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教案集 新版新人教版20190910352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教案集 新版新人教版20190910352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 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 、长 、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4 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5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5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5篇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5篇物理教案具有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整合学习资源、支持个性化学习和提供评估反馈等多重优势。

它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和参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三)教学准备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

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

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二、进行新课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讨论回答。

(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

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

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按章节排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按章节排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章机械运动 (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第2节运动的描述 (6)第3节运动的快慢 (9)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3)第二章声现象 (26)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6)第2节声音的特性 (30)第3节声的利用 (34)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37)第三章物态变化 (41)第1节温度 (41)第2节熔化和凝固 (44)第3节汽化和液化 (48)第4节升华和凝华 (51)第四章光现象 (55)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55)第2节光的反射 (59)第3节平面镜成像 (62)第4节光的折射 (66)第5节光的色散 (70)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74)第1节透镜 (74)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77)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2)第4节眼睛和眼镜 (85)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9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98)第1节质量 (98)第2节密度 (103)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107)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111)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钟表、手表、停表。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参加过或观看过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田径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

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

请同学们思考: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要用到哪些工具呢?2.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全册教案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设计思想】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

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的第二节,安排在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之后。

声音的特性这节课中包含的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较多,知识密度大。

对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音色与发声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依托于大量丰富有趣的实验。

如何精选和设置这些实验使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而易于接受,是本节课设计的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并以波的形式传播,能说出15℃空气中声速的大小,并能使用这些知识解释诸如“先看到闪电才听到雷声”等相关生活现象。

然而此时学生尚没有机会了解声音本身具有哪些性质,对声音更多地停留在基于生活经验的认识层面上。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将借助贴合学生生活的实验,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重新审视声音,意识到自身认识的缺失,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顺利的掌握声音的特性,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过程】【环节一】:听音乐,创设问题的情境。

复习上节知识,引入新课。

生:思考学案上的旧知,并回答老师提问。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靠什么传播?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音乐轻松进入问题情境;通过复习巩固旧知。

符合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环节二】: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及声音的特点?师:口琴试吹唱乐谱1.2.3.4.5.6.7.i。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人教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物理的研究方法涵盖实验、观察、数学建模和理论推导等,通过不断的实验验证和理论推进,逐步揭示了自然界的奥妙。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优秀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优秀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透镜》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3.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5篇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5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线。

人教版八物理上册教案(精选篇2)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23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声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学会使用刻度尺、频率计等工具进行声音的测量。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声波的传播和反射。

2.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刻度尺、频率计、声源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声音的相关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0分钟)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介绍声波的特性。

2.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声波的传播过程。

3. 讲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如空气、液体和固体等。

三、声音的三个特征(10分钟)1. 音调:讲解音调的定义及其与频率的关系。

2. 响度:讲解响度的定义及其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3. 音色:讲解音色的定义及其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四、声音的测量(5分钟)1. 介绍刻度尺、频率计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实验:使用刻度尺、频率计等工具进行声音的测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三个特征。

2. 强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声音知识的理解。

教案章节:第二章光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学会使用光具座、凸透镜等器材进行光的实验。

教学重点:1. 光的传播和反射。

2. 光的折射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1.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推导。

2.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平面镜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相关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和反射。

【2019最新】八年物理(上)教案

【2019最新】八年物理(上)教案

【2019最新】八年物理(上)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理?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关键:能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透镜、喇叭、烧瓶、玻璃杯等。

教材分析:1、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录像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加解释,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物理。

2、围绕“探索”进行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有关实验、现象等,并小结出物理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1、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科学之旅引入课题,得出: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学生实验:(1)、凸透镜的使用——成像(2)、惯性、过山车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物理是有趣的学生观看第二部分录像——有趣的物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4、利用课本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有用吗?有什么用?你在日常生活用到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得出结论:↘5、物理是有用的学生观看第三部分录像——有用的物理,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念。

6、探就:如何学好物理?讨论小结如下:(1)、注重观察与实验。

(2)、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学生观看第四部分录像——怎样学好物理,利用实例说明。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测评:无,因本节无具体考察内容五、课后活动:我生活中的物理探索板书设计科学之旅(序)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

3、物理是有用的。

4、如何学好物理?(1)、注重观察与实验。

(2)、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二、进行新课[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生丙]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生丁]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生戊]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总结概括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生甲]打击或拨动物体可以产生声音.[生乙]我们发声时没有打击,也没有拨动.[生丙]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师生共同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声音产生的奥秘被我们揭开了谜底,为我们的成功合作鼓掌.[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情绪十分高涨.[想想议议][师]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生甲]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生乙]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生丙]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生丁]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生戊]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生己]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生庚]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师]同学们刚才列举了生活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很好.关于声音的发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生]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师]同学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生甲]声音由发声体传播出去,可能沿直线传播.[生乙]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你的猜想.[生]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师]刚才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生]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师]雷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吗?[生]意见有分歧.有的认为不需要介质,有的认为需要介质.[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演示]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请同学们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生]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直到听不到铃声.[师]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生]随着空气逐渐进入,铃声逐渐加强.[师]启发学生思考,由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真空不能传声.[师]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生]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看录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 wave).[想想议议][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生甲]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生乙]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生丙]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生丁]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投影]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生甲]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生乙]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25 ℃时蒸馏水中的声速为1497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生丙]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想想做做][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值.第一组: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s,再测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t,利用v=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第二组:测出海底的深度s,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测出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时间t,利用v=就可以算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第三组:对着山崖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t,再测出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s,利用v=,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第四组:利用声纳对着墙壁发出超声波,它会自动记录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的时间t,再测出声纳与墙壁之间的距离s,利用v=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第五组:两个同学相距较远的距离s,让其中的一位同学喊话,并记下开始喊话的时刻t1;当另一位同学听到喊声时,也记下听到喊声的时刻t2,则利用v=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师]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祝贺同学们成功的设想,课后若同学们能通过实验测出声速,就更加完美了.[动手动脑学物理]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方法(3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到的铁路线距离s1=1500 km,快车的速度v1=105 km/h,火车从到所用的时间为t1==14.3 h到的航线距离为s2=1200 km,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v2=600 km/h,则喷气式客机从到所用的时间为t2==2 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3=340 m/s,到的距离s3=1000 km,声音传到所用的时间为t3==0.8 h3.能听到两次敲打声.第一次声音是由铁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中的空气传来的.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四、布置作业P16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在作业本上.五、板书设计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2.骨导的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音叉(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生]耳朵.[师]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请同学们观察人耳的结构挂图,想一想生物课上介绍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二、进行新课[人耳的构造][师]出示人耳的构造挂图.[生]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生]耳聋是怎么回事?[师]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生]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又是怎么回事呢?[师]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生]这两种耳聋能够治愈吗?[师]神经性耳聋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生]助听器矫正的是哪种耳聋?[师]当然是非神经性耳聋,同学们,假如我们听不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生]那样的话,我们将失去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们将生活在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师]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听觉,我们每一位健康的人应该关心、帮助残疾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这些人恢复听觉.[想想做做][师]请同学们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边,听音叉的声音.[生]分组操作(两个学生一组,轮换听音叉的声音)[师]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生]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师]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生]听不到了.[师]请同学们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生]分组操作.把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上,能“听到”较弱的声音,把音叉放在牙齿上体验,“听到”的声音较强.[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生]骨能传声.[师]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例如: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执着和刚强的意志,真让我们健康人为之震撼.[科学世界][师]实际中我们如何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呢?[生]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眼睛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师]如果将你的双眼蒙上,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生]结果表明“能”.[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介绍双耳效应.由于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生]老师,我们明白了: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的结果.[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音响设备都是双声道立体声或多声道立体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人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1)空气传导(2)骨传导2.双耳效应四、布置作业1.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2.小论文:助听器的功能3.查阅资料了解双声道立体声.五、板书设计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二、进行新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投影]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生答]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6.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2)超声波清洗污垢.(3)声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6)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们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师]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利用活动课进行交流.[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师]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师]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涉及到,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目录:一、引言二、机械运动三、声现象四、物态变化五、光现象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3.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如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等。

二、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机械运动。

2.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让学生通过实例计算速度。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三、声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教学过程】1. 讲解声音的产生,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声音的传播。

2.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征,让学生通过实例区分和理解。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声音特征的理解。

四、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变化。

2. 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变化。

2. 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过程】1. 讲解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态的变化。

2. 讲解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让学生通过实例区分和理解。

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物态变化的理解。

五、光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2.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和反射。

2.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1. 讲解光的传播,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光的反射。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推荐)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推荐)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附详细知识点解析+教学备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来源:]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难点: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浮力的应用:古希腊的教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比重概念并发现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规律,并写了<<浮体论>>正因如此,才发明了潜水艇和航空母舰..此外,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他说一句名言世”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2.电磁波:科学家发现了“电”和“磁”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于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才应运而生。

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跑得跟光一样快的物质。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有了这一发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并制造出各种航天器。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1.筷子提沙子实验现象:沙子被提起2、纸托水现象:水不流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

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共29份)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品全套教案汇总(含所有课件集)

(共29份)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品全套教案汇总(含所有课件集)

(共29套)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精品教案汇总(含所有课时课件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某个事件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甲、乙两幅图,请不用测量比较甲图中线段AB与CD的长短,比较乙图中中心的两个圆的大小。

请你回答:(1)你实际估测的结果是怎样的?(2)请再实际量一量,看看你有何发现?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长度的测量自主阅读教材P10~1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观察图中的刻度尺,回答问题:在使用刻度尺前,我们应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反映了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决定了它的测量精确程度。

4.观察下图A、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铅笔的长度为4.00cm=0.040__0m。

知识板块二时间的测量自主阅读教材P13~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

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6.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甲表的分度值是1__s,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1__h;乙表的分度值是1__min,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12__h。

归纳总结: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知识板块三误差自主阅读教材P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7.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1.1 参照物的选择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1.2 时间和时刻区分时间和时刻的概念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1.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能够根据运动图像判断物体的速度变化第二章:力的概念及力的计量2.1 力的概念理解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学会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2 力的计量单位掌握牛顿(N)作为力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力的计算2.3 力的合成和分解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学会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三章:重力与摩擦力3.1 重力的概念及计算理解重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及重力方向3.2 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及摩擦力的方向3.3 重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重力和摩擦力现象学会利用重力和摩擦力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第四章:简单机械4.1 杠杆的分类及特点理解杠杆的分类及特点学会判断杠杆的类型4.2 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能够解决简单的杠杆平衡问题4.3 滑轮和斜面的机械优势理解滑轮和斜面的机械优势学会计算滑轮和斜面的机械优势第五章:浮力5.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5.2 浮力的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学会利用浮力解释物体浮沉的原因5.3 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方法能够判断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状态第六章:压强6.1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压强单位6.2 压强的计算及应用能够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学会利用压强解释实际问题6.3 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理解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气压与液体压强现象第七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7.1 固体的性质理解固体的性质及特点学会分析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7.2 液体的性质理解液体的性质及特点学会分析液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7.3 气体的性质理解气体的性质及特点学会分析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第八章:能量与功8.1 能量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能量的概念及其分类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转化8.2 功的概念及计算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能够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功8.3 能量守恒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能量守恒现象第九章:机械能9.1 动能的概念及计算理解动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9.2 势能的概念及计算理解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势能9.3 机械能的守恒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机械能守恒现象第十章: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0.1 能量的转化理解能量的转化及其条件学会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10.2 能量的转移理解能量的转移及其方式学会分析能量的转移过程10.3 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应用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能量转化与转移现象学会利用能量转化与转移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五章、第八章和第十章2.1 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概念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谨慎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刚好间支配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谨慎写好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协助!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人教版1《电功率》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电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其次,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电功率计算;第三,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电功率这一节内容的探究是在学习了电功之后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对电学学问的进一步学习驾驭。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电功率的探究为了解用电器的性能和平安用电、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学问奠定了根底。

电功率学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探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并能进展简洁计算。

.3.能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让学生体会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视察用电器上的铭牌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严密联系。

2、通过试验探究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造就学生敬重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看法。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电功率学问与人们的生活亲密联系,所以正确建立电功率概念,并会用电功率公式进展简洁的分析与计算;正确理解“额定功率”,会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因此这两个学问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同时造就学生的多种实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养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任教班级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看法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必须的探究探究问题的实力。

电功率学问与人们的生活亲密联系,也简单激发学生的爱好。

教学中要留意造就学生对物理的爱好,充分发挥学生试验的作用,迎合他们新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篇)

第1篇教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光的反射现象。

2. 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1.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2. 光的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2. 学生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光的反射现象:当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2.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实验探究1. 实验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白纸、直尺。

2. 实验步骤:(1)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2)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数据。

(3)改变入射角度,重复实验,观察现象。

3.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的反射定律。

四、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练习题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定律。

2. 强调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探究和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定律。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记录、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
(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μ m)、纳米( 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
1dm
= 10-1 m;
1cm=10-2 m;
1mm
=10-3 m;
1μ m= 10-6 m;
1nm
=10-9 m。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 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 1.5m—1.7m 之间,
手掌的宽度大概是 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 1cm。
2、长度的估测
问题 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 5 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
问题 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 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 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 尊称:近代科学之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 小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 律。 三、作业: 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 教学反思:
活动 1:(1 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 P22 的表格中)。
(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
163。小刚的身高
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163 厘米或 1 米 63)
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 1960 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 (二)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教学重点 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
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 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 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 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 ,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 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 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 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 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 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 “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 ,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 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 又从 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物理备课大师 【全免费】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 备课大师 " 全科【 9 门】:免注册,不收费!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 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 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 ,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3、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 当精确度要求高时, 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 [ 尺子、三角板、 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精度高)、螺旋测微器 (精
度高)等 ] 。
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 P21并读出图 2-15 及图 2-17 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