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行为关系的调查
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
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作者:顾筠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第31期摘要:家庭教养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个别取样观察幼儿行为,并使用“母亲教养方式问卷”调查母亲教养方式,发现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明显多于攻击行为。
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有一定关系:亲社会行为儿童的母亲教养方式中民主维度占主导优势;在园攻击行为儿童的母亲教养方式中不良混合型教养方式较多。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母亲教养方式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A-0037-05一、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儿童的智能只是学前教育的一个任务,学前教育还应担负起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任务。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属于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以往不少研究从亲子关系角度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美国学者鲍德温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关颖、刘春芬进行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表明,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1]。
但既往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高中生和中小学生,以婴幼儿为对象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尝试观察和考察幼儿社会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研究一方面将深化关于低龄儿童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探索,另一方面有助于寻求更有利于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父母教养方式。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任何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亲昵地接触他人的身体的行为”[2]。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多种类型,本研究选取在幼儿园较为常见的合作、助人、分享和安慰四种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
(二)儿童攻击行为对攻击行为的理解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起因、动机、意图、形式、过程、结构、情境以及行为者与行为对象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
研究局限与不足
01
02
03
04
样本规模较小,可能影响研究 结果的代表性和推广性。
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方 法、多角度的研究。
对幼儿攻击行为的长期追踪研 究较少,无法全面了解攻击行
为的动态变化。
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研 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有效的干预手段和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
扩大样本规模,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研究,以提高研究 结果的代表性和推广性。
象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访谈提纲制定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访谈提纲,明 确访谈的主题和问题,确保访谈的 针对性和系统性。
访谈实施
进行访谈,注意引导访谈对象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注意保护 访谈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04
幼儿攻击行为的成因分析
生物学因素
遗传倾向
研究表明,幼儿攻击行为的遗传倾向与基因相关,某些基因 变异可能增加攻击行为的风险。
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护。
02
设定清晰的规则和限制
在家庭中设定清晰的规则和限制,并确保孩子明白这些规则的意义和必
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0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鼓励他
们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减少因情绪问
表现
幼儿攻击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打 人、推人、咬人、抓人、吐口水、说 脏话等。
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和后果
影响
幼儿攻击行为会对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家庭、学校和社 会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后果
幼儿攻击行为可能导致被攻击者产生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影响其社交能力和 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l】陈楣国.了解孩子的科学方法【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 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项攻击性的比率占第二位,第三组被试则是
“违犯规则不听劝告”一项攻击性比率占第
【31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N E 1630 1866 1905
出,各年龄段幼儿攻击性行为递减的趋势
1研究过程
1.1究被试 本研究调查了3—6岁幼儿135名,其中
是不等速的,从第一年龄组(3—4岁)到第二 年龄组(4~5岁)攻击性行为减少较快,虽未 达显著性差异(t。=1.88,P>O.05),但从观察 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这可能与幼
P
三组被试攻击性行为的差异检验表
X 39.76 44.43 45.35 SD 11.38 10.56 12.48 tl:1.88 t2:0.36 >O.05 >O.5 t
儿从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环境所受到的规 范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第二年龄组与第三 年龄组(5~6岁)差异较小(t,=O.36,P>0.5), 这说明儿童攻击行为与年龄有关。桑标先 生指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儿童
(2)在攻击内容上,幼儿所表现出来的 行为与教育密切相关,各年龄组都能接受 教师对其失误行为的纠正。这说明在纠正
是在此时渐趋成形并得到不断发展。如果
在这个时期不能有效纠正其攻击性行为而 任其发展,就可能形成其好斗的攻击性的 人格特征,进而无法与人和谐相处、无法融 入社会。
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过程中,教育具有重
童的攻击性行为就很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 再现。 在独生子女非常普遍的中国家庭,儿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常常与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密切相关,需要专业心理辅导和干预。
研究不足与展望
要点一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研究多采用观 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这些方法可能受 到主观因素和样本偏差的影响,未来 可以尝试使用更客观的研究方法如实 验法、案例研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3
04
文献回顾
搜集与幼儿攻击行为相关的文 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
。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向家长、教师等有 关人员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情
况。
观察法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观察幼儿的 攻击行为,记录并分析数据。
案例分析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攻击行 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
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03
幼儿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的目的。
干预效果评估
观察法
问卷法
观察幼儿在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攻击行为频 率、强度、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变化,评估 干预效果。
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 干预措施的满意度、幼儿攻击行为的变化 等情况,进一步验证干预效果。
量表法
元分析法
使用专门的量表,如儿童行为量表、教师 报告量表等,对幼儿的攻击行为进行评估 ,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 研究
汇报人: 2023-12-03
目 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幼儿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 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及效果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幼儿攻击行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幼儿攻击行为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 康和未来发展。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施莹娟冯永林谢红涛贾守梅汪玲·学术交流·【摘要l目的初步探讨擘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不同类型的发生情况,并探索可能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中文版攻击行为一教师核查表、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对上海市148倒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
结果根据CBCl量表攻击分量表,约8.8%(13/148)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反应性攻击分数为(1.46士0.85),主动性攻击分敖为(o.86士0.87);主要管教者为父母,以及每天看电视时间高于l h以上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显著相关。
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且这些儿童的反应性攻击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许多心理社会问题。
父母管教方式以及看电视等习惯可能会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2—5)l 攻击性行为;反应性攻击;主动性攻击doi:10.3969/j.issrL 1009—6574.2011.04.014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a pilot study SHl Ying—juan,FENG Y ong-lin.XIEHong—tao,et a1.Shanghai PUtUO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200065,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his preliminary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
to distinguish reactive aggression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of them.and to exploreits risk factors.Methods In this study·148 boys and girls in tWO kindergartens.aged 3 tO 6 yearsold,were rated by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using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and Chinese versionof Aggressive behavior--T eacher’s Check list.Results According tO CBCL aaaeasment,aLx3ut 8.8%(13/148)children have aggressive behavior.Scores for reactive aggression(RA)and proactive aggression(PA)ofthese children were(1.46士O.85)and(0.86±0.87)respectively.Factor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clude parenting style and the time children spent on watching Tv.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of aggressive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 is high and need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These pre·SChool children showed more reactive aggression than proaetive aggression.Some famiiy factors such as·parenting style and the time spent on watch TV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Key words]Chid pre(2—5)I Aggressive behaviorI Reactive aggression;Proactive aggres一近年来,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引言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之间的关系。
一、父母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对待和照顾儿童时所呈现的亲和、照顾、限制与规定等行为,包括管教方式、褒奖与惩罚、亲近与疏离、支持与压迫等因素。
1.激励性父母教育方式激励性父母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予儿童肯定、赞美、激励、支持等正向的情感反馈,可以鼓励儿童健康成长。
2.控制性父母教育方式控制性父母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言行和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并且强加一定强度的惩罚或者奖励。
这种教育方式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儿童的个性心理发展虚脆。
3.支持性父母教育方式支持性父母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赋予其安全感、信任感、自我价值感等支持,从而使儿童更具有探索、自信和尝试新事物的意愿。
二、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1.主动性攻击主动性攻击是指儿童在原则上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对他人主动施加暴力、威胁、伤害等,通常出现在儿童在完成任务时遇到了一些克服挑战的情境中。
2.反应性攻击反应性攻击是指儿童在遭受侵害、感到挑战等负面情境下进行的攻击,通常是一种针对所接收到的不公正待遇进行的报复性行为,例如在遭到同龄人的侮辱、辱骂、羞辱打击等情况下。
三、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主动性攻击的影响1.激励性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主动性攻击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励性父母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儿童在完成任务时更有控制力、更专注,促进儿童在流程的完整性方面表现更甚。
2.控制性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主动性攻击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性父母教育方式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教育方式似乎会降低儿童的探索性行为、自我掌控能力和自尊心等心理健康指标。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关系的研究【摘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家庭教养行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
首先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分析家庭教养行为对这些问题的影响。
接着探讨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联机制,进一步说明家庭教养行为在干预这些问题中的作用。
最后分析影响家庭教养行为的因素,总结指出家庭教养行为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结论概述。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干预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家庭教养、关联机制、干预、影响因素、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幼儿期到学龄初期的儿童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异常表现。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攻击性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可能与家庭教养行为密切相关。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养行为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养行为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情感表达、亲子沟通等方面,这些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未来的心理干预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1.2 研究目的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关系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家庭教养行为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关联机制,以及家庭教养行为在干预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郑州市中原区育华学校李一帆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近些年,“低龄犯罪”,“校园暴力”,“欺负弱小”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小时候,孩子不自主的愤怒典型表现包括又蹦又跳、哭闹和尖叫;慢慢长大时,这种情绪激动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现逐渐减少,而报复性的攻击逐渐显露,表现为摔东西、抢夺、抓掐、咬人、骂人、顶嘴和固执己见。
家长认为在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
有些教师也认为这也许只是小学生当时选择的一种发泄当时情绪的方式。
因此,孩子也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我校位于郑州市的西郊城乡结合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将近70%—80%的孩子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为了生存,这些孩子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管理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存在的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是有本事,不被人欺负。
如果被欺负了,家长就认为不还回来能行吗?在我校,我们常可看到学生违反纪律、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有些孩子一星期至少要发生一两回这种事情,这些孩子常常惹事生非,给教师、家长增添不少苦恼和麻烦,既干扰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由于同学和班组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都有意回避他,不理睬他,使他成为一个被孤立的人,而这种被冷落在其心中转化为进一步的愤怒和怨恨,他故意惹对方生气,攻击他人,挑起争端,同学也因此更不愿意接近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小学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因此分析和控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促进小学生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教育中一项严峻的课题,其中,攻击性行为也应该引起学生的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了。
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摘要: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攻击性行为受到生理、家庭、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父母教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儿童适合环境的方式,本文就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来提出一些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实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如鼓励幼儿间的接触交流,注重幼儿的家庭教育以及创建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等对策以此来促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水平等有效策略,以便更好地促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幼儿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因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或者需要的满足受到干扰,基于不满、怨恨、愤怒等情绪,用身体或言语侵犯一定对象的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在3岁至4岁出现一个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攻击性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有的一种现象,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注重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心理学科为例,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到认知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家们就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的攻击性行为问题实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国外,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 M. Symonds ) 是最早对教养方式实行研究的学者,他经过研究得出两个基本维度,拒绝一接受和服从一支配,即拒绝或接受儿童,服从或分配儿童。
以这两个基本维度来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
他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儿童都能表现出较为积极的行为,宽容民主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具有爱憎分明的行为。
之后Baldwin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重点研究了宽容民主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情感温暖一敌意;依恋一干涉。
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1绪论1.1问题的提出所谓问题行为,也就是行为问题或者是行为上的困扰现象,它的含义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利的异常行为现象。
这些不同于正常行为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
并且这种行为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造成恶性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精神上问题。
笔者在实习期间观察到年龄段不同的孩子或多或少有问题行为。
例如说谎、避免惩罚、及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制造噪音或表现激烈,他们通过这些异常行为来吸引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爱护。
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1928年,威克漫(E.K.Wakeman)将这一现象提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使更多的专家学者也投入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重要结论。
20世纪80年代,问题行为开始在我国也开始备受重视起来,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上,大多数学者对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问题行为概念、类型、发展和机制、以及它的发展状况、相关解决措施等方面开展了探索。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国的专家学者并没有局限于孩童,对于青少年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甚至还对一些特殊群体像留守儿童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患有问题行为的孩子不在少数,在成长过程中发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高。
忻仁娥和郭茹分别在1992年和2012年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问题行为调查中,4-16岁的孩子患有相关问题的比例是10.81%~15.16%[1]。
长沙市3-5岁的孩子们患有该种行为的比例是20.4%[2]。
针对多种数据的提供和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水平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这种行为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和融入社会的进程。
祖父母教养下的隔代教育在我国十分常见。
而这种隔代教育与儿童的早期行为问题息息相关,通过调查可得在隔代养育下孩童出现该种现象的可能性更高。
相关专家学者也指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在成长发展即不断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不适应[3]。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行为关系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行为关系的调查研究摘要:儿童行为问题会直接影响学习能力、技能的获得以及社会适应性程度。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是影响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人物,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增加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易使儿童形成各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及各种神经症等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小学生行为问题,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教养方式;行为一、调查对象与工具(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8岁--10岁小学生,邀请家长通过问卷星进行数据收集,学生通过纸质问卷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有效问卷502份。
男生252人,占比50.4%,女生249人,占比49.6%,8岁学生占比51.8%,9岁学生占比44%。
1.研究工具分别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可测量男生的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躯体述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女生的抑郁、社交退缩、躯体诉述、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和残忍的不良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可测量父亲的“惩罚、严厉”、“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度保护”6种教养方式,母亲的“惩罚、严厉”、“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5种教养方式。
二、调查现状分析(一)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总体特点根据《儿童行为量表》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得分最高为101,最低分为0,平均值为16.87;女生得分最高73,最低分为0,平均为13.55。
根据常模,男生分值低于40-42为正常,女生分值低于37-41分为正常,此次调查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人数中,其中男生有18人,占男生总人数的7.1%;女生有14人,占女生总人数的5.6%。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在这一阶段中,攻击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原因及对策,本研究通过对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访谈、家长问卷调查以及观察法,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现状1.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幼儿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包括打人、推人、咬人等;言语攻击包括骂人、嘲笑、威胁等;关系攻击则表现为排斥、孤立、背后说坏话等。
2.攻击行为的频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的攻击行为频率较低,但仍有部分幼儿攻击行为较为频繁。
其中,男孩的攻击行为频率高于女孩。
3.攻击行为的对象幼儿攻击行为的对象主要是同伴,是老师和家长。
同伴间的攻击行为多发生在争夺玩具、争抢地盘等情境下。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溺爱或严厉、亲子关系疏远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攻击行为。
2.学校因素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园环境不良、教师忽视幼儿情感需求、同伴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攻击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暴力文化、媒体传播的暴力信息等也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
如幼儿接触过多的暴力画面、受到周围人的不良影响等都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对策1.家庭对策(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冲突。
(2)改进父母教养方式,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学校对策(2)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3)加强同伴关系教育,引导幼儿学会交往。
3.社会对策(1)限制幼儿接触暴力信息,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教育意识。
(3)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四、结论幼儿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与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
• 方差分析得结果也发现,三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除了主要表现 在心理控制方面,还表现在高压惩罚维度。在打孩子耳光、体罚 孩子、生气时揪住孩子的衣服这几道题上,攻击儿童组的父母得 分显著比亲社会儿童组高。由此可见,父母的高压惩罚也是可能 使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父亲高压 父亲心理 父亲情感温暖 母亲高压惩 母亲心理 母亲情感温暖
惩罚
控制
和关注
罚
控制
和关注
攻击项目z分
0.249** 0.204** -0.117
亲社会项目z分 -0.117
-0.120
0.015
0.205** -0.066
0.159** -0.068 -0.067 0.079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和攻击行为的影响 1、划分攻击儿童、亲社会儿童、普通儿童
研究过程
研究假设
• 父母的高压惩罚(coercion),心理控制 (psychological control)与儿童的攻击行为 呈正相关,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
• 父母的情感温暖和关注(responsiveness)与 儿童的攻击行为呈负相关,与儿童的亲社会行 为呈正相关。
• 攻击儿童的父母高压惩罚和心理控制的得分比 亲社会儿童的得分要高,而情感温暖和关注的 得分前者比后者低。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 与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
文献综述
• 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都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 内容,它们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和良好行为 的形成。
• 著名心理学家Crick(1995)第一次提出要把攻击行为 划分为外显攻击(overt aggression)和关系攻击 (relational aggression),儿童的攻击行为与亲社会 行为呈负相关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2023-11-08contents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干预措施与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学龄前阶段是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芜湖市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情绪和行为问题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开展此项调查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
通过对芜湖市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地区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机构和家庭提供参考,有助于更好地关注和改善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
研究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为相关机构和家庭提供参考建议,以改善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
对芜湖市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其现状及特点。
0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儿童情绪和行为调查问卷,由家长填写。
调查问卷临床评估数据统计由专业医生进行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03研究方法0201研究对象选取芜湖市某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6岁之间。
确保研究对象在近半年内没有重大生活事件或家庭变故。
从家长处收集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数据。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数据从专业医生的评估中获得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数据。
临床评估数据如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教育经历等。
其他相关数据03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调查结果总结词部分学龄前儿童存在焦虑情绪,表现为对陌生环境或事物感到不安或恐惧。
详细描述在调查中,部分儿童面对新环境或新事物时,会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反应,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安抚。
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总结词少数学龄前儿童存在抑郁情绪,表现为失去兴趣、愉悦感缺失。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个性及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个性及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作者:李曼来源:《早期教育·教研版》2013年第04期【摘要】儿童在行为问题上的差异结果为:1.3岁左右的孩子更易发生行为问题;2.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比女生高;3.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患病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并不明显。
幼儿行为问题与母亲个性、教养方式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1.大五人格中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和开放性四个维度与幼儿行为问题的各个维度基本都呈显著负相关;2.抚养信念因子中管教、自主、尊重三个维度和幼儿行为问题呈不显著负相关;知耻维度在冲动\多动、焦虑\胆怯两个行为问题呈不显著正相关;在其余五个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且和身心障碍呈显著负相关。
回归分析显示:1.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对幼儿行为问题有正性的预测作用,宜人性维度对行为问题有负性的预测作用;2.母亲抚养信念中自主维度对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有负性预测作用。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母亲个性;母亲教养方式【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02-05【作者简介】李曼(1976-),女,湖南常德人,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儿童行为问题多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治,常常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学习甚至对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和行为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_,最为常见的是儿童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生物学、社会学因素等密切相关。
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其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至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学界已开始将注意的焦点从教育、教养方式等外显的行为因素转向寻求形成外显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如父母的个性、教养理念等方面。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否
119 12142
表 3 儿童行为问题的多因素非条件 L og istic回归分析
因素
参数 估计
OR 值
95%可信区间 下限 上限
χ2
P值
对儿童态度
01640 8 11898 11339 21690 121969 6 01000 3
鼓励理解管教 - 01750 5 01472 01317 01704 131538 2 01000 2
Study on behav iora l problem s and fam ily factors in preschool ch ildren
W E I Huang - Z hong, L IU Hua, Z EN G Yu - Yun, et a l1D epa rtm en t of M a terna l and Ch ild ren Hea lth Ca re in Public Hea lth College of Tong ji M ed ica l College, W uhan 430030, Hubei, Ch ina
说服教育
是
89 10179 251342 8 < 01000 1
否
40 25164
鼓励理解
是
58 8153 411427 2 < 01000 1
否
71 23159
训斥责骂
是
37 26106 241217 0 < 01000 1
否
92 10197
放任自流
是
10 43148 181968 8 < 01000 1
表 2 不同教养方式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 %)
教养方式
人数 %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关系的研究目的:了解梅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教养行为的关系。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的924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学龄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
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
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总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不同的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5个家庭教养行为因子上存在差异(P<0.001)。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标签: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状况;家庭教养行为【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nd family upbringing.Method:In this investigation,924 preschool children in 10 kindergartens of Meizhou were rated by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using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Questionnaire,3 to 6 Years Child Home Nurture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and a general questionnaire.Result:The occurrence rate of preschool ment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15.9%.The detection rate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the only chi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only child.The total score of parenting behavior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withou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ildren with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There were difference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different linguistic/cognitive information,emotional warmth/self expression,social adaptation/self-care,diversity of activities/game partici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which included in the 5 parenting behavior factors(P<0.001).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anguage/cognitive information,emotional warmth/self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diversity/game participat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which impacted the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Conclus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preschool children is high,the problem is prominent.Parenting behavi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of preschool nguage/cognitive information,emotional warmth/self expression andactivity diversity/game participat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of preschool children.【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Family upbringing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多[1]。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导读::不同类型的不利父母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攻击。
同伴提名的主动性攻击及反应性攻击。
并探查了主动性反应性攻击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论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1 问题提出Eisenberg等[1]认为随着机体的成熟,儿童在发展中能越来越好地控制管理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思想,但这种自我成熟的过程遭受阻挠与破坏才会导致其儿童期问题行为的发生发展。
父母-儿童之间的互动以及父母对儿童教养的方式在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桑标探讨了中日两国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上海父母强调要爱孩子,关心孩子,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不重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这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型的教养方式。
尽管中国儿童的父母经常被描述为严厉和高控制性的,可能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溺爱孩子的现象在中国大陆也日见增多。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督与关爱,处于忽视型教养方式下。
已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不利父母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攻击。
有研究指出,家长经常使用身体惩罚主动性攻击,语言侮辱,及一些不理智的策略的专制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都有很高的关联。
家长过于容忍孩子的不恰当行为,或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其是否合理)都给予过多的关注的溺爱型教养容易导致儿童主动性攻击的发生。
与那些感到被父母接受的儿童相比,感到受父母拒绝的儿童(处于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敌意和攻击。
但以上研究大多是基于西方背景,东方儿童的主动性反应性攻击与教养方式的互动是否基于这种模式还有待证实。
另外,这与Yiyuan Xu等[2]的研究发现发现中国(上海)儿童无论是教师评定的还是同伴提名的男孩的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皆显著高于女孩,但他们未对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做探讨。
而Connor等[3]在2003年的研究中发现西方儿童的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行为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探析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探析【摘要】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其社会化与今后个性与行为的发展,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长期的教养工作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通过了解问题的归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两方面来预防和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以此来增加社会接受的正向行为,减少和消除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归因对策心理学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研究证明,婴幼儿期是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高峰期,且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在童年被同伴评定为攻击型的男孩到成年期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和其他暴力行为。
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很多教师采取“冷处理”或“向老师报告”等简单的方式,这种方式仅会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攻击行为,教师应正确认识并运用系统的教育策略来矫治幼儿的攻击行为。
1.了解行为的归因攻击的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对他人的意图归因方式对其攻击行为起调节作用,意图归因制约着攻击性反应。
所以,了解幼儿的攻击行为特点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教师指导幼儿了解行为的归因。
1.1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1.1学龄前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检出率随年龄、年级的增加而降低。
对学前儿童来说,儿童攻击性行为类型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小班学龄前儿童到大班学龄前儿童,表现出一种以工具性攻击为主向敌意性攻击为主的变化趋势。
1.1.2攻击性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特征。
研究表明, 3 岁时爱打架的学龄前儿童, 5 岁时仍然爱打架。
1.1.3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在学龄前儿童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行为事件,他们在受到攻击之后还击的可能性更多,自学龄前儿童期起,男孩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主堡植翌型苤壹!Q!!生!!旦筮!!鲞筮!塑堡!垫』旦型!!地理:Q!!!!!!!!!!:y!!:垒!:盟!:!
parenting practices,boys。younger mothers and lower education level of mothers were risk factors for reactive aggression(P<0.01),while hostile/coercive parenting practices,boys,younger mothers and lower education level of fathers were risk factors for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P<0.01). Parenting practices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typ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behavior.Therefore aggressive fami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provided based on the type of aggression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Conclusions
的教养行为,包括20个条目,分为敌意/强制和支
持/参与2个维度,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本研究 在预试验中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父母行为问卷
者是由于个体感知到他人的敌意挑衅引起的,是对
外界威胁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主要表现为愤怒、
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而后者是个体并没有受到直 接的挑衅或怂恿,而是行为者将攻击作为达到理想 目标的有效办法,如通过强制、控制、威吓同伴以达 目的"J。具有不同类型攻击行为的儿童在社会认 知方面、同伴中受欢迎度及社会行为方面都有显著
【Key words】
Child,preschool;
Reactive aggression;Proactive aggression;Parenting practices
20世纪初期以来,攻击行为一直是心理学一个
察并评估儿童的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行为,包括幼 儿园儿童和小学1—6年级儿童。共包括6个条目,
生堡撞±史型盘查!!!兰生!!旦箜!!鲞筮!塑垦垒也』旦!!!bi!鳖:Q!!!!丛!!!!:y!!:塑:堕!:!
・259
.论著.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 与父母教养行为关系的调查
施莹娟李萍 【摘要】 贾守梅范娟
目的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父母教养
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父母行为量表 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lO所幼儿园l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将所有资料进行编码后输 入Epidata3.1数据库,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和标准差描述儿 童一般情况、攻击行为状况、家庭环境特征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分析等分析家庭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
差异呻J。家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父母 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其教养行为在儿童攻击性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探
进行了翻译和回译,并对其中文版进行检测,证明了 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3)一般情况问卷:
主要包括儿童的基本资料、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
况、父母基本资料等。 2.资料收集:集中参与调查的幼儿园小班至大
manners parental
families and
of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Mean scores of reactive aggression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were 2.1 2±0.93 and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1.39±0.68.respectively.The score of reactive aggression was correlated to the scorP of proaetive aggression significantly(r=O,683,P<O.01).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scores of hostile/coercive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reactive aggression(r=0.163,0.123,尸<0.01);an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身体健康与安全,导致心理伤害,不利形成良好的人 际关系,常造成人际矛盾冲突等H剖,因此,对儿童攻
击行为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功能的 不同,Dodge和Coiep o提出了反应性攻击(reactive aggression)与主动性攻击(proactive aggression)。前
PBI)¨0。:用于父母自评对学龄前和低年级学龄儿童
1 234
To investigate the oceu盯ence
status
of reactive aggression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Shanghai,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7S aggres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chool children
reactive
aggression,proactive
aggression ctices Ward
among
Shi Yingduan,Li Ping,Jia Shoumei,FanJuara The First Psychiatric
hostile/coercive
DOI:10.3760/ema.j.issn,1006-7884.2014.05.002 基金项目: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资助项目(KWll310) 作者单位:200065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病区 通信作者:施莹娟,Email:179011037@qq.COIII
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儿童不同类型攻击性 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父母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 一、儿童基本资料 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3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77.13%。儿童平均年龄(5±1) 岁。996名(80.7%)调查儿童为独生子女,1 007名 (81.6%)为足月生产,664名(53.8%)为阴道助产 果
分,分数越高说明攻击性行为越多,分量表分值为组
成该分量表的各条目均分。本研究在预试验中采用
Brislin翻译模式对攻击性行为.教师核查表进行了 翻译和回译,并对其中文版进行检测,证明了其在上 海市学龄前儿童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一J。
(2)父母行为量表(Parent
Behavior Inventory,
as In this investigation, parental caregiving and supervision.Methods preschool children in 10 kindergartens of Shanghai were rated by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 using the
scores
of
supportive/participatory
or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reactive
and
proaetive
aggression
f
r
2
—0.066,一0.076,P<0.05
P<0.01).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反应性攻击行为3个条目和主动性攻击行为3个条 目,每个条目均为从1(从不)一5(一直)的5级评
重要的研究领域¨J。攻击指有意伤害他人(包括身 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其核心特征为
有意伤害旧j。研究显示,攻击行为在儿童早期就已 经出现,并在整个学前期迅速增多旧J。攻击性行为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明显的不良影 响,危害较大,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直接影响儿童的
儿童反应性攻击均分[(2.12±0.93)分]高于主动性攻击均分[(1.39±0.68)分],反应性攻击和主动 性攻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1);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与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和主动 性攻击行为呈正相关(r=0.163、0.123,均P<0.01),父母支持/参与的教养行为与儿童的反应性攻 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呈负相关(r=一0.066、一0.076,P<0.05或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 母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男孩、母亲年龄小、母亲文化程度低是儿童反应性攻击的主要危险因素(均 P<0.01),而父母的敌意/强制教养行为、男孩、母亲年龄小、父亲文化程度低是儿童主动性攻击的主 要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反应性攻击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二者具 有显著相关性。男孩两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均显著多于女孩。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与学龄前儿童 攻击行为的发生及发生类型密切相关,应根据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 家庭干预。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反应性攻击;主动攻击性;父母教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