏力和恶心。也有停 药后反跳。
• 糖皮质激素
• 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 的作用尚无定论。
• 血清HBV抗原(+)而肾组织HBV抗原(-) • 一般认为不能诊断 • 肾组织切片上HBV抗原位点全被抗体饱和时 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临床和病理强烈提示 HBV-GN时可将肾组织切片上的抗体洗脱后 再查HBV抗原。
病理类型的特点
• • • • • • • • • MN 最常见 MPGN IgAN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新月体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FSGS* 微小病变肾病*
• HBV-MPGN的病理表现与原发性MPGN类 似,但上皮下、基底膜内的免疫复合物沉 积更为多见。 • 光镜: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 广泛系膜插入,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双轨 征形成,常伴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 • 免疫病理:与H光镜: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可 伴有系膜插入、新月体形成、肾小球节段 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害。 • 免疫病理:以IgA颗粒或团块状沉积于系 膜区、内皮下为主,HBsAg、HBcAg、 HBeAg一个或多个阳性。
• 顾虑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病毒复 制增强,从而加重肝脏及肾脏损伤。 • 也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能促进乙肝 性关性肾炎的缓解 • 我们的经验也支持适用激素治疗。 • 免疫抑制剂多不主张使用。
• 预防更重要
• 乙肝疫苗的使用
乙肝疫苗的使用对于HBV-MN发生率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治及中医干预策略
随着 乙肝疫 苗的接种 推广 … 中国 乙肝 病毒 ( HB V) 携带 者 系膜 区, 激 活补体造成 免疫损 伤 ; 免疫 复合 物沉积 于 肾小 球毛 数量 已由 9 . 7 5 %降至 7 . 1 8 %, 为中度流行 区 , 然而 乙肝 患者 的 细血管壁或系膜 区后激活补体及细胞 因子 , 诱发 Ⅲ型变态反应 基数仍 旧庞大 。并 且 因 HB V具 有泛 嗜性 , 可 引起 多种肝 外 病 而损伤肾脏 。儿童患者 由于 HB e A g分子量较 小可直 接穿过 变, 其 中肾损害常见 , 有研 究 表 明 在东 亚 H B V—G N是 最 常 肾小球基底膜至上皮下 , 与循 环 中的相应 抗体 在上 皮下结 合 , 见的继发性 肾小球 肾炎 。据 国外 的统计 , 该 病 的发生 率 占乙型 导致膜性 肾病 , 也可 以表 现为膜增 殖性 肾小球 肾炎 和系膜增生 肝炎患者 的 1 0 %一 2 0 % 。作为一种 常见 的继 发性肾炎 , 部分 患 性肾小球 肾炎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 表现为 I g A肾病 , 可能 因 者可进展至终末期 肾衰竭 ( E S R D) 。当然 降低 HB V—G N发 生 存在不同程度 的肝 损 害, 体内 [ s A代谢 障碍 ,导致 继发 性 I g A 的最有效措施仍是接 种 乙肝疫 苗预 防 乙肝 的发 生。治疗 方 面 肾病 。B h i m m a等 认为轻 度蛋 白尿 的 H B V—G N与 H B V携 减少 蛋 白尿和延缓 肾脏病 进展 同样非 常重 要 。中医在 乙型肝 带和遗传因素无关 , 但是 肾病 的进展特别是 膜性 肾病 进展则与 炎和慢性肾脏病 的治疗 中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 , 本文分 析 当前该 H B V复制和人体 因素相关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03例临床病理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03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相关性。
方法:对103例乙肝肾炎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乙肝肾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②明确提供乙肝病史的25例(24.27%),知晓率低,查hbv-dna 96例,阳性64例(66.67%);③尿蛋白量与病毒是否复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④肾组织病毒沉积与尿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⑥病毒是否复制与肾组织中病毒沉积无相关性,p>0.05。
结论:①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②乙肝病毒感染知晓率低;③尿蛋白量与病毒是否复制、肾组织中病毒沉积类型无关,肾组织中病毒沉积类型与血中病毒是否复制无关;④肾脏损害程度与病毒是否复制无关;⑤肝功正常患者,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辅以acei和/或arb、中药,绝大部分治疗有效。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肾炎;尿蛋白;肾活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炎。
它是乙肝病毒与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肾脏疾病。
近年国外研究表明,该病不能除外乙肝病毒直接对肾脏的侵犯[1]。
临床上乙肝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乙肝病毒感染或乙肝病史。
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可先后出现hbcab、hbeab及hbsab,但这些抗体大都在乙肝病毒感染5个月左右出现,所以乙肝病毒可较长时间处于游离状态,易裂解。
这些小分子裂解成分与相应抗体形成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免疫复合物,可能会逃脱巨噬细胞的吞噬,反复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进而激活补体,造成免疫损伤而发病。
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并论证了hbv抗原对某些肾炎的致病作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与研究。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目前在我国hbv感染者约占人群9.75—15%[2]。
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为0.49%,远高于国外报道,有研究显示,可能与我国hbv感染有关[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发表时间:2017-02-20T17:14:47.0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裴亚斌[导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疾病(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itis diseases)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四川宜宾 64450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日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经病理诊断的1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患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NS)为主,占比为6(46.15%);病理类型主要为膜性肾病(MN),占比为7(53.84%);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电子致密物系膜沉积,免疫荧光检查呈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
结论:经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疾病在临床中的表现过于多样化,需要及时的采取肾活检的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关键词】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理特点【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83-02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疾病(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itis diseases)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应在早期进行及时的诊断防治,为了寻求较好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疾病临床诊断方式,帮助患者在早期就得到及时的诊治,进行有效的改善预后,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所接收的1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患,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经病理诊断的1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患,13例病患全部符合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在37~76岁,平均年龄为(52.35±9.57)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 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很多高血 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 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
3. 慢性肝炎: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
● 电镜检查见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下及基底膜内,部分病例同时有内 皮下及系膜区沉积。有时可发现病毒样颗粒,并可见管状网状包涵体。
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1989年《中华内科杂志》举办的“乙型肝 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专题座谈会”制定了我国关于HBV-GN的诊断建议,试 用以下三条诊断标准:
乙肝相关性肾炎
2020-06-17
概念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及 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的一种肾炎综合征。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 HBV携带率高达15% 。
3. 阿糖腺苷能抑制DNA多聚酶和核苷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病毒的 复制,如果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4.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的中药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和杀灭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疗效。
于市委、李清茹于市委,李清茹.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研 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4):101-102.
● HBV-MN常为非典型膜性肾病,光镜下除了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钉 突形成外,增厚的基膜常呈链环状,并伴较明显的系膜增生;HBV-MPGN 的病理表现与原发性MPGN类似,但上皮下、基底膜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更为多见。光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广泛系膜插入,基底 膜弥漫性增厚伴双轨征形成,常伴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
HBV-GN的肾脏病理特点
● 免疫荧光检查见IgG及C3呈颗粒样沉积外,常有IgM、IgA及C1q沉积,沉 积部位除毛细血管壁外,亦见于系膜区。肾组织中HBV抗原 HBsAg、 HBcAg、HBeAg一个或多个阳性,阳性荧光物质之分布与肾炎类型有关, H B V- M N 主 要 分 布 在 肾 小 球 毛 细 血 管 袢 , 呈 典 型 的 颗 粒 状 荧 光 ; H B VMPGN则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兼有。系膜增生性肾炎主要位于系膜区,呈 团块状。
② 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表现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③ 常伴肝脏肿大,病情多变,起病时以肾炎表现为主,一段时间后又转为
以肾病表现为主,无一定规律可循。
HBV-GN的肾脏病理特点
● HBV-GN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类型为HBV-MN,在儿童患者此种 病理类型占80%以上,成人约占50%,其次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系膜增 生性肾炎。另外,还有少数病例表现为微小病受、IgA 肾病与局灶硬化性 肾炎。
发病机理
● 乙型肝炎病毒与肾炎在发病机理上的联系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乙型肝炎 病毒抗原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免疫损伤、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有关。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抗HBe反应 不完善,所以是乙肝肾炎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
① 临床上乙肝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肯定有乙肝病毒感染或乙型肝 炎病史。
①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 ② 确诊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③ 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 不论其肾组织病理为何种改变,符合以上三条即可确诊。其中第三条为基本 条件,缺此不可诊断。
并发症
1. 肾功能不全: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
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 床综合症后群。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 严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肾功能不全可分为肾功能 储备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四期。
而转为慢性的肝炎。常见症状有纳呆、疲倦、腹胀、腹痛、胁痛等。
4. 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
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 过程中,症候险恶,预后多不良。患者通常有黄疸、肝性脑病、出血、 脑水肿、肺水肺、腹水等症状。
HBV相关肾炎治疗原则及方案
● 尚无特效药物,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 治疗原则:降低尿蛋白;防治再发;保护肾功能及延缓肾脏病进展。 ●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时控制蛋白质
入量,限制钠盐。使用ACEI、ARB类药物降压、降低尿蛋白及他汀类药物 降血脂。 ● 2、抗病毒治疗:阿尔法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或其他抗病毒药 物如恩替卡韦等。 ● 3、糖皮质激素 ● 4、免疫抑制剂
● 中医无HBV-GN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水肿”“腰 痛”“尿浊”“鼓胀”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因肝脾肾 亏虚,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病位在肝、脾、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王耀光教授认为乙肝病毒属中医“疫毒”范畴,具有强烈的传 染性,本病病机关键是肾虚而湿热毒侵,毒损肾络。于市委认为,脾为后 天之本,中医在治疗HBV-GN的过程中,在固肾调肝的同时,还要重视健 脾,将健脾补肾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疗流程
1. 就目前而言,对于乙肝肾炎尚未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抑制 剂虽然对多种类型肾小球肾炎有益,但可能延缓缩主清除乙型 肝炎病毒的能力,因此多数人不主张激素治疗。
2. 干扰素有抗病毒作用,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异性结合,激活某 些酶以后阻断病毒的繁殖与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直接杀 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