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参战国,掌握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其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认识,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其主要参战国,认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过程的图片、地图和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相关战争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
4.作业: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呈现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是从这个角度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以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以不同方式处理:(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讲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也可以按照历史的顺序,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2024鲜版
14
04
参战国家、人物及其作用
2024/3/27
15
协约国与同盟国介绍
2024/3/27
协约国
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等, 在战争初期形成了协约国集团,共 同对抗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一场重大冲突,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 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战争原因、战争过程和影响, 加深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理解。
2024/3/27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 下基础。
8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与领土争端
民族自决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民族追求 自决和独立,引发领土争端。
2024/3/27
泛民族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泛 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加剧国际紧张 局势。
领土扩张
帝国主义国家为扩张领土,进行侵 略战争,如德国对法国的侵略。
9
军事竞赛和同盟体系形成
军备竞赛
各国竞相扩军备战,加强军事力量, 形成军备竞赛局面。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创伤,但也催生了大量反 映战争主题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影视作品,成为人类 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2024/3/27
23
本次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
得
本次教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激发了 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了学生 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盘县教师进行学校杨劲松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1、列举出一战的主要战役2、识记一战的导火线、起止时间、交战双方、原因、性质、结果、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讨论: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出发,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
四、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师:详细阅读教材,( P123- P126)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时间8--10分钟。
完成导学案的练习。
预设学生行为:生:自学生:在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二、检测自学的效果: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检测我们自学的效果:有笔试和口答。
教学设计3: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德育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程序课前引导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新课教学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二次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主义向垄断主义即帝国主义发展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后期的国家(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P132 一段话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法、俄。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三国同盟法三国协约是两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这两个国际组织是形成对世界有何影响?(2)请根据地理位置谈谈它们在军事上的有利与不利?(3)请设计欧洲列强之间是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二、大战的爆发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这次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一事件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大战爆发于何时?(3)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简介半岛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已是不可避免,仅仅是寻找有利时机而已。
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大战的经过,认识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有较深刻的感受,但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和平观念,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史料、图片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大战前后的国际形势,加深对大战影响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如历史论文、纪录片等。
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大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8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新课标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内容分析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它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史料实证: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其后果。
历史解释:概况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唯物史观: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教师活动根据材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导火索?材料研读:材料一:1871 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这为它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两国,但后来居上。
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殖民地的 1/10。
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
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2)学生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后来居上的欧洲强国企图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资源;欧洲国家经济实力与政治资源的不平衡激化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促使它们根据自身利益组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教师活动材料二: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标决定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把整个世界作争夺的自然边界。
以英国和德国这两个主要对手为例,1903年普鲁士邦的内政大臣特曼·霍尔维格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次世界⼤战》(含反思)第⼋课《第⼀次世界⼤战》⼀、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次世界⼤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次世界⼤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次世界⼤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
过程与⽅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次世界⼤战原因的理解;运⽤图⽰法揭⽰第⼀次世界⼤战的交战双⽅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法,引导学⽣探究⼤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次世界⼤战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民带来巨⼤灾难,给世界造成巨⼤损失;引导学⽣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2018年是第⼀次世界⼤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200公⾥外的⼩村庄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1913年英、法、德、美在⼯业产量(经济实⼒)和殖民地⾯积上有何变化?提⽰:在经济上,美、德⼯业产值跃居第⼀、第⼆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积),英、法占有殖民地⾯积仍然处于第⼀、第⼆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次世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图⽂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盾:法德⽭盾、俄奥⽭盾和英德⽭盾,其中英德⽭盾成为主要⽭盾。
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利加⼊德奥集团。
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重点关注战争本身,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次战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源。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强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增强对战争的警惕性,培养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
2.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4.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文献、图片等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2.呈现(10分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包括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和反思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课稿熨斗九年一贯制学校吴宁一、说教材1、地位及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等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2、教学目标(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情况(2)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了解萨拉热窝事件对一战的影响(4)树立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3、重点、难点重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大国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依据: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二、说教法1、讲解法。
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归纳法。
注意历史学科的学习特点,强调历史发生的时间按顺序和教材的整体把握。
三、说学法指导学生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然过渡到本课上来,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便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
环节二:自主学习,感知历史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达到梳理知识的要求,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环节三:合作研讨,探索历史在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进行合作研讨,并能够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最佳。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②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③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长时间矛盾与冲突酝酿的必然结果,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②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二、教学思路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处理方法:①播放视频:《一战实录——无尽的战祸》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对一战战祸有直观认识。
②出示一战世界形势图和一战简况表格,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处理方法:①出示《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和德国外长皮洛夫、列宁的引文,揭示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②引导学生从一战的原因、参战国和过程中提炼关键词,连词成句,理解一战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循环播放图片——一战世界形势图、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的使用、凡尔登战场的惨状等,配以《征服死亡》雄浑悲壮的背景音乐,滚动字幕“有这样一场战争,历时四年,波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各种新式武器投入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营造凝重的历史氛围,导入新课。
一、城头变幻大王旗——一战前的角逐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美215①、1870年英国工业产量居首位的原因是什么?②、1913年美德后来居上的原因是什么?③、1913年的工业产量和殖民地面积对比说明什么问题?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了到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导火线、主要战役、战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细节和战争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战争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思考。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背景、导火线、主要战役等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视频教学:观看相关战争视频,增强学生对战争的认识。
4.课堂讲解:教师对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视频: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视频。
3.课件:战争图片、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战争图片、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战役等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九下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为了纪念普林西普,在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站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面积不成比例。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问: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激化。
2.帝国主义矛盾的实质。
德国:要求按照国家实力重新分割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9世纪中后期,奥匈帝国与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冲突不断。
德国为了防止法、俄联手反德,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
三国同盟的形成,促使法、俄接近。
法、俄签订针对德、奥的军事协定。
20 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俄缔约,形成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英国为核心4.影响: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背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2)学生能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2、教学难点(1)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综合分析。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对战争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等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如战场的废墟、士兵的伤亡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讲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夺日益激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介绍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的形成过程和成员国的目的。
③萨拉热窝事件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和影响,强调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①战争的爆发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1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生生交往、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研究、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讲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引起了我对新课程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想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仅良好的开头需要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也需要情境的创设。
本课我在讲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先让学生看材料:“在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的阿柏路十字街口的路旁铺有一块石板,上面刻有一双17岁青年的脚印,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亨·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一个17岁的青年呢?由此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
这样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充分设计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着力于引导,就是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
如本节课就是通过设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美国为什么先中立后参战?”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画卷。
本课内容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紧密相连,为后续学习现代史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战争的基本事实,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战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将领和武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出发,认识和平的珍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营造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战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教材和课件,确保内容完整、信息准确。
2.图片、音频、视频:收集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3.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2.呈现(10分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8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战争图片和视频,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战争的残酷性和道德困境。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他们的专注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在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态度等。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贡献程度、观点的合理性和创造性,以及展示时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性。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他们对战争事件的了解、对战争影响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历史时间的记忆等。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探讨战争的道德问题。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导致了大量士兵阵亡,平民伤亡惨重,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深远。
5. 案例分析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道德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战争中的残酷行为,如毒气战、无差别轰炸等,这些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引起了广泛的道德争议。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中各国的立场是什么?”“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盘县教师进行学校杨劲松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列举出一战的主要战役
2、识记一战的导火线、起止时间、交战双方、原因、性质、结果、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讨论: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出发,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
四、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师:详细阅读教材,(P123- P126)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时间8--10分钟。
完成导学案的练习。
预设学生行为:生:自学
生:在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二、检测自学的效果: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检测我们自学的效果:有笔试和口答。
1、一战的原因是什么?
2、一战的影响是什么?
预设学生行为:生:每组两名同学到前后黑板上写出答案。
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让同学们能够展现,彰显小组的成就。
三、合作探究::2-3分钟。
师:1、P125: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2、P127:问题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P127:畅想天地。
预设学生行为:1、2组的同学:1题。
3、4组的同学:2题。
5、6组的同学:3题。
设计意图:讨论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小组作好准备由中心发言人说。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让学生总结归纳。
【自主检测】略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板书设计:
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列举出一战的主要战役
2、识记一战的导火线、起止时间、交战双方、原因、性质、结果、影响。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分组到黑板上做题。
2、分组讨论。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4、制定评分标准实现小组竞赛。
教学反思:
在九(1)班上下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上黑板上来做题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了主要的知识点,多数学生能自觉的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知识填空,整堂课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探讨和合作。
在老师的点拨中更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
只是感觉时间不太够用。
在自主检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这是本节课的遗憾,尽管学生对知识应该是掌握得很好的了,但能得到训练就更好。
本节课的中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少讲,只是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点拨。
重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如表达,归纳知识方面等得到锻炼。
在教学中,我没有注重细节问题,如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就要停止再重复了,要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
还有在叫学生上黑板批改时,要叫全班的同学关注,那会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这一节课的亮点是学生在黑板上做题,以及课堂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