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学案:阶段复习课 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鲁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二《城市区位与城市化》一轮复习学案
鲁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二《城市区位与城市化》一轮复习学案一、城市的来源与区位选择:1.城市的来源(1)基本前提:农业消费的开展,的出现。
(2)促进要素:社会分工,特别是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2.城市的区位选择〔见优化方案P121〕主要影响要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消费方式以及政治和文明历史等。
(3)城郊区位要素的变化军事、宗教等要素的影响削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重要要素;经济、政治、交通等要素一直发生着庞大影响。
二、城市的来源与区位选择2.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城市化普通指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地域,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进程。
(2)当代城市化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
②大城市数量迅速添加,出现。
③兴旺国度和开展中国度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如以下图所示:(2)地域差异兴旺国度和开展中国度社会经济开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
兴旺国度开展中国度 起步时间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末尾)晚(20世纪中叶以来)目前速度城市 人口 比重 大小 (70%以上) (不到40%) 缘由起步 ,社会经济开展水平起步 ,社会经济开展水平 所处阶段前期阶段 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城市化 表现及 缘由 表现 现象城市开展不合理 缘由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备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开展,人口增长快,乡村休息力过剩〔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时间 19~20世纪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 迁往 ,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 迁往 人口迁往 人口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开展图解三、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影响城市的不合理开展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城市效果,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开展,详细内容如下: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资源效果 环境效果城市化开展阶段特点 出现的效果 开展新趋向 出现的国度和地域 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初期阶段社会效果【知考纲*明考向】考纲点击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影响考情播报〔全国课表卷〕2021 Ⅱ卷:1-2 城市化带来的住房效果2021 I卷:6 城郊区位要素2021 Ⅱ卷:1 城市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2021 I卷:4-6 城市规划的作用及影响2021 I卷:2 城市绿化隔离带差异的缘由剖析解读近五年,全国卷标题触及本单元内容较多,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察多以城市化统计图为载体,考察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效果及整治措施。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
二、鲁尔区的一度衰退
(一)传统产业衰落 2、衰落原因: 2)煤炭能源的地位下降 据下图思考原因? ①石油、核能利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需求量减小; ②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进口原料更便宜
世界钢铁产量变化趋势:
10 8 6
钢铁
1937年,美国和 西欧的钢铁产量
占全球3/4
4 2 0 1937年 2002年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二、鲁尔区的一度衰退
自主阅读课本p37,说出环境污染的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生态环境恶化 原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表现: ①固体废弃物。矿山开发使煤碴、矿碴堆积,占用大量土地。 ②大气污染。工厂向空气排放大量废气。 ③水污染。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④热污染。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废热。
工业污染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原 料、动力(能源)、水源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劳动力、技术、社会协作条件、信息、资金、管理、历史/农业/ 经济/工业基础③环境因素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自主探究】翻到课本p34-p35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鲁尔区的昔日辉煌”, 阅读课本图2-2-2和图2-2-3 思考:鲁尔区的辉煌是建立在哪些有利区位 条件之上的? 1.地理位置? 2.鲁尔区煤炭资源特点? 3.铁矿石来自哪里?
新课导入
资源枯竭地区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的地区。依靠丰富煤 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德国鲁尔区面对资源枯竭是如何再度振兴的?对我国资 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德国概况:
翻开地图册p41、p16 对照右图和地图册 据图描述德国的经纬度位置?地形?河流分布状况?气候类型? (1)经纬度位置: (2)地形: ①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②A.北部是? B.中部谷地宽广的?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知识复习与归纳(复习大纲)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人类出现至产业革命——缓慢增长;产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炸性增长(迅猛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增长有所减缓。
特点人口迁移是永久或长期变更居住地,人口流动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原因。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区流向为开发区。
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该时期社会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
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人口迁出的原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化对迁出地带来的影响: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②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复习课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第四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知识整合·思维导图核心素养·评价案例样题示范情境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与江苏省等高线地形、主要河流水系及地级市分布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业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苏南模式”。
2013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在前十中占得六席,更包揽了前四名,而这些强县均位于苏南地区。
但是,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苏南地区却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等问题。
思考:(1)分别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比较福建省与江苏省地级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并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两省的位置和等高线的分析,A地位于南方丘陵地带,主要环境问题是红漠化,其由过度的樵采,破坏植被引起,所以措施为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结构和开发新能源;B地地处华北黄淮地区,地势低平,蒸发量大和人类不合理的灌溉,形成土壤盐碱化,通过改变灌溉方式、淋盐、绿化等方式解决。
第(2)题,据图分析,福建地级市主要沿海分布,江苏地级市沿河分布。
第(3)题,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因上海的扩散、太湖平原提供的物质基础等形成。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可借鉴意大利的新兴工业的模式,从产业结构、技术、流通体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1)A地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
解决措施: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开发小水电、沼气等解决能源问题。
B地环境问题:土地盐碱化。
解决措施:合理排灌;引淡冲咸等。
(2)差异:福建省主要沿海分布,江苏省主要沿河分布。
原因:福建省海岸线曲折,沿海海运交通便利;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航运价值不高。
江苏省海岸线平直,沿海海运条件不佳;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流航运条件良好。
(新教材)高中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件: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阶段复习课
对这些问题,建议同学们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二:名师点拨、理论依据 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 流域的自然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 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 开发方向。
(3)调配成效:基本保证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步骤三:能力提升、素养升华 (1)黄河含沙量大的表现、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提示:①表现:含沙量大,居世界大河首位。
②原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多。 ③影响。
(2)解决黄河沙患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
措施
表现
根本措施
_水__土__保__持__
阶段复习课 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网络体系构建
【答案速填】 ①产业关联 ②资源 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④资源禀赋 ⑤经济发展 ⑥沿线各国 ⑦社会经济 ⑧协作
实践活动创新
黄河流域协调发展 步骤一:区域选取、资料调查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 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2 443平方千米。流经 9个省级行政区。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少,存在着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 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 问题是什么?如何实现协调黄河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调控?
生物措施
_封__山__育__林__、__退__耕__还__林__还__草__等__
耕作措施
_等__高__线__耕__作__、__留__茬__少__耕__、__免__耕__等__
工程措施
_修__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梯__田__和__水__平__沟__、__打__坝__淤__地__、__挖__鱼__鳞__坑__等__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学案: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1.通过材料、区域图,认识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区域认识)2.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繁荣与兴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综合思维)3.能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人地协调观)4.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某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兴衰和走出困境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鲁尔区的昔日辉煌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连一连] 将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具体表述连线。
2.发展概况:(1)主要工业部门: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及建材等。
(2)工业地位:是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从自然条件上看,鲁尔区的兴起与美国五大湖区的兴起有何相似之处?提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充足的水资源。
二、鲁尔区的一度衰退1.传统产业衰落:原因结果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地位下降新技术应用使得炼钢耗煤量减少煤炭开采深度加大,开采成本不断增加钢铁工业世界钢铁市场激烈竞争衰落2.替代产业尚未形成:3.生态环境恶化:(1)原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辨一辨] 判断下列关于鲁尔区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说法的正(打“√”)误(打“×”)。
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外部因素。
(√)②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衰落是由于当地的煤炭质量下降造成的。
(×)③许多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
(×)④关停传统产业是治理鲁尔区环境问题的关键。
(×)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提示:资源型地区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往往形成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会导致区域的衰落。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认识区域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一节认识区域课程标准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1.结合区域相关知识,认识学校所在地或家乡的区域类型、找出典型的区域特征。
(地理实践力)2.通过区域图像、资料,认识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重要的地理特征。
(区域认知)3.通过阅读区域的资料,理解区域的三个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4.结合区域要素、区域之间的联系,能够从协调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认知区域的重要性,增强区域合作意识,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3.划分目的: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区域就是地理位置。
( ×)②区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以及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③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明确的界线。
( ×)④划分区域的目的是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
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
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二、区域的类型[连一连]将下列区域和划分指标连线。
三、区域的特征特征含义整体性区域内部各部分、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开放性区域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连一连]将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区域描述连线。
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为什么?提示:不是。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完全一致,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
2020-2021学年地理鲁教版第二册教案:模块知识回顾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模块知识回顾含解析模块知识回顾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近海平原地区,趋向于城镇地区.2.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等。
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4.以胡焕庸线为界,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部,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土地面积64%的西北部。
5.人口迁移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6.15世纪~19世纪的人口迁移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向城镇迁移为主,国际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8.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9.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迁移目的和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性地涌向城市。
1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1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1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14.人口合理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资源丰富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15.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和地形图、政区图都属于常用地图。
16.专题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方法有点值法、等值线法、分级统计图法、图形统计法地图等。
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1.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
2.在一些发达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阶段复习课学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阶段复习课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年级:姓名:第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知识整合·思维导图核心素养·评价案例样题示范情境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的约束,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广东省政府投500亿巨资,实施2008-2012年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
同时,将粤东和粤北等地的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使这些地区的非农就业比重由目前的71%提高到80%以上。
下图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
思考:(1)依据图文材料,归纳出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特点。
(2)分析珠三角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及邻近省区进行转移的原因。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对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解析】第(1)题,据材料并结合图可知,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等珠三角周边地区和外省转移。
第(2)题,据材料可知,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等方面的约束,而广东偏远地区如粤东、粤北等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环境保护压力较轻,因此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第(3)题,产业转移对区域的有利影响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就业等方面分析。
据材料可知,随着产业的转入,这些偏远地区的非农就业比重提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1)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等珠三角周边地区和外省转移。
(2)珠三角受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约束,而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更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环境保护压力较轻。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学案:2.1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第二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1.能够从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人地协调观)2.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分析生态脆弱区的含义、综合治理的措施。
(综合思维)3.通过材料、区域图,认识生态脆弱区区域位置、地理要素特征。
(区域认知)4.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我国某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特征、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实践力)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1.生态脆弱地区: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2.黄土高原的范围: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表现:(1)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植被覆盖率低。
(2)黄土土质疏松:黄土以细粉沙为主,垂直节理性明显,易导致水土流失。
(3)地表形态沟壑纵横:地势高,长期流水侵蚀,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4)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
[辨一辨]黄土高原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之一,判断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区地理特征说法的正误。
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基础。
(√)②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标志是水土流失。
(×)③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④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剧了黄土高原的生态脆弱。
(√)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三、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1.治理策略:(1)治水与治土相结合。
(2)治坡与治沟相结合。
(3)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
[连一连]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和功效连线。
(2)生物措施。
①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②培育根系发达、固土蓄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乔木、灌木和牧草,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学案:阶段复习课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整合·思维导图核心素养·评价案例样题示范情境《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于2019年9月2~13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联合国特别邀请了“全球治沙领导者”、库布齐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分享中国库布齐治沙经验。
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并不限于防风固沙,还探索出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贫困户市场化、生态持续化改善”的治沙生态产业,以及“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思考:(1)据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列举库布齐沙漠治理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3)如果你是亿利集团董事长,欲将“库布齐模式”推广到海外,选择你要去的地方,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库布齐沙漠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深处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燥;同时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蒸发旺盛;干旱地区,沙源丰富,植被稀少,地表失去保护。
第(2)题,库布齐沙漠治理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封沙禁牧、禁采,防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适度进行生态移民治沙。
结合工程、生物措施用草方格等沙障进行固沙。
种植耐旱作物,如甘草、沙棘、油沙豆等耐旱的经济作物,生物固沙。
第(3)题,因为该模式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并实施,因此非洲、大洋洲、中亚等干旱地区可以推广使用。
非洲、中亚等干旱地区沙漠广大,有相似的环境条件;经济比较落后,尚未开发,破坏较轻;经济落后,缺乏资金和技术;环境治理需要国际交流合作,中国经验丰富,有责任帮助其他地区,共同参与。
答案:(1)深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干旱地区,沙源丰富;植被稀少。
(2)封沙禁牧、禁采,生态移民治沙;用草方格等沙障固沙;种植甘草、沙棘、油沙豆等耐旱的经济作物,生物固沙。
(3)非洲、中亚等干旱地区。
这些区域沙漠广大,有相似的环境条件;经济落后,尚未开发;缺乏资金和技术;环境治理需要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参与。
(新教材)【鲁教版】20版《高中地理课件》必修二阶段复习课 2(地理)
提示:民居,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 致、不追求对称。园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虽为人做,宛自天成”,将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可谓 “一园,尽揽天下之美”。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各式小桥, 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 体现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 灵秀、清新。
(2)结合区域特征,推测江南古镇在保护中遇到的主要 问题。 提示:旅游人数过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旅 游开发雷同,特色文化消失;过度重视商业开发,街道成 为商业街;城市化发展,部分古建筑遭到破坏等。
城市规划中对古镇的保护与传承 步骤一 区域选取、资料调查
通过网络、杂志等收集有关古镇的分布及其特色, 并讨论当地政府是如何做到对古镇保护的。 步骤二 名师点拨、理论依据
1.古镇: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 群。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 的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
阶段复习课 第二单元
样题示范 情境: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 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 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 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
好的区域。如图为城市绿地理想模式图。
思考: (1)该城市空间形态为环行放射状,该形态属于集中团 块型还是散点型? (2)根据理想模式,A处一般设计为____________。 (3)该城市绿地系统有哪些好处?
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我国不同地方传统古镇的历史遗存 也并不均衡。总的来说,明清以前的传统古镇建筑已基 本消失,现存的传统古镇主要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 为主。这些古镇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历 史故事、风土人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新教材)【鲁教版】20版《高中地理课件》必修二阶段复习课 4(地理)
围内的社会联系,用步行就可以解决了,5千米范围内的 社会联系,用自行车也可以解决了,而超过5千米范围内 的社会联系,自行车就勉为其难了。我国是自行车“王 国”而北京的自行车数量在国内位居第一。北京在不 断发展,作为北京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 人们也需要对它重新认识。可以采用下面的步骤,来探 究北京市的自行车问题。
步骤二 名师点拨、理论依据 1.交通与环境: 北京机动车数量多,大量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污 染最主要的来源。正是因为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 道路交通。而城市道路拥堵,使机动车运行缓慢,尾气 排放量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加剧。
2.公交优先: 近15年,我国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为22%,远远高于道路基 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交通拥堵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顽 症。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遇到过交通拥堵这 一问题。它们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一个解 决办法,即公交优先。要缓解北京城市交通的压力,应
该强化以公交出行为主体的交通方式,减少自行车。研 究表明,当选择公交出行达到50%的时候,城市道路的利 用率最高,污染最少。因为,在同样的道路面积上,公交 车的通行量是自行车的40倍、小汽车的10多倍。优先 公交,就能大幅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
3.有人认为北京的自行车太多了: 1998年初对京、津、沪等12个城市进行的一次居民消 费形态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 自行车,其利用率在各种交通方式中占74%。2002年底, 北京全市仅登记在册的自行车数量就高达1 020万辆。 发达国家的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道路利用
阶段复习课 第四单元
样题示范 情境 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 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黏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 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 瓷砖地面的黏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整合·思维导图
核心素养·评价案例
样题示范
情境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与江苏省等高线地形、主要河流水系及地级市分布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业化发展,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苏南模式”。
2013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在前十中占得六席,更包揽了前四名,而这些强县均位于苏南地区。
但是,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苏南地区却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等问题。
思考:
(1)分别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比较福建省与江苏省地级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并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两省的位置和等高线的分析,A地位于南方丘陵地带,主要环境问题是红漠化,其由过度的樵采,破坏植被引起,所以措施为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结构和开发新能源;B地地处华北黄淮地区,地势低平,蒸发量大和人类不合理的灌溉,形成土壤盐碱化,通过改变灌溉方式、淋盐、绿化等方式解决。
第(2)题,据图分析,福建地级市主要沿海分布,江苏地级市沿河分布。
第(3)题,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因上海的扩散、太湖平原提供的物质基础等形成。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可借鉴意大利的新兴工业的模式,从产业结构、技术、流通体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1)A地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
解决措施: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开发小水电、沼气等解决能源问题。
B地环境问题:土地盐碱化。
解决措施:合理排灌;引淡冲咸等。
(2)差异:福建省主要沿海分布,江苏省主要沿河分布。
原因:福建省海岸线曲折,沿海海运交通便利;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航运价值不高。
江苏省海岸线平直,沿海海运条件不佳;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流航运条件良好。
(3)有利条件:传统农业发达,经济基础好;上海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
可持续发展措施:减小产业雷同企业数量,提高企业规模与质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加强研发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利润率等。
案例评析
情境评析:
以福建省与江苏省地形、河流水系及地级市分布图为背景,结合“苏南模式”,考查农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并为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设问评析:
(1)结合给定的区域,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从区域的视角,能够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从空间——区域尺度、区域特征等认识区域。
(3)能够对给定的地理事象,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给出合理的建议。
(1)人地协调观——水平2
根据A、B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农业发展环境问题的空间差异,并提出解决措施。
(2)区域认知——水平3
结合福建省与江苏省地级市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原因。
(3)综合思维——水平3
分析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