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条例
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

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云南省范围内的集体合同签订和执行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在云南省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与其劳动者之间签订的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是指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与其劳动者集体签订的,约定劳动条件和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集体合同的原则集体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协商、平等互利、公平正义、诚实信用、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变更第五条集体合同的签订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与其劳动者应当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签订集体合同,并书面记录下来。
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2.劳动权益:工资支付、福利待遇、职工培训、晋升晋级等;3.劳动纪律:工作纪律、考勤制度、劳动争议解决等;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解除:合同期限、终止条件、违约责任等。
集体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与劳动者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变更后的内容应当书面记录下来,并及时通知劳动者。
第三章集体合同的执行第八条集体合同的执行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应当严格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集体合同的内容。
集体合同可以因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或者其他原因终止。
第十条集体合同的解决劳动争议对于劳动合同履行中产生的争议,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进行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一条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如违反集体合同的约定,致使劳动者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违反集体协商的法律责任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集体协商,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3年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

2023年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江苏省境内的企事业单位与其职工建立集体劳动关系时的合同行为。
其中,职工包括劳动者、工人、员工等。
第三条集体合同是劳动者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护等事项所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生效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者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劳动者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代表大会。
劳动者代表大会由全体职工组成,行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就集体劳动关系予以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护等具体事项。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向劳动者代表大会报告有关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护等事项的情况,并征求劳动者代表大会的意见。
第七条劳动者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集体合同,应当以全体职工代表的签署为准。
企事业单位应当将集体合同的签订情况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集体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集体合同的履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集体合同期满时,可以续订或重新签署。
第三章集体合同的内容第九条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劳动纪律等;(二)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三)劳动安全,包括职业病防护、劳动环境安全等;(四)劳动保护,包括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纠纷处理等;(五)其他双方共同约定的事项。
第十条集体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第四章集体合同的执行和解决劳动争议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全面履行集体合同的约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对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向劳动者代表大会进行报告。
第十二条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的权益不得降低。
企事业单位在执行集体合同时,不得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待遇和福利水平。
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前言为了规范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山东省制定了《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事宜,适用于企业与劳动者、工会之间的集体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集体协商活动,及时签订并履行集体合同,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二章集体协商第四条企业应当平等协商,自愿签订集体合同。
工会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代表,应当参与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签订过程。
第五条集体协商应当注重协商结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协商内容、协商方法和时间,落实协商结果。
第六条协商应当公开、公平、公正。
企业应当向劳动者和工会充分披露有关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有关信息,充分尊重工会和劳动者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集体合同第七条企业应当制定适宜的集体合同内容,运用灵活的机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群众利益。
第八条集体合同应当包括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假制度、保险福利、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并与职工及其代表团体签订,并报当地人社部门备案。
第九条集体合同应当明确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用人观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十条企业应当认真履行集体合同,合法、合理地调整劳动关系,防止和化解劳动纠纷,落实集体合同的内容。
第四章督促检查第十一条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查处,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
第十二条工会应当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加强集体合同的宣传、培训、监督等工作,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条例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或采取其他措施,追究法律责任。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第一条,为了规范上海市内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上海市内企业与职工之间的集体劳动关系,应当依法订立集体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尊重职工的合法权益,与职工代表进行平等协商,订立
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集体合同。
第四条,集体合同应当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代表的依法行使权利,促进集体合同的订立和执行。
第六条,企业应当依法公开集体合同内容,向全体职工宣传解释,确保职工了
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集体合同的执行力度。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加强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
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八条,企业和职工代表应当依法平等协商,及时调整和完善集体合同内容,
确保其与时俱进,适应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九条,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职工
因此受到的损失。
第十条,职工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企业
因此受到的损失。
第十一条,对于严重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处理相关事宜。
第十二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湖北省 集体合同条例

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合同或协议书的关键信息项:合同编号签订日期合同双方当事人信息集体合同目的合同适用范围权利和义务工资和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合同变更与终止其他约定条款合同内容:第一条合同编号本合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签订日期本合同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
第三条合同双方当事人信息用人单位(甲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工代表(乙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条集体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规范甲乙双方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合同适用范围本合同适用于甲方下属所有部门和员工,以及乙方代表的全体职工。
第六条权利和义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1 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
1.2 遵守国家及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
1.3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职工的劳动问题。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2.1 代表职工与甲方协商集体合同的条款。
2.2 监督甲方履行合同的情况,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3 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参与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七条工资和福利待遇工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利待遇:2.1 社会保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住房补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其他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息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休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休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九条劳动安全与卫生甲方应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工作环境。
2023年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2023年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上海市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工资协商和谐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集体合同,是指由企业与职工代表按照法定程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制定和执行的劳动关系协议。
第三条鼓励企业与职工代表建立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通过集体合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和职工合理收入增长。
第四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委员会,进行集体合同的协商和签订。
第五条职工代表应当依法代表职工群众,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提出合理的诉求和建议,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第六条企业应当依法接受职工代表的合法监督,并及时将企业运行情况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职工代表报告。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订立第七条企业与职工代表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并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委员会的讨论和审议。
第八条订立集体合同,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订立集体合同,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定劳动条件、待遇和福利待遇。
第十条集体合同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条件;(二)工资和福利待遇;(三)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四)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五)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六)其他双方认为需要订立的内容。
第十一条订立集体合同,应当在正式合同的签订前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确保双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十二条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变更,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由企业和职工代表共同签字或盖章。
第十三条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协商确定,一般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将订立的集体合同备案,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委员会报告。
第三章集体合同的执行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履行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等相关内容。
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用工制度,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企业,是指在福建省范围内注册登记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其主要经济活动为生产或者经营,及其下属的单位。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依法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受雇于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领取工资、福利的劳动者。
第四条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切实履行本条例项下所承担的义务,依法管理企业,维护法定劳动权益。
第二章合同内容第五条双方应当形成书面的合同,年度另行签订。
(合同文本见附件)第六条合同的一方为福建省企业,集体以企业法定代表人名义进行签署;另一方为职工,由职工代表、工会代表等共同签署。
第七条企业应当明确职工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考核办法。
第八条企业应当保障职工劳动权益,制定劳动保护措施。
第九条企业应当规定职工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方式。
第十条企业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职工的职务、薪酬、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及休假、社会保险、工会组织、劳动安全、责任维持等内容,职工应当认真履行各项合同义务。
第三章法律效力第十一条本条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双方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
第十二条当事人应当依照约定履行各项义务,如有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本条例由双方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修改或解除合同。
第四章其他第十四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适用。
适用范围为福建省内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及其下属的单位。
第十五条本合同内容如有未尽事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处理。
第十六条本条例的解释权归福建省企业、职工双方共同拥有。
附件: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文本。
《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

《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签订集体合同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制度进行平等商谈的行为。
集体合同: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的约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如劳动合同中制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不一致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3、劳动保障部门对集体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依法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监督。
用人单位工会代表职工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总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分别代表政府、职工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应当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签订和履行情况。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协商会议。
平等协商1、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均有权提出平等协商的要求,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一方提出协商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不得拒绝或者拖延。
2、平等协商内容:确定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事项应当事先与职工进行平等协商。
还包括:劳动定额、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补充保险和福利、女职工保护、合同期限等。
3、平等协商的双方协商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3-10名,并各确定1名首席协商代表。
协商代表的任期由被代表方确定,但不得短于3年。
4、用人单位协商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指定。
首席协商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担任,可书面委托其他负责人担任。
职工方协商代表:由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选举产生,也可以由本单位工会组织职工推选并公示后产生。
首席协商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未建工会的,由地方工会或行业工会指导职工民主推荐,过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后产生。
5、协商代表在任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变更或者解其劳动合同,其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自动延长至任期满。
江苏集体合同条例

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
〔2023年12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标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进展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签订集体合同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制度进展平等商谈的行为。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的原那么。
第四条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不一致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第五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全面履行。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进展合法性审查,依法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展监视。
第七条用人单位工会和区域、行业工会代表职工进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
第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总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企业结合会、企业家协会、商会等〕分别代表政府、职工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协商机制的三方应当指导、催促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处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劳动关系的重要事项,检查用人单位与职工进展平等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
三方协商机制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

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第一条基本信息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工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工会在企业内代表职工的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监督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2、企业应当支持工会合法活动,按时缴纳工会经费,主动接受工会的监督和帮助,尊重工会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3、工会有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制定等重大事项的商讨和决策;有权举行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工会会员和职工团体活动,维护职工权益,协议处理职工的纠纷等。
4、企业有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劳动权益,满足职工正当合理的诉求,如职工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安全等。
同时,企业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定期与工会进行协商,制定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职工培训等制度,并按时履行企业与工会协商达成的协议。
5、职工代表会议应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应当从职工中选出代表进行辩论和表决,制定各项职工权益相关的政策和条款,如工资待遇、劳动时间、休息休假、保险医疗等。
6、企业、工会应当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明确履行方式和期限,双方均有义务在约定期限内履行协议。
集体合同条例

精品实用合同,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体合同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以及对集体合同实施管理、监督的部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以企业职工集体为一方与企业为另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负责集体合同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负责指导、帮助职工一方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订立第五条集体合同包括下列内容:(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安全与卫生;(五)保险福利;(六)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八)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九)合同的期限;(十)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和程序;(十一)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二)解决争议的方法;(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六条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书面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十五日内与对方进行平等协商。
第七条集体合同由双方平等协商。
参加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对等,每方三至十一人,包括一名首席代表。
每方应当另行确定一名书记员,负责协商过程中的文字工作。
职工协商代表由工会决定,或者由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议定。
有女职工的企业,职工一方代表中应当有女职工代表参加。
2023年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

2023年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云南省的劳动用工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云南省境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农民合作社等任用劳动者的劳动用工行为。
第三条云南省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第四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尊重劳动合同自愿原则,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条款。
第六条用人单位在聘用劳动者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岗位信息和劳动条件,并与劳动者共同商定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和条件。
第七条劳动合同订立后,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经过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任务完成后,双方可以协商续签劳动合同,但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劳动条件和待遇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确定工资待遇,不得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确保劳动者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歧视、限制或者拒绝劳动者加入工会,保障劳动者组织协商权益的权利。
第四章劳动争议的处理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当通过友好协商、调解或者其他和解方式解决。
第十四条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权自由选择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并有权获得法律援助和争议处理机构的帮助。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侵犯劳动者的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福建省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企业集体合同是企业与职工团体或者全体职工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约定劳动条件的法律文书。
企业集体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企业集体合同适用于福建省境内非农业户籍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不适用于特殊行业和特殊劳动关系。
第四条企业应当依法组织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进行集体协商。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协商机制和程序,保证协商的公开、公正、公平。
第五条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委员会或者全体职工的讨论、决议,并以书面形式签署。
第六条企业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休息、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争议处理等。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内容。
第七条企业集体合同必须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具体约定。
第八条企业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期满后可以续签、重新协商或者解除,但是不能以损害劳动者权益为目的。
第九条企业集体合同的修改,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委员会或者全体职工的讨论、决议,并以书面形式签署。
第十条企业集体合同的履行,企业和职工团体或者全体职工应当共同遵守。
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合同的实施。
第十一条对违反企业集体合同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对于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纠正和处罚。
第十二条对于企业集体合同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与企业集体合同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保障企业集体合同的有效实施。
第十四条对于企业集体合同条例未明确规定的事项,可以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办理。
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

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参与利益调整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云南省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全省各类单位与企业(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团或工会代表团(以下统称“职工代表团”)订立的集体合同。
第二条:集体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与职工代表团协商订立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职工的基本劳动条件;2.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3.劳动安全卫生;4.职工的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5.与职工代表团协商确定的其他内容。
在订立集体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程序,充分听取职工代表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职工代表团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合同的公正、合理和合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集体合同的生效期限集体合同应当约定具体的生效日期和有效期限。
如未约定有效期限的,视为无限期合同。
集体合同有效期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与职工代表团重新协商并订立新的集体合同,如无法在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协商,可由双方协商一致展期。
第四条:集体合同的执行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集体合同的内容,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接受职工代表团的监督和检查。
职工代表团应当监督用人单位执行集体合同,并按照程序和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用人单位有违反集体合同的行为,职工代表团有权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
第五条: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在集体合同有效期内,如需变更内容的,应当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团重新协商。
变更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双方协商的结果。
在集体合同有效期届满或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代表团提出书面解除合同的意见,并与职工代表团协商解决劳动报酬、福利待遇、退休、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
在解除集体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情况。
第六条:集体合同的公示用人单位应当将订立的集体合同予以公示,并向职工代表团发放集体合同副本。
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
第三条在企业中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是企业全体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签订集体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合作、协商一致的原则。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第五条职工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六条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上级工会可以对集体合同的签订给予指导。
第七条工会与企业应当加强合作联系,建立有关协商工作制度,保障集体合同履行。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报送第八条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保险福利;(五)劳动安全与卫生;(六)工作内容;(七)劳动纪律;(八)合同期限;(九)变更、解除、终止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十)合同争议的处理;(十一)违反合同的责任;(十二)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职工一方或者企业书面提出签订集体合同要求的,双方应当在十五日内就签订集体合同的有关事项进行协商。
第十条集体合同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十一条参加集体合同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为三至十名,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第十二条已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首席代表应当由工会主席或者工会主席书面委托的代表担任,其他代表由工会确定。
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代表由职工民主推举产生,并应当有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首席代表由参加协商的代表推举产生。
第十三条企业一方首席代表应当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书面委托的代表担任,其他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确定。
第十四条参加集体合同协商的双方应当向对方提供协商所需要的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2024年-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场景多应用版)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一、引言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是为了规范北京市内的劳动市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
该条例明确了集体合同的概念、签订程序、履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集体合同的定义与作用(一)定义集体合同是指劳动者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等事项,经过协商一致订立的书面合同。
(二)作用1.保障劳动者权益:集体合同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通过集体协商,劳动者可以就劳动条件、报酬等方面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2.维护劳动关系稳定:集体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双方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
3.促进企业发展:集体合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一)提出协商要求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要求后的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进行协商。
(二)协商与签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就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协商,协商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和建议。
协商一致后,双方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集体合同。
(三)报送与审查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当将集体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用人单位。
四、集体合同的履行与监督(一)履行用人单位应当履行集体合同的约定,按照约定的内容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
(二)监督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对用人单位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五、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
集体合同条例全文

集体合同条例全文集体合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行为,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规定。
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之间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酬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
第四条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应当实行集体协商的方式。
集体协商主要实行协商会议的形式。
第五条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遵遵守法律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相互敬重,同等协商;诚恳守信,公允合作;兼顾双方合法权益;不得实行过激行为。
第六条符合本规定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酬劳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七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状况进行监督,并负责审查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其次章集体协商内容第八条集体协商双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一)劳动酬劳;(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平安与卫生;(五)补充保险和福利;(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别爱护;(七)职业技能培训;(八)劳动合同管理;(九)奖惩;(十)裁员;(十一)集体合同期限;(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方法;(十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集体协商代表第三章集体协商内容第四章订立集体合同第五章审查集体合同第六章履行集体合同第七章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为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职工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集体合同定义】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二)平等协商,相互尊重;(三)诚实守信,协调合作;(四)兼顾双方权益。
第五条【集体合同法律效力】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六条【工会组织的职责】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上级工会组织依法帮助、指导用人单位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第七条【企业组织的职责】企业组织帮助、指导用人单位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第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对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的集体合同进行审查。
第九条【三方机制与集体合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通过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推动用人单位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处理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在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第二章集体协商代表第十条【集体协商代表人数】集体协商双方代表人数对等,双方代表分别由3至10人组成,职工人数30人以下的用人单位每方代表人数可以少于3人。
每方确定1名首席代表。
第十一条【职工方协商代表】职工方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
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职工方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未建立工会的,职工方的首席代表由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方协商代表】用人单位方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委派。
用人单位方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第十三条【协商代表名单的公示】协商代表确定后,应当在集体协商前向全体职工公示。
第十四条【集体协商代表的任期】协商代表的任期由被代表方确定。
第十五条【协商代表职责】协商代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参加集体协商;(二)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三)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四)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五)及时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生效的集体合同;(六)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七)维护用人单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八)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六条【协商代表的更换】集体合同一方可以调整本方协商代表。
协商代表的调整应当按照代表产生的程序进行。
第十七条【协商代表的保护】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
第十八条【职工协商代表的保护1】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职工协商代表的工作岗位。
因工作需要变更协商代表工作岗位,应当事先征求本单位工会的意见,并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九条【职工协商代表的保护2】职工协商代表在任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职工协商代表本人要求顺延劳动合同期限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任期届满。
第二十条【职工协商代表的保护3】除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不得解除职工协商代表劳动合同:(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三章集体协商内容第二十一条【集体协商内容】集体协商双方根据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可以就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内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定额;(五)劳动安全与卫生;(六)补充保险和福利;(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八)职业技能培训;(九)劳动合同管理;(十)规章制度;(十一)职工就业保障;(十二)集体合同期限;(十三)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条件;(十四)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十五)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十六)履行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制度;(十七)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二条【劳动报酬内容】集体协商工资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工资水平及调整办法;(二)工资支付制度;(三)加班工资基数、病假工资、休假工资等特殊情况的工资支付;(四)其他分配办法。
第二十三条【工作时间】集体协商工作时间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工时制度;(二)加班、加点办法;(三)特殊岗位的工作时间。
第二十四条【休息休假】集体协商休息休假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周休息日安排;(二)实行非标准工时制职工的休息日安排;(三)带薪年休假及其他假期。
第二十五条【劳动定额】集体协商劳动定额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定额的确定及调整;(二)计件工资标准的确定。
第二十六条【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集体协商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二)劳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三)安全操作规程;(四)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五)职业健康体验。
第二十七条【补充保险和福利】集体协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补充保险的种类、范围、标准;(二)福利制度和设施;(三)职工健康体检;(四)医疗期、停工留薪期的延长及其待遇;(五)职工亲属福利制度;(六)法定公益金、福利费的使用方案。
第二十八条【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集体协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包括以下内容:(一)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二)女职工的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三)女职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
第二十九条【职业技能培训】集体协商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规划;(二)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提取和使用;(三)保障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
第三十条【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劳动合同管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试用期的条件和期限;(二)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条件;(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四)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五)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第三十一条【规章制度】集体协商规章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纪律;(二)考核制度;(三)奖惩制度。
第三十二条【职工就业保障】集体协商职工就业保障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招收录用人员的程序;(二)裁减人员的条件和程序。
第三十三条【集体合同期限】集体合同期限不得低于1年。
集体合同双方可以约定集体合同的终止条件。
第四章订立集体合同第三十四条【订立集体合同的主体资格】订立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成立。
法人单位可以授权所属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
第三十五条【提起集体协商】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
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给以书面答复,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集体协商;一方就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裁减人员等事项要求集体协商的,另一方不得拒绝。
第三十六条【协商准备】集体协商前应当进行下列准备工作:(一)拟定集体协商议题。
集体协商议题可由提出协商一方起草,也可由双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二)协商确定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三)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收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协商议题的意见;(四)收集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五)协商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
记录员应当为集体协商双方保密。
第三十七条【会议主持】集体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
第三十八条【协商会议议程】集体协商会议通常按下列议程进行:(一)宣布会议议题和会议纪律;(二)提出议题一方的代表,就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作出说明;(三)协商双方就协商事项开展讨论;(四)双方首席代表归纳讨论意见;(五)双方首席代表在集体协商会议记录上签字。
集体协商过程中的临时提议,取得对方同意后,方可列入协商程序。
第三十九条【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经集体协商双方协商一致,形成集体合同草案。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第四十条【集体合同签字】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第四十一条【协商不一致】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出现事先未预料的情形时,可以中止协商,双方应当协商确定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
中止协商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四十二条【区域、行业集体合同】区域、行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可以与企业组织或者用人单位推选的代表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区域、行业集体合同。
第四十三条【区域、行业集体合同协商代表】区域、行业集体合同协商代表由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分别指派;未建立企业组织的,由区域、行业的用人单位推举产生。
首席代表由双方协商代表分别推举产生。
第四十四条【区域、行业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区域、行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分别征得相应用人单位和职工同意,并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工会主席、工会负责人或者职工代表分别在集体合同草案中签字。
第四十五条【加入区域、行业集体合同】区域、行业内的其他用人单位和职工要求执行区域、行业集体合同规定的,经本单位双方协商一致形成执行区域、行业集体合同的协议,通报签订本区域、行业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工会双方,并报送原区域、行业集体合同的审查机关备案。
第五章审查集体合同第四十六条【集体合同报送】集体合同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向注册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以下材料:(一)首席代表和协商代表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居民身份证号码;(二)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通过集体合同的决议;(三)集体合同一式两份;(四)注册登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