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探究方向:运用头脑风暴,预测问题各种可能的原因。选取关心的焦点,提炼出主要问题,确定探究的方向,并形成假说或预测。
组织探究:制定研究计划,考虑分组、任务、时间表等。
搜集并整理资料: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对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评价其有效性。
得出结论:解释数据及信息,形成一般结论,验证假说或预测。并将结论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撰写一篇新闻、完成一份报告、创作一个故事等等。
比较观察法。
定量观察法。也称量的观察,即观测或测量。
定性观察法。变称质的观察。科学课中的观察多数是定性观察。
实地观察法。实地进行观察的方法。
联想观察法。从观察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长期观察法。
观察时要注意
目的性: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顺序性: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外到内。
准确严密的说明。观察不仅是“观察”到了什么,更重要的内容是被观察到的东西是什么样,也就是有哪些具体的特征予以说明。
客观真实的记录。科学观察的意义在于观察结果的分享和观察资料的积累。对“观察”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了什么、“观察”到的东西什么样,还要说明观察者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的?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观察”的。以便重新进行检验,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
发现式探究:信息由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研讨等活动过程中,通过整理分析获得。
为什么要强调探究
探究是一种本能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天生的探究本能。
实际上,从儿童的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停止过探究。因此,探究作为一种天生的本能,并不是一种从无到有要去学习的事物——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内部的结构、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
(六)活动结果的表述
案例:把冰包住
內容
引言
有一次,我们看见人们运送冰时,用一张厚布把冰包著,大家都感到疑惑,各人都在猜测用厚布把冰包著的原因。因此,其中一位同学提出做实验來找出答案。
实验目的找出不同厚薄的布对冰块的隔热程度
实验前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前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
问答精华
实验开始时冰的重量是100克,後来70克,为何会轻了?
另外,最轻的白胶袋反而降落得最快,我们推断原因可能是抛的方法不当,白胶袋太薄,引致降落伞面不能张开;而且所悬坠的纸巾盒太重,白胶袋不能承受其重量。
从上面的讨论得知,有很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例如︰风力、抛掷的方法、悬坠物的重量等,因此若能控制这些因素,实验的结果将会更为准确。
总结
我们觉得这次探究活动很有趣和有新鲜感。由于人类没有飞翔的本能,降落伞带给许多人无限的幻想,如果能设计一个安全的降落伞,可达到很多人的梦想。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眼见的可能是假象:自然现象的复杂性,简单的“眼见”并不能一下子看到问题的本质,甚至有时看到的是假象。因此,对于眼睛见到的事物和现象,还要用脑子进行分析,还需要理性思维的介入。
“亲身体验”和“现身说法”不可靠:由于人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复杂性,不能主要靠自诉,而要有一套科学的对比实验和统计。
探究的过程技能
观察分类
测量交流
推断预测
认识时—空联系
认识数字联系wenku.baidu.com
阐明假设,说出变量的名称
控制变量
得出操作定义
做实验
解释数据
研究
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结构关系
统领全套教材、体现出以探究为核心的八个部分
三上提出问题
下观察与测量
四上排序与分类
下调查与预测
五上解释与建立模型
下交流与质疑
六上假设与实验
下拓展与应用
各年级教师的指导探究的要求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案例
在活动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如文字纪录的语文技能,计算和统计的数学技能,及其它多方面的技能。
(二)探究主题的确定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到探究内容源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及所得的经验
表达能力的层次
叙述详细(详):能够比较详细地描述出他所做的或看到的事物,或应用以前的经验去对照,会用简图和简单的文字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描述清楚(清):一个清楚的叙述必须用名称指事物,而不是用“东西”或“它们”来称呼;必须用别人能听懂的话来描述事件,会用简单的文字描述。
观察精确(精):会引用观察中获取的证据,如遇到证据不一致的情况,需要重新检查一下他们的观察,看看发生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儿童天生是“讨厌的”提问者、“可气的”拆卸者、“可恶的”破坏者、“可恨的”涂画者和“烦人的”嚷嚷者。
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不过是促使儿童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小学科学各册探究的对象分析
提出问题:在一个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一些现象,并展开对话,有的还阅读了相关报刊。最终,提出了打算研究的问题。
2、从学生的课本或相关信息资料中引申出研究问题,或通过对已有知识或结果的质疑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这类探究活动大多数为教材内容的拓展,由于研究内容与所学的学科知识紧密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
3、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选择研究课题。这类选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热爱社区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观察与科学探究
观察
观察
观察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工具,对自然现象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说的观察是科学观察。
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在反复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观察的分类
一是历时性的跟踪观察,也叫动态观察,即自始至终地观察事物的成长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脉络。
因为冰溶化变了水,及将水倒去。
在第一部份,不同的布在散热能力方面是不同,而後来你们又说不同布的吸热能力是不同。那么两者中有什么关系?
有颜色的布我們就试布的吸热能力,而在布的厚薄方面就试它的散热能力。
你们在实验中用了20和40分钟作冰溶的准则,为何要这个准则?
因为时间短,冰的变化不明显,而在第二个实验是看看更长的时间会有什们分別。
在实验一中,有什么地方要改善?
时间长些,用厚度相差大的布做实验而令实验结果准确些。
评价
案例:一个降落得最慢的降落伞
降落伞的制作
实验过程
结果及分析
讨论与总结
讨论
从分析结果显示,我们发现了用越轻的物料制造降落伞,降落伞的降落速度越慢。但我们还发现由不同的物料制成同样重量的降落伞的降落速度也不一样。例如︰报纸和花纸重量一样,但降落时间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我们推断是风力影响了实验结果。
二是共时性的透视观察,也叫静态观察,即用类似解剖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三是超越时空、打破各种限制的跨越式观察,也叫比较观察,即由此及彼地观察事物的横向联系,找出事物的差异,从中发现事物的特殊性。
观察的要求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其结果是可以检验的、可以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观察可以概括为: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
分类(分):分类是把某样东西归到一个更大的种类范畴。看到一种没有开花的草“这是花吗?”
科学探究及其活动设计
科学探究:定义、类型
科学探究指的是为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种种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的过程。
接受式探究: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
科学观察需要理性的介入:观看物体时,观察者得到的视觉经验并非恰恰取决于物体以光线形式进入观察者眼睛的信息。
观察的步骤
充分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即准备好观察工具和记录的必备之物。
要集中注意力,不放弃偶然目标,不轻易放过那些你甚至觉得毫无关系的现象。长期训练,使之形成一种一丝不苟的科学习惯。
反复观察,找出观察和实验中出现的某种现象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4在进行探究时,所设定的探究问题不能太过一般化或没有聚焦的探究主题,以致资源、材料及时间均不足以进行适当的探究,所以必需设定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哪一个降落伞降落得最慢?”
“贝壳不见了!”——究竟酸性液体是否能够溶掉一些物质?
(三)活动过程的指导
1.对学生选题的指导
2.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指导
3.对学生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指导
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做实验时,要有一致的准则,例如︰橡皮圈的数量、降落伞的伞面面积、相同的悬坠物等,才能得出准确及可信的结果。
这次探究实验只作降落伞伞面重量对降落速度的影响。至于伞面面积、悬坠物的重量等,也可成为日后探究的方向
评价
同学们能够针对主要变因进行探究,虽然这次的探究活动中只改变了其中一个影响降落伞效能的原因,但从整个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也察觉到可能影响降落伞降落速度的其它因素。此外,同学应该重复测试,由多个数据中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加强探究结果的可信性。
能关连到概念(连):发言接触到了材料所关的概念。它试图区别感情上的反应和为了设法作出解释而互相关连。找出外表的相似之处。
概括(外概,内概):概括可以基于外表的相似之处,也可以基于内在的相似之处。“所有的人都有五个手指”(外概),同样大小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内概)。
比较(比):比较是以外表的相似之处为基础的,“今天的豆子长高了。”“象”“和……一样”
精确性:去伪存真。
概括性:从纷繁的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特征。
表述
表述就是对观察实验获取的信息进行翔实描述(解释)的记录和交流过程。表述是一种信息的储存与传递的交流活动。
表述能力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语言、文字、绘画、图表)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表达,是对观察获取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采取社会行动:参与决策,学生可考虑并确定现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联络政府部门及社区,实施社会行动。如敦促并协助政府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组织一次社区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等。
科学探究的设计
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抓住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设计探究活动。
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小事,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抓住学生生活中刚刚发生的一些事情或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如此。
仔细有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不明显,要求仔细观察,并能分辨出细微差别。
准确就是要缩小由于观察带来的误差。
深刻就是要抓住那些往往是比较隐蔽的现象,而往往又是本质的物理过程。
迅速有很多实验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这就要求有很快的观察速度。
科学的观察应包含
丰富细致的信息。就是要尽可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找到更多的观察点,发现更多的差异点。当然“观察”得越仔细,“观察点”越多,“观察”到的东西就越多。
作好观察后的总结,对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形成科学概念。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不借助任何仪器,凭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方法。
间接观察法。运用一定的工具进行观察的方法。
全面观察法。综合运用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
重点观察法。选择事物的部分或局部观察的方法。重点观察有利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在科学认识的作用
观察是提出新理论的重要事实基础。科学发现有许多途径,通过概括观察事实提出新假说或新理论是科学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观察是检验理论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取得某种事实材料,这些事实材料可以用来加强或者反驳某一假说。有很多观察本身就是为了检验或反驳某一假说而进行的。如果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理论相吻合,就会增强某一理论的说服力;若观察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违背,就成为反驳某一理论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