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京剧特色介绍
![京剧特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6c8fa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7.png)
京剧特色介绍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唱腔独特: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风格著称。
它融合了北方曲艺的韵律和南方曲艺的柔美,具有高亢激昂的唱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表演技巧精湛:京剧强调表演的精准和准确性。
演员通过独特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手势,将人物形象和情感传达给观众,以达到艺术的表现效果。
化妆和服饰华丽:京剧注重角色形象的塑造,演员们戴着精心设计的戏曲脸谱和戏装,通过色彩、图案和装饰物的运用,展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动作和舞蹈独特:京剧中的动作和舞蹈是独特而精彩的,如旋转、跳跃和翻滚等。
这些动作和舞蹈技巧结合了武术和舞蹈元素,使京剧更加生动和富有视觉冲击力。
表演形式丰富:京剧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包括唱、念、做、打四个方面。
表演者除了唱腔,还需念白、做功和打击
乐器。
这种表演形式突出了“音、律、音色、节奏”的重要性,也为表演者创造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音乐设计精良:京剧的音乐由器乐、器韵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
它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理念,即“宫商角徵羽”,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曲艺、说唱、歌唱等各种音乐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文化内涵深厚:京剧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它所表现的“大音乐、大美术、大文学”等特点,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
因此,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国粹。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b9b1c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3.png)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舞蹈形式千变万化,各具特色,而不同形式舞蹈的美学特征也各具卓越之处。
本文就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分别进行探讨。
一、舞蹈形式1. 朝天子朝天子是传统京剧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京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舞蹈之一。
该形式舞蹈旋转翻身、变幻多端,舞姿美妙。
一般由女演员扮演,着装十分华丽,舞蹈节奏快,富有情感表现力。
整个舞蹈看起来非常的灵动、优美和华丽。
2. 引子引子是传统昆曲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昆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该形式舞蹈以缓慢的起舞为特征,舞蹈的节奏缓慢神秘,富有诗意。
舞者身穿古装,动作矫健有力,舞蹈的形式简朴而典雅;其美学特征为朴实、典雅、古风、文人气息十足。
引子几乎是昆曲中几乎每个剧目的必演环节。
3. 花鼓花鼓是中国南方地区流传的一种戏曲形式,主要在湖南、江西等地广泛流传。
花鼓舞蹈在舞者的手舞足踏下,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花鼓舞蹈的特点是准确、整齐、柔美;其表现的主题则是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二、美学特征1. 风格鲜明戏曲中的舞蹈形式各有千秋,在舞蹈的艺术创作中,每个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舞蹈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与配合的音乐、歌词和情感画面相结合,在无形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特征。
2. 形式多样戏曲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也较为丰富,其形式多样,包括花鼓、弹板、倒把子、捧腹等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不同形式的舞蹈能够涵盖不同的艺术需求,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气息等。
3. 情感表现力强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之一是情感表现力强,通过舞蹈形式,演员能够将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展现给观众。
在舞蹈形式中,重新诠释人物性格和情感,舞者需要把这种情感变成动态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和美学特征多样,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088a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5.png)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表演形式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戏曲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具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1、细分形式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可以分为唐宋舞、元曲舞、昆曲舞、京剧舞等等。
不同形式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表现形式戏曲表演中,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
其中,群舞表现最为普遍,通过大量演员的组合和运动,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3、配角舞蹈在戏曲表演中,舞蹈不仅仅是主角的表演,而在配角的表现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帮助人物刻画更为清晰。
二、美学特征1、形态美戏曲表演的舞蹈形式具有精美的形态美,通过优美的动作和形态,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风格。
如京剧中常常需要演员用手扇,摆动手帕等道具来表演舞蹈,增强舞蹈的形态美。
2、情感美戏曲表演的舞蹈形式也体现了深刻的情感美。
舞蹈可以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整个故事情节的情感内涵。
3、音乐美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音乐美同样不可忽视。
舞蹈与音乐的融合,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动人,增强了观众的审美享受。
4、意境美在戏曲表演中,舞蹈的意境美尤为重要。
艺术家在舞蹈中通过表现表情、动作等形式,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生活,在舞蹈的艺术表现中传递出深深的感染力和思想启示。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其美学特征也是多方面的。
舞蹈给予了戏曲表演更加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也让观众在欣赏中得到了更为饱满的审美体验。
京剧中的中式美学
![京剧中的中式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d9f124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7.png)
京剧中的中式美学标题:京剧中的中式美学:传统艺术的瑰宝一、引言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吸引了无数观众。
而其中,中式美学更是京剧艺术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带您领略京剧中的中式美学,探讨其内涵、表现形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二、中式美学的内涵中式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和谐、平衡、对称、自然等审美原则。
在京剧中,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通过舞台布景、服饰、音乐、表演等方面展现出来。
例如,京剧的舞台布景通常采用对称布局,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服饰则注重色彩、图案的设计,与剧情和人物性格相呼应;音乐方面则讲究旋律、节奏、音色的搭配,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三、京剧中的中式美学表现形式1、服饰与化妆:京剧服饰多采用华丽的绣花图案,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符合中式美学的对称与和谐原则。
化妆则注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2、表演动作:京剧表演动作讲究节奏、力度和韵律,与音乐紧密结合,展现出中式美学中的自然之美。
3、舞台布景:京剧舞台布景注重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通过虚实相间的手法,营造出不同的场景效果,展现出中式美学中的含蓄之美。
4、道具:京剧道具多选用寓意吉祥的物品,如龙、凤、狮、麒麟等瑞兽,以及花、鸟、鱼等自然元素,体现出中式美学中的吉祥寓意。
四、京剧中式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1、传承传统文化: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式美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京剧及其中式美学,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
2、丰富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但许多观众仍然对传统艺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京剧及其中式美学作为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可以为现代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艺术宝库。
3、促进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京剧及其中式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京剧的艺术特征
![京剧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f286036482fb4daa58d4b8d.png)
论京剧的艺术特征中国的京剧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中国戏曲重要的美学特征。
本文从综合性、写意性、虚拟性、程式性几个方面,对京剧的艺术特征加以论述京剧艺术的特征首先表现出一种综合艺术的特征。
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要完成得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是不容易的,必须做好唱、念、做、舞这些最扎实的基本功。
每一个行当的演员只有表现出很高的基本功的水准,才能让一出戏很好的完成。
我们就以四功中的“舞”来说,京剧表演中的“舞”,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进行的。
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做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比如表现剧中两位将领交战的场面,观众常常看到,胜者一方好像并不急于去追击敌人,马上致对方于死地,而常常是在舞台上大耍花枪,尽情表演,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直到掌声四起;再比如京剧舞台上表现少女天真无邪、兴高采烈的样子时,演员经常是用快速跳跃的碎步下场,用这样的舞蹈姿态和行为动作,目的就是用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
不仅如此,京剧表演中,还需要音乐、舞美、服装、化妆等诸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没有它们的配合,演员再好的演技都无法施展,再好的剧目都无法完成。
所以说,京剧这个艺术载体,容量广泛,包含着多种因素,需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来共来同完成,因而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
也正因如此,京剧舞台才给人一种花团锦簇、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
写意性是相对于西方的写实主义戏剧而言。
写实主义戏剧从模仿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戏剧通过对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以及逼真、生动的艺术写照,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无论是戏剧环境还是演员表演都要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严格的攀写。
中国京剧则是强调舞台的写意性,对戏剧环境进行高度概括和压缩,提炼出一种具有象征意味或符号化特征的表演场景,演员表演注重心到、意到,在一个假定性的空间里完成“合歌舞以演故事”的戏剧任务,而不必严格地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逼真地模仿生活。
如西方戏剧要表现春夏秋冬、江河湖海、亭台楼阁,就要在舞台上把这些场景具象化地展现出来,让人物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行动。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bc152b5901020207409c8d.png)
渭南师 范学院学报
Ju o mM fW en n No mM n v  ̄i o ia r U ie t y
S p .2 2 e t 01 Vo . 7 No 9 12 .
第2 7卷 第 9期
【 艺术研 究】 京 剧 表 演 的 美 学特 点 Nhomakorabea浅 析
京剧 的唱和念 是诗 词 , 是对 联 和有韵 律 的散 文 。这
演 织体 的衬 托下 唱 出来 , 种 衬 托包 括 连 续 不 断 、 这 同时发 生 的温柔 眼神 、 手势 、 身体 、 以及身 体在 动 足 态 空间 中 的位 移 。 …凹在 京 剧 演 出 中 , 乎 看 不 到 几
美学观 照与全方 位的系统梳理与概括 , 助于体 察 中国声乐美 学 的理 论传 统与特 色 , 有 从而 为确立 中国民族声 乐体 系或学 派, 探究和奠定充实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京剧 ; 表演 ; 美学 ; 特点 ; 传承
中 图分 类 号 : 0 J 1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52 ( 02 O 1 1 4 10 - 18 2 1 )9 1 —o 收 稿 日期 :02 o — 2 2 1— 4 7
种诗 歌 是音 乐化 、 戏剧 化 的诗 歌 , 符 合 剧 中人 物 它
的身 份 、 性格 、 情境 , 自然 质朴 、 俗易懂 、 象 生 有 通 形 动 的特点 , 且有 诗 词 的韵 律 美 , 念 起 来 朗 朗上 而 唱
无身段和旋律或打击乐相伴 的大段念唱 , 同样 , 没 有旋 律 和打击 乐 伴 奏 的做 和 打也 同样 难 寻 。在 观
术 臻 于完 美 。
一
事、 刻画人物 , 达到和谐统一 , 是高度的综合美。京 剧 的综 合性 是 京 剧 的表 演 特 色 之 一 , 为 表 现 人 是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a048e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2.png)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它具有丰富的审美特点。
在表演艺术领域,京剧综合运用了语言、音乐、舞蹈、戏曲道具、服装和化妆等艺术手段,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下面将从音乐性、形式美、情感美和色彩美四个方面浅析京剧的美学特点。
一、音乐性京剧音乐采用了传统汉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它遵循了音乐美的原则,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元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音乐效果。
京剧音乐以“弹”、“唱”、“念”、“打”四种表现形式来诠释情节和表达情感,各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构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方式。
京剧音乐表现出的旋律优美、节奏和谐、音响丰富,为观众带来了音乐享受的同时也突出表演的情感表达。
二、形式美京剧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它通过表演动作、舞蹈动作、道具和服装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特殊的美感体验。
京剧表演形式强调“三合一”的表演原则,即“唱念做”,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尽情领略到京剧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感。
在表演动作上,京剧艺术家通过精益求精的训练,展示了独特的舞台动作、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
而在道具和服装方面,京剧通过精美绝伦的服装和细致逼真的道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情感美京剧以情感表达为主要特点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情感美。
京剧表演通过高度精细的表情、语态和动作等组合形式,展现出戏曲人物的静态和动态情感,使表演得以惟妙惟肖地诠释角色的内心感受和对外界的反应。
在情感表达方面,京剧注重演员对感情细节的把握,通过服装、道具和音乐等手段,传递出戏曲人物所表达的感情,让观众沉浸于戏曲人物情感表达的世界中。
四、色彩美京剧表演中的色彩美是京剧独特的审美元素之一。
京剧通过舞台上的灯光、化妆和服装等方面,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色彩美,展示出精美繁复的美学效果。
京剧中的色彩美不仅体现在服装、道具的色彩上,还在化妆时注重颜色的营造,不同的角色要求不同的妆容,通过化妆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这也为深化戏曲人物形象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b9ae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3.png)
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浅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美学特点。
以下将围绕京剧表演的美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京剧表演追求的是“夸大”的艺术效果。
京剧的表演风格非常夸张和激烈,演员在表演中常常以夸张的姿势、举止和表情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
这种夸大的表演风格使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戏剧中角色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京剧表演追求的是“规范”的艺术形式。
京剧有一套严格的表演规范和技巧,包括唱腔、舞蹈、肢体动作等方面。
演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才能熟练地掌握这些技巧,并在演出中灵活运用。
这种规范严谨的表演形式为京剧赋予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使其成为一种高度规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
京剧表演追求的是“化整为零”的艺术构思。
京剧的表演构思非常严谨,将整个剧目分为多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独立的主题和情节,同时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剧情。
演员在表演中需要处理好每个小节和整个剧目的关系,使观众在欣赏整个剧目的也能够体会到每个小节的独立美感。
第四,京剧表演追求的是“强调意象”的艺术效果。
京剧在表演中注重意象的创造和塑造,通过一些象征性的动作、表情和舞台布景等手法,将角色的心理状况、情感变化和剧情内涵等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艺术形式,使观众能够通过欣赏戏剧表演的形象和细节,理解和感受到其深层次的含义。
第五,京剧表演追求的是“注重节奏”的艺术感受。
京剧的表演节奏非常明快而有力,演员的动作和台词配合默契,形成独特的表演韵律。
演员在表演中需要把握好节奏感,保持动作顺畅而生动,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京剧表演的激烈和激情,同时也增强了剧目的张力和紧凑感。
京剧表演具有夸大、规范、化整为零、强调意象和注重节奏等美学特点。
这些特点使京剧成为一门独特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享受。
京剧艺术之美
![京剧艺术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807055412e3f5727a5e96256.png)
是 一 位 少 女 要 去 追 赶 自 己 的
员 出场 ,你 通 过 演 员 的表 演 才 情 人 ,求 助 于 一位 老 艄 翁 。 热 能 知 道 这 舞 台上 是 表 现 什 么地 心 的艄 翁 看 少 女 的心 情 很 急 , 点 、什 么 时 间 的故 事 ,这 就 给
觉得 好 笑 ,一边 答 应 帮 少 女 乘
电话 : 电 估 :
寅
:
田
封
0 5 3 1 -8 2 9 06 7 3 3
_ — ■ 匿 墨 重 ■ ■ ■ 重 ● 圈 一 瓯
为 什 么 京 剧 艺 术 历 来 有
“ 国 粹 ” 之 美 誉 呢? 因 为 它 能
准 确 而 完 美 地 体 现 我们 中华 民 族 五 千年 的传 统 文 化精 神 ,体
剧 艺术美 学 的三大特征 就是 : 虚 拟 性 、程 式 性 、综 合 性 。
虚 拟 性
此 对 表 演 的 要 求 也 是 很 高 的。
由于 要 表 现 出这 样 的境 界 ,既
没 有 一 滴 水 , 也 没 有 船 的 影 子 ,因此 要 完 全 靠 演 员启 发 观 两 个 人 的 起 伏 动 作 不 能 影 响 两 个 人 的对 话 。这 就 要 求 动 作 不 但 要 协 调 ,还 要 非 常 熟 练 。 演 员 的 所 有 语 言 和 动 作 都 是 经 过 夸 张 、 美 化 后 重 现 舞
两 个 人 站 在 小 船 上 必 须 是 一
“ 写意 ”和 “ 比 兴 ” 一 样 ,都
但 是 我们 的表 演 是 严 格 的 ,感 觉 是 真 实 的 ,不 能 有 一 点随 意
的 地 方 。 第 三 ,我 们 的动 作 和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一京剧的综合性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一京剧的综合性](https://img.taocdn.com/s3/m/030089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a.png)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一京剧的综合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蓝色宝石”、“中国戏曲的明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京剧艺术中,有三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其中之一是京剧的综合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艺术的这一特征。
首先,京剧的综合性表现在表演艺术上。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即唱腔、说白、表演和武功。
京剧的唱腔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唱腔体系,有多种不同的唱腔曲调,如“大曲”、“二黄”、“中曲”等,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念白是京剧中的说白展示方式,演员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表演是京剧演员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舞蹈来展示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一种方式。
武功则是京剧演员的特殊表演技巧,包括套路动作、跳跃、武器操等,通过精妙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英勇和战斗力。
这四种表演方式相互结合,使得京剧具有多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观众的艺术享受。
其次,京剧的综合性表现在剧目题材上。
京剧的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历史、古籍、小说、神话传说等各个领域。
京剧中有许多基于历史故事改编的剧目,如《赵氏孤儿》、《红楼梦》等,这些剧目通过扎实的历史背景和情节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等重要事件。
同时,京剧中也有很多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剧目,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在表演艺术的基础上,京剧通过舞台布景、服饰道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将文学作品巧妙地呈现给观众。
京剧还有许多具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剧目,如《白蛇传》、《牡丹亭》等,这些剧目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京剧的表演方式和音乐艺术向观众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京剧的综合性表现在艺术形式上。
京剧通过舞台布景、化妆服饰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舞台布景是京剧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装置和布景效果,将观众带入剧情所在的时空背景,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
化妆服饰是京剧演员身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京剧的脸谱和戏曲服装都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通过精心的化妆和服饰设计,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地位。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及特色探析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及特色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763c6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0.png)
舞台天地 ┃ The stage of heaven and earth100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及特色探析■ 徐兴童摘 要:京剧是富有社会影响力的民族特色剧种。
花旦是京剧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重要行当,能够体现浪漫主义情怀与人文情感。
花旦扮演的的角色多为性格豪放爽朗的女性,造型具备立体化的艺术美感,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主要分析京剧花旦表演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并指出花旦表演艺术的内在要素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戏剧艺术;京剧花旦;艺术特色;文化魅力京剧花旦的念白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富于韵律美与声音美,唱腔委婉动听,表演声情并茂。
花旦角色的表演讲究合理运用眼神与肢体动作,突出表演节奏的流畅性,利用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舞台流动、口头言语以及固定造型等表现方式,使角色的内在性格特征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通过诸多表演要素的合理运用和组合,强化戏剧表演效果。
一、京剧花旦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征花旦是我国传统戏曲中常见的角色类型,以描绘青年、中年女性的艺术形象为主,人物的艺术形象具备立体感,能够体现勇敢、忠诚、无畏等道德层面的特质,是对现实生活中常见人物性格的提炼。
在京剧中花旦多出现于以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剧目之中,受到了我国广大女性观众群体的欢迎,具备富有张力的艺术魅力。
花旦可分为“小旦”“闺门旦”“泼辣旦”等多种类型,主要表现不谙世事、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青年女性的艺术形象,如著名剧目《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薛宝钗等角色。
部分京剧剧目中花旦的台词较多,言辞犀利,有着较为突出的艺术吸引力。
京剧花旦所使用的戏剧表演技巧层次较高,实施难度较大,虽然动作幅度较小,但能够展现虚拟情境下艺术人物的喜怒哀乐。
花旦表演具备虚实结合的基本特征,可在舞台空间中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要素。
例如在经典剧目《拾玉镯》中,扮演花旦的演员必须模拟现实生活中家庭妇女喂鸡的具体状态,用手臂做出抛掷米粒的小幅度动作,突出肢体动作与唱词的协调性、一致性,在做出动作的同时利用声带发出声音,结合喉部、唇部等不同身体部位的相互配合,实现假声和真声之间的和谐转换。
京剧常识
![京剧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8b8ecd8bd63186bcebbc52.png)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自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算起,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它是在徽调的基础上,由表演艺术大师们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从汉剧、昆曲、京腔等剧种中汲取营养逐步演变形成的,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感情,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三大美学特征。
京剧唱腔以“二黄”和“西皮”曲调为主,还有“反二黄”、“反西皮”、“四平调”、“反四平调”、“南梆子”、“高拨子”及“吹腔”等。
西皮的曲调比较激越活泼,京胡定弦为低音和中音!。
二黄的曲调比较平稳、深沉,京胡定弦为低音∀与中音#。
京剧唱腔的板式决定唱腔的节奏,西皮有原板、慢板、流水、快板、导板、二六板、散板和摇板等∃二黄有原板、慢板、散板、摇板、导板、回笼等。
京剧的伴奏通常称为文武场。
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笛、笙、琐呐等∃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皮鼓班鼓、大锣、堂锣、饶拔、堂鼓、星子等。
京剧中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生行是剧中的男性角色,包括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旦行亦叫占行,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等,是剧中的女性角色。
净行亦叫花脸,分为铜锤花脸、架子花脸、黑头花脸等,也是男性角色。
丑行又称三花脸,分为文丑和武丑。
在京剧各行当中,由于艺术家们的表演风格不同,又有许多流派。
如生行中的谭派、余派、杨派、言派、马派、高派、李派,旦行中的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张派,净行中的金派、侯派、郝派、裘派,丑行中的萧派等。
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京剧美学欣赏
![京剧美学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70b46cc9a1c7aa00b52acbd4.png)
管弦乐器
京胡
京二胡
月琴
打击乐器
板鼓 擅板 大锣、小锣、钹
大、小鼓
三、京剧的行当划分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 貌出现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 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 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 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 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 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 当‛。
所谓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角 色。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 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 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 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 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但 要求武功好,还要有大将的风 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 重、端庄。短打武生是穿短衣 裤,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矫健 敏捷,内行的说法是要漂、率、 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 漂亮,不拖泥带水。在武生行 当里,还有一种不说话的,专 门翻跟头或以跌扑为主的叫翻 扑武生,内行叫做撇子武生。
群英会
杨门女将
将相和
白蛇传
八、京剧的艺术特色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 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 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 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 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 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 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 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 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 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 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 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 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 见佳。
京剧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
![京剧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4a705170c22590103029d79.png)
京剧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京剧和其他戏曲一样,是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的艺术。
自徽班进京二百年来,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艺术。
其主要特征是:第一、综合性。
京剧是“规格严谨,行当齐全”的国剧。
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除了空间的造型,如布景、道具、舞蹈动作等,还有时间的唱念、音乐,以及它的服装和化妆部分,如水袖、帽翅、翎子、水发、髯口等。
这些都不仅仅是人物的装饰,而且还是京剧演员美化动作,表现人物微妙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工具。
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赋予京剧以特殊的魅力。
它把曲词、音乐、美术、演艺、审美融为一体,用节奏贯串、统一在一个戏里,达到了完美和谐,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京剧表演艺术。
应当指出的是京剧把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及唱、念、做、打、舞等表演手段集于一身,归根结底是为表现人物,展开剧情,深化主题服务的。
这就要求演员有较高的艺术素质,不仅能展示各种艺术手段,更主要的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善于把不同的舞台人物演得象、演得活,也就是说演员要进入角色。
只有用先进的思想理念作指导,按照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需要,把生活逻辑和表现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独特的具感染力的舞台艺术形象。
为了增强艺术魅力,演员在唱、念、做、打、舞的表演上有“亮点”,戏才有“看头”。
如果是唱功为主的戏,主演得有几段让观众“着吃”、“过瘾”的唱段儿。
如果是做功为主的戏,主演要有几段念做绝活儿。
武戏更要有精湛、别致的武功技艺。
无论是唱功戏、做功戏、武功戏,都应有独特、耐看、出奇制胜的特殊情节,彰显演员的某一技艺、某一特点,从而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第二、虚拟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内容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艺术手段去表现无限的生活现象,就需要调动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法,使真实的生活艺术地再现于舞台。
京剧艺术与其它文学艺术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可能完全与生活保持一致,所以就形成了生活原型与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差距,出现了许多虚拟动作。
京剧设计理念
![京剧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b1b208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e.png)
京剧设计理念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剧种,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
京剧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美学:京剧设计注重传统美学,追求高雅、庄重、典雅的审美效果。
舞台布景、服饰、化妆等都要符合古代宫廷审美标准,展现传统文化的优雅之美。
2. 文化符号:京剧设计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龙凤、螭虎、百鸟朝凤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的意象。
这些文化符号不仅丰富了舞台效果,也体现了京剧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
3. 象征性色彩:京剧设计运用象征性色彩来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比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黄色代表高贵、富有等。
色彩的运用使观众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增强了舞台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4. 舞台运用:京剧设计注重舞台运用的创新和变化。
传统的舞台布景和道具往往只是简单的装饰作用,现代的京剧设计则更加注重舞台空间的变化和几何形态的应用,通过舞台的移动、旋转和变形等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现代审美要求。
5. 科技融合:现代京剧设计借鉴了科技的发展,将数字技术、灯光效果和音响系统等应用于舞台表演中,使得舞台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观众的感官体验和沉浸感。
总的来说,京剧设计理念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注重传统美学和文化符号的运用,同时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使京剧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https://img.taocdn.com/s3/m/e400e24ac850ad02de8041a7.png)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提起京剧的程式,有些人就以为凡"程式"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
推崇"程式",就是反对改革创新,就是因循守旧,因此有些人以"打破程式"为时髦,以"取消程式"为炫耀自己改革创新的资本。
其实,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
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比如中国画家在勾画山水花鸟时的勾勒,泼墨、积墨、皴法、烘托和用色的程序;芭蕾舞在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演员在抒发情感时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演出过程中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电影在表现不同画面时的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蒙太奇、化入化出和话外音等等不都是不同艺术中的程式吗?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
取消了勾勒和没骨,还有国画吗?取消了足尖动作,还能叫芭蕾舞吗?取消了咏叹调还能叫歌剧吗?取消了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电影还能拍摄吗?取消了西皮二黄的种种板式,还能叫京剧吗?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京剧中的程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一样是无法分开的。
京剧程式的灵活多变不过,京剧的程式可能更为成熟,也就更为灵活多变,更具有可塑性,并且开宗明义地承认程式。
这是因为京剧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
它不仅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比如唱腔板式的安排,嬉笑与哭怒的方式,开门、关门、骑马、登舟、乘车、坐轿、开打、水斗、上山和上下楼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相对固定的表现方式。
我们把这些程式根据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戏。
当然,《失街亭》的诸葛亮升帐(也是一种程式)和《逍遥津》的汉献帝打朝(也是一种程式)的上场都是打"引子",这种引子是自报家门的定场白中的第一部分,都是又念又唱。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4e06b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e.png)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而京剧花旦则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花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她们需要在舞台上将女性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女性的婉约、柔美和坚韧。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之一是婉约。
婉约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在京剧花旦的表演中,婉约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旦的动作、眼神和声音都需要表现出婉约之美,她们需要运用手势和眼神的微妙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感情,展现出女性的温柔和细腻。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还包括柔美。
在京剧中,花旦的身段和动作都需要表现出柔美的特质。
她们的舞姿和动作需要优雅而不失婀娜,她们的声音需要高亢而不失温柔,整个表演需要将女性的柔美和灵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还包括坚韧。
尽管花旦需要展现出女性的婉约和柔美,但在某些情节中,她们还需要表现出坚韧与果断。
在舞台上,花旦需要一会儿扮演温柔娴静的女子,一会儿又要扮演刚毅果断的女将,她们需要在表演中展现出女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还包括声音的运用。
在京剧的表演中,声音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
花旦需要通过声音的高低、抑扬和变化,来表现角色的内心情感和变化。
她们需要运用咬字、颤音等技巧,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还包括化妆和服饰。
在京剧中,花旦的化妆和服饰也是非常讲究的。
她们的脸谱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进行细致的描绘,服饰也需要根据不同场景和情节进行选择,这些都对角色的表演和形象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包括婉约、柔美、坚韧、声音的运用以及化妆和服饰。
在表演中,花旦需要将这些特征融于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之中,使观众能够在舞台上看到女性形象的婉约与坚韧、柔美与刚毅,从而产生共鸣。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不仅是对女性形象的展示,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希望在未来的舞台上,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京剧花旦,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
中国传统京剧的艺术特点
![中国传统京剧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d305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8.png)
中国传统京剧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京剧源自明朝中期的相声和弹词,经过多次演变和改良,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京剧的艺术特点。
首先,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具有非常高的舞台美学价值。
京剧是一种以体态、音乐、咏唱、表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戏曲形式。
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要使用舞蹈、音乐、说唱等多种方式进行表演,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这种表演形式不仅相当独特,而且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欣赏性,让观众在欣赏京剧的过程中享受到纯粹的艺术享受。
其次,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都非常高超,而且表现手法异常丰富。
京剧的表演技巧是一门非常较为复杂和细致的艺术技能。
演员必须具备不同的身手、表现手法,以及对场景、情节等多方面的理解和领悟,才能达到表演的最高效果。
此外,京剧的艺术风格也非常独特,独具中国文化的特色,始终将选段为中心,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讲述各种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特点。
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完美结合在一起,成就了经典的京剧名剧。
京剧的语言艺术也是其特色之一。
语言艺术是京剧表演的关键,是达到舞台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京剧的咏唱方式是通过“腔板唱”、“平板唱”等方式来进行,清晰地表达角色所想所感,并利用不同的音调和节奏,将京剧的内涵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表演方式通常使用北京话,情感深厚、婉转动人,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京剧不仅注重语言的表达,而且也注重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表演使演员从表面到内涵都达到最佳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京剧是一种非常独特、具有艺术深度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其在表演形式上独具特色, 在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语言艺术方面也是非常出色的,值得人们深入探索和欣赏。
京剧的经典之作被传承到了今天,既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为后世的艺术表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如今,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保护和传承京剧的艺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京剧的艺术特点,体验到它所传达的中华文化意蕴。
第三章京剧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京剧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a941b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8.png)
第三章京剧的艺术特征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剧种。
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京剧的音乐独特鲜明。
京剧的音乐以西曲为主,结合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元素。
它采用了七个基本音调,即平、上、去、入、显、上装、去装。
这种音调的运用使得京剧的音乐既高亢激昂,又细腻动人。
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琵琶、扬琴、板胡、二胡等,这些乐器的合奏形成了独特的京剧音乐风格。
第二,京剧的唱腔独具特色。
京剧的唱腔分为三大类,即二黄、二胡、锣鼓。
其中,二黄是最为重要和常用的唱腔,它的音域高而尖锐,情感表达生动饱满。
二胡是用来表现主要角色的唱腔,它的音域较低,音色柔和,情感表达较为细腻。
锣鼓主要用来营造气势磅礴的氛围,加强戏剧性的效果。
第三,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多样。
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唱、念、做、打四个要素。
唱指的是唱腔,念指的是念白,做指的是身段和动作,打指的是武打。
这四个要素相互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京剧表演强调角色的形象化塑造,通过精确的身段和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
同时,京剧中的武打技巧也是独具特色,动作矫健有力,气势雄浑。
第四,京剧的舞台美术独具特色。
京剧舞台上的美术设计非常精美繁复,以传统的封面演出为主。
舞台上有精心设计的道具、布景和服装,在舞台上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效果。
尤其是京剧脸谱的设计,采用了丰富多彩的颜色和鲜明的线条,能够直观地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第五,京剧的剧情丰富多样。
京剧的剧情包含了历史故事、传说故事和现实题材等。
它通过精心编排和表演,塑造出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美女、刀客、官僚等。
京剧剧情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富有传统的忠孝节义和爱情悲欢离合的主题。
总之,京剧具有独特的音乐、唱腔、表演形式、舞台美术和剧情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课程名称:音乐美学
授课时间:2010-2011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董波
班级:08级音乐学
姓名:罗鹏
学号:20081500135
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要:京剧是我国戏曲剧种之一,约有200年的历史,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其美学特征大体可以分为综合性、呈示性和虚拟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京剧起源、京剧的综合性特征、京剧的程式性特征、京剧的虚拟性特征。
(一)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全国性戏曲剧种之一。
皮黄腔是有来源不同的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的合成。
西皮腔源于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而成。
二黄腔形成于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1790年四大徵戏班先后进京,带进了二黄腔,19世纪出湖北汉戏艺人李六、王洪贵等进京参加徵班演出,又加进了西皮腔。
西皮、二黄的合演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其后徵班在艺术上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艺术的长处,借鉴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引用了当地民间曲调,使京剧在艺术上逐渐成熟。
京剧正式形成约在1840年以后。
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将京剧推到了鼎盛时期。
京剧约有1000多个传统剧。
故事大多数取材于“列国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杨家将”、“水浒传”、“说岳全传”等,也有从昆剧和其他地方小戏、民间歌舞中移植过来的,范围十分宽广。
京剧在演唱上也很讲究,注重按字行腔,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京剧的伴奏以京胡为主,月琴、京二胡、小三弦、为辅,有时还加入笛、笙、唢呐、海笛等。
(二)京剧的美学特征
一、京剧的综合性特征
从京剧的演出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京剧不像芭蕾舞只跳不说;也不像话剧只说不唱;更不像西洋歌剧只歌不舞。
我国的京剧不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
几乎每一句念白都讲究抑扬顿挫,平仄分明,朗朗上口,每一句唱词都注重诗词格律,或七言,或十言,而且讲合辙押韵,讲文理对仗,更要讲中州韵的规范与湖广音的四声。
同时,京剧又把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和武打技艺融汇在一起,是"逢动必舞,有声必歌"的综合艺术。
它不像歌剧、舞剧、话剧,用歌、舞、话一个字就可以囊括了。
它是在数百年的形成过程中吸取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各种形式经过长期组合,把歌、舞、诗、画熔为一炉并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
这也就使我国戏曲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特征。
鉴于京剧艺术的这一特点,剧中的每一个演员都要精通唱、念、做、打、舞等各种表演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来塑造出各种类型和各种性格的艺术形象;创造出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各种情感的意境。
正是这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鲜明的形象化的艺术语汇,使我国的京剧艺术与西方的观众能够超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找到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知音,受到欢迎。
正是京剧的综合性,使我们在莎士比亚的故乡,在英国伦敦皇家剧院,没有任何语言翻译字幕说明的情况下演出的《三打陶三春》,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获得了强烈的演出效果。
著名的京剧传统曲目中的“霸王别姬”故事取材于楚汉战争的历史事件。
楚霸王项羽武艺超群,但无智谋,节节败退,直至亥下遭刘邦十面埋伏,被困于绝境,将士纷纷离散。
此时项羽于爱姬虞美人饮酒消愁,项羽慷慨悲歌,虞姬舞剑为其解闷。
最后恐误军情,自刎而死。
此折唱腔就是一西皮为主,为旦、净二人对唱,性格鲜明对比明显。
中段虞姬唱南梆子,感情深切。
后项羽用昆曲中“琴歌”曲调唱“力拔山兮”最后虞姬舞剑,京胡奏“夜深沉”曲牌,悲凉动人。
此正是突出了京剧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二、京剧的程式呈示性特征
提起京剧的程式呈示性很多人会认为“程式”必然是陈规陋习的、条条有框的、对艺术改革的束缚。
而现实却恰好相反,京剧的呈示性是灵活多变的,具有可塑性,并且开宗明义地承认程式。
这是因为京剧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
它不仅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的不变,但是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在京剧表演中人物可分为生行和旦行,都有文、武、老、幼之分,在生行中就分为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中就分闺门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和刀马旦等。
在生活中人们又性格粗狂豪放者,也有技巧滑稽者,京剧中的男性就在生行之外又分为花脸行,也称净行和丑行。
这就是京剧的基本行当:生、旦、净、丑形成的生活根据。
京剧就行当可以分为四种大的不同类别的表演程式。
在化妆与嗓音上每个行当都有自己得特点;花脸有花脸的脸谱;丑角有丑角的脸谱。
由此可以总结出:京剧丰富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剧情刻画人物形象中都是取之不尽的;而运用程式的方法也是变化莫测的,只要演员掌握了程式中的起承转合的法则,按京剧艺术表演的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就能在京剧舞台上创造出更多的鲜活的艺术形象。
三、京剧的虚拟性特征
虚拟性是京剧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只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出戏剧里面的个方面的内容。
在话剧舞台上,我们看到大幕拉开,是什么环境,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天气如何,就一目了然了,因为舞台上的布景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我国的京剧演出时,大幕拉开,舞台上除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只有等演员出场,你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知道这舞台上是表现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的故事,这就给我们在表现时间和空间上造成了很大的自由。
这就是我们京剧艺术第三大艺术特征虚拟性表演。
起源于祭祀酒神的古希腊悲剧,是由民间歌舞和史诗、抒情诗组成的,并在古希腊的露天圆形剧场形成了独特的演出方式。
以剧中人对话的三场戏分别穿插着歌队的进场歌、合唱歌、退场歌,起到了实际的分"幕"作用和变换时空的方式,因此每一场戏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常集中的,固定的,这也就逐渐形成了西方戏剧"分幕制"的时空观念;为此,西方戏剧特别注意布景的真实性。
在表演上就特别要强调表演与布景的内在联系,剧本的规定情景到表演的时空变幻都必须遵守"时间一致,地点一致,情节一致"的"三一律",甚至强调"事件的经过应当不超过12小时"。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就论述过舞台观念对布景艺术的原则要求,他要求布景师记住"舞台图景应该比其他一切图画更严格更真实。
"19世纪的自然主义大师爱弥尔·左拉强调:"戏剧是借助物质手段来表现生活的,历来都是用布景来描写环境。
"而且对"布景的准确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了"。
然而,形成于庙会和瓦肆勾栏的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所具有的时空变换的自由,所以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
再者,由于我们东方人的审美心理特别强调"意象"的感染作用,如同我国的诗歌和绘画注重"写意"和"比兴"一样,都是为了"立象以尽意","触景而生情",甚至是"意在笔先","得意"可以"忘形"。
更强调"情为主,景为客"。
而不像西方的写实画去追求透视、光影、色彩的真实。
我们把这种"立象以尽意""尽意而象可忘"的写意思想用在戏曲上,就是虚拟性表演。
观众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承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我认为这与我们的古代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诗歌创作中一贯使用"比兴"的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兴,即"托事于物"的方法。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要观众来看景物,而是要观众看我们如何借景物来抒情言志。
想要达到这种虚拟的表演水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动作必须是有生活依据的。
第二,空间和时间的变幻是自由的,但是表演是严格的,感觉是
真实的,不能有一点随意的地方。
第三,动作和眼神是源于生活的,但不是生活的照搬,一举一动都要舞蹈化,规范化。
总之京剧越是表演虚拟的物体,越要严格地掌握它的尺寸大小,越要有生活的依据,越要给人真实地感觉。
总之,京剧艺术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历代文学、美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出版
《京剧艺术发展》来源网络
《京剧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来源网络
《京剧艺术的美学特征(二)》来源网络
《京剧艺术的美学特征(三)》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