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毒隔离技术与职业防护课件

消毒隔离技术与职业防护课件

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基本原则
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消除、替代、 工程控制、减少和个体防护等措施, 以全面降低工作场所的风险。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 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工作环境改善和维 护等。
职业防护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
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应包括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安全卫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案例描述
选取一两个典型案例,如某实验室发生的 生物安全事故,详细描述事件经过、事故 原因及后果。
改进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实验室管 理、完善安全设施等,以保障实验人员的 安全和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食品加工企业职业防护案例分析
食品加工企业职业防护现状
介绍食品加工企业职业防护的背景、重要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如防 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不完善等。
消毒隔离技术的重要性
消毒隔离技术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 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
消毒隔离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消毒隔离技术的历史
消毒隔离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如我国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医 疗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的记载。随着医学的发展,消毒隔离 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
消毒隔离技术的发展
手消毒剂
手套
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使用含有至少60% 酒精的手消毒剂。
在接触患者、处理污染物或进行可能导致 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手套。
环境消毒隔离技术
总结词
环境消毒隔离技术包括对医院 内部环境、物体表面、空气等 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降低交叉
感染的风险。

传染病隔离消毒技术规范ppt课件

传染病隔离消毒技术规范ppt课件

出应急病区工作流程
手消毒,使用 消毒凝胶作用 手部30秒钟以上
脱鞋套
手消毒,使用 消毒凝胶作用 手部30秒钟以上
脱口罩 (注意要接 触到面部)
手消毒,使用 消毒凝胶作用 手部30秒钟
反转脱下防护服
摘防护镜
解开防护服拉链
手消毒,使用 消毒凝胶作用 手部30秒钟
脱手套
手消毒,使用 消毒凝胶作用 手部30秒钟
✓ 2.接触病人时戴口罩,穿隔离衣、手套。 ✓ 3.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及护理每个病人前要洗
手。 ✓ 4.污染物品装袋,贴标签后送消毒处理。
血液隔离
✓ 1.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液 及体液引起的感染,如艾滋病、乙肝、梅毒。
✓ 2.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戴手套、穿隔离衣。 ✓ 3.工作中注意避免损伤皮肤。 ✓ 4.污染物品装袋,贴标签后送消毒处理。 ✓ 5.血液污染室内物品表面时,立即用含氯溶液清
肝炎门诊
应设候诊区、挂号台、诊断室、治疗室、 观察室、抽血室、收费室和发药室等。
应设置病人厕所。
隔离消毒的种类
严密隔离: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传 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应采取严密隔离措施
一般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 触隔离;体液隔离
严密隔离
✓ 1.适用于有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传染病,防止空气和 接触传播。
目前本院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
口罩的佩戴和卸下方式
护眼镜的使用
近距离接触呼吸道隔离病人或传播途径不 明的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病人,应戴护眼 镜。
近距离定义为2米以内。如体格检查、气管 插管、气管切开、鼻腔护理、抽吸痰液、 口腔护理、头发护理、协助进餐等。
不可用已污染的手接触护眼镜。
隔离衣的穿脱
隔离消毒的概念 (二)

传染病消毒与个人防护ppt课件

传染病消毒与个人防护ppt课件
• 医疗机构该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任务,防止
过度劳累,关怀医务人员的安康情况,监测医 务人员的体温及呼吸系统病症
鼠疫隔离防护措施
• 隔离治疗病人 • 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 • 患者入、出院都应进展卫生处置,更衣、灭蚤,
用1%来苏或0.1%升汞水擦澡〔药物由医院提 供〕。肺鼠疫患者单独隔离;假设有疑似病例 那么应与确诊患者分别隔离。隔离期限:腺鼠 疫患者病症消逝后一个月,分泌物细菌学检查 3次〔每次间隔3天〕,阴性时解除隔离。肺鼠 疫及败血型鼠疫患者临床病症消逝,痰菌检查 6次〔每次间隔3天〕阴性时解除隔离
运用化学消毒剂时应留意的问题
• 化学消毒剂运用与保管本卷须知
• ①所运用的消毒剂必需是有证合格的产品,并严
厉按照产品运用阐明书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编印 的宣传资料上的阐明来运用。②被消毒的物品要 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并到达规定的消毒浓度和 作用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③消毒剂要避光、 在阴凉处保管。粉剂和片剂切忽打湿。④消毒剂 的原液对金属和棉织物等有一定的腐蚀性,防止 直接接触,需稀释后再运用〔作原液稀释时应戴 手套〕。⑤消毒剂的原液和原粉假设误入眼内, 要及时用清水冲洗。⑥物品消毒后都要用清水清 洗〔作无菌要求的需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⑦要 留意消毒剂的有效期,含氯消毒剂有效期普通为 10个月至1年半。
部 – – 如口罩的包装有佩戴指示,应按照指示佩戴口罩
其他隔离防护措施
• 处置发抢手〔急〕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区
的医疗废物时,必需穿戴防护衣〔或隔离衣〕、 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鞋套等防护 用品
• 为防止发生针刺伤,呵斥医务人员的感染,医
疗机构该当在发抢手〔急〕诊、隔离留观室和 隔离病区的治疗室配置医用针头毁型安装处置 运用后的针头或者运用自毁式注射器

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课件

消毒隔离及职业防护课件

B
手套:防止接触感染,保护手部
A
口罩:防止飞沫传播,保护呼吸道
防护措施
01
佩戴口罩: 防止飞沫传

04
防护服:防 止皮肤接触
感染
02
手套:防止 接触感染
03
护目镜:防 止眼部感染
05
消毒液:对 环境进行消

06
通风: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降低感染风险
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01
保护员工健康: 预防职业病, 降低员工患病 风险
03
降低企业成本: 减少因职业病 导致的医疗费 用和赔偿
02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员工因职 业病导致的缺 勤和误工
04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职业卫生法 律法规,降低企
业法律风险
3
消毒隔离与职业 防护的关系
相互关联
01
消毒隔离是职 业防护的重要 组成部分,可 以有效预防和 控制职业病
02
职业防护包括 消毒隔离、个 人防护、环境 控制等多个方 面
02
隔离方式:采用物理隔离、化学隔离等方式,如使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03
隔离时间:根据病情和隔离要求,确定隔离时间
04
隔离管理:制定隔离管理制度,如人员进出、消毒、废弃物处理等
消毒隔离的重要性
01
预防感染: 消毒隔离可 以以保护患者 免受病原体 的侵害,提 高治疗效果
03
04
保护医护人员: 消毒隔离可以 保护医护人员 免受病原体的 侵害,降低职
业暴露风险
维护公共卫生: 消毒隔离可以 防止病原体在 社区传播,维 护公共卫生安

2
职业防护
防护用品
F 洗手液:洗手消毒,防止感染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ppt课件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ppt课件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1. 患者的体液可能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上(如护 理大小便失禁患者或处理引流物)要穿隔离衣; 如果隔离衣有渗透,需要在外加戴防水围裙。
2. 隔离以确保大小合适,能够遮盖医务人员的身 体和衣服。
3. 使用完后,应立即脱掉隔离衣,安全放置到有 关容器中。
4. 处理下一个病人前,或进入不同的污染区前, 应更换隔离衣。
➢ 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而且传 播途径不明确时。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 注意事项——三个立即+试验
➢ 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 ➢ 不用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
上。 ➢ 摘取或处理口罩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 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 素以医院管理严谨规范著称的台湾医疗界,却犯 下艾滋病患者器官捐献的低级错误,给当今的医 疗安全敲响了一记警钟。
➢ 2011年8月底,台湾医疗界爆出一件令人震惊的 医疗事故:台湾大学医院(下称“台大医院”) 和成功大学医院(下称“成大医院”)误将一患 艾滋病的供体器官移植给5名受体。截至记者发 稿时(9月2日),有台湾媒体透露,已经有1名 移植了供体心脏的30多岁女性患者检查出艾滋病 毒抗体。
❖ 如实施孕期自愿咨询检测、药物阻断、人 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母亲有HIV阳性,她生 育的小孩当中,在不采取任何母婴阻断的 措施情况下,大概有20%多,20%—40% 会将HIV从妈妈感染给小孩的可能。
❖ 感染有以下几种方式 包括经生殖细胞传 播、妊娠期经胎盘传播、分娩期经产道传 播、围生期传播及产后经哺乳传类型: ➢ 一类是在进行医疗预防措施时,未严格执行必要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及职业安全防护 ppt课件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及职业安全防护  ppt课件

ppt课件
28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浓度达标(一般500mg/l,特殊感染 2000mg/l)护理人员掌握配置使用方法。 (我院健之素 500mg/片)
浓度
含氯消毒片投量
水量
250mg/l
1片
2升
500mg/l
1片
1升
1000mg/l
பைடு நூலகம்2片
1升
ppt课件
29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效果监测:
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晨晚间护理后通风30—60分 钟)地面湿式清扫,污染时即刻消毒(含氯消毒剂擦拭)
ppt课件
17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被服:
每周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病号服一次,污染 时随时更换;被褥定期拆洗消毒;更换污衣、被服放于 污衣袋内或治疗车下层。(不可在病房、走廊清点)
• 吸氧管\面罩: 一次性使用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及 职业安全防护
ppt课件
1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是消毒隔 离
• 消毒灭菌的前提必须是清洁卫生
ppt课件
2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无菌物品: • 100%合格,专柜存放,按灭菌先后顺序排放。无菌物品贮存架
或柜必须离地面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 cm。
1、标识(包外: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灭菌器编号、批 次、打包者姓名)
ppt课件
19
病房管理的重点
㈡ 日常保洁
病房的环境以清洁为主,湿式清扫,定时开窗通

不主张常规消毒。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消毒:
1.空气消毒: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空气污染有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147页PPT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147页PPT

END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消毒隔离技术和职业防护PPT讲稿

消毒隔离技术和职业防护PPT讲稿

1、范 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 ;清洗与清洁,消 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 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术语和定义
• 2.1 清洁cleaning •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
物的过程。
• 2.2 清洗 washing •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
德惠市某医院多人因输血 感染艾滋病
• 【事件回放】2005年9月,1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向德惠市
某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15次,接受其血液的受血者共有 25人,18人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两人死亡,16 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另外此供血者的两名性伴及其中 1名性伴的丈夫也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3.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 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
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 b)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 3.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 审核,存档备案。
3、 管理要求
• 3.1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
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 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 3.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
菌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 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 原则与知识、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 护等。
• 2.16终末消毒: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
彻底消毒。

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PPT课件【65页】

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PPT课件【65页】
(6)不能使用纱布口罩作为个人防护用品。
(7)不要滥用医用防护口罩,只有发生空气
传播可能时才需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
45
摘口罩方法
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4. 切记必须在安全区域
摘除口罩。
.
46
.Hale Waihona Puke 17消化道隔离(3)病人的食具、便器要专用,用后要消毒。病人 的呕吐物及排泄物也应进行消毒。
(4)病人之间不能交换用物、书报等。 (5)病房设纱窗、纱门,做好防蝇、灭蝇及灭蟑螂
工作。
.
18
隔离的种类
3、严密隔离
适用于甲类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和 某些传染性强的传染病。
.
19
严密隔离
(1)病人应住单人房间,最好为负压隔离病。无条 件时同类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严禁使用中央空 调。房门上标明“严密隔离”标记。
2.卫生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
暂居菌 。
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
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 居菌的过程 。
4. 外科刷手: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
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
32
视频
8/29/2024
.
28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
2、手套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4、隔离衣
5、隔离室
6、其他
.
29
手的清洁消毒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简单、最有效 和最重要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核心内容
标准预防核心内容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之一
——洗手
最简单 最有效 最经济 最方便 手卫生
• 呼吸阻抗力明显增加,出现呼吸困难时。 • 口罩有破损或毁坏时。 •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或无法通过密合检验时。 • 口罩受污染(如有血液或其他污物时)。 • 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与病患有接触。 • 若为活性炭口罩,口罩内有异味时。
戴口罩的程序
• 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 • 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 • 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 • 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 • 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 • 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 • 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 • 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防入医疗垃圾桶内。
毒。 ➢ 按病种使用医疗器械,污染物品不得在清洁区,护
士更换护理对象时均应洗手。 ➢ 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 隔离知识宣教。
终末消毒处理
➢ 患者的终末处理: 洗澡、用物消毒; 尸体——消毒液擦洗——消毒棉球填塞开口处
➢ 病室的终末消毒: 熏蒸、暴晒、紫外线消毒
终末消毒-污染物品消毒
隔离技术
标准预防措施之二
——戴手 套
• 接触可能为无菌组织的时候必须戴无菌手套 —即使感染性的组织
—接触不同病人或者病人的不同无菌部位 必须更换手套
—对于非无菌部位手套可以重复使用
戴手套的指征(2)
• 在接触病人粘膜组织或者破损皮肤时必须戴干净 的手套 —即使该组织被感染 —接触 粘膜 或破损皮肤前须没有接触其他人或 物 —对于婴儿和儿童更须注意手套的清洁
传染病传染三环节
病人 医务人员
宿主
传(感)染源
病人 医务人员
×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接触
• 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切断传播途径通常起主导作用的预 防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消毒和 隔离。
消毒隔离原则
一般消毒隔离 终末消毒处理
消毒技术
消毒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 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补充说明
乳胶, 腈类 & 乙烯类等材料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果 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 重复使用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标准预防措施之三 ——面(口) 罩
• 护面罩 对整个面部能起到防护作用,可防止血液滴粒
手卫生
两前
直接接触病人之前 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程序之前
接触血液或体液之后 三 后 直接接触病人之后
接触病人直接范围之后
手消毒指征
• 当手部沾有肉眼 可见的或蛋白似 的脏物、血液或 其他体液时;
• 或者强烈怀疑或 被证实暴露于潜 在的能形成孢子 的微生物;
• 使用公共厕所后。
错误习惯
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
• 处理被污染的设备时需戴清洁手套
戴手套的指征(3)
• 在可能接触病人潮湿部位或没有破损的皮肤时,应使用 合适的手套 —可以是普通手套, 经过消毒处理的或者外科手套 ,用于处理被污染的设备 —使用的手套要足够长来覆盖可能暴露的部位
• 在可能血液接触或者可能刺破皮肤的情况下要戴手套保 护工作人员的手
;物品应有明显标记。 2.传染区隔离单位的设置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应
分开设置。
隔离技术主要内容

护 ➢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 隔 口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等。

隔离技术主要内容
➢标准防护:针对医院所有病人采用的一种 预防,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疑似传染病,都 隔 要采取标准预防,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 离 隔离措施。 技 术 ➢传播方式的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的附加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根据 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职业安全防护--- 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
唐红
职业安全防护的定义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 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 疗垃圾等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职业防护:手术室的职业防护、检验科的职业防护、消毒供 应中心的职业防护、放射科的职业防护、病理科的职业防护
、传染病的职业防护等。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 有病原体 2 有传染性 3 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 4 疾病发展具有规律性 5 有免疫性
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1 传染源
(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 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 传播途径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 被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
或其它感染性物质飞溅到眼睛,鼻子,口腔或面部 的其它部位。 • 口罩
保护口和鼻的粘膜;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 。
戴口罩的指征
• 在进行抽吸、外科手术和口腔治疗等操作中可能发生体液或 血液飞溅到口、鼻或眼睛黏膜时。
• 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病人。 • 自己患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或打喷嚏时。
更换口罩的指征
隔离技术主要内容
➢分区方面应进行区域性分为清洁区、半
污染区、污染区和重点保护区;

筑 布 局
➢隔离病区应分为“三区”、“两通道” 和“两缓冲”,并有实际屏障和设有隔离
标志;
➢病区隔离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防
隔离区域的划分
划分: 1.清洁区: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2.半污染区: 可能被污染的区域。 3.污染区: 被污染的区域。 要求: 1.患者不可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须穿隔离衣工作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一般消毒隔离
➢ 病室、病床前应挂标记;门口有消毒液浸湿的脚垫 ,挂有隔离衣、洗手设备用避污纸。
➢ 工作人员穿好工作帽、口罩、穿隔离衣前须备齐所 须物品;穿隔离衣后才能进入隔离室,并在规定的 范围内活动。
➢ 就医顾客接触的所有物品及排泄物均须严格消毒。 ➢ 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医疗器械及用品按规定消
隔离技术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 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
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 。
隔离防护
为了防止传染病在社会或家庭中发生 、蔓延,在防治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 综合预防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即 隔离病人,把传染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 传播途径完全隔断。在隔离的方式中,住 院隔离是最合理、最安全的隔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