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治疗经验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症治疗经验小结

内容提要:运用自拟“舒心消头汤”为主临症加减治疗《眩晕》证,疗效满意。收集的36病例中痊愈17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

关键词:眩晕症,舒心汤,治验。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内科疾患。祖国医学对于本病早有描述,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的记载。它在现代医学中,包括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以及某些脑部疾患等。

笔者从事眩晕症的中医治疗已20余年,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采用自拟舒心清头汤治疗经验小结,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年龄20-69岁,以50岁左右居多。

本组病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CT检查为诊断依据,其中内耳内耳性眩晕7例,脑动脉硬化5例,高血压8例,贫血4例,神经衰弱9例,脑部疾患3例。

2、治疗方法:

舒心清头汤:柴胡10g,党参15g,法夏15 g,陈皮15 g ,茯苓15 g,竹茹10 g,枳实10 g,紫丹参15 g,郁金冲15 g,甘草5 g。

加减:分五个证型进加减。(1)肝阳上亢型: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两颊潮红,急燥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薄黄,脉眩数。舒心清头汤加钩藤15 g,石决明15 g,淮牛夕15 g,杜仲15 g,便秘加槐角30 g,便溏则加炒谷芽30 g。(2)痰湿中阴型:症见眩晕,头重,胸脘痞闷,泛泛欲呕,少食多寐,舌白腻,脉濡滑。舒心清头汤去柴胡、黄芩、党参,加香附15 g,黄连10 g,砂仁5 g,石菖蒲12 g。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如代赭石以镇逆;若见头目胀痛,心烦而悸,口苦,尿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浊化火”,舒心清头汤去黄芩加百部15 g,黄连10 g。(3)肾虚型:症见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或带下腰酸),失眠多梦。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舒心清头汤去柴胡黄芩加肉桂10 g,杜仲15 g,附片30 g。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舒心清头汤加知母30 g,黄柏15 g。肾阴阳两虚者,舒心清头汤加枸杞15 g,桑寄生15 g,肉蓰蓉15 g,菟丝子15 g。(4)气血亏虚型:症见眩晕,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

质淡,脉细弱。舒心清汤加生黄耆45 g,当归15 g。(5)瘀血内阻型:症见“眩晕”,经常出现于脑外伤,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患者。舒心清头汤加当归15 g,红花10 g,延胡15 g,菖蒲15 g。

本症的病理较为复杂,舒心清头汤应辩证运用,随症加减。

煎服法:上药加开水1000ml泡半小时煎煮10分钟,每次服200ml,日服三次,七天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治愈:症状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和消失。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36例中,好转32例,总有效率达%,其中肝阳上亢型,痰湿中阻型,肾虚型及气血亏虚型的疗效较好。瘀血内阻型的疗效次之。各型疗效见附表。

各证型眩晕疗效表

分型

总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肝阳上亢型

8

3

5

痰湿中阻型

5

2

2

1

肾虚型

7

2

4

1

气血亏虚型

13

10

3

瘀血内阻型

3

1

2

4、病例介绍

唐某,女,48岁,干部,1976年3月24日初诊。素有健忘,精神不集中,俯首则眩,劳动则头部自觉发热,血压随即上升(180/110毫米水银柱)右胁下时有掣痛,有时胃痛,大便有时稀溏,胃纳尚可,睡眠不佳,脉沉细数,舌红无苔。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症,曾服凉药甚多,证未减轻,此属肚郁血热,肝阳上亢,宜平肝清热,用舒心清头汤倍紫丹参30g,连服一疗程,一周后复诊,上症完全消失。

谢某,男46岁,军人,阵发性眩晕已5年,近年来病情转剧,发作次数由半年一次增至一月二至三次,有嗜烟史30年,日吸烟20支,眩晕发作前,先感觉有一股热气,由少腹上冲至头部;随即感觉周围景物摇动,眼前发黑。现在平状:头昏,耳鸣,恶心,呕吐,晨起吐痰,口苦舌燥,便秘尿黄,面色萎黄微青紫。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症,苔黄腻,脉滑。此属“痰浊中阴,脾胃的和”之证,治以:清热化痰,健脾和胃。方用:舒心清头肠加香附10 g,黄连10 g,砂仁5 g,生苡仁15 g,服七剂后,眩晕消失。

梁某,女,27岁,工人,生育之后,阴分未复,操劳动作,阳气升滕,头目昏晕,手足发麻,腰酸腿痛,轰然汗出,脉芤。治宜:养血熄风,育阴潜阳。方用:舒心清头肠加阿胶15 g,女贞子15 g,柒剂复诊:眩晕已止,寐得安宁,汗出亦止。胃纳增加,精神好转。守法续进,以收全功。

刘某,女,44岁,邮政干部,1997年1月12日初诊。从1995年起头晕,如立舟车,感周围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90/60毫米汞柱),耳鸣如蝉声,于1996年均同样发作过,西医检查有耳同平衡失调,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近二月来,头昏头晕,看书稍久则头痛头晕加重,胃部不适,有欲吐之感,并有摇晃欲倒,食纳减退,体重亦减。常嗳气,矢气多,大便正常,月经调,经色淡,量少。皮肤发痒,西医认为荨麻诊,影响睡眠,恶梦多。小便稍频,有少许痰,有时脱肛,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证属“气血亏虚”,方用“舒心清头汤”加生

黄耆45 g,当归15 g,生枣仁15 g,连服七剂,头晕失眠等症基本消失。

李某,男,59岁,干部,患者头昏日久,1996年6月8日上午9时突然眩晕,左侧偏瘫而就诊。患者神志清楚,言语不利,左半身不遂,面部歪斜,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有力,颈椎摄片示第5-6椎唇样变,CT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治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通腑清热之法,处以“舒心清头汤”加当归15 g,红花15 g,桃仁10 g,生大黄10 g。服药一周后,面歪已不明显,能搀扶下地行走,说话较前清楚。遂用此方加减,连服30剂而基本痊愈。CT复查右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栓大部份吸收消失。

5、讨论:

“眩晕”的产生,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风、痰、虚、七情内伤,过劳,失眠等等原因均可引起眩晕,病况繁多,宜详为辩证施治:一般症急者多实,选用清火,化痰、平肝、潜阳、熄风、养血等法。症缓者多虚,应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肚、健脾、化瘀等法,并审察风、火、痰兼证之多寡,适当佐以治标之品,俟症状缓解之后,又当从本为治。自拟“舒心清头汤”正是照顾了上述特点,标本兼治,近期及远期疗效都好。然而在临床治疗中,还必须临证细辩,方能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5月版“内科学”105项“眩晕”课。

2、上海73年版《实用内科学》1196-1198页。

3、中山医学院“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764页《眩晕》条。

4、中医研究院编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346页《眩晕》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