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
1.卫生学:卫生学是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以公共卫生策略为手段,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素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

2.※生物圈: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圈。

3.※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4.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5.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

6.※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状关系。

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

食物链可影响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蓄积。

7.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8.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9.※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10.※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称为公害。

11.※公害病:由于严重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地区中毒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2.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13.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4.※生物富集: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15.※生物放大: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此过程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16.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会出现降低,该过程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自净。

17.※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Cs):可以影响生物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消除、结合及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化学物质。

18.※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生物富积,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质。

19.金属硫蛋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结合蛋白。

20.物质蓄积:当进入人体的污染物的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机体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该物质的原形或代谢产物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多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物质蓄积。

21.功能蓄积:当机体多次反复接触化学毒物一定时间后,用最先进和最灵敏的分析方法也不能检测出这种化学物的体内存在形式,但能够出现慢性中毒现象,这种情况称之为功能蓄积。

22.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3.毒性:是化学物引起有害生物学效应的固有特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主要取决其化学结构。

24.毒物:在较低的剂量水平可导致机体损伤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5.阈剂量:指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产生效应的最低剂量或暴露浓度,即低于该剂量或暴露浓度就观察不到或预计不会发生某种效应。

在评价有害效应的危险性时,通常用NOAEL或LOAEL作为阈值的近似值。

26.剂量-效应关系: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27.剂量-反应关系:摄入量(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1.大气圈: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称大气圈。

2.空气离子化: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的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即空气正离子,一部分逸出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成为阴离子即空气负离子。

这种产生空气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或空气电离。

3.大气污染: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人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原有的正常组成或性状发生了改变,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4.一次污染物: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如S02、H2S、CO、CO2等,称为一次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如503、h2so4、no2、HN03、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等,称为二次污染物
6.光化学烟雾:烟雾汽车尾气甲NOx相烃类污染物在强烈日光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剂,蓄积于空气中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一种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7.酸雨: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雾等所有降水
8.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9.可吸入颗粒物:指粒径≤10μm的颗粒物。

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类重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目前已鉴定出500多种,它们各自的浓度并不高,但若干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共同存在于室内时,其联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故总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1.水体污染: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12.军团菌病:在1976美国宾州地区的美国军团(退伍军人组织之一)年会上,与会者中暴发了一种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及肺部炎症的疾病,从病变组织中检出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因此将该菌命名为军团菌,该病称为“军团菌病”。

13.微量元素:在生物组织中的正常含量均小于人体体重的0.01%。

14.必需微量元素:指那些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繁衍不可缺少的元素。

15.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能满足或超过机体正常需要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为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16.碘缺乏病: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包括多种疾病形式,如在缺碘地区出现的相当数量的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亚临床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单纯哑、甲状腺肿及克汀病等。

17.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18.Hunter-Russel候群症:是水俣病最典型的特异性体征,包括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调及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

19.水俣病:在日本熊本县水侯湾地区发生的由于当地居民长期食用该水湾中含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
公害病。

20.痛痛病: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废水灌田生产的含镉很高的稻米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

21.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称为有效氯,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

22.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23.饮水消毒: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尚不能保证去除全部病原微生物。

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各项细菌学指标的要求、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进行水的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消毒方法可分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前者如煮沸、紫外线、超声波消毒等;后者如用氯化消毒剂、臭氧、碘和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1.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亦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2.推荐摄入量:相当于传统使用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人水平,RNI是以平均需要量为基础制订的。

3.估计平均需要量: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人水平。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内容,即平均需要量、推荐摄人量、适宜摄人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5.氮平衡:衡量机体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指标,反映体内组织蛋白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况。

氮平衡=摄入氮-(尿氮+粪氮+经皮肤排出的氮)。

6.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衡量蛋白质利用率的最常用指标,是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人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

通常用储留氮占吸收氮的百分比表示,其中,吸收氮=摄入氮一(粪氮一粪内源氮);储留氮=摄入氮一(尿氮一尿内源氮)。

7.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氨基酸。

共有8种,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

对婴幼儿而言,组氨酸亦为必需氨基酸
8.限制氨基酸:在人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各种氨基酸要有适宜的比例,如果某一氨基酸过少,就要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营养学上称这种氨基酸为限制氨基酸。

9.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严格地说,是指亚油酸与a-亚麻酸。

10.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根据目前的分析方法测出的膳食纤维的组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11.低聚糖:又称“寡糖”,是指由3~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构成的聚合物,如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棉籽糖、水苏糖等。

1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也称“食物的热效应”,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的能量消耗。

这是摄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活动以及营养素及营养素代谢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成人每日由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而额外增加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
13.微量元素:指含量占人体极微的元素,即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下(<0.01%)的元素,其中有部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必须通过食物获得。

14.必需微量元素:指在微量元素中必须通过食物获得的元素,包括铁、锌、碘、硒、铜、锰、氟、氯、钼、钻、镍、锡、硅、钒。

15.宏量元素:人体内含量大于体重0.01%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钠、镁、氯、硫等,占体重的4%~5%
16.生理需要量:指仅能维持生理平衡或不致发生缺乏病的营养素需要量,即营养素的最低需要量。

17.维生素尿负荷试验指口服一定量的维生素后,收集一定时间内的尿液,测定此维生素的排出量,根据排出量的
多少以判定机体该维生素的营养状况。

18.平衡膳食: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不仅在数量上满足机体的生理要求,还应避免膳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和代谢上近期或远期的紊乱。

19.膳食结构:是指消费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膳食中各种食物间的组成关系。

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西方“三高”型膳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第二种是东方型膳食,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第三种类型是以日本为代表,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消费比较均衡;第四种类型是地中海膳食,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蔬菜、水果摄入量高。

20.体质指数:是目前评价营养状况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2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由于热能和(或)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和(或)水肿的营养缺乏病。

此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严重时可使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迟钝。

病儿抵抗力低、易感染,死亡率高。

22.基础代谢: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

23.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24.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取食物而使各种致病因子进入人体,从而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25.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26.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在我国,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27.防腐剂:指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28.黄曲霉毒素: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所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分为B系和G系两大类
29.农药残留:由于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食品造成的污染(包括农药本体物及其有毒衍生物的污染),称为环境农药残留或食品农药残留。

30.转基因食品: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
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人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2.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3.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4.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5.职业特征:有些作用轻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虽然有时不至于引起病理损害,但可引起一些体表改变,如胼胝,皮色素增加等,这些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代偿性或适应性变化,常称为职业特征。

6.预防性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和医学技术方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服务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7.上岗前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对准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上岗前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掌握其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有关健康基础资料和发现职业禁忌证。

8.职业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

9.定期健康检查:用人单位按一定时间周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职
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并为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效果评价提供资料。

10.应急健康检查:由于劳动生产过程中某些特殊情况,使劳动者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11.职业接触限值:为保护作业人员健康而规定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

1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浓度。

13.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14.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15.职业性中毒: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16.刺激性气体:是对皮肤、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的统称。

17.窒息性气体:主要以气态吸入引起组织室息的一类有害气体。

18.毒蕈碱样作用: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引起效应器兴奋,主要表现为心血管活动受抑,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兴奋,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收缩和消化道、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等。

19.烟碱样作用:在交感及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后膜上,乙酰胆碱与N型受体结合,对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神经终板引起的先兴奋后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烟碱相似,称为烟碱样作用。

20.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指乐果、敌敌畏等部分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后24h~96h,在胆碱能危象后和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之前出现的以肌无力为主的一组临床表现。

21.生产性粉尘: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2.呼吸性粉尘:直径<5μm可以进人呼吸道深部的粉尘。

23.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前者称为粒子分散度,后者称为质量分散度。

24.尘肺: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某些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5.粉尘沉着症:指吸人锡、钡、铁等生产性粉尘后,引起肺组织产生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在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不进一步发展,x线胸片出现的阴影也可逐步消退。

26.矽尘作业:指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的粉尘作业。

27.矽肺: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28.晚发性矽肺:指曾经职业性接触高浓度砂尘,在脱离砂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生明显异常,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所出现的砂肺。

29.石棉小体:指在石棉接触者或石棉肺患者肺内检出的、铁反应呈阳性,形态多呈火柴棒状、哑铃状或串珠状的结构。

30.棉尘病:是由于长期吸入棉、麻、软大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多在周末或节假日休息后再工作时出现以支气管痉挛、气道阳塞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又称“星期一热”,临床上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缩感、胸闷、气短,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通气功能损伤,但肺部病理并无类似尘肺的纤维化改变。

31.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癈以上的作业
32.热辐射:指温度较高的物体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的能量。

33.热适应:指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34.听觉适应:指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阑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是一种生理保护现象。

35.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于强噪声环境,引起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的现象
36.听力损伤:是强烈的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的听觉器官急性损伤,引起听力丧失。

发生强烈爆炸时,听觉器官在强大的声压和冲击波气压作用下,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链断裂或错位,内耳组织出血以及柯蒂器的毛细胞损
伤。

病人出现耳鸣、耳痛、眩尽亚)、成上听力严币感磁武完全老失。

轻症可部分或大部分恢复,重症则致永久性耳聋。

37.噪声聋: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

38.声压级:声压级指以1000Hz纯音的听声压为基准,将被测声压与基准声压的比值通过对数转换变为级的形式来表示声压大小的物理量,单位为分贝(dB)。

39.响度级:指将声波的频率和强度这两个物理量统一起来,以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值来表示声音响度大小的主观感觉量称为响度级,单位是昉。

40.局部振动病: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典型临床表现是振动性白指,属我国法定职业病
41.运动病(晕动病):指接触低频率、大振幅的全身振动时,由于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的总称。

42.射频辐射:指频率在100~300GHz被长范围为1~3km)的电磁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43.放射性活度: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发生核跃迁的期望数,Sl单位的专名单位是贝可(Bq),暂时并用的单位是居里(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