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思考(马树超)

合集下载

我院邀请马树超研究员作《示范院校建设与高职改革发展》报告

我院邀请马树超研究员作《示范院校建设与高职改革发展》报告

成本 ,还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
[ 考 文 献] 参
【】 温 州市统计局 . 0 6 温州 市国 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 f B O 】 ( 0 7 0 — 6 f0 7 l — 0 . t P / w , W t t .0 . n l 20 年 E / L .2 0 - 3 2 ) 2 0一 12 h t :/ w . sa g c . J z s V 【】 钱成良 . 2 在全市 农村预备劳动 力培训 会议 I 二 的讲话 要点 【B O 1 ( 0 6 1- 4 2 0 - 12 】 h t :/ w w n h u g . n E / L .2 - 2 )【0 7 1 - 0 .t P / w w.e 0 . V c . 0 0 z 0 【】 张小乙 . 3 高技 能人才求职 人数为零 营 业员家政 员需求排前 【B O 1 ( 0 — l l ) 2 0 一 12 】 h t :/ z 5 j .t E / L . 2 0 7 0 — 1 【0 7 l— 0 . t P / , . l c1 0 z . 【】 袁亚平 . 4 温州市实施 “3 l 9富民攻 计划 ”E / L . 2 0 — 6 2 )【0 7 l- 0 . t P / w w p 0 1 . c . 【B O 1 (0 7 0 - 9 2 0 - 12 】 h t :/ w .e P c m.t e o 1 【】 温州 市教育局 .0 7 5 2 0 年温州教 育概况 【B O 】 (0 7 0 2 ) 2 0 一 1 2 】 h t :/ w W r f t E / L .2 0- 卜 8 【0 7 l— 0 .t P / w w. .e z i e 【】 温州市教育局 . 6 启动农村预 备劳动力培训 fB O 】 (0 7 0 2 )l0 7 l- 0 .t P / w w W r f t E / L .2 0 - 卜 1 0 - 12 1 h t :/ w . .e . 2 z i e 【】 陈朝晖, 郑元号 . 7 温州人 才市场 季度供需 分析 【 1 温 州人才报 ,2 0 — 1 . N . 0 0 —1 ) 7 4 5( 【】 温 州市教 育局 . 8 初高 中毕业生继续 升学 |就 业的 条 新路 r【 温 州 }报 ,2 6 l — 2 . j N J. 1 0 一 1 0 0 2( ) 【】 张竺鹏 . 9 农村劳 动力转移 培训 :问题 与对 策 【 】 教 育研究,2 0 8 5 . J . 0 6(): 6

发挥科研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发挥科研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发挥科研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作者:马树超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7期编者按:在全国职教科研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我国知名职教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

就职教科研会召开以及我国职教科研现状、未来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马树超研究员谈了自己的观点。

从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以来,职业教育科研的方向逐渐明确起来。

这个时候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可以说时机已到。

主要从三个方面看:一是国家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越来越突显出来。

我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但实际上并没有转过来。

这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时机未到,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由大转向强,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二是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年来,职业教育的改革步入一个加速期,而且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由规模为重转向质量为核心的重要历史阶段。

基于此,不仅《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落到了提高质量上,最近教育部领导也多次明确要实现这个转型。

在强调职业教育以质量为核心的“当头”,对职业教育科研的需求就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我们说转型了,提高质量作为大力发展的重点了,标志性指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转变,这些都需要加强研究。

三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研还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

如果说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那科研又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我经常讲一个简单的例子,联邦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目前专职研究人员将近500人,其服务的德国人口大数为8200万,而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但这一层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只有三十多人,按照科研人均服务面算,是德国的二百五十分之一,差距实在太大了。

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政策思路

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政策思路
析 专题报 告 。

本 期 继  ̄. q登 其 余 部 分 政 策 分 - r -
以才养作估进职校革政思 人培工评推高院改的策路
口张 晨
摘 要 : 章 着 重分析 20 文 0 8年 高 职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工 作 评 估 的 新 方 案 发 生 的 变 化 . 中 解 读 教 育 部 通 从
过 评 估 工 作 全 面 推 进 高 职 教 育 改 革发 展 的 政 策 思 路 。 关键 词 : 等 职 业教 育 ; 策 ; 估 高 政 评 作 者 简 介 : 晨 (9 3 ) 男 , 海 市 教 科 院 高 职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助 理 研 究 员 , 成 教 研 究 所 所 长 助 理 。 张 17 一 , 上 职 中 图 分 类 号 : 71 . G 85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 5 8( 0 9) 6 0 1 — 5 1 01 7 l 2 0 1 — 0 6 0
长 作 为 项 目专 员 参 加 研 究 。 项 目研 究 历 时 三 年 , 间 首 次 集 中 对 近 几 年 来 高 职 教 育 改 革 发 展 的 一 系 列 重 该 其
大 政 策 进 行 了 全 面 分 析 。本 刊 继 上 期 发 表 该 项 目 的 一 组 政 策 研 究 成 果 之 后
展 的 自我 管 理 机 制 .是 一 个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实 践 证 明 . 估 具 有 鲜 明 的 政 策 导 向 作 用 . 在 推 评 将 广 示 范 建 设 经 验 方 面 发 挥 积 极 作 用
( )“ 软 不 评 硬 . 动 不 评 静 ”. 破 传 统 的 二 评 评 突
方 案 ” . 有 鲜 明 的 政 策 导 向 意 图 , 过 高 职 院 校 )具 通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

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经过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引言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来发展很快、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底子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管理资源和学科资源仍处于较低层次,这些都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全面分析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提出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

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1.1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形成相当规模,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扩大了我国教育的总体规模,也使我国教育结构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1.2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取得新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出发,努力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职业教育在调整改革中获得了新的发展。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门类经过调整,可以覆盖我国全部一、二、三产业的职业岗位,同时还确定了与我国支柱产业相对应、覆盖面宽、需求量大的重点建设专业。

2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职业教育管理存在问题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顺。

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统筹乏力,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不能形成整体优势,办学效益还较低。

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教委[2008]7号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度工作总结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和各院校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教指委的章程,认真完成了教育部布置的各项任务和教指委2008年初制订的年度计划,现将 2008年教指委完成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办学条件、指导本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教指委于2008年元月5日至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全国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系主任工作会议”,会议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

参加本次会议的各方面代表有二百二十余人,其中,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包括教指委委员近30人,各高职高专院校代表180余人,有关出版社以及教学设备企业代表10多人。

会议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湖北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

华中科技大学杨勇副校长、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张建军处长分别向大会致辞,教育部高教司范唯处长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范唯处长强调,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等项目的引导下,在国内职教专家的指导下,各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已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技术层面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在实训基地等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体现环保、节能的观念;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如何融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和谐社会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会议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戴勇院长等15位专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就专业改革与建设做了精彩报告。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与思考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与思考

维普资讯
编 者 按 : 上 海 市 教 科 院 高 职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主 持 的 “ 等 职 业 教 育 现 状 与 发 展 研 究 ” 是 教 育 由 高 ,
部 批 准 的 高 等 教 育 教 学改 革 立 项 项 目( 高 函 【0 52 教 2 0 ]3号 ) 该 项 目 由马 树 超 研 究 员任 组 长 , 育 部 高 。 教 教 司 专 门委 派 离 职 高 专 教 育 处 范唯 处 长 参 加 研 究 。 本 期 刊 登 的 三 篇 专 题 研 究报 告 系 谊 课 题 第 二 批 集 中发 表 的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批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已 集 中发 表 于 《 育 发 展 研 究 》 O 6年 第 1 首 教 2O O期 ) 。
施 , 者 由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实 施 ” 19 或 ; 9 8年 《 华 人 中
民 共 和 国 高 等 教 育 法 》 规 定 “ 等 学 校 是 指 大 叉 高
教 育 体 系 . 调 要 “ 步 建 立 起 一 个 从 初 级 到 高 强 逐
级 、 业 配 套 、 构 合 理 叉 能 与 普 通 教 育 相 互 沟 行 结 通 的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体 紊 “: 初 步 建 立 起 有 中 国 特 “ 色 的 . 初 级 到 高 级 、 业 配 套 、 构 合 理 、 式 从 行 结 形 多 样 , 能 与 其 他 教 育 相 互 沟 通 、 调 发 展 的 职 叉 协
业技 术教 育体 系的 基本框 架 ” 。到 上 世 纪 末 , 建 在
立 教 育 “ 交 桥 ”促 进 高 职 教 育 与 其 他 各 类 教 育 立 、 协 调 发 展 方 面 有 了 具 体 的 政 策 规 定 . 求 “ 力 要 努

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

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

模 式 转 型 的历 程 :建 国后 的 前 3 0年 是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的萌 芽 阶段 . 职经 历 了三 次大起 大 落 ; 等职 高 高 业 教 育 的 “ 至 实 归 ” 在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以 后 , 名 是 这
时 期 高 职 教 育 作 为 一 种 崭 新 的 高 等 教 育 类 型 在 改 革 中 举 旗 起 步 并 稳 步 发 展 : 9 9年 后 . 职 教 育 19 高
开 建 职业教 育的价值选 择是 建立在一 定基础 国 继 续 进 行 必 要 的 结 构 性 改 革 . 展 创 新 . 设 知 识 2就 欧 共 之 上 的 . 包 括 社 会 经 济 基 础 和 职 业 教 育 自身 经 济 ; . 业 战 略 。 盟 委 员 会 发 布 题 为 《 担 就 业 责 的 将 创 促 、提 耳 的基础 。职业教 育组织 和管理本 身并不 是 目 任 》 政 策 文 件 , “ 造 工 作 岗 位 , 进 流 动 ” “ 满 以 扩 作 . ¨. 的 , 是 手 段 , 价 值 和 效 率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升 技 能 . 足 劳 动 力 市 场 需 求 ” 及 “ 大 就 业 ” 为 而 其 重 点 领 域 , 注 资 1 o亿 欧 元 来 支 持 各 项 举 措 . 证 并 9 保 决 于 政 治 、 济 、 会 和 文 化 背 景 。 对 我 国 职 经 社


市 场需求作 为人才 培养规格 和培养 质量 的标 其 目 标 , 盟 委 员 会 采 取 了 以 下 发 展 战 略 : . 济 战 欧 1经
准 ; 另 一 方 提 出 职 业 教 育 要 以 人 的 发 展 为 基 略 。 欧 盟 委 员 会 推 出 应 对 金 融 危 机 的 大 规 模 经 济 刺 本 出 发 点 . 进 行 全 面 的 素 质 教 育 要 激 方 案 — — 《 洲 经 济 复 苏 计 划 》 推 动 欧 盟 各 成 员 欧 ,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30年的展望马树超【摘要】文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信息技术发展、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及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六个方面,展望了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作者简介】马树超,男,上海市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及职业院校管理、规划与评估研究(上海200032)。

【原文出处】摘自《教育与职业》(京),2008.27.9~11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将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层次可能会逐步提升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2015年以前,我国由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需要大量发展,整个基本建设的任务还非常繁重,重化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20年以后,从全国范围来说,有可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会转向现代服务业,“白领”岗位会有一定增加。

按照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消息,今后五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1000万个。

根据现在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析,传统的“白领”岗位占25%左右,平均增加4个人就业,只有一个是传统“白领”。

今年普通高校计划招收本专科生超过590万人,实际上有340万左右不能进入传统白领岗位。

目前有些地方出现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现象,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按照当前的就业结构要求和职业岗位目标定位来培养人才。

因此,近几年职教规模发展的重心仍然是以中职和专科层次为主,估计再过6-7年,重心上移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职教的教学模式转型为什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推动职业教育模式转型呢?因为信息产业的技术周期短,而且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

高职教育_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的十年_马树超

高职教育_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的十年_马树超

CHINA HIGHER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2012.18◆马树超/范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10年发展,正是为区域协调发展打基础的10年,适应了不同地区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有效改善了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基础。

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2000年到2010年,全国常住人口每10万拥有大学(大专以上)程度的人数由3611人增长到8930人,而在四川、广西、安徽、云南、贵州和西藏等6省(自治区)则由不足2500人分别增长到5200人以上,该指标最高的省区(不含直辖市)与最低省区的差异由,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以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框架为基础。

这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选择。

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们参加高考选拔的意愿十分强烈。

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不仅适应了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有利于规模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在开展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

一方面,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目前主要承担高等学校的专科学历层次教育,为广大适龄青年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也属于职业教育,目前主要招收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开展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让进入高等学校的年轻人掌握就业技能,顺利就业。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让更多青年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更多家庭能够走进大学校门,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在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我本来准备了一个发言稿,那么昨天的人民政协报用《职业教育是合理职业结构的基础》,这样就给我一个挑战,今天我想另外讲述四个观点和研究成果,和我们全体代表分享研究成果。

我这个题目是《发展职教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的教育,我谈四个观点。

那么在谈观点以前,首先还要感谢我们会议主办单位给我这次机会,同时我也首先要说明,职业教育最近确实取得很大的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我非常赞成我们政协教研组的基本判断:形势可喜、问题不少、潜力很大,我非常赞成。

那么我想讲四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有效解决升学中心,就是目前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重重困难,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因为,大家都知道前两天江西出现了一件大事,就是一个初中因为周六补课,结果放学的时候,导致了拥挤,6人死亡。

那么确实心情非常沉重,报上是这么报的,编制超标,每班学生超百人,临时调课,双休日上课酿悲剧。

报纸上说这是学校教育质量比较好,所以边上的人都愿意来,初一每班超百人。

那么我们实际上在讲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推进实在是太困难,那么专门调研组说,人们常说素质教育是个老大难问题,我们几代领导人都很关心,但是确实很难解决。

为什么?那么我的观点或者说我的研究,就是我赞成我们调查组的四个观点,我加一个。

它提的观点:一是人口众多,就业结构和人才成长道路相对单一;二是传统教育文化观念影响;三是目前劳动用人制度和社会分配结构忽视技能型人才作用;四是社会转新期的矛盾以及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我加入的五是教育政策忽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或者说教育政策本身难以适应,或者没有转向重视技能型人才。

我叫“4+1”。

那么我们做政策分析我们知道,前面四个原因是我们在教育体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我加的一是在我们教育体制内可以的,就是说目前我们可以着手解决的,我们要解决或者推进素质教育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推进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Experienc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Deepening Industry-University Integration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作者: 马树超[1,2];郭文富[3,4]
作者机构: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2]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7;[3]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32
出版物刊名: 中国高教研究
页码: 58-6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出全面部署,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

从中国高职教育20年的大发展来看,坚持产教融合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其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经验。

深化产教融合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克服现存问题,进一步将产业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和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深入推进产业界、教育界的有机衔接,以保证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未来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渐行渐远。

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课程改革的现状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课程设置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环节不足,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等。

三、未来趋势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需要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2、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引入互联网+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开展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个性化教学的推广。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4、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四、实施方案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

《心得体会123456》

《心得体会123456》

《心得体会123456》教务处马光路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学习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甚至已经离不开网络。

在此,我就生活中工作中碰到看到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1.有网络安全的意识很重要。

谈到网络安全,让我们无奈的是很多人认为这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人员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网络安全的意识,这点对于涉密单位人员来说尤其重要。

对于个人来说,网络安全意识也特别重要。

网上层出不穷的摄像头泄密事件、这“门”那“门”的都是由于个人安全意识淡薄所致。

正如老师所说的“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我自己的电脑上有一些自己平时做的软件、系统,虽说没什么重要的。

但那也是自己辛苦整出来的呀。

所以使用电脑一直很小心,生怕有什么木马、病毒之类的。

“360流量监控”的小条一直在我的“桌面”右下角,只要有上传流量肯定得去看看是什么进程在上传。

平时为别人维护系统经常会碰到杀毒软件很久不升级的情况,主人还振振有词的说自己装了杀毒软件的。

在他们看来杀毒软件有了就成,剩下的就不用管了,我很多时候这样对他们说。

“你养条狗还得天天喂它吃呢”2.网页安全在单位,我负责几个部门的网站维护,主要是网页制作。

在一开始编程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能被攻击。

后来自己做的网站经常被攻击,这才知道诸如sql注入、ewebeditor漏洞等攻击手段。

所以在编程时会注意到这些方面的安全。

比如我的后台数据库一般都是“x.asp#xx.mdb”。

防止数据库被下载。

记得又一次为某部门自己编写了一个留言板程序,结果发布没1天就有3000多条恶意留言,还是英文的,挺让人头疼。

最后设臵了验证码、用户验证都不起作用,直到用了检测留言来源网页代码才堵住。

原来人家是用工具攻击的3.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安全涉及到使用网络的每一个人。

对个人来说要保证自己安全上网,每个人都得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我想应该包含以下几点:电脑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要及时升级,如果电脑上网则设臵为自动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思考

期 、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 机制 ,这些都制 约 了校企合作结合 的深人 、 持续 、 健康发展。
式和评价体系 ,已势在必行 。
虽 然我 国 的职 业教育 现在受 到前所 未
有 的重视 ,但纵观我 国职业教育 的理论研究 和 发展实践 ,无论是埘职业教育学的建构 、
四 、双 师型 教师缺 乏
资 ,许多职业学校无法开设系统的劳动技术 课 ,名义上挂着职业学校的牌子 ,实际上课 程却与普通院校无异。
部分, 与社会经济发展 的关系极其密切 ,对 社会 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当 前受历史 、社会 、经济 、文化和政治等 因素 制约 , 职业教育对缓解教育危机和降低失业 的功能还 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 , 而且从职 业院校 自身的发展来看 ,也存在很多问题 ,
有真正体现 出职业院校的特点 , 职称评定和 普通 院校教师没有什么差别 , 科研成果成为 教师职称评定 的硬指标。但由于条件有限 , 职 业院 校的教 师在开 展科研工作 时往往 会 遇 到相 当大的难度 。 科研成果 已经成为职业
院校教师职称提升的瓶颈。调研发现 ,目前 职 业 院校教 师考核 的主要方 式仍然采 用 自
教育 的声誉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 , 直 接影响
其发展。
评 及领导、学生等渠道进行评价 , 与普通院 校 的评 价体 系基本相 同, 符合教改方 向的教 育评价机制远未形成 , 这不符合职业 院校操
作性强的特点 ,也削弱 了职业教育的生机和
三 、校 企合 作不 畅
校企合 作是 发展 职业教 育的一 项重要 举措 , 也是双方共赢的好 事 , 但是实际上进
职业 教 育对技 能型人才 的培 养需要 依
托于双师型教师 ,但是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 资数量不足 、水平偏低 ,特别是 “ 双师型”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点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点思考
我很 高兴来 到泰州 职业 技术 学 院 ,重 点 讲一 下我 国高等职 业教育 “ 十二五 ”规 划 的若 干重点思考 ,
从 政策 的角度 ,从理论 的角度做 一些探讨 。
了解 马树超 ,网站一 打开 ,点一 下 马树超 ,然 后 就 出来 马树超 的基 本信 息 。 网络 、信息 、媒体 发
天讲 变化 ,不 是为 了变 化而讲 变 化 ,是指 我们 的 老师要 能够适 应 这种变 化 ,是指 我们 的院校必 须
改 革 我 们 的教 学 模 式 ,必须 改 革 我 们 的 教 学 内 容 ,变 化太 大 了。例 如我们 进入 信 息社会 ,你 要
也为我 国高职教育 的改革 和发 展提 出了总体要求 。
马树 超
( 上海 市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 , 海 2 0 3 ) 上 00 2
摘 要 : 文章 从 高等职 业教 育 面临 的环境 变化 、教 育 变化 、体 制机 制 变化等新 挑 战 出发 ,提 出我 国高等职业教 育在 “ 十二五 ”期 间需要 坚持 的基 本 经验 、需要 解决 的主要 问题 、 需要 遵循 的基本 原则 、需要 实现 的主要 目标 等几 方面进行 了深入全 面的 阐述 。 关键 词 : 高职教 育 ;发 展规 划 ;思考 中图分类 号 :G 4 60 文献标 识码 :B
分 配 ,可 以安 排得好 。但 是今 天 我们 许多 大学 生
师 时就想 ,当时老师 是怎 么教 我们 的 ,我们 现在 怎 么教学 生 ,再 按 照 以前 的方 式 已经 不行 了 。尤
其 是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它 作 为 职 业 教 育 的高 端 教 育 ,跟着 技术 变化 的周期 ,变化特 别快 。有 技术 周期 在变 化 ,其 他 的学科 教育 可 以缓慢 一点 ,成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会议纪要英教指委[2010] 23号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2010年6月20日至2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会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协调与联络办公室王国川主任、教指委刘黛琳主任、中国东盟博览事务局领导郑军健、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专家马树超等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教指委委员、分委会委员和来自19个省市的230余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负责人及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牛健秘书长主持,首先由会议的承办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李国淮院长致欢迎辞,他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教指委对学院的重视与信任。

在介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时,他特别提到学院是国家商务部“人才强商”培训基地,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

另外,学院小语种的专业也办得十分有特色,分别有泰语、马来语、柬埔寨语等专业,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中国东盟博览事务局郑军健局长结合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情况,分析了广西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2004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先后接待了35名国内外首脑,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舞台。

通过举办东盟博览会深深感到,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才十分欠缺,而既懂专业又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他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以及全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协调与联络办公室王国川主任介绍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总体发展情况。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在校生人数去年已达到了968.3万。

“1221”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思考,其核心可归纳为—“1”:高职院校应成为一个能够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办学的开放性平台;“2”:基础知识和职业实践两个系统的统一与交融;“2”:两个或多个证书,即毕业证和岗位职业证书;“1”:一个基地,高职院校要成为一个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基地。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障 碍
参与和举办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 , 不少企业尤其屉一些劳动
密集 型企 业 片 面 追求 用 人 的 低 成本 , 加之 就 业 准 人制 度 执 行
不 力 , 遍招 收未 经 职 业 培 训 的廉 价 员 工 . 普 不 制 约 r企 业 的长 远 发展 , 在 一 定 程度 上 制 约 了 高职 教 育 健 康 发展 。 也
高等教育。社会行业准入机制 、 就业分 配机制等不健 全 、 不 合理 , 使得技能型人才缺少应有 的社会地位 , 导致 社会对高 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 不少高职学生就业 、 创业信心不足 , 有
的在 无 奈 中 随 波逐 流 , 的 则关 心 能 否通 过 专 升本 跳 离 高 技 有 能 型人 才 培 养领 域 。 2 学 科本 位的 育 人模 式 仍 是 高职 教 育 发 展 创 新 的 主 要 .
是表现为高职院校数量 十年来急剧膨胀 , 许多所谓 后
研究员所指 出的那样 , 高职教育 目前正面临着经济社会需求 最大 、 中央 政府 重 视 程度 最高 、 政 投 入最 多 、 模 为 历 史 之 财 规
最 、 一 步 发展 所 应 有 的 教育 基础 最 好 的 形 势 。 尽 管 如 此 , 进
题 。只有 深 刻 分 析这 些 存 在 着 的问 题 , 从 当代 有 影 响 的 职 并 教 模 式 中获 得 营 养 与 启 示 , 能 进 一 步 理 清 思路 , 动 高 职 才 推 教 育 获得 新 的发 展 。
教育评估 中对教师学历构成指标的强化 , 使许多高职院校的
师 资学 历 不 断 攀升 , 大 多 数 任 课教 师 缺 乏行 业 、 但 产业 、 业 职 背 景 , 产 、 会 实 际 了解 不 多 、 之 不 深 , 历 太浅 , 对生 社 知 阅 难 以 承担 起 高技 能人 才 培 养 的职 责 ; 四足 高 职 院校 硬 件 建设 膨 胀 , 物 质 、 象 建 设 , 轻 制 度 、 神 、 化 等 内涵 发 展 , 重 形 而 精 文 导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分析◇马永胜摘要本文以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为分析对象,从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演进、实施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姐姐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在回顾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政策的演进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我国高等教育现行政策实施现状:目前我国实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结构”,“三改一补”政策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

本文也发现了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问题,学制体系政策上比较混乱,有待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推进;招生考试政策不尽合理。

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应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需要对现行学制体系进行调适,切实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来发展;还应出台校企合作的驱导性政策,明确校企合作中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以保障校企合作的持续进行;进一步完善招生考试的政策,拓宽学生来源,不断完善单独招生和自主招生考试,探索多样化的入学考查方式,变选拔性考试为适应性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长处与潜力,提高生源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现状;问题;对策目录1 引言 (1)2 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政策的演进 (1)3 我国高职教育现行政策实施现状 (1)3.1 师资队伍建设 (1)3.2 人才培养环境 (2)3.3 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 (3)4 现行高职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学制体系的政策有待规范 (3)4.2 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3)4.3 招生考试政策不合理 (4)4.4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4)5 解决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问题的方法 (5)5.1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制体系 (5)5.2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机制 (5)5.3 招生考试的政策继续调整 (5)6 高职学校不同政策下的发展——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6)7 结语 (6)参考文献 (7)1 引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迅速成长为制造业大国,近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推动我国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向与政策展望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向与政策展望
X EH I YN学 术 前 沿 USU QA A N
闰广 芬 、 忠在 《 江 大学 学 报 }0 9 李 浙 20
年 第 2期 撰 文 以 中 国 近 代 企 业 为 例 . 企 对 业 兼 具 教 育 组 织 职 能 进 行 了 历 史 分 析 作 者以洋务企业 ( 其 是 福 建 船 政 尤
民 生 公 司 为 例 )第 二 , 系 化 教 育 的 逐 渐 ; 体 形成 ( 交 通 部 所 属 铁 路 企 业 为 例 ) 第 以 :
需 要 x- 业 教 育 予 以 足 够 重 视 . 并 将 企 业 , J  ̄
与 学 校 协 调 起 来 .发 挥 教 育 在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康 元 印刷 制 罐 厂 为 例 )第 五 . 业兼 具 教 ; 企 育 职能 的制 度化 ( 业教 育法 律 出台 ) 企
国 外 企 业 教 育 也 有 着 同 样 悠 久 的 历 史 且 日渐 发 达 , 本 、 国 、 国 等 发 达 国 家 日 德 美
局 ) 企 业 内 设 立 教 育 设 施 为 例 . 证 了 在 论
育 因 素 不 断 增 加 . 成 了 这 一 时 期 企 业 兼 形 具 教育职 能 的发展趋 势 和显著 特点 : 第


企 业 教 育化 , 育 型 企业 开 始 出现 ( 教 以
有 强 大 而 鲜 活 的 教 育 生 命 力 的 表 征 在 以
科 学 发展 观来 构 建 和谐 社会 的今 1中 国 . 3
以中国近代企业为例
展 环 境 . 一 点 可 从 进 一 步 探 索 企 业 行 业 参 与 高 职 这
教 育 的 政 策 环 境 、 善 双 师 结 构 专 业 团 队 的 制 度 化 完

马树超:发展职业教育关乎

马树超:发展职业教育关乎

教育 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成 为教育 财政 的一 个重要原 则 , 多国家把发 许 展职业教育作 为国家行为 , 或由政府 直接投资 , 或由政府通过企 业间接投 资 , 别是 为困难群体 接受职业教育 特 承担经费投入 。
各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经 济发展需 要与学 生选择意 向的 矛盾 ,
职 业教育面向人人 , 也是世界各 我跟他说 , 中央领导对职业教育的高
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现在, 我 们职 业教 育政 策导 向上 存在 着 问 题。 如果说, 我们让接受中等职业学
度重视, 落实到各级政府 , 落实到全
社会 , 可能还会有一段 时问差 。 我希 望尽可能缩短这个时问差。 两会召开
场调节失灵,必须要有政府的调控。
我们现在面临从精英教育阶段 向 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 教育政策、 教 育制度都应该及时调整 , 必须让更 多 的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十六届六中全会给 出的正 确的选
题, 就是要尽{ 顷 妪 I l 劳动部门 和教葡郭 加国务院的教育座谈会了, 还要到政 门在职业教育管理上的关系。 协 的论坛 来讲 ,看来 你喜欢凑 热 闹。
会上不仅有教育专家。 也有工程 31 :。而我们是倒配 。 第二,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 , 院院士、 经济学家、 行业企业代表和 政府官员, 他们都有很好的发言。 例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依法办学 、 法 依
的作用。 其次 ,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 , 高, 预期 回报率低”的特 征 , 中阶 高 段适龄学生选择的意愿普遍不高, 市 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问 题, 另一个就是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问 职 业教育振兴论坛我也参加 了 , 而且 发了言 。有位领导碰到我就 问 , 你参读, 就要按照国务院 《 决 全国各级政府 2 0 年给普通高中的 05 作、 财政预算内拨款是4 87 , 6 {, 而中等 定 》 _ 元 提出的 “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职业学校 ( 包括中专、职校、技校 ) 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 只有2 4 4 亿元。 而法国对职业高中的 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il" )t l 间 H 生均财政投入与普通高中的投入比是 不少于半年”这在培养模式改革中具 。 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一是有利 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有利于 毕业生就业,三是有利于缓解贫困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思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2010年6月12日第一部分变化:高职教育面临新挑战,我们准备好吗?1、高职教育面临环境变化的新挑战10多年前,一个普通中专毕业生不但不愁分配,还可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今天,许多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在为就业四处奔波,一些人摆肉铺开洗脚房……企业期望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教新使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教新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社会体制转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2、高职教育面临教育变化的新挑战高等教育转型:大众化阶段转向普及化;受众期望转型:从过去对高等教育的机会需求,转向质量和品牌的追求;终身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半衰期缩短,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会学习至关重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教新内涵;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赋予职教新要求。

3、职业教育战略目标的新要求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4、高职可成为教育改革战略突破口高等教育新类型,充满活力,具有创新力;集聚一批优秀中职校资源和经验;聚集一批大学,企业,政府机关的社会精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使高职教育走出“压缩饼干”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教育发展三大战略,高职教育占两个,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高质量;示范建设探索积累专业建设改革经验;一大批高职校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有成效。

5、高职教育进入新阶段思考从规模发展为主向提高质量为核心;从学校主体向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从“拓宽高校入学机会,获取就业技能”为重,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两个服务并重;从寻找正确方向(做正确的事)向在正确方向下探索正确方法(正确的做事)。

第二部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1、两个《意见》的主题词比较[2006]16号深刻认识重要性紧迫性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推行工学结合,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加强基地建设注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加强教学评估,质量保障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2011服务转型,明确高职方向加强统筹,建立协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评聘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招考制度,多样化选拔增强服务能力,满足需要完善保障机制,持续发展思考:示范改革有成效,试验作贡献14、16号文联袂推出,以示范促改革,以改革提质量,点面结合,整体提升。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建成一批就业导向的专业方案;抓立项陈述,抓《建设方案》论证,领导能力领先,凝聚共识,强化执行力;改革项目运行机制,重绩效监控,强化院校绩效意识,提升学院整体水平。

示范高职校参与高职改革发展试验,做出贡献。

2、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高职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职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注重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制度;明确中职和高职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中高职接续专业,修订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既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

强调高职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作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特殊需要,职业学校可申请适当延长或缩短基本修业年限,毕业证书应对生源、学制、学习渠道、培养地点等给予写实性描述。

职业学校要为本科学生技能培训提供方便(无锡科技职院和IBM合作培养本科后)4、需要坚持的基本经验准确把握定位和方向,承担时代责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高职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思考、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概念模型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五个要素,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提升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能力;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

加强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合力4、一条明确的改革发展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明确高职目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职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思考:合作是国际职教发展趋势UNESCO 的相关观点体制:职业教育体制必须是开放式的、灵活而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对终身教育的最大贡献机制:在劳工界与教育界之间必须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

模式:使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要合二为一:理论实践结合、知行统一、手脑并用。

第三部分创新体制机制的五个重点1、优化区域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职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

思考:校企合作U型曲线理论假设体制转型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强度由高到低,再到高的“U型曲线”趋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优势;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期的复苏;市场经济成熟期的融合。

基于“U型曲线”的优化模型校企合作水平U = Z*f (H, Q, X)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Z)功能;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H)的作用;企业(Q)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学校(X)主体要素的积极作用与贡献。

思考:各要素变化对合作产生影响;促进各要素变化提升合作水平。

2、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行业(企业)与高职、中职组建职教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经费、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举办方、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鼓励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

思考:从方向正确到方法对头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是正确的事。

企业入校,研究中心入校,都对吗?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还是仅仅入校生产?关键是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入校?有没有资质要求?关键还是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

要不要对入校企业资质有规定,要不要对合作办学和育人的责任进行规定;同时要给企业权利和效益,企业要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上有话语权,在学校发展上有话语权,需要有话语平台,共商发展大计。

这就需要创新体制机制。

要给参与办学、参与育人各方有效话语权平台,就需要设计新的体制机制。

3、完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完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学校自主设置、地方统筹、行业指导、国家备案、信息公开;建立专业调整动态机制:围绕国家产业重点和区域产业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引导学校调整专业。

根据产业需求,高职目录,分批确定五年制专业高职校可依据专业培养需要,申请适当延长或缩短专业年限。

4、优化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机制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技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

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制度,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思考:我们能做什么?以中山职院为例将创新教育融入教学,《知识产权》课程纳入方案。

连续三年师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列广东高校第三。

向镇区选派科技特派员和校企合作专干。

派出首批6名校企合作专干常驻镇区,74名科技特派员(含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18名)联系企业和村镇,制定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双主体举办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合作开发职业资格标准,编写鉴定培训教材校内建大师工作室,亲授技艺、培训教师、指导专业建设。

5、探索多样化招考选拔机制推广高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开展高中成绩、素质评价、职业倾向测试等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试点。

鼓励学校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增加中职对口升学,拓宽高职毕业生进本科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渠道;实施奖学金制度,鼓励优秀生报考高职学校。

第四部分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六个要点1、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2、合作育人:依需求明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培养方案:专业与岗位对接;“双证书”制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发课程: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教学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将教学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探索多学期、分段式等;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思考:顶岗实习要防“学生工”陷阱学生顶岗实习,是合作育人重要环节,是正确的事。

学生到企业顶岗,都对吗?是合作育人,还是仅仅是顶岗生产的“学生工”?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要不要资质要求?关键是合作育人。

能否对企业育人责任提出要求;对企业资质提出要求。

假如没有育人功能,仅仅是劳动力替代,是失职。

学校没提,学校失职;学校有要求企业承诺而没履行,企业失责。

另一方面,要给企业权益,同样需要创新体制机制。

3、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区、企业等一线,与企业合作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方案、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

4、加强职教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不深入不完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优质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企业生产、工作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企业兼职教师在现场远程开展专业教学(湖南铁路科技职院3G实景课堂)5、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职质量评估,完善校行企研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各地和高职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发布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

6、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积极参与职教国际标准(规则)研究与制定;服务“走出去”战略,服务大型企业境外合作,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资源,提升办学水平;鼓励示范骨干校境外办学,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