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模式探讨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摘要】作为基础科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复杂而多变,不仅对教学知识有很高的应用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非常重视。
近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之外,还不断在教育培养上追求创新,在学生能力拓展上勇于突破。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育特点及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深度解析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特点;教学模式;研究与分析前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对于现代化教育而言,数学教学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方面,它可以改变学生思维模式、逻辑思想;另一方面,它可以直观表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法则,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学习。
一、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初中数学教学属于数学教育的中枢环节,有很多基础性的数学知识、理论,因此,它在初中教育中的教学地位特殊,教学特点多样。
1.1教学目标影响因素多教学面向学生,尤其是逻辑思维要求很高的数学教学,除学科自身特点之外,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特点、学习能力也影响着教学发展。
现代社会,学生接收教育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各异、兴趣点不同。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它是从多元角度出发,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培养学生思维惯性。
1.2教学对象针对性强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教学知识的承接性更强,所以,初中数学知识小学生无法理解,高中生、大学生认为其知识短浅,这也证明了,初中数学教学对象单一,针对性强,只适用于初中学生。
在智力发展的全盛期,初中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不仅主动性高、领悟能力强,思维拓展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
1.3教学内容说明能力强作为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小学环节,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做了详细调整。
首先,总结概括了所有小学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提升,高度概括了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特点;其次,为高中数学学习做了充分准备,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几何、统计、概率、代数,通过上述教学项目的学习,可以补充数学知识在承接上的漏洞,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迷茫感、错愕感。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概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学方式,它把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放在首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置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向发展,促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高效、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式。
1. 个性化教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创新思维1.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内容单一,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模式的探讨
师生谈话 模式 比较适合班主任发现问题 , 对学生 向着预定 目标 进行诱导。例如 ,要定义一个概念 ,制定一个结论 ,解决一个 实际问题 ,在此模式下 ,教师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
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教师将 问题变成师生之间讨论 的话题 ,教
师成为谈话 的组织者 ,学生则是谈话 的讨论者 。一般谈话 的模 式就是 ,首先 ,由教师提出问题 ,这个 问题一般是一个多方面
许多教 育家 开始关 注初 中数学 的重要原因所 在。 3 、初 中数 学教 学对 象的特点 初 中数学教 学所 针对 的对 象特点 , 将会直接影 响到初 中数 学教学 的模式 和方法 , 初 中数学教学 的主要对象还是青少年学 生 ,青少年 学生正处 于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时期 ,其头脑智力发 展 的特别迅速 ,也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时期的特殊性 ,使得学生 在成长过程 中特别容 易受 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所 以,对于什么 事情都具有极大 的好奇 心 ,对 于知识也 处于一种渴求的状态。 在青少年 阶段 ,学生 的可塑性是最强 的,但 是 ,如果初 中数学
式 ,但并不排 除使 用教 具 ,讲授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在教学 过程 中占主导地位 ,老师要精心备课 ,将教学 内容逐步划分 , 以便 良好 的控 制 教 学 过 程 , 从具体到抽象 , 逐步扩大教学水平 , 学生可能会产生怀疑 , 设计适 当的估算方法 和情景 问题 ,可以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 问题 的理解 , 准确地使 用语 言将 教学内容 生动地表达处理 ,甚至可 以取得更好 的成绩 。老师教 的概念模 型一般都是全面 的,但是学生们并不熟悉 。教师可以在较短 时 间内先将教学 内容有一个大概 的解释 ,使学生对 学习的内容有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学家一样提出一些稀奇古 怪 的数学 问题 , 还 会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积 极 性 , 有 利 于 提高 教 学 的质 量 .
四、 演 示 与 表 演 学 习 法
演教学习法是数学 教学 乃至所 有学 科 的教学最 基本 的 、
‘嵊 个 , J 、 胖
2 0 1 3年 弟 6剽
/
中掌生数理亿. 掌研版
新课程标准要求 : 对 于 数学 的 教 学 方 法 , 教 学 模 式 是 多 样 的, 灵活的. 在 一 堂 课 中 所 运 用 的 方 法 也 是 不 单 一 的. 要 靠 不 同 的教 学 方 法 来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使 知 识
些实践经验 , 归 纳 成 以下 几 种 教 学 模 式 或 教 学 方 法 .
一
、
自探 索式 学 习 法
自探 索 是 让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自主 探 索 、 自主 研 究 的课 堂 教 学模式 , 充分 体 现 了学 生 的 主体 地位 . 在 新 课 程 标 准 实施 以来 各学科都应用得较为广 泛 , 且在教 学 中能更 好地发 挥学 生 的
堂教学设想与构思 、 教 学 中可 能 会 出现 的 各 种 问题 准 备 、 教 学
最 普 遍 使 用 的一 种 模 式 . 主 要 是 教 师 演 示 课 堂 教 学 内容 和 讲
述 新 的知 识 内容 . 教学 内容无需 学生 去进 行探究 , 如 定义 、 概
念和公理等. 这些 内容 我 们 都 是 直 接 讲 述 或 借 助 教 学 进 行 演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探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探讨▍河南省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 健课堂教学课型模式是指在教学思想指导下,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而形成的典型、成熟的教学程序与框架,在实践中又不断调整完善,具有简约性与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一、新知课新知课分为概念新知课与命题新知课。
概念新知课主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实现对对象本质属性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涵与外延。
该课程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身认识结构体系,使学生掌握数学符号的应用与书写、语文含义。
在教学策略中,概念课需要对直观教学进行关注,引导学生从具体引申为抽象、把旧概念发展为新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要通过正面、反面案例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比较,避免对新旧知识进行混淆。
在教学中,概念课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按照“感觉—知觉—观念—概念”的顺序对四种形态的发展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概念的背景与限制条件进行理解。
命题新知课的关键则在于公式与定理的推导证明过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公式与公理进行记忆。
通过命题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定理的条件与结论。
在教学策略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培养学生从实际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克服强调记忆而不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心理;需要对公式、定理的记忆方法进行把握。
二、习题课习题课是在课堂完成教学之后,教师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的一系列训练的教学活动,通过对知识的加深理解,让概念更加完整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寻找论证的方法的能力。
习题课更加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公式、定理运用到情境中,寻找解决办法。
习题课与概念课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学生的解题思维培养,对解题思路、策略与技巧进行归纳掌握;在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时,把握共同因素,举一反三,迁移学习成果,同时要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创造性;在习题课中还要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在讲解时把握解题的思路与规律,而不是进行全面讲解,固化思维,在多练中让学生真正掌握,但并不盲目。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空间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刘忠斌(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五中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这一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运用这一模式,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则应做好引导工作,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一、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特点和意义(一)特点项目式教学法与以往的传统方法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教师在应用这种方法时,一是要能将项目作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利用对应的数学资源构建项目,让学生围绕项目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了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
二是项目式教学法是将理论知识与项目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技能。
三是项目式教学法能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技能。
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通力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能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意义一是项目式教学法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一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制订学习方案,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三是项目式教学法能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一)把控活动课特点对于数学活动课而言,通过运用活动的方式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比如,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出问题“厚度为0.1mm的纸张,连续折叠40次后厚度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小组实验,让学生能以这一项目为基础深入研究与学习。
初中数学探究式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探究式实践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探究式实践教学的定义、实施策略、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实践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
探究式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探究式实践教学的定义探究式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探究式实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探究式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践操作可以包括实验、游戏、制作等活动。
5. 强化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相长。
四、探究式实践教学的优点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探究式实践教学强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教育的需求。
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
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为辅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建构知识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首先将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实施步骤等。
然后,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接着,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以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模式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设问引导——探究展开——反思领悟的教学模式,力求扎扎实实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设问引导——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教师应该根据课题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景中引出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学提出来的问题,也可以在概念形成阶段,也可以在定理、法则形成阶段由学生提出的由易到难分层次的问题,也可以正例也可以反例等等。
各种问题在提问设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把问题问得恰当,问得自然,问得有用,问到要害之处,设问目的只能是尽力发展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发展对掌握知识的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既服从理性,又保持思维的开放性。
如在教完《特殊平行四边形》后,问: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依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让学生先猜一猜,再证明。
在师生共同分析共同完成的基础上,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依次连接菱形或矩形四边的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有上面第一个问题做基础,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个问题就易如反掌,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后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在于依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呢?在依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新四边形的形状与哪些线段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让个别学生来归纳总结,有不完整的再由同学们补充。
这样用类比的方法分别提出了连接正方形、菱形、矩形以及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成图形的形状问题,还希望学生能进一步分析、概括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所得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有关。
最后让学生思考“做一做”提出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推理证明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让问题变成训练学生思维的优质素材,变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良好机会。
“双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双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双师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双师教学模式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双师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双师教学模式的特点双师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主讲教师外,还有一名助教教师对课程进行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双师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双重配置,即一个课堂有两名老师,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对学生的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帮助。
1. 师资优势:双师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降低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讲解知识点和教学技巧,而助教教师则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学生关注度高:双师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数学课堂中,两位老师共同配合,可以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 提高课堂互动性:双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交互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数学课堂中,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活动,使课堂更加活跃生动。
2. 课后辅导: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学得快,有些学得慢,主讲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而助教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巩固性的辅导,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双师教学模式需要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之间有良好的协作配合,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
双师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也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双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变革,双师教学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探讨【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探讨“先学后教”模式的理论基础、优势、实施策略、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揭示了其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先学后教”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该模式的必要性。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好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先学后教”模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模式、理论基础、优势、实施策略、应用、效果评价、重要性、推广、发展方向、探讨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模式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首先需要对相关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引导。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而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这种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教育专家和教师都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广“先学后教”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先学后教”模式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效果。
相信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先学后教”模式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益处。
2. 正文2.1 “先学后教”模式的理论基础“先学后教”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该模式认为学生应该首先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启发式学习的方式在实际问题中建立起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了解,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在认知心理学的支持下,“先学后教”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兴趣,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主题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提高数学素养。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主题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
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起到引导者、协助者和
组织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主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
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可以选择“建筑与几何”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建筑物,探索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应用。
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在实
际情境中感受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代数教学中,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方程”为主题,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让学
生通过解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
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
习情况,通过观察、访谈、作品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给
予学生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基于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基于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其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的教学也要进行新的调整和改进,其中,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的特点出发,探讨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的特点1. 突出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要求突出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培养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构建数学知识,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自主发现和理解。
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1. 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合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将相关知识点、技能和应用场景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应用方式。
通过整体教学,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一个主题的全面探究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应用环境。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发现和理解,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究和合作学习。
通过整体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在培育同学力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高。
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他们在传授学问时还是采纳“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很不利于同学全面进展的。
因此,为了适应教育进展潮流,老师必需对学校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找到合适的创新方法,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一、目前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保守随着时代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也在逐步适应时展的潮流,并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老师虽然始终在乐观探求新的教学方式,但是他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大,有些老师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因而使学校数学课堂消失了不行忽视的问题。
在学校数学课堂中,有些老师只是一味地将数学学问讲出来,并没有把同学放在主体地位,有的老师甚至与同学互动沟通的过程都没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质量,而且也不利于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创新力量,这与教学的教学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有些老师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往往参照的是他们的成果,这样的评价方式是极为片面的,会对同学产生不良后果。
(二)同学学习乐观性不高在学校数学教学课堂中,由于有些老师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因而他们只是将学习内容传递给同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特别简单使同学感到枯燥无聊,久而久之同学也就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乐观性。
另外,有些老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进度,直接削减了与同学互动沟通的环节,同学在上课时很少能够与老师直接沟通。
长此以往,同学上课时留意力也就不够集中,同学力量的培育更无从谈起。
二、学校数学教学策略(一)乐观创设情境,提高同学学习乐观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老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乐观创设情境,让同学所学的学问能够与生活有亲密联系,这样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增加生活感,学习乐观性也能得到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和新模式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新模式摘要: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在长期以来还是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弊端。
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观念和方式,才能带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特点新模式教学理念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空间建构能力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今后的逻辑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选择适合初中生学习和成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断改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程式化、僵硬的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打造全新的初中数学教学面貌,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初中数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是新时期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工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程度不够,阻碍了初中教学效果的达成。
在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对相关习题的解答过程中,最终也以相关的习题解答能力才评判学生的数学能力。
这种注重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习惯和特点,是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中产生的。
老师进行相关课堂演示,学生按照一些雷同的解题步骤来进行习题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在进行一些模仿式的学习,学生的发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发挥都不充足,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丰富,从而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手法和能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主要是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主要环节,这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众多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跟学生可以建立比较直面的沟通和联系,老师通过相关教学手法来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讲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相应的新旧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注重不够。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更是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者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框架支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数学思维框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尚未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法,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3.创设合作学习氛围支架式教学模式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合作学习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4.个性化辅导支架式教学模式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模式第一篇范文在深入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思维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使其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人。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着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1. 教学思维模式的基本内涵教学思维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总和。
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内涵:•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在学习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补。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2.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模式的实践策略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策略来优化教学思维模式:(1)导入环节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通过提问、复习旧知、分享实际问题或数学故事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其已有知识结构,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概念的深入讲解和逻辑的严密推理。
同时,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疑问,形成积极的课堂互动。
(3)练习与反馈练习是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设计具有梯度性和多样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要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增强学习信心。
(4)总结与反思课堂总结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形成体系,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五类常见的教学模式,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一、直观感知型教学模式直观感知型教学模式注重通过直观的物体、实际的操作和感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和代数等概念的引入和讲解。
在几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几何工具的使用和几何模型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几何概念。
例如,在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并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几何工具进行实践探究。
在代数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将代数表达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在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物体数量的组合和表达式的书写来解决问题。
二、示范演示型教学模式示范演示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示范和演示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中的解题方法的讲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典型题目,然后通过详细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分析,演示解题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三、探究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中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解题方法。
在学生进行探究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四、个性差异型教学模式个性差异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模式探讨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初中基础教育学科,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促进其他教育学科的共同进步,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稳步进行,就要加紧摸索初中数学的教学特征,并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本论文针对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两方面,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点,在研究与实践中提炼出几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特点;模式
在现阶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易受到初中数学教学遗留下来的问题所制约,这些制约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值,并且没有产生应有的正面影响。
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对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并对其改革方向也有良好的认识。
在反复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学及其教学对象的特点的前提下,革新原来安排并实施的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与时代接轨,迎合学生需求,奠基了其他学科所开展与革新的教学活动,最终目的是进一步的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基本素质,并且促进了学生的自身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
所谓的平等性原则,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体现:第一方面存在于
不同的学生个体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机会与权利人人平等,虽然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成绩的差异,但是教师或教学队伍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应当出现将以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划分学生等级的情况,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了对差生的培养,这样做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组织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第二,在进行初中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特点的不同,适当给予差异性,对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差异,以保证学生们都能良好接触数学教学并从中受益,满足他们对数学学科的需要。
[1]
2.过程性原则
所谓的过程性原则,就是指在面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时,教师科学的判断与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的过程。
数学教师们普遍反映出,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数学思维的活动息息相关,二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分离,教师不能直接将正确答案给予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形成。
要使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锻炼理解能力,从而使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特点
1.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特点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开展的理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效果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初中数学教学
目标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最为重要是数学教学本身的特色与初中教学对象的特点两类因素。
初中生的数学正处于初级学习阶段,这时需要培养学生数学的基础技能,更多的是学习数学的激情。
那么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则是教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之路上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养成自主性,并有一套解决问题的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将课上教授的知识运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里,同时使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个人品质。
2.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
初中数学在数学学习体系中的过渡地位不言而喻,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由四大部分构成:概率统计、综合实践、图形几何以及数与代数。
这四个部分的学习离不开小学数学的支持,同时也是为高中与大学数学的学习打下另一阶段的基础。
而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将初中数学的教学进行深化扩展,将定型化的问题定量化,从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甚至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性毋庸置疑。
正因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这一典型特点,我们更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3.初中数学教学对象的特点
初中数学教学对象一般是青少年,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构建的数学教学模式。
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快速发展时期,个人的兴趣受到外界的影响也较大,一方面具有可塑性大、求知欲较强、兴
趣面宽、精力充沛等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他们也极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情绪波动大,信心与毅力也较为缺乏,同时数学方面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十分有限,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学生们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习惯,将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模式
1.讲授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讲授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以语言描述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式概括性地描述初中数学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最后深入剖析重点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的就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取教师教授的知识,并作出思考或提出问题。
虽然讲授模式关键在于知识的讲授,但是这一过程教师是可以借助一定教具辅助教学的,其应用不会有太多的时间耗费。
但是它的执行必须是以讲授模式为主体来进行的。
讲授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其控制着课程全局的进行,对于教师来说,只需要精心备课,对课程内容进行由浅到深的划分,把具象的事物抽象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散,对于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做重点解释批注,以便课堂上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同时还要求教师通过精准的语言对教育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以此来到达教学效果。
2.师生谈话模式
所谓的师生谈话模式教学,具体的说就是结合到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经验,直接跳过对教材的讲授环节,提出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进而悟出新的思想,获得新的知识。
师生谈话模式是指一种诱导性教学方式,它比较适用于启发学生对预订目标进行探索。
也是跳动课堂情绪的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
3.学生讨论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教师先制定一个教学问题的提纲,学生由此进行分组讨论,并从中获得知识,锻炼学习能力。
这样的学习讨论模式使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大大增多,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尽可能得得到锻炼,较师生谈话方式缩小了组织的规模,其效果却大大升高。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作用上,尽量少得对学生的意见做出评论与正误的判断。
[3]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学生进行自学过程,在复习或批改作业时也能实施。
学生讨论模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今后进入社会,与人交往谈论的能力,使他们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4.学生活动模式
这一模式比较开放自主,主要的教学形式有实验、参观、看视频、幻灯、游戏等。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各类活动中充分调动感官,积极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
学生活动模式的教学开展将会打破学生只能靠纸笔学习数学的局面,走向一个全新的教学阶段。
5.学生独立探究模式
实施这种模式教学时,教师只能进行少量的讲解,主要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和努力。
其形式主要有阅读、实验、计算机操作、独立思考问题、讨论、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等,另外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在之后对学习的教材进行基本概括,对数学技能进行提炼,对知识进行整体性总结。
[4]
四、总结
针对不同的数学教学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本论文探讨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与特点,并对其进行挑选,合理巧妙得将这些基本模式进行组合,使之在实践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收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怀鲁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 蔡秀芝;浅谈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9期
[2] 魏勇;高中数学学法指导[j];中国教师;2010年s1期
[3]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开友;概念教学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