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及其翻译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见,翻译目的论在传记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传记文学 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和历史的传承。为了使目标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原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历史背景、文化差异、语 言表达特点等各个方面,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总结来说,传记文学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正确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我们可以成功地将原作呈现在目标读者面前。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 传记文学的翻译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准确转换,更要文化的传播和历史的传承。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 传记文学翻译的挑战。
四、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翻译目的 论与翻译策略
在实践中,运用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在接受翻译任务前,需要对翻译的目的和目 标受众进行深入了解。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
2、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以便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同时,能够 适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问题。
3、简洁明了:广告翻译应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核心信息,避免冗长和复杂的 表达。在语言上要追求精炼、生动、形象,以便目标读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4、跨文化交流: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跨文化交流的因素。对于不 同文化背景的目标读者,要善于运用文化元素和语言表达方式,以实现广告信 息的有效传播。同时,要注意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确保广告翻译的准确性和 恰当性。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技巧的应用同样重要。词汇选择是翻译中一个关键的技 巧。对于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词汇,译者需要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 应的表达,以便目标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作的含义。此外,语法的运用和修辞 手法的处理也是传记文学翻译中需要注意的技巧。译者的修辞手法应该尽可能 贴切地传达原作者的情感和意图,使目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
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是指法国翻译学家安东尼·弗米尔(Antoine Berman)在其著作《翻译与文化》中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该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认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效果。
以下是对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的内容丰富化,并附带一些中英文对照的例句。
1. 翻译目的的多样性:弗米尔指出,翻译目的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文学传播、文化传承、知识扩散等等。
翻译目的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 他们的翻译目的是为了推广中国文学作品到国际读者中。
- Their translation purpose is to promote Chinese literary works to international readers.2. 翻译目的与文化差异:弗米尔认为,翻译目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所差异,翻译者需要根据目的调整翻译策略,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文化的需求。
- 在翻译中国古诗时,她的目的是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 Her purpose in translating Chinese ancient poems is to help Western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3. 翻译目的与读者需求:弗米尔认为,翻译目的应该与读者的需求相一致,翻译者需要根据读者的背景和期望来调整翻译策略,以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接受度。
- 翻译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年轻读者更容易理解这本小说。
- The translator's purpose is to make it easier for young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is novel.4. 翻译目的与文本特点:弗米尔认为,不同的翻译目的会对文本的特点产生影响,翻译者需要根据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以保持原文的特色和风格。
- 他的翻译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幽默感。
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
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简介翻译目的论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和受众需求来进行翻译决策的一种理论体系。
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是指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及其重要性。
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1.以受众为导向: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受众需求为中心进行翻译决策。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受众的语言背景、文化背景、专业知识水平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符合受众的理解习惯。
2.掌握不同类型翻译的特点:翻译目的论认为不同类型的翻译有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
翻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翻译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例如在文学翻译中注重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情感色彩,而在科技翻译中则更注重准确和专业性。
3.综合考虑语言风格与文化因素:翻译目的论认为语言风格和文化因素对翻译结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翻译者应该根据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选择相应的翻译方式,以确保翻译结果既符合受众的口味,又能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4.着重信息传递和功能实现: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功能的实现。
翻译者应该注重保持原文的信息量和功能,并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
5.灵活运用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鼓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翻译者可以选择直译、意译、加注释等不同的翻译方法来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翻译目的论的应用重要性1.提高翻译质量: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目的和受众需求,从而更准确地翻译出符合受众期望的译文。
2.调整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可以帮助翻译者灵活选择和调整翻译策略,以适应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翻译任务。
3.促进跨文化交流: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4.提升翻译效率:翻译目的论的应用原理可以帮助翻译者快速准确地理解原文意义,从而提升翻译效率。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目的论是一种研究翻译目的和目标的理论框架,它在中文翻译中的运
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翻译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要考虑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需求,因此在中文翻译中,首先需要确定翻译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是为了让中
国读者理解原文内容,还是为了使译文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习惯和口味。
2.考虑读者群体:目的论强调译文要适应目标读者的语言、文化和背景,因此在中文翻译中,需要考虑译文的接受者是谁,他们对原文的认知
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对一些文化背景进行解释等。
3.翻译策略选择:目的论认为不同的翻译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在中文翻译中,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增译、删译等。
4.进行文本评估:目的论认为翻译需要对译文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
了预期的目标。
在中文翻译中,可以通过与原文进行对比、借助其他翻译
专家的评价等方式来评估译文的质量。
综上所述,目的论在中文翻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确定翻译目的,考
虑读者群体,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文本评估等方面,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
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目标。
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
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
一、目的论的内容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 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 ans V ermee 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并不仅仅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
因此,他在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
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
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
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
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
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的目的决定达到的预期目标的策略。
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概述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并由其学生克里斯蒂娜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首要原则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翻译的方法与策略必须服务于翻译的目的。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进行浅析,并探讨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同时,本文还将对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该理论主张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为核心,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文的预期功能。
翻译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翻译理论的束缚,提出了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有目的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翻译的目的可能因文本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商业推广等。
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交际功能。
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翻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推动知识传播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并深入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在商务翻译、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等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由德国功能学派学者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传递信息、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商业交易等。
在翻译目的论中,“目的法则”(Skopos Rule)处于核心地位,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此外,还有“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在目标语文化和交际环境中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忠实性法则则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二、翻译目的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商务翻译涉及合同、商务信函、产品说明书等多种文本类型,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达成交易。
在商务翻译中,翻译目的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术语的准确翻译商务领域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准确翻译这些术语对于传达准确的商务信息至关重要。
翻译目的决定了术语翻译的方法。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读者快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术语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如果是为了保持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则可能需要采用直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以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文化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商务文化方面存在差异。
浅谈翻译目的论
浅谈翻译目的论一、本文概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活动应基于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其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接着分析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并探讨其优缺点。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翻译目的论在文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翻译实践中的实际运用,以期对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语境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意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旨在为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翻译目的论的平台。
本文也将对翻译目的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对翻译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由其后的学者如诺德(Nord)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换句话说,翻译并非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这包括译文的交际目的、使用目的以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
因此,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了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原文的信息,那么译者可能会采用直译的策略;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那么译者可能会采用意译或解释性翻译的策略。
翻译目的论还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即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应该具有与原文在原语言文化环境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是一种研究翻译目的的方法论。
它旨在探讨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翻译目的论方法:
1. 功能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功能和目标,即为了达到某种实际的、实用的目的而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注重翻译的实用性,包括满足读者需求、传递信息和实现交际目的等。
2. 文化翻译目的论:着重考虑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翻译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手段,通过翻译来传播文化,让读者能够理解和体验源语言文化。
3. 语用翻译目的论:关注翻译的语用功效,即翻译的言外之意、言外之事和与读者所期望的效果相符合。
这种方法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和读者的推理能力,追求翻译的适应度和等同效应。
4. 读者导向翻译目的论:注重翻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翻译的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翻译文本。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的方法可以从翻译的功能、文化、语用和读者导向等角度来考虑翻译的目的和意图。
不同的方法将对翻译过程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翻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指导翻译工作。
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浅析翻译目的论,这是一种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为核心,而非仅仅追求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的背景、主要观点、实践应用以及挑战与前景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翻译目的论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探讨,本文旨在揭示翻译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翻译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也期望能为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活动应以翻译的目的为导向,而非简单地追求原文与译文的对应。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其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等或等值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可能因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读者需求而异。
例如,在文学翻译中,可能更注重传达原文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验;在商务翻译中,可能更侧重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商务目标的达成;而在科技翻译中,可能更强调术语的精确性和科技信息的传递。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翻译目的论还强调了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翻译理论往往将译者视为原文的忠实仆从,而翻译目的论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需求,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
这种观点有助于打破翻译中的僵化和刻板,使翻译更加灵活多样,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是以翻译的目的为导向,强调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读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翻译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在于翻译活动应始终以翻译目的为导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1. 引言1.1 翻译目的论的概念翻译目的论是翻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解释翻译活动的目的和原因。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文的意义和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对原文进行语言转换。
在进行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时,翻译目的论尤为重要,因为政治类文本涉及敏感的政治议题,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翻译人员需要考虑读者和文化背景,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在政治类文本翻译中,翻译目的论提供了一个指导原则,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避免对原文进行歪曲或误解。
翻译目的论在政治类文本的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更需要遵循翻译目的论的原则,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 政治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政治类文本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政治类文本涉及国家间的政治、外交、经济等重要议题,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增进国际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政治类文本翻译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塑造。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更需要高度专业和精准。
一个不当的翻译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引发国际纷争,损害国家利益。
政治类文本的翻译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翻译,不同国家之间可以更好地沟通、协商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政治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人员在进行政治类文本翻译时必须具备高度敏感性和责任感,确保原文意思得以准确传达,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政治类文本的独特性政治类文本具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类文本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因为政治决策往往关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政治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持原文的严谨性和专业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翻译目的论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 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丁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 ”、“目的(purpose) ”、“意图(intention) ”和“功能(function) ”等词。
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丁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 、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 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criticism) ,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进步,翻译实践日益频繁,翻译理论也日臻完善。
在众多翻译理论中,翻译目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浅析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并探讨这些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概述,明确翻译的三原则及其内涵。
随后,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案例,分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展示其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
本文还将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对不同翻译类型和翻译场景中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加深对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解,提高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翻译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三原则解析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提出了三大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确保了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它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主要方式,即结果决定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这意味着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和功能。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即译文应该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这一原则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使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忠实性原则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联系,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的信息、意图和风格。
翻译理论名词解释
翻译理论名词解释翻译理论是指对翻译过程和翻译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领域。
翻译理论的研究涉及翻译的原则、方法、技能以及对翻译现象和过程的准确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对几个常见翻译理论名词的解释:1.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的目的可以是与原文意义等效,也可以是达到接受目标语读者的特定需求和期望。
翻译目的论关注译文的功能和使用情境,并根据具体目的确定翻译策略,强调翻译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2. 等同译法(Equivalent Effect)等同译法认为翻译要在保持与源语言文本等效的前提下传达译文的意义。
翻译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观点、感情和风格,使译文读者能够与源语言的读者有类似的阅读体验。
3. 文化转移(Cultural Transfer)文化转移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移。
翻译过程中,源语言中的文化元素需要转移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中,以保持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
翻译者需要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
4. 直译与意译(Literal Translation vs. Free Translation)直译强调以原文字面意义为依据进行翻译,注重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义的传达。
意译则更加注重把握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弹性地运用目标语的表达方式。
在实际翻译中,直译和意译往往是结合使用的,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文本和翻译目标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5.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该追求与源语文本相同的效果和反应,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语义层面的等效翻译。
翻译的目标是在目标语的文化和语境中呈现出与源语文本相似的意义和效果。
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方法。
翻译理论的研究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以及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翻译目的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综述,以期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就在翻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实践应用以及存在的争议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规律,还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推动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
本文也将对翻译目的论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等背景下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未来的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即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应基于翻译的目的。
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功能主义语言学和交际理论,同时深受行为理论的影响。
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核心在于语言在交际中的功能。
翻译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实现交际功能。
因此,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应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非简单地追求原文与译文的对等。
交际理论则强调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目的在于确保信息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有效传递。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应根据特定的交际需求和目标语读者的期待来进行,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行为理论也对翻译目的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有意图的。
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同样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应服务于翻译的目的,以实现特定的交际效果。
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功能主义语言学、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
翻译目的论综述
翻译目的论综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选择要保留或改变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
本文将介绍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基本原则和主要观点,并探讨其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一、翻译目的论的发展翻译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方式和目的是由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语篇只是作为翻译的一个因素,而翻译的目的是决定其他所有问题的关键。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1、目的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翻译的目的来确定如何选择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元素,以及如何保留或改变原文的文化和语言元素。
2、连贯性原则:翻译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范,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来调整译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
3、忠诚原则: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同时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
但是,忠诚原则并不是要求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翻译目的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在各种类型的翻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翻译的目的通常是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因此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使双方感到舒适和尊重,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文学翻译中,虽然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非常重要,但也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审美和文化背景,以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在科技、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的翻译中,由于原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翻译的目的应该是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名词解释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名词解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翻译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翻译的目的与目标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翻译学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即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翻译学家Hans J. Vermeer于1970年提出的,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效果。
本文将对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名词解释进行阐述。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式。
在目的论中,重点是关注翻译的目的。
翻译的目的可以使译文的功能性,也可以是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
这种理论观点强调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工具,必须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并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语言之间传递信息。
在目的论中,翻译的目标和目标群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翻译的目标可能是理解和解释原文,也可能是传达特定的感情或意图。
目标群体则决定了翻译的风格和口吻。
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目标群体可能是广大读者,那么译者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传达原文的情感和美感;而在专业领域的翻译中,目标群体可能是专业人士,需要精确和准确的术语和表达。
目的论也关注翻译的实践过程和策略。
在目的论中,翻译过程应该是有意识和目标导向的。
译者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原文,同时考虑翻译的目的和目标群体,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这种策略可能是直译、意译、变通等。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译者还可以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以满足翻译的目的和需求。
此外,目的论也强调翻译的效果和评估。
翻译的效果应该能够满足翻译的目的和目标群体的需求。
因此,评估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译者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目的论在翻译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方法和理论框架,使翻译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和行业的需求。
通过关注翻译的目的和目标群体,翻译可以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意图,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目的论也提醒译者注意自身的翻译实践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翻译质量。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
翻译目的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她在1971年发表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度》中第一次提出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
提出不同文本的翻译原则和评价标准,为翻译目的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度研究,为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斯从新的视角对该理论进行阐释,他认为翻译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翻译也具有目的性。
他还指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行为。
而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目的。
”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
翻译目的论是费米尔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提出的。
他强调翻译目的论包括三大原则,即目的性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目的性原则是核心原则,指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行为的整个过程,翻译目的也就是翻译要求,包括译文接收者的使用目的、时间、地点、情形、交际媒介及译文应有的功能等。
(1)连贯性原则是指语内连贯,在连贯性指导下帮助譯者选择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连贯。
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有实际意义,译文接受者必须能读懂译文。
忠实性原则是指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了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译文和原文之间要有语际连贯。
在此原则中,忠实的程度和形式
是由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所决定的,也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可以随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上述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者又服从于目的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概念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
目的论即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法则、连贯性原则、忠实原则
一、目的法则
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该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它预期的功能为标准,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再以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及其功能为标准,而是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所要实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目的性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
二、连贯性原则
译文必须语内连贯,换言之,译文必须对于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
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
三、忠实原则
在目的论中,忠实性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忠实的程度与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的目的。
诺德认为,“在能够达到译文预期功能的情况下,译者应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特色上的一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目的论卞正东(江南大学外语系, 江苏无锡214063)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
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从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目的论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
从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研究;交际翻译一、引言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
[1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
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
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
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的明示推理过程。
[2 ]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
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极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
对于这种情况,继费米尔(H. J . Vermeer) 之后,以莱斯(K. Reiss) 、诺德(C. Nord) 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
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
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
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二、分类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可从两大方面加以考察,即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
1. 作者的目的原作者目的性也称意图性,它是一种“态度”,是语篇作者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接应性,并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诸如讽刺、逗乐、劝导、介绍某个操作的过程等。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应该充分领悟原作者的意图。
只有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翻译选择。
掌握原作目的性对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重要。
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逻辑连贯。
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语言常规,以至出现局部的不合逻辑、信息冗余、模棱两可等现象,同常规的语言产生鲜明对照。
这些语言变异情况往往是作者意图的一部分,译者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它们进行编辑,使之“简洁明了”,“逻辑连贯”,就会造成原作意图的扭曲和变形。
例如,在雪莱《西风颂》中的“. .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 I bleed !. . . ”王佐良先生译为“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对遍体两字的使用值得商榷,因为不只是身体在流血,心里也在流血。
据此,译成“血流”两字足矣,译为“血流遍体”反有画蛇添足之嫌。
究其原因恐怕是考虑到整节的韵式,其实是因形害意。
这里“bleed”实为虚指,江枫先生将其译为“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译语的模糊性使原句的隐含意义得以保留。
[3 ] 又如: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 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当然,“穿裤子的家伙”可联想到男人,但译文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之处,表现出原文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表现不出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
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自然也无从表现。
因此原文隐晦,译文也还它隐晦。
所以说上述原译文译得好,属老到、传神的译文。
[4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性,合理地接受它。
如果理解中产生隔阂,应努力打破这种隔阂,这是忠实原文的一个重要标志。
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及写作技巧。
如果原作的意图性不能保留,那么,译作就是不忠实的,而且是不可接受的。
语言不仅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淫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
原文若是散发着阵阵幽香的灿烂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
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
[5 ] 英国当代作家HectorHugh Munro 的短篇小说Mrs. Packletide’s Tiger 中的贵夫人Mrs. Packletide 精神空乏,出于对Loona Bimberton 的妒忌,不远万里,去印度狩猎老虎,结果英国各大报的头版都刊登了她与自己射死的老虎的合影,风头出尽。
后来,其雇来的女伴Mebbin 以她射死诱猎物山羊,而吓死那只垂死老虎的丑闻为资本,巧妙地讹诈了女主人而获得不义之财———一幢周末别墅。
对此别墅的描写,作者有一段读似寻常闲笔其实发噱逗人的文字:Louisa Mebbin’s pretty weekend cottage , gay in summer time with its garden borders of tiger- lilies , is the wonder and admiration of her friends.令人叫绝的是tiger lilies 一词。
成功的影射,妙趣横溢。
它暗示读者:别墅主人“敲竹杠”得来的这幢别墅与“虎”有关!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对tiger lily 的释义是: a type of tall lily with black spotted orange flowers.《新英汉词典》将lily 释义为:百合属植物。
也许是根据上述译文,我们读到的译文只“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Mebbin 小姐的漂亮周末别墅,是使她的朋友们惊奇和羡慕的地方。
花园四周长着红百合,夏季就更招人喜欢。
原文中的tiger 渴望“直译”,因此它万万不能从译文读者的视线中消失。
试译:路易莎? 梅宾小姐的漂亮的周末别墅,夏季时节花园四周的虎皮百合色彩艳丽,令她的友人惊叹不已。
动机和意图往往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心理基础。
要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性,就不能忽视作者赖以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不仅要使语言达意,而且要使语言产生移情的效果。
[6 ] 例如: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中收录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的畅销小说《旅馆》的节选《讹诈》,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Well now , there’s no call for being hasty. ”The incongruous falsetto voice took on a musing note. “What’s done been done. Rushing any place ain’t gonna bring back the kid nor its mother neither. Besides , what they’d do to you across at the headquarters , Duke , you wouldn’t like. No , sir , you wouldn’t like it all . ”梅仁毅等编写的本册教师用书上译为:“嗨,不要仓促行事。
”他的不协调的假嗓子带上了一种若有所思的声调。
“事情过去就过去了。
到处乱跑并不能使已死去的孩子和母亲复生。
再说,警察局那边对你的处理,你是不会喜欢的。
是的,先生,你是不会喜欢的。
”原文描写一位素质低下、贪婪狡诈的私人侦探绞尽脑汁向开车肇事后逃跑的公爵夫人敲诈勒索,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
这位侦探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在交谈中使用不规范的口语,以此拉大和公爵夫人的距离。
但参考译文却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未注意到书面语与口语,尤其与不规范口语之间的差别。
有的词语译得过于文雅, 如:“仓促行事”、“母亲”、“复生”、“处理”等,既不符合原文的语体,也不符合该侦探说话的口吻。
建议改译为:“嗨,急着去警察局有什么用?”他用极不协调的假嗓子若有所思地说道。
“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你去哪儿都不能使死去的娃和他妈活过来。
再说,警察局那帮人会怎么收拾你,公爵夫人,你是不会喜欢的。
不会的,你肯定不会。
”[7 ]这种语体混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译者对原文交际者的角色类型和地位特征未加以细致分析,未能真正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而导致的。
只要加强训练,积累经验,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译文应较好传达说话者或写作者的目的,即要考虑交际意图。
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曾根据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信息型(informative) 和诱导型(vocative) 。
他主张对于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表达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等采取语义翻译,即力求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文学方法、结构形式等;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如技术资料、年报、广告、通知、旅游手册等应采取交际译法,即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格式、方法、措辞等方面力求符合该文体在译入语中的惯例。
[8 ]至于语义翻译,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这首诗,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作者意图最不明了的一首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对于这种原作意图不明,从而有多种解读可能的作品,译者应采用语义翻译原则,将这种表达型的文学作品较为忠实地加以传达。
张隆溪先生曾提供过一份基本采用直译手法的译文:The patterned lute , for no reason , ha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 each fret , recalls the prime years.Zhuangzi in his morning dream was puzzled by thebutterfly ;Emperor Wang entrusted to the cuckoo his springpassion ;Over the vast sea the moon shines , pearls are shedding tears ;On Blue Fields the sun warms , a smoke rises fromthe jade.This mood might have been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But even then , it was already vague and lost . [9 ]信息传递环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