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思考(马树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思考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
2010年6月12日
第一部分变化:高职教育面临新挑战,我们准备好吗?
1、高职教育面临环境变化的新挑战
10多年前,一个普通中专毕业生不但不愁分配,还可具有“国家干部”身份;
今天,许多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在为就业四处奔波,一些人摆肉铺开洗脚房……
企业期望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教新使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教新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社会体制转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
2、高职教育面临教育变化的新挑战
高等教育转型:大众化阶段转向普及化;
受众期望转型:从过去对高等教育的机会需求,转向质量和品牌的追求;
终身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半衰期缩短,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会学习至关重要;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教新内涵;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赋予职教新要求。
3、职业教育战略目标的新要求
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4、高职可成为教育改革战略突破口
高等教育新类型,充满活力,具有创新力;
集聚一批优秀中职校资源和经验;聚集一批大学,企业,政府机关的社会精英;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使高职教育走出“压缩饼干”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教育发展三大战略,高职教育占两个,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高质量;
示范建设探索积累专业建设改革经验;
一大批高职校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有成效。
5、高职教育进入新阶段思考
从规模发展为主向提高质量为核心;
从学校主体向合作办学、合作育人;
从“拓宽高校入学机会,获取就业技能”为重,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两个服务并重;
从寻找正确方向(做正确的事)向在正确方向下探索正确方法(正确的做事)。
第二部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
1、两个《意见》的主题词比较
[2006]16号
深刻认识重要性紧迫性
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
推行工学结合,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加强基地建设
注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
加强教学评估,质量保障
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2011
服务转型,明确高职方向
加强统筹,建立协作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充满活力
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革评聘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招考制度,多样化选拔
增强服务能力,满足需要
完善保障机制,持续发展
思考:示范改革有成效,试验作贡献
14、16号文联袂推出,以示范促改革,以改革提质量,点面结合,整体提升。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建成一批就业导向的专业方案;
抓立项陈述,抓《建设方案》论证,领导能力领先,凝聚共识,强化执行力;
改革项目运行机制,重绩效监控,强化院校绩效意识,提升学院整体水平。
示范高职校参与高职改革发展试验,做出贡献。
2、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促进高职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职质量;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注重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制度;
明确中职和高职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中高职接续专业,修订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
既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
强调高职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作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特殊需要,职业学校可申请适当延长或缩短基本修业年限,毕业证书应对生源、学制、学习渠道、培养地点等给予写实性描述。
职业学校要为本科学生技能培训提供方便(无锡科技职院和IBM合作培养本科后)
4、需要坚持的基本经验
准确把握定位和方向,承担时代责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高职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思考、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概念模型
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五个要素,并使这些要素在
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提升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能力;
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
加强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合力
4、一条明确的改革发展主线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
明确高职目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职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思考:合作是国际职教发展趋势
UNESCO 的相关观点
体制:职业教育体制必须是开放式的、灵活而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对终身教育的最大贡献机制:在劳工界与教育界之间必须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
模式:使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要合二为一:理论实践结合、知行统一、手脑并用。
第三部分创新体制机制的五个重点
1、优化区域校企合作政策环境
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
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
通过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职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思考:校企合作U型曲线理论假设
体制转型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强度由高到低,再到高的“U型曲线”趋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优势;
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挑战;
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期的复苏;
市场经济成熟期的融合。
基于“U型曲线”的优化模型
校企合作水平U = Z*f (H, Q, X)
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Z)功能;
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H)的作用;
企业(Q)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
学校(X)主体要素的积极作用与贡献。
思考:各要素变化对合作产生影响;
促进各要素变化提升合作水平。
2、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探索行业(企业)与高职、中职组建职教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经费、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举办方、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
鼓励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思考:从方向正确到方法对头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是正确的事。企业入校,研究中心入校,都对吗?
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还是仅仅入校生产?关键是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