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法》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的加法》教学反思

《得数是6、7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教学,面对一年级的同学,不仅需要孩子能够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还必须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理解教材从前面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课一开始我利用口算卡片和看图写式子来让孩子回顾5以内的加减。安排这样的复习,是想让旧知识成为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

导入的例题是以学生的植树劳动为题材,这是生活题材,让一年级的同学容易理解。这次多媒体的加入,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并首次用文字在屏幕上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由于前面的已学习了这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容易就出现了5+1,或者1+5的答案,这时的两个答案的出现就会激发孩子的探究的欲望:哪一种是正确的?让孩子跟着我的一些问题去理解这两个式子求的都是相同的六个人。我认为这个地方可以让孩子讨论,思考,理解这两个式子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5+1=6、1+5=6,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把5个和1个合起来或把1个和5个合起来,都可以算出“一共来了多少人”。

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我轻视了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把问题一点一点想抽丝一般细化提问时,已有不少小孩能较好的把“为什么两种式子都是正确的”理由说出来。因此我认为在这一环节上,可以设计的更大胆一些,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孩子,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

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在完成“试一试”时,就是进入了第二个活动,通过由两部分红辣椒,绿辣椒合成的一幅图,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相应得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并根据之前的例题完成“试一试”,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这时结合上面的例题,让学生观察这两道所列出的式子,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这堂课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加入,变得十分有趣,生动,且形象,特别是对这些刚从幼儿园过来不到两个月的学生,大字不识几个,让他们单纯的看书,凭耳听教师口头讲解,是很难达到完全理解的效果的,但是,着这一点上,我做的似乎并不好,在PPT的制作上,可以利用他的形象性,将后面的“想想做做”做成学生感兴趣的,让子这堂课的知识更加有兴趣,使难点成非难点,学生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所以在这一技能上,我需加强学习。

对一年级孩子而言,表扬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这堂课之前,我就明白,语言上的赞扬需时时刻刻,而物质上的表扬,对一年级更是一个好的促进方式,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到位。我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表扬,而忘了贴小红花,小星星的表扬方式。现在都是活动导学模式,小组合作。我还可以进行小组与小组比赛,哪一组表现最好,做的最好,最好的一组打勾,这样一年级的课堂会充满竞争力,课堂的秩序会很好组织。这是我的本身的失误,在以后的课堂上需时刻注意。

本课内容是教学《和是6、7的加法》看上去是一堂计算学习课,但实际我觉得重点是一堂算理的认识课,口算固然是低年级数学中的重头戏,但对于得数是6、7的加法,由于学生在幼儿园与平时的生活中,和之前学的分成作为基础,在计算方面暂时不是难点。因此,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一图两式”,而我在引导的过程没有理解透《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的建议,他其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放孩子去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引导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