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核心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滑轮

1、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

例1、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00N。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再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有用=G物h物。而我们做的总功就应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即总= F绳S绳。机械效率η=有/总=G物h物/F绳S绳。在动滑轮和滑

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 ,h物=10,t=40s,F绳=200N。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

(1)有=G物h物=4000×10=4×104;

(2)总=F绳S绳=F×2h物=200×2×10=×104,P=/t=×104/40s=12×103;

(3)η=有/总=4×104/×104=80%。

2、水平拉动重物的典型例题

例2、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多少?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难点突破: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的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我们的目的恰好也是让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就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因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轮钩的拉力和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有做功可以这样计算:有用=fL。特别强调此时的有用功不是有=G物h物。总功就是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乘积。即总=F绳S绳。所以机械效率η=有/总=fL/F绳S绳。

此题我们读题不难知道f=9N,h物=02 ,F绳=4N。另外从图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所以n=3;

正确解法:

(1)S绳=nh物=3×02=06

(2)有=fL=9N×02=18

(3)η=有/总=fL/F绳S绳=18/(4N×06)=7%

二、斜面

例3、如图所示,斜面长S=10,高h=4。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

难点突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斜面也不例外。我们使用斜面推物体时,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图中S=10﹥h=4。不管我们使用斜面做了多少功,我们的目的只是把物体提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所以我们做的有用功实际上就是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提的力和物体被提高高度的乘积,即有用=G物h物。因物体和斜面之间有磨擦,我们在推物体过程中还要克服摩擦力做100的功。这个功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因此我们叫它额外功。额外功等于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f与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L的乘积,即额外=fL。推力F和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就是总功了。即总=F推S斜面长。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等于总功,即总=有用+额外。一般我们用L表示斜面的长,h表示斜面的高,f表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G表示物重,F表示沿斜面向上推(拉)物体的力。则机械效率η=有/总=G物h物/FL= G物h物/( G物h物+FL)。

此题中,已知斜面的长L=10,斜面的高h=4,物重G=100N,额外=100。求有用、斜面机械效率η、推力F。

正确解法:

(1)有用=G物h物=100N×4=400 ;

(2)总=有用+额外=400+100=00,η=有/总=400/00= 80%;

(3)F推=总L斜面长=00/10=0N。

三、杠杆

例4用一个杠杆提升重物。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重600N,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是210N,物体被提升20。求:(l)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2)人做了多少总功;(3)人做了多少额外功;(4)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难点突破:根据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可知动力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即S=20×3=60=06。我们的目的是把重物提升20,因此,和使用竖直滑轮、斜面提升重物一样,我们做的有作功应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即有用=G物h物。人做的总功等于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乘以动力移动的距离,即总=FS。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额外=总﹣有用),所以要先求有用功。杠杆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即η=有/总=G物h物/(F动力S动力移动)。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S动力移动=06,G物=600N,F动力=210N, h物=20我们要求: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S动力移动、人做的总功总、人做的额外功额外、杠杆的机械效率η。

正确解法:

(1)物体上升高度h=20=02,动力移动距离:S动力移动=3h=3×02=06;

(2)人做的总功:总=FS=210N×06=126;

(3)有用=G物h物=600N×02=120,额=总-额=126-120=6;(4)η=有/总=120/126=92%。

功率:

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样,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

a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b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

如果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就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做功就越快。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的概念,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

1、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说明:①式有极大的用处,但由于书本没出现,被绝大多数同学忽视,它的含义是某力F产生的功率P等于力F与F的速度V的乘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