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和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糖尿病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
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理论: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肝肾阴虚、脾胃湿热等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中医药可以达到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2. 中草药的药理作用:中草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细胞的再生,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3. 中医药调理全身气血:中医药通过调理全身的气血运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增强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方法是通过中草药的内服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苦瓜等。
中药可以根据病情和病机的不同进行组方,个体化地治疗糖尿病。
2. 饮食调理:中医药强调饮食调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中医饮食调理的原则是根据体质特点和病情,采取合理搭配食物,减少糖分和淀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以穴位按摩为主要手段,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运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推、按等。
4. 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调节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的症状。
5. 中医运动疗法:中医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气功等,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体内能量的消耗。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以下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阴阳失调和气血不畅所致。
因此,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是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饮食调理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胰岛功能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的中药。
例如,黄芪、山药、苦瓜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
研究表明,这些中药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并且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的目的。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能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推拿按摩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研究表明,推拿按摩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并且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饮食调理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调理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并且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饮食调理等。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作者:杜文弟李学锋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
中医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
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一型糖尿病)中药降糖可能不适合,因为该类患者自身不能或只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需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1]。
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
消渴病因肺、胃、肾三脏燥热阴虚,水谷输布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味,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2]。
1饮食控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出不少防治糖尿病的药膳验方。
如用猪胰子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九克,每日两次。
及三豆饮,用绿豆一百克、黑豆五十克、赤小豆五十克,煎汤服用。
或苦瓜炒肉,鲜苦瓜一百克、瘦猪肉五十克,武火炒后食用等。
2适当运动《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3]。
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医学的认识完全一致。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
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太长会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
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
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
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中医药草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注意事项
中医药草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升高。
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其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草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注意事项。
一、中医药草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1. 降血糖作用中医药草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调节血糖的独特作用。
通过调节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等多种途径,草药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例如,苦瓜、金银花、银杏叶等草药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降血糖效果。
2. 调节血脂水平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
中医药草药可以通过促进脂肪代谢、调节血脂合成等方式,有效地改善血脂异常问题。
例如,山楂、薏苡仁等草药被广泛应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3. 保护胰岛细胞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因此保护胰岛细胞的功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药草药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作用,可以保护胰岛细胞免受损害。
例如,当归、黄芪等草药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胰岛细胞的损伤。
二、应用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多病种的疾病,患者的体质、病情各不相同。
中医药草药治疗糖尿病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式。
2. 注意用药安全中医药草药一般认为是安全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特别是对于一些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来说,更需要谨慎使用中医药草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注意与西医药的配合使用中医药草药与西医药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互相补充和协同作用的。
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应该注意中医药草药与西医药的配合使用,满足患者全面治疗的需求。
4.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除了草药治疗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不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理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控、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内容。
目前已经有许多中药(如苦瓜、黄芪、葛根等)被发现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糖尿病相关的合并症。
饮食调控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医生会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食物以控制血糖,合理搭配食物以确保全面营养,规律进餐以维持血糖稳定等。
这些饮食调控的措施被证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康复非常有益。
针灸和推拿针灸和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代表,也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研究表明,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症状。
针灸和推拿作为一种无药副作用的治疗方案,备受患者的喜爱。
未来研究方向尽管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阐明,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其次,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标准化、规范化也需要进一步推进,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控、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机制,并推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传统中医学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对糖尿病的防治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浅谈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首先,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气虚、阴液亏损导致的。
在中医的治疗中,主要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和补气养阴来治疗糖尿病。
例如,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熟地黄等,可以调理脾胃,增加体力,提高机体对糖的利用能力。
此外,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多有肝胆湿热和脾胃热盛的病理特点,因此还可以用龟板、金钱草、山楂等清热解毒、去湿化痰的药物治疗糖尿病。
其次,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讲究阴阳调和。
糖尿病被视为一种“阴盛阳衰”的证候,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时,中医不仅注重对症治疗,还注重调整体质,提高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
例如,中医常用的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状况。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根据中医的理论,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甜过油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此外,中医还提倡采用“宜”、“忌”进行饮食调理,例如糖尿病患者宜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绿豆、苦瓜等,而忌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最后,中医药学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药有多种成分和复方,可以配伍使用,从多个方面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此外,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口服、外用、针灸等不同方式进行,提高治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学在糖尿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多样化,注重整体调理,与西医的单一药物治疗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然而,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求出更有效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
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的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传统中医药作为千年传承的宝贵财富,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研究成果。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
传统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将人体看作一个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的整体。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认为是由于气血不调、阴阳失衡所导致的。
因此,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是调节气血、平衡阴阳。
临床实践中,针灸是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技术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调节代谢的目的。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对症状如多尿、疲乏等也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中医药认为糖尿病是由体内湿热、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因此,中药方剂的使用往往以清热利湿、益气养血为主。
例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作用的草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力状况,提高人体免疫力。
同时,一些中药如苦瓜、金银花等也有一定的控制血糖的作用。
研究表明,苦瓜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除了针灸和中药以外,饮食疗法也是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强调饮食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认为饮食调理是调节气血、阴阳平衡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中,中医药建议病人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
比如,适量摄入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保持合理的能量平衡。
同时,注重食物的质地、口感、调味,使病人在饮食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成为可能。
例如,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一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此外,一些激素、胰岛素等现代医学疗法也可以与中医药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对抗糖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抗糖病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对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巨大负担。
传统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药物治疗经验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我们对中医药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中医药的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主要包括脾胃虚弱、肾阴虚以及燥热等。
中医药治疗主要依靠调整身体内部平衡,调整脾胃、肾脏功能,清热利湿、补益气血,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改善人体的代谢功能,达到抑制血糖升高的目的。
二、中医药的糖尿病治疗药物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最常见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通过配伍多种中草药,煮制成颗粒、粉剂或者丸剂等形式,患者可以口服。
这些中药汤剂主要通过补益脾胃、利湿除热、滋阴降糖等功效来调节机体代谢功能,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2. 中药口服液中药口服液是一种较为方便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形式。
患者可以直接饮用,通过各种中草药的萃取物来发挥治疗作用。
一些口服液可以起到降血糖、减肥、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效果。
3. 中药粉末中药粉末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通过将中草药研磨成细粉,再将其加入食物中进行摄入,以达到抑制血糖升高的目的。
中药粉末的优势在于便携、易保存,可以适应不同的服用需求。
三、中医药的研究进展目前,对于中医药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中含有众多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黄芪中的黄芪苷具有降血糖、增加胰岛素释放的作用;苦瓜中的苦瓜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通过研究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
2. 中药与西药的联合治疗中医药和西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互补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药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药辨证施治糖尿病的原理与方法
中医药辨证施治糖尿病的原理与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
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基于中医药理论,即通过辨证论治来恢复患者体内的平衡状态。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肝肾功能不足等多个因素引起的。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特点和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的目的是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让体内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2.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脾胃功能的调理尤为重要。
中药中经常使用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药物,如党参、山药等,以提高脾胃的功能,增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能力。
3. 活血化瘀: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液循环不畅和瘀血症状,中医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4. 固肾润燥: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肾阴亏损和津液耗损的情况,中医药可以通过固肾润燥的方法来改善这些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麦冬等,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常常使用中药,包括复方中药和单味中药。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辨证分型,医生会开出不同的中药方剂。
比如常用的有淮山药、枸杞子、山药等,具有补脾益肾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
对于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针灸疗法有耳针和经络针灸等,可以起到调理气血、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药的传统疗法之一,可以通过按摩经络、调理脏腑功能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传统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其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脾胃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状况,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中医药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脾虚湿阻、气血不足等有关。
因此,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调理脾胃,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
二、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方法1. 饮食疗法中医药强调调理脾胃,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糖尿病病情非常重要。
中医药常用的饮食疗法包括温补脾胃、清热利湿、解毒等,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病情。
2. 草药治疗中医药草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大黄、苦瓜、木瓜等,这些中药被认为具有调节脾胃、清热利湿、降血糖等功效。
研究表明,中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较小。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常用的非药物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机体功能,达到调整脾胃、平衡阴阳的目的。
研究发现,针灸疗法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病情。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临床试验等方法,验证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并探索了其治疗机制。
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中医药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更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
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药,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较小,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的负担。
总结起来,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已经被日益认可。
其治疗原理是通过调整脾胃功能,改善气血运行,恢复人体阴阳平衡。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传统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并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中医药理论与糖尿病中医药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气机与血运不畅、肾虚、脾胃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中医的理论,糖尿病可以被归类为“消渴”病症,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
中医师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会建议病人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二、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案1. 黄精茯苓降糖胶囊黄精茯苓降糖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黄精、茯苓等药材,具有养阴、健脾、清热、降糖的作用。
临床实验证实,黄精茯苓降糖胶囊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 苦瓜苦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传统中药之一。
苦瓜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3. 吴茱萸吴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吴茱萸具有温中、降逆、理气的功效,可以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三、中医药与西医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一些糖尿病病情较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中医药与西医药物的联合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脾胃功能等,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提高患者的整体抗病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与此同时,西医药物可以通过直接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等手段,更快地缓解病情并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通过单独使用中药治疗,还是与西医药物的联合治疗,中医药都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然而,作为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血糖情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一、中医药的整体调理作用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平衡阴阳。
糖尿病患者中,经常出现脾胃虚弱、心火旺盛等症状。
中医药在治疗中通过调整患者的脾胃功能,平衡阴阳,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起到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二、中药降糖治疗的有效性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广泛采用中药降糖的方法。
类似于西药治疗中的胰岛素,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降低血糖水平。
另外,中药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血糖的损害,从而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三、中医药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而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药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减少冠状动脉痉挛等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血脂、降低高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四、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药可以通过保护肾脏功能、减轻蛋白尿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肾脏损伤的风险。
五、中医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
中医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此外,中医药对糖尿病全身状况的调理也有助于改善眼部病变的恢复情况。
总结:中医药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口的健康。
传统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也得到了更多科学验证和临床实践。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
一、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于糖尿病的解释1. 中医药将糖尿病归为“消渴”、“消渴已几”等范畴,并通过经络调理、脏腑平衡等方法来恢复身体内部平衡。
2. 中医药理论认为,肾主水津,胰脏主生化功能。
当肾阳虚或胰脏功能紊乱时,会导致体内水湿不排或生化失常等情况,从而引起体内湿毒和体内湿腻。
二、中医药治法及相应配伍原则1. 温补肾阳法:通过温阳补益的中药调理,以改善肾脏功能的衰退情况。
2. 清热化湿法:通过清热解毒和化湿排脂的中药组合,帮助排除体内湿毒和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
3. 和胃理气法:通过草药配伍,既能提高胃口、消化吸收,又能改善患者的气虚状态。
三、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1. 中医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2. 中医药有助于减轻并发症风险:一些实验表明,中医药可以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神经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风险。
3. 中医药对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四、现代科学对中医药治疗机制的解析1. 调节胰岛素抵抗:多项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具有降低细胞内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
2. 抗氧化和减少炎症反应:中医药中许多成分被发现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从而减轻了机体对高血糖引起的损伤。
3. 激活AMPK通路:部分中草药被发现能够通过激活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通路来调节血脂代谢等,从而改善糖尿病状态。
五、临床实践1. 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将传统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并大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库尔勒840000)(新疆吉木萨尔县中医院针灸科新疆吉木萨尔831700)【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87-01 糖尿病(dm)是由遗传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糖尿病现已成为与心脑血管、肿瘤相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病种之一;本院自从2000年1月至今运用自拟益气养阴降糖汤、清热活血降糖汤、益肾降糖汤加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取得显效疗效,现报告如下:1中医分型1.1气阴两虚型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口干渴饮、消谷善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大便干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治拟益气养阴降糖汤。
葛根3摊、黄茂30g、黄精30g,党参log、天花粉30g、祀子log,乌梅log,生地159,山药20g,玉竹log,太子参log,元参log,苍术log,牛芬子log,消渴丸6粒,分2次吞服。
1.2燥热血窟型咽干舌燥、多饮、消谷善饥、形体肥胖、性格急躁、四肢乏力、头目眩晕、心慌心悸、面色晦暗、唇赤、大便干、舌暗红夹紫苔黄微腻,脉弦细等症状,治拟清热活血降糖汤。
生石膏30g,黄连3g,生地15g,地骨皮log,天花粉30g,元参log,葛根30g,苍术log,+芬子log,丹参30g,乌梅log,鬼见愁log,三七3g(研粉吞)、水侄log,苍术159,消渴丸6粒分吞。
1.3肾虚型腰膝疲软、头昏目花,视物模糊、手足冷、尿清长、耳鸣、失眠多梦、口干欲饮,舌淡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拟益肾降糖汤。
制黄精30g,五味子30g,山英肉1摊、黄茂309,仙灵脾159,肉从蓉159,沙苑子log,天花粉30g,冤丝子log,苍术log,祀子log,乌梅log,葛根log, lll药15g,熟地15g,ja渴丸6粒分吞。
加减法:dm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加天麻、决明子、山碴等;并发血管神经病变加桂枝、当归、细辛等,并发视物模糊白内障加夜明砂、木贼草、密蒙花等;并发感染者加黄芬、蒲公英、银花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结合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进行科学评价,为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
融合现代科技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更多潜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汇报人:
2023-12-2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概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案例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展望
目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概述
01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就有关于消渴症(糖尿病)的记载和治疗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扩大治疗范围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辅助治疗,还可能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和药物制剂,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化发展
随着国际上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也将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历史背景
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许多中草药被证实具有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且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状
优势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稳定持久等优点。同时,中医药还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程进展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第一章:糖尿病与中医药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患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其疗效在当今世界各地也被广泛认可。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归类为“消渴病”,并被认为与“阴虚、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中医药从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促进“气血运行”的角度入手,治疗糖尿病。
第二章: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的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主要包括对血糖和胰岛素的调节、对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血脂的调节、抗氧化作用以及对糖尿病所致的各种合并症的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血糖和胰岛素的调节,中药的治疗方案切入点在于帮助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以及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临床研究显示,一些中药具有明显的胰岛素增强效果,如黄芪、大蒜、三七等。
对血脂的调节是另一个关键的中药治疗糖尿病的领域。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常常伴随着糖尿病,中药在改善血脂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例如,黄芪、山药等中药被证明可以显著降低血脂水平,而中药配方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除此之外,中药植物在东亚传统医学中被广泛认为具有抗氧化作用。
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起到预防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作用。
例如,红枣、山楂等中药植物被发现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效果。
第三章: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些明显的疗效被观察到,并被广泛接受。
一些常见的中药配方,如六味地黄丸、三七、山药、黄芪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
这些配方通过从调节气血、调整人体机能等多个层面入手,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除了中药配方之外,单品中药也被证明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例如,枸杞、黄芪、当归等中药植物被广泛认为可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章:中药治疗糖尿病的限制与发展前景虽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已被证实,但是其在临床治疗中还存在着一些限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应用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其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
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超过3亿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我国的中老年人群则是近年来尤为受到威胁的一群。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意义,其中的中药治疗方案已经被广泛地标注在了糖尿病的防治功效当中。
一、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原理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是由“气虚化痰”、“肾气不足”、“脾虚失运”、“瘀血阻络”等中风寒、湿热毒邪所致。
因此,治疗糖尿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证候以及个体化的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调节机体的糖代谢过程,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黄芪、山药、苦瓜、枸杞子、菊花、茯苓、补骨脂、大黄、熟地等等。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利用中药通过营养调节和药理调节双重作用,调节机体细胞内外的环境,使其平衡。
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消化代谢、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最终达到调节糖代谢的作用。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实证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实证研究多人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
根据数据显示,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八九成的水平。
其中,对于Ⅰ型糖尿病,中药治疗效果较弱,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或适量使用;而对于Ⅱ型糖尿病,中医方配合运用对控制进一步恶化的作用则更加突出。
实证研究中,一些细致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也表明,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降低了患者的医疗风险。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道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其治疗效果还有提高的空间。
当前中药治疗糖尿病领域的研究重点为:①洞察中药治疗糖尿病物理机制及其致病机理;②钻研解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特定成分,丰富和提高中医药治疗的手段;③探究中药治疗糖尿病中网络药理学的应用,以客观评估其微量物后效应、多靶点药效学和多机理疗效等;④提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效,加强其实验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提高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浅谈中医治疗糖尿病
浅谈中医治疗糖尿病发表时间:2011-10-14T11:15:45.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胥德坤[导读] 主要采用温阳育阴方法。
一般选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主要中药有肉桂、附子、生地、茯苓、山萸肉等)。
胥德坤(黑龙江省巴彦县德祥乡卫生院 151800)【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406-02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
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一型糖尿病)中药降糖可能不适合,因为该类患者自身不能或只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需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1]。
1 控制饮食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不少防治糖尿病的药膳验方。
如用猪胰子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九克,每日两次。
及三豆饮,用绿豆一百克、黑豆五十克、赤小豆五十克,煎汤服用。
或苦瓜炒肉,鲜苦瓜一百克、瘦猪肉五十克,武火炒后食用等。
2 配合适当运动《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2]。
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完全一致。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库尔勒840000)(新疆吉木萨尔县中医院针灸科新疆吉木萨尔831700)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87-01 糖尿病(dm)是由遗传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糖尿病现已成为与心脑血管、肿瘤相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病种之一;本院自从2000年1月至今运用自拟益气养阴降糖汤、清热活血降糖汤、益肾降糖汤加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取得显效疗效,现报告如下:1中医分型1.1气阴两虚型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口干渴饮、消谷善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大便干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治拟益气养阴降糖汤。
葛根3摊、黄茂30g、黄精30g,党参log、天花粉30g、祀子log,乌梅log,生地159,山药20g,玉竹log,太子参log,元参log,苍术log,牛芬子log,消渴丸6粒,分2次吞服。
1.2燥热血窟型咽干舌燥、多饮、消谷善饥、形体肥胖、性格急躁、四肢乏力、头目眩晕、心慌心悸、面色晦暗、唇赤、大便干、舌暗红夹紫苔黄微腻,脉弦细等症状,治拟清热活血降糖汤。
生石膏30g,黄连3g,生地15g,地骨皮log,天花粉30g,元参log,葛根30g,苍术log,+芬子log,丹参30g,乌梅log,鬼见愁log,三七3g(研粉吞)、水侄log,苍术159,消渴丸6粒分吞。
1.3肾虚型腰膝疲软、头昏目花,视物模糊、手足冷、尿清
长、耳鸣、失眠多梦、口干欲饮,舌淡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拟益肾降糖汤。
制黄精30g,五味子30g,山英肉1摊、黄茂309,仙灵脾159,肉从蓉159,沙苑子log,天花粉30g,冤丝子log,苍术log,祀子log,乌梅log,葛根log, lll药15g,熟地15g,ja渴丸6粒分吞。
加减法:dm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加天麻、决明子、山碴等;并发血管神经病变加桂枝、当归、细辛等,并发视物模糊白内障加夜明砂、木贼草、密蒙花等;并发感染者加黄芬、蒲公英、银花等。
2治疗方法停用一切降糖药,按中医分型每日1剂,每剂加消渴丸6粒分吞,1个月为一疗程。
3讨论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的范畴。
中医防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祖国医学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许多西医无法取得的效果,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我院通过古今文献的查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气化功能失调,其发展过程为气化失调一阴虚火旺一血寮阻络。
这三种病理变化在糖尿病某个阶段相互交织影响,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同的症状,但气化失职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益气降糖汤中黄蔑升阳扶正固本;生地、天花粉、祀子、黄精、葛根、玉竹、太子参、玄参益气养阴生津降血糖;山药、苍术不仅健脾化湿,能使滋阴凉药不伤脾胃,功在化浊扬清,使高血糖之浊脂化解,痰寮分消,力助血糖下降;牛芬子疏散风热,近代药理表
明,牛芬子提取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低大白鼠血糖作用,牛芬子内含牛芬子贰和木脂素类似物,具有抗肾病变,抑制蛋白排泄、抗补体活性作用;乌梅味酸而涩,人脾,有收敛脾精、止漏浊之功,现代药理表明,有持久降血糖作用,加上消渴丸标本同治,相得益彰起到显著疗效。
清热活血降糖汤在益气养阴降糖汤的基础上加黄连、石膏、鬼见愁清热解毒;丹参、水侄、羲术、三七、活血祛窟,加消渴丸标本同治使尿糖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益肾降糖汤在益气养阴降糖汤的基础上加五味子、山英肉、肉从蓉、仙灵脾、沙苑子补肾阴肾阳,收敛固涩益气生津以治本,加消渴丸降糖以治标,起到很好的降低血糖和稳定血糖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仙灵脾、山英肉、黄精、黄茂、生地、党参等多种中药有提高身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调节人体内环境(内分泌),修复胰岛功能,改善患者代谢状况,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在改善症状和治疗并拳乒、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副作用。
中药对糖尿病引起的各项症状及高血糖、高血脂等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糖尿病治疗有较高的疗效。
服中药的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应节制饮食,结合食疗,戒烟酒,慎房事、少忧愁、多锻炼、纠正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习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完全依赖医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治疗效果。
防治并发症是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最大优势所在。
对于中等程度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中
医中药在这方面有较好疗效;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中医采取辨证论治,内服外用相结合,与西医治法联合,可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糖尿病病人便秘很常见,西医治疗方法单一,中医则分阴阳、气血、虚实、脏腑用药,颇有见地;再如糖尿病皮肤痉痒症,西医多采用复方激素制剂,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中医采取滋阴养血祛风等法配合外用止痒粉等,可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1]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22.中国中医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中以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4[2]蒋元武,陈磊,王诗卓.糖尿病足治疗进展.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5 ;6(31):62[3]于秀辰,蒋秀敏,崔夏荣,等.糖尿病足治法及用药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43[4]陈蕾,杨博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