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国人早期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诗经•谷风》中,“谁谓荼苦,其甘如怡”中的“荼”被认为是指“茶”。

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墓葬中,就出现了茶叶作为随葬品。

不过在两汉之前,茶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XXX为《尔雅》作的注中曾提到,茶“叶可煮作羹饮”。

在制作羹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某些地区仍然保留了这种茶的遗风,比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

唐代的“茶圣”XXX完成了茶的“雅化”,这是世界茶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用的是饼茶,它由茶叶经过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后饮用。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XXX还研制了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这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XXX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一种特别贵族化的饮料。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用的散茶,在宋代被称为“草茶”。

A.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这是在与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

B.茶的“清”风格在明代形成,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高”者相匹配。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雷店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雷店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雷店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城里乡下刘平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

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5万元。

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

”翠玉说:“嗯。

努力。

”现在,他们有23万元了。

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6000元钱。

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

他们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1000元。

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婚4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

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每个月存5000元钱,雷打不动。

焉瓜原来抽8元一盒的烟,3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

”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

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

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

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

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6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

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方便,可首付要32万。

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

”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有了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

每年春天,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

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好吃。

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

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

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

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上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值为150分。

Ⅰ卷表达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煤屑(xiè)流纨素(wán)班驳(bó)敛裾(jū)夹袄(ji ā)蓊郁(wěng)B.弥望(mí)潭柘寺(zhè)霎时(chà)伶娉(pīng)吐哺(bǔ)庐冢(zhǒng)C.涸辙(hé)明月珰(dāng)房檩(lǐn)槌床(chuí)癸丑(guǐ)桂棹(zhào)D.嘻游(xī)廿四桥(niàn)揠苗(yà)媛女(yuàn)纤细(xiān)踟蹰(zhí)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特朗普采取了一系列带有单边主义倾向的外交政策,不断对国际关系进行破坏。

而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②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馒头店已符合发证条件,并顺利办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③八百里沂蒙山水,永远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

沂蒙山脉龙飞凤舞,景色壮美。

沂蒙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④庙会位于城北的位置并且离着中心区挺远的,两人本应该坐车前去,不过他俩本就无事,所以安步当车,边走边聊。

⑤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⑥早春天气,说变就变,暖空气还没待够就被一股新进来的冷空气推出去了,一曝十寒的天气让人始终难以摆脱严冬的纠缠。

浙江嘉兴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浙江嘉兴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浙江嘉兴市20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嘉兴市2020~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试题卷(2022.6)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青蒿素是中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

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

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

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摘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材料二: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中医药的价值再次受到世界瞩目,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多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越南、新加坡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3个中药产品已完成欧盟传统药物注册;多个中药产品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中医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已发布了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

世卫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是中医药进入国际医疗市场的巨大推动力。

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我们需要“鲁迅年”李泓冰①鲁迅先生忌辰刚过,忽然一惊,先生离世已有70多年了。

然而,要写纪念他的文字,却总觉得有几分对不住……②因为,鲁迅先生并不希望被人牢记,他亟盼自己的文字“速朽”,唯其如此,他所热爱的中国,才有希望,而他终其一生猛烈抨击的国民“劣根性”,才会随着他的“匕首和投枪”一起“速朽”。

③然而,不幸的是,把先生的杂文翻出来看看,当年批评的许多现象都还能“应景”,都能“对号入座”。

他所指出的一些劣根性与怪现状,有的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④譬如,一些人骨子里的奴性与专制性交替,“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不必会做事,只要会磕头”。

再如“看客”嘴脸:少女被害呼救,一条街坐视不理;公交车上行凶,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得逞;有人欲从高楼自杀,竟有人狂呼:“跳呀,快跳呀”……群体性的麻木和冷漠,证明着鲁迅抨击过的那些“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的看客,正子孙兴旺、瓜瓞绵绵;而在文化领域,喜欢粉饰太平的“十景病”及“团圆主义”,也仍然流行,鲁迅所呼唤的,“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早到了”,但是,如今坊间与银幕上,仍有不少假面横行,虚张声势……⑤看来,鲁迅先生的精神,仍然是奔突的“地火”,照出那虚伪与污浊。

⑥然而,我们是否做了足够多的工作,让这把“地火”,聚集更多鲁迅精神的传人,一同奋斗于挖掘并疗救国民劣根性的工作?⑦鲁迅先生似已经被放上了神坛,但事实上,不管是从大众层面,还是从研究层面,鲁迅的精神力量,却在慢慢消解……⑧鲁迅忌日70周年,有影响的、可持续的、普及性的纪念活动虽有但却寥寥。

除了教科书上的选文外,现在的年轻人,读过先生作品的恐怕不多。

被誉为“民族魂”的先生,究竟走进了多少人的灵魂深处?⑨横向看看别的国家,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文化伟人的。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石马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石马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石马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讲中国历史,是讲960万平方公里幅员内、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的历史。

中国史前史是中国通史的史前部分。

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相对,史前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具体来说,中国史前史是指商代以前的历史;同时不限于中原,不限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凡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都属于中国史前史的范畴。

史前时代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原始社会史主要内容是讲生产方式、婚姻、家庭形态、社会组织结构,侧重于阐述原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他阶段的历史研究亦是如此。

按学科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性质。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运行的机制,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法则,构成历史的核心内容。

但除此之外,各国历史有各国的特点,各民族历史有各民族的特点。

特点就是差别,主要包括民族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其中既有体质特征的差别,也有非体质性质的差别,诸如生活习惯、民族气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国家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相同,但政体、文化、生活方式又千差万别,一国一个样,古今都如此。

有些文化传统可能随社会性质、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淡化、消失,或被新形式的传统取代;唯构成民族特性的传统精神,往往可世代相传,其根源甚至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史前史的史源主要来自史前考古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遗址、遗迹、遗物,这些古代物质遗存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素材不等于历史,依考古文化序列编排出的年表也不等于历史。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只要加以客观报道,自然而然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就能从中阐发历史规律。

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并制约着人们的活动。

但规律又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认识规律不那么容易。

不然,为什么自然界的进化经历了亿万年,直到达尔文才提出进化论?对历史的认识也是这样。

2020年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

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第二个是“有意思”,第三个是“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如《中国好声音》等现象级节目为代表的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当前应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

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参与者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

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

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

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台州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2021.01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

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

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

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

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

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

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

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

乡土社会环境固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

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

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

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

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魏营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魏营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魏营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从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

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

“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

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

”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

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

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

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

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

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

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

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

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

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

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

2020年北京关东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北京关东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北京关东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

驴阿四迟子建东北光复前,在哈尔滨的平房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这支部队很怪,虽然那几幢高低不同的房屋被铁丝网围起,而且间距不远皆有哨兵把守,却不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进进出出。

附近村屯的农民来这近旁耕种,都觉得蹊跷。

后来渐渐传出消息,说是那是支“老鼠部队”,专门有人研制细菌,在老鼠和活人身上做试验,是座“魔鬼窟”。

于是农民就害怕了起来,再去田里劳作时战战兢兢的,惟恐被日本人捉去当了实验材料。

果然,这支部队开始向农民大量征集黄鼠,每月每户必须上缴五只。

黄鼠是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四肢短小,尾巴蓬松着,除背部为棕灰色外,其余皆为黄色。

当地人叫它“黄皮子”。

其实它的学名叫“黄鼬”。

黄皮子也的确是一个无赖。

白天你见不到它,一到夜晚,它却从仓房、柴火垛或者杂货堆里招招摇摇地出来了。

村民都很烦它,但又不敢捉它。

据说这东西有时会放出一股气息,人闻了它会癫狂,所以捉它的人无不心怀恐惧。

六村人中有一个叫阿四的,他在那支“老鼠部队”旁种了两亩地,还和老婆开了一爿豆腐店。

做豆腐的人家少不了要养一头驴,用来拉磨。

阿四家就有一头黑驴。

一般人家的驴都很肮脏,一身的泥土,可阿四家的驴却被伺候得极是干净。

它的毛发油光光的,看不见一丝灰星,驴就仿佛披着一整块黑缎子似的。

阿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不怕捉黄鼠。

夜晚他蹲在鸡架旁,徒手候着黄鼠。

当它摇着大尾巴而来,刚要把爪子伸向鸡时,阿四已眼疾手快地活捉了它,将它投入铁丝笼中。

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

阿四人极爽快,一求即应。

所以“老鼠部队”征集黄鼠时,阿四比谁都忙,晚上蹲在鸡架或柴垛旁,机敏而辛劳地捉着黄鼠。

交不上黄鼠的人家是要挨罚的。

阿四帮人捉了黄鼠,等于救人于难,邻人也用多种方式犒劳他。

阿四白日去农田劳作,有一次他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

山西省忻州市蔚野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蔚野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蔚野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题。

读书三境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的标志。

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

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

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

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

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

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

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8。

阅读下面的一则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故事中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成了“稀世之宝”,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珍惜”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五)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五)

范文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五)1/ 82020 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五)一、选择题 1.选出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纤(qiàn)夫盥(guàn)洗解(jiě)送采撷(xié)相形见绌(chù) B、碣(jié)石累赘(zhuì) 赝(yàn)品邻(lín)居拾(shì)级而上 C、羁绊(bàn) 木讷(nè) 牛虻(méng) 渐(jiān)染溘(kè)然长逝 D、挟(xié)制失当(dàng)联袂(mèi)恪(kè)守沐猴而冠(guā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

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

第三式,消化式,吸收精华。

B.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在资质上有缺陷,学习上有疏漏? C.全国纠风工作会议透露,义务教育将全面推行“一费制”,即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包括教科书、作业本费)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

D.李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会后退。

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吗?”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 分) A.几百年前,书生气十足的山西商人乔致庸除了有超前而洪大的商业理想,还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和报负。

B.上海六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莫衷一是。

C.海地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观注,社会慈善组织积极募捐,文体明星也慷慨解囊。

D.一些地区因经济欠发达而选择了高污染企业,有关人士大声急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偏废。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蚕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蚕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蚕山农业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永远的巴金王蒙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

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

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

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

”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

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

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

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

他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

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

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

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高 一 语 文 第二 学 期 期 末 考 试试 卷及 答案(一)本卷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 卷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鸟张开翅膀一样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 .网络是一面“镜子”,常照照有利于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

A .予分.当引决分: 按本分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 像 对待奴仆那样又重之以修.能 修: 美好的 幽于缧.绁.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B .间.至赵矣 间: 一会儿 永葆无疆之休. 休: 美好.禹为人敏给克.勤 克: 能 少.仲尼之闻 少: 小看C .越国以鄙.远鄙: 边邑 九山刊.旅 刊: 砍 削乃并复丰,比.沛 法 比: 和⋯⋯一样 上服度.则六亲固 度: 礼 法 D .将.顺其美 将: 扶持 蚤自来谢.项王 谢:谢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从: 使⋯⋯跟随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象 一蹴.而就(c ù) 鬈.曲(qu án ) 3 分) D .蹩.(bi é)进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一、( 19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ǎn ) C . ì)攻讦.(ji é) 干(bi ě)谄.媚(chǎn ) 肇.事(zh ào ) 3 分)包.扎(zh ā) 悄.然 (qi ǎo ) 通衢.大道(q ú) 命运多赊.账( sh ē) 泥坯.(p ēi ) 巷.道 (h àng)残羹.冷炙( zh 纤.细( qi ān ) 官员要学会从网上知民忧、察民情,在网下解民愁、疏民怨,从而赢民心、顺民意。

B.雅安震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恢复重建。

当关切逐渐淡去,生活归于平静,面对漫长的家园重建,灾区的“震后考题”其实才刚刚开始。

2020年上海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上海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上海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树陈忠实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

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

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

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

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

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

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

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到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

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

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

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裸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

大约是在“三年团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

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

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英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

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从稗史到大雅: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小说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主要文学文体,但是在中国却一直是下九流的“闲书”而不登大雅之堂。

《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小说家被称为稗官,小说被称为不能与正史相提并论的稗史。

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君子自然不肯光顾小说,即使是那些才子,也是在正宗的诗文之外偶涉小说,大都拿小说不当正经事,将小说称为“闲书”。

明清两代,即使是对《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肯定性的评论,也认为它们不可以与《左传》《史记》相提并论,仍然是“稗史”的地位,而没有人敢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说文学高于历史。

只有那些落第的文人,不厌其烦地写作数量繁多的实现自己白日梦理想的才子佳人小说,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结局。

甲午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酣梦,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首先就从重视小说的地位开始。

梁启超反传统之道而行之,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将小说的地位抬到了一种罕见的高度:“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

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而谴责小说的出现,尤其是以林纾为代表的西方小说的大量翻译,也促成了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当然,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进程是缓慢的,我们屡屡看到翻译者以中国话本小说的叙述模式去变异翻译文本,删削原有的大段的景物描写,甚至以说话人的身份现身说法。

但是,他们的努力并非没有意义,正是因为梁启超颠覆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而将之视为文坛的正宗,谴责小说造成的广泛影响以及在这之前已经有近两千余种的外国小说的翻译文本,所以在五四文学革命中鲁迅发表其“格式特别”的小说时,无须一个革命性的论证过程,现代小说就顺利登上了文坛正宗的舞台。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那么,鲁迅使小说这种文体从传统向现代成功转型的贡献表现在哪里呢?胡适是以白话文的准绳衡量传统与现代以及艺术的优劣,就此而言,鲁迅的小说其实比起宋元话本来并不显得通俗易懂。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

这天,我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

见了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会说:“又来看老房子呀?”我们笑笑说:“来看老房子。

”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还说:“都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

”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

莫说这些烂房子,就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关了。

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这个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

”一个孩子接嘴说:“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

”我说:“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

是一棵枣子树,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

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

这个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

看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

其他孩子也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

然后便互相扔来扔去,跑走了。

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这些孩子怎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

”老人说:“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落了。

”我说:“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

”老人说:“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枣子,哪吃得完。

”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

那些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

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

因为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

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问老人说:“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老人说:“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

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

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

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

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

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

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

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惑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6题(12分)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1905年,瞿秋白进入冠英小学读书,学校校长庄苕甫是清末的举人,但他却具有维新思想,主张废科举、办学堂。

1909年春天,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学校校长屠无博在学生中间经常进行反清革命思想教育。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

1916年,17岁的瞿秋白进入社会谋生。

先在无锡乡间当国民学校校长,继而投奔武昌的堂哥寻找出路。

翌年,瞿秋白到北京进入俄文馆,学习俄文和哲学,开始“做以文化救中国的功夫”。

“五四”运动前后,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外来思想目不暇接,瞿秋白进行了广泛阅读与涉猎,他研究过美国的宗教新村运动、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狄德罗、卢梭等人的著作,而本着惠及人民大众的内在尺度,他的兴趣开始倾向于共产主义。

不久,瞿秋白觉得书本上的求索和朋友间的探讨,对社会主义仍如“隔着纱窗看晓雾”,看不真切。

这时,翟秋白有了以北京《晨报》特约记者身份到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苏维埃俄国采访的机会。

在俄国,瞿秋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观采访和调查研究,他觉得“共产党始终是真正为全体工人阶级奋斗的党”,他认为“共产主义学说在苏俄的逐步实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桩伟大事业,是世界第一次的改造事业”。

至此,瞿秋白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忏悔的贵族”终于成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9月,瞿秋白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请,瞿秋白离开莫斯科回国工作。

1923年1月13日回到北京,立即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的主编和《向导》编辑。

他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状况,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中共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

6月4日,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报道上海和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消息。

1926春,瞿秋白病重住院,抱病写《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一书。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瞿秋白发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尖锐地批评了陈独秀等以共产国际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月7日,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主持召开会议(八七会议),正式将陈独秀(缺席)免职,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

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急关头,将打散了的队伍重新团聚起来,使中国革命完成了由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的重大转折。

1930年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瞿秋白纠正了李立三在工作中的一些错误。

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完成了大量翻译作品和许多重要的论文、杂文,与茅盾、鲁迅来往,结下深厚友谊,领导左翼运动。

1934年1月,瞿秋白遵照中央指示,抱病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瑞金,担任中央教育委员。

虽然工作相当劳累,身体又差,还不时咳血,三天两头发高烧,而且物质生活又很艰苦,但他依然勤奋工作,为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撤离苏区,瞿秋白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他的肺病日益严重中央决定派人送他转道香港去上海就医。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晨,从容就义,年仅36岁。

瞿秋白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值得中国人民学习和珍视。

(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瞿秋白因交不起学费,被迫中断学业,17岁的瞿秋白进入社会谋生,后来投奔武昌的堂哥,这段经历影响他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B.瞿秋白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回到北京工作,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主编和《向导》编辑。

C.在“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正式将陈独秀免职,开始主持中央工作。

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举行,是中国革命重大转折点。

D.瞿秋白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5.作为一个革命思想家,瞿秋白在哪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6.瞿秋白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请简要分析。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在途中【美】兰斯顿•休斯这是经济大萧条的年代,一个傍晚,大雪纷飞。

萨劲特从一辆载货卡车上跳下来,面对满天飞雪,反应麻木,视而不见。

他实在是饿极了,困极了,累极了。

多赛牧师拧亮门厅的电灯,打开住宅的大门,他看到外面正下着雪,然而他发现,站在他面前的,是个一脸粘满雪花的大个子黑人,显然是个夜游人,一个失业者。

萨劲特还未意识到自己是否已开口说话,牧师先生就抢先说:“对不起,不行。

你顺着这条街往前走四条马路,往左拐,再走七条马路,就看到收容所了。

对不起,这里不行。

”牧师关上了住宅的大门。

萨劲特想告诉那虔诚的人,他已经去过那个收容所了,在这萧条年代,他被迫去过上百个收容所,而每到一处,得到的回答总是没有床位、晚饭已供应过、地方已被占满。

不管是真是假,他们反正歧视黑人。

可是这位牧师先生,他竟然也说声“不行”,便关上了大门。

显然,牧师不愿听他诉说这些,而人家也确实有扇门可以关啊!大个子黑人转身走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