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诊断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咨询前的准备工作: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语速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时的仪态

摄入性会谈

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求助者主动提出求助的内容;咨询师在初诊观察到的疑点;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分析发现的问题;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确定提问方式—应使用开放式,不使用封闭式,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

倾听—最重要听出关键点在哪里

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要在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主要方法:释义,中断和引导

内容归类—一般情况下不能做笔录,录音和录像,除非征得同意

会谈法:摄入性会谈【了解病史,健康情况,工作和家庭情况】;鉴别性会谈【确定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咨询性会谈—【职业选择,人员的雇佣,家庭关系等】;危急性会谈—【遭遇意外受精神创伤】

问题太多的消极作用: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的信息;求助者可因为被审问地位产生防范心理;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

临床交谈提问的几种性质:为什么;多重选择性问题;多重问题;修饰性反问(使谈话常常陷入僵局,把所谈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责备性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的威胁感);

会谈内容的选择的原则—【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原因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会谈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提问中避免失误;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评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生硬避免引起求职者误解

使用心理测验—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为了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SCL-90),可以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的生活事件;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MMPI测试是否有精神疾病,智力量表测试智力问题

求助者的一般资料,个人成长史记录,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于交往状态P17

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①非专业的观察者,只依据日常生活的概念,从自然的角度看问题②从医疗或病理学的角度,倾向于求助者有病③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角度,容易强调求助者是学习或认知方面的障碍④生物学家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自我发展上受到阻碍⑤生态学家觉得当事人与环境失去了平衡

解释性问题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个性发展矫正器关键作用;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病因,对症状的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态度必须保持中立;提问中避免失误;咨询人员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别的外话;不能用指责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职者的谈话;不应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

不能乱用心理测试: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的随意使用;单纯的依据心理测试结果,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未查明某种心理测试自身可靠性;在诊断目的以外;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实施的测验;超出某种测验自身功能,主观的对数据进行解释;使用盗版软件实施测验;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试工具

心理诊断的科学性①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常模必须是通过信度和效度都靠得住的量表测验做出的②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无法根据一个单项得出,各单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性③心理诊断的提出和方法设计都应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为依据④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心理诊断的目标:心理诊断的目标与一般性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极不相同的。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寻求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心理诊断则是以个体喂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

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

三原则—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幻想,妄想);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相对稳定性

自知力—神经症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而重症精神病没有

就医行为—对患有神经症成人来说,求医动机强烈,遍访心理专家等,但没有器质性病变者属“神经官能症”;对于患有神经症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求医行为表现在反复向家长诉说自己的难受,十分配合就医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收到影响;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