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
2024年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环境分析引言中低温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中低温余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正在逐渐崛起。
本文将对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政策支持等方面,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市场规模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以每年10%的增长速度增长。
其中,亚洲地区是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主要发展区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50%以上。
国内市场也在迅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全球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
发展趋势目前,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传统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主要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和卡诺循环等,但面临着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近年来,新型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逐渐兴起,如热力蓄能系统、海水淡化和余热联供等技术。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中低温余热发电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另外,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中低温余热发电具有环保、清洁的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政府的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发展。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首先是财政方面的支持,包括对中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补贴、税收减免等。
其次是市场准入方面的支持,加快中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进程。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技术改进。
建议在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加大科研力度:继续加大对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
2.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发展。
利用低温余热的节能环保技术研究

利用低温余热的节能环保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了全球热点话题。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低温余热,而这些余热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利用低温余热的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低温余热的来源低温余热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产生一定的热量但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余热。
常见的产生低温余热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纺织、化工等。
例如,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熟料冷却后的余热是一种常见的低温余热资源,温度通常在200℃以下。
二、低温余热的利用方式在过去,低温余热通常是以排放的方式在大气中释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低温余热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目前,利用低温余热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是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例如,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炉渣冷却后产生的低温余热可被转化成电能,提高工厂的自给自足能力。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碳排放,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2.利用低温余热进行热回收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温余热可以被回收用于加热其他的物质,例如加热水或气体。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炉膛的余热可以被回收用于蒸汽或燃气的生成。
3.利用低温余热进行制冷在许多场合,如冷库、船舶等,需要降低温度,而这时利用低温余热制冷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利用低温余热的制冷方式可以减少耗能,提高环保效益。
三、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低温余热的利用技术已经有了很多研究。
例如,国内的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提高了工厂的自供能力。
而在国外,一些先进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等也在积极研究低温余热的利用技术,推广应用这种技术。
随着节能与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低温余热的利用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2023年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余热回收利用行业作为一个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在当前国家倡导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市场规模余热回收利用行业是为了减少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而进行的节能措施,其市场规模主要受制造业和能源行业的需求影响。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制造业废热资源总量达到3.8亿吉焦,而能源行业废热资源总量超过1亿吉焦。
这些大量的废热资源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将可以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和系统。
比如,采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高温烟气中的废热转化为有用热能,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工业废水中的热能回收,实现水泵节能。
2. 政策支持助力行业发展。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鼓励企业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比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废热发电项目规模将达到1500万千瓦,废热利用率达到65%以上。
三、市场亮点1. 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制造业废热资源总量庞大,但利用率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统计,目前国内废热回收利用率仅为30%,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2. 企业节能降耗的需求。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余热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企业在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时需要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2023年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中低温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中低温废热来发电,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中低温余热发电也逐渐被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对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一、市场的发展概况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行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如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工艺流程中产生的中低温余热资源较为丰富。
此外,餐饮业、住宅小区等领域也存在一定的中低温余热资源。
目前我国中低温余热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00亿千瓦时。
二、市场的发展动力1. 节能减排政策的支持我国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工作,中低温余热发电作为一种高效利用能源的新技术,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鼓励。
相关政策的推进和实施,为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2. 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传统能源的发电方式相比,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低温余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满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1. 技术难题尚未解决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如热能转换效率低、设备运行稳定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2. 市场认知度不高目前,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一些行业和地区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很多企业对于该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仍不足。
这也导致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市场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和创新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新的材料和设备正在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推广和认知度的提高,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2024年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发展现状简介中低温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过程产生的中低温余热能进行发电的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发展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目标。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应运而生的。
它可以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中低温余热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这一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采用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措施为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2.节能减排需求:随着环境意识的普及,企业对节能减排的需求更加迫切。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出现的,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型的发电设备和材料的不断研发,使得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具备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市场发展环境及挑战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因素:1.技术成熟度: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发电技术还比较新颖,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
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设备成本,以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2.行业标准化: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给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需要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快标准化进程,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3.市场竞争: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各个厂商纷纷进军该领域。
火力发电厂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

火力发电厂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火力发电厂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1. 简介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燃煤、燃油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锅炉转化为蒸汽,最终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发电厂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其中包括烟气中的低温余热。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低温余热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挑战和发展方向。
2. 烟气低温余热的特点和现状烟气低温余热一般指的是温度在150℃以下的废热,由于温度较低,传统的蒸汽循环发电技术无法高效利用。
在很长时间内,烟气低温余热往往被直接排放或仅仅用于供热等低效能领域,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 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发。
目前,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3.1 烟气余热锅炉烟气余热锅炉是将烟气中的低温余热通过锅炉进行回收,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或供热。
利用烟气余热锅炉可以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热能的同时减少对燃料的需求,实现能源和环保的双重效益。
3.2 烟气余热汽轮发电烟气余热汽轮发电是利用烟气中的低温余热直接驱动汽轮机发电。
相比于烟气余热锅炉,这种技术更加高效,能够直接将低温余热转化为动力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烟气废热换热器烟气废热换热器是在烟气管道中设置换热器,通过与其他介质的热交换,将烟气中的余热传递给其他工艺流体,如空气、水等。
这种技术可以将烟气中的低温余热有效利用,并用于加热或提供热水、热风等需求。
4. 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优势和应用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4.1 节能减排:有效利用废热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4.2 综合利用:烟气低温余热可用于发电、供热、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
4.3 环境友好:废热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钢铁、化工、建材、石油等行业,以及供热和发电领域。
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

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工业废热的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路线,具有能耗低、环保、可持续等优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从技术进展、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投资建议。
技术进展: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是通过有机工质和热源之间的热力交换,将低温废热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随着有机工质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成熟,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效率逐渐提升,在热源温度低至80摄氏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发电。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改进,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将会更加高效、稳定,推动其在市场中的应用。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对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废热资源的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工业、建筑、热电联产等领域,废热资源的潜力巨大,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和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需求增加,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市场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竞争格局:目前,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为稳定,主要由一些技术领先的企业主导。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参与者,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政策支持:为了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政策。
例如,提供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发展前景将更加明朗。
投资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及节能技术

三、低温余热分级利用
低温余热升级利用
制冷
低温热制冷主要采用溴化锂形式,制取的冷水 温度为7-20℃。
低温热制冷的主要途径: 生活制冷(空调); 生产制冷: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 延迟焦化装置吸收稳定制冷; 气体分馏装置; 其他工艺装置等。
三、低温余热分级利用
低温余热升级利用
制冷
低温余热在夏季的回收利用,是石化企业在余热 利用方面进一步节能挖潜的重点。就夏季石油化工企 业的生产状况来看,夏季余热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之 一就是用于制冷。
顶循 451
稳定汽油 84
71
程 110℃
溶剂脱沥青
131
298
113
110℃
113℃ 121℃
洗涤油 循环溶剂 凝结水
来水124℃
1 104kcal 124℃
28t/hr
75℃
脱硫塔油汽
石脑油 96
110℃
动力 57℃
298
180t/hr
170
气体分离
73℃
45t/hr
50℃
262
56℃
CFB锅炉用水预热
三、低温余热分级利用
低温余热升级利用
带补燃锅炉的余热发电系统简图
三、低温余热分级利用
低温余热升级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
当余热温度低于370 ℃时,以水为工质的朗肯循环 不能有效地回收余热,可以考虑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 简称ORC) 余热发电技术。
有机朗肯循环以低沸点的有机物为工质来吸收废 气余热,产生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有机物蒸汽,进入汽轮 机膨胀做功,汽轮机的排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液态的有 机物。
2023年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中低温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加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的中低温余热,将其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产量增加,因此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我国的市场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各个地区的市场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加。
很多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废气、废水、废热等形成的中低温余热就是很大的能量浪费。
近年来,政府对中低温余热的资源利用逐渐重视,相应的政策也不断出台。
各地相继出台了促进余热利用的相关文件、政策等。
建立中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可满足电力需求,还可大幅减少企业的能源消耗,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技术不断进步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其中常见的利用中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为有机朗肯循环、卡钳朗肯循环和卡诺循环等。
这些循环技术能够有效地将中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目前,国内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三、市场应用范围扩大中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之外,还被广泛使用于石化、钢铁、水泥等行业。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景非常乐观。
四、存在一些挑战虽然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技术问题。
虽然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其在实际运行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行效率低下、设备故障等。
其次是市场整合问题。
中低温余热发电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混乱,同行业市场整合力度不够,整体行业发展陷入了瓶颈。
综上所述,中低温余热发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大政策支持和市场整合力度,推动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

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1. 序言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研究是当前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的现状、挑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概述2.1 低温废热的概念和分类低温废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排放到环境中并且具有一定能量价值但温度较低(通常小于200℃)的余热。
根据其产生过程和特点,可以将低温废热分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的余热、排放到大气中并被环境吸收或散发掉的余热以及其他形式的余热。
2.2 低温废熱回收與利用技術目前,常见的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包括热泵技术、有机废热发电技术、废热利用系统的优化与集成等。
其中,热泵技术是一种通过逆向工作的制冷机将低温废热中的能量转化为高温能源的方法。
有机废热发电技术则是利用有机工质在低温下进行膨胀工作,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
废热利用系统的优化与集成则是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进和整合,提高能源回收效率和系统整体性能。
3. 低温废熱回收與利用技術現況3.1 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在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在热泵技术方面,逆向工作制冷机和吸附式制冷机等新型设备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有机废热发电技术方面,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有机工质进行膨胀工作,并结合新型发电设备实现了较高的发电效率。
在废热利用系统的优化与集成方面,通过对系统结构、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提高了能源回收效率和系统整体性能。
3.2 应用案例在工业领域中,低温废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中,通过热泵技术将低温废热转化为高温能源供应生产过程中的需要;在食品加工和制冷行业中,利用有机废热发电技术将低温废热转化为电能供应设备运行;在制药和纺织行业中,通过优化和集成废热利用系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
低品位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困境和新策略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但2008年金融危机为世界能源市场带来了一场巨大的考验,受其影响,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速放缓。
现行能源政策受到了严重挑战,如不加以改观,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6℃,为了实现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低碳能源革命时代必将悄然而至,廉价能源时代则将一去不复返。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与日俱增,现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70%以上。
中国政府于2008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
中国是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的国家,煤炭比重长期保持在65%以上,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仅约8%,因此面对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短缺等硬性约束,必须寻求新的能源发展道路,才有可能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
目前,中国能源利用率仅为约30%,大量余热以各种形式被排放到大气中,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足8%。
因此,回收利用余热在提高中国一次能源利用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中国回收利用的余热主要来自高温烟气的显热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燃气,中低温余热(即低品低品位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困境和新策略此,寻找可重复利用的新型无水高效传热介质是推进低品位余热利用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低品位余热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评述其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采用室温金属流体实现大规模余热利用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全新解决策略。
1 工业余热利用概况工业余热主要指工矿企业热能转换设备及用能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热、废水、废气等低品位能源,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将这些低品位能源加以回收利用,提供工业、生活热水或者为建筑供热,不仅可以减少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工业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
国内外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

国内外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贾春雨乔文霞大庆石化公司科技信息处科协黄文姣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国内外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摘要:介绍了石化企业低温热回收利用的一些现状及技术,首先是直接里利用也就是同级利用,然后是升级利用,如利用朗肯循环的余热发电、热泵、制冷、液力透平和变热器等其他技术,将低温余热升级利用。
对石化企业低温热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石化企业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同级利用升级利用1前言现在节能工作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将资源节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作为能源加工转换单位的石化企业,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能源,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是石化行业开展节能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装置技术进步和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源利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大部分装置间的热联合、低温余热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
在节能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欲降低装置及全公司能耗,低温余热回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不但可以代替所消耗的高质量热源,同时可以降低相关部位的冷却负荷,降低循环冷却水和空冷电耗,对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义。
炼油和化工行业既是生产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工业,又是高能耗工业。
炼油、石化和化学工业仍然存在着减少能源消费的巨大机遇,在化学加工过程中,为转化而作为能源使用的燃料50%以上损失掉了,这种损失通过改进能量产生、分配和转化可使其减少。
通过能量回收也可使损失减少。
美国能源部正在通过“2020年梦想计划”推进能源节约,由公司、政府部门、大学和专业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正在共同开发一些技术,以解决工业问题。
一些致力于节能的项目可取得很大的效果,例如,包括陶氏化学、普莱克斯、休斯敦大学和科克-格律希公司组成的集团开发的成果,已使现有填料式蒸馏塔器的能效提高10%~20%、塔器能力提高5%~10%和热回收提高10%~20%。
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低温余热的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供热系统中的低温余热利用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对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供热系统中的低温余热资源。
供热系统通常包括锅炉房、换热站等设备。
在这些设备中,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热水等都会产生低温余热,这些余热的温度通常在100-150摄氏度之间。
如果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些低温余热将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目前,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余热回收和热泵技术两种。
余热回收技术是指将锅炉排烟中的余热通过换热器进行回收利用,用于供热或供应其他热能需求。
这种技术具有简单、可靠、经济的特点,对于燃煤锅炉等高温余热资源的利用尤为有效。
而热泵技术则是通过热泵设备将低温余热提升到高温水平,从而满足供热系统的需求。
这种技术适用于低温余热资源无法直接利用的情况,如燃气锅炉的废气。
在实际应用中,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问题。
由于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热力学、热传导、流体力学等,因此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其次是经济性和投资回报问题。
尽管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着高投资成本和较长的回报周期。
这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以促进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另外,与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
供热系统的低温余热通常包含一定的污染物,如颗粒物、硫化物等。
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污染物将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低温余热的利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和控制,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然而,供热系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2023年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其中,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作为重要的一种低温余热利用技术,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现状、主要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发展现状目前,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分析,自2001年以来,全球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市场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
截至目前,全球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安装容量已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
在国内市场方面,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调整,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我国的市场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2018年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20万千瓦,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为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二、主要应用领域1. 工业制冷领域工业制冷领域是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
许多制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温余热可以通过ORC系统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2. 钢铁冶金领域钢铁冶金领域是另一个主要的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钢铁生产过程中常常产生高温热和低温余热,通过ORC系统可以将其中的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热力发电领域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还可以应用于热力发电领域。
在燃煤、燃气等发电厂中,通过ORC系统利用烟气中的低温余热,可以将其转化为电能,提高热电联产效率。
三、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不断进步,ORC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未来,ORC系统的发电效率将不断提高,同时,其可适应的工艺流程也将不断丰富。
2.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工业制冷和钢铁冶金领域,而是在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余热利用现状与技术进展

我国余热利用现状与技术进展随着能源意识的不断提高,余热利用逐渐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围绕我国余热利用现状与技术进展展开,旨在让读者了解我国余热利用的现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前景。
余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热、废气、废液等,这些废弃的能源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将会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目前,我国余热利用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等领域,其中冶金和化工行业的余热利用技术最为成熟。
在余热利用技术方面,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回收和再利用为主的技术体系,包括热交换、热泵、余热锅炉等。
同时,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余热利用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余热利用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余热利用技术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例如,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余热回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高温废弃物处理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使得废弃物的处理更加环保和经济。
工业生产领域:工业生产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同时也是余热产生的主要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应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废弃的能源回收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制造业领域: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余热产生的重要领域。
在制造业中,通过应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废气等回收再利用,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业领域: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余热产生的重要领域。
在建筑业中,通过应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回收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建筑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
农业领域: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余热产生的重要领域。
在农业中,通过应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废弃的农产品、农作物秸秆等回收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余热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余热回收利用是一种环保和高效利用能源的方法,可以减少工业生产中浪费的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能源供应。
在当前环保和减排的大背景下,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对余热回收利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1. 余热回收利用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每年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而这些余热在传统情况下往往被浪费掉。
但是随着余热回收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余热回收利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球余热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
而在中国市场,余热回收利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 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加剧,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2.1 技术不断创新余热回收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断出现新的、更高效的技术。
例如,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高温余热回收系统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余热回收利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2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对于环保和能源节约的重视,也促使了余热回收利用市场的快速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这为余热回收利用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市场推动。
2.3 行业需求的增加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企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利用余热回收系统进行能源回收,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行业对于余热回收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 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前景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将会不断完善和提升效率,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和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余热回收利用市场也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结论综上所述,余热回收利用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前景。
ORC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ORC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发展主要困难和问题:1、投入较大、回收期仍较长膨胀机只是整个余热发电应用系统的一部分,成本也不超过整套系统的30%,但是,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整体投入仍然过大,回收期较长,一般都至少需要2、3年以上,使得经济性不突出。
2、缺乏行业标准作为一个新的市场新的产品,在缺乏检测缺乏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客户对产品使用年限、系统维护成本存在较大疑虑,不敢贸然进行投资,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没有对ORC低温余热充分重视,缺乏相关指导。
3、设计单位缺乏、行业数据不完善无论是工业余热发电还是地热发电,国内相关系统设计单位缺乏,行业数据非常不完善,对产品的推广不利。
例如,钢厂余热利用体系应如何设计,如何保障热源的稳定;又如地热利用需要大量的多年的各地区有关地热的数据进行支撑,方能决定何处地热稳定可用。
4、国家政策支撑乏力目前,国内已经有厂家推出了螺杆膨胀机产品,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但是,国家相关政策匮乏,比如发电补贴,购买机组补贴等政策措施不完善,导致整个行业发展受阻。
5、产业配套与政策支持是关键相关配套研究与系统的缺乏使得ORC低温余热产品推广难度较大。
其次,国家相关政策缺乏。
对产品尚无制造标准、对行业没有规范、对产业没有实质补贴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可以看到,螺杆膨胀机余热发电的推广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产业配套与政策支持是首要问题,也是近期需要得到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国外主要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公司包括:以色列的Ormat Technologies 公司,位于意大利的Turboden公司(现为三菱重工业公司子公司),还包括德国的ADORATEC GmbH公司、Maxxtec GmbH公司、法国的Cryostar Cryogenic公司、美国的ElectraTherm公司、GE公司、Infinity Turbine公司等。
2023年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重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通过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达到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市场调研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述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是一种尚未普及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
根据Low-temperature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原理及其对工业余热的适用范围,可将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分为两大类:低温余热膨胀机和低温ORC。
其工作原理是借助热力学循环将低温余热转换为电能。
具体而言,冷却水或冷却剂在余热换热器中与低温废气或低温废水接触换热。
通过这样的加热,水或冷却剂汽化为蒸气并驱动涡轮发电机输出电能,再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水或冷却剂,在循环中回到换热器进行加热。
二、市场情况1. 市场容量目前国内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市场容量非常大,主要由中小型企业占据。
根据2018年中国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余热总量达到4.4万亿千瓦时。
因此,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可以开发数千万千瓦的电力装备,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
2.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国内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市场上,主流企业包括能源技术和芬兰麦肯泰克等几家公司。
然而,由于该技术本身的开发难度较大,因此市场上进入门槛较高,仍有待开发。
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已具备自主研发制造低温余热发电设备的能力。
但在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依旧存在差距。
国外企业在技术和研发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但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国内企业在品质和价格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3. 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推进,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将逐渐扩大。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共同驱动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预计未来几年,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市场将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
2023年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余热回收利用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生的余热,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市场也在逐渐发展壮大。
一、市场规模我国工业生产的规模巨大,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余热等,其中余热的排放量特别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工业余热排放量接近10亿吨标准煤,其中约有70%以上的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因此,余热回收利用市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余热回收利用市场规模正在逐年增长,截至2017年约为36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
二、应用领域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热电厂、发电厂等大型能源企业。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已经延伸到了许多领域,比如化工、钢铁、电子、纺织等行业。
特别是在化工行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一种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
三、发展趋势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可靠性、灵活性和高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未来还将出现更加先进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2. 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扶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3. 行业合作: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需要与各行业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国际合作:我国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成果,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升级,相信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贾春雨乔文霞大庆石化公司科技信息处科协黄文姣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国内外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摘要:介绍了石化企业低温热回收利用的一些现状及技术,首先是直接里利用也就是同级利用,然后是升级利用,如利用朗肯循环的余热发电、热泵、制冷、液力透平和变热器等其他技术,将低温余热升级利用。
对石化企业低温热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石化企业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同级利用升级利用1前言现在节能工作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将资源节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作为能源加工转换单位的石化企业,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能源,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是石化行业开展节能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装置技术进步和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源利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大部分装置间的热联合、低温余热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
在节能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欲降低装置及全公司能耗,低温余热回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不但可以代替所消耗的高质量热源,同时可以降低相关部位的冷却负荷,降低循环冷却水和空冷电耗,对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义。
炼油和化工行业既是生产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工业,又是高能耗工业。
炼油、石化和化学工业仍然存在着减少能源消费的巨大机遇,在化学加工过程中,为转化而作为能源使用的燃料50%以上损失掉了,这种损失通过改进能量产生、分配和转化可使其减少。
通过能量回收也可使损失减少。
美国能源部正在通过“2020年梦想计划”推进能源节约,由公司、政府部门、大学和专业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正在共同开发一些技术,以解决工业问题。
一些致力于节能的项目可取得很大的效果,例如,包括陶氏化学、普莱克斯、休斯敦大学和科克-格律希公司组成的集团开发的成果,已使现有填料式蒸馏塔器的能效提高10%~20%、塔器能力提高5%~10%和热回收提高10%~20%。
我国提出到“十一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的目标,作为耗能大户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大有潜力。
据统计,2004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消费各种能源折标准煤27921.8万吨,其中油气开采业消费3627.7万吨,石油加工为3060万吨,化学工业消费21234.1万吨。
根据对7种主要产品节能潜力的分析,到2010年,如果采用的技术措施到位,产量达到预计目标,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可以节约1200万~1300万吨标准煤。
炼油:目前国际上炼油综合能耗最好水平已达53.2千克标油/吨,而我国平均在78.4千克标油/吨。
2004年中国石化集团炼油厂加工原油平均能耗为73.47千克标油/吨(100~55千克标油/吨范围),比亚太地区炼厂平均水平61.25千克标油/吨(2003年)高出20%,比世界跨国公司先进水平50千克标油/吨高出47%。
节能潜力巨大。
其原因是我国装置规模较小、设计水平低、工艺相对落后、整体用能和装置之间用能的匹配性差。
如以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达到4亿吨,单位能量因数耗能11千克标油测算,2010年可以比2004年节约280万吨标油。
具体的节能措施是:生产装置内部进行能量系统优化改造;实施装置之间热联合的过程优化技术改造及蒸汽动力系统、储运系统低温热回收利用的优化改造,优化管网运行;合理使用伴热蒸汽(或热水),加强凝结水回收,实现能位逐级和多次利用;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燃烧器、变频调速技术等。
乙烯:近年来我国乙烯装置物耗、能耗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外乙烯能耗一般为500~550千克标油/吨,先进水平为440千克标油/吨,我国生产1吨乙烯比国外一般水平多耗能150~200千克标油。
如以2010年我国乙烯产量达到1600万吨,乙烯综合能耗达到《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求的650千克标油/吨测算,2010年比2004年节约80万吨标油;如乙烯综合能耗能降到目前国外一般水平550千克标油/吨,则2010年将比2004年节约240万吨标油。
节能措施:采用能量系统分析与最优综合的方法,以降低乙烯生产过程用能为目标,通过优化原料结构,以及生产过程用能集成优化,用先进控制技术实施装置优化运行和控制,对主体设备裂解炉、压缩机等的关键技术(分离技术、催化剂等)优选改进,有效降低原料和能耗。
合成氨:我国合成氨产品能耗的平均水平不高,目前引进合成氨装置能源利用率在56%左右,而国外先进水平在70%左右,吨氨节能潜力为280千克标煤。
对于大中型合成氨装置而言,目前以煤、焦、油、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能耗平均为1900千克标煤左右,国内先进水平1700千克标煤,吨氨节能潜力为200千克标煤。
如果今后改造大中型合成氨装置,扩大规模,采用德士古法生产,吨氨能耗达到1650千克标煤,节能潜力为250千克标煤/吨。
“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小型合成氨企业生产能力将扩大升级为中型和大型企业,随着节能技术进步,小型企业能耗将逐年下降。
经分析测算,以煤为原料的吨氨节能潜力为300~400千克标煤;以天然气为原料潜力为150~200千克标煤;以油为原料的潜力为200~300千克标煤。
“十一五”期间,我国合成氨生产系统通过节能技术改造,预计“十一五”末综合能耗平均下降100千克标煤/吨,达1600千克标煤/吨;2010年合成氨产量将达4900万吨,节能490万吨标煤,减少CO2排放量1180万吨。
2低温余热利用的途径及技术低温余热(差压余能)利用技术是深入节能的重要领域。
低温余热的利用有同级利用和升级利用两种方式。
2.1同级利用同级利用就是根据低温热源的温位,选择适宜的用户利用低温余热直接或间接代替高、中位热源,不仅可以避免使用高、中位热源所造成的过大温差能量传递损失,而且可以把高、中位热源顶替下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是低温余热利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方案。
一是加热装置低温物流,另一种是加热生活用水。
2.2升级利用升级利用是指利用朗肯循环的余热发电(或作功),包括低压蒸汽透平发电和利用低沸点有机工质借助朗肯循环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热机)、热泵(如吸收式热泵和化学热泵)、吸收式制冷(如溴化锂吸收制冷)、液力透平(国外认为能连续回收19kW 功率也有节能潜力)。
对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又有了许多新的改进技术。
大多数低温余热技术都是用来发电,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大中型火力发电不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通过回收石化、石油等企业持续不断的向大气环境中排放的中低温费蒸汽、烟气所含的低温热量来发电,它将企业,在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的热能转换为高级能源—电能,因此它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节能技术,不仅投资成本低,而且经济效益显着。
为大型企业余热回收利用,节能降耗,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当前石化企业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应用的现状3.1利用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3.1.1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由余热锅炉换热器、透平、冷凝器和工质泵四大部套组成。
余热流在换热器中放热给有机工质,工质由于吸热而成蒸汽。
这种蒸汽通过透平膨胀作功, 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或拖动其它转动机械。
从透平排出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向冷却水放出热量而凝结成液体,从而借助工质泵重新泵回换热器,如此不断循环就能发电或产生动力。
由于系统技术简单、热回收性能好及透平尺寸小、无湿蒸汽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低温和中、小容量的能量回收。
1.全流式透平目前全流式透平机组在国外发展较快,它适合于低温余热回收后发电。
因其工质没有汽化过程,只升温吸热,故热效率和发电效率高,透平也较简单。
如采用45℃水做工质,与低温热源换热,将水加热100至110℃,进入全流式透平,水在透平中降压作功, 同时随手力降低而汽化为蒸汽,蒸汽也作功,排出的水汽混合物进入冷凝冷却器(0.08)绝压,温度降至45℃,用泵再送去与低温热源换热,形成一个循环。
用水作工质,安全可靠,又易于回收分散的低温余热,对工艺生产过程的变化适应性强。
2.两相透平两相式透平是全流式透平的背压形式,它是功热并产的机组。
这种透平适用于中、低温余热联合回收利用,也适合于生产工艺过程中降压汽化的能量回收。
工质进入透平后,通过喷嘴提高流速,将压力能变为速度能。
这时工质由液相变为汽液混相,做功后排出透平,汽液混合物分离后分别供热。
或者将汽相再进入湿汽轮机冷凝做功,这时就是复合式透平机组,这种机组的肯朗循环效率可高达20%。
对于透平,蒸汽透平和燃气透平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有:通用电气、西门子、阿尔斯通、三菱重工、日立和东芝。
投标资格预审合格的锅炉制造商包括:美国B&W 公司、美国福斯特惠勒动力机械公司(Foster Wheeler)、阿尔斯通(英国和美国)、日本三菱重工、德国巴高克博希格公司(Babcock Borsig)、英国巴布科克能源公司(Mitsui Babcock)、韩国斗山、日本石川岛建机株式会社(IHI)。
3.1.2应用实例在炼油、化工厂有机工质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系统。
长岭炼油厂余热利用的热水扩容透平, 栖霞山化肥厂利用低压蒸汽透平等,以及国外一些应用。
在低压蒸汽透平发电方面,由于发电效率较低,国外推广不是很快,在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后,也有一些应用实例。
如日本三井油化、三井造船公司曾于1980年在千叶石化厂利用多余低压蒸汽(2.8公斤/厘米、160℃,72吨/时)藉透乎发电8290千瓦。
金陵石化公司化肥厂回收利用汽提后放空的低压蒸汽(2.5公斤/厘米,l50℃,10吨/时)驱动低位能透平带动1300千瓦的循环水泵,不仅回收利用低温余热作功带动循环水泵,而且此机组投运后停运一台汽流量8吨/时的中压透平。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已安装完成催化裂化烟气透平,待适当时候将投入使用。
利用低沸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具有发电效率高的优点。
各国从事研究开发较为活跃,据统计,全世界已制造有机工质透平2000多台。
同时,它在工业排弃余热开发应用中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日本气体化学工业公司水岛厂1968年利用低拂点工质R-11作功,输出功率3800千瓦,驱动装置内的冷冻机,多余的功率再发电。
从而回收二甲苯分馏塔塔碾二甲苯潜热2.85吨标油/时。
我国燕山石化公司东方红炼油厂早在1985年就利用低沸点工质丁烷作功带动循环水泵回收油品余热(汽油148℃,轻柴油170℃)也取得成功。
3.1.2.1美国机械技术公司美国机械技术公司针对炼油、化工厂工艺装置余热源的平均温度和可用以发电的余热规模,设计了以R-113为工质的系统。
选用R-113为工质的OCR系统,优点是,无毒、不燃烧、无腐蚀性、热稳定性好,典型的朗肯循环运行范围是:蒸发器:82-127℃,284.1-788.1千帕,冷凝器:27-43℃,47.6-82.7千帕,透平机械的设计, 按照简单、可靠、运转期长、辅助系统少及部件通用性大等要求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