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90课时左右
设计者:**/****实验小学
一、背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编了28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较全面地总结、归纳了文章的读写方法。因此,语文学习要在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的基础上,更注重阅读及表达方法的习得,这也是本册的学习重点。五年级的学生在前四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习作中学生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在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
二、课程目标: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五年级学生在本册学习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有: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课程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教学进度如下:
三、课程实施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1、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2、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
(三)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指导朗读和默读,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另外还要精读词句,积累语言,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四)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五)习作教学
本册7次习作和四次小练笔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教学时要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学生如实表达。在习作交流和评价时,重在鼓励。
四、课程评价
(一)过程评价=平时检测+课堂表现+语文实践活动
(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针对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随堂练习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综合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根据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
(二).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是以综合纸笔检测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检测成绩(20%)+期末检测成绩(50%)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四).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好、一般、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
(五).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分以上)、良(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补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