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工程师sop流程

工程师sop流程

工程师sop流程工程师SOP流程引言: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深知在现代社会中,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变得越发重要。

工程师所从事的领域涉及广泛,包括建筑、电子、机械等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工程师的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工程师的职责,下面将介绍一种典型的工程师SOP流程。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任何工程项目之前,工程师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将决定项目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工程师将与客户或相关方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目标,工程师能够确定项目的关键要素,并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技术研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工程师将进行技术研究。

这一步骤涉及对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方法进行调研,以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

工程师将参考文献、专业期刊以及相关的行业报告,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通过技术研究,工程师能够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下一步的设计和实施做好准备。

三、设计与规划在完成技术研究后,工程师将进行设计与规划。

这一步骤涉及到细化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等。

工程师需要将客户的需求与技术的可行性相结合,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

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工程师还需要考虑风险管理和项目进度的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与监控设计与规划完成后,工程师将着手实施项目并进行监控。

这一步骤包括设备采购、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等。

工程师需要与供应商、施工队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工程师还需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五、测试与验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工程师将进行测试与验收。

这一步骤旨在验证项目是否达到了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工程师将进行各项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等。

同时,工程师还将与客户进行沟通,以确保他们对项目的满意度。

SOP厂房、设施施工现场管理

SOP厂房、设施施工现场管理

标准操作文件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审批分发部门1、目的建立厂房、设施施工管理SOP,保证厂房、设施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厂房、设施的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的施工现场管理与控制。

3、定义施工:按设计要求、计划建设。

4、职责工程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实施和监督。

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组织、监督整个施工过程。

生产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流部、生产总监、技术总监: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质量总监: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相关部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

5、引用标准《建筑施工规范》《建筑安装装修规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GB50235-976、材料无7、流程图流程职责派生记录工程部、项目部、监理方工程部、项目部工程部、项目部工程部、项目部、监理方、施工方工程部、项目部、监理方、使用部门设计方工程部、项目部施工方工程部、项目部、监理方、使用部门8、 程序 8.1施工前准备8.1.1新建项目施工前准备在设计方提供图纸后,工程部(项目部)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8.1.1.1招标工作新建厂房必须进行立项报批,需进行招标,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始施工。

(1)投标公司情况确认;(2)投标公司应不少于3家,需要重点考察投标公司的施工资质、技术力量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近3年的工程业绩情况;(3)确定中标方;(4)通过组织专家对技术、商务标进行评比,确定中标方,与中标方签订施工合同。

8.1.1.2监理公司确认确认有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公司,作为建设方的代表,协助工程部(项目部)进行现场管理,出具监理方案。

8.1.1.3施工许可证的取得取得政府核发的“施工许可证”,填写“开工报告”交上级领导审核;经上级领导确认可以开工,进入开工阶段。

8.1.2非新建项目施工前准备非新建厂房项目,公司确定是否需招标,若需招标,招标步骤同8.1.1。

精益工具SOP标准化作业体系建立与应用探析

精益工具SOP标准化作业体系建立与应用探析

精益工具SOP标准化作业体系建立与应用探析摘要SOP标准化作业体系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作业标准,是从标准化的角度对于各类生产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和实现,是当前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思路下非常重要的管理体系和方法。

本文就对于精益工具SOP标准化作业体系建立与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精益工具;SOP标准化作业体系;建立与应用引言SOP是标准作业程序的缩写,是采取标准化的方式,利用统一的方式来展开管理。

SOP本身所采取的标准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分析而得出的最优化的程序方式。

这种作业方式本身利用标准化的步骤和格式,对于日常的作业行为进行了有效控制和整改。

SOP本身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从一个标准化的角度,对于操作程序进行了优化。

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究,让整个操作步骤得到有效量化和细化,同时满足标准化高效生产的切实需求。

SOP本身是对于作业经验和技术的充分积累,同时也提升企业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关键。

SOP为作业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指导依据,提升了生产流程的规范化和条理化,让企业自身管理工作具备了更强的应用成效。

1 精益生产概念的分析精益生產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其通过对以往丰田生产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改进,就这点来构建了一套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并且更加灵活的生产体系[1]。

从精益生产的角度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和推进需要一套标准化作业体系作为基础保障。

作为重要的经济生产工具,SOP 标准化体系本身在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对于生产的目标进行合理构建,并且对于生产中的各类需要进行满足。

对于精益生产来说,其需要包含了质量、员工环境和参与、生产可运行性。

在精益工具SOP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需要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对于工作中各类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有效保障,同时构建一套科学的监测体系,确保整体生产计划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精益生产目标要素,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企业生产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以及优化合理的用工场地和资源的配置,最终实现流畅生产的目标。

通过P6构建SOP和资源池推动企业项目化管理

通过P6构建SOP和资源池推动企业项目化管理

Construct SOP and Resources Pool to PromoteEnterprise-level Project ManagementBased on P6Yongming ZhuEmail: ipmpzym@Abstract: Based on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d object-oriented theory, this paper divides WBS tasks of enterprises' project into SOP Standardized components. Each SOP component encapsulates the project duration, time, processes, forms, resources, input-output knowledge through property to ensu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cess. By combining the unified resources pool of the enterprises and SOP, maximize the whole enterprises’ efficiency.Keywords: P6; SOP; resource pool; enterprise-level; management by project; refinement;通过P6构建SOP和资源池推动企业级项目管理朱永明Email:ipmpzym@摘要:借鉴结构化分解和面向对象的思想,将企业各类型项目的WBS任务通过SOP标准构件的模式进行组装,每个标准构件将工期、工时、费用、流程、表格、资源岗位要求、输入输出知识等通过属性进行封装,以实现项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和过程有效管控。

工程施工类sop

工程施工类sop

施工类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对各项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进行规范化的书面指导文件。

以下是一篇关于工程施工类SOP的范文,字数超过500字。

工程施工类SOP模板:一、目的: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SOP。

二、适用范围:本SOP适用于我公司承接的各类工程施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

三、工作程序:1. 工程前期:(1)项目立项: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交给公司领导审批。

(2)项目立项审批:公司领导审批项目建议书,确定项目可行性。

(3)项目招标:组织招标活动,选定施工队伍和供应商。

(4)合同签订:与中标施工队伍和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2. 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2)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秩序井然,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3)工程质量控制: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进度控制: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5)材料和设备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材料和设备的安全、完好。

3. 工程验收:(1)自检:施工完成后,组织自检,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总结。

(2)验收申请:向业主提交验收申请,约定验收时间。

(3)验收:业主组织验收,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4)验收反馈:根据验收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向业主反馈整改情况。

四、操作要求: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施工的合法性。

2.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

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

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自组织管理模式(self organization pattern简称sop)关注施工阶段的管理,重视对建筑工人子系统的管理,它的理论依据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管理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

自组织管理新模式sop中采用了激励与被激励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模式与当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太大冲突,易于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劳务工人子系统处于整个施工管理系统的中心地位,并协调各个子系统运行。

关注施工系统中各类人员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契约管理中,提出签订心理契约协议的方法来保障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心理契约,因此这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

1 sop模式的总体设计1.1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1)施工系统总体循环模型构建超循环自组织就是以循环作为亚单元,并通过功能连接起来的再循环,通过循环过程的进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所需的全部性质,能够稳定地、相干地、自我优化地进化。

按照超循环理论,施工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个超循环过程,应该遵循图1中的总体循环模式。

(2)建筑施工系统“涨落—有序”亚循环单元模型构建施工系统在形成阶段,与独立开放的自然系统相似,需要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根据施工系统的定义,施工系统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应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信息。

(3)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构建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的思维模式包括的四大模块是:一是系统输入模块,主要控制系统的输入;二是系统涨落模块,该模块只要是激励系统远离平衡态;三是系统有序模块,该模块主要保障系统的有序状态;四是系统功能模块,该模块使系统实现预定功能。

见图2。

图1基于自组织超循环理论的施工系统演化模型图2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4)输入模块施工系统的输入模块是自组织管理的开始,项目施工的每个阶段,都有人力、设备、资金和信息的输入,因此在输入模块至少应该包括劳务部、设备部、资金部和信息部四个基础部门。

(5)涨落模块涨落模块是施工系统能否实现自组织的关键,从施工系统自组织的实质入手,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应用心理契约协议实现施工系统的涨落,心理契约协议主要实现两大功能,激励和约束。

建筑工地安全防护SOP(操作规程)

建筑工地安全防护SOP(操作规程)

建筑工地安全防护SOP(操作规程)建筑工地安全防护SOP(操作规程)1. 目的本操作规程(SOP)旨在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并促进员工和访客的健康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SOP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包括工地内的一切活动。

3. 安全措施3.1 个人防护装备- 所有员工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眼镜和手套等。

- 工地管理人员负责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

- 所有员工在进入施工区域前都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2 安全培训和教育- 新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了解所有建筑工地的安全规章制度。

-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以提醒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3.3 危险物品管理- 所有危险物品必须妥善存放,并保持与其他物品分开,以防止意外事故。

- 危险化学品必须正确标识,并存放在安全的区域内。

3.4 安全通道和出口- 所有施工现场必须设有安全通道和标识,以确保员工和访客能够迅速疏散。

- 所有出口必须保持畅通,并标有明显的出口标识。

3.5 安全设备和工具- 所有安全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得到定期维护和检修。

- 所有使用工具的员工必须接受操作培训,并遵守操作规程。

3.6 工地巡视和检查- 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工地巡视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得到遵守和执行。

- 发现问题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3.7 紧急情况处理- 所有员工必须了解建筑工地的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并定期进行演和模拟。

-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员工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并报告给上级。

4. 监督和执行- 工地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执行本SOP的规定。

- 违反本SOP规定的员工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5. 附则- 本SOP将定期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SOP的规定,以保障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建筑工地安全防护SOP的基本内容,供参考和执行。

如有变更或需要进一步补充,请及时更新和通知相关人员。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SOP编写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SOP编写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SOP编写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施工方式,其对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本文旨在编写一份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以规范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最大程度地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二、质量目标及原则1. 质量目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的主要质量目标是实现如下几点:-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安装;- 保证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防止发生失稳或脱落等问题;- 各项施工指标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验收和交付。

2. 质量管理原则我们将遵循以下质量管理原则来推动整个施工过程:- 充分理解设计要求和规范,并明确责任主体;- 引进高品质材料,并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严谨的计划和监督确保质量;- 建立严格的验收标准,及时解决问题。

三、管理体系建立为了有效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我们将建立以下管理体系:1. 质量组织架构在项目启动阶段,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团队,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质量管理团队将与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2. 文件与记录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文件与记录管理系统,确保重要信息得到准确传达、及时保存。

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材料合格证明书、检测报告等。

3. 进场前准备在施工之前,进行充分的进场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设备检查与调试以及操作人员培训等。

同时还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记录并反馈给相关人员。

四、关键控制点与措施1.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整理,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 设计与施工图纸的正确对接;- 材料选用和采购;- 施工现场管理;- 焊缝和连接件的质量控制;- 完成阶段性验收和交付。

2. 关键控制点措施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质量:- 设计与施工图纸对接:成立专项小组进行详细核查,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SOP标准作业程序的作用与重要性

SOP标准作业程序的作用与重要性
ISO9000質量管理標準是現代質量管理的 哲學表現.它的精髓是: “寫你所做,做 你所寫”,它要求員工的操作必須按文件 進行.這樣,可便于檢查員及生產管理人 員監控,也便於新員工迅速掌握操作要領.
ISO9001:2000版在7.5.1.b 已明確要求 生產現場應『具備作業指導書』;
ISO9001:2000版要求(節錄)
五:SOP的製作
(1) 我們公司之SOP統一由制程管制部門製作(包括變更修改)。 (2)制程管制部根據新機種(EPR)試作完成之排站進行圖片的拍
攝及作業內容來安排製作SOP,作為(MP)量產之作業依據。 (3)SOP製作后需經製造、工程、品管簽核確認OK後送至文管室
發行,使用單位根據實際需要申請使用。相關單位簽核重點: A 製造:確認新機種或變更之SOP是否符合制程要求。 B 工程:確認新機種或變更之SOP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C 品管:確認新機種或變更之SOP是否符合品管要求。
研究發現:操作員工接受資訊 最常用的感覺器官是眼、耳和 神經末梢,其中又以視覺最爲 普遍。
五:SOP的製作 (SOP標準格式)
我們公司SOP標準格式之內容包括以下14項,其中以操作內容 (包括圖片)及注意事項為主體。
1 機種(Model)
8 作成日期(Date)
2 工程(Engineering)
交付後活動的實施。
SOP在公司文件中的位置
SOP屬於品質管理體系文件中的三階(WI)文 件,如下圖:
實施作業標準化,實現科學生產!
品質 QM:Quality Manual
手冊
程序文件
QP: Quality Procedure
規範/作業指導書
WI: Working Instruction

建筑sop标准流程

建筑sop标准流程

建筑sop标准流程建筑SOP标准流程。

建筑SOP标准流程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它涵盖了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筑SOP标准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规范施工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立项阶段。

1. 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内容,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立项申请,提交项目立项申请,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项目筹备阶段。

二、设计阶段。

1. 初步设计,根据项目立项批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等内容,形成初步设计报告。

2. 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编制施工图设计,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等内容,形成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施工准备阶段。

1.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图、安全生产组织设计方案等内容。

2. 施工方案编制,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等内容,形成施工方案文件。

四、施工阶段。

1. 施工准备,进行工地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材料堆放、设备安装等,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2.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施工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等问题。

五、竣工验收阶段。

1. 施工验收,完成建筑主体工程后,进行施工验收,包括结构验收、给排水验收、电气验收等内容。

2. 竣工验收,完成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六、工程交付阶段。

1. 工程交付,完成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工程交付手续,包括交付文件、工程质量保修书等。

2. 工程结算,进行工程结算,包括工程造价、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等内容,确保工程结算合理合法。

什么是sop文件sop模式sop意义

什么是sop文件sop模式sop意义

什么是sop文件sop模式sop意义标准操作流程(简称SOP)是近年来在管理领域出现的一种技术方法,它在技术及管理功能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使之成为保障企业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成功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下面是整理的什么是sop文件,欢迎阅读。

什么是sop文件(标准操作程序)SOP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是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从对SOP的上述基本界定来看,SOP具有以下一些内在的特征:SOP是一种标准的作业程序。

所谓标准,在这里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操作程序都可以称作SOP,而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

说得更通俗一些,所谓的标准,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就是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SOP不是单个的,是一个体系,虽然我们可以单独地定义每一个SOP,但真正从企业管理来看,SOP不可能只是单个的,必然是一个整体和体系,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

余世维在他的讲座中也特别提到:一个公司要有两本书,一本书是红皮书,是公司的策略,即作战指导纲领;另一本书是蓝皮书,即SOP,标准作业程序,而且这个标准作业程序一定是要做到细化和量化。

sop起源在十八世纪或作坊手工业时代,制做一件成品往往工序很少,或分工很粗,甚至从头至尾是一个人完成的,其人员的培训是以学徒形式通过长时间学习与实践来实现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益复杂,分工日益明细,品质成本急剧增高,各工序的管理日益困难。

如果只是依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已无法控制制程品质。

采用学徒形式培训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S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S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5S管理的优势
最后,5S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一个整洁、有序、安全的施工 现场能够赢得业主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尊重。
5S管理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5S管理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5S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某些员工可能 对5S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此外,施工现场的某些环节可能难以完 全达到5S管理的标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三、5S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5、素养:素养是5S管理的核心,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使 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责 任和义务,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四、5S管理的效果和作用
四、5S管理的效果和作用
通过实施5S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以得到有效管理,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效 果和作用: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方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 (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五个方面。 它最初应用于制造业,后来逐渐被引入到其他领域,包括建筑施工现场。5S管理 通过规范现场工作秩序、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旨在创造一个安全、高效、 文明的工作环境。
二、5S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二、5S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5S管理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管理方法,包括整理(Sort)、整顿 (Straighten)、清扫(Shine)、清洁(Sanitize)、素养(Sustain)五个 方面。它旨在通过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提升企业形象。
三、5S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管理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之工艺研究--SOP的作用与重要性课程

工业工程之工艺研究--SOP的作用与重要性课程

工业工程之工艺研究–SOP的作用与重要性课程引言工业工程是一门关注如何有效地设计、优化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学科。

在工业工程领域,工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作为一种规范和指导生产过程的文档,在工艺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SOP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工业工程中的重要性。

1. SOP的定义SOP即标准操作规程,是一种详细描述特定任务或过程的文档。

它是一个包含有关任务执行步骤、要求和指导的指南,旨在确保任务或过程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SOP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任务的目的和背景•执行任务的步骤和要求•安全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的验证和审核要求SOP通常由专业人员编写,并经过多方面的评审和批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SOP的作用2.1 提供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在工艺研究中,同样的任务需要多次进行以验证其可行性和稳定性。

SOP能够提供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的执行指导,确保后续的任务执行过程中保持事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

这对于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2.2 降低错误和风险工艺研究中,错误和风险是需要尽量避免的。

SOP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详细的步骤和要求,降低操作人员的错误率。

在操作过程中,遵循SOP的要求可以减少意外事故和操作失误,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工艺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SOP作为一个操作指南,能够减少无效的步骤和冗余操作,提高任务执行的效率。

通过提供清晰的步骤和要求,SOP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任务执行,使得工艺研究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

2.4 便于培训和传承在工艺研究中,操作人员的培训和传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SOP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使得新的操作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工艺研究的操作要领。

同时,SOP也可以作为知识传承的载体,确保经验和技术的传承。

3. SOP在工业工程中的重要性SOP在工业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质量管理在工业工程中,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工业项目工程之SOP的作用与重要性介绍

工业项目工程之SOP的作用与重要性介绍

9001:2000版要求(節錄)
7.5生産和服務的提供
7.5.1生産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組織應在受控的條件下策劃和展開生産與服務 的提供,適當時,受控條件包括:
a) 具備描述産品特性的資訊;
b) 具備作業指導書;
c) 使用適當的設備;
d) 監控和測量裝置的適用性和使用;
e) 監控和測量的實施;和發放、交付及
體現,實現生產管理規範化、生產流程條理化、
標準化、形象化、簡單化。
6.是企業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術資料。
四的重要性(4.1:從生產現實的需要角 度)
有這樣一個問題: 品質是
1. 設計出來的?
2. 管理出來的?
3. 製造出來的?
4. 檢驗出來的 ?
答案是3你信服嗎? 品管專家「戴明」是這樣說 的.不錯,我們不能否認其他三個方面對於產品
生產現場管理呼吁:
1. 標準化 2. 規範化 3.操作簡單

經驗的傳承要以文件的方式來記錄,傳授要以文件為基礎
四的重要性(4.1:從生產現實的需要角 度)
產品要一次做好,關鍵就在這裏,若等到錯 了再來返工,損失巨大而無謂! 因此需管 制好
1.每一個作業員的動作;
2.每一個站的管理值(如:烙鐵溫
五的製作 (目視管理的原則)
目視管理是綜合運用管理學、 生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 學科的研究成果,利用形象直 觀、色彩及物體剌激視覺感知 資訊來達到提高生産管理活動 的一種管理方式。它是以視覺 信號爲基本手段。
研究發現:操作員工接受資訊 最常用的感覺器官是眼、耳和 神經末梢,其中又以視覺最爲 普遍。
三的作用
1. 將企業積累下來的技術﹑經驗,記錄在標準
文件中,以免因技術人員的流動而使技術流失;

施工的标准sop流程

施工的标准sop流程

施工的标准sop流程Construc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s) are crucial in ensuring a smooth and effici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se procedures help set the guidelines and expectations for all workers involved, ensuring that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a safe and structured manner. 施工的标准SOP流程至关重要,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效率。

这些程序帮助制定准则和期望,确保所有参与的工人按照安全和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施工活动。

One key aspect of a construction SOP is the outline of specific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each team member. By clearly defining roles and duties, everyone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knows what is expected of them and can work together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一个施工SOP的关键方面是为每个团队成员明确规定具体的任务和职责。

通过清晰定义角色和职责,施工现场的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如何做,并可以协调一致地工作。

In addition, a construction SOP should include detailed safety protocols to ensure the well-being of workers and the public. Safety is paramount in an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having set proceduresin place can help prevent accidents and injuries on the job site. 此外,施工SOP应该包含详细的安全规程,确保工人和公众的安全。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张鹏盛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张鹏盛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张鹏盛摘要: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适合居住的有限土地资源的限制,建筑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建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筑质量。

现代建筑项目往往规模较大,许多质量问题都发生在细节之处,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公司从项目中获取的利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建设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

对工程化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中因为细节处理不到位而发生的质量问题,将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文介绍了因缺乏精细化管理而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1、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及应用意义1.1精细化管理的内容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指的是正确把握重点,抓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来开展量化管理工作,并通过采用考核、督促以及执行等方式来辅助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文化,精细化管理立足企业实际,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导向,构建以运营管理为基础,管理流程为载体,细化措施为手段,强化执行为重点的管理体系。

1.2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意义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包含许多先进的概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复杂。

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计划作为指导,就会对实际管理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解决方案的质量。

它对管理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施工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确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规范施工过程外,精制管还必须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并实施奖励和惩罚制度,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施工人员基本的素质偏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公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但很多公司并没有注意这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的流动性特别强,这使得施工单位的新员工占据很大一部分,而对于施工来说,大多数施工人员是农民工,基本素质不高,所以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施工责任认识并不清楚。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伍尚斌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伍尚斌

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伍尚斌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向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演进,建筑工程管理也由传统管理模式向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方向转。

文章就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模式;建筑工程;应用建筑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直接关乎到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所在。

尤其是在当前现代工程项目施工中,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其中,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愈加复杂。

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局限性较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遗漏,为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改革,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1.1有利于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个体仅提供建筑工程所需的一小类资源。

如何将分散的、差异化的各类资源整合成我们的建筑工程,极大地考验着项目人员的管理能力。

而全过程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有效策划和施工过程中的及时调整,使建筑资源以合理的成本、在合理的时间使用在合理的位置,从而有条不紊地完成施工目标。

繁杂的建筑资源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优化配置,成为组成建筑工程的每一个有序构件。

另一方面,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建筑工人作为劳动力。

现代的建筑工人细分成众多不同专业的班组,如钢筋班组、水泥班组、砌筑班组等等。

如何使一个项目施工连续不间断,一个班组工作连续不窝工,这成为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价值所在。

施工单位能够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调节各个班组在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作业时间。

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创建不同作业面与作业班组搭接与配合,有效率地组织施工生产活动,完成项目施工既定目标。

1.2有利于实现建筑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存在诸多差异,国外对管理学的研究和管理手段的研究先于国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探讨了sop模式的总体设计,分析了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模式,并运用具体实例说明实施过程。

关键词:自组织;施工管理;自组织管理模型
自组织管理模式(self organization pattern简称sop)关注施工阶段的管理,重视对建筑工人子系统的管理,它的理论依据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管理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

自组织管理新模式sop中采用了激励与被激励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模式与当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太大冲突,易于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劳务工人子系统处于整个施工管理系统的中心地位,并协调各个子系统运行。

关注施工系统中各类人员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契约管理中,提出签订心理契约协议的方法来保障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心理契约,因此这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

1 sop模式的总体设计
1.1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
(1)施工系统总体循环模型构建
超循环自组织就是以循环作为亚单元,并通过功能连接起来的再循环,通过循环过程的进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所需的全部性质,能够稳定地、相干地、自我优化地进化。

按照超循环理论,施工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个超循环过程,应该遵循图1中的总体循环模式。

(2)建筑施工系统“涨落—有序”亚循环单元模型构建
施工系统在形成阶段,与独立开放的自然系统相似,需要物质
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根据施工系统的定义,施工系统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应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信息。

(3)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构建
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的思维模式包括的四大模块是:一是系统输入模块,主要控制系统的输入;二是系统涨落模块,该模块只要是激励系统远离平衡态;三是系统有序模块,该模块主要保障系统的有序状态;四是系统功能模块,该模块使系统实现预定功能。

见图2。

图1基于自组织超循环理论的施工系统演化模型图2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
(4)输入模块
施工系统的输入模块是自组织管理的开始,项目施工的每个阶段,都有人力、设备、资金和信息的输入,因此在输入模块至少应该包括劳务部、设备部、资金部和信息部四个基础部门。

(5)涨落模块
涨落模块是施工系统能否实现自组织的关键,从施工系统自组织的实质入手,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应用心理契约协议实现施工系统的涨落,心理契约协议主要实现两大功能,激励和约束。

(6)有序模块
有序模块是能否实现自组织管理的关键,有序包括三个方面: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公平的考核制度。

(7)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是施工系统实现价值的关键,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四个专案团队,分别是投资控制专案团队、质量控制专案团队、进度控制专案团队和合同管理专案团队,这一点也是与传统的施工管理“四控两管一协调”区别开来。

(8)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
自组织施工管理是四大模块构建的管理模型,它用四部门保证输入,解决建筑工人序参量的优化;用心理契约协议保证涨落,实现合同关系序参量的优化;用三项措施保障有序,优化整个系统;用专案工作团队柔性管理,实现功能价值。

1.2 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运作模式
(1)施工系统的心理契约
自组织管理运行模式的开端是施工系统的心理契约。

在一个建筑项目施工系统形成阶段,建筑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由于文化素质的不同,心理契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说明任何一个施工系统演化的起点都是杂乱无章的心理契约,在项目组织的初期,施工系统的心理契约在工程管理制度的约束下逐渐趋向有序,在激励下趋于高度一致。

(2)心理自组织和行为自组织
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自发性高涨,这需要有完善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其次是人力子系统学习性强,这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明晰的行为标准保证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再次是责任心强,这需要完善的培训来保证,完善的培训使得建筑工人素质提高,得到长
期的雇用,归属感强,责任心提高,最后得到的效果是文明有序施工,文明有序施工有赖于优化的工作流程。

(3)施工系统的进化
自组织的突变论认为,突变是系统进化的方法,因此自组织运行模式设置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找施工系统的突变点。

能够向高阶进化的关键点有四个:明确的标准,完善的培训,优化的工作流程,有效的激励考核。

2 工程实例分析
2.1m项目简介
m项目分东、西两区,东区为35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其中地下三层为地下室,地上五层为裙楼,裙楼以上为30层塔楼,西区为三层地下停车场。

项目占地1035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185平方米,地上38343平方米,地下17843平方米。

2.2项目自组织管理模式实施过程
2.2.1 项目施工系统演化动力分析
在施工系统处于稳定态时,系统内部存在稳定状态参量p i,它是系统的存在状态的量化,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合”,外界在一定时间内向系统输入“同质”参量p input系统作为耗散结构,要向外界的耗散掉一定量的“同质”p output,进而维持系统的高度有序结构。

为了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引入以下三个参量:耗散率a0、相对输入量al,相对耗散量a2。

(1);;(2)(3)
在工程实践中,施工系统的输入参量pinput、表现为承包商输入到系统中的材料·资金、机械、人力等物质与能量;施工系统的耗散参量poutput:表现为施工系统中建筑工人的工资消耗;施工系统中的pi表现为己经完成的工程价值。

代入公式(1)、(2)、(3)得a0、a1,、a2见表1。

表1施工系统相变参数值
pinput 1764937 2418213 2494744 1946327 2597123 poutput 124583.8 150782. 7 143814.7 146546.9
171104.6
pi 1140224 3216621 6151614 8441410 11496849
a0 0.070588 0.062353 0.057647 0.075294 0.065882
a1 1.547887 0.751787 0.405543 0.230569 0.225899
a2 0.109263 0.046876 0.023378 0.01736 0. 014883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项目施工中,相对输入能力很强,相对耗散能力很弱,相对耗散率较低,不超过7%,这样的施工系统受到很大的压力。

系统耗散结构发展的趋向是输入能力逐渐降低,耗散能力逐渐提高,两者差距逐渐减小。

表中a1和a2之间始终维持较大的差别,a0稳定在0.6附近,说明施工系统耗散能力差,内部结构无序,缺乏外部激励。

激励是施工系统的外部动力,此项目前期施工阶段,没有面对建筑工人的激励措施,也没有面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激励,即使在工期很紧的赶工阶段,也没有任何的激励措施,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不足;层层转包和分包关系,使施工系统内部
结构混乱。

这样的施工系统在理论上是无法长期存在的,2010年2月20日,dslh项目施工系统解体,建筑工人被全部换掉,这一现象吻合了施工系统的相变分析。

2.2.2优化序参量
项目前期管理中产生了两大问题:工期和质量。

问题暴露出来后,地产公司领导层聘请工程管理专家,针对管理现状进行补救,措施主要针对建筑施工系统的三个序参量:组织架构,合同关系,建筑工人。

(1)建筑工人序参量的优化:第一:地产公司要求换掉项目前期施工的全部工人,各级承包商重新提供劳务工人队伍,由甲方和施工单位共同组织遴选。

重点对工人技能和素质进行调查考核,凡是通过考核的工人,由施工总包单位统一颁发项目某工种证书。

工人上岗开始,一周内完成安全教育,并记录在证书中。

该做法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方便了对建筑工人的技能培训和管理。

第二:强化核心队员岗位职责。

项目中核心队员岗位手册有如下规定:有义务向现场巡视的专案团队队员主动汇报上一阶段遇到的情况;定期参加施工单位举行的安全与技能培训;参加施工单位例会,了解施工单位的总体计划;解决自己团队中工人遇到的一般性难题,并安排工作。

(2)组织架构序参量优化:第一:理顺管理关系,规定所有进场单位全部由现场执行的总包单位进行统一管理,甲方不在参与对分包的管理,由执行总包单位统一调度。

第二:重新组建扁平化的
管理架构。

甲方与监理,会同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组成了质量专案团队,统一由甲方土建工程师领导,定期巡视现场。

(3)合同关系序参量的优化:第一:明确项目中的心理契约,与项目各方领导决策层签订心理契约协议,对各方心理契约给与认同。

第二:针对建筑工人序参量和组织架构序参量中需要各方配合的措施,在心理契约协议中给与了特别明确。

第三:加快合同谈判进程,对工期和关键节点用经济合同给与确定,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完善合同关系序参量对施工系统的影响作用
2.2.3增设外部激励
(1)惩罚与奖励制度,每次验收中,当问题连续三次出现时,视问题大小至少罚款100元;前面出现的问题,连续三次检查没有发现,给与同样数额的奖励。

(2)在固定工资的条件下,引入分级补贴制度。

(3)帮助劳务分包单位建立质量问题查询制度。

在工人队伍中引入了充分的激励制度,使得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慢慢的得到了解决,工作的自觉性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昆荣.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2]林艳.制造企业自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
工大学,2006
[3]姜璐,时龙主编.自组织管理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