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读后感
管飞燕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很多年前在读高中时,我就读过这篇文章。
一晃多年过去了,又一次在课堂上读到这篇文章,文字依旧,却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作者那朴实不事雕饰的文字里流露出的深沉的真挚情感,对亲人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这些情感,年少时很难有切身体会,如今经过时光的打磨洗礼,才能引起我真正的共鸣。
归有光(1507~1571)是明代昆山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
他出身于一个并不太富裕的读书家庭,而项脊轩就是他给自己的书房取的名字。
在文中,作者记述了项脊轩整修的经过,房前屋后的景致,又记述了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
前面这些应该是作于作者20岁左右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项脊轩,承载了作者对母亲和祖母的思念。
而最后两段,是作者在35岁后又增补的。
10年间,项脊轩又经历了爱妻的到来与不幸早逝,作者心中的那份情感,也更加的沉重。
整篇文章,表面上是记述的项脊轩的变迁,其实写的是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对仕途坎坷的惆怅心情。
整篇文章,作者对往事都只是轻轻提过,并没有过度渲染,而字里行间,偏又满溢着真挚的情感,读来心情沉重。
作者的仕途确实非常坎坷。
他家几代读书,却一直无人出仕。
如他祖母所说,“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然后祖母又把祖上传下来的象笏赠予作者,殷切之心,溢于言表。
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祖母已逝,作者睹物思人,回忆起祖母对自己的期待和爱护,不禁潸然泪下。
而我的祖母,对我的期盼和爱护不也是一样的吗?
作者又借家中老保姆的话,回忆起自己的过世母亲。
作者并没有直接去写母亲如何如何,或许是因为他母亲去世的太早,以致作者并没有太多机会感受到母亲的关爱。
他对母亲的想象,也只能通过老保姆的回忆才能变得清晰完整。
这尤其让人感觉心痛。
几句简单的对话,就让慈母的形象清晰出现在作者面前。
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也无法自抑。
而最后两段,作者回忆了自己过世的妻子。
妻子来到他家只过了6年就过世了。
作者没有明写自己受到的打击之大,但是他颓唐的心情却表露无遗,就如项脊轩一样,逐渐破败,也不再修理。
直到两年之后,才重新修葺。
作者又说之后便长期在外,不常回去项脊轩。
不常回去,恐怕也是不愿回去,以免睹物思人,黯然神伤吧。
作者的读书出仕之路也并不顺利,他35岁才中举,一直到60岁才考中进士,官也做得不大。
整篇项脊轩志,作者都只是娓娓道来,说的也都是家庭琐事。
然而世事如浮云,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有共鸣的,不正是这些充满温情的小事吗?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也只有这些琐事,能温润我们干涸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