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水体的运动规律
高考复习(地理)专项练习: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突破练(三)水体运动规律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量差异B.平均海拔差异C.冻土分布差异D.地形分布差异2.与华北地区相比,春季该地区地表水分盈余量较大,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A.降水量大B.用水量少C.积雪融水量大D.节水技术先进3.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毫米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C.向西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北冰洋航线商业化通航成为可能。
该航线沿途港口的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支点港口(提供货物中转、补给及船舶修理等服务)的建设。
下图分别为北冰洋航线分布图和部分港口发展潜力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最适合建成支点港口的是()A.摩尔曼斯克B.迪克森C.普罗维杰尼亚D.季克西5.Ⅰ航段比Ⅳ航段通航时间更长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更低B.极昼更长C.暖流增温D.晴天较多(2021·山东德州二模)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亚马孙河流域降水丰沛,雨林广布,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时会被河水长时间淹没,成为洪泛森林。
洪泛森林与陆地雨林生态系统存在差异。
据此完成6~7题。
图1图26.一般年份,亚马孙河干流的洪泛森林分布区范围最大的时段是()A.1—2月B.4—5月C.7—8月D.9—10月7.与洪泛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陆地雨林生态系统()A.水土流失较轻B.生物种类更丰富C.土壤有机质较少D.物种传播较迅速(2021·山东青岛一模)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泥沙沉积而成,地势低平。
长江被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流量大,北支受海洋影响大。
该岛在南部和北部共建有26座水闸,主要有挡潮、引水、泄洪、排涝、灌溉等功能。
水体运动规律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4讲
第14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地理
感悟经典好题 长效热点聚焦 解题思维建模 适考素能特训
错误。伏尔加河有丰富的水资源,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提供 了有利条件,C正确。石油、天然气是流体,主要通过管道运 输,伏尔加河是俄罗斯境内南北向的内河航运干道,D错误。
答案:(1)C (2)C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4讲
第28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地理
感悟经典好题 长效热点聚焦 解题思维建模 适考素能特训
[解析]
(1)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对湄公河的水量起调节
作用,雨季湄公河水位较高,河水大量流入洞里萨湖,降低了 湄公河过高的水位,减轻了洪水的压力;旱季大量的洞里萨湖 水流入湄公河,增加了湄公河的水量,提高了水位。旱季和雨 季洞里萨河中水的流向相反。(2)洞里萨湖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 候,5~10月为雨季,湖泊水位较高,便于通航。(3)甲图显示 该处河道是弯道,河水流经此处要做圆周运动,受惯性离心力 的作用,凹岸(E岸)遭受冲蚀力大,河床较陡。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4讲
第10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地理
感悟经典好题 长效热点聚焦 解题思维建模 适考素能特训
2.[2013· 安徽文综,26~27]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 示意图。完成(1)~(2)题。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4讲
第11页
金版教程 · 大二轮复习· 地理
感悟经典好题 长效热点聚焦 解题思维建模 适考素能特训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考点定位] 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及能源资源等相关知
专题一 第3讲 水体的运动规律

由图可知,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
由于水分储存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第(3)题,考查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植物生长吸
收水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得流入盐湖的水
量减少,导致盐湖面积缩小。
答案:(1)C (2)A (3)B
专题一
第3讲 水体的运动规律
加,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
的有利影响。第(3)题,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
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美化城市环境、
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属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功
能。
答案:(1)B (2)A (3)B
专题一
第3讲 水体的运动规律
高频考点1
高频考点2
高频考点3
专题限时训练
-15-
高频考点 2 河流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
[析典题·悟考法]
(2017·厦门翔安一中质检)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 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读图,完成(1)~(3)题。
专题一
第3讲 水体的运动规律
高频考点1
高频考点2
高频考点3
专题限时训练
-16-
(1)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 )
专题限时训练
-5-
解析:第(1)题,考查区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意在考
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
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相当。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毫米,因此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 210 毫米。第(2)题,考查
流域蒸发量差异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失。第(2)题,该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纬度低无高山冰雪融水及
水体的运动规律

(12年天津)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 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13安徽)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考点透析】 1.洋流的分布 (1)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掌握世界洋流模式
图36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图3–1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2.洋流的判定 (1)判定南北半球 ①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 温线数值南高北低,为北半球,见图38(a);等温线数值 北高南低,为南半球,见图38(b)。
(a) 图38
(b)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②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 图39(a)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9(b)是以副 热带(纬度30°)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 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39(c)中的大洋环流 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13)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 1月
B. 2月
C. 11月
பைடு நூலகம்
D. 12月
二、河流流向的判断
1.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 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 2.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 ①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②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③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④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⑤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 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 南半球正好相反。 ⑥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 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高三地理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风起时波浪滔滔,宛如沧海;风静时波光潋滟,湖水连天。
大湖西侧星罗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萃草浓密,野莲成片,芦苇广布各种水禽栖集其间。
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河湖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夏季输入该湖泥沙增加B.甲河对该湖具有排盐作用C.乙河对该湖具有补给作用D.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图5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知,甲河水流入L湖,乙河中的河水由C提供,我国西北内陆河流汛期在夏季,因此A对,甲河流入L湖后河水没有再出湖,D错;不具有排盐作用,B错;乙河河水主要由L湖提供,说明湖泊对乙河有补给作用,C错。
【考点】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汛期【2】造成该湖东、西两岸动植物分布差异的因素包括①主导风向②沿岸坡度③土壤肥力④湖水盐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西岸动植物丰富,是因为河流由高处流下,西岸坡度大,水浅,当位于最低水位时,会露出大量的漫滩,土壤肥沃,适合植物生长以及鸟类栖息。
所以C对;与主导风向无关;该湖为最大内陆湖,所以东西岸盐度差别不大。
【考点】动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2.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①一②、②一③河段河流的流向及流速差异,说法正确的是()A.①一②河段大致从北向南流,河道a、d侧流速快于对岸B.①一②河段大致从南向北流,河道b,c侧流速快于对岸C.②一③河段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流,河道f侧流速快于对岸D.②一③河段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流,河道e侧流速快于对岸【答案】C【解析】北半球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
图中平直河段②一③,f岸侵蚀,e沉积,表明f岸为右岸,所以河水应从西北流向东南,且f侧流速快于对岸;而①一②河段大致从南向北流,河道b,c两侧为凸岸,河流的流速慢于对岸。
高三地理水运动规律知识点

高三地理水运动规律知识点地理学中的水运动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水运动是指地球表面水体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流动和转移过程。
掌握水运动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还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水运动规律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运动的基本原理。
水运动是地球大气、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不断循环过程。
水的运动主要受到重力、地形地貌、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重力是主导水运动的力量,决定了水体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地形地貌则会对水体的流动路径、速度和沉积物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因素包括降水量、蒸发和蒸腾等,直接影响水体的源和汇。
而人类活动例如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灌溉等,也会对水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水运动的不同形式和流动特征。
地理学中的水运动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的流动。
河流是地表水体的主要流动形式,其流速和流量受到河道槽型、降水量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湖泊是静水体,水运动主要表现为湖泊深层和表面层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其运动方式非常复杂,包括表层海流和深层海流。
地下水则是地下岩石中的水体,在地下水流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层渗透性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
另外,我们需要理解水运动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水运动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要素之一。
例如,河流的流动能够给沿岸地区带来水资源,并形成肥沃的农田。
湖泊的存在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饮水和水产资源。
海洋的运动则具有调节地球气候、保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水混合等重要作用。
地下水的存在对于补给地表水体和供给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以上所述的基本知识,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与水运动相关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
例如,水运动知识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水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建造水利工程,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汇总

【解析】(1)选C,(2)选B。长江是一条世界性大河,水系庞大,流域面 积广。水源的补给也丰富多样,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还有高山高原上 的冰雪融水补给,再就是地下水。根据各种水源的性质特征,从图中可 以判知,a是大气降水,因为它受季节影响大,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 节降水少;b为冰雪融水,它受气温影响最大,冬季气温最低,冰雪不会 融化,所以对河流补给为零;c是地下水补给,它的补给最稳定,受季节 影响小。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径流的变化随降水而变化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径流常年较为稳定、平缓,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④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题组过关】 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针方向,东寒西暖
逆时 顺时 逆时
(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西南 东北
2.洋流的影响:
水热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上升流
动力与时间
污染范围
考向一 河流的补给 【典例1】(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 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 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 图。读图回答(1)、(2)题。
考向二 河流的水文特征 【典例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 “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 (1)~(3)题。
3 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1)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的大小排序正 确的是( )。 A.坡地>浅凹绿地>停车场 B.停车场>浅凹绿地>坡地 C.浅凹绿地>停车场>坡地 D.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 栏目
导引
第一板块
五大自然规律主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城市局部规划示意图 。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砾石层两层组成。该地 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指一次 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1)~ (3)题。
栏目 导引
第一板块
五大自然规律主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 月 B.3-6 月 C.6-9 月
)
D.9-12 月
解析:据图可知:从甲到乙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强度大于河道被冲 刷强度; 结合文字材料可知:①河床泥沙淤积主要发生在枯水期
②位于浙江东部的该河流枯水期出现在 9-12 月, 此时段海潮携 带的泥沙在河道淤塞,使河床逐渐被抬高。
第一板块
五大自然规律主题
6.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A.①② C.③④ )
)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B.②③ D.①④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栏目 导引
第一板块
五大自然规律主题
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根据经纬 度进行区域定位,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即可。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3 水体运动规律

4.巴尔喀什湖水量耗散的主要途径是( A )
A.水面蒸发 B.湖水下渗 C.湖水外流 D.人类引用
5.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较大,原因可能是( A )
A.伊犁河入湖水量减少
B.湖区降水量减少
C.湖区地下水位下降
D.湖区蒸发量增多
6.1960年至201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整体呈现(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湖南邵阳二模)下图为2020年8—11月南海中沙群岛海域海水温度和 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7~9题。
7.该海域温跃层位于( B )
A.①
B.②
C.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④
8.若该海域温跃层深度达一年中最深的季节,下列说法与之相符的是( D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温跃层会导致( A ) A.底层海水出现严重贫氧现象 B.海面舰艇更易发现水中潜艇 C.海洋下层冷海水更容易上泛 D.出现海中断崖导致潜艇沉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关于海南岛中东部海域最大半日潮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海域越深潮流流速越快
B.旋转流以逆时针旋转为主
C.海域越深旋转流越明显
D.最大流速方向与海岸平行
11.潮流形成旋转流的主要原因是(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水体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水体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水体运动是一种体育项目,包括游泳、跳水、水球等多种形式。
水体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水性、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等。
水体运动规律是指水体运动中运动员身体的运动特点、动作规律以及力学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水体运动规律的主要知识点。
一、水体运动的基本规律1. 浮力的作用在水中运动时,水的浮力对运动员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被排开的水的重量。
运动员的浮力取决于水的密度、水的推力以及运动员的形状和尺寸。
浮力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在水面上,减少体重对身体的压力,从而降低运动员的消耗。
2. 水阻的作用水阻是水对运动员进行的阻力。
水阻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形状以及水的性质等因素。
在水中运动时,运动员必须克服水的阻力,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和氧气。
因此,减小水阻对提高水体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水的动力学水的动力学是指水流动的规律和性质,包括水的流速、流向、流量等方面。
在水体运动中,水的动力学对运动员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游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水流的动态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游泳技术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利用水流动的力学规律。
二、水体运动中的运动特点1. 重心和平衡在水中运动时,运动员的重心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水的浮力和水阻的作用,运动员的重心和平衡会发生变化。
因此,运动员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重心和平衡,以保持在水中的稳定状态。
2. 呼吸在水体运动中,呼吸是非常关键的。
运动员必须学会合理地控制呼吸,以便在水中长时间保持活动能力。
不同的水体运动项目对呼吸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运动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训练和比赛需求来进行相应的呼吸训练。
3. 动作协调水体运动中,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性对运动表现以及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和技术练习,不断优化自己的动作和协调性,以提高在水中运动的效果和效率。
4. 氧气的利用水体运动对氧气的利用也有一定的要求。
高三水体运动规律知识点

高三水体运动规律知识点水体运动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同时也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重要体现。
无论是大海中的波浪,还是江河湖泊的流动,都遵循着特定的物理规律。
了解水体运动的规律对于理解自然界的变化和应对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三水体运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波的类型和特性波是水体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根据波动的传播方向、振动方向和振幅的不同,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另外,波的特性还包括频率、波长和速度。
频率指单位时间内波的传播次数,波长指波动中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速度指波的传播速度。
2. 波动的传播与反射波动的传播是波在介质中的传递过程。
在传播过程中,波动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是波遇到障碍物或介质边界时,一部分能量被障碍物或界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反射现象导致波动在介质中形成波峰和波谷的分布。
波动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海洋中的海浪、水面上的水波以及声波的传播等现象。
3. 波浪的形成和特点波浪是一种周期性的水体运动现象。
波浪的形成与风力、海底地形和地球引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风力作用于水面时,会使水分子产生起伏的变化,并形成波浪。
波浪的特点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速等。
波浪传播时,波峰向前推进,而波谷则向后移动,波长则是波浪的一个周期长度。
波速可以通过波长和波动的频率计算得到。
4. 水流的速度和流量水流是水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水在河流、管道等通道中的流动现象。
水流的速度与流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水流的速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某一点的距离,通常用米/秒来表示。
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通常用立方米/秒来表示。
水流的速度与流量之间满足流量恒定原理,即速度大则流量小,速度小则流量大。
5. 水的压力和浮力水的压力是指水体对于受压物体产生的压强。
水的压力与水的深度成正比,即水深越大,压力越大。
根据帕斯卡定律,不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其在静止状态下对任意表面的压力都是相等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4】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解析)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深圳市重点学校联考)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
据此完成1~2题。
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大气降水B.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2.“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A.冰雪融化迅速B.昼夜温差大C.降水变率很大D.自然灾害频繁解析: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6月正值当地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海拔较低处的积雪逐渐融化,这种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此时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到夏季气温进一步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这时河流就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第2题,“一日一汛”说明白天积雪融化多,河流水量大,夜晚融化少,河流水量小,这主要是昼夜温差大所致。
“一日一汛”反映的是河流水量变化,不是灾害多少。
答案:1.C 2.B3.(2014·茂名市一模)2013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B.入湖河流中上游过度取水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减少解析:鄱阳湖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流域内降水是湖泊主要水源,故降水较少,是导致湖泊水位出现严重低枯水位的主要原因,故选A。
答案:A(2014·揭阳市二模)读下图,完成4~5题。
4.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5.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A.空气湿度大B.风速大C.光照强D.气温高解析:第4题,图示屋顶流水是地表径流,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能表示地下径流,故A说法错误;图示环节没有水分从地面到空中的过程,所以说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故答案选B;该设计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不仅适合缺水地区,也可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故答案C、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精准训练】
(2017·全国Ⅰ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专题--水体的运动规律
———————————————————————————————— 作者:
———————————————————————————————— 日期:
专题四 水体运动规律
考纲及考情分析
考纲展示
真题示例
考情分析
1.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017·全国Ⅰ卷,6~7;
2016·全国Ⅲ卷,7~9
径流随降水而变化:以雨水补给为主
径流随气温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径流常年较为稳定: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多以湖泊补给为主
春季径流量较大的:往往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6.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技巧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能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与季节变化,曲线高峰区反映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判读要注意: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一般为12个月,可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纵坐标表示数值特征,一般表示流量变化,可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水位
(汛期)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有关
含Hale Waihona Puke 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土壤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土壤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结冰期
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有结冰期,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水能
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真题剖析】
(2016·全国Ⅲ卷,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回答(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ﻩB.②③C.③④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1.常以图表及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河流补给特点、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成因、各种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及其影响。
2.与等温线知识相结合,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南北半球判断、流向、性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7·全国Ⅲ卷,7~9;
2016·江苏卷,19~20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ﻩ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ﻩC.河谷D.湖盆
依据
结论
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以我国为例)
东部季风区
典型的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长江、黄河
源头地区
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东北地区
冬季寒冷降雪多,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高温多雨,雨水补给形成夏汛
依据径
流变
化过程
判断
河流
水系
特征
源地、流向、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
(宽窄、深浅、曲直)等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取决于流域的地形特征。如河流的流向、落差、水系的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流经山区的河段比较窄深,而平原区河段往往比较宽浅,曲流发育
河道宽而深,流速平缓。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对航运有利
5.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依据与结论
同时可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如:(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补给类型)决定的。(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其枯水期出现在夏秋季。(3)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作用。
【核心知识突破】
1.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环 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蒸腾
光照、温度、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域、裸地、绿地等)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地貌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问题,如下图所示。
3、水资源紧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缺水原因
解决措施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适度控制经济规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水资源污染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ﻩ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题思路】
1.审材料:山地植被覆盖率变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2.审图表:透水岩层向乙河倾斜,水可流入乙河。
3.审设问:(1)植被覆盖率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河流总量增多;植被覆盖率上升则相反。
水资源浪费严重
提高节水意识,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4.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分析方法
要素
影响因素
对航运
影响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的降水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降水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水量大,流量平稳,汛期长 (水深)、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含沙量小(少淤),对航运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