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叙述中的声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叙述中的声音

关键词:叙述声音隐含作者叙述者分类作用

叙述声音是指那种能体现叙述者的叙述动作的口气或情感态度。叙述声音的功用是为了传达内容意义,声音的表情特点是为了准确生动的表达内容的情感意蕴。因此,叙述声音就跟叙述者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叙述声音的载体就是叙述者。

但是人们又常常把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真实的作者混为一谈。所以,想要弄清叙述中的声音就必须先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叙述者是讲述出作品中语言的人,而隐含的作者则是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讲述行为得以存在的一种意识。通常情况,我们说叙述者所说的语言就体现隐含作者的态度和认识。但是这二者并不能等同。例如,在《阿Q正传》中,叙述者是一种冷静而潜含揶揄的性格,但这种性格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隐含作者的态度。这种冷静而潜含揶揄的性格显然是作者有意让叙述者使用的叙事声音。实际上,作者有意的选择和突出的表现那些荒唐和繁琐的事情是出于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叙述者只是隐含的作者所安排和操纵的一个文本代言人。

我们再来看看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区别。真实的作者当然就是创作作品的本人。这是作者并没有进入作品。当作者进入作品中的叙述活动时,作者在作品整体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这就是隐含作者。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在生活中所有的思想、性格可能是一样的。例如,鲁迅《一件小事》中的“我”似乎就是鲁迅本人。当然真实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知道在文本作品中实际存在的是叙述者,而能够表明叙述者存在的根据就是叙述声音。叙述者介入的程度越深,叙述声音就越强;叙述者介入的程度越浅,叙述声音就越弱越客观。然而叙述者又往往被分为“公开的叙述者”、“隐蔽的叙述者”、“缺席的叙述者”三类。

公开的叙述者又称之为显在的叙述者,是我们读者能在文本中清晰地听见的叙述者声音的情形。在这种叙事中,通常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最为典型的就是用“我”这一主体来讲述故事的经过。“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故事就如同自传。例如在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都有这样的例子。在《简爱》中,作者也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同时又饱含强烈的感情,因此对孤

儿遭受摧残的心理状态的反应就更加细腻、真实和动人,从而加深对这一现实的揭露和控诉。通过这种叙述,叙述者在文本中就直接流露出了他的态度和立场。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与故事本身无关的叙述声音。比如法国作家纪德的小说《伪币制造者》在“普世家族”一章的末尾写到:“父子之间已无话可说。我们不如离开他们吧。时间以快十一点了。让我们把普罗费当第太太留在她的卧室里…….我很好奇安东尼又会对他的女厨子谈些什么,但人不能事事都听到,如今已是裴来尔去找俄理维的时候了。我不很知道他今晚是在哪里吃饭,也许根本他就没吃饭……”在这里,叙述者的声音通过破坏故事叙述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而凸现出来。使叙述者“讲”的动作凸现出来。

隐蔽的叙述者是指在文本中能听见其叙述时间、人物、环境等方面的声音,但不知道是来自何处的故事讲述人,读者在文本中难以发现叙事者的声音。隐蔽的叙述者在戏剧中表现的特别的突出。比如曹禺的《雷雨》中有一段是繁漪、周萍、周冲三者之间的对话。周萍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过后显得有些疲惫,想离开这个家一段时间。繁漪当然不想要他离开,但是就是他们之间的剪短对话让毫不了解内幕的周冲显得如此的愚昧可笑。他对哥哥说:“母亲生病了,你还要出去。”整个过程都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没有直接的显在的叙述者。但他们之间的每一段对话都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这种隐在叙述者存在于文本叙述之中,但是并不直接显现,读者只能间接的感受到叙述者声音的存在。

隐蔽的叙述者在小说中也表现的特别突出。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这样写道:“也许杀死这条鱼是一桩罪过。我看是罪过,尽管我是为了养活自己并且给许多人吃用才这样干的。不过话得说回来,什么事都是罪过呀,别想罪过了。现在想也迟了,而且有些人是拿了钱来干这个的。让他们去考虑吧。你天生就是个渔夫,正如他们天生就是鱼一样。”从这段话看,没有叙述者的声音,只有人物无声的内心独白。整段话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老人杀马林鱼是无奈之举,生活所迫。叙述者还借用了人物之口道出了叙述者和读者的生活所知。有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声音”就是一种独特的叙述声音。在一篇美国微型小说《爸爸最值钱》中讲述了一个儿子为了赚取稿费而编造父亲种种劣迹的故事。故事的叙述者是第一人称,即那个父亲。但是在整个叙述中看不出叙述者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叙述者故意用这种无动于衷的口气叙述这件为情悖理的事。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态度。但实际上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无动于衷口气背后叙述者对寡廉鲜耻的儿子的绝望。

缺席的叙述者是指在作品中难以发现其踪影,难以察觉其声音的故事讲述人。这个叙述者在作品中是零立场和零态度的。例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啊,朋友,我看见巴萨尼奥开船,葛莱西安诺也跟他同船去。我相信罗兰佐一定不在他们船里。

…那个恶犹太人吵到公爵那去,公爵已经跟着他去搜巴萨尼奥的船了。

….他去迟了一步,船已开出。可是有人告诉公爵,说他们曾经看见罗兰佐跟他的多情杰西卡在一艘平底船里,而且安东尼奥也向公爵证明他们并不在巴萨尼奥的船上。

在这里完全是剧中两个人物在对话,没有显露任何叙述者出现的痕迹。但仔细阅读这段话,你就会发现它的真正意义是在于交代故事发展的过程,者也是叙述者的意图所在。叙述者想要想观众交代幕后故事发展的过程。但在整个过程中,叙述者并没有出现,而是通过剧中两个人人物把整个过程叙述出来,使他们说出叙述者需要的东西。

当然,叙述声音也有其独有的好处。叙述声音是作者创作作品的一种叙事角度和叙事策略。它可以展现特殊的语调和不同的节奏,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小说文本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叙述声音对小说作品起着审美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如果没有叙述的声音,文本就会显得很单调枯燥,也不能给读者带去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