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重点习题
(完整版)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5567304a1b0717fd5dd93.png)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一、【知识要点梳理】(一)、文学常识积累:《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
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二)、为加点字注音(1)中道崩殂.(cú) (2)裨.补阙.漏(bìquē) (3)行.阵和睦(háng) (4)以彰其咎.(jiù)(5)陟.罚臧否.(zhì pǐ) (6)以遗.陛下(wèi ) (7)庶.竭驽钝(shù ) (8)猥.自枉屈(wěi)(9)咨诹.善道( zōu ) (10)夙.夜忧叹( sù ) (11)费祎. ( yī) (12)斟酌损.益(sǔn)(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1、中道崩殂(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3、不懈于内(懈怠)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失,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3、陟罚臧否(陟,奖励。
臧,善。
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
)(平,公平。
明,明察。
)(治)17、不宜偏私(偏爱)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以是,因此)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
出师表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98e2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0.png)
出师表习题及答案出师表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 诸葛亮2. 《出师表》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写的?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隋朝D. 唐朝答案:B. 三国时期3. 《出师表》是诸葛亮给谁写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关羽答案:B. 刘备4. 《出师表》是为了表达诸葛亮的什么愿望?A. 求取荣誉和地位B. 要求解决国家问题C. 寻求出征的机会D. 告别刘备答案:B. 要求解决国家问题5.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表达对刘备的忠诚B. 陈述自己的才能和功绩C. 请求出征的机会D. 推荐其他人才答案:A. 表达对刘备的忠诚二、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篇散文。
答案:对2. 《出师表》是一篇骈文。
答案:错3. 《出师表》是一篇辞表。
答案:对4.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的。
答案:错5.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刘备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答案:对三、简答题1. 《出师表》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答:《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东吴丞相周瑜去世后,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而写的一篇辞表。
这个时期正值三国鼎立,各方势力相互争斗,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2.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出师表》主要内容包括对刘备的称谢、表达对刘备的忠诚、陈述自己的才能和愿望、请求出征的机会等。
诸葛亮在辞表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希望能够得到刘备的支持和理解。
3. 《出师表》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答:《出师表》的写作意图是表达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他希望通过这篇辞表,向刘备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请求出征的机会,以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
4. 《出师表》的艺术特点有哪些?答:《出师表》以辞表的形式呈现,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诸葛亮通过辞表的方式,将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辞表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出师表》诸葛亮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诸葛亮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1a6bcf7b14e852458fb5792.png)
《出师表》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崩殂】崩,殂,②【秋】③【内】④【外】⑤【追】⑥【殊遇】⑦【开张圣听】⑧【光】⑨【恢弘】⑩【妄自菲薄】⑪【引喻失义】引喻,。
失义,⑫【宫中府中】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
臧否,。
异同,。
⑭【作奸犯科】⑮【有司】⑯【刑】⑰【平明之理】⑱【内外异法】⑲【良实】⑳【志虑忠纯】㉑【简拔】㉒【愚】㉓【咨】㉔【必能裨补阙漏】㉕【有所广益】㉖【性行淑均】。
淑,。
均,。
㉗【行阵】㉘【先汉】㉙【所以】㉚【痛恨】㉛【贞良死节】㉜【躬耕】。
躬,。
㉝【闻达】㉞【卑鄙】㉟【猥】㊱【枉屈】㊲【感激】㊳【驱驰】㊴【倾覆】㊵【尔来】㊶【二十有一年】㊷【临崩寄臣以大事】㊸【夙夜】㊹【不效】㊺【不毛】㊻【奖】㊼【麻】㊽【弩钝】。
弩,。
㊾【攘除】㊿【旧都】①【斟酌损益】。
损,。
益,。
②【效】③【告】④【兴德之言】⑤【慢】⑥【彰其咎】。
彰,。
⑦【咨诹善道】诹,⑧【雅言】⑨【先帝遗诏】⑩【涕零】二、重点句子翻译: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重点及练习题
![出师表重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6c05dbd15abe23482f4df5.png)
《出师表》重点知识及中考题一、重点字词(一)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今指店铺开业)2、引喻失义(义:适意,恰当。
今常用义为: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3、陟罚臧否(否:恶,坏。
不是今常用的“否定”“是否”的“否”)4、晓畅军事(晓畅:精通,熟练。
今常用义为:语言表达通顺明白)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今义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意是:……的原因。
)6、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低微而鄙俗。
今常用义为:言语、行为恶劣)7、猥自枉屈(猥:辱。
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今常用义为:卑鄙,下流)8、由是感激(是:此,这。
今常用作判断词。
感激:感动。
今义是指激动感谢)9、庶竭驽钝(庶:希望,期望。
今常用义为:众多)10、此臣所以报先帝(“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不是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其义为:用来……的)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的意思。
今义是秋季。
)1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今义是指十分憎恨。
)(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名词“躬”用作动词“耕”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亲身)北定中原(方位名词“北”用作“定”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北)2、形容词作动词愿陛下亲之信之(形容词“信”,原义为“言语真实”,在此用于代词“之”前,用作动词:相信,信任)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菲薄”带前置宾语“自”,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庶竭驽钝(形容词“竭”带宾语“驽钝”,用作动词:用尽)则责攸之。
讳、允等之慢。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
怠慢)3、名词作动词恐托付不效(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
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4、使动用法以光先帝遗德(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弘,发扬扩大)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亲近;使……远,疏远。
出师表练习题(打印版)
![出师表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29afa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8.png)
出师表练习题(打印版)### 出师表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作品?A. 诸葛亮B. 曹操C. 刘备D. 孙权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先帝”指的是谁?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自己3.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布衣”指的是什么?A. 普通百姓B. 官员C. 皇帝D. 士兵4. 下列哪一项不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内容?A. 忠诚于国家B. 谦虚谨慎C. 个人功绩D. 忧国忧民5.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什么愿望?A. 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B. 希望建立自己的功业C. 希望能够北伐成功D. 希望退休安享晚年#### 二、填空题6. 《出师表》中,“_________”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忧。
7.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_________”来说明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感。
8.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决心。
9.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尊敬和忠诚。
10. 《出师表》中,“_________”是诸葛亮对自己身份的谦虚表述。
#### 三、简答题11. 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体现在哪些方面?12. 请解释《出师表》中诸葛亮所说的“臣本布衣”的含义。
13. 根据《出师表》,诸葛亮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北伐的决心的?1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个人品质?15.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皇帝的期望。
#### 四、论述题16. 论述《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7.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谦虚、忧国忧民等品质,并讨论这些品质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18. 以《出师表》为例,探讨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 五、翻译题19. 将《出师表》中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321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c.png)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年写的,是一篇______文。
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布衣”指的是______。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其中的“三顾”指的是______。
4.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
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曹操B. 刘备B. 诸葛亮D. 孙权2. “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原意是指:A. 身份低微B. 品质低下C. 地位低下D. 行为不端3. “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败军”指的是:A. 军队失败B. 军队胜利C. 军队解散D. 军队重组4. “临表涕零”的“涕零”指的是:A. 眼泪B. 鼻涕C. 汗水D. 雨水5.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不知所言”的意思是:A. 知道要说什么B. 不知道要说什么C. 想说的话很多D. 没有话要说三、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篇记叙文。
(对/错)2. “先帝”在文中指的是刘备。
(对/错)3. “三顾茅庐”中的“三顾”是指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
(对/错)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诸葛亮对自己忠诚的表达。
(对/错)5. “临表涕零”中的“涕零”是指诸葛亮在写表时感动得流泪。
(对/错)四、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 请简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的忠诚和责任感。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和“陛下”分别指的是谁?五、翻译题:1. 请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一、填空题:1. 227年,辞2. 身份低微3.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4. 刘备5. 诸葛亮的忠诚和尽职二、选择题:1. C2. A3. A4. A5. B三、判断题:1. 错2. 对3. 对4. 对5. 对四、简答题:1. 诸葛亮写《出师表》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同时请求刘禅批准他北伐的计划。
出师表复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c366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png)
出师表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______时期蜀汉丞相______所作,是一篇______文。
2. 文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
3.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中的“天下三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政权的鼎立局面。
4. 文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臣”指的是______。
5.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中的“贼”指的是______。
答案:1. 三国,诸葛亮,表2. 刘备3. 魏,蜀,吴4. 诸葛亮5. 曹魏二、选择题1. 《出师表》中“表”的意思是()。
A. 表达B. 表率C. 表格D. 奏章2. 下列哪一项不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的功绩?()。
A. 扫平六合B. 席卷八荒C. 包举宇内D. 囊括四海3. 《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反映了作者的()。
A. 出身背景B. 政治理想C. 军事才能D. 文学成就4. 文中“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中的“陛下”指的是()。
A. 刘备B. 刘禅C. 曹操D. 孙权5.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中“妄自菲薄”的意思是()。
A. 无端地轻视自己B. 无端地轻视别人C. 无端地看重自己D. 无端地看重别人答案:1. D2. A3. A4. B5. A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哪些建议?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希望陛下广开言路,听取忠言;二是建议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三是强调了北伐的重要性,希望陛下支持北伐,以完成先帝的遗愿。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忠诚、忧虑和责任感。
他忠诚于先帝和国家,忧虑国家的安危和未来,同时表达了自己愿意承担起兴复汉室的责任。
出师表复习题答案
![出师表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61f84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f.png)
出师表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向皇帝刘禅上书的表文。
2. 文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这里的“败军”是指______之战。
4. 文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表明诸葛亮在出山前的身份是______。
5.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这里的“苟全”意为______。
6. 文中“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表达了诸葛亮______的情感。
7. 《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指的是______。
8.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这里的“贼”指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孙权2. 《出师表》中“先帝”指的是()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刘禅3. 《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指的是()A. 农民B. 士人C. 官员D. 商人4. 《出师表》中“临表涕零”的“涕零”意为()A. 流泪B. 哭泣C. 感动D. 悲伤三、简答题1. 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刘备的评价。
2. 描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自己职责的认识。
3.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
四、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答案:一、填空题1. 诸葛亮2. 刘备3. 赤壁4. 农民5. 勉强保全6. 忠诚和忧虑7. 时刻8. 曹魏二、选择题1. C2. A3. A4. A三、简答题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先帝刘备的评价是极高的,他称赞刘备有“英明神武”之才,能够“开疆拓土”,并且“恩泽广被”,对刘备的功绩和品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是辅佐幼主,继续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他表示自己将“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并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e0c9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0.png)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刘备C. 曹操D. 孙权答案:A2. 《出师表》中“出师”的意思是?A. 出征B. 出家C. 出走D. 出仕答案:A3. 《出师表》中“表”的意思是?A. 表格B. 表达C. 表露D. 表征答案:C4.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描述战争B. 表达忠心C. 叙述历史D. 抒发感情答案:B二、填空题1. 《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意思是先帝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
2. 《出师表》中“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描述了当时国家的形势。
3. 《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 《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表明了作者的忠诚和决心。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目的是请求出兵北伐,以实现先帝刘备的遗愿。
2.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北伐的决心。
四、阅读理解阅读《出师表》全文,回答问题:1. 诸葛亮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答案:诸葛亮在文中提到了先帝刘备、后主刘禅、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许靖、糜竺、简雍、孙乾、刘琰、魏延、杨仪、费祎、郭攸之、董允、向宠、张裔、蒋琬、费诗、姜维等人。
2. 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建议?答案: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加强内政、选拔贤才、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等建议。
五、作文题1. 以《出师表》为背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结合《出师表》的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诸葛亮为主角的故事。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62b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4.png)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诸葛亮C. 孔明D. 曹丕答案:B. 诸葛亮2. 《出师表》是在哪个时期写的?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隋朝D. 唐朝答案:B. 三国时期3.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谁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吕布答案:B. 刘备4. 《出师表》中,诸葛亮主要表达了什么心情?B. 忧虑C. 感慨D. 感谢答案:C. 感慨5. 《出师表》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什么请求?A. 请求立刻出征B. 请求延缓出征C. 请求加强军备D. 请求加强对敌情报的收集答案:B. 请求延缓出征二、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封表白信。
A. 对B. 错答案:B. 错2.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备表达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A. 对B. 错答案:B. 错3.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的。
A. 对答案:A. 对4.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多个请求。
A. 对B. 错答案:A. 对5.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劝告得到了刘备的认可。
A. 对B. 错答案:A. 对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什么要向刘备提出延缓出征的请求?答案:《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延缓出征的请求,是因为他深知刘备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而且敌人的实力也非常强大。
他希望能够在军队充分准备之后再出征,以增加胜利的机会。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表达自己的忠诚时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例如,他用了反问句来强调自己对刘备的忠诚:“臣亮言之不预,谁敢论之?”他还使用了排比句,将自己的忠诚表达得更加生动有力:“唯愿陛下矜听。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表达更加深入人心。
3.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劝告有哪些?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几点劝告。
首先,他劝告刘备不要轻易出征,要等待军队准备充分的时机。
出师表复习题
![出师表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a14c7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d.png)
出师表复习题### 出师表复习题#### 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___所写。
2. 文中“先帝”指的是_________。
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布衣”指的是_________。
4. 文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
#### 二、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忧虑- B. 愤怒- C. 喜悦- D. 悲伤2. 下列哪一项不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内容?- A. 诸葛亮的忠诚- B. 诸葛亮的谦虚- C. 诸葛亮的个人成就- D. 诸葛亮的忧国忧民3. “臣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报”指的是什么?- A. 报答- B. 报告- C. 报仇- D. 报告工作####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哪些政治理念?#### 四、论述题1.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具有哪些领导品质?#### 五、翻译题1. 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成英文。
#### 六、综合应用题1. 如果你是一名历史老师,你会怎样向学生介绍《出师表》的背景和内容?以上复习题涵盖了对《出师表》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作者背景、文中重要词汇的解释、情感理解、政治理念、忠诚精神及其影响、领导品质等。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全面复习并深入理解《出师表》的内涵和价值。
同时,翻译题和综合应用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教学能力。
《出师表》重点知识检测(附答案)
![《出师表》重点知识检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6ad307e21af45b307a86f.png)
《出师表》重点知识检测(附答案)一、重点实词释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练习题
![出师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ca7f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c.png)
《出师表》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曹操C. 司马迁D. 岳飞2. 《出师表》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A. 忠诚B. 怀疑C. 懒惰D. 嫉妒A. 世态炎凉B. 鞠躬尽瘁C. 背水一战D. 破釜沉舟二、填空题1. 《出师表》中,“_______,死而后已”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2.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_______之中”。
3. 《出师表》中,“_______,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决心。
三、判断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征前写给刘备的表文。
()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3. 《出师表》通篇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忧虑和忠诚。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的生平经历。
2. 请列举《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三位先帝旧臣。
3. 请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忠诚情感的手法。
五、翻译题六、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在我国古代辞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2. 结合《出师表》的内容,谈谈你对诸葛亮忠诚、勤勉、担当品质的认识。
七、匹配题请将《出师表》中的名句与它们所表达的主题进行匹配:1.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________ A. 忠诚报国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 B. 个人出身3.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________ C. 临危受命4.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________ D. 忠臣良将八、改错题1. “先帝不以臣孤陋寡闻,猥自菲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明德,欲报之于陛下也。
”3.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臣之罪,以彰其慢。
”九、仿写题请仿照《出师表》的句式和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之情:1. “臣自幼受教于先生之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2262c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6.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一、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二、译文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资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出师表》习题精选【附答案】
![《出师表》习题精选【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3cc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png)
《出师表》习题附答案《出师表》习题精选【附答案】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租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二、解释下列加粗字词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三、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四、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川。
五、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六、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七、翻译重点段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①(pǐ)②(cú)③(wèi)④(mù)二、①发扬光大②不恰当③贤德的进柬④善良平正三、①(C)②(B) ③(C)四、(C)五、①答: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次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4dc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f.png)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曹植和曹丕合作答案:B. 曹丕2.《出师表》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写的?A. 三国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汉朝D. 隋朝答案:A. 三国时期3.《出师表》是曹操写给谁的?A. 曹丕B. 曹植C. 曹操的部下D. 曹操的上级领导答案:C. 曹操的部下4.《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表达对上级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B. 表达对上级的不满和要求辞职的意愿C. 表达对上级的赞美和请求晋升的愿望D. 表达对上级的批评和希望下课的要求答案:A. 表达对上级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5.《出师表》的写作目的是什么?A. 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B. 批评上级领导C. 请求晋升和提升自己的地位D. 请求出征和为国效力答案:D. 请求出征和为国效力二、简答题1. 简要概括《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出师表》是曹丕写给曹操的一封表状,内容主要表达了曹丕对曹操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
曹丕在表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才能、经验和军事计划,请求曹操让他出征,并表示愿意为国家效力,为曹操建立功勋。
2. 为什么《出师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答案:《出师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它是一篇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表状,曹丕在表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文笔流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它表达了曹丕对国家的忠诚和为国效力的决心,展示了曹丕的政治抱负和才能。
最后,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出师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出师表》确实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精神。
在古代中国,士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有义务为国家效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师表》中的曹丕正是一个忠诚的士人典范,他在表中表达了对曹操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军事计划,以期能为国家建立功勋。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答案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83c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6.png)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2. 《出师表》中“先帝”指的是谁?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A3. 《出师表》中提到的“三顾茅庐”是指刘备几次去请诸葛亮出山?A. 一次B. 两次C. 三次D. 四次答案:C二、填空题4.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___时期写的,表达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答案:三国5. 《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指的是现在的_________省。
答案:河南省三、简答题6. 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就去世的遗憾,同时也体现了诸葛亮对刘备事业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7.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的?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通过回顾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深厚感情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实现刘备的遗愿而努力的决心。
四、翻译题8. 将《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本是平民百姓,亲自在南阳耕种,只求在这乱世中保全性命,并不追求在诸侯中出名。
五、论述题9. 结合《出师表》的内容,谈谈你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理解。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努力,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种精神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出师表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c9bc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f.png)
出师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操出征时所带兵力大约是多少?A. 10万B. 100万C. 50万D. 500万答案:C. 50万2. 《出师表》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诸葛亮C. 曹操D. 刘备答案:B. 诸葛亮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自己的年龄吗?A. 是B. 否答案:B. 否4. 《出师表》是一篇:A. 合同B. 作文C. 信件D. 诗歌答案:C. 信件5. 《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刘备任命他为:A. 大将军B. 征南大将军C. 丞相D. 军师答案:C. 丞相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封信。
信中,诸葛亮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曹操强大的警惕,并指出了曹操出征的军力及其威胁。
接着,他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志向、忠诚,并请求刘备任命他为丞相,以辅佐刘备建立国家。
最后,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依恋之情,希望能与刘备共同实现理想。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过哪些他为国家努力的事?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了他为国家努力的几个关键事项。
首先,他强调了自己对曹操的研究和了解,以及自己为国家的战略规划。
其次,他提到了自己身体力行,刻苦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他承诺为国家奉献终生,并请求刘备任命他为丞相,以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3. 为什么《出师表》成为经典之作?答案:《出师表》以其战略思维、才能与忠诚的表达而成为经典之作。
诸葛亮在信中不仅忠诚于刘备,同时也以世间少有的智慧和战略眼光,预见到了曹操的威胁。
他对国家的忠诚和为之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对于个人实现理想和为人民做贡献的承诺,都使得《出师表》成为了一篇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出师表》的理解,以诸葛亮的角度,写一封向刘备的信,表达你对国家的忠诚与承诺。
不少于300字。
【示例回答】尊敬的刘备先生:时至今日,我以赤忱之心回信给您,表达我对国家的深深忠诚和为之奉献的坚定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重点习题
1、第一段中,作者认为当前形势中对蜀国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当前有利的主
观条件是什么?
不利:“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有利:“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不利:先帝去世,三足订立,蜀国资源匮乏,出境困顿。
有利:宫廷里内侍卫的大臣毫不松懈,忠心耿耿的将士在外奋不顾身。
2、有人认为文章第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将之分为两段似乎思路更为清晰,对此,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分析当前危机的形势。
二、指出朝中有很多忠心耿耿的侍卫之臣、忠志之士。
这两部分不可分割,因为讲形势是为了说明尽管天下形势紧张,可我们有许多良臣,重用他们就能解决天下大事。
说形势主要是为了引出第一点建议:开张圣听。
3、后主昏庸,“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为免后顾之忧,诸葛亮就纳谏、法制和用人等三方面向后主提出建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条建议,并结合文章分析,作者用心最多的内容是哪一条建议?
①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②诸葛亮特别强调了第三条,不仅军政、内政两方面举荐忠臣良将,而且以先汉兴隆的经验和后汉倾颓的教训为证,强调亲贤远佞是兴国之本。
4、作者写此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的出师伐魏的计划得以实现,为什么还要追述当年刘备礼贤下三顾茅庐的一段经历呢?
诸葛亮本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但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使其备受感动,为了报答献帝的深恩,才效忠陛下,为了完成先帝遗愿才兴兵北伐。
同时,也借此让后主意识到创业艰难维艰,希望后主能够振作,有所作为。
5、诸葛亮在即将出师北伐之际,写作此文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为自己北伐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表达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6、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①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
②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
③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7、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①以出师为己任。
“此臣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立下军令状。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8、文中多次提及先帝的目的是什么?
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表达报先帝忠陛下之情。
②先帝创业艰难,以此警醒后主要珍惜。
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勉励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先帝遗愿,弘扬先帝遗德。
③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9、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希望后主效仿先帝,(以先帝为榜样)亲贤远佞。
10、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是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先帝遗诏曰:“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泣涕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细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点。
)
(1)进言献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治国方略三点建议。
(2)举荐贤臣,安排内政、军事部署。
(3)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为北伐中原奠定基础。
⑷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
⑸忠心耿耿,虽有刘备“汝与丞相从事,视之如父”的遗言,但处处以臣下自居,赤诚恭敬,将“报先帝忠陛下”视为职分。
11、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的心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这、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12、水镜先生曾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诸葛亮写就出师前的表文也不免感慨万千。
文章结尾“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蕴含着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如:文中十三次提到先帝,回顾先帝的知遇之恩,无限感激;想到先帝创业为半而中道崩殂,非常思念;忆及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奋斗历程,更添伤感;思量先帝所托之事,任重道远,尤感艰辛。
文中七次尊称陛下:刘禅暗弱,恐难免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忧心忡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