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听课和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什么要进行听课评课?
首先听评课是一种有效进行教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回顾我们近两年新课程走过的历程我们师校曾陆续掀起过《同一案例研究》系列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学期备,单元备,课课备);近一年来大力提倡各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都有教师听课,设计课然后集体交流讨论的环节,其实这些活动基本上就是通过走听课评课的模式,使教师同伴互助,走螺旋式上升的轨道。从效果上看,很多老师通过这种教研手段在教学上大有长进。所以说听课评课是教师把教师听课的个人感知层面的东西,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让我们看的更高,忘的更远。所以说只有把听课和评课结合起来,才更有助于我们的教学研究。
其次听课评课是新课程对听课评课是当代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
新课程提出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活动提出校本教研三个途径只一,就是教师之间同伴互助。而教师研究的平台就是课堂教学,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掌握听评课的技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同伴互助,使自己在专业成长上跟上时代的脚步。
再次听课评课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学习。
现象:通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几个老师一起外出学习听课,回来后,几个人受益程度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深受启发,教学大有长进;有的只能照猫化虎,学了些皮毛,并不透彻。有的干脆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仍然我行我速。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果,我想一方面是与其学习态度有关系,阳光心态中也讲了态度影响能力,另一方面我分析就是教师会不会听课的原因,听什么,关注那些点,会不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能不能把个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上来。所以我说有些人把如何听课和评课分开来评析阐述,而我觉得听课的视点决定了你评课的方向,而评课又是在所听到感性认识上进行概括上升到理论认识上的,所以,在这里,我把听、评课合为一个问题里来谈。
二、如何听课评课
(一)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目标研究不透彻,定位不明了,不深入,就如同无帆的航船,使你的教学失去方向。所以首先要看教学目标。
首先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是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比如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如下现象:
一些老师上完课你问她,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她需要去想很长时间。即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些老师的课没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有的是感觉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什么问题都想解决,还什么问题都没解决透彻,一带而过,学生也学得犀利糊涂的。泛化,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这就是说目标泛化,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
其次看教者对三维目标的把握,是否三者整合为一,或者有油水分离的现象。
有的老师还是以传授知识为重点,生硬灌输,不将方法,老干讲,学生听的枯燥,听课的也是毫不精神,直反困,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目标设定太单一,重视知识技能,忽略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有的老师在课上贴标签式的加上一个环节,进行思想教育,感觉很生硬,也有的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这就是三维目标没有整合。生硬添加,拔高。
教学目标不研究明白,一节课叫什么内容,知识怎样层现势必无从谈起。
(二)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很大的创造空间,所以在教材上没有安排很多内容,是让老师利用多种资源去丰富,补充。
可面对新教材有的老师却无从下手,一个教学内容,不到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只好让学生做习题。
还有的老师盲目的收集课外资料把课堂内容安排的满满的,一堂课想涉略好多方面,结果哪一方面都没讲透彻主要的内容没完成,旁支细节到增添了不老少。
再有,现在仍使用老教材的年级的一些老师,还是遵照用教材教,教材上有什么她就讲什么,不能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
其实上述这些现象就是教师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处理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听课时要着眼的一个点。
首先看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和取舍。教师拿到一课势必要分析研究,要找相应的资料,这个时候教材由薄——厚。但若都拿出来讲,势必不可取,所以还要把其变薄删减、重组。即由薄——厚——再薄。所以我们看课的时候就要关注它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不是紧围他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他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次看教学内容安排时,要考虑一点就是教学密度够不够。(过大或过松散都是走的两极)
(三)看教材的呈现方式(再创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六只猴子分别关在三间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置的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里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的挂在高度不容的适当位置,第三间房子的事物悬挂在房顶上。数日后,第一间:一死一伤。(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打出手,结果死的死,伤的伤。)第三间里的两只猴子都死了。(它们虽然做了努力,但食物位置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结果活活饿死了。)第二间两猴或的好好的。(凭着本能跳跃取到能够着的事物,再高一些它们就跑对角线增加助跑速度跳跃取食,再高些的食物他俩就合作,一个猴子跳到另一个肩膀上,够到了食物,所以均好好的都活了下来)。
这个实验告诉我揭示的道理就是知识的呈现方式一定要难易适度。如上例方法没有难度,培养不出能力和水平,反到是一种无谓的内耗。方法太难,让人努力都做不到,不但培养不出能力反而这会让人失去信心,甚至能抹杀,埋没了人才。只有方法适中,循序渐进,才能培养出能力和水平,发挥人的主动性和智慧。
首先我们要看看教学过程是不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知识出现难度适宜,并有层次性,给孩子架设了一个逐步攀高的阶梯。
其次看能不能结合现实生活,让知识靠近生活。是否能抓住身边或者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恰当的引入教学。
比如数学学科是一门工具型的学科,它的一个理念知识来源与生活,广泛运用与生活。看教师是不是能恰当、巧妙的找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点和结合点,让本位知识在数学文化中得以延伸和拓展。知识要学以至用。
(四)看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
1、是否注重教学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先导出六条金鱼的故事,折射出教师一定要了解孩子,研究孩子的认知需要,这样才能找到孩子的学习兴奋点。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了解孩子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兴趣和心理需要基础上来设计教学。
再比如遇到概念,规则等知识点的时候,看教师能不能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以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参与造作,让学生在有趣,有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得出结论。既通过感性材料的操作观察形成表象,在重表象上进行概括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所要学习的心知识)讲解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例子(猪八戒吃西瓜)同学们一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急性子的同学拿起圆形纸片又画又剪,在操作中发现了八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一的道理,所以教师无须让学生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