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版)第二站一章二节针灸、拔罐、推拿2019执业医师中医实践技能考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四、得气
1.得气的表现
医者 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 患者 (1)针刺处出现酸、麻、 胀、重感 (2)向着一定的方向和部 位传导和扩散的感觉。 (3)循经性肌肤震颤、不 自主地肢体活动。 (4)循经性皮疹带或红、 白线等。 (5)热感、凉感、痒感、 触电感、气流感、水波 感、跳跃感、蚁行感、 抽搐及痛感
⑥掌握灸量:每穴灸6~9壮以局部皮肤潮红而不 起泡为度
注意事项:①选用中、大号艾。②新鲜老姜,现切 现用。③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操作要点: ①准备蒜片:大头蒜,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 间以针刺数孔。
②选取体位,暴露腧穴穴。 ③放蒜片---放艾柱---施灸。 ④调适温度:若患者感觉局部灼痛不可耐受,可用 镊子将蒜片一侧夹住端起,片刻之后重新放下。 ⑤更换艾炷和蒜片:艾炷燃尽除去艾灰,更换艾炷, 蒜片焦干萎缩时置换新的蒜片。
本
手
④提插过程中要保持针身垂直
(2)捻转法:将针刺入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输穴内反复前后来回 旋转的行针手法。
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穴皮肤、医生双手。
②刺入毫针。
③实施捻转操作
注意事项:
①转的角度、频率、时间等,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②适用于人体绝大多数部位的脑穴。
③操作应轻快自然,有连续交替性。
④捻转角度不可过大,或呈单向捻转
7
2.辅助手法
(1)循法:在针前或针刺后留针过程中,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上下部轻柔按的方法。 操作要点①确定输穴所在经脉及循行路线。②用拇指指腹,或第二三四指并后用 三指的指腹循按或拍叩。③反复操作至穴周肌肉 得以放松或出现针感或循经感传为止 注意事项:①用指腹进行循按或拍叩;②用力轻柔适度;③循法具有催气行气、解除滞针、减轻患者紧张的作用 。 (2)弹法:在留针过程中,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操作要点:①刺入一定深度②拇指与食指相交,食指指甲缘轻抵拇指指腹。③弹叩针柄:用食指指甲面对准针柄或针尾,轻轻弹叩。④ 弹叩多次 注意事项:①针刺深度要合适,②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以针身微微动为度③弹叩次数一般7~10次 (3)刮法:毫针刺人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操作要点:①刺入一定深度,②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轻抵针尾。③用指甲频频刮动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度震颤,④刮动数次, 注意事项:①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②频率要匀速,③术者指甲要修理平 整、光滑。④可由针根部自下而上刮,也可由针尾 自上而下刮
③持针,刺手拇、食、
④刺入。该法适用于皮 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④刺入。于押手两指间
的输穴处刺入,该法适
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穴
进针。
5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 分为以下3种角度。 (1)直刺: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该法适 用于大部分的腧穴。 (2)斜刺: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该法适用于肌肉 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朝、深刺的腧穴 。 (3)平刺: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该法适用于皮薄 肉少部位的腧穴。
2.不得气的表现 3.得气强弱的选择 4.得气的临床意义 5.促使得气的方法
医者感到针 下空虚无物
患者亦无酸 ,麻、胀、 重等感觉
急性疼痛、痹证、痿 证、偏瘫等疾病得气 强则效果好; 失眠、心悸、面肌痉 挛等疾病得气弱则效 果好。
气血虚弱、久病年迈 之人,得气宜弱; 气血旺盛、体壮年轻 之人,得气宜强
11
1.留针法 2.出针法
六、留针与出针
12
贰
艾灸操作
艾柱灸 温针灸
艾条灸 注意事项
艾柱灸
直接灸(化脓灸)
直接灸(非化脓灸)
操作要点:
①选择合适体位,取穴; ②穴区皮肤消毒---涂擦黏附剂; ③点燃艾炷:燃尽---壮数灸完; ④施灸时艾火烧灼皮肤,可产生剧痛,可用手在施灸打、按压,借以缓解疼痛; ⑤灸后预防感染:灸毕贴敷消炎药膏,用无菌纱布覆盖,外用胶布固定。
6
三、行针手法
(1)提插法:将毫针刺入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
操作要点:
①消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输穴皮肤、医生双手。
②刺入毫针。
③实施提插操作,反复多次
1 注意事项:
.
①提插的幅度、层次的变化、频率和操作的时间,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掌握
②提插法多用于肌肉较丰厚部位的输穴
基 ③上提时不要提出皮肤,下插时不要刺伤脏器和筋骨。
16
温针灸
1.操作要点 (1)准备艾卷或艾:截取一段2cm的艾卷将一端中心扎一深1~1.5cm的小孔或 选用易搓捏的柔软艾绒 (2)选取体位,暴露腧穴。 (3)针刺得气后留针:常规消毒穴皮肤,直刺进针,行针得气后,将针留在合适的深度 (4)将艾卷有孔的一端经针尾插在针柄上,插牢、插正。或将少许艾绒搓捏紧在针尾上, 点燃施灸 (5)艾卷或艾绒完全燃尽成灰时,将针稍倾斜,将艾灰掸落到容器中,每穴每次可施灸1 -3壮 (6)针柄冷却后出针 2.注意事项 (1)不宜选取过细过长的毫针 (2)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 (3)保证艾卷下端与皮肤有适当的距离(一般为2.5~3cm) (4)从下端点燃艾卷 (5)可将硬纸片放置到艾卷与皮肤之间,以防艾灰脱落。
2.针刺深度
它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决定针刺深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且取得针感 (1)年龄。①不宜深刺: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②可适当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2)体质。①浅刺:形瘦体弱者。②深刺:形盛体强者 (3)病情。①浅刺:阳证、新病、热证、虚证。②深刺:阴证、久病、寒证、实证 (4)病位。①浅刺:在表、在肌肤。②深刺:在里、在筋骨、在脏腑 (5)腧穴所在部位。①浅刺: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穴。②深刺:四肢、臂、腹及 肌肉丰满处的输穴 (6)季节 一般原则是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穴位定位 针刺角度 针刺深浅 针刺手法
提插 捻转
五、针刺补泻
1.捻转补泻法 (1)补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2)泻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 2.提插补泻 (1)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 (2)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 3.疾徐补泻 (1)补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 (2)泻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 4.迎随补泻 (1)补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2)泻法: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5.呼吸补泻 补法: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与气相反) 泻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6.开阖补泻 (1)补法: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2)泻法:出针时大针孔而不按 7.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15
艾条灸
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操作要点: ①选取体位,暴露输穴。 ②点燃艾卷:将纯艾卷一端点燃 ③医者手持艾卷操作-------------------------------------。 ④若小儿或局部知 减退者,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手指来测知 患者局部受热程度, ⑤把握灸量:以皮肤出现红晕、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通常情况下灸5~10分钟灸毕熄 灭艾火。
4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 ①消毒。
生双手。
②持针。押手拇、食指
②押手固定穴区皮肤。 持消毒干棉球裹住针下
③持针,用刺手的食、 段,以针尖端0.3~0.5
中指指腹持针。
cm为宜;刺手拇、食、
④刺入。针身紧贴押手 中三指指腹夹持针柄,
指甲缘快速刺入。
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胺形成灸疮;5~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
操作要点:
①选择合适体位,取穴; ②穴区涂擦黏附剂; ③点燃艾炷:1/3---壮数灸完; ④红晕便可。
14
艾柱灸
间接灸 ( 隔姜灸)
间接灸 ( 隔蒜灸)
操作要点: ①准备姜片:将鲜姜切成直径2~3m、厚0.2-0.3cm 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②选取体位,暴露腧穴穴。 ③放姜片---放艾柱---施灸。 ④调适温度:若患者感觉局部灼痛不可耐受,可用 镊子将姜片一侧夹住端起,片刻之后重新放下。 ⑤更换艾炷和姜片:艾炷燃尽除去艾灰,更换艾炷, 姜片焦干萎缩时置换新的姜片。
兴宏程教育 & 昭昭医考
2019年中医技能面授课
讲师
王龙飞
第二站 技能操作
第一章 中医操作
目录
针灸操作 艾灸操作
拔罐操作 推拿操作
壹
针灸操作
一、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要点: (1)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 (2)持针。拇、食指腹持针,中指指腹抵 住针身下段,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 齐平。 (3)指抵皮肤。对准穴位,中指指端紧抵 腧穴皮肤。 (4)刺入。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刺入, 中指随之曲,快速将针刺人。入时保持 针身面不弯。
使针身垂直
该法适用于短针进针。 ③刺入。将针尖固定在
腧穴皮肤表面,刺手捻
转针柄,押手下压,双
手配合,同时用力,迅
速将刺入腧穴皮下。该
法适用于长针进针。
(3)提捏进针法
(4)舒张进针法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①消毒。
①消毒
②押手提捏穴旁皮肉。 ②押手绷紧皮肤,两指
③持针。刺手拇中指三 间距离适当。
指指腹持针。
⑥掌握灸量:每穴灸6~9壮以局部皮肤潮红而不 起泡为度
注意事项:①选用中、大号艾。②随时观察局部 皮肤情况
间接灸 ( 隔盐灸)
间接灸 (隔附子饼灸)
操作要点: ①选择体位,暴露腧穴。 ②食盐填脐: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将 脐窝填平,也可于盐上再放置一姜 片.
③放艾柱---施灸 ④调适温度,更换艾炷。若患者感 觉施灸部位灼热不可耐受,可用镊 子夹去残炷,换炷再灸。 ⑤反复施灸,灸满 规定壮数,一般灸 5~9壮。 ⑥除去艾灰和食盐。
10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 迟速,关系到针刺的疗 效。
具体表现在
(1)一般情况下,得气迅 速,疗效较好;得气较慢, 疗效较差;不得气者难 以取效。
(2)若反复施用各种候 气、催气手法 仍不得
气者,多因正气衰竭,预 后极差。
(3)若初针不得气或得 气缓慢,使用正确的针 刺方法 后,开始得气或 得气较快,提示正气恢 复,预后良好
(1)制作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的灸条 ①太乙针灸:将纯净艾绒150g平铺在40cm的桑皮纸上,取人参125g,穿山甲250g, 山羊血90g,千 年健500g,钻地风300g,肉桂50g,小苗香500g,苍术500g,甘草1000g 防风2000g,以及少许麝香,共 磨为细末,取24g细末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用少许鸡蛋清封固,阴干。 ②雷火针灸: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只有药物不同,用纯净的艾绒125g沉香、乳香、羌活、 干姜、穿山甲各9g,以及少许麝香,磨为细末 (2)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的操作要点 ①点燃艾卷:将艾卷一端点燃。②棉布裹艾用6~7层棉布 紧艾火端③持艾灸熨:术者手持艾卷将艾火端乘热按到施术部位,停止1~2秒后抬起④艾火熄 灭则再点燃再按熨。⑤反复灸至皮肤红晕,灸熨7~10次为度 (3)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的注意事项 ①艾条要燃透再灸,才不容易熄灭。②必须使用棉布。③ 点炎的间隔不宜太长,最好两 针交替使用。
8
(4)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1)直立针身而摇(加强得气的感应) 操作要点:①直刺进针。②刺入一定深度。③手持针柄划圈样或前后或左右摇动 ④反复数次。 2)卧倒针身而摇(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操作要点:①斜刺或平刺进针。②刺入一定深度。③手持针柄左右摇动 ④反复 数次。 (5)飞法:针刺后不得气者,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轻微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 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故称飞法。 操作要点:①刺入一定深度。②轻微捻搓针柄数次后快速张开两指,③反复数次 注意事项:①宜在肌肉丰厚处的腧穴施术。②手指灵活,力度要均匀一致 (6)震颤法: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刺手持针柄,应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颤动。 操作要点:①进针,刺入一定深度。②刺手拇、食二指或拇、食、中指夹持针柄③提插法,使针身轻微震颤幅度、快 频率,若手颤之状,使针身微微颤动 注意事项:①用力轻柔。②小幅度的颤动和震播
操作要点: ①制备附子饼,用黄酒调和附子细 末成泥状,做成直径约3cm、厚约 0.8cm 的圆饼,用针穿刺附子饼中 心数孔备用。
②选取体位,暴露穴。 ③放置附子饼及艾,点燃艾炷尖端。
④更换艾炷。若患者感觉施灸局 部灼痛不可耐受, 可用镊子将附子 饼一端夹住端起,片刻之后重新放 下再灸。
⑤灸完壮数为止,一般每穴 灸3~9壮。 ⑥去除附子饼及艾灰。
四、得气
1.得气的表现
医者 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 患者 (1)针刺处出现酸、麻、 胀、重感 (2)向着一定的方向和部 位传导和扩散的感觉。 (3)循经性肌肤震颤、不 自主地肢体活动。 (4)循经性皮疹带或红、 白线等。 (5)热感、凉感、痒感、 触电感、气流感、水波 感、跳跃感、蚁行感、 抽搐及痛感
⑥掌握灸量:每穴灸6~9壮以局部皮肤潮红而不 起泡为度
注意事项:①选用中、大号艾。②新鲜老姜,现切 现用。③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操作要点: ①准备蒜片:大头蒜,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 间以针刺数孔。
②选取体位,暴露腧穴穴。 ③放蒜片---放艾柱---施灸。 ④调适温度:若患者感觉局部灼痛不可耐受,可用 镊子将蒜片一侧夹住端起,片刻之后重新放下。 ⑤更换艾炷和蒜片:艾炷燃尽除去艾灰,更换艾炷, 蒜片焦干萎缩时置换新的蒜片。
本
手
④提插过程中要保持针身垂直
(2)捻转法:将针刺入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输穴内反复前后来回 旋转的行针手法。
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穴皮肤、医生双手。
②刺入毫针。
③实施捻转操作
注意事项:
①转的角度、频率、时间等,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②适用于人体绝大多数部位的脑穴。
③操作应轻快自然,有连续交替性。
④捻转角度不可过大,或呈单向捻转
7
2.辅助手法
(1)循法:在针前或针刺后留针过程中,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上下部轻柔按的方法。 操作要点①确定输穴所在经脉及循行路线。②用拇指指腹,或第二三四指并后用 三指的指腹循按或拍叩。③反复操作至穴周肌肉 得以放松或出现针感或循经感传为止 注意事项:①用指腹进行循按或拍叩;②用力轻柔适度;③循法具有催气行气、解除滞针、减轻患者紧张的作用 。 (2)弹法:在留针过程中,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操作要点:①刺入一定深度②拇指与食指相交,食指指甲缘轻抵拇指指腹。③弹叩针柄:用食指指甲面对准针柄或针尾,轻轻弹叩。④ 弹叩多次 注意事项:①针刺深度要合适,②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以针身微微动为度③弹叩次数一般7~10次 (3)刮法:毫针刺人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操作要点:①刺入一定深度,②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轻抵针尾。③用指甲频频刮动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度震颤,④刮动数次, 注意事项:①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②频率要匀速,③术者指甲要修理平 整、光滑。④可由针根部自下而上刮,也可由针尾 自上而下刮
③持针,刺手拇、食、
④刺入。该法适用于皮 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④刺入。于押手两指间
的输穴处刺入,该法适
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穴
进针。
5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针刺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 分为以下3种角度。 (1)直刺: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该法适 用于大部分的腧穴。 (2)斜刺: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该法适用于肌肉 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朝、深刺的腧穴 。 (3)平刺: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该法适用于皮薄 肉少部位的腧穴。
2.不得气的表现 3.得气强弱的选择 4.得气的临床意义 5.促使得气的方法
医者感到针 下空虚无物
患者亦无酸 ,麻、胀、 重等感觉
急性疼痛、痹证、痿 证、偏瘫等疾病得气 强则效果好; 失眠、心悸、面肌痉 挛等疾病得气弱则效 果好。
气血虚弱、久病年迈 之人,得气宜弱; 气血旺盛、体壮年轻 之人,得气宜强
11
1.留针法 2.出针法
六、留针与出针
12
贰
艾灸操作
艾柱灸 温针灸
艾条灸 注意事项
艾柱灸
直接灸(化脓灸)
直接灸(非化脓灸)
操作要点:
①选择合适体位,取穴; ②穴区皮肤消毒---涂擦黏附剂; ③点燃艾炷:燃尽---壮数灸完; ④施灸时艾火烧灼皮肤,可产生剧痛,可用手在施灸打、按压,借以缓解疼痛; ⑤灸后预防感染:灸毕贴敷消炎药膏,用无菌纱布覆盖,外用胶布固定。
6
三、行针手法
(1)提插法:将毫针刺入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
操作要点:
①消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输穴皮肤、医生双手。
②刺入毫针。
③实施提插操作,反复多次
1 注意事项:
.
①提插的幅度、层次的变化、频率和操作的时间,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掌握
②提插法多用于肌肉较丰厚部位的输穴
基 ③上提时不要提出皮肤,下插时不要刺伤脏器和筋骨。
16
温针灸
1.操作要点 (1)准备艾卷或艾:截取一段2cm的艾卷将一端中心扎一深1~1.5cm的小孔或 选用易搓捏的柔软艾绒 (2)选取体位,暴露腧穴。 (3)针刺得气后留针:常规消毒穴皮肤,直刺进针,行针得气后,将针留在合适的深度 (4)将艾卷有孔的一端经针尾插在针柄上,插牢、插正。或将少许艾绒搓捏紧在针尾上, 点燃施灸 (5)艾卷或艾绒完全燃尽成灰时,将针稍倾斜,将艾灰掸落到容器中,每穴每次可施灸1 -3壮 (6)针柄冷却后出针 2.注意事项 (1)不宜选取过细过长的毫针 (2)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 (3)保证艾卷下端与皮肤有适当的距离(一般为2.5~3cm) (4)从下端点燃艾卷 (5)可将硬纸片放置到艾卷与皮肤之间,以防艾灰脱落。
2.针刺深度
它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决定针刺深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且取得针感 (1)年龄。①不宜深刺: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②可适当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2)体质。①浅刺:形瘦体弱者。②深刺:形盛体强者 (3)病情。①浅刺:阳证、新病、热证、虚证。②深刺:阴证、久病、寒证、实证 (4)病位。①浅刺:在表、在肌肤。②深刺:在里、在筋骨、在脏腑 (5)腧穴所在部位。①浅刺: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穴。②深刺:四肢、臂、腹及 肌肉丰满处的输穴 (6)季节 一般原则是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穴位定位 针刺角度 针刺深浅 针刺手法
提插 捻转
五、针刺补泻
1.捻转补泻法 (1)补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2)泻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 2.提插补泻 (1)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 (2)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 3.疾徐补泻 (1)补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 (2)泻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 4.迎随补泻 (1)补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2)泻法: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5.呼吸补泻 补法: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与气相反) 泻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6.开阖补泻 (1)补法: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2)泻法:出针时大针孔而不按 7.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15
艾条灸
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操作要点: ①选取体位,暴露输穴。 ②点燃艾卷:将纯艾卷一端点燃 ③医者手持艾卷操作-------------------------------------。 ④若小儿或局部知 减退者,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手指来测知 患者局部受热程度, ⑤把握灸量:以皮肤出现红晕、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通常情况下灸5~10分钟灸毕熄 灭艾火。
4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 ①消毒。
生双手。
②持针。押手拇、食指
②押手固定穴区皮肤。 持消毒干棉球裹住针下
③持针,用刺手的食、 段,以针尖端0.3~0.5
中指指腹持针。
cm为宜;刺手拇、食、
④刺入。针身紧贴押手 中三指指腹夹持针柄,
指甲缘快速刺入。
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胺形成灸疮;5~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
操作要点:
①选择合适体位,取穴; ②穴区涂擦黏附剂; ③点燃艾炷:1/3---壮数灸完; ④红晕便可。
14
艾柱灸
间接灸 ( 隔姜灸)
间接灸 ( 隔蒜灸)
操作要点: ①准备姜片:将鲜姜切成直径2~3m、厚0.2-0.3cm 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②选取体位,暴露腧穴穴。 ③放姜片---放艾柱---施灸。 ④调适温度:若患者感觉局部灼痛不可耐受,可用 镊子将姜片一侧夹住端起,片刻之后重新放下。 ⑤更换艾炷和姜片:艾炷燃尽除去艾灰,更换艾炷, 姜片焦干萎缩时置换新的姜片。
兴宏程教育 & 昭昭医考
2019年中医技能面授课
讲师
王龙飞
第二站 技能操作
第一章 中医操作
目录
针灸操作 艾灸操作
拔罐操作 推拿操作
壹
针灸操作
一、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要点: (1)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 (2)持针。拇、食指腹持针,中指指腹抵 住针身下段,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 齐平。 (3)指抵皮肤。对准穴位,中指指端紧抵 腧穴皮肤。 (4)刺入。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刺入, 中指随之曲,快速将针刺人。入时保持 针身面不弯。
使针身垂直
该法适用于短针进针。 ③刺入。将针尖固定在
腧穴皮肤表面,刺手捻
转针柄,押手下压,双
手配合,同时用力,迅
速将刺入腧穴皮下。该
法适用于长针进针。
(3)提捏进针法
(4)舒张进针法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①消毒。
①消毒
②押手提捏穴旁皮肉。 ②押手绷紧皮肤,两指
③持针。刺手拇中指三 间距离适当。
指指腹持针。
⑥掌握灸量:每穴灸6~9壮以局部皮肤潮红而不 起泡为度
注意事项:①选用中、大号艾。②随时观察局部 皮肤情况
间接灸 ( 隔盐灸)
间接灸 (隔附子饼灸)
操作要点: ①选择体位,暴露腧穴。 ②食盐填脐: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将 脐窝填平,也可于盐上再放置一姜 片.
③放艾柱---施灸 ④调适温度,更换艾炷。若患者感 觉施灸部位灼热不可耐受,可用镊 子夹去残炷,换炷再灸。 ⑤反复施灸,灸满 规定壮数,一般灸 5~9壮。 ⑥除去艾灰和食盐。
10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 迟速,关系到针刺的疗 效。
具体表现在
(1)一般情况下,得气迅 速,疗效较好;得气较慢, 疗效较差;不得气者难 以取效。
(2)若反复施用各种候 气、催气手法 仍不得
气者,多因正气衰竭,预 后极差。
(3)若初针不得气或得 气缓慢,使用正确的针 刺方法 后,开始得气或 得气较快,提示正气恢 复,预后良好
(1)制作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的灸条 ①太乙针灸:将纯净艾绒150g平铺在40cm的桑皮纸上,取人参125g,穿山甲250g, 山羊血90g,千 年健500g,钻地风300g,肉桂50g,小苗香500g,苍术500g,甘草1000g 防风2000g,以及少许麝香,共 磨为细末,取24g细末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用少许鸡蛋清封固,阴干。 ②雷火针灸: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只有药物不同,用纯净的艾绒125g沉香、乳香、羌活、 干姜、穿山甲各9g,以及少许麝香,磨为细末 (2)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的操作要点 ①点燃艾卷:将艾卷一端点燃。②棉布裹艾用6~7层棉布 紧艾火端③持艾灸熨:术者手持艾卷将艾火端乘热按到施术部位,停止1~2秒后抬起④艾火熄 灭则再点燃再按熨。⑤反复灸至皮肤红晕,灸熨7~10次为度 (3)太乙针灸、雷火针灸的注意事项 ①艾条要燃透再灸,才不容易熄灭。②必须使用棉布。③ 点炎的间隔不宜太长,最好两 针交替使用。
8
(4)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1)直立针身而摇(加强得气的感应) 操作要点:①直刺进针。②刺入一定深度。③手持针柄划圈样或前后或左右摇动 ④反复数次。 2)卧倒针身而摇(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操作要点:①斜刺或平刺进针。②刺入一定深度。③手持针柄左右摇动 ④反复 数次。 (5)飞法:针刺后不得气者,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轻微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 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故称飞法。 操作要点:①刺入一定深度。②轻微捻搓针柄数次后快速张开两指,③反复数次 注意事项:①宜在肌肉丰厚处的腧穴施术。②手指灵活,力度要均匀一致 (6)震颤法: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刺手持针柄,应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颤动。 操作要点:①进针,刺入一定深度。②刺手拇、食二指或拇、食、中指夹持针柄③提插法,使针身轻微震颤幅度、快 频率,若手颤之状,使针身微微颤动 注意事项:①用力轻柔。②小幅度的颤动和震播
操作要点: ①制备附子饼,用黄酒调和附子细 末成泥状,做成直径约3cm、厚约 0.8cm 的圆饼,用针穿刺附子饼中 心数孔备用。
②选取体位,暴露穴。 ③放置附子饼及艾,点燃艾炷尖端。
④更换艾炷。若患者感觉施灸局 部灼痛不可耐受, 可用镊子将附子 饼一端夹住端起,片刻之后重新放 下再灸。
⑤灸完壮数为止,一般每穴 灸3~9壮。 ⑥去除附子饼及艾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