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RICAN CITIES)
美国女作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二书籍内容
全书一共分为导言和四个章节。
第一章通过观察城市中最普通的场景和时间,主要写了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第二章探讨城市多样性的四个原则,这是全书的中心部分;第三章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第四章则是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的一些建议。
城市的特性
第二章有5个小节,前三个都以城市人行道为论述主角,分别写了城市人行道在维护城市街道和街区安全、维持街区人与人的交往和地区之间交叉活动产生的活力、教导和监督孩子们的成长三大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四第五小节则讨论了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作用。
1人行道的用途:安全
街道及其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
但许多人行道都面临着生意惨淡和行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
但街道不安全的原因不能只归咎于它们正巧处于贫民区或者老城区,也不能把责任都算在街头族裔、穷人和流浪汉身上。
想要消除街道不安全隐患的手段,不是一味的加强安保巡逻工作,也不是过了傍晚实行街道消禁,而是让街道保持活力。
具体点来说,就是为街道提供人气,让街道上即有行走的人也有观看的人——他们,就是街道安全最好的监督者。
想要让街道变得有人气,前提工作是街道得有吸引力。
沿街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小店,混合一两栋白天人来人往的办公楼和夜晚也活力不减的小酒吧或者电
影院,再加上周围的住宅区,足以使这个街断生龙活虎魅力无限。
这样的街道里,街上随时可见来往的人,大家汇聚街头点头寒暄的气氛也能吸引低层住宅楼上里的住户往下观看,街边的小吃部或者酒吧可以营业到很晚,从白天到晚上,这些公共街道地带总有人在监视,并且持续不断。
这就为街道提供了稳定的安全保障,人们下班晚归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2人行道的用途:交往
在长时间的过程里,人行道上会发生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正是这些微小行为构成了城市街道上的信任。
并因为这种信任而产生一种潜在的关注街道的意识。
在缺少街区商业和人行道生活的城市区域里,居民们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互相隔离的状态——因为没有什么日常的频繁细小的活动能把他们凑到一起,而不侵犯各自的隐私。
人行道上保证安全的设施(比如杂货店、是水果店、理发店)也能丰富人行道上的生活,因为这些设施提供的公共接触是人行道上产生生活活力的必须前提。
人行道上的交往虽表现出无组织、无目的、低层次的一面,但它却让大城市的街道具备了内在特性,让互不相识的人能够在文明的、带有基本的尊严和保持本色的基础上平安地相处、容忍——允许邻里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让城市生活变得富有。
3街区公园的用途
美国许多大城市的街区公园即使绿树茵茵环境优美也无法逃离衰败的命运,不仅沦落到其中的公共设施被蓄意破坏,还成了无人光顾的甚至藏污纳垢的弃园。
是什么使得这些公园无人问津也不被喜爱呢?答案是缺乏活力。
一个广场公园要成为成功案例,必须有与促使一条人行道保持活跃的同一原因:周围地区功能的多样化,以及由此促成的使用者及其日程的多样化。
更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一个多样性的边缘地带和一块同样多样性的街区府邸,这样丰富的街区环境中的多样性楼群布置可直接为公园提供不同的使用者。
街区公园规划的一个主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培植一个能够使用和支持公园的街区。
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具备了真正多样化内容的环境才能赋予公园意义,才能具备把生命的福祉赋予公园的力量。
4城市街区的用途
大城市有三种街区类型:(1)整体的城市,即指我们的城市,一个整体的大街区,它造就了生动有趣的街道;(2)街区单元,它是街道自治功能的后果——不仅是监视网和日常联系网的具象化,也会给其间的各个街道提供相互支持的前提;(3)地区——“城中之城”,造就这个地区范围的不是分界线,而是交叉使用和活力,它是协调街道与整个城市之间关系的重要存在。
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第四章的描述主要涉及城市更新下的四种动态的过程。
1多样性的自我毁灭
有这么一个现象:在活动既多又非常成功的街道中(有可能是街道的一个区域,或者在街道的某个交叉口上),当它的受欢迎程度和吸引力与日俱增到某个值开始,街道上的多样性增长将达到一个基点,如果再有新的增长则主要会形成对已有的多样性的竞争。
这样的竞争势必会让街段的价位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原有的低价值用途或者重复用途会因为他们占用的土地和产出不成比例而被淘汰出局。
并且在伴随这个过程的是外来用途对原有获益用途的过度模仿。
这是一种多样性的自我毁灭过程,因为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用途会逐渐舍弃这个地方——因人流在日间分布不合理而产生的各种经济上的弱点都会在这里发生,最终导致区域的日趋衰败。
面对多样性自我毁灭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阻止在一个地方过度复制一种用途。
作者随后列举了三种方法,通过它们的彼此结合可以促进重复用途的分散。
(1)目标是多样性的划分,(2)公共建筑的“坚强性”,(3)竞争性分散。
2交界真空带的危害
城市中一个用途过于单一的大面积区域,会因其自身给人的有种表示“此路不通”的灰色气场而让紧邻其的街道甚至一个地块都缺乏吸引力,变得死气沉沉。
于是交界处(交界地带)的周边区域就诞生了一个用途的真空地带(空白区),而这些真空带往往(因缺乏人流和不断监视的眼睛)会变成窝藏破坏力的街区。
比如铁路沿线、沿河区域、高速路、大型停车场地区和大型公园的周
围区域。
这里并非要贬低这些设施的用途,或是降低它们的价值,而实际上这些交界地带的冷清现象也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把交界地带变成一个有机的接缝处,而不是屏障。
但要想实现这个计划,在真空带周围的临近区一定要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活力干涉,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3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
这里作者涉及到一个非常悲哀的真实现象——现行规划理论中关于转移和清除贫民区的行为。
作者认为没有永久性贫民区这样的定义,因为先且不论很多贫民区街区拥有积极向上、努力改进的社区,贫民区也能通过非贫民区化向一个好的状态过度。
反之,缺乏生命力的城市特性通常是贫民区现象发生的初始原因。
一个社区的标志是居住者的连续性。
人口的迁出是造成贫民区化的原因,而一旦一个贫民区形成后,迁移的现象不仅不会减弱,还会加快步调继续下去。
这是一个恶循环,越多的固定居民搬出那里,那里的街道安全、社会活力就越微弱,就会招致更多的有能力搬出的人相继离开。
而那些受贫困之迫或受到歧视,没有选择余地的人会大量涌入这个不受欢迎的地方,导致人口比例大幅度上涨,也就出现了拥挤现象。
所以,只有非贫民区化才能解决城市贫民区的问题。
非贫民区化的基础是创造一个活跃的气氛,使得贫民区里的人能够享受城市的生活和人行道上的安全,让那些有即使有经济条件离开这里的人们也自愿留下来。
并且那些发生城市多样化的条件也要被吸引进来,让相当比例的居民和经商者相信留在这里发展他们自己的计划是值得的可行的。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地区人口数量的下降,因为逐渐受欢迎的区域让居住者们有能力搬出拥挤的小屋,而那些停留在贫困阶段的人会选择离去。
但作者惋惜的是,这个过程在起初时不会对社会在金钱上产生大收益,所以那些规划者、建筑师、政府官员、开发商等丝毫没有看到非贫民区化的苗头而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毁灭性的的措施。
4渐次性资金和急剧资金
城市里存在三种资金:(1)(最重要的)来自常规的、非政府的借贷机构的信贷;还有各类小型的抵押贷款机构;(2)由政府提供,源自税收,或者是政府的
借款能力;(3)来自非官方,非正式的投资,也就是说来自“地下世界”的现金和贷款。
城市建设,保证城市街道和地区处于良好运转状况的应该是为其提供稳定而源源不断的资金——渐次性资金——支持,让城市发展保持一种持久力,支持持续的、逐渐的、经常的、循序渐进的、有条不紊的的变化。
而急剧性资金则是以一种集中的方式注入一个地方,使之产生大幅度变换。
不幸的是上述三种资金会在城市的急剧性变化方面起决定性影响,在渐次性变化方面则影响很小。
当一个地区因为欣欣向荣的发展情况而被政府和开发商盯中时,它随后遭遇的往往是一次性的、急剧式的开发。
然而这样的集体开发只会毁灭街区已有的复杂系统、驱散这儿的人口、消灭这里的商业。
当这里的经济状况表现为无法还贷时,它们就不幸的上了“贷款黑名单”。
这之后的过程就是灾难的无限循环:所有的非政府资金争先恐后的撤出,地下高利贷的进入,地区状态的倒退,被规划委员会选中成为用政府资金消灭和重建的候选者,这个时候非政府资金又折回来充当刽子手。
这个过程无疑封杀了地区生命力,让其在贫民化的恶果中越陷越深。
5不同的策略
最后一章从5个视角分别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高频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对出谋划策。
对住宅的资助中作者提及了房租担保法的策略。
这是有关政府机构为形色不一、有新有旧的单栋房子或楼房供给担保,以便招引私人开发商到这些街区建这样的房子的一种策略。
当然,反过来,政府机构也有向房东和建房者提出要求的必要,比如在指定的街区或地点建房。
依靠这种新方式,可以把新的私人建设项目引入信贷封杀地区,并且有助于加快非贫民区化的进程。
小汽车的“达及能力”是指能够达到的空间区域的能力。
然而在城市中,小汽车的“达及能力”越大,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就会相对显得越低,其方便性就无法体现。
随着小汽车的“达及能力”的增加,城市使用者的集中度就会下降,这样的后果又导致了更多的对小汽车的需要。
一旦集中交通手段向小容量交通手段转变时,城市随之扩宽道路、到处新建停车场、出现更多的街道和马路为满足新增小汽车需要的交通空间。
这时,市中心区将会向外大幅度扩大,一个布局合理、紧凑的市中心区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区域极广、分布极散,
在形成大都市的设施多样性和选择方面无能为力的“四不像”地方。
城市对汽车的限制将有效的阻止城市空间被路面蚕食的过程。
人们不能一味把消灭车辆作为主要目的,作者随后例举了几个有正面效应且简单易懂的车辆限制手段。
城市的公共交通是鼓励和促进交叉使用的集中用途,作者提倡对公共交通的使用和城市多样化用途背景下的优先步行,这点和刘易斯·芒福德步行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
城市生活并不是艺术。
因为生活是无所不容、无穷无尽、错综复杂的,而艺术则是武断的、象征性的和抽象的。
作者解释了19C那种乌托邦式的、图腾式的、艺术品式的美化思想的根源,而这种思想一直生生不息的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并还在继续影响着现代规划。
而这样的静态美并不是我们的城市,城市设计者们应该形成一种有助于城市运行的思想体系,即能阐明、体现和解释城市间各种事物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动态秩序的思想。
我们需要把廉租住宅区重回整个城市的构筑中,并且这些住宅区需要被注入那种属于健康城市的特性。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低收入住宅区和中等收入住宅区的拯救就再利用手段,最后还提及了非住宅区的公共区域的振作方法。
为了让上述区域重新唤起人们的安全感,并足以通过自我选择的办法留住人口,为城市的多样性用途和区域的交叉使用提供前提,对地面住宅房子的重新整合、使其融入周围的城市地区、住宅楼内的安全保证、居住者收入最高限制的取消这几个方面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解决问题的关键。
大城市政府变得越大、越不具人格,越不可理喻,原本完全是属于本地应解决的事宜、需求和问题就会变得越加非地方化,而与此同时,市民也会变得愈发漠不关心,市民的监督也越来越无效。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进行协调的组织机构,而是一个能够在需要的地方——具体的、个别的地方——进行协调的规划单位。
这里就引入了行政地区的概念。
如,大城市需要划分成几个行政地区,这些行政地区应该是城市政府地下的横向性权力机构,地位平等。
且在这个区域内的横向性城市行政机构(交通机构、福利机构、学校机构、卫生机构等)应该直接对该地区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
这样的层次紧密高效的服务网络,才能维持城市管理的复杂系统,避免与城市的发展和复杂程度的提高脱节。
三我的思考
通过作者平易近人的论述,我们能很轻松的还原美国20C50年代大城市街头巷尾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并非专业的视角,却更加凸显真实、直接,有效。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她丰富的例子能激发你无限的联想和认同感,仿佛是对你身边真切发生的点滴的收集和重放,让你无限共鸣。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大众化读物,语言通俗易懂丝毫不显花俏。
作者对传统规划理念的尖锐抨击能让你醍醐灌顶如梦初醒,为你一直深陷却给你带来无限困顿的城市现象找到一个另类的视角。
透过作者的眼睛,你能在行文间感受到作者目睹现代城市悲剧时的悲哀和愤怒,也能感应到她在面对强硬且无理的现代城市更新过程的痛彻心扉和无限惋惜。
有学者评价本书为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城市规划被理解为纯技术过程,规划师认为一个优美的城市图案和空间设计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并一句一个乌托邦模式,设计一个静态的、理想化的规划蓝图;之后城市逐渐被清晰地理解为一个系统,有着复杂的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功能,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是一个并非有着最适宜终结版的政治过程。
但也有人认为大规划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走下坡路了,雅各布斯不过是幸运地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管纷争双方谁更有理,历史的评价总是模棱两可的。
透过本书,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有着鲜明的建设性的批判立场。
畅阅其间我不禁想到,中国许多古镇为了更好的开发旅游业而对自身进行的“手术改造”。
服务设施提升了档次,但街头巷尾的悠闲味儿也随着外来的快节奏步调而消散无踪了。
那样的城市更新带动经济的同时也带去了破坏和压力。
似乎能创造更多价值、跟上资本流动所需步调的只有快城,而真正适合养生居住的应该是越来越被人们遗忘的慢城。
面对繁忙正统的现代规划,雅各布斯更支持自然更替的过程,强调随时间而演进的新陈代谢。
她认为人才是城市生活的主角、社会精神的宿体、是城市存在的元灵。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状况与四十年前美国大城市的经历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理解城市的真正的内涵和运行方式。
书籍对人性化的关怀让我们看到城市对于服务于人的初衷和目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多样化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