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夜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发展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3)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分享快乐和痛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图片展示:展示夜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夜莺的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夜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夜莺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夜莺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2. 生字词学习:(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2)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3. 图片展示:(1)教师展示夜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夜莺的外貌特征。
(2)学生描述夜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讨论交流:(1)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夜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夜莺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夜莺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通过课后阅读,拓展对夜莺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灵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美好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夜莺的象征意义,以及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夜莺图片、课文动画等。
2. 教学资源: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课后阅读材料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夜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夜莺。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夜莺的了解。
(3)简介课文《夜莺》的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组成小组,互相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拓展。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夜莺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拓展对夜莺的了解。
五、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关于夜莺的话。
3. 课后阅读有关夜莺的资料,了解夜莺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他们的课后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七、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夜莺的传说或故事,进行表演。
2024年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案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一等奖四篇(实用精彩12篇
2024年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案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一等奖四篇(实用精彩12篇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案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一《我的菜园》教学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_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2、学生交流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7、交流:洗洗衣物------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一)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3、朗读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小学语文微课暮江吟微课设计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师:真聪明,白居易的暮江吟格调清新,语言清丽流畅,给我们展示了深秋傍晚江边令人陶醉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景,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吧!
二、知诗人,明背景
1.提问:《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请你说说你对白居易的了解。
2.追问:同样是描写黄昏的景物,诗人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诗人王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切景语皆情语,人们眼中的景物与其当时的心情际遇有很大关系。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认识“暮”“瑟”2 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引诗句,揭课题
(课件出示:明代杨慎《升庵诗话》中的一段话)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杨慎是在赞美哪首古诗呢?
三、解诗题,明诗意
1.出示古诗
师:暮,傍晚。点明了时间。(出示“暮”古文字)会意字,太阳落到草丛中,就是“暮”。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暮江吟,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黄昏时分在江边所做的诗。
2.良辰美景,邀你共赏黄昏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提问:傍晚时分,太阳西沉,此时的天边、江水、水中的夕阳宛若一幅画,结合古诗的注释和插图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四、品全诗,悟诗情
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从题目读起,读出了作者眼前的景,走进诗句,品读文字,这江边的景色有了动感,有了色彩,有了变化,随着朗读的深入,我们领略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露珠晶莹、弯月如弓的自然之趣,体会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5.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机灵可爱的松鼠执着的寻找落叶筑巢的情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1.松鼠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11课《看松鼠做巢》,看看文中机灵的松鼠执着地寻找落叶筑巢的情景。
2.读课题,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1.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松鼠是怎样表演的?用笔勾画有关词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课件,了解松鼠表演的几种不同方式。
4.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1)指名读,教师相机评议指导朗读。
(2)齐读。
四、学习生字1.本课生字中,注意巢,鼠,湿,饶均为翘舌音。
2.字形结构上巢、鼠、费、伞为上下结构的字,附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紧凑。
指导书写时注意归类学习,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松鼠是怎样表演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是怎样做巢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微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微课教案第二单元6.爬山虎的脚善于观察,写出特点一、微课目标:认真研读课文第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颜色,体会作者从叶、茎、叶柄、细丝等方面所作的仔细观察。
二、微课内容一)微课导入:点击呈现)幻灯片1:爬山虎的脚善于观察,重点突出读了课文题目,你一定迫不及待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吧?下面我们就细读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二)微课过程1.读课文,了解从哪几方面写爬山的脚的。
这些句子具体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点击呈现)幻灯片2:XXX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这段话共四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了爬山虎脚的位置,长在“茎”上;第二句既进一步交代了爬山虎脚的具体位置,即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另外还交代了它的形状: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第三句交代了爬山虎的颜色:嫩红。
这段话从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2.画一画,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点击呈现)幻灯片3:看图,想一想,这些画画是不是符合课文的内容。
经由过程与课文内容对比,我们发现图1把爬山虎的脚画在了茎上,课文中说的是“长叶柄的中央;图2把爬山虎的脚画在了茎的正面,课文中说的是“反面伸出”;图3只要两三根细丝,课文中说的是“六七根细丝”,所以画得都不准确。
这三幅图,都没有准确表达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看来我们的观察和朗读都不够详细,我们要研究作者细心观察的好惯。
3.找一找,深入体会特点。
文章观察仔细,用词准确,把爬山虎的脚写得清清楚楚,细枝末节的特点都不放过,真是了不起!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句。
点击呈现)幻灯片4: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三)微课小结点击呈现)幻灯片7:写一篇小小观察日记。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寓言故事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2.学习寓言故事的基本元素和常见的寓言手法;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寓言故事的基本元素和常见的寓言手法;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习寓言故事的基本元素和常见的寓言手法。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体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寓言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传达的道理。
2.知识讲解寓言故事是一种通过动物形象或其他寓意象征人与社会,教育人们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民间故事。
其中,动物是幻化成人形的,代表农民、商人、乞丐、官吏等,寓意深刻。
寓言故事的基本元素有寓意、情节和结尾。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要掌握主要人物的特点以及故事情节的转折和高潮部分。
寓言故事常见的寓言手法有直接寓言、间接寓言和隐喻寓言。
3.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常见的寓言故事,并结合故事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例如:小鱼与渔夫、两只蚊子、狼与小羊等。
4.体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进行情景重现。
通过体验,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5.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言手法。
然后学生可以写一篇对寓言故事的感悟,或者创作一些自己的寓言故事。
六、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寓言故事的重要性和作用。
七、课后作业作业一:对比两个寓言故事,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作业二:找出三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寓言故事的基本元素和常见的寓言手法。
通过讨论交流和体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可是教学过程中,对于寓言手法的讲解部分可以更加具体,启发学生思考。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例文3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微课设计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例文3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微课设计下面是我收集的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例文3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微课设计,供大家赏析。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例文1教材解读:《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
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
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
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
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预设: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
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
)3、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1小学语文《掌声》学校:教师:授课班级:三年级科目:语文时间:地点:理C604一、课题名称:《掌声》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①知道“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等词语的意思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林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老师充满了自信,那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1、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
2、齐读课题。
3、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教学新课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①师:哦,对呀,是谁在鼓掌?为谁而鼓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阅读课文之前用PPT展示出读课文的要求)师:我们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谁愿意来说一说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出“文静、小儿麻痹症,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②学习词语后,再请一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进而引出“英子是个忧郁、自卑的女孩”。
(板书忧郁、自卑)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师: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忧郁是什么意思呢?(引出忧郁,并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前面我们知道了英子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请思考这一段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师:谁来说说这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课堂小结师:是什么令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精选6篇)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精选6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教学提示: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
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教学提示:①感悟“驮”字的巧思。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
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③感受“妆成红颜”的巧思。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2. 学生将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3. 学生将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小兔的新家》的复印件。
2. 生字词和短语的卡片或投影片。
3. 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课文《小兔的新家》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导入生字词和短语,包括“小兔、新家、花园、开心、快乐、友好”等,通过图片或卡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Step 2:课文阅读(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跟读。
2. 学生个别或小组进行课文阅读,教师进行辅助指导。
3.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课文的主题是什么?b. 小兔为什么开心和快乐?c. 小兔在新家的花园里做了哪些事情?d. 小兔在新家的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人?Step 3:词语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和短语的卡片或投影片,让学生读出并理解其意思。
2. 学生进行词语的搭配练习,例如:“小兔的新家”、“开心的花园”等。
Step 4: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教师进行辅助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进行讨论。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
2.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你觉得本节课学到了什么?b. 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学习?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册作业。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课的课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课文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文阅读和问题回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通过词语学习和阅读理解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眼前人,关爱身边的人。
(3)学会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朗读,感受课文中的节奏与韵律。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解析:深入解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4. 想象与创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并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含义,发挥想象,创造美。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朗读,感受课文中的节奏与韵律。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深入解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5. 想象与创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并进行创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微课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陈晓娜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感受说明文准确性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同学们,昨天,我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你想不想和我一起看看它?瞧!太空种子发布会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颗“种子”,你们认识我吗?师:认识吗?我也不认识。
您可能不认识我,但您见没见过它们?(图片展示:各种太空蔬菜)它们就是我们种出的蔬菜。
(图片展示出巨型蔬菜,结合太阳说说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回顾)!师:好神奇哟!现在我们接着看……可是现在我们遇到了困难,您能不能接受我的求助?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忙我们帮不帮?我们要在地球上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可是我们需要一份申请报告,我不会填写,请大家帮帮忙。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新闻发布会申请说明发布主持人:特殊的植物种子发布会的原因:推广“太空蔬菜”根据原因,您需要完成以下内容:1、为什么叫太空种子?2、太空蔬菜的种子和普通种子有什么不同(或是有什么变化)?3、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种出的蔬菜与普通蔬菜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其它用途吗)?师:这个忙看来我们真的能帮!因为我们昨天预习的课文《飞船上的特殊的乘客》能帮它解决这些内容,对不对。
你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好,你先坐,不忙师:为了我们帮忙帮得有底气,老师还是先检查一下昨天我们的预习情况二、检查生字词1、出示词语大家一起读2、那单独的生字呢?我的手指的快,你的嘴巴读得快,开始!这些生字当中只有“肴”我弄不明白,它指的是什么?谁在预习的时候知道了请告诉我。
原来是指做熟的鱼肉哟,可是文中说的是美味佳肴,但课文并没有写鱼肉呀!你来说:原来是指味道鲜美的食品,那在这课里就是指味道美,营养丰富的太空蔬菜了。
3、看来大家对于词语掌握的不错,现在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微重力,高真空)4、出示关于微重力高真空的文字让学生提取信息理解。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女娲补天》微课设计方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女娲补天》微课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1.1 教学内容分析《女娲补天》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神话色彩,适合用于语文教学。
1.2 学生特点分析四年级学生处于思维逐渐成熟的阶段,对于神话故事能够引发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1.3 教学目标•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及其背景•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二、微课设计方案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 认识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的主要内容 - 了解汉字“日”、“天”等的读音和意义 -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 能够欣赏与神话故事相关的美术作品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教学难点:涉及到神话故事的叙述方式和理解2.3 教学准备•课件:包括故事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相关汉字的解释•黑板或白板:用来做故事板书和学生的互动2.4 教学流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神话故事产生兴趣第二步:学习故事(15分钟)•通过阅读故事和逐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解释生字词,并巩固学生对关键词汇的识记第三步:讨论与互动(10分钟)•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选择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第四步:语言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练习描述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的印象,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五步:艺术体验(10分钟)•展示与神话故事相关的美术作品或手工制作,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故事的魅力2.5 课堂实施及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结束时,可以通过小测验或口头评价的形式,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微课教学设计.说课稿
《观潮》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6个字,注意多音字“号”的读音理解“笼罩、水天相接、人声鼎沸、横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使人们由衷地感到钱塘江大潮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2、难点: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海塘大堤上人们等着、盼着,期待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的到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说它是天下奇观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整体感知3——5自然段1、请同学们翻开书114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5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学生交流3——5自然段中的内容)2、师: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潮起潮落那壮观的一幕展示在我面前呢?只有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才能体会出来三、学习第3自然段1、先默读第3自然段,说说:潮初来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2、学生交流,整体感知第3自然段3、潮初来时,你最先听到的是:CAI出示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师:雷声真响啊!谁再来读一读师:这雷声从何而来?谁再来读这一句(板书:响声隆隆)师评:从很远的地方就能传来如此响声4、师生配合读第二句师:顿时——生: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CAI出示句子:“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师:等啊、盼呀,终于听到——生:潮来了!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高兴、激动、潮终于来了)师:这么多情感都汇集在一个小小的感叹号上谁再来读读这三个字指名读这三个字于是,人们兴奋地传递这个消息,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你周围的观潮人(学生互相说“潮来了!”)交谈声、议论声吵吵嚷嚷,就像开了锅一样,这就叫——人声鼎沸谁来读读这一句指名读(板书:人声鼎沸)于是——5、师读: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看不出什么变化,大家有开始静静地等着、盼着接着又听到什么?(响声越来越大)CAI出示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师:这仅仅只是写听到的吗?(还有看到的)看到了什么?(一条白线)还有吗?(看到人群沸腾)师:人群为什么会沸腾?(因为人们不仅听到了声音,而且看到了一条白线)(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所以此时此刻,人们会做些什么?师:人们一起踮着脚、探着身子、往前挤,人潮在涌动,这种急切想看到潮来的情景使整个人群——沸腾(板书:人群沸腾)那这句话该怎么读,自由练读这一句,边读边想象当时那沸腾的场面师评:响声越来越大就说明潮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指名读师评:一条白线的出现就足以让等潮、盼潮、望潮的人们激动不已、欣喜若狂!师过渡:潮起时声音之响亮,样子之特别,让人如此欣喜!四、学习第4自然段1、那潮来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生交流2、首先,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生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CAI出示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读出气势大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气势大(横贯)再指名读3、还看到了什么?CAI出示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里作者把大潮比作什么?(师板书:白色城墙)师:城墙有多高?(两丈)有两三层楼那么高谁能读出你的感受师评:浪潮翻滚、浪头真高啊!指名读两三层楼的城墙直逼眼前,此刻观潮人有怎样的感受?(害怕、奇观)那这句话该怎么读,边读边想象这震撼人心的画面指名读4、师生配合读引出最后一句CAI出示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A:自由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在写潮水?(大潮的形态和声音)B:作者是怎样写大潮形态和声音的?请同学们默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师:这两个比喻的连用,让我们仿佛来到了观潮的现场C:大家边听边思考,这样的描写让你从中感受到什么?D:学生交流:追问: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师:战马不仅有气势、还在奔腾、在跳跃,在并肩前进师:飞一样的奔跑过来,有一种奔腾的力量、势不可挡的力量指名读这是一种无法遏制的力量师:潮头就是这样齐头并进、飞奔而来、水势迅速扩大、就形成了一种气势——那就浩浩荡荡,谁再来读一读师评读:这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师:从“山崩地裂”体会到声音很响,从“颤动”体会到这种气势磅礴指名读潮水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巨大的冲击力、震撼指名读师:看!万马奔腾听!山崩地裂!全班齐读师:此时此刻,作者连用两个比喻,不仅把看到的大潮比作白色战马(板书:犹如……)还把声音比作山崩地裂,并且连同自己感受也写了出来(板书:如同……)不仅是观潮人和作者,还有老师和每一个同学都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说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啊!宋代苏轼说的一点也没错,真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啊!5、师: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一天下奇观?(CAI潮来时视频)听到这儿、看到这儿你想说什么?师:这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情景,先写听到的、看到的、再写自己的感受,用上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我们深深地被感染!(手指板书)6、我们再把这感受送到文字中去吧!师生配合读3、4自然段(CAI出示第3、4自然段)五、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1、你能把潮来时的情景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这里有提示,同学们根据提示边看书边读边讲,脑海里一定要浮现潮来时变化的过程,一定要把大潮的气势讲出来(CAI出示第3、4自然段内容提示学生自由背)2、师生齐背六、学习第5自然段1、潮来时,我们感受到它奇特、壮观,那潮退后你又能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它的不同凡响?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2、学生交流句子:第一句:你从哪些词体会到它是奇观?“漫天卷地”“依旧”“风号浪吼”读评:余波还能铺天盖地、风号浪吼!第二句:你从哪些词体会到它是奇观?“过来好久”“恢复”,读虽然潮去之后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仍然让我们回味无穷第三句:你从哪些词体会到它是奇观?“两三丈”,读潮退以后江水陡涨两三层楼那么高,让我们惊叹不已啊!师:看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不足为奇了!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潮来之前,江面平静如镜;潮来了,真是翻江倒海,惊天动地;潮去了,依然风号浪吼目睹这一幕幕奇特的景观,心潮难平,难怪作者开篇就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正是抓住了自己听大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抓住大潮的形态、声音的变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六、课后练习1、有感情地背诵第3、4自然段2、学着作者的写法,写一写你看到的一处景象板书设计: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响声隆隆越来越大人声鼎沸19、观潮潮来时一条白线人群沸腾天下奇观白色城墙犹如……如同……潮去后依旧……已涨……《观潮》说课稿【说教材】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课文思路很清晰,先是写潮来之前江边的景物,由远到近地描述了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等待潮来时的心情从观潮的人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然后细致、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潮来时的场景,从声音、气势、形态几个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重点从远到近,写得有序写声音、写景象,写得直观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最后写潮落,依然让人们感觉到大潮的壮观作者用心观察,叙述有序,文字自然流畅,又形象生动【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字,认识6个字,注意多音字“号”的读音理解“笼罩、水天相接、人声鼎沸、横贯”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把感情朗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该班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好,思维活跃在老师的指导下,既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还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设计说明】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以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各种奇异的景象为主线,在字里行间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我开课时以“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引路,结尾处以“我们不得不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收尾,在学生的不断朗读与感悟中,又时时回扣“天下奇观”,努力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跟随作者走进文本,走近钱塘江大潮,我以“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中心问题,努力引导学生从形象的词句中想像真实的画面在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课文里的四字短语、重点语句充分引导学生理解、想像大潮的声音是天下奇观、形态是天下奇观、气势是天下奇观尤其是在潮来时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CAI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一天下奇观,通过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通过视频的画面、声音,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习语言、训练思维、培养想象力,让学生由衷地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啊!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背诵3、4自然段,通过板书,通过师生配合读第3、4自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回归整体,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总之,我希望通过指导阅读理解,指导朗读感悟,指导读写实践,架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形成在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的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微课设计
《走月亮》微课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发挥想象,感受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课文。
3.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发挥想象感受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走月亮)3.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
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带上我们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心耳朵、眼睛、鼻子和心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
2、在你读课文时,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来汇报。
(1)教师范读生字。
(2)去掉拼音,学生自读。
(3)学习多音字。
(4)教师解释重点词语意思。
(5)介绍“洱海”,“点苍山”3、理清文章大致顺序。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过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
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才能把课文读的更好。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
四年级语文微课《夜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夜莺的外形特点和歌唱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夜莺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课文中夜莺的歌唱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夜莺的外形特点和歌唱技能。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夜莺歌唱技能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夜莺图片。
(4)相关音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准备生字词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夜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夜莺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对夜莺的了解。
(3)简介课文《夜莺》的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口语表达能力。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交流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讨论夜莺的歌唱技能,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绘画或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夜莺的喜爱之情。
2. 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其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收集关于夜莺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1
小学语文《掌声》
学校:教师:
授课班级:三年级科目:语文
时间:地点:理C604
一、课题名称:《掌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①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①知道“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等词语的意思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PPT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林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老师充满了自信,那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1、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
2、齐读课题。
3、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 师:哦,对呀,是谁在鼓掌?为谁而鼓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阅读课文之前用PPT展示出读课文的要求)
师:我们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谁愿意来说一说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出“文静、小儿麻痹症,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② 学习词语后,再请一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进而引出“英子是个忧郁、自卑的女孩”。
(板书忧郁、自卑)
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忧郁是什么意思呢?(引出忧郁,并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前面我们知道了英子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请思考这一段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课堂小结
师:是什么令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学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课外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
2、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
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
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
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
因此,本节教学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3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
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
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
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
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
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
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
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
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
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
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
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
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
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
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
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
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
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
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
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
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晨时分录制。
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
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
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
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
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
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
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