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州建筑文化

合集下载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风格,也是安徽省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建筑风格,成为了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简要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及其文化内涵。

一、徽派建筑的特点徽派建筑是随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繁荣而形成的一种传统建筑风格,因其令人瞩目的特点而享有盛誉。

以下是徽派建筑的一些特点:1. 特殊的建筑结构徽派建筑的结构特点是独特的,它的基本结构是歇山式建筑,即由两个坡度相同的“山顶”组成,有着屋脊相互交错的特殊构造。

2. 老辣的雕塑技艺徽派建筑在建筑装饰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其雕塑技艺。

徽派建筑的雕塑风格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风格鲜明、别具一格、极富个性。

3. 严谨的比例思维徽派建筑在比例思维方面,是很严格的,无论是内部空间还是外墙装饰,都需要严格遵守一套比例规则,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思维的美感。

4. 象征意义的意符徽派建筑装饰里的每一个雕刻、构件,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比如御花园下的鱼尾狮,具有镇宅合家之意,而蝙蝠图案则有着“福禄寿”之意,表达了强烈的美好愿望。

二、徽派建筑文化内涵徽派建筑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宏观风格上,更在微观层面中,文化意蕴深刻。

以下是徽派建筑文化内涵的一些内容:1. 家族文化的精神体现徽派建筑是江南地区富商巨贾所建造的,因此与家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徽派建筑通常是一栋高大的青砖建筑,几乎是所有家庭成员的集体住宿,因此建筑内的布局和功能需要体现出对家族文化的重视与体现。

2. 社交文化的体现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住所,也是社会交际的场所。

因此,建筑布局在社交的方面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如宴席厅、客厅、书房等,这些空间设计不仅是为了方便交际,更是为了加强建筑内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

3. 道德文化的传承徽派建筑的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如厚德载物、孝亲爱人、贤能崇德、诚信守约等等。

徽派建筑的建造者认为,只有体现出这些道德价值,才能够将建筑文化真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及文化意义

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及文化意义

徽州民居建筑的历史及文化意义徽州民居建筑是中国特色的民间建筑,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国际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作为代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典范,徽派建筑在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地域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魅力。

本文将从徽派民居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及文化传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徽派民居建筑的历史沿革徽派民居建筑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安徽黄山市的宏村、西递等地,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古徽州地区曾是黄山山脉的南麓,地势险峻,雨量充沛,风景秀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因此,徽派建筑中融合的大量的自然元素,如“雨庇”、“奇石”、“悬山”、“龙墙”等,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成为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

早在唐朝时期,徽州地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但是,真正成型并保存至今的徽派建筑,实际上是在明代时期才形成的。

此时,徽州人民开始大规模迁徙至江南地区,并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传承至当地。

随着时代的演进与繁荣的经济发展,徽派建筑的建筑风格也不断发展和演变,到了19世纪中期,徽派民居建筑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当时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

二、徽派民居建筑的建筑风格及文化传承徽派民居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种元素,具备精致、优美、雅致的特点,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布局精美奇特。

徽派建筑的门面布局十分独特,通常采用"尺八"形、"田"形或"凸"形的门头结构,门楼设计刻画精美,深深地表达了家族血缘之间的婚恋关系、商贸之间的合作以及个人品德等信息。

建筑的内部结构也十分讲究,通常由厅、堂、房等多个空间组成,相互独立但又联系紧密,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和景观。

2、装饰风格别具一格。

徽派建筑的装饰风格富丽堂皇,特别是对于木雕、石雕、砖雕等技艺运用至极,构件之间的比例均衡协调、纹饰之间的刻画奇特生动。

徽州建筑文化

徽州建筑文化

1:徽州建筑外观的显性特征: 徽州建筑多朝向东南,以利于纳阳采光,但无固定模式,主要根据具体环境灵活变通,以天井、马头墙、斗拱、三雕等部件构成有机统一的外部造型。

徽州马头墙高低错落,起伏跌宕,有“五岳朝天”之称,墙顶线条流畅,手法简练,形式多样,韵律感很强,与周边环境、天际线等和谐相融。

粉墙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调,大面积的白色粉墙可以充分反射阳光,底层无窗、楼上小窗以增强安全感,宽街窄巷、明暗对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程庭《春帆记程》)。

坚实而装饰华美的对外门楼,又是身分和文化的象征.2 :徽州传统民居天井的功能:徽州建筑平面结构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巧妙经营,与厅堂、房廊结合可拓展室内实用空间,构成合院,多个天井相连则可组成多进建筑群。

天井功能众多,可提供通风、采光、纳阳、室内劳作、休闲等等功用,内天井还可以创造一个室内明亮的庭院,成为家庭生活的美化中心,充分体现空间处理的智慧。

这种庭院式内天井使徽州传统民居表现了更为生动的光线效果,来自天井的天然光线有利于感受外部天象变化,自然光的清晰感有助于展示室内装修的细部和家具陈设,天井中布置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则为居室增加了景致、生机与美感3 :徽州建筑的文化蕴涵其四,文化审美特征徽州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有儒雅风度。

徽州建筑品类繁多、型态各异,如民居、宗祠、牌坊、寺塔、碑亭、园林等,尽得风流,却体现了徽人共同的人文氛围、生活理念和心理渴求,温柔敦厚、古朴雅致。

徽人聚族而居,尊崇孔孟之道,笃信程朱理学,彰显儒雅伦理之风。

其祠堂体现辈份长幼,牌坊旌表忠孝节义,住宅讲究四水归堂,这些建筑物造型各异,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血脉相连,无不整合于有序的儒雅特色的系统中。

其祠堂反映崇宗敬祖、和睦团结、光宗耀祖的观念,如歙县呈坎村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罗东舒祠,后进宝纶阁中珍藏着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宗族的诰命、诏书,目的是使“诸宗人因谒庙而思祖功”(明罗应鹤《东舒公祠堂记》)。

徽州文化的独特传统和魅力

徽州文化的独特传统和魅力

徽州文化的独特传统和魅力徽州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文化流派,始于唐朝,兴于明清时期,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为中心。

徽州文化包括建筑、绘画、音乐、民俗、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建筑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徽州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其严谨的结构体系、细致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技艺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徽州建筑徽州建筑是从唐朝中期开始形成的,而至明、清两代时期达到极盛。

徽州建筑造型优美,结构严谨,装饰精美,典雅高贵,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徽州建筑的特点是“四进四厅”,即前门、外厅、中厅、内厅。

四厅按大小递减排列,依次对着前面一厅的门,形成格局完整,结构严密的整体。

建筑中还有丰富多彩的细节装饰,如雕花、画门、琉璃瓦、马头墙等。

徽州建筑的建筑材料多采用木材和石材,而石材则常常作为地基或基础构造使用。

徽州建筑的木构架结构通常使用无榫结构,檐口常采用飞檐式,以增强建筑形象的立体感和轻盈感。

徽州建筑装饰雕刻精美,常常采用天、地、人、鬼、神、兽等各种图案,体现了徽州人对生活的崇尚、富足和向往。

同时,徽州建筑的装饰还流露出整个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二、徽州绘画徽州绘画是徽州文化中的一个代表,其风格独特,流派丰富,其中门派最为有名的是“芜湖法”。

芜湖法以细画著称,细致入微、用笔清晰,表现出了徽州人文化精神和审美特征。

徽州绘画的主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

其中山水画,尤其是徽派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派山水画强调画面的平衡美和空间感,注重用笔技巧来表现整个画面的气韵和品味。

徽派山水画的遗产轮廓清晰,色彩浓郁而又不失淡雅,线条含蓄而又不失灵动。

徽派山水画风格独特精湛,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贡献巨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可贵的推动作用。

三、徽州音乐徽州音乐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唐朝以来,徽州人就对音乐有着很高的热情和追求。

徽州音乐以“丝竹合韵”的演奏方式或者即兴伴奏为主。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

徽州文化的主要特征徽州文化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的地方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特色:徽州地区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而闻名,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被誉为“徽派建筑艺术”。

徽派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重视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和装饰细节等方面的设计,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徽派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以庭院为中心,分为正厅、东西厢房和后院等不同功能区域。

2.曲艺传统:徽州地区是中国曲艺的发源地之一,曲艺是流行于中国江浙地区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集声、旋律、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

其中,以徽州花鼓戏和皮影戏最为著名。

徽州花鼓戏以徽州地区的方言演唱,以花鼓为主要乐器,展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

皮影戏则是一种以皮影为影戏媒介的表演形式,技巧独特,操纵灵活,寓教于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3.宗教信仰:徽州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

徽州地区的儒家文化极其发达,以孔子和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和道教在徽州地区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妙高山、花山寺等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观吸引了大量的香客和游客。

此外,徽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也是一大特色,人们信奉祖先、土地、山神等,举办各种祭祀活动。

4.壁画艺术:徽州地区以壁画艺术而闻名,尤以宏村、西递等古村落的壁画最为出名。

徽州壁画以浓墨重彩、细腻逼真的风格著称,其内容包括民俗、神话、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壁画艺术在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红色文化:徽州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徽州地区的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和纪念碑等方面,如西递乡的八卦田会议纪念馆和宏村乡的朱德纪念馆等。

这些红色遗址见证了徽州地区人民在革命年代中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建筑常识

徽州建筑常识

徽州建筑常识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徽州建筑以其雄奇壮丽、精巧典雅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徽州建筑的常识。

一、徽州建筑的特点1. 建筑结构:徽州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减少了使用钉子的数量,使建筑更稳固。

檐角上翘,屋脊翘起,形成了独特的飞檐翘角和揭山盖丘的造型。

2. 建筑材料:徽州建筑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砖瓦、青石等。

其中,徽派建筑常用的木材是雪松木,因其质地坚硬、耐腐蚀而被广泛使用。

3. 建筑布局:徽派建筑注重空间布局的对称和谐,一般以三进为主,前进为门厅,中进为正厅,后进为后厅。

建筑整体呈“回”字形或“品”字形,形成了宽敞的庭院和多个天井。

4. 装饰艺术:徽派建筑注重装饰的精细和繁复,常见的装饰元素有雕刻、彩绘、壁画等。

徽派建筑的门窗、斗拱、楼梯等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和石雕。

二、徽州建筑的分类1. 客家楼:客家楼是徽派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徽派建筑与客家民居建筑相结合的产物。

客家楼通常为多层楼阁式建筑,外观庄严典雅,内部布局合理,起到了居住、防御和社交活动的功能。

2. 四合院:四合院是徽州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

它以四面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周是厅堂和房间。

四合院的布局严谨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同时也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古民居:徽派建筑中的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也是徽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

古民居通常由前厅、中堂和后厅组成,整体布局规整,建筑材料讲究,装饰精美。

三、徽州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徽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

以下是一些保护与传承的措施:1. 法律保护:加强对徽派建筑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对徽派建筑的保护责任和措施。

2. 维修保养:定期对徽派建筑进行维修保养,修复破损的部分,保持建筑的原貌和风格。

3. 传承与教育:加强对徽派建筑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教育,培养更多的传统建筑工匠和专业人才,保证技艺的传承。

谈徽派民居古建筑的文化与特点

谈徽派民居古建筑的文化与特点

谈徽派民居古建筑的文化与特点1 建筑历史与特色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精致古朴,典雅自然。

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地方特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性,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

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比较成熟的建筑流派,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它始形成于唐末、兴盛于明清时期,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因此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而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最具特色的又数传统民居,它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1.1 历史渊源徽州民居古建筑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东晋,盛极于明清。

徽州民居古建筑装饰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表现形式丰富,蕴含着徽州社会文化、宗法礼制、政治经济等时代征展现了建筑的风水理念,艺术情趣和生活追求等深层文化。

徽派建筑以其浓郁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它流行于古徽州府所辖各县,即今黄山市的三区四县、江西省的婺源和安徽宣州市的绩溪。

作为古徽州府府治的歙县,是徽派建筑(包括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最集中的地区。

作为设计和施工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州缙绅和商业势力的崛起,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如江苏的扬州、金陵和江西的景德镇等地。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体现是传统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派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徽派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徽派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徽州是中国南部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城镇之一,是安徽省的一个市区,历史上也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镇。

徽州地区的建筑文化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指安徽省徽州地区独有的一种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这个时代在安徽是一个文化、商业和军事中心,并且因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

徽州建筑在元代达到了顶峰,之后也持续发展到现代。

徽派建筑主要分为三种:民宅、庙宇和园林。

民宅是徽州地区建筑的主要类型。

它们通常是三进或四进式的,由多个建筑组成,由前厅或大门、中厅、后厅或庭院组成。

庙宇建筑通常是为祭祀神灵而建造的,融合了唐、宋、元、明等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

园林则是由池塘、假山、花卉和亭台组成的。

徽派建筑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建筑构造精细,二是建筑风格独特。

徽派建筑非常讲究对称美,大门、窗户、框架都是对称的,这使得建筑看起来非常协调。

建筑中的雕刻、浮雕和绘画也是很重要的,它们通常是精致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徽派建筑最为著名的是其石雕和木雕,这些雕刻是有建筑师和工匠特别制作的,不仅是装饰,也是结构的一部分。

徽派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均非常重要。

它代表了安徽南部的文化和建筑风格,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徽派建筑都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因为历史原因,安徽南部和东南部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非常频繁,所以徽派建筑也影响了周边省份的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要性在现代是有所减弱的。

然而,这种建筑仍然是建筑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有建筑师在设计现代建筑时,会采用徽派建筑的元素,例如对称和装饰。

总之,徽派建筑是中国南部最重要的一种建筑风格,其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在现代这种建筑的影响力一定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是中国建筑风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

徽派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流派,其代表着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

徽派建筑风格源于安徽省黄山市和宣城市,传承了安徽古建筑的特点,融合了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构造艺术和美学特征,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著名的一种风格,并在建筑、园林、绘画、雕刻和装饰等领域中,均留下了很多杰出的代表作品。

一、徽派建筑的构造特色1、木结构,严谨整齐。

徽派建筑的柱子和梁架常采用松、柞、榉、桧等名贵木材,木材经过几十年以上的饱和浸泡,工匠们再将其按照特定的尺度严格进行打磨,在使用上非常择优。

2、重视四合院。

徽派建筑的传承者始终致力于传承四合院的建造和使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重要遗产。

四合院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面围墙、四面楼房、中央天井的布局形式,具备了通风、透光、隐蔽等优良特性。

3、崇尚做工的精益求精。

徽派建筑的建造中,工匠们极为重视建造的过程,追求每个雕刻、每个彩绘、每个窗棂的精益求精,令人叹为观止。

徽派建筑的建造过程和艺术表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精益求精的精神。

4、室内分隔方法独特,通常采用三间式、四间式和五间式的布局方式。

室内装饰品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彩绘以增色,还可以在室内安装屏风、纱帐等物品,增强生活的舒适性。

二、徽派建筑的文化特色1、强调“讲究富贵”。

徽派建筑的房屋尤为注重富贵的体现,每一种镶嵌、彩绘、雕刻的构造都是为了彰显主人家的财富和身份地位。

2、讲究“五子登科(指五代时期的最高科举,五个儿子都考取进士)”。

徽派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尊重文化和教育,常在建筑、装饰、器物等方面表现。

徽派建筑中经常出现的士人院、养学堂、堂楼等,表达了对学问和文化的崇尚。

3、重视整体规划。

徽派建筑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

为了在社会关系、修建位置、道路庭院、建筑材料等方面体现出徽州文化的重要精神,徽州人对规划非常重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徽州建筑心得体会感悟(3篇)

徽州建筑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徽州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在参观和学习徽州建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一、徽州建筑的历史渊源徽州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

徽州建筑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徽州建筑主要包括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宏村、西递、南屏等古村落。

二、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1. 建筑风格独特徽州建筑在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白墙黑瓦:徽州建筑以白墙黑瓦为主要材料,这种色彩搭配简洁明快,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2)马头墙:徽州建筑的马头墙独具特色,形状各异,既美观又实用,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

(3)徽派雕刻:徽州建筑在雕刻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木雕、石雕、砖雕为主,图案丰富多样,寓意吉祥。

2. 建筑布局合理徽州建筑在布局上讲究阴阳五行、山水格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布局特点:(1)依山傍水:徽州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前低后高:徽州建筑在布局上以前低后高为原则,寓意步步高升。

(3)庭院深深:徽州建筑注重庭院的打造,庭院内设有池塘、亭台、假山等,营造出宁静、优雅的生活环境。

三、徽州建筑的工艺精湛徽州建筑在工艺上独具匠心,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工艺特点:1. 木雕工艺:徽州建筑中的木雕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寓意吉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石雕工艺:徽州建筑中的石雕工艺同样精湛,以雕刻石狮、石鼓、石坊等为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砖雕工艺:徽州建筑中的砖雕工艺以雕刻砖墙、砖窗、砖门等为主,图案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徽州建筑的内涵丰富徽州建筑在内涵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族观念:徽州建筑中的祠堂、家庙等建筑,体现了家族观念的传承。

徽州建筑故事

徽州建筑故事

徽州建筑故事
徽州建筑,又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区。

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砖、木、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注重布局严谨、典雅美观。

徽州建筑的故事源远流长,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1.历史渊源:徽州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由于徽州地区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徽州人民在建筑方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

2.建筑特点:徽州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布局严谨,注重风水。

它的主要特点有:砖雕、木雕、石雕三大工艺,以及黑白灰三色为主的建筑色调。

砖雕、木雕、石雕精美绝伦,展示了徽州地区高超的雕刻技艺。

3.建筑类型:徽州建筑主要包括民居、祠堂、庙宇等。

其中,民居是徽州建筑的代表作品,多为四合院式布局,内部设有天井,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祠堂和庙宇则体现了徽州地区对宗族和信仰的重视。

4.文化内涵:徽州建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徽州商人文化、徽州民俗文化等。

徽州建筑既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5.保护与传承: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徽州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许多古老的徽州建筑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同时也有越来越
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徽州建筑技艺,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总之,徽州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见证了徽州地区的发展变迁。

如今,徽州建筑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徽派建筑文化价值

徽派建筑文化价值

徽派建筑文化价值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其起源地为安徽省徽州这一地区。

徽派建筑自古就被誉为古代建筑中的瑰宝,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徽派建筑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以下是徽派建筑文化价值的详细介绍。

一、记录历史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精华的代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宋朝,直至明清时期。

这些建筑记录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面貌。

在当今社会,徽派建筑也成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存了这些建筑可以通过它们的结构、装饰和刻画记录中国建筑发展的历程,并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传承中华文化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建筑面貌和装修工艺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

其建筑特点和造型对于当今的建筑设计和文化传承至关重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的车窗、徽派彩画、屏风、窗棂和木雕等装饰的细节丰富和装饰风格对现代的文化艺术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因此,保护和发扬徽派建筑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艺术审美价值徽派建筑凝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它所展现的豪华及细腻的雕刻风格,非常考验工匠的技术水平和心血耗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高超,能够给人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同时,徽派建筑的建筑营造也尤为注重审美,从建筑的平面布局到建筑内部及外部的透光效果,都体现了对美感的追求与表达,非常艺术。

四、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徽派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了对孔子思想的崇拜,对“和谐”“诚信”的追求。

这些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是宗教信仰上的影响,也是社会文化道德观念的重要传承。

在徽派建筑中,很多细节都展现了这些价值观,这使得徽派建筑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因此,徽派建筑不仅是代表过去,也是对未来的启示,对时代的价值观和信仰标准具有很好地参照和借鉴作用。

总的来说,徽派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和价值观使得徽派建筑具有了深远的文化价值,并在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结构设计和装饰艺
术技法等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徽州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是安徽省南部的一
个地区,其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多为明、清两代,主要分布在黄山市、歙县、祁门县、休宁县
等地,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建筑风格之一。

徽州古民居的主体结构为木
质结构,采用檩条、榫卯等木工技术,屋顶采用飞檐、歇山等形式,独具特色。

古民居的
屋面还配以瓦片或石板,放置得相当精准,既透气性又保证了防水性能。

在建筑中还存在
很多装饰艺术技法,如雕刻、描金、彩绘、纹样等较常见。

徽州古民居的色彩也较为独特,多以黑、白、灰、红为主。

古民居的讲究家族文化,整个房子都以养老为第一位,因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的房间都不同,“东养老、南纳凉、西纳阳、北临街”。

古民居的移步换景讲究“离脚却阴”,即从一处视点看到的景色切换到另一处视点看到的景色,要求人们在移动中保持阴
凉避热。

古民居室内装饰则多以石雕、木雕、砖雕等为主,欣赏这些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可
以让你更好地感受到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内涵。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
建筑文化遗产。

徽州人民凭借其独特的智慧和技巧,创造了这些地道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
术技法,矗立于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徽州古民居建筑文
化在丰富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

徽州文化感悟心得体会(2篇)

徽州文化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徽州,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自古以来就有“东南一奇”的美誉。

徽州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在我深入了解了徽州文化之后,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慨,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徽州文化的独特性1. 建筑风格独特徽州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徽派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青砖灰瓦,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其中,徽州民居、徽州古村落、徽州牌坊等都是徽州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2. 绘画艺术独特徽州绘画艺术以新安画派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新安画派以山水画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追求画面的意境和情趣。

代表画家有黄宾虹、程十发等。

徽州绘画艺术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印刷技艺独特徽州印刷业起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被誉为“中国印刷史上的奇迹”。

徽州印刷业以活字印刷和木板印刷为主,技艺精湛,产品精美。

其中,徽州版画、徽州碑刻等都是徽州印刷艺术的杰出代表。

二、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历史传承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从唐宋时期的徽州文化萌芽,到明清时期的繁荣昌盛,再到现代的传承与发展,徽州文化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2. 文化传承徽州文化传承方式多样,包括口头传承、文字传承、实物传承等。

口头传承主要通过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形式,将徽州文化传承给后人。

文字传承则以徽州古籍、诗词、文章等为主要形式。

实物传承则体现在徽州建筑、绘画、印刷等艺术作品上。

3. 文化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徽州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

政府加大对徽州文化的保护力度,挖掘和整理徽州文化遗产,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动徽州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徽州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徽州文化的启示1. 坚守文化自信徽州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树立了文化自信。

徽州民居特色介绍

徽州民居特色介绍

徽州民居设计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也称徽派民居,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古徽州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

自秦建制两千多年以来,悠久的历史沉淀,加上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加之在这块被誉为“天然公园”里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一、徽州民居的历史徽州,简称“皖”,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宋徽宗在平定方腊起义后,于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行政版图相对稳定。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栋,明清古村落100多处。

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总计约十五种之多。

如古城、古村镇、祠宇、寺庙、书院、园圃、戏台、牌坊、关隘、桥梁、塔、亭、堤坝、井泉、村落。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温暖,物产丰富,但土地有限,村落密集度大,农民生活困难。

因此,生活所迫徽州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求衣食于四方”,到外边去发展。

虽然也有客死他乡,或终无所成者,但大多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学有所成,劳有所获,经有所利。

一些人从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发展到经营盐,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

黟县西递村经商鼎盛时期,店铺多达百家以上。

胡家二十世祖胡贯三,除了经营典当业务,还经营茶米生意,号称“三十六典”、“七条半街,”是当时江南六大首富之一,家财"五百万金。

清代后半叶后,黟县南屏村的徽商号称“十万富”的不下20户。

这些徽商致富后,为光宗耀祖,显赫一方,于是大兴土木,扩建庄园。

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建起豪室后,又向儒商结合,官商结合发展,兴学堂,尊儒学,走学而优则士之路。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安徽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建筑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展现着古代徽州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本文将为您介绍安徽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

1. 宏伟的牌楼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牌楼而闻名。

牌楼是古代徽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宣示城市地位和重要场所的象征。

在徽州古城中,可见到多座宏伟的牌楼。

这些牌楼通常由三重或五重檐构成,形式庄重大气。

细密的雕花和各种精美的装饰物体现了古代徽州人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巧。

2. 独特的宅院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宅院。

徽州人崇尚家族和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空间布局的平衡和谐。

宅院通常由内外两个院落组成,外院用于客人接待,内院则是家庭生活区域。

建筑的主体采用青砖、黑瓦作为基本材料,檐下及墙面上雕刻着独特精美的花纹,展现了徽派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3. 精美的园林除了宅院,古城中还保存了许多精美的园林。

徽派园林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常常巧妙地融入山水和植被。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桥等都精心设计,以精美的石刻和雕塑装饰,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徽州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4. 古老的庙宇徽派建筑中的庙宇也是徽州古城的一大亮点。

这些庙宇既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庙宇建筑通常采用大型的石雕和木雕,雕刻精美细腻,富有艺术价值。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徽州四大名刹之一的祈福寺。

这些庙宇见证了古代徽州人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总结:安徽徽州古城以其传统建筑而闻名,这些建筑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徽州人的智慧。

牌楼、宅院、园林和庙宇构成了古城的独特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徽州古城的传统建筑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游览徽州古城,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

安徽博物馆徽州古建筑解说1. 徽州古建筑的魅力徽州古建筑,嘿,这可不是简单的砖瓦堆砌,而是个个都藏着故事呢!走进安徽博物馆,咱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些气派的古宅。

哇,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啊!说实话,这些建筑就像是历史的老爷爷,默默地在那儿守护着我们的文化。

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砖头,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听着就让人心里痒痒的。

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徽派建筑,外表是黑瓦白墙,简直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一样。

那种“青山绿水,白墙黑瓦”的风格,不就是咱们心中最美的乡愁吗?而且,徽州的古建筑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背后还有很多实用的智慧。

比如,独特的风水布局,能够让人心情舒畅,生活安宁,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存在啊!1.1 建筑的结构与工艺说到这些建筑的结构和工艺,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徽州古建筑的木结构特别有讲究,木头的选材、加工和安装,都是一门大学问。

每根梁柱都要经过严格挑选,力求完美,简直像在选媳妇一样认真呢!而且,它们大多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就能把整个房子搭起来,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匠心独运啊!更有趣的是,徽派建筑的屋顶多为马头墙,真是个别致的设计。

你们知道吗?这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防风呢!想象一下,风刮起来,雨打下来,马头墙的设计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件防风衣,保持了屋子的温暖和干燥,真是“精打细算”的好办法呀。

1.2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再说说徽州的历史,那可是厚重得很啊!徽州,古时是个商贸繁荣的地方,徽商可真是个牛人。

他们的商业头脑和经营智慧,造就了徽州的辉煌。

而这些古建筑,正是当年徽商们财富与文化的结晶,多少故事都在这些墙里藏着呢!想想那时候的商人,一边谈生意,一边喝茶,简直就是“坐拥天下”的风范。

更值得一提的是,徽州的文化底蕴深厚。

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戏曲,徽州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那些古宅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文化的传承地。

就像一座座文化的“宝库”,守护着千年传统,传递着智慧。

走进这些建筑,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文化气息,简直让人醉了。

徽派建筑讲解

徽派建筑讲解

徽派建筑讲解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它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徽派建筑多集中在古徽州地区,也就是如今的安徽黄山、宣城等地。

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共同孕育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貌。

从外观来看,徽派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高高的马头墙。

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其主要作用是防火。

在古代,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一旦一家起火,火势很容易蔓延。

马头墙将一家一户的房屋隔离开来,能够有效阻止火势的扩散。

马头墙的造型高低错落,线条流畅,远远望去,就像一匹匹昂首奔腾的骏马,充满了动感和韵律。

徽派建筑的屋顶也是一大特色。

多采用坡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屋顶上覆盖着黑色的小青瓦,排列整齐,给人一种简洁而庄重的感觉。

而且,徽派建筑的屋顶往往还设有飞檐,飞檐翘起,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度,还能够让雨水抛得更远,保护墙体。

走进徽派建筑的内部,你会发现其布局十分讲究。

一般来说,徽派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分布,正房、厢房、回廊等布局合理,功能明确。

正房通常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则是晚辈的居所。

中间的天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采光通风,还具有“四水归堂”的寓意,象征着财富的汇聚。

徽派建筑的装饰也极为精美。

在门窗上,常常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如人物、花鸟、山水等,这些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在梁枋、斗拱等部位,也会有木雕、砖雕和石雕,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

比如,雕刻中的蝙蝠象征着“福”,鹿象征着“禄”,牡丹象征着“富贵”等等。

在建筑材料方面,徽派建筑主要采用当地的木材、砖石和黏土等。

木材多选用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木材,如杉木、松木等。

砖石则用于砌墙和铺设地面,黏土则用于制作砖瓦。

这些材料就地取材,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还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徽派建筑的色彩也非常独特。

整体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给人一种素雅、宁静的感觉。

黑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砖石,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美感。

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文化徽派建筑文化是指中国安徽省徽州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工艺、独特的建筑布局和典雅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源于徽州商人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徽派建筑以其严谨的规划和高雅的艺术性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建筑的布局通常是以五进院落为主,其中有三进院落为主体,两进院落作为辅助。

每个院落都有独特的功能,例如前进院落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中进院落是家庭生活区,后进院落是家族祭祀的场所。

这种布局使得整个建筑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富有层次感。

徽派建筑的建筑材料以木、石、砖和瓦为主,以木结构为骨架,用石料和砖瓦作为外立面和屋顶的覆盖材料。

建筑的木雕和砖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木雕通常用于装饰门窗、梁柱和斗栱等部分,砖雕则常常用于装饰墙面和柱子。

这些装饰物都以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图案风格而著称,展示了徽州人民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观念。

徽派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通常会依据地形、气候和风水等因素进行布局和设计。

例如,建筑的朝向会考虑到阳光照射的角度和景观的视野。

同时,建筑的外观和装饰也会采用自然元素,如花草鸟兽等作为图案和图像,以增加建筑的生机和美感。

徽派建筑文化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

例如,徽派建筑中的祠堂通常用于进行祭祀活动和家族聚会。

同时,在徽派建筑中还可以找到许多传统的木雕、石雕和绘画作品,这些艺术品都反映了徽派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徽派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之一。

它以其精美的工艺、独特的建筑布局和典雅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展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徽派建筑文化不仅是中国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一、徽派建筑简介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等地。

徽派建筑以其平衡和谐的结构、巧妙独特的装饰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二、徽派建筑的特点1.独特的木构结构:徽派建筑以木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

2.对称平衡的布局: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平衡,通常由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和后花园组成,整体建筑布局呈”品”字形。

3.精美的彩绘装饰:徽派建筑的外立面及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常采用彩绘、雕刻等技法,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4.独特的歇山顶:徽派建筑的顶部通常为独特的歇山顶,既凸显了建筑的整体美感,又能更好地抵御风雨侵袭。

5.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徽派建筑吸纳了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徽派风格。

三、代表性建筑介绍1. 宏建徽派建筑宏建徽派建筑位于黄山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整座建筑优雅古朴,气势磅礴,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宏建徽派建筑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式,中间为大堂,两侧为厢房。

建筑采用檐下斗拱和削肩飞檐的装饰手法,使得建筑更加精致华丽。

2. 敦煌书局敦煌书局位于宣城市,是一座兼具居住与书籍收藏的徽派建筑。

敦煌书局为三进式布局,主体建筑为大堂,两侧为厢房。

建筑外立面采用红墙、白灰、木构结合的装饰方式,显得庄重典雅。

3. 安徽私塾安徽私塾位于安徽省,是一座以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徽派建筑。

安徽私塾建筑布局独特,主体建筑为三进式,庭院内还有后花园和石桥。

建筑内部设有多个教室,以及用于藏书和研究的阁楼。

4. 徽商大宅徽商大宅是指徽州地区富有的商人家族所居住的豪华建筑。

徽商大宅通常由前堂、中堂和后堂组成,中堂是主要居住区域,前后堂用于接待客人。

徽商大宅注重建筑的宏伟、装饰的精美和布局的合理,是徽派建筑的杰出代表。

四、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和美学追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徽州建筑文化
摘要: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政治、经济发展的
具体表现,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载体。

渗透千年文化风霜,纵览徽派建筑,不难发现,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

关键词:徽州建筑建筑文化古民居雕饰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位于黄山白岳之间。

徽州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设置了郡县,魏晋南北朝时称新安郡,隋、唐、五代称歇州,北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以自己的帝号改新安为徽州,辖歇县、休宁、祁门、黯县、绩溪和婆源六县。

这里山川毓秀,民物丰饶,是白云之下一处神奇的山林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

由于中原战乱频繁,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

南宋以后,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引领风骚约有800年之久。

今天,徽文化和藏文化、敦煌文化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渗透千年文化风霜,纵览徽派建筑,不难发现,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

有人说,要了解明代帝王生活,到北京去;要了解明清寻常百姓生活,到徽州来。

一、建筑分类
徽州建筑按用途可分为民居建筑、祭祀建筑、公共建筑等几大类。

主要包括宅第、宗祠、牌坊、园林、城楼、戏台、书院、桥等。

宅第徽州宅第俗称徽州古民居,是徽州最常见也最能体现徽州建筑特色的建筑之一。

由于徽州地少人多、山地潮湿的自然特点,徽州民居普遍是二到三层的楼居,且多为院落式。

徽州民居建筑的布局讲求工整、紧凑、适用。

其平面总体布置主要有“凹”、“口”、“H”、“日”四类基本形式。

其结构特点主要通过马头墙、门楼、槅扇、飞来椅、天井等结构元素体现为“四水归堂”“五岳朝天”。

工艺特征则多通过镶嵌在马头墙、门楼、窗户等处丰富多彩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绘等元素来体现。

这些雕刻和彩绘的造型和题材非常广泛,大多以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习俗等为主。

宗祠宗祠又称祠堂。

作为专门供奉祖先灵位、祭祀参拜祖先的地方,是徽州村落中最具规模的建筑。

宗祠主要是家庙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和发展而成,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

中国古代各地几乎都建有宗祠,它是儒家文化在民间建筑中的典型体现。

受儒家文化及程朱理学影响浓重的徽州地区宗祠数量尤多。

此外,徽州还有一种型制与祠堂相近的建筑——社屋。

社屋是另一祭祀建筑。

社,古代指土地神。

牌坊牌坊亦称牌楼。

是一种宣明教化、标榜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源于中国古代表彰人或事的坊门。

它是明清时期特有的建筑类型。

牌坊的形式主要有冲天式和不出头式两种。

命名取间,柱、楼的数量,如常见的“三间四柱五楼”、
“单间双柱三楼”等。

从建造意图看,牌坊又可分为功德牌坊、贞洁牌坊、忠烈牌坊、仁义牌坊及标志牌坊等。

园林徽州园林,亦称徽派园林,指在徽州萌生并带有明显徽州文化特征的园林艺术。

就类型看,徽州园林大体可分为四种:宅院园林、庭院园林、水口园林及风景园林。

由于徽州地区山多地少,徽州园林常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布局紧凑精炼,风格严谨精审。

如在园林内部布置中,亭、台、楼、阁、榭、池、塘等多为几何形态,且常按预定秩序支配,讲究对称。

较典型的有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清初徽州六大园林之一的唐模檀干园以及黟县南屏的西园、西递的西园、宏村的碧园、许村的怡心堂耕余园等。

戏楼戏楼又称戏台,大多附属于祠堂,是祠堂建筑的一部分。

从建筑特点看,徽州戏台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活动的,即戏台与祠堂前进合为一体,装上台板就是戏台,祭祀时拆掉台板就用以替代祠堂的仪门,这种戏台被当地人称之为“活动戏台”。

另一种是固定的,即戏台建立在祠堂内并被加固在一起,这种形式的戏台被人称为“万年台”。

相对于祠堂而言,戏台做工较讲究,注重台面、额枋等方面的装饰。

书院顾名思义,是古代文人士绅读书、集会之所。

书院虽不唯徽州独有,但徽州书院数目之多使得其在徽州建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根据性质和规模,徽州书院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生员和士绅集会读书之所,规模较大,级别较高;一类是针对科举考试,为选拔人才,特别聘请名师加以教导培训之所;还有一类个人藏书读书之所,它兼具书院和宗族性质之所,招收对象多为族内子弟。

二、雕饰艺术
徽州的民居建筑雕饰是以砖、木、石雕作为主要部分,被誉为“徽州三雕”,无论从建筑外墙还是内部构架,无论是梁、枋、柱,还是门、窗、檐,都留下了精雕细刻的痕迹,并因其精美细致的雕刻技法加上材料的天然色泽,产生了古朴中蕴藏典雅精致的艺术效果,与徽州的自然山水,民居的马头高墙、幽深的窄巷及“四水归堂”的院落实现完美的联姻,创造了典型的徽州民居艺术风貌,使徽州明清建筑达到了质、形、色的审美统一。

木雕在徽州民居建筑中木雕通常表现在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楼层栏板、隔扇、栏杆等处,特别是围绕天井四周的木雕隔扇及楼层栏板等部位,是徽州古民居雕饰大显身手的地方。

镂空的花窗、隔扇在民居中广泛使用,是徽州木雕艺术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

安徽皖南保留了许多雕花楼建筑,代表性的有黟县的“志诚堂”、“承志堂”等。

徽州民居木雕在雕刻时,对工匠艺人提出很高的要求,使用什么样的内容与形式,既要考虑美观,又要重视实用,既不能损坏部件承重功能又要对其施以精美雕饰。

砖雕徽州砖雕作为建筑上的装饰,其雕刻非常精美,构图的表现大胆而独特,并以雕刻空间层次丰富而著称,题材内容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之意,大体为人物、动物花鸟、亭台楼阁及几何图案等,反映古徽州人民向往喜庆、幸福及安居乐业的心愿。

在神话故事、戏曲、民间故事中所体现的人物,主要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及徽州劳动人民等形象在砖雕艺术中作重点显现;龙凤、麒麟、狮子等祥瑞动物题材,主要以配角的形式存在于砖雕门罩上,其中以翻腾、对舞、立坐俯仰等姿态的狮子图案为最多,这是徽州砖雕艺人的擅长之作;植物题材主要以民间喜闻乐见的梅、兰、竹、菊、荷花、石榴等在砖雕中广泛出现。

石雕徽州石雕取材主要有黟县青石和茶园石,另外还有黟县、休宁、歙
县等地产的白麻石、红麻石作为辅助用料。

石材因色泽有别,观感亦有差异,多用于住宅和祠堂的基座、柱础、栏板、漏窗,牌坊上的梁坊、柱头、花板等处。

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与徽州木雕与砖雕比较更显简洁、质朴,题材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图案等,人物故事和山水题材则较为少见。

徽州石雕较为典型的是宅居院墙的漏窗和各种石牌坊。

三、艺术特色
徽派建筑艺术风格可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

它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依皈;它不趋时势,不赶时髦,不务时兴。

此谓之自然。

它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释,坚持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淳真,此谓之古朴。

它含隐蓄秀,奥僻深邃、凝重孤峭,寂寥幽丽,此谓之隐僻。

它典正雅致,庄重高洁,文质彬彬,不染尘俗,此谓之典雅。

卜山筑室,择水定居,必因地制宜,顺乎自然。

尤为难得的是,徽人身处黄山、白岳(齐白云)之间,新安江之畔,山水之乐,得天独厚。

故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也是徽派建筑之所以获得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

徽州山高路险,溪水回环,故虽曲径通幽,富柳暗花明之趣,但却寂寥清僻、闭塞偏远。

这是造成徽派建筑具有隐僻特色的重要原因。

《新安竹枝词》(清代乾隆年间盐商方西畴撰)云:“山乡僻处少尘嚣,多往山陬与水涯,到死不知城市路,近村随地有烟霞。

”徽派
建筑就错落在这人皆古质、俗尚真淳的桃源世界里,因而也绕以古朴的氛围,散发着古朴的气韵。

现在,“徽学”已成为一门显学,关注、研究徽文化、徽州建筑的人也越来越多,徽州古代民居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是从悠长的历史中世代传承至今的丰厚遗产,它具备着常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今天,当我们置身于徽州民居的街头巷尾,徜徉在美轮美奂的庐舍之间时,面对着那些历经风雨而光辉依旧的建筑雕饰、艺术佳作总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作为传承于新安江的子弟,由衷希望徽州文化能弘扬光大,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 潘李仂.古徽州三雕艺术鉴赏.艺术与投资,2006
[2] 吴怡.徽州古村落中的三雕艺术.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
[3]朱永春.徽州建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清〕康熙:《徽州府志》
[5]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色与审美特征研究.山东大学,2005
[6]吴云松.徽州审美文化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10
[7]杨涧清.徽派建筑的文化诠释.咸宁学院院报,2007
[8]金乃玲.徽州古村落的建筑文化特征.合肥工业大学,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