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口才历年题目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关系的核心是()。
A. 广告宣传B. 媒体关系C. 形象塑造D. 沟通协调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的功能?()A. 建立组织形象B. 促进产品销售C. 管理组织内部D. 提供法律咨询答案:D3. 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种沟通方式最为直接有效?()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非言语沟通D. 网络沟通答案:B4. 在公共关系中,危机管理的首要步骤是()。
A. 制定危机应对计划B. 立即发布新闻稿C. 评估危机影响D. 组织危机处理小组答案:C5. 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种策略属于关系管理?()A. 媒体关系管理B. 事件营销C. 品牌推广D. 产品促销答案:A6. 公共关系中的“4P”理论指的是()。
A. 产品、价格、地点、促销B. 人员、政策、程序、公共关系C.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D. 产品、价格、促销、公共关系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的目标群体?()A. 消费者B. 投资者C. 竞争对手D. 政府机构答案:C8. 公共关系中,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传播工具?()A. 新闻发布B. 社交媒体C. 内部培训D. 广告答案:C9. 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公共关系实践?()A. 组织赞助活动B. 处理顾客投诉C. 进行市场调研D. 制定产品价格答案:D10. 在公共关系中,以下哪种态度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A. 诚实守信B. 积极回应C. 回避问题D. 透明公开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公共关系的本质是________,即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答案:双向对称沟通2. 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包括塑造组织形象、________、处理危机事件等。
答案:促进组织发展3. 在公共关系中,________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答案:公共关系人员4. 公共关系活动中,________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手段。
自考《公共关系口才》专项试题及答案

xx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专项试题及答案1.在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我们口头语言中的“音”,被称作是( A )A.符号B.信息C.信源D.解码2.交谈者用上肢的动作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语言称为( C )A.目光语B.表情语C.手势语D.身势语3.说话人用言辞把交际中的各种感情反响吐露出来,就是( C )A.感情B.情绪C.抒情D.发泄4.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为目的的交谈,如探亲交谈.访问交谈.邻里聊天等,称为(D )A.探寻式交谈B.请教式交谈C.说服式交谈D.联络式交谈5.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称为( B )A.比较B.比喻C.借代D.比照6.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是( C )A.大卫·休谟B.弗里德里克·泰罗C.爱德华·伯内斯D.艾维·李7.抒情的要求不包括( D )A.感情真挚B.情趣安康C.符合要求D.委婉含蓄8.人们通常将能够被称为口才的口语表达叫做口语表达艺术。
这说明口才具有( C )A.明确的目的性B.明显的综合性C.独特的技巧性D.突出的实践性9.影响口语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不包括( D )A.个性气质B.生活阅历C.文化修养D.地区差异10.口语表达中的节奏安排必须遵循的原那么不包括( A )A.简单与复杂相结合B.内容与形式相结合C.整体与细节相结合D.重复与变化相结合11.在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反响的实质是( B )A.符号B.传播C.信源D.语境12.以下不属于上级对下级讲话口才技巧的是( D )A.有的放矢,自然得体B.不拘一格,引人入胜C.简洁明快,循循善诱D.谦虚慎重,迂回委婉13.驳论的着眼点是( D )A.立B.要C.论D.破14.运用比照应该注意的要求不包括( D )A.注意不同的特点B.认识事物的本质C.区别比照与对偶D.视情况决定长短15.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 B )A.信息交流B.引起行为C.改变态度D.沟通情感16.美国心理学家逊伯特·莫拉宾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有声语言.语词和体态语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增加产品销量B.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员工满意度答案:B2.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观察C. 打断D. 同理心答案:C二、填空题1. 公共关系中的“5W1H”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How(怎样)2.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常用的“3T”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Tell your own tale(讲述自己的故事)、Tell it fast(快速讲述)、Tell it all(讲述全部)三、简答题1. 简述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塑造企业形象,建立与公众的良好关系,处理危机事件,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通过有效的沟通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 描述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双向对称”沟通模式。
答案:双向对称沟通模式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的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开放的沟通。
这种模式强调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即组织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积极倾听公众的反馈和意见,以此达到更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在公共关系中,如何运用口才技巧来提升沟通效果。
答案:在公共关系中,运用口才技巧提升沟通效果的方法包括:首先,明确沟通目的,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其次,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信息更加生动、易懂;再次,掌握良好的倾听技巧,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此外,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增强沟通的感染力;最后,适时给予反馈,确保沟通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一家知名企业的公关经理,公司最近发生了一起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产品销售B. 形象塑造C. 危机处理D. 客户服务答案:B2.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技巧?A. 倾听B. 观察C. 打断对方D. 清晰表达答案:C3.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及时回应B. 避免公开讨论C. 积极沟通D. 诚实透明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A. 新闻媒体B. 社交媒体C. 口碑传播D. 内部会议答案:D5. 公共关系中的“5W1H”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谁(Who)B. 何时(When)C. 何地(Where)D. 何因(Why)E. 何事(What)F. 如何(How)答案:B二、判断题1. 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建立和维护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正确)2. 公共关系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错误)3. 公共关系活动中,组织只需要关注媒体关系,而不需要关注其他公众。
(错误)4. 在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保持沉默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错误)5. 公共关系口才主要体现在能够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作用。
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塑造和维护组织形象,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和维护与公众的良好关系;三是在出现危机时,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减少负面影响;四是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描述公共关系中有效沟通的三个关键要素。
有效沟通的三个关键要素包括:首先是倾听,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观点;其次是清晰表达,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最后是反馈,确认信息被正确理解并得到回应。
四、案例分析题某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遭到媒体曝光,作为公司的公关部门,你将如何制定危机公关策略?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危机公关中,首先需要迅速成立危机应对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4月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 0329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抒情分为 ( )A.直接抒情和借助抒情 C.判断抒情和间接抒情 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 ) A.传播内容C.传播主旨 3.在论证中占主导地位和统帅地位的是 A.论据C.立论D.驳论 4.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是指信息的接受者,也被称为 ( ) A.“信源”或“传者” B.“信源”或“受者” C.“信宿”或“受者” D.“信宿”或“传者” 5.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是( )A .比拟B.借代C.对比D.比喻B.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D.判断抒情和借助抒情B.传播媒介D.传播信息( )6.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B .对偶C.排比D.层递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7.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A.设问 B .反问C.层递 D .反复8.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和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 )A.具象C.概括9.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分句,这种方法是 ( ) A.拆分法C.抽调法10.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是 ( A.复句C.长句11.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 (受事者 ),A.主动句D.复合句12.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叫做B.抽象D.描述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B.调整法D.分离法)B.复杂句D.整句这样的句子被称为 ( )B.被动句B.表情性身势语D.象征性身势语B.音长D.音高B.功能性发声C.复杂句( ) A.说明性身势语C.调整性身势语13.声音的高和低叫做 ( )A.音质C.音量14.特征音也叫做 ( )A.独特性发声C.特殊性发声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或通过声频电子通讯器材 )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叫做( )A.交流B.聊天C.言语交际D.交谈16.论辩式交谈的主要目的是 ( )A.阐明观点、明辨是非B.改变对方某种观点C.了解相关情况D.获得某种教益17.清晰性、规范性是演讲口语表达的( )A.高级要求B.中级要求C.初级要求D.逻辑要求18.演讲者通过演讲表达出来的基本见解或主张属于演讲的( )A.主题B.标题C.主体D.基本内容19.演讲者把演讲的主要意思加以概括、强调的结尾方法属于( )A.概括法B.总结归纳法C.强调法D.委婉含蓄法20.从被批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其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方式是( )A.点化式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1.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时要求强制执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方式属于( ) A.激将式B.粗暴式C.执行式D.命令式22.上级运用事实说服下级时最有说服力的是( )A.让下级亲眼见到的事实B.摆出说服力强的事实C.上级亲身经历的事实D.典型历史的事实23.最能体现交际者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是( )A .文化修养 C .情绪爱好24.“温和亲热、关心体贴、语重心长、细致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 ( ) A .华美富丽型 B .委婉含蓄型 C .亲切细腻型D .幽默风趣型25.上级批评下级时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这种批评被称为 ( ) A .片面式批评 B .挑剔式批评 C .羞辱式批评D .笼统式批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_真题-无答案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不包括______A.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B.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C.服务公共活动的既定目标 D.维持公共关系的平衡2. 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______A.传播 B.反馈 C.信息 D.符号3. 信息A不等于信息B,信息B不等于信息C是指______A.编码正确解码也正确 B.编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 C.编码不正确解码正确 D.编码不正确解码也不正确4. 下列不属于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的是______A.广泛性 B.层次性 C.两面性 D.不可控性5. 知情权是指公众______A.反映情况的权利 B.表达观点的权利 C.抒发情感的权利 D.了解事实情况的权利6. 有人身患绝症,死期已近,友人明明知道却对他说:“你的病很快会好起来的”。
这话体现出公共关系口才中的______A.公众原则 B.恰当原则 C.适宜原则 D.语境原则7. 下列不属于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的方法______A.坦率承认错误 B.告知事情真相 C.采取切实行动 D.言语真诚8. 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是______A.人物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动作描述9. 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的抒情方式是______A.借助叙说抒情 B.借助描述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演讲抒情10. 下列不属于抒情要求的是______A.感情真挚 B.情趣健康 C.符合需要 D.目的要明确11. 应用对比方法所进行的说明是______A.数字说明 B.引用说明 C.分类说明 D.比较说明12.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是______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层递13. 在音高的特点中比较丰满、结实的是______A.高音 B.中音 C.中高音 D.低音14. 强弱对比法中的强弱是指声量的______A.高低 B.大小 C.长短 D.粗细15. 在停连的方式中当气息饱满、音量较大时停顿是指______A.落停缓放 B.扬停强收 C.停而徐连 D.停后紧连16. 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是______A.交谈 B.演讲 C.说明 D.描述17. 在礼貌原则中少说有损于他人的话是指______A.得体准则 B.慷慨准则 C.赞誉准则 D.谦逊准则18. 在口语表达的多彩性中指根据演讲的需要适当描绘所涉及事物的形态色泽和所涉及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神态动作以及人物的矛盾冲突等是指______A.形象色彩 B.感情色彩 C.理性色彩 D.风格色彩19. 不属于议论式演讲的层次是______A.并列式 B.递进式 C.对比式 D.因果式20. 为了引起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______A.反问 B.设问 C.反复 D.排比21. 在上级说服下级中“事实胜于雄辩”是指______A.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 B.针对下级的个人特点 C.善于摆事实,讲道理 D.心理换位避免冲突22. 在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中取得上级信任的关键是______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C.结果优先,过程从略 D.维护声誉,树立形象23. 体现说话者的品性、风度的风格是______A.委婉含蓄的风格 B.亲切细腻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典雅沉稳的风格24. 《策略第一》的作者是______A.苏海 B.郑板桥 C.刘熙载 D.刘勰25. 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所说的“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指口语风格中的______A.简洁干脆的风格 B.明快直率的风格 C.华美富丽的风格 D.委婉含蓄的风格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卷一)1、什么是交谈?交谈的特征是什么?答:交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其特征为:即兴性、相互性、灵活性、并行性。
2、根据参与交谈的目的的交谈有哪些主要类型?答:1、调查式交谈;2、说服式交谈;3、倾诉式交谈;4、商讨式交谈;5、论辩式交谈;6、请教式交谈;7、联络式交谈8、探询式交谈。
3、交谈的局部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答:1、话轮的衔接和转换;2、相邻对的前置和内嵌。
4、常用的岔题方法有哪些?答、可以利用一词多义;利用同义词语;利用同音异义;利用好奇心;利用眼前景物。
5、岔开话题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隐蔽:岔题得借助一点遮掩的东西才好。
2、邻近:岔题应以邻近为好。
3、及时:岔题要抓准时机,最好在话题刚刚开始尚未发展时就机敏的选择岔开话题。
4、超越:用以岔题的新话题,在自身的新奇性和对方需求性方面,都要大大超过原先的话题,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6、什么是相临对话的前置和内嵌?答:1、相临对话的前置是指交谈者为了避免期待受挫或生产某种窘迫局面,在实施某一行为之前所作的一番言语探测。
2、交谈中的相临对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插入另一个相邻对。
7、交谈中的插话技巧有哪些?答:1、适时插话就是要抓住交谈节拍,把握说话时机。
2、要恰当自然;3、商榷口吻;4、独到新颖。
8、简述交谈的整体结构分析。
答:一次完整的交谈由开端、本体和结尾三大部分构成。
9、交谈的开端有哪些技巧?答:就是要专心、有兴趣、有自信、有同情心、表现友好、稳重。
10、交谈的结尾有哪些技巧?答:1 切忌在双方热切交谈时突然结束对话;2 不要勉强把话拖长;3 要注意对方的暗示;4 要恰当好处地掌握时间;5 笑容是结束语的圆满句号;6 使用格言、警句作为结尾。
11、交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言之有礼;2、言之有的;3、言之有益;4、言之有物;5、言之有理;6、言之有度;7、言之有序;8、言之有情。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口才》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口才》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以弄清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A.论辩式交谈B.请教式交谈C.联络式交谈D.探询式交谈2.【问答题】简述对语境实施控制的形式。
3.【单选题】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A.具象B..抽象C.概括D.明示4.【单选题】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层次是()A.改变态度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沟通情感5.【问答题】主辅式交谈6.【单选题】通过对某—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是()A.借助说明抒情B.借助叙说抒情C.借助描述抒情D.借助论证抒情7.【问答题】论证方式8.【问答题】解码是指什么?9.【问答题】简述口语交际参与者的素质和水平对交际效果的影响。
10.【单选题】书面语言的符号是()A.声音B.语词C.文字D.音节11.【单选题】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A.论题B.立论C.论据D.驳论12.【单选题】演讲者从报刊、书籍、文献、广播、电视、网络中所得到的材料属于()。
A.直接材料B.间接材料C.创见材料D.现实材料13.【单选题】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A.短句B.简单句C.散句D.复杂句14.【问答题】间接抒情15.【单选题】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
A.清晰性、规范性B.流利性、自如性C.丰富性、多彩性D.丰富性、流利性16.【问答题】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17.【单选题】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乔治· E·帕克B.爱德华·伯内斯C.艾维·李D.雷克斯· F·哈洛18.【单选题】交谈时距离在1.2米到2.1米之间的界域属于()。
A.密切界域B.人身界域C.社交界域D.公共界域19.【问答题】简述形成口语风格的客观因素。
2020年04月自考03292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0329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符合这一标准的口才是指(B)A、说得对B、说得好C、说得妙D、说得绝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层次是(A)A、改变态度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沟通情感3、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D)A、书面语言B、辅助语言C、体态语言D、口头语言4、反馈的实质是(C)A、编码B、解码C、传播D、互动5、书面语言的符号就是(C)A、声音B、语词C、文字D、音节6、下列不属于公关口才应用原则的是(B)A、恰当原则B、平等原则C、语境原则D、诚信原则7、通过对客观事理进行论证来抒发、表露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是(D)A、借助说明抒情B、借助叙说抒情C、借助描述抒情D、借助论证抒情8、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是(C)A、叙说B、描述C、论证D、抒情9、被称为论证统帅和灵魂的是(C)A、论据B、论证方式C、论题D、论证过程10、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这种修辞手法是(D)A、比拟B、明喻C、暗喻D、借喻11、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手法是(B)A、排比B、对偶C、对比D、层次12、运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是(A)A、反问B、层递C、设问D、反复13、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施事者)的句子被称为(A)A、主动句B、被动句C、复杂句D、复合句14、把联合成分拆开,让拆开的部分与原句中的相同部分直接相配,分别独立为句的方法是(B)A、抽调法B、拆分法C、调整法D、分离法15、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A)A、具象B、抽象C、概括D、明示16、如果口语表达中需要突出和强调内容,适合用(B)A、降调B、重音C、变调D、音调17、能够体现较为正式的非私人交往关系的人际间隔是(B)A、密切界域B、社交界域C、人身界域D、公共界域18、交谈中最小的话语单位是(B)A、句子B、话轮C、句群D、词组19、在交谈中,实现合作原则的方法除提醒矫正法外,另一个方法是(A)A、领会含义法B、倾诉交谈法C、激励说服法D、请教交流法20、面对一些不便于直接、明确加以拒绝的问题,可以采用(C)A、褒人贬己拒绝法B、强调客观拒绝法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21、在演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A、演讲的主体B、演讲的客体C、演讲的场合D、演讲的内容22、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是(A)A、逻辑停顿B、语法停顿C、心理停顿D、语气停顿23、演讲者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新材料是(D)A、现成材料B、直接材料C、间接材料D、创见材料24、作为上级用得最多而又最易得到对方认同的方式叫做(B)A、批评B、表扬C、命令D、说服25、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是(D)A、华美富丽风格B、委婉含蓄风格C、亲切细腻风格D、幽默风趣风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铃,共10分。
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完整试题

2018 年 10 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1 分,共2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体态与意义相联合,以表现与察看为流传方式的语言符号是A. 书面语言B. 有声语言C. 自然语言D.态势语言2.被后代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A. 艾维·李B. 爱德华·伯内斯C. 布封D. 福楼拜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感情(即信息 )的物质载体是A. 符号B. 信息C. 信源D. 信宿4.语境对口语交际参加者的限制和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力性影响和A. 情绪性影响B. 动机性影响C. 控制性影响D. 行为性影响5.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某种比较隐蔽或委宛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思想感情,给听话人的解读造成困难,这类困难被称作A. 解码失误B. 解码误读C. 解码困难D.解码阻碍6.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的成效叫做A. 对语境影响的导引B. 对语境影响的利用C. 对语境影响的适应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7.说话人正面论述某种看法和态度,确立其真切性的论证方法被称作A. 立论B. 论题C. 驳论D. 论据8.对事物状况作简洁简要说明的方法是A. 定义说明B. 分类说明C. 归纳说明D.举例说明9.借用与其亲密有关的名称来取代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借代C. 比较D. 对照10.为了指引听话人注意和思虑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A. 反问B. 设问C. 疑问D. 频频11.把长句的附带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余地点,或许此外独立成句,或许变成复句里的分句。
这类方法是A. 抽调法B. 拆分法C. 合成法D. 分别法12.构造简单、语意浅易、供给信息较少的语句是A. 简单句B. 整句C. 复杂句D. 散句13.构造不齐整、交织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A. 短句B. 简单句C. 散句D. 复杂句14.假如思想内容逐层深入,感情愈来愈强烈,那么音量就应当愈来愈重,适适用A. 降调B. 升调C. 平调D. 变调15.拥有表意功能的咳嗽声,在口语交际中,除语言代替功能外,其功能还有A. 填充语空B. 表达感情C. 增强沟通D.衬着氛围16.谈话时距离在 1.2 米到 2.1 米之间的界域属于A. 亲密界域B. 人身界域C. 交际界域D.公共界域17.以一致某种建议为主要目的的谈话种类是A. 检查式谈话B. 商议式谈话C. 说服式谈话D. 讨教式谈话18.在谈话中,实现合作原则的方法除提示改正法外,另一个方法是A. 领悟含义法B. 倾吐谈话法C. 激励说吃法D. 讨教沟通法19.在对方提出的要求高出了己方能许诺的限度并且虽经解说对方仍不罢手、纠葛不已的状况下,合适使用A. 重申客观拒绝法B. 含糊其辞拒绝法C. 缄默不语拒绝法D. 褒人贬己拒绝法20.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A. 自如性、清楚性B. 流畅性、规范性C. 清楚性、规范性D. 丰富性、多彩性21.在演讲中,以富裕真理的名言、警语、俗语或诗歌作为演讲开头的方式是A. 发问式B. 悬念式C. 借问式D. 前言式22.上司有意找下级的错误,即所谓吹毛求疵的责备叫做A. 片面式责备B. 挑剔式责备C. 侮辱式责备D. 抽象式责备23.向对方提出问题,问原由,究结果,使对方在回答过程中渐渐认识自己错误的责备方式叫做A. 发问式B. 点化式C. 比较式D. 商谈式24.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说多少,明理解白,爽痛快快的口语风格属于A. 简短干脆种类B. 明快坦直种类C. 平实朴实种类D. 典雅沉着种类25.平和亲热、关怀体谅、意味深长、仔细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A. 华丽华丽种类B. 委宛委宛种类C. 和蔼细腻种类D. 风趣风趣种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5

公共关系口才自考题-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在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中口语表达可以做到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的是指______∙ A.说得好∙ B.说得对∙ C.说得妙∙ D.说得巧(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
[解析] B说得对,指口语表达可以做到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A说得好,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的说服力;C说得妙,指能够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
D不属于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
所以B正确。
2.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应当具有真诚的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是指______∙ A.恰当原则∙ B.适宜原则∙ C.语境原则∙ D.诚信原则(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语境原则。
[解析] A是指运用公共关系时,所传播的思想和情感应当具有恰当性。
B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应当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或形式。
C是指公共关系口才在运用中应当尽力顺应语境的影响并且须要积极地控制语境和利用语境。
D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应当具有真诚的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
所以D正确。
3.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建是以______为基础。
∙ A.五W传播模式∙ B.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 C.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D.公共口才传播模式(分数:1.00)A.B. √C.D.解析:4.口语交际的环境是指______∙ A.编码∙ B.解码∙ C.语境∙ D.符号(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要素。
[解析] A是将信息编为符号的行为和过程。
B是从符号中读出信息的行为和过程。
C是口语交际的环境。
全国年月高等教育自学测验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均无分。
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最高层次是( )A.沟通情感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改变态度2.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A.《礼记·祭义》B.《论语》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即口头语言中的“音”是指()A.声音B.词语C.信息D.符号4.“口语交际主体为了获得交际的成功而自觉创造出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叫做( )A.对语境影响的再造B.对语境影响的导引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5.叙说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A.引叙B.倒叙C.插叙D.顺叙6.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表达方式是( )A.叙说B.描述C.论证 D.抒情7.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A.言辞描述B.肖像描述C.行动描述D.心理描述8.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B.借代C.比拟D.对比9.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而明知故问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B.层递C.设问D.反复10.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是()A.简单句B.整句C.复杂句D.散句11.运用凝炼、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概括、简要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A.具象B.明示C.抽象D.暗示12.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做( )A.主动句 B.被动句C.复杂句D.复合句13.某个声音与其他声音相互区别的根据和标志叫做( )A.音调B.音量C.音频D.音质14.在节奏的各种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A.速度B.重音C.音质D.声调15.具有表示思想感情功能的身势语叫做( )A.象征性身势语B.说明性身势语C.表情性身势语D.调整性身势语16.以抒发某种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A.调查式交谈B.说服式交谈C.倾诉式交谈D.商讨式交谈17.在对方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并表现出蛮横无理的态度情况下,适合使用()A.褒人贬己拒绝法 B.强调客观拒绝法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18.将演讲分为宣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等,其划分标准是( )A.演讲的表达方式B.演讲的场合C.演讲采取的形式 D.演讲的内容19.演讲者以朴实的语言、现实的态度描述某种现象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演讲开头方式叫做( )A.借喻式 B.引言式C.悬念式 D.议论式20.演讲的客体是指( )A.演讲的人员B.演讲的目的C.演讲的内容D.演讲的听众21.首先主动承担责任,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心甘情愿地解剖自己的批评方式是()A.自责式B.点化式C.交换式D.温婉式22.不直接指出错误,采取举例的方式提醒对方,使其提高认识,改正缺点。
2022年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历年真题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0329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C )1-6A.《礼记·祭义》B.《论语》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D.《尚书》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旳第一种层次是( D )1-21A.引起行为B.变化态度C.沟通情感D.交流信息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D )4-110 A.论题B.立论C.论据D.驳论4.按照一定旳原则将需要阐明旳对象划分为不一样旳类别加以阐明旳措施是( A )4-115A.分类阐明B.定义阐明C.比较阐明D.概括阐明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旳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旳描述是( B )4-98A.行动描述B.事物描述C.景物描述D.直接描述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旳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D )4-103A.借助阐明抒情B.借助叙说抒情C.借助论证抒情D.借助描述抒情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旳修辞手法称作( A )5-123A.比拟B.借代C.暗喻D.借喻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旳是( D )5-132A.主语旳排比B.谓语旳排比C.补语旳排比D.宾语旳排比9.构造不整洁、交错运用旳一组句子称为( C )6-145A.短句B.简朴句C.散句D.复杂句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旳是( C )1-20A.乔治·E·帕克B.爱德华·伯内斯C.艾维·李D.雷克斯·F·哈洛11.交谈时距离在1.2米到2.1米之间旳界域属于( C )7-210 A.亲密界域B.人身界域C.社交界域D.公共界域12.以统一某种意见为重要目旳旳交谈是( B )8-215A.论辩式交谈B.商讨式交谈C.联络式交谈D.打听式交谈13.交谈者为了防止期待受挫或产生某种窘迫局面,在实行某一行为(邀请、宣布或祈求)之前所作旳一番言语探测称之为( B )8-222A.相邻对旳转换B.相邻对旳前置C.相邻对旳内嵌D.相邻对旳衔接14.演讲对口语体现旳高级规定是( C )9-252A.清晰性、规范性B.流利性、自如性C.丰富性、多彩性D.丰富性、流利性15.根据一句话旳语法构造安排旳停止是( A )9-254A.语法停止B.逻辑停止C.心理停止D.语气停止16.“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 C )9-246A.《尚书》B.《北史》C.《荷马史诗》D.《论语》17.演讲者从报刊、书籍、文献、广播、电视、网络中所得到旳材料属于( B )9-268A.直接材料B.间接材料C.创见材料D.现实材料18.用抒情议论来表明演讲者旳感受和态度,指出方向,展示未来,鼓舞听众斗志旳演讲结尾措施是( C )9-271A.号召呼吁法B.总结归纳法C.预示未来法D.委婉含蓄法19.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模糊其辞,使下级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旳批评方式称为( B )10-290A.挑剔式批评B.笼统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D.埋怨式批评20.使用暗示或提醒之类旳语言进行点拨,使对方默认自己存在问题旳批评方式是( A )10-291A.点化式B.互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1.口语交际旳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B )2-44A.融洽关系B.传播信息C.塑造形象D.沟通情感22.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旳口语风格是( D )11-332 A.华美富丽风格B.委婉含蓄风格C.亲切细腻风格D.风趣风趣风格23.比较而言,更靠近、更适合口语交际,以双向互动为特点旳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是( C )2-35A.5W传播模式B.公共关系传播模式C.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D.环形传播模式24.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旳根据是( D )2-54A.文字B.声音C.图像D.语境25.提出“风格就是本人”这一观点旳是( C )11-308A.王力B.伏尔泰C.布封D.张弓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
《公共关系口才》历年真题和答案

2013.41.符合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标准的是指【A 】1-16A.说得对 B.说得好C.说得妙D.说得绝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层次是【D 】1-21A.改变态度 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沟通情感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是【A 】2-35A.符号 B.信息C.信源D.信宿4.书面语言的符号是【C 】1-4A.声音 B.语词C.文字D.音节5.对语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直接加以制止、清除和封杀是【D 】3-81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B.对语境影响的顺应C.对语境影响的再造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6.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A 】4-97A.言辞描述 B.肖像描述C.行动描述D.心理描述7.通过对某—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是【B 】4-102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C.借助描述抒情D.借助论证抒情8.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是【C 】4-106A.叙说 B.描述C.论证D.抒情9.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修辞手法是【D 】5-129 A.比喻 B.比拟C.借代D.对比10.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的句子称为【B 】6-146A.主动句 B.被动句C.复杂句D.复合句11.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A 】6-159 第 1 页A.具象 B.抽象C.概括D.明示12.声音的大小叫做【C 】7-171A.音质 B.音长C.音量D.音高13.能够体现较为正式的非私人交往关系的人际间隔是【B 】7-210A.密切界域 B.社交界域C.人身界域D.公共界域14.以弄清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D 】8-216A.论辩式交谈 B.请教式交谈C.联络式交谈D.探询式交谈15.面对一些不便于直接、明确加以拒绝的问题,可以采用【C 】8-242A.褒人贬己拒绝法 B.强调客观拒绝法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16.将演讲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宗教演讲、礼仪演讲等的标准是【A 】9-251 A.演讲的内容 B.演讲的场合C.演讲采取的形式D.演讲的表达方式17.演讲对口语表达的中级要求是【B 】9-252A.清晰性、规范性 B.流利性、自如性C.丰富性、多彩性D.丰富性、流利性18.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属于【A 】9-254A.逻辑停顿 B.语法停顿C.心理停顿D.语气停顿19.公共口才最重要的作用是【B 】1-27A.播洒人文关怀 B.畅通信息渠道C.维护组织形象D.融洽人际关系20.演讲者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新材料属于【D 】9-268A.现成材料 B.直接材料C.间接材料D.创见材料21.演讲者倾注全部激情,提出强烈号召,呼吁听众响应的结尾方法是【A 】9-272A.号召呼吁法 B.总结归纳法C.预示未来法D.委婉含蓄法第 2 页22.上级存心找下级的错误,即所谓吹毛求疵的批评叫做【B 】10-290A.片面式批评 B.挑剔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D.笼统式批评23.首先主动承担责任,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心甘情愿地解剖自己的批评方式是【D 】10-292A.点化式 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4.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说多少、明明白白、爽爽快快的口语风格属于【B 】11-324A.简洁干脆类型 B.明快直率类型C.平实朴素类型D.典雅沉稳类型25.规范端庄、情趣脱俗、语句稳妥、表达沉稳、文明优雅的口语风格属于【A 】11-327A.典雅沉稳类型 B.委婉含蓄类型C.亲切细腻类型D.幽默风趣类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 )A.辅助语言B.体态语言C.书面语言D.口头语言2.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才所符合的标准是( )A.说得对B.说得好C.说得妙D.说得绝3.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A.改变态度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沟通情感4.反馈实质上属于( )A.反对B.理解C.赞同D.传播5.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其真实性的论证方法是()A.立论B.正论C.驳论D.反论6.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从声音中理解或解读说话人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叫做( ) A.解码B.传播C.编码D.反馈7.当说话人出现编码失误而导致听者不能正确解读时,说话人调整编码以适应对方的语境叫做( )A.对语境影响的利用B.对语境影响的导引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8.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人的感知、印象、认识或评价的描述是( )A.景物描述B.事物描述C.个案描述D.人物描述9.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叫做( )A.概括说明B.定义说明C.分类说明D.举例说明10.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 )A.言辞描述B.肖像描述C.行动描述D.心理描述l1.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那么这样的句子叫做( )A.被动句B.复杂句C.复合句D.主动句12.用凝练、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概括、简要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A.具象B.明示C.抽象D.具体13.包含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叫做( )A.短句B.单句C.整句D.简单句14.声音的高和低叫做( )A.音调B.音长C.音量D.音高15.具有表示思想感情功能的身势语叫做( )A.象征性身势语B.说明性身势语C.表情性身势语D.调整性身势语16.以了解相关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A.调查式交谈B.说服式交谈C.请教式交谈D.商讨式交谈17.以获得某种教益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A.论辩式交谈B.请教式交谈C.联络式交谈D.探询式交谈18.将演讲分为宣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等,其划分标准是( )A.演讲的内容B.演讲的场合C.演讲采取的形式D.演讲的表达方式19.对演讲的口语表达的初级要求是( )A.清晰性、规范性B.流利性、自如性C.丰富性、多彩性D.丰富性、流利性20.根据一句话的语法结构安排的停顿属于( )A.语法停顿B.逻辑停顿C.心理停顿D.语气停顿21.不直接指出错误,采取举例的方式提醒对方,使其提高认识、改正缺点的批评方式是( )A.勉励式B.比拟式C.商谈式D.提问式22.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使下级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批评方式叫做( )A.片面式批评B.挑剔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D.笼统式批评23.口气温和,语言委婉,以情动人,使其感到内疚,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批评方式是( )A.温婉式B.点化式C.交换式D.自责式24.言简意赅,话少意多,干净利索,无枝无蔓,这样的口语风格属于( )A.简洁干脆B.明快直率C.平实朴素D.典雅沉稳25.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属于( )A.华美富丽B.委婉含蓄C.亲切细腻D.幽默风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交往中的人际距离的类型包括( )A.密切界域B.位置界域C.人身界域D.社交界域E.公共界域27.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一般来说,应当注意( )A.巧妙掩饰错误B.坦率承认错误C.歪曲事情真相D.告知事情真相E.采取切实行动28.反复的基本类型可分为( )A.连续反复B.词语反复C.语句反复D.穿插反复E.间隔反复29.交谈时的倾听认知技巧包括( )A.记住大意B.辨明含义C.掌握要点D.抓住关键E.梳理思路30.形成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包括( )A.个性气质B.职业特点C.生活阅历D.文化修养E.情趣爱好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言语32.描述33.完整语句34.交谈35.苏格拉底技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7.运用比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8.安排节奏的原则是什么?39.交谈的倾听态势技巧包括哪几个方面?40.上级表扬下级应当掌握哪些相关技巧?五、论述题(本题10分)41.试论演讲的基本特点。
六、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题(本题10分)42.应用公关口才应用原则中的公众原则、恰当原则对以下案例中主持人的话语进行评价。
据2007年1月15日《华商报》载:1月12日晚,央视某知名主持人在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娱乐节目中,为了开“玩笑”,把俗语“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改成了“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
这句经过篡改的俗语立即引起了台下一片笑声,主持人看到如此“效果”,也情不自禁地大笑几声。
然而这句话却引起了许多场外观众和网民的不满。
网民用陕西经济发展指标来反驳“懒”,用空气质量报告来反驳“尘土飞扬”。
在记者的调查中,众多不满主持人玩笑的陕西人认为:在一个面向全国播放的节目中,说陕西人是懒汉,有损陕西人的形象。
主持人用一句篡改的俗语,贬低了陕西人这些年来用勤劳和聪明取得的成就。
考试大收集整理09年四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以下哪一项相结合的符号系统?()A.语词、文字和意义B.声音、文字和意义C.声音和语词D.文字和意义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层次是()A.改变态度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沟通情感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物质载体,即口头语言中的“音”是指()A.听话人B.说话人C.信息D.符号4.在口语交际中说话人选择一定的声音来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叫做()A.解码B.传播C.编码D.反馈5.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在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中必须体现为对公众的()A.理解B.人文关怀C.信任D.支持6.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叫做()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B.对语境影响的利用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7.叙说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引叙8.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所作的描述是()A.言辞描述B.肖像描述C.行动描述D.心理描述9.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A.暗喻B.借代C.比拟D.借喻10.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A.设问B.反问C.层递D.反复11.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是()A.对比B.对偶C.排比D.层递12.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是()A.短句B.单句C.整句D.简单句13.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施事者),那么这样的句子叫做()A.主动句B.被动句C.复杂句D.复合句14.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它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
这种方法是()A.拆分法B.调整法C.抽调法D.分离法15.声音的升和降叫做()A.音调B.音长C.音量D.音高16.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叫做()A.象征性身势语B.说明性身势语C.表情性身势语D.调整性身势语17.“在对方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并表现出蛮横无理态度的情况下”适合使用()A.褒人贬己拒绝法B.强调客观拒绝法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18.以抒发某种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A.论辩式交谈B.请教式交谈C.倾诉式交谈D.探询式交谈19.“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于()A.《尚书》B.《北史》C.《荷马史诗》D.《论语》20.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属于()A.语法停顿B.逻辑停顿C.心理停顿D.语气停顿21.将演讲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宗教演讲、礼仪演讲等,其划分标准是()A.演讲的内容B.演讲的场合C.演讲采取的形式D.演讲的表达方式22.将人与事混为一谈,使用讥讽的语言,侮辱下级的人格。
这种消极的、破坏性的批评叫做()A.片面式批评B.挑剔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D.笼统式批评23.使用暗示或提醒之类的语言进行点拨,使对方默认自己存在问题的批评方式是()A.点化式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4.“温和亲热、关心体贴、语重心长、细致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A.华美富丽类型B.委婉含蓄类型C.亲切细腻类型D.幽默风趣类型25.“应用最少的言词传递最明晰的信息,即言简意赅,话少意多,干净利索,无枝无蔓”的口语风格属于()A.明快直率类型B.平实朴素类型C.典雅沉稳类型D.简洁干脆类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口才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A.生理和心理的综合B.技巧和艺术的结合C.素质和能力的综合D.思考和表达的综合E.方式和手段的综合27.恰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A.尽量选择恰当但不正确的信息B.尽量选择不恰当但正确的信息C.尽量选择不恰当也不正确的信息D.尽量选择既恰当又正确的信息E.应当避免使用不恰当的信息28.应用描述的表达方式应当符合的要求有()A.目的要明确B.头绪要清楚C.交代要明白D.要自然贴切E.要突出特点29.节奏的声音形式变化主要有()A.快慢变化类型B.高低变化类型C.强弱变化类型D.韵律变化类型E.声调变化类型30.交谈中常用的岔开话题的方法有()A.利用一词多义B.利用同义词语C.利用同音异义D.利用好奇心理E.利用眼前景物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口才32.省略语句33.演讲34.说服35.公共关系口语风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遵循公共关系口才的适宜原则,应当从哪些方面选择适宜的方式或形式?37.简述选用明示或暗示的标准。
38.运用重音有哪些基本原则?39.交谈的语用原则中的礼貌原则包括哪些准则?40.上级说服下级的行之有效的技法主要有哪几种?五、论述题(本题10分)41.试论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及其对辨析和确定信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