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三作文之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三作文之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三作文之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作者: ————————————————————————————————日期: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篇一: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英语课例研究报告研究主题:初二英语听说课教学课目:module7feelings andimpressions unit1教学年级:初二年级执教教师:吴鹏程研究教师:朱妙容庞英邓国云鄔乃禄潘艺娜廖理会蓝华萍党莉指导老师: 吴凌羽研究过程:一、原始课例回顾我们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我们发现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在speaking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模式的干扰。

导致学生在“说”课堂上动口,动脑意识不强。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speaking”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内容: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和印象。

话题背景:本模块以感觉与印象为话题, 内容主要是谈论对食物等的感觉、评论以及对人的印象等。

了解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的用法;了解英国女孩sally的情感态度和喜好,很符合学生的兴趣,语言实践活动比较好开展。

学生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

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会一些描述人长相和性格的表达方式,包括句式和一些形容词。

教学目的:通过谈论感觉与印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系动词和系表结构,养成正确表达感觉与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sound,sme ll,look, taste, feel; 掌握句子的系表结构:link verb+adj.2. 能够对食物的味道、人的印象等进行评论。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句型的用法2、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使学生自由交谈,然后分角色表演。

初中英语上课教研报告(3篇)

初中英语上课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我校英语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现将研讨成果总结如下。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需求,我校英语教研组决定开展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三、教研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由我校英语教研组教师分别展示了不同课型的英语课堂教学。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学经验分享观摩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

大家针对观摩课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3. 教学策略研讨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了教学策略研讨。

主要内容包括:(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加强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

(3)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开展写作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初中英语教研案例分析(3篇)

初中英语教研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互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案例以某初中英语教研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课堂互动策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二、案例描述某初中英语教研组在近期开展了以“基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参与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调研:教研组对所任教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满意度、参与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2. 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教研组发现以下问题:- 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 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

3. 策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了以下策略:- 丰富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游戏、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实践应用:教研组将以上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进行了以下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教学:设计趣味性强的英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 课堂提问: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研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以下变化:- 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 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活跃。

三、案例分析本案例通过分析课堂互动策略,探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优秀的初中英语教研报告(3篇)

优秀的初中英语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全面发展,我校英语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校初中英语教研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教研工作目标1.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4. 促进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英语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教研工作内容1.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英语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校内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1)探索“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课堂教学实践(1)开展课堂观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及时改进。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 教学资源建设(1)收集整理英语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2)建立英语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教研工作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在各类英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英语教育品牌得到提升。

4. 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教师对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教学观念滞后。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

2. 教学资源不足,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基于常规教学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报告富县初级中学赵玲霞研究主题:Numbers的教学教学班级:初一(10)班执教教师:赵玲霞研究过程:一、问题的提出和确定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震泽初级中学初一(10)班。

该班是初一年级层次较差的班级,生源以外来民工子弟小学毕业生为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较差。

英语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动口动脑意识不强,我上课讲的比较多,学生以听课、跟读单词、词组、对话和课文为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回答问题不主动,回答的声音也不响亮。

鉴于此种现状,我尝试一次设计以Numbers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动”起来.二、教学内容:三、任凯莉教师评课李文峰:备课注重备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能紧扣着食物健康展开,教学健康和非健康食物的方法很有效,听力效果也很好。

教师教态自然,言语亲切,注重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四.指导老师王旭点评:本节课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目的很明确,教学的重点也很突出,教学环节严谨,引入自然,设计的问题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

教学能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围绕听说设计不同梯度的活动,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认知健康食物、“踮起脚就能摘到苹果”的乐趣中参与听说活动,有助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教师教态亲切,这有助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让他们乐于参加课堂活动。

几点建议:一是活动的设计还要更生活化,让学生更感兴趣。

二是课堂的掌控有待加强,要根据学生接受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授课的内容,不要被你的原始教学设计牵着鼻子走。

三,还要多用鼓励语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五.自我反思:这堂课我注重学生对有关食物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走进英语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世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缩小与文本间的距离,自觉加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学习热情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初中英语深度教研报告(3篇)

初中英语深度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研究,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1. 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初中英语课程设置较为合理,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培养。

然而,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 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 教师专业素养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不够熟练,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问题与挑战1.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由于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学校之间、不同班级之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部分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改进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5.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缩小城乡学校之间、不同班级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在基地学校培训学习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指导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动口动脑意识不强,课上老师讲的比较多,学生回答问题不主动,回答的声音也不响亮。

而自己所教的学生的情形也与此差不多相似,学习缺乏主动性。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听说课”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对象分析:所任教的班级是余干第二中学九年级(2)班。

该班是初三年级层次较差的班级。

学生课堂纪律良好,但学生学习基础差,课堂上气氛比较沉闷,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动,英语口语表达不够流畅。

(三)、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a.准确读出大数字b.能够准确使用下面单词和词组:population,crowd, increase, smoke, minute, percent, appointment, increasing, along with, thanks to.重点:a. 听辨、写出大数字b. 准确运用词语:crowd, increase,population,along with, thanks to难点:听辨、读出和写出大数字。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a.能够辨认并表述大数字b.能够听懂对话、听辨、写出大数字。

c.能够流利朗读对话。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连带后果,唤起学生们的忧患意识,并引发他们深思。

4、学习策略: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型:听说课。

教学辅助工具:ppt。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第二步:听力练习通过听一段对话,进一步感知所学单词的运用,并引出大数字的认读。

第三步:学习认读大数字。

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习认读大数字,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以谈论各城市的人口为话题,以对话的形式练习认说大数字。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English Class Research ReportResearch Topic: Speaking and Listening Class for Grade 8Teaching Objective: Module 7 - Feelings and ns。

Unit 1Grade Level: Grade 8___: ___Research ___: Zhu Miaorong。

Pang Ying。

Deng Guoyun。

Wu Nailu。

Pan Yina。

Liao Lihui。

Lan Huaping。

and Dang LiGuiding ___: Wu ___Research Process:1.Original Lesson Plan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___ materials。

___ process。

even with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This results in students not ___。

our main research topic is how to design ___。

where students ethe main focus of the ___ students how to express their ___.Topic Background: This module focuses on feelings and ns。

mainly discussing food。

reviews。

and ns of people。

Studentswill understand the use of sensory verbs and learn about the nal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of Sally。

a British girl。

This topic is___' interests。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文档一:《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法教授初中英语》背景介绍分组合作学习法在教育领域中已被广泛采用,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优点。

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分析了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法的一个实例。

案例描述在初中英语课堂上,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学生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分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系列与当前课程内容相关的英语练习题和讨论题。

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和讨论题。

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教师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他们布置任务、提供指导,并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提供的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文档二:《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初中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背景介绍初中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景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案例描述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比如去餐厅点餐、在商店买东西等。

教师在扮演相应的场景中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在一个模拟的情景中练习真实的口语表达。

与教师的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句型和词汇。

此外,角色扮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在角色扮演中既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

他们需要起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作用,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进行整体的总结和评价。

文档三:《利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初中英语听力能力》背景介绍初中英语听力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英语课例研究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不同课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围绕初中英语课例研究展开讨论,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课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改进。

同时,课例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开展初中英语课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课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例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导致无法真正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另外,部分教师在进行课例研究时,可能存在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影响了研究的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课例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针对课例研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课例研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其次,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的课例研究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共同提高课例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我们可以加强对课例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例研究中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课例研究对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课例研究,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初中英语课例研究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为教学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英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初中英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初中英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第一篇:Case Study on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analyze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will discuss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ies.IntroductionReading is an essential skill that all students should master. However,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ruggle with reading, which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overall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examine way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become more confident readers.MethodologyTo improve reading skills, 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reading materials, including fiction and non-fiction texts. Teachers can also incorporate reading comprehension exercises and activities into their lesson plan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dditionally, students can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group discussions and peer reading sessions to enhance their reading skills.ResultsBy 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stud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reading skills. They were able to comprehend complex texts more effectively and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opinions about the content. As a result, their overall reading proficiency increased, leading to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other subject areas.第二篇:Case Study on Effective Vocabulary AcquisitionThis case study will explore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new vocabular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effective vocabulary learning.IntroductionVocabulary acquisition is a crucial a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 as it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MethodologyTo enhanc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eachers can introduce students to new words through context-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such as reading passages or watching videos. Students can also be encouraged to create flashcards or engage in vocabulary games to reinfor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words. Additionally, regular vocabulary quizzes and assessments can be used to track students’ progres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Result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ey were able to recall and use new words in context, leading to enhance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第三篇:Case Study on Developing Writing Skills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analyze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writing skill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 ities.IntroductionWriting is a fundamental skill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effectively.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enhance their writing skills and become more proficient writers.MethodologyTo develop writing skills, teache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writing prompts and assignments that encourage them to explore different genres and styles of writing. Students can also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peer reviewing sessions to receive feedback on their writing and improve their editing skills. Additionally, teachers can provide individualized guidance and support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at their own pace.ResultsBy 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stud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writing skills. They were able to write more cohesively and fluently, demonstrating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grammar and sentence structure. As a result, their writing proficiency improved, leading to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language arts and other subject areas.第四篇:Case Study on Effective Listening SkillsThis case study will examine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effective listening skill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explo r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ies.IntroductionListening is a critical skill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effective listening skills and explore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better listeners.MethodologyTo enhance listening skills, teachers can incorporate listening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into their lesson plans, such as listening to audio recordings or watching videos. Students can also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group discussions and oral presentations to practice active listening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on skills. Additionally, teache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listen to a variety of accents and speech patterns to enhance their listening proficiency.Result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listening skills. They were able to follow instructions more effectively, retain information from lectures and presentations, and engage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with their peers. As a result, their overall listening proficiency increased, leading to better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第五篇:Case Study on Enhancing Speaking Skills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analyze the process of enhancing speaking skill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ies.IntroductionSpeaking is a crucial a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enhance their speaking skills and become more confident speakers.MethodologyTo enhance speaking skills, teache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speaking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such as debates, presentations, and role-playing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also be encouraged to engage in group discussions and peer speaking sessions to improve their conversational skills. Additionally, teachers can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 and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overcome their speaking challenges and build confidence in their speaking abilities.ResultsBy 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stud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speaking skills. They were able to articulate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more clearly,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deliver engaging presentations. As a result, their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mproved, leading to better interaction with their peers and increased confidence in speaking English.第六篇:Case Study on Integrated Language Skills DevelopmentThis case study will explore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to enhance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IntroductionLanguage learning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skills, including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these language skills and explore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language development among students.MethodologyTo integrate language skills, teachers can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lesson plans that incorporate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be encouraged to work on projects that require them to use all four language skills, such as creating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or conducting debates. Additionally, teache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integrated language skill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o enhance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Result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y were able to apply their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leading to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students became more confident and proficient in using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everyday purposes.以上为初中英语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撰写相关报告提供帮助。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英语课例研修报告研修主题:初二英语听说课教学科目: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教学年级:初二年级执教教师:熊海兰研修教师:王培、王晓玲、黄艳梅、陶襄城指导老师: 熊海兰研修过程:一、原始课例回顾我们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我们发现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在Speaking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模式的干扰。

导致学生在“说”课堂上动口,动脑意识不强。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Speaking”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内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观点。

话题背景:本模块以TV shows为话题, 内容主要是谈论对不同TV shows的喜好、评论以及对他人的了解等。

了解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了解英国女孩Sally的情感态度和喜好,很符合学生的兴趣,语言实践活动比较好开展。

学生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

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会一些表达人喜好和评论的表达方式,包括句式和一些形容词。

教学目的:通过谈论喜好与观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使用表喜欢和计划的动词结构,养成正确表达喜好与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能正确掌握和运用下列句型结构What do you think of ……?/ How do you like…….?-----I like/ love/ don’t like/ don’t mind/ can’t stand……2. 能熟练的说出众多TV shows,例如sitcom, news, talent show, sports show, games show, soap opera, talk show, cartoons, movies3. 能正确的使用表达观点及理由的普遍句型。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初中英语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初中英语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初中英语1. 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课例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一位初中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将展示课例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影响力,并解释其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2.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通常以记忆为主的方式学习单词和语法知识,而在实际应用中却难以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因此,教育界意识到需要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例研究是一种基于案例和实践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研究将探索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课例研究,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观察和记录的方法,通过对一位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观察,收集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果。

4. 研究结果在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关键结果:4.1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通过课例研究的应用,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他们在案例的引导下,能够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生们展示出了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只是机械地记住语法规则和单词,然而他们却难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通过课例研究,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他们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展了词汇量,并学会运用语法规则。

4.3 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提高课例研究的应用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提高。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分享和讨论,这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讨论与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课例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语言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实际情境的应用,课例研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课例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学生对新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等。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英语课例研‎究报告研究主题:初二英语听‎说课教学课目:Modul‎e7 Feeli‎‎n gs and impre‎‎s sion‎‎s Unit1‎‎教学年级:初二年级执教教师:吴鹏程研究教师:朱妙容庞英邓国云鄔乃禄潘艺娜廖理会蓝华萍党莉指导老师: 吴凌羽研究过程:一、原始课例回顾我们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我们发现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在Spe‎‎a king‎‎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模‎式的干扰。

导致学生在‎“说”课堂上动口‎‎,动脑意识不‎强。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Speak‎‎i ng”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内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和印‎象。

话题背景:本模块以感‎觉与印象为‎话题, 内容主要是‎谈论对食物‎等的感觉、评论以及对‎人的印象等‎。

了解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的用法‎;了解英国女‎孩 Sally‎的情感态度‎和喜好,很符合学生‎的兴趣,语言实践活‎动比较好开‎展。

学生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

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会一些描‎述人长相和‎性格的表达‎方式,包括句式和‎一些形容词‎。

教学目的:通过谈论感‎觉与印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系动词和系‎表结构,养成正确表‎达感觉与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能正确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sound‎, smell‎, look, taste‎, feel; 掌握句子的‎系表结构:link verb+adj.2. 能够对食物‎的味道、人的印象等‎进行评论。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句‎型的用法2、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使学生自由‎交谈,然后分角色‎表演。

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报告简介本文旨在对一堂初中英语课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教学策略以及学生表现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旨在提供对该课例的全面评估和建议,以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改进。

课堂背景该节课是一节初中九年级英语阅读课,班级人数约为45人。

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较为良好,但对于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和解答能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教师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包括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逻辑分析和细节把握。

•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课堂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图片,引入课堂话题,并通过简单的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巩固:教师设计了一道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预习题,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阅读活动:教师在课堂分发了一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标出自己的疑惑和重点。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疑惑,并互相讨论解答。

•课堂讲解: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整理和讲解。

教师通过解读难点词汇、逐句解读以及讲解阅读策略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互动讨论: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提问反馈:在课堂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价和指导,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策略评价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引导兴趣:教师通过图片和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元活动:教师采用了预习巩固、阅读活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个性化辅导:教师在课堂分发的阅读材料中设计了一些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教研报告(3篇)

初中英语教学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我校英语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

本文将对我校初中英语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研工作总结1.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英语教学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3)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共同攻克难关。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1)结合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游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注重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1)开展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4. 提升教师素质,打造高效课堂(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素养和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和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研工作反思1. 教学研究深度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只关注表面现象,未能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得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 教学评价不够科学教学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改进措施1. 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2)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对一堂英语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深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总结了教学亮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课堂背景本节课是一堂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和关系。

课程时长为40分钟,班级人数约为40人。

3. 教师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家庭成员的英语表达,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概念讲解:教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家庭成员的英语词汇,并通过图片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听力理解: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家庭成员的对话录音,要求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填写相关的问题。

•口语练习: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用英语进行对话,描述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询问家庭成员的情况,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3.3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了以下教学准备:•教材和课件:教师准备了相关的教材和课件,包括家庭成员的单词和例句,以及听力材料。

•录音设备:教师准备了录音设备,用于播放听力材料。

•图片和图片卡片:教师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图片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4. 课堂观察和评价在观察和评价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亮点和问题。

4.1 教学亮点•温馨的课堂氛围:教师在上课前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感觉轻松和愉快。

•具体的示范和指导:教师在讲解和演示时,用具体的例子和图片进行了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和句型。

•多种交流形式:教师通过听力、口语练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

4.2 教学问题•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口语练习和合作学习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参与度较低。

•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某些内容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内容匆忙进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一、课例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初中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探索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本次课例研究选取了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某一单元,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书面和口头表达。

提高阅读和听力技巧,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旅行”,涵盖了与旅行相关的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1、词汇:包括“journey”“destination”“sightseeing”等与旅行有关的单词。

2、语法:重点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以及动词的过去式变化规则。

3、阅读:一篇关于旅行经历的短文,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4、写作: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提示,写一篇关于自己旅行经历的短文。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旅行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例如,在课堂上模拟旅行中的场景,如机场、酒店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任务驱动法布置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旅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关于旅行的经历和感受,导入本单元的主题。

2、词汇学习展示与旅行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单词的意思,并进行跟读和拼写练习。

3、语法讲解结合例句,讲解一般过去时的构成和用法,让学生进行句子转换和填空练习,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一英语微型课例研究报告研究主题:7AUnit 6 ic stripand wele to the unit”得教学教学班级:初一(1)班执教教师:杨西文研究教师:沈红李文峰庄建华端一飞沈鸿飞指导老师:沈红研究过程:一、问题得提出与确定我所任教得班级就是震泽初级中学初一(1)班。

该班就是初一年级层次较差得班级,生源以外来民工子弟小学毕业生为主,学生得英语学习能力较差。

开学伊始,该班学生英语基础远不如震泽实验小学毕业得学生.英语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得动口动脑意识不强,我上课讲得比较多,学生以听课、跟读单词、词组、对话与课文为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回答问题不主动,回答得声音也不响亮。

鉴于此种现状,我尝试一次设计以unit 6 开篇“icstrip andwele totheunit”得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得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动"起来,就成为我们初一英语备课组微型课例研究得主要内容。

二、第一次微型课教学内容:三。

研究教师评课:李文峰:备课注重备学生,能根据学生得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得重难点,教学过程能紧扣着食物健康展开,教学健康与非健康食物得方法很有效,听力效果也很好.教师教态自然,言语亲切,注重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庄建华:本节课引入自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产生浓厚得学习兴趣,健康食物教学方法好,教法娴熟,能扣住重点展开活动,但在教学认知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时耗时较多,后面时间不够,有点被课件拖着走得感觉.端一飞:注意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真实得环境中使用语言,可以达到学以致用得目得。

如果能以竞赛得形式展开课堂活动,气氛会更热烈。

沈鸿飞:本节课引入自然,通过教唱“健康歌”引出话题,引起学生得学习兴趣,食物图片与单词、重要词组、句型得认读学习呈现有梯度,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熟悉一些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得单词与相关得词组、句型,为下一步谈论健康与生活方式得话题作铺垫,作业得步骤也能体现本节课得教学重点.如果活动以学生抢答得形式着手,这样可以提高她们学习得主动性与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柳州市柳江县拉堡中学覃汉凤研究主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目的: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型基本上有听说课、阅读课、练习课、讲评课等类型。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所有的课型当中,阅读课的教学相比之下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且由于课文的难易程度不同,很多时候因把握不好而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如何设计新型的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使课堂活跃起来。

教学内容:外研社初中英语(小学衔接版)八年级上册第7模块第2单元教学年级:八年级执教老师:覃汉凤研究老师:覃汉凤覃苇苇申艳华叶荣芬陈丽先颜静研究过程:一、原始课例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达到理解文段的目的,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描述人物的方法,并且能够用这些技巧对人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对人物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如何在词汇量有限的条件之下让学生能够比较形象的描述一个人。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Step1 导入通过显示自己及两位明星的照片,进行人物介绍的同时,引出和完成新词教学。

Step2 看描述猜人物游戏通过逐步呈现描述,让学生猜测所描述人物是谁。

Step3 泛读找SallyStep4 精读找Sally的相关信息,并让每组一个代表到黑板写出相关答案。

Step5 Describe Sally通过找出的信息,来口头形成对Sally的描述。

Step6 再读找出有关Lingling的信息,并口头描述Lingling。

Step7 读课文并找出与课文段落匹配的问题。

Step8 总结Step9 Homework研究教师评课:评课一:老师教态大方,教学基本功深厚,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但教学环节不够紧凑。

老师的激情不够,语言的感染力欠缺,且有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多作了翻译,浪费了一定时间。

整个课堂的时间掌控得不太好,有点前松后紧。

引入新词部分用时太久,第一次泛读也用去了较多时间,导致后面进入课文的时间非常仓促。

评课二: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课件制作得很好,通过本课的阅读教学,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描述人物的信息,并基本掌握了描述人物的方法。

能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引入自然,只是时间的分配不太合理,引入兼教学新单词的时间太长。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肢体语言、表情都能恰到好处,如果声音稍微大一点就更好了。

内容过多,没能按设计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不够。

评课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并不突出阅读课的特点,阅读技巧的点拨,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体现。

评课四:本节课能面向全体,善于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

学生基本掌握了从外貌、爱好、感觉等几个方面去描写人物,有些也大胆口头举出了不同的例子。

但仔细一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应是阅读课。

所以这个重点并未充分体现出来。

学生的泛读、精读能力也就得不到较好的培养。

评课五:本节课整体教学良好,目标明确,执教者有较好的语言基础。

但整节课课堂节奏太快,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不能有序地展开。

评课六:教态自然,有亲和力。

教学步骤清晰,课堂组织好,师生互动机会较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对本节课阅读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需要调整。

评课七:本节课在课型的定位上有些偏差,阅读课的特点体现不出,课堂指令性语言不明确,气氛稍有沉闷,教学过程安排不太合理,条理性不强,但是有一个亮点就是:单词的教学融入了自我介绍的句子中,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指导教师点评:本节课的亮点就是能够用自己的照片、通过介绍自己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课件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通过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活跃。

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较强。

但是,有些活动设置的目的不够明确,而且比较耗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面的教学任务。

声音较小,课堂节奏稍微偏慢。

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学生的口头描述人物的训练,让学生基本掌握了描述人物的方法和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本节课由于花太多的时间放在了描述人物这一目标上,阅读的任务泛泛而过,没有凸显阅读课的特点,而且也没有遵循教学中的习得规律,先学习理解,然后掌握运用,而是把本节课的两个目标生硬的隔开了,没有形成教学的连贯性,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第二次课例通过第一次课的评价与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如下调整:Step1 首先展示自己的张照片,介绍自己的同时引出部分新词教学。

让学生跟着操练,把单词融入句型。

接着展示一位明星的照片,和学生共同进行描述。

最后展示姚明的照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描述。

Step4、5结合起来,学生口头回答Sally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描述。

Step6、7改成精读找出描述人物的句子,并做出小结,让学生掌握介绍人物的一些角度。

Step8 改成猜人游戏,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口头描述班级的一位同学,让其他成员竞猜,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研究教师第二次评课:评课一:相比第一节课,本节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环节自然合理,更能突出阅读课的教学特点。

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评课二: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从多方面来突破难点。

导入新课自然,时间分配比较科学,能把新词教学融入句型中,有效加强了单词的运用。

建议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评课三:本节课较第一节课有了很大进步。

课堂节奏加快了,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

但是,对于课文的处理上还存在一点欠缺,只是做到了泛读,没有精读,未能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评课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调整,本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教学思路清晰,师生配合默契,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但是,中文的表述过多,没有注意英语课堂用语的使用。

评课五:第二节课明显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短文意思,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对阅读文章进入了泛读阶段,并完成了相应的判断题目,能够用目标语言对人物的描述。

但在指导学生描述人物的过程中又忘记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阅读课,所以仍未突出教学的重点。

指导老师点评:本节课经过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调整了一些教学步骤,能够使得整个教学环节显得比较紧凑。

阅读教学的目的也显得相对突出,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比较及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关注课堂的细节问题,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进行灵活机动的处理。

但是,由于教学内容相对还是多了,时间不够分配,最终还是没能按照预设的目标完成教学。

反思:本节课能够以游戏、比赛等比较生动活泼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完成目标教学的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体现阅读课教学的特点,但是词汇教学还是太耗时,从时间的分配上还是稍显忽略了阅读这一环节。

三、第三次课例Step1 改为只介绍自己的形式导入教学,同时以男女分组比赛的形式检查学生单词的自学情况。

Step2 改为直接进入课文,找Sally的信息。

Step3 描述Sally。

Step4 描述Lingling。

Step5 通过找出描述人物外貌、爱好、feeling的句子,回归和总结课本语言点的学习。

研究教师第三次评课:评课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细节问题,用红色字体凸显本节课的语言点,有效的提醒了学生。

在讲授语言点后,出相关的练习让学生马上运用掌握,体现了“双基”,一切为中考服务。

但是课堂整体不够活跃,教学节奏不够紧凑,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评课二:通过前两次的授课,再次调整教学设计,删减了部分内容,同时加快了课程设计各板块的衔接,插入了知识点的配套练习。

通过对本课课文的阅读,学生能很快找出相关的信息,并掌握了人物描述的基本方法,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如果能在小结部分多预留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操练就更好了。

评课三:本节课由老师自我介绍引出所有新词,由介绍图片教授新知,在每一步的教学中都设置了相关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时课堂提问的重点不够突出,且形式过于单一,一问一答多,开放性的题目少,提问的有效性体现不足。

但较前两节课来说,课堂的处理方式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评课四:教学设计相对合理,在自我介绍中引出新词,方式新颖,能够以男女同学比赛的形式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是如果能够把词汇教学进一步融入到语境当中会更好。

且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活动应该为整节课教学目标服务,才会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科研处黄向华点评:经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本节课在阅读课的教学上可以说是有了较大的突破。

首先,教师的引入非常巧妙,能够通过介绍自己作为导入,同时融合了新词的教学,通过听描述找单词的比赛形式,既有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次,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本节课的目标,一是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二是通过学习学会如何描述人物。

而且该老师能够在指导学生描述人物的同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了泛读和精读,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实现了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两个目标的有效结合。

第三,教学流程清晰,在精读时能够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适当的练习中给了学生语法点拨,体现了教学为考试服务的功能,设计科学。

但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如果能够更自然些、教学环节能够更紧凑一些就更好,此外,教师的表情应该更自然、语言应该更具有激励性和亲和力,让学生感到更轻松,从而能够更主动的去参与课堂。

反思:(一)如何有效实现词汇教学学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把词汇教学融入适当的语境之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汇,体验词汇的真实用法,印象才会深刻,加强记忆,提高运用的能力。

传统的讲解和机械操练对于词汇教学来说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为了避免词汇教学的枯燥和单一,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增加学生的兴趣、有效掌握生词,还能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如何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阅读课教学最基本的模式就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

基本的教学流程是:通过泛读了解大意;通过精读达到对材料的了解和理解;通过进一步学习把握文中的语言点和知识技能;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一般只用到了读的技能,知识目标的形成过程显得比较乏味,如何把说甚至听的技能也融入到其中,从多方面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

李桂霞老师最后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展示,她把听与说的手段用到了阅读课的教学,把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知识目标形成的同时,又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