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 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 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 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 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有“ 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对于不想表 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 青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 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他的父亲 海尔曼· 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 的母亲保里诺· 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 开始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 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指北针),罗盘的指针总要 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研究和着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 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经历给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学几年后,他领到一本欧 几里德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得无可置疑的许多公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以至于无法按照课程进度学习,而是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到3岁还不会 说话,在整个学习期间也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 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他主要是对教师的呆板教学 方法感到不满,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勤奋自学的 探索能力。他在中学时代就自学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 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进入大学后,他经常 缺课,独自修读了经典理论物理,研究了麦克斯韦电 磁理论。 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怀疑一切”的 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当然,爱因斯坦的 杰出科学成就来之于他坚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个 青年人请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 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 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Y代表你对所研究问题的 兴趣,而Z表示少说空话,要谦虚谨慎。爱因斯坦有 句名言:"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 我喜欢钻厚的。"
达尔文的故事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 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 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 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 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 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 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他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 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 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他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 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他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 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他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 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 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达尔文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 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他的学校剑桥大学走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 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 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 的环球考察活动。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神秘 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 的脚牛顿终于获得了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 绕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 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因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 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 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 动一样. 这个故事据说是由牛顿的外甥女巴尔顿夫人告诉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 泰之后流传起来的.伏尔泰将它写入《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中.牛顿家乡的这 棵苹果树后来被移植到剑桥大学中. 牛顿去世后,他被当作发现宇宙规律的英 雄人物继而被赋予传奇色彩,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但是事实是否 如此却无从找到其他史料加以考证.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 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 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 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 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 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 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 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 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 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达尔文本人认为“他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他 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本人所 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在他的著 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 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 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 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 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 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到处都成为达 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 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我的感想:
看了上面几位科学家的故事,我受益匪浅, 我们要学习他们: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有始 有终、坚持不懈的品质。要想学习他们我们就 要从小事做起,写作业时我要精确的答案,不 懂的题我会想方设法搞清楚,打破沙锅问到底, 做完检查。学习了科学家的故事,我认为我应 该有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好好学习,相信我一 定会做到的!我一定会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什么是科学家?
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 包括自然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 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 以称之为科学家。按照这样的说法,无论是数 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 家和思想家,都应当属于科学家的分类。
科学家的故事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 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 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 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 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 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在考察过程中, 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 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 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当他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 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 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 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 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 于1836年10 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 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 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 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 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 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 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 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 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 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 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 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 “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 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 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 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 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 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 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 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 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 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 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 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 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 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 “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 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