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前赤壁赋》word练习题
(整理版)《前赤壁赋》练习
《前赤壁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是〔〕A.苏辙答案:B解析:此题属于记忆内容,没有难度。
2、散文《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是〔〕——喜——悲——悲——乐——悲——喜——悲——悲答案:C解析: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
乐——悲——喜。
乐〔假乐〕——悲〔真悲〕——喜〔思想解脱后真喜〕。
3、《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其最明显的形式特征是〔〕A.主客对话C.笔带锋芒答案:A解析:本文是一篇文赋,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客对话的形式。
4、《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A.主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主客对现实生活的失望答案:D解析:本文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5、《前赤壁赋》中主、客经过相互辩驳,最后归于〔〕A.怒而怨答案:C解析:文章最后,积极思想战胜消极思想,“客〞喜而笑。
6、苏轼《前赤壁赋》在说明事物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哲理时,据以理论的自然景物是〔〕A.江水、明月、清风B.清风、明月C.江水、明月D.江水、清风答案:A解析:文章描写了江水、明月、清风,借以说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
7.以下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糜鹿。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泣〞这里用作使动词,使……哭泣。
参见教材P86注释30。
8.贯穿《前赤壁赋》全文线索的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8二、多项选择题1、《前赤壁赋》所表达的文赋的特点有〔〕A.主客问答,抑客伸主B.语句骈俪,对仗工整C.骈散相间,灵活自然D.句句押韵,一韵到底E.用韵自由,时疏时密答案:ACE解析:本文表达的文赋的特点有: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骈散相间,灵活自然;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选项BD明显错误。
2、以下关于《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正确的说法是〔〕答案:ABC解析:本文表达的文赋的特点有: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骈散相间,灵活自然;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前赤壁赋语段练习答案word版本
前赤壁赋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语段练习(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题。
(21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2分)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侣鱼虾而友麋鹿D、哀吾生之须臾3、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2分)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5、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赤壁赋》课后练习
高一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一、实词归类(一)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二)词类活用(写出活用类型及解释)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侣鱼虾而友麋鹿5、下江陵,顺流而东也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三)其它重要实词(解释加横线词)1、七月既望2、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3、正襟危坐4、方其破荆州5、固一世之雄也6、客亦知夫水与月乎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8、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9、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二、重要虚词(指出意义和用法)(一)之1、纵一苇之所如2、凌万顷之茫然3、扣舷而歌之4、倚歌而和之5、哀吾生之须臾6、苟非吾之所有(二)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托遗响于悲风(三)其1、而不知其所止2、其声呜呜然3、何为其然也4、方其破荆州(四)而1、扣舷而歌之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侣鱼虾而友糜鹿4、耳得之而为声5、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三、特殊句式(判断类型并翻译)1、何为其然也()2、而今安在哉()3、而又何羡乎()4、凌万顷之茫然()5、客有吹洞箫者()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舞幽壑hè之潜蛟jiāo,泣孤舟之嫠lí妇。
2、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3、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céng不能一瞬shùn;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赤壁赋》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2. 《赤壁赋》中,苏轼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答案:C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比喻人生短暂的句子是什么?A. 人生如梦B. 人生若只如初见C. 人生自古谁无死D. 人生得意须尽欢答案:A4. 《赤壁赋》中,苏轼描述了哪种自然景象?A. 雪景B. 月夜C. 雨景D. 山景答案:B5.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答案:逝者如斯夫2. 在《赤壁赋》中,苏轼提到的“ ”是指赤壁之战的地点。
答案:赤壁3.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形容月亮的明亮。
答案:皎皎空中孤月轮4.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了“ ”,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
答案:周郎5.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比喻人生如梦。
答案:人生如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述。
答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壮烈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答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和对月亮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用“逝者如斯夫”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如梦”来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注意事项:1. 请考生仔细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 答题时请保持字迹清晰,避免涂改。
3.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4. 请按照题目要求,不要遗漏任何题目。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前赤壁赋答案
《前赤壁赋》练习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七月既望.阴历每月十五2、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3、纵.一苇之所如任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6、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7、羽化..而登仙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升8、望美人..兮天一方指所思慕的人,是圣主或美好理想的象征9、倚.歌而和.之循、依,10、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11、正襟危坐..端坐12、山川相缪.缭,盘绕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破, 攻占1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 长矛15、固.一世之雄也的确,确实16、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17、驾一叶之扁.舟小18、知不可乎骤得..多得,即多有所得19、托遗响..于悲风 余音,指箫声 20、而卒.莫消长也 终于,终究 21、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竟然 2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用 23、杯盘狼藉.. 凌乱 24、肴核既尽.吃完 25、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一起 二、一词多义:如: 纵一苇之所如. (往) 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弃,引申为脱离)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像)托遗.响于悲风 (遗留,剩下) 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的样子)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于,在)月出于.东山之上 (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吗)此非孟德之用于.周郎者乎 (被) 然: 何为其然.也(这样)苏子愀然. (…的样子)三、指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现象,并解释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啜泣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3、顺流而东也东:名作动,向东流4、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意动,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5、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名)作动四、辨别下列句式的特点,将编号填写在括号中A、判断句B、被动句C、省略句D、介宾短语后置句E、宾语前置句F、定语后置句1、月出于东山之上( D )2、客有吹洞萧者( F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4、而今安在哉( E )5、固一世之雄也( A )6、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C )五、以下四句句子,不是倒装句的是( C )A. 客有吹洞箫者B. 而今安在哉C.驾一叶扁舟D. 托遗响于悲风六、翻译下列句子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2、舞幽阖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4、知不可乎骤行,托遗响于悲风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七、文学常识1、本文的作者是北宋(朝代)大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赤壁赋》的内容,苏轼在文中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2. 下列哪一项不是《赤壁赋》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的背景?A.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B. 刘备联合孙权抵抗C. 曹操在赤壁大败D. 曹操在赤壁大胜3.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如何表达对赤壁之战的感慨的?A. 以诗歌形式B. 以散文形式C. 以戏剧形式D. 以小说形式4. 文中提到的“对海而唱”是指什么?A. 面对大海唱歌B. 面对赤壁唱歌C. 面对长江唱歌D. 面对敌人唱歌5. 《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 文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深刻感慨。
8.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________”,用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9. 文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苏轼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10. 《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来比喻英雄人物的消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和感慨。
1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如果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那么距今有多少年?14. 假设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的规模是10万人,那么如果按照古代战争的伤亡比例,大约有多少人会伤亡?五、论述题(15分)15. 论述《赤壁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
六、翻译题(5分)16. 将《赤壁赋》中的一段经典文字翻译成英文,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A.桂棹.(zhào)和.诗(hè)徘徊.(huí)船舷.(xuán)B.嫠.妇(lí) 扁.舟(biǎn)水波.(bō) 山川相缪.(móu)C.壬戌..(yǎo tiáo)..(rén xū)窈窕愀.然(qiū)冯.虚御风(pínɡ)D.舳舻..(fū yóu)..(zhóu lú) 蜉蝣酾.酒(lí) 无尽藏.(cánɡ)解析D项舳zhú,蜉fú,酾shī,藏zànɡ;A项徊huái,舷xián;B项扁piān,缪liáo;C项窕tiǎo,愀qiǎo。
答案 D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A.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②举匏樽以相属.C.①扣舷而歌.之②倚歌.而和之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解析“属”通“嘱”,劝人饮酒。
A项两个“望”分别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望见”。
C项两个“歌”分别是“歌唱”“歌曲”。
D项两个“虚”分别是“太空”“月缺”。
答案 B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寄蜉蝣于.天地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①②中的“于”均为介词“在”。
③中的“夫”有指代作用,“那”。
④中的“夫”是语气助词。
答案 A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④不同,③和②相同解析①下:名词活用为动词,攻下。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姓名:班级:分数:基础知识(74分)注音(14分)窈窕( )冯( )虚桂棹()酾()酒属()客嫠( )妇愀( )然横槊( ) 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 )舟(二)解释加点字(18分)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横槊赋诗词类活用(11分)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18分)⑴.之(6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4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4分)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⑷.而(4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五)重要句式(13分)1。
何为其然也 2。
而今安在哉 3。
客有吹洞箫者4。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 8、凌万顷之茫然 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而又何羡乎 11。
固一世之雄也 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4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壬(rén)戌窈窕(tiǎo) 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
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
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D。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及答案
苏轼《前赤壁赋》知识归纳 练习 (答案)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2、举酒属.客:劝请,邀 3、纵.一苇之所如.:任;到,往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江面浮动的月光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 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细丝 9、舞幽壑..之潜蛟:深谷 10、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11、苏子愀然..:忧愁的样子 12、正襟危.坐:端正。
正一正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13、山川相缪.:缭、盘绕 14、方.其破荆州:当 15、舳舻..千里:船尾和船头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16、酾酒..临江:斟酒 17、横槊.赋诗:兵器 长矛 18、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9、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相互劝饮 20、逝者如斯.:这里指水 21、盈虚..者如彼.:满;缺;这里指月亮22、卒.莫消长也:到底,最终;消减和增长..2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24、虽.一毫而莫取:即使也:这;“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2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27、洗盏更酌:更换酒杯(或再次饮酒)..尽:菜肴和果品;已经28、肴核既...29、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
也写作“狼藉"。
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30、相与枕籍....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缠绕三、指出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凌万顷之茫然茫茫的样子。
(指江水)四、一词多义1、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取独(4)扣舷而歌之助词,调节音节(5)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6)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往,到……去2、属(1)举匏樽以相属劝请,邀(2)亡国乱君相属连接(3)屈平属草稿未定缀缉,撰著,写作(4)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请托,嘱咐(5)若属皆且为所虏类,等辈(6)属岁旱时副词,恰好,适值3、望(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远处看(3)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盼望,希望(4)德高望重名望,声望(5)望风察看,观察4、危(1)正襟危坐端正(2)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认为……危险(意动用法)(3)周以缭垣,约以危栏高五、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落泪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进兵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4、况吾与子渔樵..5、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为友6、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发白,亮7、肴核既尽.副词用作动词,用尽,吃完六、在横线上写出所给例句属于哪种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1)凌万顷之茫然(2)客有吹洞萧者2、介词短语(状语)后置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4)不绝如缕3、宾语前置句(1)何为其然也(2)而今安在哉4、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七、写出下面词语的含义少焉:一会儿。
《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 ?文学常识(0.5 4=2)苏轼与苏洵、苏澈合成“三苏”,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
字音(0.5 47=13.5) 1.壬戌 2.举酒属客 3.窈窕 4.斗牛之间 5.冯虚御风 6.扣舷 7.余音袅袅 8.倚歌 9.幽壑 10.1由妇 11愀然 12.相缪 13.舳由舻 14.旌由旗 15酾酒 16.横槊 17.渔樵 18.江渚19.麋鹿20.匏樽 21.蜉蝣22. 一粟 23须臾24.肴核25枕藉三?通假字( 143=3)1.举酒属客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3.山川相缪通“缭”盘绕四?虚词(149=佃) 而(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修饰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修饰之(1)纵一苇之所如到 (3)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 (5)苟非吾之所有的(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于(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转折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转折(4)侣鱼虾而友麋鹿并列(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转折(2)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 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标志被动句标志状语后置句标志 (2)凌万顷之茫然的(4)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 (6)耳得之而为声的 (8)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在”状语后置句标志“从”在”五?古今异义(1 X4=4)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星宿名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4.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思慕的人君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六?词类活用(1.5)9=13.5)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3.不知东方之既白变白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 5.5.扣舷而歌之唱歌 6.顺流而东也东进七?重点实词(1X23=23) 1.七月既望过了 2.纵一苇之所如任;小船3.凌万顷之茫然越过4.八?特殊句式(1 X9=9)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3.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4.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 5. 6.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8.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9■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九?翻译(13)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语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壬.(r?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身体斜着坐)..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
《前赤壁赋》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
《前赤壁赋》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有课内知识检测,考题链接,课外拓展分别是《苏轼信佛》,《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文,有《前赤壁赋》的22题情景默写以及优秀高考作文《独上高楼》的仿写练习,课外拓展的三篇古诗文均有译文)一、课内知识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
①纵.一苇之所如.()②七月既望..()③而卒.莫消长也()④固.一世之雄也()⑤举酒属.客()⑥知不可乎骤得..()⑦倚.歌而和之()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⑨方其破荆州()⑩侣.鱼虾而友.麋鹿()⑾遗.世独立()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虚词。
①羽化而.登仙()②正襟危坐而.问之()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⑤耳得之而.为声()⑥凌万顷之.茫然()⑦扣舷而歌之.()⑧哀吾生之.须臾()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⑤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填空①苏轼,字_,号_。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_派词人代表。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②.苏轼与他的父亲__、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③苏轼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 _词风,同杰出词人并称为“”。
在诗歌上,与并称“”。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_并称“宋四家"。
④《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困难之时----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__”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时,写了著名的“二赋一词”,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
⑤《前赤壁赋》的体裁是:。
第1段重点写,同时景中寓情,作者心情是。
从第②段开始,作者心情发生改变,由而。
第③第④两段采用的形式,写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
(word版)高中语文《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筑基达1.指出以下文句的修辞手法。
〔1)明月之,歌窈窕之章。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余音,不如。
〔〕提示:本考修辞方法的把握,度不大。
答案:〔1〕互文〔2〕偶〔3〕比2.文学常填空。
〔1037~1101〕,北宋文学家、画家。
字,一字和仲,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宋仁宗嘉祐二年士。
他与其父、其弟,并称“三〞。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袖,多才多,、、文、、画都是一代大。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坡集??坡府?。
提示:文学常靠。
答案:子瞻坡居士洵3.“之〞字的意和用法,分正确的—是〔〕①此非曹孟德之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固一世之雄也④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⑤一叶之扁舟⑥渺海之一粟⑦哀吾生之臾⑧羡江之无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提示:①③④⑥中的“之〞是构助,“的〞;②⑦⑧中的“之〞用在主之,不;⑤助,舒气,不。
答案:C4.解以下加点的。
〔1〕七月既望.〔〕〔2〕空明兮泝.流光〔〕〔3〕渺渺兮予〔〕〔4〕斗牛之〔〕....〔5〕倚歌而和.〔〕〔6〕山川相.〔〕〔7〕酒江〔〕〔8〕正襟危坐〔〕..提示:本帮助累的意。
答案:〔1〕阴每月十五日〔2〕逆流而上〔3〕悠的子〔4〕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5〕同声相,唱和〔6〕,〔7〕斟酒〔8〕身体斜着坐5.指出以下的活用象。
〔1〕西望夏口,望武昌。
..〔2〕而友麋鹿。
..〔3〕正襟危坐。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5〕方其破州,下江陵,流而.也。
提示:〔1〕“西〞“〞是“向西〞“向〞之意,名作;〔2〕“〞“友〞是“以⋯⋯友〞,意用法;〔3〕形容用作,整理的意思;〔4〕“舞〞,使⋯⋯舞,使用法;第1页共5页〔5〕“东〞,向东流,名作动。
参考答案:〔1〕名作状〔2〕意动用法〔3〕形容词用作动词〔4〕使动用法〔5〕名作动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苏轼《前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壬 ( r?n ) 戌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属 zhǔ 酾 shī 枕藉 ji è ) )
A.壬戌( xū) 属( shǔ)客 冯( píng)虚御风
B.泝( sù)流水 嫠( l ì)妇
相缪( li áo)
C.酾( l ì)酒 横槊( shu?) 扁( pi ān)舟
D.狼籍( j í) 枕藉( j í)
第 1页共 3页
苏轼《前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
A.窈窕(yǎo tiǎo) 冯(pí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ū)然
C.横槊 ( shu ?)
江渚(zhǔ)
桂棹(zhào) 酾(shī)酒 蜉蝣(fú y?u)
D.无尽藏(zàng)
枕藉(ji a)
无尽藏( zàng)
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C )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音h a,同声相应,唱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倚:循、依。 )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属(通“嘱” ,指劝人饮酒)
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危(端正)
固(本来)
须臾(片刻)
骤得(多得)
曾(竟)一瞬(一眨眼)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6【同步练习】《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愀然chǒu蜉蝣fú山川相缪liáoB.徘徊hái枕藉jiè幽壑hè冯虚御风pínɡC.嫠妇lí桂棹nào匏樽páo酾酒临江shīD.肴核yáo扁舟biǎn糜鹿mí横槊赋诗shuò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到……去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5)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6《前赤壁赋》同步练习
《前赤壁赋》同步练习一、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rén xū)举酒属客(shǔ)窈窕(yǎo tiāo)旌旗蔽空(jīnɡ)B、桂棹(zhào) 冯虚御风(pínɡ)嫠妇(lí) 横槊赋诗(shuò)C、渺渺(miáo) 倚歌而和(hè)扁舟(biān)用之不竭(jié)D、枕藉(jiè) 酾酒临江(shī)渔樵(jiāo)山川相缪(liáo)二、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①凌万顷之茫然②击空明兮溯流光③倚歌而和之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A、①凌驾②逆流而上③靠着④细丝B、①越过②顺水而下③靠着④一条C、①越过②逆流而上③循④细丝D、①凌驾②逆流而上③循④一条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②始适还家门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②举匏樽以相属C、①扣舷而歌之②倚歌而和之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四、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五、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而今安在哉④客有吹洞箫者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①⑥/②⑤/③/④/⑦B、①/②③/⑤⑥/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⑤/③④/⑦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歌曰B、望美人兮天一方西望夏口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
精选高中语文《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方案).doc
高中语文?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筑基达标1.指出以下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提示:此题考察对修辞方法的把握,难度不大。
答案:〔1〕互文见义〔2〕对偶〔3〕比喻2.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一字和仲,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他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提示:文学常识靠记忆。
答案: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3.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项是〔〕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固一世之雄也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驾一叶之扁舟⑥渺沧海之一粟⑦哀吾生之须臾⑧羡长江之无穷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提示:①③④⑥中的“之〞是构造助词,译为“的〞;②⑦⑧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⑤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答案:C4.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1〕七月既望.〔〕〔2〕击空明兮泝.流光〔〕〔3〕渺渺..之间〔〕..兮予怀〔〕〔4〕斗牛〔5〕倚歌而和.〔〕〔6〕山川相缪.〔〕〔7〕酾.酒临江〔〕〔8〕正襟危.坐〔〕提示:此题帮助积累实词的意义。
答案:〔1〕阴历每月十五日〔2〕逆流而上〔3〕悠远的样子〔4〕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5〕同声相应,唱和〔6〕缭,盘绕〔7〕斟酒〔8〕身体斜着坐5.指出以下词语的活用现象。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正.襟危坐。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提示:〔1〕“西〞“东〞是“向西〞“向东〞之意,名词作动词;〔2〕“侣〞“友〞是“以……为友〞,意动用法;〔3〕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的意思;〔4〕“舞〞,使……舞,使动用法;〔5〕“东〞,向东流,名作动。
《前赤壁赋》简答题练习及答案
《前赤壁赋》简答题练习及答案1、客人所发议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曹操能文善武,“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是一代枭雄,是作者的理想化身;“而今安在哉”?,借客人之口,通过对曹操先抑后扬,抒发的是人生无常的无限感慨。
2、这种哀怨之情与作者的遭遇有何联系?作者经历“乌台诗案”,身处江湖之远;此哀怨之情,渗透着苏子被贬后沉在心底的苦闷情怀和怅然若失的伤感。
3、作者面对美丽的秋江月夜之景,饮酒乐甚,为什么又转乐为悲?分析文章的感情脉络。
乐:江上泛舟,景色优美,饮酒乐甚,扣弦而歌。
悲:客人吹洞箫,声音悲凉,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纵谈“变”与“不变”之哲理以解脱,转乐为悲)乐:苏子超然于世,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4、全文以风、水、月为描写主景,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体会画意、诗情、哲理三者融为一体。
首段:画意,描绘清风明月、波光万顷的秀美景色。
作者陶冶其中,产生心旷神怡、羽化登仙之“诗情”。
二段:主客饮酒乐甚,主人扣舷而歌,乐极生悲;客吹洞箫,渲染悲情。
三段:由赤壁之景,联想有关历史人物,抒发人生无常之悲怀,将“诗情”渲染的到极致。
四段:移情入理,以水月为喻,论述“变”与“不变”之哲理。
末段:主客得以解脱,由悲变喜。
由景生情,由情入理。
5、怎样评介“变”与“不变”的哲理?从“变”的角度,万物和人类可谓瞬息万变,连一代英雄也早已云烟般的消逝;从“不变”的角度:万物和人类都是生生相息、无穷无尽。
这样,我们又何必为人生得失而悲伤呢?我们又何必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呢?这样,我们就会淡然处之人生中遭遇的荣辱得失,寿夭生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也是另一种回归大自然。
此番哲理,不仅仅是对俗世的功名利禄的消解,更是苏子的人生价值观的重组。
他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我们何不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用它?6、本文文体:赋。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摛:chī,铺陈,详细地叙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前赤壁赋》练习题
1、作者相关
苏轼(1037-1101),北宋家、家。
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的情怀。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3、解释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6)桂.棹兮兰.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9)不知东方之既白.
10)击空明
..
..兮溯流光
4、解释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
1)纵.一苇之所如.
2)方.其破.荆州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5)..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6)而卒.莫消长也
7)冯.虚御风
8)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倚.歌而和.之
5、一词多义
1)望: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扣舷而歌歌曰
歌窈窕之章倚歌而和之
3)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
5)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
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耳得之而为声
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
目遇之而成色而吾与子之作共适
歌窈窕之章舞幽壑之潜蛟
9)其:而不知其所之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10)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6、特殊句式的翻译
1)徘徊于斗牛之间
2)渺渺兮予怀
3)何为其然也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凌万顷之茫然
7)客有吹洞箫者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托遗响于悲风
10)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1)相与枕藉乎舟中
7、本文成语
1)沧海一粟:
2)正襟危坐:
3)遗世独立:
4)不绝如缕:
5)杯盘狼藉:
8、本文语言之美
a)赋体,对偶排比句多。
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顺畅上口。
b)比喻连缀,情感流转,起伏自然。
c)反问句叠用,文势起伏。
d)关联相扣形成音节铿锵之美,客之议论形成主人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